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4單元 第7課一、積累應用1以下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為哪項()a胡龁(hé)觳觫(hú sù)釁鐘(xìn)b褊小(bin) 忖度(cn dù) 便嬖(pián bì)c吾惛(hn) 邪侈(ch) 庠序(yán)d赴愬(sù) 蒞臨(wèi) 厭惡(wù)【解析】b項忖度(cn duó)。c項庠序(xián)。d項蒞臨(lì)。【答案】a2以下句子均出自課文,其中書寫無誤的一句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長。b詩
2、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幫。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c曰:“然那么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假設所為,求假設所欲,猶源木而求魚也。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解析】a項長掌。b項幫邦。c項源緣。【答案】d3以下句中加點的詞語,不屬于通假字的一項為哪項()a然那么廢釁鐘與b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c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d蓋亦反其本矣【解析】a項與,通“歟,疑問語氣詞,嗎。b項說,通“悅,快樂,喜悅。d項蓋,通“盍,何不;反,同“返,回到。【答案】c4以下句中加點的詞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為哪項()a無以,那么王乎?b他人
3、有心,予忖度之c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d朝秦楚【解析】a項王,行王道統一天下,名詞用作動詞。c項遠,遠離,疏遠,不接近。形容詞用作動詞。d項朝,“使朝見,名詞用作使動詞。【答案】b5以下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為哪項()a假設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于,連詞)b假設無罪而就死地(好似,動詞)c王假設隱其無罪而就死地,那么牛羊何擇焉(如果,連詞)d以假設所為,求假設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這樣,代詞)【解析】a像,動詞。【答案】a6對以下句中“之字的判斷正確的一項為哪項()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臣未之聞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王見之,曰:“牛何之?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a都是助詞,都是
4、代詞,是動詞b都是助詞,都是代詞,是動詞c都是代詞,都是動詞d都是助詞,都是代詞,是動詞【解析】之:的,結構助詞。指桓、文之事,代詞。指保民而王的人,代詞。往,到,動詞。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無實義。【答案】b7以下句中加點的詞語,古今詞義最接近的一項為哪項()a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b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c俯足以畜妻子d那么牛羊何擇焉【解析】a項所以,古:的原因。今:表示因果的連詞。b項于是,古:兩個詞。于,對;是,代詞,這。今:連詞,表示承接。c項妻子,古:老婆孩子。今:男子的配偶。【答案】d8對以下句子的分析判斷有誤的一項為哪項()a王坐于堂上(“于堂上是介詞結構,后置于動詞
5、謂語之后)b莫之能御也(否認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c臣聞之胡龁曰(“之后面省略了介詞“于)d將以釁鐘(“以釁鐘是介詞結構,后置于動詞謂語之后)【解析】d本句是省略句,“以后面省略了代詞“之。【答案】d9補寫出以下名句名篇的空缺局部。(1)_,_;幼吾幼,_:天下可運于掌。(2)王欲行之,那么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_,_,_。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10填空。孟子(約前
6、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_時鄒(現山東鄒縣東南)人。孟子是_學派的代表人物。后世統治者都把他作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時被稱為“_。孟子作為一部_體著作,它記錄的是有關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論。到南宋時,朱熹把它與禮記中的兩篇以及合稱為“四書,成為后世(如明、清兩代)科舉考試八股文的取材依據之一。【答案】戰國儒家亞圣語錄大學中庸論語二、課內閱讀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117題。(齊宣王)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
7、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缺乏于口與?輕暖缺乏于體與?抑為采色缺乏視于目與?聲音缺乏聽于耳與?便嬖缺乏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那么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
8、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假設所為,求假設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假設民,那么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缺乏以事父母,俯缺乏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那么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
9、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對以下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項()a挾太山以超北海超:跳過b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施加刑罰c欲辟土地,朝秦楚朝:使朝拜,名詞用作使動詞d蒞中國而撫四夷也蒞:臨,這里指統治【解析】b刑,通“型,典范,用作動詞,做典范。【答案】b12以下句中加點詞古今同義的是()a不推恩無以保妻子b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c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d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解析】a項妻子,古:老婆孩子。今:男子的配偶。c項藏,古:儲存貨物。今:藏匿。d項中國,古:中原地區。今:中華人民
10、共和國。【答案】b13以下句中加點的“為字全都表示動作的一項為哪項()為長者折枝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物皆然,心為甚為肥甘缺乏于口與 以假設所為,求假設所欲吾不為是也abc d【解析】替,給,介詞,為了,因為,介詞,首先排除;,都是“做的意思,表示動作行為,應選。尤為,表示判斷,排除。【答案】c14以下不含通假字的一項為哪項()a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b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c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d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解析】a項罔,通“網,用網捕捉,引申為陷害,用做動詞。b項頒,通“斑,一種顏色中夾雜別的顏色。d項已,通“矣,表示確定語氣。【答案】c15
11、以下各句中加點詞用法不同的一項為哪項()a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b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五畝之宅,樹之以桑【解析】b仰,對上,用做狀語。其他三項都是名詞用做動詞。【答案】b16以下對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項()a孟子以挾泰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的生動的事例說明了不能做與不去做的根本區別。b孟子指出了齊宣王要想治理好國家,需要有善于推恩之心。c在上面的選段里,齊宣王的心里已經沒有了以武力爭霸的想法。d孟子不僅強調了經濟的重要性,而且還強調了教化的重要性。【解析】c從“王笑而不言來看,此時他的主要的想法還是要以武力來稱霸的。【答案】c17將文中畫橫線的
12、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譯文:_(2)王欲行之,那么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譯文:_【答案】(1)大王所以不能統一天下,不屬于(用胳膊)挾泰山去跳過渤海這一類的事;大王不能統一天下,屬于對長輩彎腰作揖一類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進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的老人;保護自
13、己的孩子,進而推廣到保護別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統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轉動東西那么容易了。詩經說:“(做國君的)給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做好典范,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說的就是把這樣的心推廣到他人身上罷了。三、課外延伸閱讀以下文段,完成1821題。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那么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那么無望民之多于
14、鄰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8以下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項()a河內兇,那么移其民于河東兇:收成不好b填然鼓之 鼓:戰鼓c謹庠序之教 d申之以孝悌之義 申:反復教導【解析】b鼓,敲起戰鼓,名詞用作動詞。【答案】b19與“直不百步耳的“直意義相同的一項為哪項()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b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c游魚細石,直視無礙。d木直中繩,車柔以為輪。
15、【解析】a項與例句中的“直都是“只的意思。b項價值,價錢。c項直接。d項與“曲相對。【答案】a20與“寡人之于國也中的“于意義相同的一項為哪項()a河內兇,那么移其民于河東。b那么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c季氏將有事于顓臾。d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解析】a項到,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介詞。b項比,介詞。c項對于,介詞,與例句意義相同。d項在,引進動作行為的處所,介詞。【答案】c21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說明什么道理?_【解析】要理解孟子這樣說的根本用意。梁惠王感覺自己盡心盡力了,但是,由于他沒有抓住根本,所以,并不比別的國家的統治者治理得好到哪里去。【答案】說明移民種粟皆非為國治本之策,只
16、有施行仁政才是為國治本之策。22孟子的語言言近旨遠,生動詼諧,常常迸射出哲理的火花。其中不少被后人以最簡單的短語形式總結成人們喜聞樂見的成語,流傳至今。請指出下面的語段分別被概括為什么成語。(1)“吾力足以舉百鈞,而缺乏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概括成語為:_。(2)“以假設所為,求假設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概括成語為:_。【答案】(1)明察秋毫(2)緣木求魚四、走近高考(北京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7題。景公之時,霖雨十有七日。公飲酒,日夜相繼。晏子請發粟于民,三請,不見許。公命柏遽巡國,致能歌者。晏子聞之,不說,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見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
17、壞室鄉有數十,饑氓里有數家,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褐,饑餓不得糟糠,敝撤無走,四顧無告。而君不恤,日夜飲酒,令國致樂不已。馬食府粟,狗饜芻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狗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窮而無告,無樂有上矣;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嬰隨百官,使民饑餓窮約而無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嬰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請身而去,遂走而出。公從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趨駕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盡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驅,及之康內。公下車從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棄不援,寡人缺乏以有約也,夫子不顧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請奉齊國之粟米財貨,委之百姓,多寡輕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
18、。命稟巡氓,家有布縷之本而絕食者,使有終月之委;絕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無委積之氓,與之薪木尞,使足以畢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財乏者,三日而畢。后者,假設不用令之罪。公出舍,損肉撤酒。三日,吏告畢上:貧氓萬七千家,用粟九十七萬鐘,薪木尞萬三千乘;壞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內退食,琴瑟不張,鐘鼓不陳。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取材于晏子春秋)【注】任器:裝粟米的容器。敝撤:艱難的樣子。樂:喜歡、樂意。康:大路。23以下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項()a致能歌者致:使到來b徒行見公曰 徒:步行c兼于涂而不能逮 逮:趕上d委之百姓 委:任命【解析
19、】d項中“委應解釋為“交給。【答案】d24以下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b.c. d.【解析】a項前面“見表被動,譯為“被,介詞,后面“見是“拜見的意思,動詞。b項前面“已意為“停止,動詞,后面“已意為“太,副詞。c項前面“之意為“到、往,動詞,后面“之是結構助詞,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協調音節,不譯。d項,兩個“乃字意思均為“于是,就,才的意思。(“斷其喉,盡其肉,乃去意為:咬斷它的喉嚨,吃光它的肉,就離開了)【答案】d25以下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文字,補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項為哪項()a(但)無樂有上矣。b(景公)令趨駕追晏子其家。c惟夫子之令(是聽)。d
20、后(于三日)者,假設不用令之罪。【解析】a項省略的文字應是“民氓,百姓。【答案】a26以下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晏子愛民愛國的一組是()遂分家粟于氓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請身而去,遂走而出公出舍,損肉撤酒三日,吏告畢上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a bc d【解析】句是講百姓對國君的態度,句是講國君省悟后的節儉之舉,句陳述三天后官吏完成朝廷使命后匯報的事實,這三句都與表現晏子愛民愛國的事無關,應選c。【答案】c27以下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項()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會對統治者不滿。b景公是一位從諫如流、知錯就改的開明君主。c景公降尊紆貴,并以社稷百姓的名義追回了晏子。d晏子愛民愛國,為了勸諫景公不惜放棄自己的官位。【解析】b文中沒有表達出“齊景公的從諫如流的開明之處。【答案】b【參考譯文】景公在位時,有一年接連下了十七天大雨。景公仍然不停飲酒,夜以繼日。晏子請求發粟米給百姓,請求了屢次,也沒被批準。景公命令柏立即巡視國境之內,征召擅長歌唱的人。晏子聽說了,很不快樂,就把自家的粟米分給百姓,又把裝粟米的器皿放在路上,步行去見景公說:“已經下了十七天連綿大雨了,數十個地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州中醫藥大學《人員素質測評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媒體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工業大學《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統一建模語言及工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文獻檢索與科研寫作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抹灰工承包合同書
- 合同管理部崗位職責制度
- 2025年三月份辦公樓租賃合同增補的微電網接入條款
- 房地產合伙人合同協議書
- 勞務派遣合同協議書建筑工程
- 人工智能訓練師(初級-五級)職業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下(判斷題)
- 《正常心電圖的識別》課件
- 兒童游樂場裝修拆除施工方案
- 手術患者確認制度
-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第3冊試卷
- 深度學習及自動駕駛應用 課件 第5章 基于CNN的自動駕駛目標檢測理論與實踐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八年級(下)期末英語試卷
- 雙碳全景系列培訓第一章碳達峰、碳中和
- 山東淄博博山獼猴桃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建議
- 人教版大單元教學設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三角形
- 2024年礦山救護工(高級技師)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