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12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試驗原卷版_第1頁
試驗12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試驗原卷版_第2頁
試驗12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試驗原卷版_第3頁
試驗12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試驗原卷版_第4頁
試驗12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試驗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十二、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實驗目的】:探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之間的關系。【實驗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金屬塊、量筒(小桶)、水、溢水杯、【實驗步驟】: 把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i。 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液面示數V“ 把金屬塊浸沒在水中,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2和此時液面的示數 V2。 根據測力計的兩次示數差計算出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Fi-F2)。 計算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V2-V1),再通過G水=p( V 2-V 1) g計算出物體排開液體的 重力。 比較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重力

2、之間的關系。(物體所受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實驗數據】:次數物重拉力F浮=杯重杯+水重排開水重比較F浮和G (N)F 拉(N)G F 拉(N )G 杯(N )G杯+水(N)G排=G杯+水一G杯(N)G排123【實驗結論】:液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考點方向】:1、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需要比較的物理量是:。1、 彈簧測力計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動幾下目的是:。2、實驗中溢水杯倒水必須有水溢出后才能做實驗,否則會出現什么結果:答:。3、 實驗前先稱量小桶和最后稱量小桶有何差異:。4、 實驗結論:。5、 實驗時進行了多次實驗并記錄相關測量數據目的是:。6、實驗中是否

3、可以將金屬塊替換為小木塊,為什么?答:。7、 如果用塑料方塊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需要改進的地方是:。8、 實驗過程中,難免有誤差存在,請說出一些容易導致誤差的原因:。【創新母題】:某實驗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小石塊、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圖所示的步驟,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1 )先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空桶和石塊的重力,其中石塊的重力大小為N。(2) 把石塊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石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N.石塊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填字母代號)兩個步驟測出。(3) 由以上步驟可直接得出結論: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4 )另一實驗小組同學認為上述實驗有不足之處,其不足是:。(5) 為了改

4、善上述不足之處,下列繼續進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A 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取平均值B 用原來的方案將水換成酒精進行實驗C.用原來的方案將石塊換成體積與其不同的鐵塊進行實驗(6) 另一實驗小組在步驟 C的操作中,只將石塊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驟操作正確,則 (選填能”或不能”得到與(3)相同的結論。(7) 將小石塊換成泡沫塊,發現泡沫塊會漂浮在液面上,原因是:;有同學認為這樣無法完成實驗,其理由: 。練習1. (2019福建)如圖,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步驟如下: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所受的重力G (圖甲); 將物體浸沒在水面恰好與溢口相平的溢水杯屮,用空的小桶接從溢水杯里被物體排開的水

5、,讀出這時 測力計的示數F (圖乙); 測出接水后小桶與水所受的總重力Gi (圖丙); 將小桶中的水倒出,測岀小桶所受的重力G2 (圖丁); 分別計算出物體受到的浮力和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較它們的大小是否相同”。甲乙丙丁回答下列問題:(1 )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被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 G排。(用上述測得量的符號表示)(2) 指出本實驗產生誤差的原因(寫出兩點):(a) ;(b) 。(3) 物體沒有完全浸沒在水中, (選填能”或不能)用實驗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練習2. (2019東營)如圖所示,物理興趣小組用金屬塊研究浮力的實驗。(1)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2)

6、比較(填字母代號)三圖可得出結論: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大小與其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比較(填字母代號)三圖可得出結論: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大小與其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金屬塊的密度為kg/m3。(5)在實驗中,排除測量誤差因素的影響,興趣小組發現金屬塊排開水的重力明顯小于所受的浮力,請指出 實驗操作中可能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 。糾正了錯誤,繼續實驗,興趣小組得出結論: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有同學對此 結論提出質疑,他認為僅采用浸沒的金屬塊做實驗不具備普遍性,使用漂浮的蠟塊做實驗未必遵循以上結論。針對這個質疑,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蠟塊、細線、量筒、燒杯、小木塊、小桶、

7、輕質塑料 袋(質量可忽略)、適量的水。請你根據需要選擇器材并設計實驗,研究使用漂浮的蠟塊做實驗是否遵循興趣 小組所得出的結論。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分析與論證: 。練習3.( 2018?淄博)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燒杯、小桶、石塊、細線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 力的關系。ABC(1)部分實驗操作步驟如圖所示,遺漏的主要步驟是 ,若將遺漏的步驟標注為D,最合理的實驗步驟順序是 (用實驗步驟對應的字母表示)。(2 )小明進行實驗并把數據記錄在下表中。從表中數據可知石塊受到的浮力是N,排開液體的重力是N 小明根據它們的大小關系歸納出了實驗結論并準備結束實驗,同組的小麗認為實驗還沒有結束,理由

8、,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應該實驗步驟彈簧測力計示數/N 1.61.80.50.3(3)實驗結束后,小明還想進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密度有關,可取相同的鐵塊和鋁塊,使其浸沒在同種液體中,比較浮力的大小。練習4:為了驗證 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所在的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A、B為兩個規格相同的彈簧測力計, C為正方體金屬塊,D為薄塑料袋(質量不計),E是用廢棄的大號飲料瓶、帶孔橡皮塞以及彎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紅色的水,F是可升降平臺,G為鐵架臺.6,0 -4.0甲4.02.02.0IA的示數(1)實驗中,小明逐漸調高平臺F,使金屬塊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越來越大,觀察到彈簧測力

9、計 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 _ (選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彈簧測力計A示數的變化量AFa_ 彈簧測力計 示數的變化量 AFb (選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2)實驗后,做出彈簧測力計 A的拉力F與金屬塊下表面所在處液體的深度h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從圖象可知,當金屬塊下表面所在處液體的深度為10cm時,其受到的浮力是N,該金屬塊的密度為7g/cm 3.(3)該實驗裝置的優點是(請寫出一條練習5. (2018?沂水)同學們在學習 阿基米德原理”這節課上,仔細觀察了老師做的如圖甲所示的演示實驗。課后復習時,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實驗方案,并動手制作出了如圖乙所示實驗裝置,其中A、B為

10、兩個規格相同的彈簧測力計,C為重物,D為薄塑料袋(質量不計),E是自制的溢水杯,G為鐵架臺。是升降平臺(搖動手柄,可使平臺高度緩慢上升、下降)A的示數,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選填 變大”變小”或 不變”)。(1)實驗中,同學們逐漸調高平臺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觀察到彈簧測力計(2)比較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Fa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是Fb,,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Fa,Fb,(選填變”或“=”,說明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3)對比 圖甲和圖乙兩組實驗,新的實驗與原實驗比較有哪些優點或缺點?請寫出任意一條優 占:八、缺點: 練習6. (2018?衡陽)為了直觀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把彈簧測力計上端固定在鐵架臺上,用粗鐵絲做一個框,掛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在粗鐵絲框上端懸吊一個金屬塊,下端放一小杯。在金屬塊 的正下方,有一個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鐵架臺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屬塊、粗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