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班集體意識調查報告_第1頁
大學生班集體意識調查報告_第2頁
大學生班集體意識調查報告_第3頁
大學生班集體意識調查報告_第4頁
大學生班集體意識調查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生班集體意識調查報告學習.資料.大學生班集體意識調查報告集體主義價值觀是一種注重社會的、長遠的、集體的利益,并為社會每個個體利益的實現創造 有利的條件,最終有助于個體利益充分實現和每個個體的全面自由開展的科學價值觀.長期以來, 集體主義被稱為是 社會主義道德的根本要求,是人生價值觀的核心.然而,面對社會轉型出現的新舊觀念的交織,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取向以及對集體主義價值觀 的認同發生了變化,其中最明顯的是班集體意識的缺失,當代大學生缺乏參與集體活動的熱情、班 集體意識淡薄的現象不容無視.本文在問卷調查的根底上,分析了解大學生班集體意識現狀及各個 方面的表現,并提出了增強當代大學生班集體意識的

2、對策.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學生班集體意識現狀,我們針對在校大學生設計了 一份共包含29個問題的問卷,從對大學的整體認知、集體活動的組織和班級治理等方面,了解大學生對在校集體活動感受以 及集體主義觀念的認同問卷附后.一、大學生班集體意識現狀及分析調查采用問卷與訪談結合的方法,發出44份調查表,收回有效問卷 41份,問卷有效率100%.分析結論如下.(一)1、集體主義價值觀得到普遍認同(1)在對班集體的認知上,集體主義價值觀得到普遍認同.大學集體的概念口溫騎的靈無-I-屬百或歸西東7KF-L 為口出租岸不滿是另有76%的學生認為大學集體是溫暖的家,心靈的歸屬,有10%的學生認為集體是可有可無的東西,1

3、4%的學生不清楚大學對于他意味著什么.這可以看出,大局部大學生能將集體置于一個很重要的 位置,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大學生將大學集體看的很淡.(2)大學生的情感認知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對集體主義價值觀的認同暖煩鬧誓繳 祖爵熱菜束 匚廠匚40%的學生認為大學能給自己帶來溫暖,32%的學生認為大學能給自己帶來熱鬧,21%的學生覺 得大學能給自己帶來榮譽,僅有 7%的學生認為大學給自己帶來了麻煩和束縛.大學生在集體中,大多數恩能夠生活的比擬開心,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舒心,僅有少局部無常融入集體當中,這說明,集體帶給學生的多是積極的影響,而學生對這種影響給予了正面的認知與反響.例如:門不知道口非常團結段為團

4、結貳分化林松散對班級的滿意程度當集體受到表揚時5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班級非常團結或較為團結,40%的學僧認為團結程度一般,僅有 10%認為班級較為松散.90%的學生很熱愛或熱愛自己的班集體,有10%的學生表示無所謂. 7%的學生對自己所在班級非常滿意,56%的學生滿意,32%的學生認為一般,僅有 5%的學生對自己的班級感到不滿意.當自己所在集體受到表揚時,90%的學生表示很快樂, 想告訴別人,10%的學生覺得沒自己的功績,不實在.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班集體給予正面的積極的認知,表現出一種認同感,只有 少局部學生對集體的反響是消極的.這說明集體主義觀念在大學生中仍能夠得到普遍的認同,班集 體意識較

5、強.但仍有局部學生班集體意識薄弱,在對待班集體時存在片面性,無法對班集體采取積 極地態度對待.二班級活動班級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學生的精神風貌在活動中得到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開展 ,學生的水平在活動中得到鍛煉與提升.班級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教 師的支持,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 班級活動中密切了師生之間、 學生之間的關系,增進了他們之間的感 情,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協作水平與團隊精神,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開闊了學生視野,寬廣了學生的心胸.充分利用班級活動可以促進班集體的形成,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1 .大學生對班級活動的態度0.集*W航武昌的從

6、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76%的學生選擇開展班級活動很有意義,15%的大學生認為無所謂,也有 5%的大學生認為根本沒必要開展班級活動.大局部的大學生對班級開展班級活動的態度是非常贊同的,但是也有少局部 的學生對班級開展班級活動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甚至認為根本沒必要看站班級活動.2 .大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目的表2:參加班級活動的目的從表2的柱狀圖可以看出:在調查的41為大學生中,只有14位同學選擇了參加班級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樹立班級形象,而選擇活動本身意義的同學有 2位,還有5位同學覺得參加班級活動是為了好玩.從這一組數據可 以看出:大多數大學生參加班級活動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班級的凝聚力,而是取決于活動本

7、身對自己 是否有益.3不想參加班級活動的原因抽取問卷中的第17題:你不想參加班集體活動的原因是 選項后的數據是該選項被選擇的次 數A.活動太無聊 9 B.有事要忙,沒空參加 30 C.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D.對自己沒有幫助 E.其他1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不想參加班級活動的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自己有事要 忙,沒有時間參加,大多數學生是由于這一方面的原因不想參加班級活動;第二個方面是活動本身 的原因,有一局部學生認為班級活動太無聊;第三個方面是認為班級活動對自己沒有幫助,這是極 少數人的原因.大學生對班級活動的參與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個班的班級凝聚力.在班級活動中,能更好的

8、促進班級成員之間的情感溝通,讓班級更加和諧,也讓班級成員有一種集體認同感.但是 從這份問卷中也可以看出,當今的大學生對班級開展的活動,是有選擇的參加,大多數人更愿意參 加那些有意義的班級活動或者是對自己有益的班級活動.所以要提升班級活動的參與度,必須提升 班級活動的質量.三班級治理模式及參與度班級是高校學生參與學校活動的根本單位,班級事務與每一位同學息息相關,每一位同學都應 盡量參與其中,為班級的開展做出自己的奉獻.學生的班級意識主要表達在對班級事務決策以及班 級治理方面的參與度.一班級事務決策a 4系列2SH<耍套落皿阡喋;P-窗蟹廖擢羸己巽表1:開班會時學生提意見情況表1顯示了開班會

9、時學生的參與度,由圖我們可以分析出:1.63.4%的同學會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可見這局部同學積極參與班級事務決策,關心班級的開 展,為班級的進步獻計獻策,這是班級意識強烈的一種表現.我們要明確知道,學生是班級的主體,班級的開展與個人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我們要積極參與班級事務的決策.2.還有很多同學對班級事務不聞不問,或是持觀望態度,這是對班級不負責任的表現.造成這 種現象可能是由當前大學生的突出特點引起的,現在的大學生想法多,實踐少,集體意識冷淡.很 多學生對班級的治理更是懶得參與,認為這是“為他人做嫁衣的“賠本買賣.加之中國傳統文 化中崇尚"中庸、"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思

10、想的消極影響,一些原本積極參與班級事務治理的學生也因怕被同學說三道四而畏縮不前,甚至采取置身事外的態度.此外,我們還分析了與之相關的幾個問題,如班有12.2%的同學會積極參加班事務的討論,有56.1%的同學是比擬積極地參加討論,這局部同學認為他們在班級決策中扮演了參與者或是助手的角 色,能夠為班級的開展做出一定的奉獻;有37.1%的同學討論活動持一般態度,這些同學中有一局部認為自己扮演了觀眾的角色,并沒有為班級做出很大的奉獻;但是這個班級中沒有同學會不積極 參加討論,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說明大家都有比擬好的班級意識.二班級治理模式其佗同學*在充當自言便 翻珪詢指導F正干都治理 學生整理 班主住

11、苴寶治理表2:班級治理模式表2是班級治理模式的圖表,從中我們可以分析出:大學的班級都是由學生直接收理的,少數情況下會有班主任的指導性參與,這表達了高校班級 治理相對的特點,尤其是允許學生輪流當值治理,這在很大成度上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學生 治理是高校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高校學生的治理應當走在整個社會的前列.作為身兼治理主體之 一和被治理對象雙重角色的大學生,對社會的熟悉更自覺、更主動,參與熱情更高,他們的這些特 點決定了學生治理班級的必然性.同時每個同學都參與班級的治理,是學生具有班級意識的表達. 由此可知,該班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班級的治理,具有很強的班級意識.表3:對班級決策模式的滿意度

12、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該班的班級治理模式屬于學生治理的模式,理論上應該是一種比擬理想的治理模式,但由表 3我們可以看出,僅有10%的學生非常滿意這種模式, 66%的學生比擬滿意, 還有7%的同學不滿意這種模式.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結果呢首先,在高校中,班級事務治理理應重視學生參與精神的培養和決策過程的表達.但因受我國 傳統文化和長期方案經濟的影響,現實生活局部的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多有一種思維定勢:治理就是 如何順利處理行政事務,提起就容易和自由、無序劃等號,因此真正的很難實現.其次,班團委未發揮應有的作用.班團委是學生參與班級事務治理的最主要形式,應全面地反 映出學生對班級事務治理的意見和建議.

13、但是,很多班級的班團委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班團委干 部應該鼓勵其他同學積極參加班級的治理工作,讓所有人對班級事務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激發 他們的班級意識與班級榮譽感.四人際關系對于大學生而言,人際交往對學習、生活和安康都有很大的意義.大家在大學生活的交往過程 中都會或多或少地許多的問題.每個成長中的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系的氣氛中, 應該如何改善人際關系,如何增強人際交往,是每個大學生都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1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現狀表3:與同學相處過程中,是否會考慮他人的感受表4:覺得和班級同學之間相處融洽嗎從表3和表4可以看出:大學生在與班級成員的相處過程中,大局部學生很注意和

14、其他人之間的關系的,時常能考慮他 人的感受,并且他們認為班級同學之間的關系還是比擬融洽的.但是也應該看到少局部學生認為班 級同學的關系不太熱情,或者覺得班級成員之間的關系如何根本無所謂.2 .少局部學生不合群的原因1心理閉鎖.主要表現在對同學不信任,在自己和他人之間架起一道無形的墻.有的大學生與人交往時,喜歡主觀猜想,疑心對方.對他人的敵意和猜疑,他人也會以同樣的態度作為對等的回報.這樣,無疑會給人際交往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2自私自利,求全責備.目前,大學生中獨生子女較多,但又普遍缺少社會的磨練,人生觀、 價值觀容易出現偏差.這類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認為他人為我是理所當然的,我為他人是難以承

15、受的.這類大學生只能讓人敬而遠之,難以建立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3自卑與清高.自卑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有的大學生對自己不能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從 而產生自卑心理.也有的大學生自命非凡,以為自己高人一等.這種孤傲的心理使人在交往過程中 容易擺出“目中無人 “唯我獨尊的態勢,這難免引起對方的厭倦和反感.4嫉賢和報復.有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嫉賢妒能,對他人的長處、成績心懷不滿,挖 苦、挖苦、中傷,或者在別人遭遇困難和挫折時,幸災樂禍;另外與嫉妒心理相伴而行的還有報復心理,使交往雙方本來可以化解的矛盾不僅得不到化解,反而加劇.5人格缺陷.人格的缺陷常常直接引發交往中的沖突,如有的人脾氣暴躁,動不動就

16、發火, 對人充滿敵意、態度生硬或是自我醉,孤芳自賞,苛求于人;有的人虛偽奸狡,為人心術不正.這 些都是極易引發人際交往沖突的因素,是人際交往障礙的重要原因.二、高校班級建立的策略由以上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現在多數高校學生的班集體意識比擬強,但仍有局部同學十分缺 乏這種意識,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自我意識膨脹,團隊協作意識的缺失;學生過分強調自我,遇 到問題從自身利益出發, 不考慮集體利益.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 班級建立出現了這樣一些現象:班級似乎是少數人的班級,有些大學生對班級事務不感興趣;不積極參加班級各項集體活動;不能很好的處理好與同學間的關系.大學生這些不正確的生活和學習方式不僅影響學習,

17、也影響了班級建 立的安康開展.因此,為了班級的和諧,每個班級都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適宜的建立策略.一以愛心鼓舞學生班主任是學生班級的直接領導者,他們承當著對學生進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體治理的責任. 師生之間只有形成了情感的連接點,才能產生情感的共鳴.而要到達這種師生之間的融合,教師就 要愛學生,尊重學生,把自己置身于學生之中,以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學生,使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 候,感到心靈上的慰藉.教師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學生自尊心,對學生要一視,用真情感動學 生,建立一種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的師生關系.二合理設立班級成員的角色通過班級部各種角色的設立,使每個班級成員在班級中都有

18、一定的職務,承當一定的權力和義 務,這有利于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班級凝聚力建立.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 一,知人善任,提供展示的舞臺,滋發每個成員的學習和工作熱情,尤其是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隊伍 也是不可缺少的.第二,利用情感力,關愛每個成員培育和諧的班級氛囤.班級要關心成員的成長 成才,關心成員的親身利益,讓班級成員能夠感覺到被重視、被關心,感覺到班級的溫暖.三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在班級體建立中,班干部隊伍的建立至關重要.他們既是教師與學生聯系的紐帶,更是各項工作和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們的價值觀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總評價和總看法、道德觀及行為傾向對班級成員的思想言行具有重

19、要的影響.所以,班干部隊伍要具備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 溝通聯系的工作意識, 真正成為學生好處的維護者,學習生活環境的優化者,行為言語的規者, 情緒意見的疏導者,上級政策的貫徹者,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使學生對班 干部與班集體都充滿信心,這樣才能促進班集體的良性開展.四制定利于開展的班級體制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集體的一切,歸總起來, 都擺脫不了紀律的形式.創立和完善相應 的規章體制,有益于學生明確奮斗目標,了解行為規,排除外部干擾,提升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班 風,形成班級工作的整體合力.在實際工作中,應當在與學校規章體制一致的前提下,創立一套系 統的、嚴格的班級體制規,以此來催促每位同學形成良好的習慣,使之更適應社會開展.五增強班級特色文化建立針對班級特點,每個班級形成自己的班級文化,包括班歌、班徽、班訓等.以此班級特點為核心,開展各種班級集體活動,形成自己班級的文化特色.久而久之,班級都會團結在這個文化理念 的周圍, 并且會不自覺地把這一理念融入自己的學習或生活中去.有了共同的班級文化, 就會形成共同的班級目標,并最終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班級的凝聚力便會增強,班級文化包括班歌、 班徽、班訓、班旗等.六開展活動,“籠絡人心眾所周知,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強班級凝聚力的主要形式.形式多 樣的活動,既可以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增長知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