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名人成功主要事跡_第1頁
關于名人成功主要事跡_第2頁
關于名人成功主要事跡_第3頁
關于名人成功主要事跡_第4頁
關于名人成功主要事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名人成功主要事跡關于名人成功主要事跡1 宋代大文學家范仲淹自幼失去了父親。母親為了使自己和兒子得以生存下去,只得改嫁到了長山的朱家。 等到范仲淹長到十幾歲時,才知道這個父親并非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小仲淹覺得自己堂堂七尺男兒,改了別人的姓是一種屈辱,說什么也要恢復自己原來的"范"姓,因此他跟養生之間產生了矛盾,從家出來,住進了山醴泉寺的僧房里,他一直晝夜苦讀,堅持不懈。 寺廟里的日子是十分清苦的,而年僅十幾歲的范仲淹正是長身體的時期,飯量特別大,每次吃飯時,他端起碗來,僅幾口就扒得精光,還沒到下一頓就已經餓得頭暈眼花,所以看書時無法集中精力。怎么辦呢?思來想

2、去,他想出了個辦法,每天早晨煮好一鍋稀粥,等到放冷了凝結成粥塊之后,他就用刀在上面劃個十字,切成四塊,早晚飯各吃兩塊。而下飯的菜呢,更加簡單,僅切一點兒咸菜末兒就行了。 范仲淹在醴泉寺住的這段時期里,讀了很多書,懂得了許多道理,長了不少知道。為了開闊眼界,增長自己的學問,三年過后,他不遠千里來到當時的"南都"應天府(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進了當時很有名氣的南都學舍,拜著名學者威同文為師。起初,他仍然像在醴泉寺時一樣,每天早晚還能有稀粥可吃,可是后來連稀粥也供不上了。每當太陽落山時,他才胡亂吃點兒東西,算是一天的飯。可是他從來沒有為吃飯這些問題分心,而是在學習

3、上更加勤奮刻苦了。他為自己制訂了嚴密的學習計劃,每天不完成計劃決不睡覺。到了嚴寒的冬夜里,每當學習感到疲倦時,他就用冷水來洗臉,提提精神。學習環境雖然這樣艱苦,可是范仲淹卻從沒有叫過一聲苦。 范仲淹就是憑著這樣一股堅定的信念,十必年如一日,每日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取得了成就,成為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關于名人成功主要事跡2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倫·凱勒在睡夢中去世了,享年87歲。凱勒小姐在出生后18個月的時候就失聰失明成了個聾啞人,然而卻奇跡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于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

4、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并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觸覺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面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好一個詞或句子,要

5、反復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面前屈服。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學院的20-年間,她給親人、朋友和同學寫了大量的信,這些書信,或者描繪旅途所見所聞,或者傾訴自己的情懷,有的則是復述剛剛聽說的一個故事,內容十分豐富。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拼寫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預習功課的時間上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面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花費很多時間努力備課。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么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

6、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么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后,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藥的廢物,但后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可以說這個奇跡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么,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里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

7、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并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關于名人成功主要事跡3 丁大衛是個美國人。我認識他是在電視上。這個美國人帶給了我深深的感動。我受到深深感動的這天是5月14日早上。 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節目組請到了丁大衛。我打開電視,就聽到丁大衛在與崔永元嘮嗑。崔永元老笑,而丁大衛很誠懇的樣子。 丁大衛的故事是這樣的:5年前,美國青年丁大衛來到中國。他到了中國一所最普通的郊區小學教學。 這個美國青年因為做人與教學深得人的喜歡,后來居然當上了校長。大概是1998年底,想到中國西部去看一看的丁大衛到了甘

8、肅蘭州。他到西北民族學院應聘當大學教師。 丁大衛不是一個能侃的人,機智的崔永元是這樣"套"丁大衛的。 "丁大衛,你去大學應聘的時候,是不是這樣說的:'我曾是一名小學教師,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所以來你校應聘大學教師?'"沒想到丁大衛這樣回答:"大概就是這樣的。" 大衛的話讓現場很多觀眾都會心地笑了。但,更有意思的還在后頭。學校給大衛定的工資是每月1200元。大衛去問別人,1200元在蘭州是不是很高了?別人說,是算高了。于是,大衛主動找到學校,讓人把工資降到9

9、00元。學校一再堅持,大衛不讓,說:怎么也不能超過1000元。最后,學校給他每月950元。這段經歷本來很好笑,但是我注意到現場沒一個人笑。 崔永元問:"大衛,你每月工資夠用嗎?"大衛說:"夠了,我每月的錢除了買些飯票,就用來買些郵票,給家里打打電話,三四百元就夠了!"我聽見觀眾中有不少人"哇"地一聲發出驚嘆。我知道是有人靈魂受到觸動了,而這種觸動是我們的教科書和父母的教化所達不到的。而真正讓我感動的還是以下一幕: 別出心裁的編導在做這一期節目時,讓丁大衛帶來了他所有的家當:一只還不及我們

10、平常出門旅游背的那么大而"內容"豐富的帆布袋。而讓我們怎么也想不到的是,這便是一個美國青年在中國生存5年積累下的我們肉眼看得到的財富。崔永元讓丁大衛向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家當,大衛的臉紅了一下,打開了他的帆布袋,里面的東西是這樣的: 一頂大衛家鄉足球隊的隊帽。他戴著向人展示時,我看見了他眼里的驕傲。 一本相冊。里面是他親人、朋友,還有他教過的學生的照片。 一個用精致相框鑲好的一家人溫馨親昵的合影(大衛從包里掏出時,相框面上的玻璃被壓碎了,大衛的臉上露出不易察覺的心痛的表情。不一會兒,節目組的人把一個趕著去買來的相框送給了大衛。中央臺這一著似平凡的舉動令我感動和嘆

11、服,它是那么及時地體現了善解人意的內涵和我們對外國友人的尊重)。 兩套換洗的衣服。其中有一件軍裝上裝;那是大衛爸爸年輕時當兵穿過的,整整40年了。大衛向觀眾展示時,很有些驕傲地說:因為它漂亮啊! 一雙未洗的普通的運動鞋;那甚至不是一雙品牌球鞋,大衛將它拿出來的時候,說什么也不讓崔永元碰一下,他說:"這鞋很臭的!" 幾件以飯盆、口杯、牙刷、剃須刀為陣容的生活必需品。 一面隨身帶著的鮮艷的五星紅旗。 當美國青年丁大衛將一面中國國旗打開,向現場的觀眾展示時,偌大的演播廳里鴉雀無聲,現場樂隊深情地奏響了我的祖國的旋律。崔永元問大衛:你怎么會時時將五星紅旗帶在身邊?

12、丁大衛說:我時時帶著它,就是為了提醒自己,我現在是在中國,我要多說美麗的中文,有人到我房間里來,看著墻上掛著的五星紅旗,也會縮小我們之間的差距。再說,看到這面國旗,我就會告誡自己:你現在是一位中國教師,你要多為中國教書育人。 丁大衛的普普通通的話,讓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我們的國旗,也讓我的眼淚不聽話地掉下來。當崔永元問丁大衛在中國感覺苦不苦時,丁大衛說,很好的,比如這次你們中央臺就讓我這樣一個平凡的人來做嘉賓,而且還讓我坐飛機,吃很好的飯菜。 我看見崔永元有些不好意思地臉紅了,他幽默地說:"我覺得你挺像我們中國的一個人;雷鋒!" 丁大衛想了想,說:&

13、quot;還真有點兒像。"大伙兒"轟"地一聲善意地笑開了。"只是,雷鋒挺平常的,他只是一個憑良心做事的人,這樣的人不應該只有一個,每個人都應該做得到的!"他認真地補充道。沒有人再笑了,就連崔永元的臉上都顯出了小學生的表情。 節目快結束時,崔永元對丁大衛說:"丁大衛,你聽到過人家對你的評價嗎?"丁大衛笑笑說:"沒有!"崔永元說:"好,現在我們就讓你來聽聽。"我們于是看到了這樣一組外采鏡頭: 許多丁大衛

14、的同事,丁大衛教過的學生,以及學生的家長在鏡頭前交替著出現,他們一一地說著丁大衛的可敬與可愛之處,有的人情到深處時,甚至淚盈于眶。一個大學女孩對著鏡頭說:"丁老師從來沒罵過我,但我真的好怕他啊,因為,我怕看他因我而失望的樣子!"而最后我們看到的一個鏡頭是:丁老師教過的那所小學的孩子們,一個個爭著搶到鏡頭前流著淚喊:你回來教我們吧! 我們看見,丁大衛不敢再看大屏幕,他深深地把頭埋下。一個美國青年,卻在中國得到了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我的心為之一顫,眼淚再一次不聽使喚地流下來。 樸素的平凡的甚至不很英俊的丁大衛,你是我最好的老師,你給我上了最有教益的一課;這樣的一

15、課,課本上是沒有的。我并不是很喜歡看電視的人,20-年5月14日的中央臺的實話實說卻會讓我記住一輩子。名人故事 關于名人成功主要事跡4 性格決定命運。我就是個內向、安靜、骨子里要強的人,有人稱我為“寂寞高手”。我小時候的理想是當個畫家。我3歲開始學畫,那時候,父母去上班,因怕我一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反鎖在家里,一鎖就是一整天,而我就安安靜靜地呆在家里畫畫,一畫也是一整天。 從那時起,我就養成了獨處和靜思的習慣。至今,我的朋友也不多。朋友多的話難免要應酬,應酬就要進入嘈雜的公共場所和方方面面的人接觸,這樣既占用我練球的時間,也不符合我的個性。 我一個人呆在家里看書、看搞笑碟片,吃點零食,偶爾陪媽

16、媽逛街。壓力特別大的時候練練瑜伽,一個人靜靜地打坐,聽聽輕松的音樂減壓,就是我很享受的業余生活狀態。 現在想想,安靜的人真的很適合做職業臺球手,因為打臺球需要很專注,凝神思考,耐得住性子,不急不躁,心理素質要特別穩定而這些,我都具備。如今,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我偏是其中之一。所以說,先忍受寂寞,再當高手吧。好的心態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前不久,我在美國打公開賽期間,和愛里森費舍爾打的那場球,令我終生難忘。 我曾經和這個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交過兩次手,過往一勝一負的戰績,讓我在比賽中得以輕裝上陣。比賽進行到決勝盤8比8平時,局勢對我來說是有利的,可我沒把握好機會。再者,比賽主場在美國,美國人當然希

17、望自己的選手能贏,所以在我擊關鍵一桿時,主辦方突然廣播通知,說觀眾可以換票離場了,結果有些觀眾就開始在場上走動,這種混亂的局面影響了我的情緒,我最終輸掉了本來可以勝利的比賽。 賽后,我沮喪極了! 我跟愛里森這個世界排名第一的頂尖選手已較量到最后,但由于我的失誤,沒能戰勝自己的偶像,這是我無法原諒自己的。 當晚,我徹底失眠。和父親通話時我說:“這場球,我會記一輩子!” 睡不著的時候,我就重溫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在一望無際的沼澤里行走,但她卻迷路了。聰明的女孩沒有慌亂,而是沿著自己一路留下的腳印回到出發的地方,開始試走新的路線,最終,她離開了茫茫無際的大沼澤。這個故事再一次鞭策我,即使輸了一場比賽,

18、只要能從中找到失誤和欠缺之處,總能回到起點重新開始。 人不可能事事順利,一路走來,留下腳印,能找到來時的路就好。這件事之后,我思考過,也許,人能贏自己比贏別人要重要許多。 吃苦是為了做金字塔尖上的人 我的同行說過這樣的話:“潘曉婷能有今天的成績,在意料之中。”可能,他們知道我的付出是常人無法比擬的。 我15歲開始在父親的球館里練球,一呆就是4年。 球館里有個小屋子,里面的一張單人床、一個衣柜就是我全部的財產。 那4年里,父親給我做了硬性規定,每天練球8至12小時,沒有周末,一個禮拜只能休息半天。即使我病了,上午在醫院打點滴,下午回到球館還是要補足當天的練球時間。 以前,家里經濟拮據,父親陪我到

19、北京參加比賽,我們就從山東濟寧乘火車一路站到北京。 在北京,因為沒錢,我和父親只能住18元錢一晚的地下室。地下室陰暗潮濕,推門就能聞到刺鼻的霉味兒。 第一次拿了全國冠軍,獎金只有4000元,為了能細水長流,我和父親在全聚德只點了半份烤鴨。看著那半份香氣撲鼻的烤鴨,我卻痛哭不止。 所有這一切,我都忍受了。因為,我15歲開始摸球桿時,父親就說過,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犧牲更多。父親當過國家級的足球運動員、籃球裁判,后來改行當廚師,又被評為魯菜特一級廚師。 父親希望我像他一樣,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金字塔尖上的人。 為實現這樣的目標,人家練3個小時的球,我要多練好幾個小時,這樣才可能趕超別人。所以,吃不了這份苦,受不了這份罪,趁早放棄,另謀出路;但是,一旦選擇了這條道,想要成功,吃苦就成了最基本的準備。就看人有沒有對苦難的耐受力,耐受力強的人早晚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潘曉婷,職業臺球選手,被媒體譽為“9球天后”。 16歲即獲1998年“歐立歐杯”全國女子9球公開賽冠軍 其后又獲20-年首屆亞洲區“球王杯”男女9球混合賽冠軍和日本大阪第35屆世界女子9球公開賽冠軍、 20-年度世界女子9球“世界杯”季軍、 20-年全日本(9球)錦標賽女子組冠軍等獎項。 關于名人成功主要事跡5 有一個人,一生落魄,孤獨而又自卑地生活在自己構建的王國里,得不到別人的任何承認。 28歲的時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