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9 課辛亥革命1民族危機的深重2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了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嚴重阻礙3清政府腐敗無能4資產階級革命力量的發展壯大A.三民主義理論中以民為本的思想B三民主義的理論來源是天賦人權C.三民主義的核心主張是民權主義D三民主義的前提是實現民族獨立3、 1905 年成立的同盟會被譽為“中國革命之母”,這主要是因為()A. 它首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目標B.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統一的領導中心C. 革命黨人開始發動起義推翻清朝統治D. 孫中山的共和革命思想為民眾所廣泛接受4、 有學者通過檢索專業資料數據庫發現,從 1898 年開始,“革命” 一詞的頻度不斷上升,但自 1908
2、年以后,“革命” 一詞的使用卻日趨減少,1911 年其頻度更是降到 100 次以下。導致該詞使用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民族資本主義基礎薄弱B. 政府加大報刊審查C預備立憲取得一定成效A.B.C.D.2、何謂三民主義呢?簡單地說,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詳細地說,便是民族主義,民權主和民生三民主義是為人民而設的,是為人民求幸福的。”孫中山的這番講話強調1 下列圖片反映了辛亥革命爆發的背景,從圖中可以看出哪些因素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發生D.革命缺乏政黨領導 5、美國歷史學家周錫瑞曾言: “有必要從我們的關于革命陰謀的故事 , 轉入革命政黨存在的 經濟、 社會和政治環境中去。只有在那種情況下 ,
3、才能理解辛亥革命運動突飛猛進的原因 以及當革命于 1911 年 10 月 10 日爆發時 ,人民的其余部分愿意接受革命的原因。” 這主要表明( )A. 辛亥革命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B. 武昌起義具有歷史發展的必然性C. 資產階級革命黨人講究斗爭策略D中國同盟會具有堅強的領導力量6、1912 年清帝退位詔書中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該詔書 ()A. 保留了溥儀的“皇帝”尊號和待遇B. 標志著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結C. 任命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人總統D. 表明了袁世凱與革命派達成和解7、 20
4、世紀初,革命黨人高舉排滿興漢的大旗發動革命并取得了勝利,中華民國建立后,臨 時約法提出五族共和的治國理念,這成為中國最有政治影響力的口號之一。這反映辛亥革 命()A.消解了民族壓迫與歧視的現象B.促使中國主要矛盾發生變化C.有力促進了近代民族意識形成D.實現政治民主化的完全轉型8、1894 年孫中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到 1912 年 1 月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前夕,他則倡導包括滿族在內的“五族共和”。這種轉變說明 ()A. 孫中山民族國家構想逐漸豐富B. 民權主義內涵發生變化C. 孫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統一戰線D. 民族革命取得最終勝利9、 臺灣史學界多數人主張把1911 年的辛亥革
5、命作為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線,下列最能論證這一觀點的是 ()A. 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政體C. 民族資本主義快速發展D. 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10、之所以說辛亥革命是一次失敗的革命, 主要是因為 ( )A. 立憲派和舊官僚反擊革命B. 臨時政府承認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條約C. 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D. 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11、 有人這樣評價辛亥革命的作用:“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神圣不可侵犯現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種神圣為人民所拋棄是沒有疑 問的。”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在于 ()A. 打開了中國社會進
6、步的閘門B. 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C. 迫使清帝退位D. 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12、 有西方學者認為,1911 年革命所代表的力量遠遠超出孫逸仙及其同志所提供的革命領 導力量。同樣,孫雖在名義上是革命領袖,但相對地說卻無力控制革命背后的力量。在這里,“革命背后的力量”是 ()A. 導致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B. 促使辛亥革命勝利的客觀保障C. 致使辛亥革命失敗的重要因素D. 推動辛亥革命取得勝利的主觀力量1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這并不足怪,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沿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
7、十年 材料二 君主也是一種偶像,他本身并沒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眾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令全國,稱作元首 ;一旦亡了國,像此時清朝皇帝溥儀,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尋 常人還要可憐。陳獨秀偶像破壞論 材料三 盡管辛亥革命后,一時看來政治形勢還十分險惡,但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出路了,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1) 請概括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為推翻專制政體所進行的艱苦的革命斗爭史實。(2) 據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國人對皇帝的看法發生了什么變化?(3) 綜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1
8、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 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中華民國之主權 , 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人民一律 平等 ,無種族、階級、 宗教之區別。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 統治權。中華民國之立法權 , 以參議院行之。國務員于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 , 及發布命令時 , 須副署之。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 , 認為有謀叛行為時 , 得以總員五分四以上 之出席 , 出席員四分三以上可決彈劾之。 總統由參議院選舉產生。 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 , 總攬政務 , 公布法律。臨時大總統受參議院彈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審判官互選九人組織特 別法庭審判之。 國務總理及各部總長 , 均稱為國務
9、員 ; 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負其責任。 法院 以臨時大總統及司法總長分別任命之法官組織之 ;法官獨立審判 , 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 請回答 :(1) 材料中“中華民國之主權 ,屬于國民全體”體現了什么原則 ?有何意義 ?統治權力的分工體 現了什么原則 ?(2)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實行哪種政體形式?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體現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哪些基本原則 ?(3)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對臨時大總統的權力作了哪些限定?其目的是什么 ?結果如何 ?(4) 材料中“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 ,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的規定有何進步意義?答案以及解析1 答案及解析:答案: C解析: 分析 時局圖 和“妥協
10、”可知 ,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 中國遭到列強瓜分 , 民族危 機嚴重, 正確 ; “反抗”反映了我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受到本國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雙重壓迫,正確;在圖片中反映不出來。故答案為C 項。2 答案及解析:答案: A解析:3 答案及解析:答案: 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同盟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 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人了一個新階段,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 統一的領導中心,故選 B 項。4 答案及解析: 答案: C解析:義和團運動后,各地群眾的反抗斗爭此伏彼起,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國廣泛傳播 ,反清武裝起義接連不斷 ;資產階級改良派為
11、抵制革命 ,展開了要求實行君主立憲的立憲運動,并取得了清廷中央和地方一些漢族官僚的支持。 這些情況, 使清政府不得不擺出一些姿態, 應付立 憲運動,并乘此加強皇權,以便鎮壓正在興起的民主革命,挽救清朝統治的滅亡。預備立憲主觀上是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客觀上則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了中國政治上的近代化,故選 C 項。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一開始就受到封建主義和 外國資本主義的雙重壓迫 .其基礎薄弱是一貫特征 .與“革命”一詞在 1908 年使用日趨減少關 系不大故排除 A項;B 項與題干材料中的“檢索專業資料數據庫” 不符,故排除;1905 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 且成為
12、近代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故排除 D 項。5 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由“轉入革命政黨存在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環境中去。只有在那種情況下, 才能理解辛亥革命運動突飛猛進的原因”可知 , 題干材料認為武昌起義的爆發和迅速發展具有歷史發展的必然性,B 項正確;由“人民的其余部分愿意接受革命的原因”可知,A 項錯誤;C、D 兩項與題干材料無關 , 可以排除。6 答案及解析:答案: B解析:根據材料“ 1912 年清帝退位詔書”“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 , 定為共和立憲 國體”等信息可知 ,淸帝退位詔書 的頒布宣告清王朝滅亡 , 標志著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 結,B 正確。7 答案及
13、解析:答案: C解析:材料“五族共和的治國理念 , 成為當時中國最有政治影響力的口號之一”體現了當時 中華民族的近代民族意識,故 C 項正確;其他三項不符合史實。8 答案及解析: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孫中山民族觀念轉變的實質。 1912 年的“五族共和”將滿族包括在內 .改變了 1894 年提出的推翻滿洲貴族的說法 . 這一轉變說明孫中山對民族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刻 可了滿族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故 A 項正確:材料中未涉及民權主義故 B 項楮誤:C 項不符合史實.故 C 項錯誤:民族革命指的是推翻帝國主義,D 項與題目和史實不符故 D 項錯誤。9 答案及解析:答案: B 解析:題干把辛亥革命作
14、為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線主要是從政治體制上說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B 項最符合題意。10 答案及解析:答案: D解析:說辛亥革命“失敗”是指辛亥革命未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即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11 答案及解析:答案: A.認解析: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有很多方面,“迫使清帝退位”“頒布了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是辛亥革命的功績,但不是“最大”的功績。 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但革命果實很 快被袁世凱竊取,民主制度未得到落實。答案只能是A 項。12 答案及解析:答案: C解析:解答本題時,抓住題干材料中的關鍵信息“ 1911 年革
15、命所代表的力量遠遠超出革 命領導力量”“相對地說卻無力控制革命背后的力量”,聯系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可知“革命 背后的力量”指革命營壘中的立憲派、舊官僚等,故 C 項符合題意。13 答案及解析:答案:1建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一一中國同盟會;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發動武裝起義,如黃花崗 起義、武昌起義 ;建立革命政權 中華民國等。2革命前認為皇帝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這一迷信。3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 和觀念深入人心;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解析:第 (1)問,結合所學知識列舉相關史實即可。第(2)問,要注意緊扣材料中由 “偶像”到“比尋常人還要可憐 ”的變化,結合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將皇帝拉下神壇,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這一歷史功績來回答。 第(3)問,結合三則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歸納即可。14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原則: “主權 在民”的原則。意義 :否定了封建君主 專制制 度,給 人民一定的民主 權利,體 現了 資產 階級民 主主義 的要求,具 有 進步意 義。原 則:體現了三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練就內功的裁判員試題及答案
- 足球比賽中裁判職責試題及答案
- 種子質量控制試題及答案
- 備戰2024年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考試試題及答案攻略
- 聚焦2024年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考試大綱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資格考試的主攻方向試題及答案
- 學以致用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試題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考試全方位試題歸納
- 農作物種子質量標準解讀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乙基乙炔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 建筑邊坡工程監測技術標準
- 《化學與社會發展》單元檢測3
- 基于stm32的智能煙灰缸設計
- 2023年江蘇省徐州市中考地理真題含解析
- 如何有效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 產品開發項目管理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書分享
- 醫院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清單
- 河南煙草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新知杯上海市初中數學競賽參考解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