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種植技術報告_第1頁
番茄種植技術報告_第2頁
番茄種植技術報告_第3頁
番茄種植技術報告_第4頁
番茄種植技術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番茄種植技術報告目錄1 育苗 錯誤!未指定書簽1.1種子消毒 錯誤!未指定書簽1.2種子催芽 錯誤!未指定書簽1.3穴盤選擇 錯誤!未指定書簽1.4基質選擇 錯誤!未指定書簽1.5床土消毒 錯誤!未指定書簽1.6播種 錯誤!未指定書簽1.7育苗管理 錯誤!未指定書簽1.7.1溫度管理 錯誤!未指定書簽1.7.2濕度管理 錯誤!未指定書簽1.7.3施肥管理 錯誤!未指定書簽1.7.4病害管理 錯誤!未指定書簽2 土壤準備及定植 錯誤!未指定書簽3 大田管理 錯誤!未指定書簽3.1施肥 錯誤!未指定書簽3.22水分管理 錯誤!未指定書簽3.3培土與除草 錯誤!未指定書簽3.4搭架與綁蔓 錯誤!未指

2、定書簽3.5整枝打頂疏花疏果 錯誤!未指定書簽3.6病蟲害防治 錯誤!未指定書簽3.6.1青枯病 錯誤!未指定書簽3.6.2晚疫病 錯誤!未指定書簽3.6.3棉鈴蟲、煙青蟲、斜紋夜蛾、甜菜夜蛾.錯誤!未指定書簽3.6.4美洲斑潛蠅 錯誤!未指定書簽番茄的主要栽培技術1育苗1.1種子消毒番茄種子用50 55 C熱水燙種15分鐘,殺死種子表面病菌。消毒時用溫度 計插入水中,嚴格掌握溫度,保證時間。1.2種子催芽用30C以下溫水浸濕紗布/濾紙后平鋪于培養(yǎng)皿中,然后將消毒后的種子置 于其上并用浸濕的紗布/濾紙覆蓋,在25 30C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黑暗條件下催 芽,當有50%中子露芽時即可播種。1.3穴盤選

3、擇一般選用黑色聚氯乙烯吸塑盤或聚氨酯泡沫塑料模塑育苗盤。苗盤孔穴數(shù)有50孔、72孔、98孑L、105孔、128孔等多種規(guī)格。在生產中應兼顧生產效益和 種苗質量,根據(jù)所需種苗種類、成苗標準、生產季節(jié)選用適當?shù)难ūP。番茄一般 選用105孔和128孔穴盤。1.4基質選擇因穴盤的穴格小,所以穴盤育苗對基質的理化性質要求很高,要求基質保 肥、保水力強,透氣性好,不易分解,能支撐種苗等特點。常用的育苗基質由草炭、蛭石、巖棉、爐渣灰、珍珠巖、炭化稻殼、腐熟的 有機質等材料配制而成,并根據(jù)種苗生長期長短和需肥特點添加化學肥料。孔穴 盤。通過試驗篩選出的育苗基質配方為:草炭、蛙石、珍珠巖的比例為3:1:1進行配

4、制。1.5床土消毒床土應進行嚴格消毒,否則苗期病害多。每平方米苗床用 50%多菌靈可濕性 粉劑8克,混拌于15千克干細土中配成藥土。播種時把藥土的1/3鋪在床面上, 播完種子再把余下的2/3覆在種子上面。1.6播種少量種子播種為人工播種,大量的種子播種則由自動化機械播種完成, 采用 空氣壓縮機控制的真空泵吸取種子。 每次吸取1粒,避免造成空穴,影響育苗數(shù)。1.7育苗管理1.7.1 溫度管理在育苗棚內氣溫為25 30C,地溫為2225C條件下,出苗快而齊,播種 后要覆地膜保溫保濕。70餉苗后,撤掉地膜,白天棚溫保持在 20 25C以上, 晚上10 18C以上,進行低溫煉苗,避免徒長。夜間外界氣溫

5、低于4C要蓋草苫。 在兩片子葉充分伸展,第一片真葉露尖時,白天棚溫調到25 30 C,夜間棚溫調到1520C,以利生長發(fā)育。定植前57天,白天1520C,夜間810C。1.7.2濕度管理濕度低澆水即可,澆水采用自動化移動式噴灌機進行, 以保證澆水均勻,提 高澆水速率;濕度過高,地溫低,幼苗根系生長弱,猝倒病、立枯病易發(fā)生。降 濕的方法是:(1)在不影響棚溫的情況下通風降濕。(2)播種時澆足水,幼苗 期避免再澆水。(3)在床面撒施05 1厘米厚的草木灰吸濕增溫。1.7.3施肥管理培育壯苗,配制床土時采取配方施肥,一次性施足基肥,做到幼苗期不追肥。 若床土不肥沃,番茄苗脫肥,莖細葉小色淡帶黃就應追

6、肥。可用02%#酸二氫鉀、 云大120進行葉面追肥,或噴施天豐素、蕓苔素 481等調節(jié)秧苗生長。1.7.4病害管理番茄猝倒病可選用普力克或殺毒磯;立枯病可用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2 土壤準備及定植番茄種植地應選擇前作水稻或未種過茄科、花生、大豆、芝麻、蘿卜等作 物的地方。種植前施足基肥,每畝可用腐熟豬牛糞1000公斤,過磷酸鈣50100 公斤,混勻后均勻撒在畦面,并結合整地摻入土中。起畦規(guī)格可采用1 - 31 7米包溝,二行植,株距4050厘米,雙干整枝。早造陽光充足,可適當密植, 畝植15002000株。或可采用單干,株距 2025厘米,畝植約3000株。冬季 番茄要采取地膜覆蓋栽

7、培,因追肥不便,特別強調要在整地起畦時一次施足基肥, 并以遲效有機肥為主。其他措施基本與露地栽培一致。3大田管理3.1施肥番茄是陸續(xù)生長結果的蔬菜,除施足基肥外,還應有充分的追肥。一般在定 植生勢恢復后(定植后1星期內)開始追肥,隔810天,結果前每次追肥,尿 素用量每畝不要超過5公斤。待第1穗果膨大后,適當施重肥,到第 2、3穗果 膨大時,要求更多營養(yǎng),追肥要重,適量增加磷鉀肥用量,后期追肥以保證第4、5、6穗果實不斷長大的需要。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一般每畝番茄需用總追 肥量為尿素50公斤,鉀肥70公斤或復合肥100公斤加鉀肥30公斤。3.2水分管理做到深溝高畦種植,四周開好環(huán)田溝。澆水時,

8、應以逐株澆灌為好,少采用滿田灌水。若要灌水,應在傍晚進行,并以跑馬水為宜,畦溝中停留12小時后即排干,保持土壤濕潤即可。由于灌水極易引起青枯病傳播,故應少采用。3.3培土與除草培土是種番茄一項不可缺少的工作,一般需培土23次,并結合施肥除草進行。雜草可用培土覆蓋,以減少拔草引起的傷根。3.4搭架與綁蔓番茄長至3040厘米高時,應插立支架后,再進行綁蔓。3.5整枝打頂疏花疏果單干整枝只留一個主干,其他長出的側枝全部除去;雙干整枝則除保留主干 外,再保留第1花序下第1葉腋抽出的側枝,其他側枝都去掉。番茄由于結果多,若任期生長,則會出現(xiàn)果大小不均勻,次級品多,故應進行疏 花疏果,一般情況下,每個枝條

9、可留 57個果。3.6病蟲害防治青枯病、晚疫病等是影響番茄生產的主要病害。對于病害應以防為主,各個 生產環(huán)節(jié)應注意采取嚴格預防措施。 如番茄綁枝,摘除側芽等操作,極易造成病 害傳播。番茄田間操作應在天氣晴朗,有陽光時進行,雨天應避免。3.6.1青枯病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極易發(fā)生,初發(fā)生時,莖葉突然呈現(xiàn)如失水狀,葉片下垂, 整個植株萎凋,但仍保持綠色;剖開其莖部可見維管束變褐。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最好前作為非茄科,與水稻水旱輪作。酸性土宜 適當增施石灰,有助于抑制病菌繁殖,減輕受害。加強肥水管理,高畦深溝栽 培,防止漫灌串灌。初果期開始加強田間巡查,一旦發(fā)現(xiàn)病株隨即拔除,收集 燒毀,病穴用20%生石

10、灰水消毒。發(fā)病初期用 200毫升/升農用鏈霉素或其他 抗生素灌根,每株灌藥量0 5公斤,隔710天灌1次,連續(xù)灌34次。3.6.2晚疫病葉莖果均可感病,感病葉片多從葉尖或葉緣發(fā)生,青綠色,水漬狀,逐漸變 褐,以致全葉變褐腐爛;感病莖上,病斑暗褐色,稍凹陷,變腐爛,最后植株上 部萎焉,折斷,枯死。果實感病多近果柄處開始發(fā)病,嚴重時整個果實變褐,腐 敗。潮濕情況下,病部產生明顯的白色霉狀物。防治方法:避免過度密植不通風,特別早造由于陽光少,濕度大,宜采取 疏植。高畦種植,避免田間積水。用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或普力克600倍液,氧氯化銅800倍液交替使用,開始坐果堅持每 7天噴1次, 在下雨轉晴后即噴霧防治。3.6.3棉鈴蟲、煙青蟲、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在低齡時即孵化期,幼蟲尚未蛀入果實時防治:用5%抑太寶2000倍液,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