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1-2012年度第二學期高二語文迎期末專項復習(五)(文學類文本閱讀)一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4題。生命就像一缸米郭文斌 (1)越來越深切地感到時間是物質的,具體的,就像手上的粉筆,只要你寫,它就會短下去;又像陽光下的雪,即使你不動它,它也會薄下去??傊?,現在在我心里的時間它是量化的。而對于一個人來說,它有一個總量。就像一缸米,只要你用,它總會完。 (2)那么拿這有限的時間來做什么,就成了關鍵。假如今天我盯了一天股市能夠賺十萬元,自己是賺了還是賠了?通??磥?,肯定是賺了。但在我看來,肯定是賠了,因為你時間之缸內的一碗米沒了。也許有人說,那你不去股市,這一碗米也沒了啊。對,但對還有更高超越
2、性追求的人,他就會把這一碗米用在終極目標上,哪怕進項不多。 (3)因此看來,目標成為關鍵中的關鍵。精神富翁也許不反對財富,但財富應該是朝著精神高地行走時產生的副產品,比如你講完一堂課,臨行對方給你一個紅包,那就是你精神勞動的副產品,它也許沒有你守在股市上掙得多,但它的價值非常大,因為你點亮的是無數心燈。 (4)同樣,文字是能夠看得見的時間。比如現在,我在電腦上寫下一行字,看上去是寫下一行字,其實是寫下一行時間。再打個比方,比如今天你寫了一萬字,為一個你并不看重的征文,你可以掙十萬元獎金;對于真正懂得財富的人來說,他也不會為那十萬元去寫那一萬字,他寧可拿用來掙這十萬的時間寫一千跟終極目標有關的文
3、字,這雖是一千字,雖然可能只掙一百元,但它是朝著目標前進的,是正值;而那十萬元獎金則是負值,因為你向終極相反的方面消耗了時間,你退步了。 (5)時間從嘴巴里也溜走了不少,一句話就是一粒米,兩句話就是兩粒米,有誰算過,或者有誰留心過,每天從我們嘴巴里溜走了多少米?大半碗吧?那么,我們時間之缸內的米就少了大半碗。如果我們把時間看成是缸里的米,把每天從我們嘴里說出去的話看成是缸里的米,我們就會被嚇一跳。 (6)人們之所以揮霍時間,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時間之于生命,是一個量,是一個限量。 (7)時間從我們眼睛里溜走得更多。當我們打開報紙,打開網絡,時間的閘門就已經打開了,時間的水就嘩嘩流淌了,如果我
4、們繼續借用米來說事,那么小偷已經大碗大碗地從缸里往出舀米了,但是因為我們的眼睛被花花綠綠占著,我們渾然不知。驀然回首,大半天已經漏了。因此,釋家追求無漏境界,首先應該是對時間的無漏。而一切打我們眼睛主意的人,都十分清楚眼睛的天真,在他們的老謀深算面前,沒有幾雙眼睛能夠幸免。且別說是現代傳媒,就是古典小說,所有的功夫,都是朝著如何占有你的眼睛來的,它們的目的就是讓你粘在上面,永遠不要下來。因而,要想逃脫被縛,就首先要明白前方是一個騙局,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8)通常來說,錢是好東西。但在智者看來,也許沒錢更好,因為錢在手里,你總要想著花掉,而計劃花錢是需要時間的。對于一個乞丐來說,一塊錢買
5、一個燒紅薯,不需要動腦筋,但是對于一個富翁來說,他就要為了把手里的錢花出去而用心學習財會、學習金融、學習名牌、學習別墅、學習豪車,還包括增值術。你得掌握怎么樣把錢投出去才能一本萬利,怎么樣把錢花在一些特別的人身上又不染上官司。這都需要時間。而名牌層出不窮,豪宅層出不窮,豪車層出不窮,增值術層出不窮,如果把這些弄通,那一缸米也就完了,一輩子人也就完了。何況有錢人最大的煩惱還不是這些,而是怕錢的失去,因此還得學習防盜,甚至學習防身。顯然,乞丐是沒有這些煩惱的。因此,禪宗說好事不如無事。 (9)當然,如果我們把這些錢用在配備朝向終極目標前進的工具方面,它又變成正值。如果花在最需要它的那些人身上,并且
6、隨走隨花,它又變成輕松,變成幸福。 (10)但是很難,錢的習性是聲色犬馬,是欲望附庸,是囤積居奇。掙錢難,花錢難,花好錢更難。 (11)到此,我才真正理解了古人為什么要發出“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感嘆。說這話的人,如果不是時間本身,就是金子本身。 (選自2012第1期散文選刊有刪節)11在第(1)自然段中,說時間“像陽光下的雪”、“像一缸米”,根據全文,簡析這兩個比喻各想說明什么?總的又想說明什么?第(1)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_ 12文中多次提到“終極目標”,根據全文,請解釋“終極目標”的意思,并舉出兩個你認為可以算作“終極目標”的例子。_ 13結合文意,選擇一個角度對文章第(8)段進行簡要賞析。
7、_ 14本文題為“生命就像一缸米”,但從全文看,作者闡述得更多的是有關“時間”而非“生命”的話題,談談你的理解。_ 二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58題。傾聽那濤聲蔡永祥聽濤山,是湘西鳳凰古城內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蔥蘢,蘭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這座山顯得格外莊嚴肅穆。享譽中外的著名作家沈從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張兆和將骨灰捧回家鄉,來此安葬。這顆生于斯愛于斯的靈魂,終于枕著濤聲在這里永遠安息。 沱江的水,進入鳳凰城時,繞了個圈子,拐了個彎,江水由此變得緩慢。它原來就清清凌凌、清亮可人,流動起來也是一副大家閨女的樣子,溫溫柔柔、不緊不慢。幾乎聽不到濤聲。流著流著,就到
8、了跳巖處。一流到跳巖這里,就擁擠了起來,一起吼叫起來,顯得異常熱鬧。白色的浪花高高飛舞,隆隆的濤聲響徹云天。仿佛這濤聲,就是專門讓沈老聽的,自從沈老長眠于此,這濤聲仿佛就帶著感情了。是啊,沱江甘甜的江水,哺育了沈老,沱江不息的濤聲,一直在沈老的夢里??!沈老在心與物游的開頭這樣說:“我的生活與思想皆從孤獨得來,而這點孤獨與水不能分開。” 二十年代就蜚聲文壇,1902年12月28日,出生在鳳凰古城中營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邊,他度過了充滿傳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連綿不息的濤聲里,興味盎然地習讀著鳳凰城內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寫成的社會大書,那無數平凡而新鮮的事物,總是牽動著他好奇的目光
9、。沈從文先生默默觀察著小城鎮的眾生百態,也在靜默中明白了很多事情。這為他以后的文學道路奠定了基礎。 1924年沈從文先生開始文學創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為題材,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贊美人性美。語言格調樸納傳神,句式簡峭,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思考,給人教益和啟示。 沈從文先生魂歸鳳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聽濤山上 。沈老墓地前臨清澈亮麗的沱江,背靠風景秀麗的聽濤山,四季鳥語花香、風光如畫。這是一座別具一格的墳塋,沒有凸起的墳土,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人工雕刻的痕跡,一塊自墓穴后鑿取來的不規則的天然五色巨
10、石肅然矗立,成為沈老先生墳墓的獨特標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學內涵的手跡:“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边@是真性情的沈從文先生晚年對人生的徹悟。用他兒子沈龍朱的話說:“我覺得父親在晚年的時候有一種對世事的洞徹,他已經能超越他的際遇看人看事了?!北趁婵逃猩驈奈囊堂?、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張充和先生撰書,沈從文侄女婿、中央美術學院著 名雕塑家劉煥素教授鐫刻的挽聯:“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碧N涵“從文讓人”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實寫照。讀其文、聽其言、觀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長久地受到人們的敬仰,得到眾多文人騷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國文壇上的大師,生前沒有顯赫的地位,死
11、后在自己喜愛的聽濤山上 也僅僅占了這么小小的一個地方,真是與眾不同、“亦謙亦讓”的沈從文! 山是歸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歸來的沈先生,在這兒畫上了他人生的句號?!耙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就回到故鄉”,出生在鳳凰的著名國畫大師黃永玉這樣寫道。 2007年5月20日,沈老的夫人張兆和女士的骨灰也被親人捧著從北京移居聽濤山。 暮色中,沱江的水面上飄起了高高的一層白霧,如若仙境一般。這時的濤聲也顯得格外清晰、委婉,宛若不加修飾的苗家山歌,動人心魄。旁邊的聽濤山更加寂靜,仿佛它也知道,有一對思鄉的人兒,正在靜靜地傾聽,傾聽(選自2008年散文百家,有改動)注三生石,傳說中立在奈何橋邊的一塊大石
12、頭,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樣?!皻w根山”,沱江水為“忘情水”?_ 6.文章構思巧妙,以明暗兩條線索穿插其中,試作簡要分析。 _ 7.文章開頭和結尾的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_ 8.結合文章內容,探究“傾聽那濤聲”的含義。_ 三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912題。有一種柳樹長在黃河入??陉懱烀髂鞘莻€暮春時節,黃河入海口的風卻依然料峭,四下里彌漫著一份幾近于永恒的靜謐。我向那一片片一個個圓土包似的樹叢奔去,當地人告訴我,那也是柳樹。我愕然。我這一生見過各種各樣的“柳樹”。而我眼前這些被人們所指的“柳樹”既沒有“軟于絲”的枝條,也沒有被春風剪出的“細葉”,更沒有那般淡紅和鵝黃去悅人眼球。面對奔騰了幾千百里后明顯露出
13、疲態的黃河,它們雖然也倚得了半匹寒風,卻不見半點狂勢。它們既不像垂柳那般的柔媚婀娜輕盈,更無旱柳常有的高大偉岸剛毅。它們只是一叢自沙地上向上萌生的灰色枝條,那由一根根手指頭粗細的枝條組成的灰褐色樹叢卻又不動聲色地滲透著一種沉穩和倔強。而讓我最為驚愕的是,當地人說,這樣的“柳樹”全都是眼前這條黃河從大西北的黃土高原上帶下來的。怎么可能?它們怎么可能穿越千里而到此地扎根?我詫異。 “黃河帶下來的自然不是整棵的樹,而是它們的種子?!彼麄內绱私忉尅!澳且膊豢赡馨 狞S土高原到這入???,少說也得兩三千里。這滾滾黃河水,穿峽谷,趟平原,掃蕩九曲十八彎,不知在幾多灘頭喘息過,不知在幾多崖壁上碰碎過,又不知漫
14、灌過幾多千古河床,幾多板橋土墻,經幾多日頭暴曬、風雪肆虐。據查,這柳樹種子的千粒重只有零點四克。這么微弱的個體,如何能毅然決然地在這灘頭的沙地上存留住,生根發芽? ”我駁問。“這,你就要問它們自己了。”他們莞爾一笑。放眼望去,寬闊的灘頭上,這樣的“柳樹”無法計數,像一支“大軍”并保持著必要的沉默它們不會是人工栽培的,更不像是當地常有的。因為除了在這入海口的灘頭沙地上,我再沒有在其他的地方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似乎確證了它們是由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上游某個地域帶到這兒,并在進入大海前得以在這兒落土扎根。我當然不能因此就說,它們這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是故意要在這兒扎根才做出這驚絕人世的舉動的。有種自
15、然哲學告訴我們,宇宙本不承載任何意義,換一句話說,它們本不是為了什么才存在的。即便如此,我仍然要為這種“柳樹”叫好,特別要為它們那些千粒重只有零點四克的種子們叫好。我堅信偉大的黃河途經黃土高原時,帶下的絕不止這一種植物的種子。在咆哮泛濫時,它更是摧枯拉朽般沖毀堤防,席卷城鎮,我們??梢栽谒瓭L的浪濤中看到斷垣殘壁、殘枝敗葉和種種動物的尸身,甚至還能看到一些金屬構件、車輛殘部但,它們都不能堅持到達這入???,唯獨這個種子,偏偏留住了自己的生命,并且在這片灘頭上居然還生成了一支興旺的“大軍”。我不知道再說些什么,只知道自己被深深打動了。我想不到生命的頑強竟然也能在這樣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中得到如此的
16、張揚。難道這便是大自然的“本能”,生命的固有之義和應有之舉嘛?這就是站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作為宇宙間一種高級生靈,一種以追求詩意地活著和有意義存在的高級生靈,卻總是會、也永遠會感到自己渺小的原因嘛?而在那個暮春季節的時日里,入??谌魏物L景都不再能引起我的興趣,我只沉浸在對這種“柳樹”的驚詫中。這確實是一種十分平靜,卻又十分溫暖的驚詫。我追問當地的一些朋友,他們居然也說不清這種“柳樹”的真名,我只能把它叫做“灘柳” (節選自解放日報2012年2月25日)9.本文是怎樣圍繞作者的情感變化來行文的?請具體說明。答:_ “灘柳”,請分析它的表達特色。答: 11.作為宇宙間高級生靈的人類,為什么在“灘柳
17、”面前感到自己渺小呢?答:_ “灘柳”的種子為什么能在黃河入??诘臑╊^沙地上存留并生根發芽。答:_ 四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題。走進同一片陽光文/葛克友到達家鄉已近晚飯時分,一派迷人的田園景致撲入眼簾:農舍毗鄰,炊煙裊裊,楊樹搖曳,玉米金黃。路邊黃豆棵上結滿飽滿的豆角,鼓囊著就要脹開來。翠綠叢中紅得鮮嫩的辣椒格外惹眼。鄉風輕拂,白果飄香。一群群鬧猛的鳥兒在枝頭嬉戲,不知疲倦,輪番起勁地唱歌,仿佛歡迎我這一身風塵的游子歸。兒時熟悉的地氣端地從腳下浮起,心驛神蕩起來,一種叫溫暖的東西從心底彌漫開來。佝僂著身子、滿臉滄桑的雙親,早已等候在村口那座老窯旁,剎那間,激動寫在父母親、妻子女兒和我的臉
18、上,旅途的勞累瞬間消失殆盡。父親百般疼愛地摸著女兒的頭,母親趕緊抓著女兒的小手,噓寒問暖,關切嘮叨,仿佛有千言萬語,一下子要急于表達。踏進家門,一股菜飯香味早已飄飛過來,直襲味覺。父親備好了我們喜歡吃的“農家樂”:爆炒草雞、黃豆干烤魚、辣椒草雞蛋、尖椒黃豆芽兒、豆角涼拌韭菜花、大蔥小魚干兒、鮮蘿卜豆兒、粉漿、煎餅、涼拌茄子等等,這些都是父親親手“土制”的家庭菜,再高級的飯店也是絕對看不到的,堪稱盛宴。不夸張地說,這是我吃到的最美味的菜。父親臉上露出很有成就的笑容來。父親知道我們喜歡田園風光,就帶我們到田疇里,這次也不例外。翌日清晨,我們迎著朝陽,走在阡陌縱橫的鄉村小路上,大大小小的土狗雖不熟悉
19、,會湊到你的近前,跟你親近。蟋蟀低吟,小雞悠閑地踱步。滿目綠色,滿目金黃。遠離都會,遠離物欲權力,踩著掛滿露珠的幽幽小草,沐浴鄉風,傾聽鄉音,親近鄉情,親近自然,嗅著泥土的芬芳,諦聽自然的聲音,心情格外暢快。人在自然中,自然在心中,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洗滌心靈,給靈魂吸氧,暢快通透,好一曲豐富精彩的田園秋歌。農家門前,堆滿黃豆、玉米等,到了夜晚也不見哪家收進屋子,這里的民風淳樸可見一斑。一位老大娘席坐地上,總是固定著一兩個動作,滿足地搓著玉米,享受著豐收帶來的喜悅,平淡平凡,真實神圣。這是故鄉的給予,更是父親的精心安排。如此“奢侈”的待遇,如此豐盛的“精神”盛宴,讓久居都市的我等,來不及細細品味
20、、細細消化。我思忖著,一定好好咀嚼品味,好好珍惜,好好受用。在故鄉的時間緊而又緊,短短的幾天,父親不忘帶著我們走親串戶,聯絡感情,把維系親情的那根無形的“親情鏈”拉得很長很長,把中華民族那份古老的美好傳統延續延展延伸。這就是我的父親,老實憨厚,樸質純粹,他給了我原生態的愛,教我原生態地做人。17歲那年,我“克隆”父親穿上戎裝,與父親走進同一片月光。今天,盡管離開故鄉,以一個也算是老兵的身份在大都市“戰斗”,但任怎么走也還是走不出父親的視線,怎么走也走不出父親的情海,怎么走也走不出父親的牽掛,怎么走也走不出父親的叮嚀,怎么走也走不出父親的手心,怎么走也走不出父親的影子,怎么走也走不出父親的光輝。
21、怎么走也走不出父親的陽光。13.文中第一段畫線部分描寫了家鄉的田園景致,請分析它的表達特色。答:_ “土制”的家庭菜都是農家普通的菜肴,作者為什么說它是“我吃到的最美味的菜”呢?答:_ 15.結合全文,談談標題“走進同一片陽光”中的“陽光”包含了哪些內涵?答:_ 16.在故鄉雖只有短短的幾天,父親卻教給了“我”“原生態地做人”的道理,請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取向。答:_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絕 盜馮驥才老城區和租界之間那塊地,是天津衛最野的地界,人頭極雜,邪事橫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這里一處臨街小屋,來了一對青年男女租房結婚。新床新柜,紅壺綠盆,漂漂亮亮裝滿一屋。大門外兩
22、邊墻垛子上還貼了一雙紅喜字。結婚的第二天一早,小兩口就出門上班。鄰居也不知他們姓甚名誰。事過三天,小兩口出門不久,忽然打東邊飛也似的來了一輛拉貨的平板三輪。蹬車的是個老頭子,骨瘦肉緊,皮黑牙黃,小腿肚子賽兩個鐵球,一望便知是個長年蹬車的車夫。車板上蹲著兩個小子,全是十七八歲,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繩。這爺仨面色都兇,看似來捉冤家。老頭子把車直蹬到那新婚小兩口的門前,猛一剎車,車上兩小子蹦下來,奔到門前一看,扭頭對那老頭子說:“爹,人不在家,門還鎖著呢!”門板上確是掛著一把大洋鎖。老頭子登時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腦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車大罵起來:“這不孝的禽獸,不管爹娘,跑到這兒造他媽宮
23、殿來了。小二、小三,給我把門砸開!”應聲,那兩個小子掄起板斧,把門鎖砸散。門兒大開,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眼前。老頭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聲大嚇人:“好啊,沒心沒肺的東西!從小疼你抱你喂你寵你,把你這白眼狼養活成人。如今你娘一身病,請大夫吃藥沒錢,你一個子兒不給,弄個小妖精藏到這兒享福來。你娘快死啦!你享福?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二、小三!站著干嘛!把屋里東西全給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們大哥,我就砸折你倆的腿!”那兩個小子七手八腳,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來,往車上堆。鄰居們跑出來圍觀,聽這老頭子一通罵,才知道那新婚小兩口的來歷。這種連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沒人出來
24、管。再說那老頭子怒火正旺,人像過年放的火炮,一個勁兒往上躥,誰攔他,他準和誰玩命!東西搬得差不多了,那兩個小子說:“爹,大家伙抬不動,怎么辦?”老頭子一聲驚雷落地說:“砸!”跟手一通亂響,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來,這才罷手。老頭子依舊怒氣難消,吼一句:“明兒見面再說!”便揚長而去。門兒大敞開沒人管,晾了一整天。鄰居們遠遠站著,沒人上前,可誰也沒離開。等著那小兩口回來有戲看。下晌,新婚的小兩口打西邊有說有笑地回來。到家門口一看,懵了。過去問鄰居,一直站在那里的鄰居反而紛紛散開。有位大爺出來說話,顯然他對這不盡孝心的年輕人不滿,朝新郎說道:“早上,你爹和你兄弟們來了,是他們干的。你回你爹媽那兒
25、去看看吧!”新郎一聽,更懵。忽然禁不住大聲叫道:“我哪還有爹呀!我三歲時爹就死了,我娘大前年也死了。只一個姐姐嫁到關外去,哪來的兄弟?”“嘛!”大爺一驚??稍缟系氖抡嬲媲星?,一時腦筋沒轉過來,還是說:“那明明是你爹呀!”小兩口趕緊去局子報案。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沒找到他們那個“爹”。天津衛的盜案千奇百怪,這一樁卻數第一。偷盜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盜的損失財物不說,反當了“兒子”,而且還叫人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若是忍不住跟人說了,招不來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多損,多辣,多絕多邪!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12年第5期)17. 本文以“絕盜”為題目,根據全文簡要分析“絕”在何處。_
26、 18. 小說多處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請任選一處加以賞析。_ 19. 這篇小說多處設置伏筆,請列舉其中兩處,并分析其作用。_ 20. 有人說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刪掉,你覺得呢?請結合文章談談你的看法。_ (文學類文本閱讀)1.時間“像陽光下的雪”,是想說明時間都是在運動著的,它向前行,它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時間“像一缸米”,是想說明時間有一定的總量,用一點少一點。綜合起來想說明:人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為下文闡述“生命的珍貴”作鋪墊。2.“終極目標”是指:人們追求并努力實現最大正值化的事。示例:完善自身 貢獻社會 報效國家 追求平等、自由 (5)追求真、善、美3.示例(1)第
27、二人稱的運用。這一段運用了第二人稱,使得作者與讀者的距離接近了,闡述道理也似兩個人在說家常話,如此,讀者更容易接受文章的觀點。(2)對比說法的運用。文章用乞丐與富翁的對比,說明“錢”不是容易花掉的。如果非智者,這花錢的過程,就是消耗自己生命的過程,錢沒了,生命也就終止了。(3)思維的縝密。文章舉富翁用錢的例子,從學習財會、學習金融,到學習名牌、學習別墅、學習豪車、學習增值術,再到最后的學習防盜、學習防身,足以說明花錢需要時間,為論述文章中心論點服務。(手法或特點,分析)“時間”這個話題,但我們知道,“時間就是生命”,時間的流逝,就是生命的流逝。文章重點闡述時間的珍貴,讓人們明白,時間的消耗要有
28、正值的出現,一個人在有限的時間里,要做出對生命有價值的事。因而,談論時間就是談論生命。(兩個要點:時間就是生命;要珍惜時間。)5.答:因為沈從文一直念念不忘故土,在他死后四年終于魂歸鳳凰,葉落歸根,所以作者稱他安葬著的聽濤山為“歸根山”;沱江水讓沈從文一生魂牽夢縈,不能忘懷,而今沈先生倦游歸來,依山傍水,夙愿終于了結,靈魂可以安息。(“忘情”有告慰安息之意。)6.答:本文以“濤聲”意象為明線,勾勒出沈從文從出生在“連綿不息的濤聲”里到成年,從走出湘西到“倦游歸來”“安葬在聽濤山”“枕著濤聲”安息的人生歷程。又以沈從文寄情山水、魂系故鄉的深情為暗線,表達了這位湘西游子的赤子之心,以及人們對這位大
29、師的文學成就、高尚人格的由衷贊美。7.答:開頭的環境描寫營造了一種寧靜幽美的氛圍,為寫沈從文對故鄉山水的思念和死后歸葬聽濤山作鋪墊。結尾的環境描寫突出了聽濤山的寧靜祥和,委婉地表達了對沈從文高尚人格的贊美(或答:委婉地表達了對逝者安息的祝愿)。結尾與開頭的環境 描寫相照應,使結構更完整;緊扣文題,深化了文章的主題。8.答:幼年的沈從文在沱江的濤聲中成長,習讀自然與人事兩本大書。離開鳳凰的沈從文思念故鄉,沱江不息的濤聲一直在他的夢里。沈從文歸葬聽濤山后,終于可以日夜靜靜傾聽沱江的濤聲。瞻仰沈從文的墓地,感悟他深邃的思想和偉大的人格。9.()“愕然”:引出本文的寫作對象灘柳?!白顬轶@愕”“詫異”“駁問”:(對“灘柳”的種子得以存留并生根發芽的質疑)自然引出“灘柳”經受的千里磨難?!氨簧钌畲騽印保簲憽盀┝鳖B強的生命力。“一種十分平靜,卻又十分溫暖的驚詫”:升華“灘柳”頑強的生命力能在一種“無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職單招面試培訓
- 服務與教學培訓
- 全國上海科教版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活動三《設計家庭網絡》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景陽岡教學設計及反思
- 地震救援高級培訓課件
- 材料安全復習測試卷
- 《營養含量》(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
- 【八下HK數學】安徽省桐城市黃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鄉鎮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大氣環境生態信息傳播重點基礎知識點
- 養老床位建設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 《學打結做毽子》教學課件
- 語文-湖南省長郡二十校聯盟2025屆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高三第一次聯考(長郡二十校一聯)試題和答案
- 個人用電協議合同范例
- 建筑工程再生能源規劃
- 《自動化控制系統培訓課件》
- 基于專利視角下人工智能在合成生物學中的應用
- 多元函數概述
- 廚師用電安全培訓
- 2025贍養老人個稅扣除分攤協議書模板
- 《陸上風電場工程變形測量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