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8課《恐龍無處不在》學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1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8課《恐龍無處不在》學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2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8課《恐龍無處不在》學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3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8課《恐龍無處不在》學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恐龍無處不在學習目標:1、掌握重點字詞的書寫、運用;2、了解文中揭示恐龍滅絕的原因;3、體會文章語言簡明精煉、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學習過程:一、導入:在距今約2.3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的主宰并不是人,而是一種生物,它們的名字是恐龍。但是現在卻再也看不到它們的蹤跡,它們是怎么滅絕的呢,原因是什么?今天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文章去尋求答案吧。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為下列劃線字注音鳥臀目( ) 褶皺( ) 遺?。?) 天衣無縫( ) 2、這篇文章的文體、說明順序分別是什么?  3、閱讀課文,說說“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是什么?   &#

2、160;三、精讀課文,回答問題1、文章為什么以“恐龍無處不在”為題,它的說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2、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說明了什么問題?    3、如何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句話的含義。      4、文章采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試分別舉例說明。      四、課堂小結恐龍無處不在這篇文章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佐證了大陸漂移假說。說

3、明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課外語段閱讀低碳生活處處可為馮   云面對環境的惡化,科學家都鼓勵人們過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跡,碳足跡表示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的碳耗費量,是測量某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影響的一種指標。第一碳足跡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個經常坐飛機出行的人會有較多的第一碳足跡,因為飛機飛行會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跡是因使用各種產品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費一瓶普通的瓶裝水,會因它的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而帶來第二碳

4、足跡。碳足跡越大,說明你對全球變暖所要負的責任越大。碳足跡越小,說明你對環境的保護做出的貢獻越大。就個人而言,每個人可以從自我做起,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盡量減低碳足跡,選擇低碳生活。例如,少開一天車,少吃一頓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開一盞燈等等,都可以減少碳足跡;甚至用餐做菜時選擇烹飪方式也可以減少碳足跡。以土豆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鍋煮的要多,而用鍋煮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爐做產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爐做土豆就是一種更好的低碳生活。另外,棉布衣服與化纖衣服,爬樓梯與坐電梯,走路與開車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產化纖衣服要消費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

5、化碳,所以應當選擇棉布衣服。在家居用電上,使用風電或水電等清潔能源產生的碳排放會比使用熱電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車在同距離時碳排放量較少,應大力推廣小排量節能環保型汽車。盡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們不時會進入高碳生活。這時就應當對自己的高碳生活進行補償。這種補償就是所謂的碳中和。這種補償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們可以計算自己日常活動(生產)直接或間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過高,則可以通過植樹等方式把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計算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后個人付款給專門企業或機構,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以達到降低

6、溫室效應的目的??梢哉f,碳中和就是人們對自己高碳生活的補償。因此,人類的低碳生活處處可為。(摘自百科知識,2009年第12期,有刪改)9本文圍繞“低碳生活處處可為”談了哪幾個方面?請簡要概括。(3分)答: 10“生產化纖衣服要消費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為什么連用兩個“更多的”?(2分)答: 11第段畫線部分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  12從全文看,文章主要內容是介紹“低碳生活”,但為什么還要談“高碳生活”?(3分)答: 參考答案:二、2. 事理說明文 邏輯順序3.因為每個大陸上都有恐龍,但是地球在四十億年的發展史

7、中,泛大陸由合而分,于是,“每一個大陸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三、1、文章為什么以“恐龍無處不在”為題,它的說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作者談恐龍的滅絕,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2、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說明了什么問題?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說明了大陸在漂移。多少年來,地殼一直在進行著緩慢而又不可抗拒的運動。 3、如何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句話的含義。 從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得出恐龍曾遍布世界這一結論也許并不困難,二者之間的聯系也容易讓人理解,但是,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與地質學說有什么關系,一般

8、讀者很難提出這樣的問題。但是在科學家的眼里,它們卻有內在的關聯。課文就是從南極的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論證“板塊構造”的理論,恐龍化石成了支持“板塊構造”的有力證據。作者在文章開頭的這兩句議論,并非浮泛之論,而是有其確鑿的根據。閱讀9、(3分)談了三個方面:(1)從碳足跡談什么是低碳生活;(2)個人日常生活可以減少碳排量,選擇低碳生活;(3)面對高碳生活應利用碳中和進行補償,降低碳排放。(每點1分,要點概括恰當即可)10、(2分)兩個“更多的”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它強調了與生產棉布衣服相比,生產化纖衣服將帶來更多的碳排放。說明了生活中通過選擇衣服也可以選擇低碳生活。(語意相近即可)11、(4分)運用了舉例子和作比較的方法(2分)。運用人們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說明了生活中個人是可以選擇低碳生活的(1分);運用作比較的方法,讓人們更具體,更明確地知道了那一種烹飪方式更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們在生活中有效地選擇低碳生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