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學中學法指導_第1頁
初中化學教學中學法指導_第2頁
初中化學教學中學法指導_第3頁
初中化學教學中學法指導_第4頁
初中化學教學中學法指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真誠為您提供優質參考資料,若有不當之處,請指正。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學法指導益陽市大通湖區第二中學 陳瑛初中化學學科既體現了理科重視實驗,重思維推理的一面,又體現了文科重視強化記憶的一面。由于涉及的知識面廣、橫向縱向關聯復雜、疑難點密布,許多同學認為化學難學,內容多、雜、亂。給他們學習化學帶來了不少的難題。所以,教師及時進行學法指導,是教學中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手段,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學習變得輕松,又能增強學習化學的趣味性。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摸索總結出了一些初中化學學習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給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遇到困惑的同學一些幫助。一、“諧音字”法例:在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教學中,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是常

2、見的實驗室制氧原理。而它的實驗步驟重要而復雜,主要包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向試管里裝入高錳酸鉀固體后塞緊帶導管的橡皮塞;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將導管移出水面;熄滅酒精燈。同學們在操作中往往會出現操作步驟的混亂,從而導致實驗中經常出現儀器破損,收集不到純氧氣或根本制不到氧氣等現象。那怎樣把這些步驟牢牢地記下來呢?我們首先可以將操作的七個步驟簡化成七個字:“查”、“裝”、“定”、“點”、“收”、“離”、“熄”。但這七個字沒有邏輯性,不成句,不便于學生記憶。如果用“茶莊定點收利息”這七個諧音字來代替,同學們既容易記,又感到有趣,教學效果非常好。又如,通電分解水

3、的實驗中,正、負極產生的氣體分別是氫氣、氧氣,還是氧氣、氫氣?這對初學化學的中學生來說,只是在實驗過程中明白,實驗過后不久就很容易混淆記憶。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記憶,我們也可以用諧音字“父親正癢”(負氫正氧)來幫助學生記牢。再如,地殼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鋁、鐵。也可以用趣味諧音“養閨女,貼!”來強化記憶等等。二、順口溜法例:常見化合價的記憶是九年級學生的一大難點。化合價記不住,化學式的書寫就成了問題。如能把常見元素的化合價編成順口溜,則能幫助同學們快速、牢固地記下化合價。如:一價鉀鈉氯氫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氮磷。談變價,也不難,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

4、二價最常見。九年級化學復分解反應的知識點是一個重點,而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進行,這又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題。首先,同學們須弄清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反應物的條件是堿與鹽反應、鹽與鹽反應必須二者皆可溶;生成物條件必須是氣體、沉淀或水。在這些條件中涉及到了物質的溶解性問題,如能記住附錄中溶解性表,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重大突破。而溶解性表涉及的物質多,難記,如果能根據表中的文字特點編成順口溜,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如:鉀、鈉、銨鹽水中溶,硝酸鹽入水無蹤影,鹽酸鹽(氯化物)除去銀、亞汞,硫酸鋇、鉛(硫酸鋇、硫酸鉛)水不溶。三、坐標平移法以上談到的是在學習化學過程中的一些記憶方法,而化學的思維推理也是很

5、重要的。如同學們在學習溶液這一單元時,對溶解度曲線圖的理解和運用總是存在很大的問題,若能發現溶解度曲線圖的規律,運用“坐標平移”的方法來推理,這樣問題將會迎刃而解。溶解度曲線表示了一定的意義: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數值;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數值;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大小;某物質溶解度曲線上面面積的一點,表示該物質在對應溫度下為過飽和狀態,有晶體析出;下面面積的一點,表示該物質在對應溫度下為不飽和狀態;曲線上的一點表示該物質在對應溫度下恰好達到飽和。那么,怎樣運用溶解度曲線圖的意義,去判斷溫度改變后的溶液是飽和還是不飽和呢?其質量分數的變化情況又怎樣呢?正確運用坐標平移法,

6、可順利解決這個問題。例1: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現有t1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將其都升溫至t2時,(無水份蒸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溶解度g溫度/t1t2baA、c溶液中有晶體析出 B、a、b溶液均為不飽和溶液cC、c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小D、a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解析:解答這道題,首先要清楚溶解度曲線的意義,并且知道這一公式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 =×100%。再運用坐標平移法:bScSbacSbScSa溶解度g溫度/t1t2ScSa設t1時a、b 、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分別為Sa、Sb、Sc,由圖可知:t1時,SbScSa,則t1時a、b、c三種飽

7、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為b%c%a%。升溫至t2,這時,我們將點Sa、Sb、Sc分別平移至Sa、Sb、Sc,發現Sa是曲線a在t2時下面面積上的一點。所以t2時a為不飽和溶液,無析晶現象。也就是說a溶液在升溫過程中溶質和溶劑均不變。其溶質質量分數與t1時比較不變。同理,Sb是曲線b在t2下面面積上的一點,同為t2時的不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也與t1時相同,則t2時,b%a%。而Sc是c曲線在t2時上面部分的一點,此時它為過飽和狀態,所以,溶劑不變的基礎上析晶,其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析晶后Sc落到Sc點上。(如圖)從圖解上可以看出,當t2時a%c%。所以,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

8、排序為b%a%c%,上題中選項D是錯誤的。例2:右圖是M、N兩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試根據圖中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AB溶解度g溫度/t2t1NMM、N兩種飽和溶液,當溫度從t1降至t2時,一定析出相同質量的晶體。同處A點的相同質量的M、N兩種溶液,當溫度從從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PN溫度/t2t1溶解度gPMPNPMBNM解析:設t1時,M、N兩種飽和溶液在曲線上的點分別為PM、PN(如圖),降溫至t2,我們將坐標平移至PM、PN,可見t2時,PM、PN分別是曲線M、N上面部分的一點,所以t2時,M、N分別為過飽和溶液。這時兩種物質都析晶,而t2時,交點為B,M、N的溶解度相等。析晶后PM、PN點都落至B點上,據圖可知,PN點在PM點的上方,N比M析出的晶體多,由此結論是錯誤的。AA溫度/t2t1溶解度gBNM同理,同處A點的相同質量的M、N兩種溶液,當溫度從t1降至t2后,A點可平移至A(如圖),由圖示可知A點在B點之上,所以M、N同時析晶,由A點落至B點。此時M、N都為飽和溶液,溶解度相等。而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100%,所以其二者在t2時,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由此可斷定,項是正確的結論。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探索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