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山東省德州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_第1頁
2019-2020年山東省德州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_第2頁
2019-2020年山東省德州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_第3頁
2019-2020年山東省德州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_第4頁
2019-2020年山東省德州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2020 學年山東省德州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 12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 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數據不符合實際的是()A 某中學生的質量約 45kgB 某中學生的身高約 1.65mC.某中學生的步行速度約1msD 某中學生的百米賽跑成績約 6s2.我國研制的“億航”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懸停等功能。在一次試 飛中,試飛員感覺地面“迎”他而來,這時飛機的運動狀態是()A .垂直起飛B .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 .空中懸停3 .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聞其聲而知其人”主

2、要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B.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聲音的音調高C. 中考期間學校周圍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D .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電冰箱內側壁會看見附有一層白色的冰晶,這些冰晶是水蒸氣凝固形成B .一杯熱水拿到冷的空調房內,杯子的外壁會有水蒸氣液化形成大量的水珠C.用久后會變黑,是因為燈絲先汽化后凝華形成的D .把蔬菜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5. 利用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適量帶顏色的水可以自制溫度計(如圖所示),為了提高自制溫度計的精確度,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使用更粗

3、的玻璃管 使用更細的玻璃管 換用更大的玻璃瓶裝水 換用更小的玻璃瓶裝水C.D.6. 在使用下列設備中,其中使用到紫外線的是() 冬天家里洗澡時,采用浴霸取暖; 家用消毒柜或鹵菜店用滅菌燈; 驗鈔機發光的燈能檢驗紙幣的真偽; 夜視儀進行偵察的原理;A .B .C.D.7. 由我國成功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墨子第一次用科學方法解釋了光沿直線傳播,啟發了量子通信。如圖所示各光現象的原理與墨子的這一解釋相符的是()&如圖所示,小明采用透明玻璃板、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表述A. 該實驗在較亮的環境下觀察效果更好B. 實驗時選用的兩支蠟燭大小

4、應相同C. 透明玻璃板擺放應該與紙面垂直D .若把光屏放在 B位置,蠟燭的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9. 近年來流行一種“自拍神器”給旅行者自拍帶來方便,如圖所示,與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C.增大取景范圍B .增大像距D 使成像更加清晰10. 建筑物內遭遇火災時,受困人員應采取彎腰甚至匍匐的姿勢撤離火場,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氣體或被灼傷。這是因為與房間內其他空氣相比較,含有毒害物質的氣體()A .溫度較低,密度較大,大量集聚在房間的下方B. 溫度較低,密度較小,大量集聚在房間的下方C. 溫度較高,密度較大,大量集聚在房間的上方D .溫度較高,密度較小,大量集聚在房間的上方11.

5、根據密度公式P=IJ',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質的密度與其質量成正比B 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C.物質的密度與其體積成反比D .密度是物質的物理屬性,它與質量和體積無關量簡塑料inL-51mL金JS環54mL&OmL塑輯盒金厲盒A .B .C.D.、填空題:本大題包括6個小題,每個空1分,共14分.12. 下列四個選項中能測出塑料空盒體積的是(況也不同,可見,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的。13. 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 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如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同一物體的運動情14. 定向發射超聲波可以用來測量距離。海洋科考工作者向海底發射定向超聲波,4s后接收到反射回

6、來的信號,此處海底的深度為 m (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禾U用這種方法不能測量地球到月球間的距離,原因是 15小李同學觀看表演“沸騰的油鍋中取鐵球“后,得知鍋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組成的混合液體,油的沸點為287 C ,醋的沸點為 60C ,當溫度達到 C時鍋中的“油”就沸騰了:繼續加熱,“油”和放入其中的鐵球的溫度 (選填“會”或“不會”)升高,當 后,繼續加熱,就不可能赤手從油鍋中取鐵球了。(填 “甲”16.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密度較大的是或“乙”),甲的密度是 gcm3o17如圖所示為光從空氣射向玻璃時發生折射的光路圖,由圖可知,折射光

7、線是,入射角是度。界面的 (選填“上”“下”“左”“右”)側是空氣。18生物課上,小明用一個放大鏡近距離觀察小昆蟲,當他發現看不太清楚小昆蟲時,正確的做法是 (填“將放大鏡離小昆蟲稍遠一點”或“放大鏡離小昆蟲稍近一點”).由于小明不小心將放大鏡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塊,他用此放大鏡 (填“能”或“不能”)成一個完整的小昆蟲的像。三、作圖與實驗題:本大題包括8個小題,共32分.19.如圖,水面上方有一樹枝 AB ,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它在水中的像的是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讀數時視線正確(選填“ A”或“ B”),物體的長度為CmO!lllllll IIIlIIIlg IIlIIllH IIlll

8、lI,白色的硬紙板表面應盡可能(光滑/粗糙)。22.在“探究光反射的規律”時,小李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1)他先將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紙板放在平面鏡上且與鏡面保持(2)小李讓一束光 EO貼著紙板射到平面鏡上, 在紙板上會看到反射光線 OF,然后將紙板繞 ON向后折,如圖乙所示,此時在NoF面上(看到/看不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存在/不存在)。PQ剪開,將紙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3)為了進一步確定此時反射光線的位置,小李將紙板沿如圖丙所示,發現在紙板右側的 (上部/下部)會看到反射光線。此實驗現象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在/不在)同一平面。(4)在圖甲中,如果讓光

9、線逆著 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看到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光反射時,光路是OZ23.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已知凸透鏡焦距為10cm OIlHlIIlIlllIlllIIlIll IfT IIPIIIlIIIlIII 叩 T1I'11 IllIIlllIIlIIIlIIlMllHIIIIIII!(1) 小明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整它們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2) 蠟燭、光屏和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畫出),該像為倒立、(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生活中的(填“照相機”、“投

10、影儀”或“放大鏡”)禾U用了這個成像原理。(3) 保持蠟燭與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動,應將凸透鏡移到光具座Cm刻度線處,光屏上會再次出現清晰倒立、(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4) 將凸透鏡重新移回到如圖所示位置,在光具座70cm刻度線處又放置一個相同的凸透鏡,取(填“顯走光屏。在這兩個凸透鏡右側通過透鏡也可以觀察到蠟燭所成的像,生活中的微鏡”或“望遠鏡”)利用了這個成像原理。24 小林在物理活動課上用橡皮筋(粗細不同)、圖釘、寬木片、紙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圖甲所示。制完進行調節后就可以用該“四弦琴”演奏簡單的“樂曲”。(1) 甲圖可以探究聲音的音調與琴弦 的關系。(2) 小林在乙圖

11、中用木片壓住橡皮筋,依次用相同力度撥動木片左側的“琴弦”來探究音調與琴弦長度的關系。這樣做是否合理: ,原因是: 。田1戸圉乙25.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1) 如圖甲所示;實驗中,將試管放入燒杯的水中加熱的好處是 。(2) 由圖乙可知,當加熱至第8min時,試管內的物質處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3) 由實驗可知,晶體熔化的特點是 。26 某同學撿到一個金屬螺母,為了測量此螺母的密度,他做了如下實驗。(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橫梁平衡,應向調節平衡螺母。(2) 把金屬螺母放在天平 盤

12、中,并用 向另一側盤中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橫梁恢復平衡。盤中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金屬螺母的質 量是g。(3) 在量筒中裝入20mL水,用細線系住金屬螺母并將其輕輕放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貝U金屬螺母的體積是cm3。(4) 金屬螺母的密度是 kg/m3。(5) 如果金屬螺母密度恰好和密度表中某一金屬的密度相同,那么這名同學據此 (填 “能”或“不能”)判斷該螺母一定是由這種金屬制成的。IlN234'f"lnL20Iio四、計算題:本大題包括:2個小題,共18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7 從

13、廣州南到香港西九龍的G6543次高鐵動車組運行時刻表如下表所示。試求:(1 ) G6543次動車組由廣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龍站的運行時間是多少分鐘?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 一輛長約 430米的該高鐵動車組,在從廣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龍站運行過程中,需要經過一段“羊臺山隧道”,隧道全長 3.32公里,若以上面的平均速度運行,全車經過該隧道所用的時間多少分鐘?項目廣州南虎門深圳北香港西九龍到站時間15: 4216: 0116: 22發車時間15: 2515: 4416: 04里程km066.5102.0142.528.小明為了測量圖中整盒酸奶的相關物理量,先借助天平測量了一些數據并記錄在下表中,

14、然后測量步驟測整盒酸奶的質量測量數據238.7g(1)酸奶的密度是多少kg/m3?(2)整盒酸奶的體積是多少 mL ?觀察了盒上標注的凈含量。喝掉部分酸奶后,用純凈水將喝掉的測質量酸奶補齊后,測質量151.3g227.3g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 12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 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分析】根據生活經驗及對生活常識的了解,作出合理的估計,然后逐一分析各選項并作出判斷【解答】解:A、中學生的質量約是 45kg左右,故A符合實際;B、正常成年人的身高在 1.60m1.80m左右,王明的身高約 1.65m ,故B符合實際;C、

15、人步行的速度約是 1ms左右,故C符合實際;D、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 13s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 D 。【點評】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需要憑借生活經驗、需要簡單的計算;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 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2 【分析】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必須事先選定一個標準的物體,即參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 于這個標準位置發生了改變,則是運動的;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這個標準位置沒有發生了改 變,則是靜止的。【解答】解: 飛機下落過程中試飛員感覺地面撲面而來,認為地面在向飛機運動,是以飛機為參照物,并且飛 機垂直降落,所以感覺地面撲面而來,故 B 正確。故選: B

16、。【點評】本題考查了根據運動狀態確定參照物,難度不大,是一道基礎題,掌握判斷相對靜止與 相對運動的方法即可正確解題。3【分析】( 1)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大小; 通過音色能辨別物體;( 2)減弱噪聲的三種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阻斷噪聲的傳播,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3)聲音既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解答】解:A、因為每個人的聲帶結構不同,所以發出聲音的音色就會不同,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音色辨別是誰,即“聞其聲而知其人”,不是響度,故 A 錯;B、“不敢高聲語”是指不敢大聲說話,指響度,不是音調,故B 錯;C、 在學校周圍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

17、聲,故C錯;D 正確。D、超聲波通過傳遞能量可以擊碎結石,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故故選: D 。【點評】本題考查了聲現象中的基本知識,聲音的三個特性,噪聲的控制以及聲音的利用。4【分析】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解答】解:A、電冰箱內側壁會看見附有一層白色的冰晶,這些冰晶是水蒸氣凝華形成,故A錯誤;B、 一杯熱水拿到冷的空調房內,杯子的內壁會有水蒸氣液化形成大量的水珠,故B錯誤;C、 用久后會變黑,是因為燈絲先升華后凝華形成的,故C錯誤;D 、把蔬菜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

18、可以減少蔬菜內水分的蒸發,故D 正確;故選: D 。【點評】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5【分析】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體遇熱膨脹時,會在玻璃管中上升,升高相同的溫度,體積膨脹相同,如果管越細,上升的刻度越多,越靈敏;【解答】解: 玻璃泡中的液體升高相同的溫度,體積膨脹相同,如果管越粗,上升的高度越少,越不靈敏,故 錯誤; 玻璃泡中的液體升高相同的溫度,體積膨脹相同,如果管越細,上升的高度越多,越靈敏,故 正確; 使用更大的玻璃瓶裝水,細管的液面上升的高度越明

19、顯,故正確; 使用更小的玻璃瓶裝水,細管的液面上升的高度不明顯,故錯誤,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 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液體溫度計的原理和構造的了解與掌握,屬于基礎題目。6【分析】( 1)紅外線和紫外線都是不可見光;(2)溫度不同的物體輻射紅外線的能力不同,在照相機里裝上對紅外線敏感的膠片,給皮膚拍照并與健康人的照片對比,有助于醫生對疾病作出判斷,另外可以做成紅外線夜視儀;適當的紫外線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 ,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促進骨骼的生長;紫外線可以殺死微生物,所以醫院用紫外線來殺菌;紫外線可以使熒光物質發光,所以可以使用紫外線來鑒別 鈔票和商標的真假;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對

20、人體有害,輕則使皮膚粗糙,重則引起皮膚癌。【解答】解:冬天家里洗澡時,采用浴霸取暖,浴霸會發出紅外線,利用了紅外線的熱效應顯著的特點; 家用消毒柜或鹵菜店的滅菌燈會發出紫外線,能殺菌消毒; 驗鈔機發出的紫外線能是熒光物質發光; 夜視儀是利用紅外線成像的原理工作的。故選: B 。 【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紅外線和紫外線具體應用的了解情況,要根據實例進行解釋。7【分析】( 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如:透鏡的應用、 池水變淺了等;(2)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應用的實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 食現象;(3)光的反射是指光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的現

21、象,比如我們平時看到的物體,平面鏡成像等。【解答】解:A、日食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 A符合題意;B 、雨后天空中出現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故B 不符合題意;C、 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其實質是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題意;D、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現象,故 D不符合題意。故選: A 。【點評】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等相關的現象在生活中均非常常見,且有一定的相 似性,我們應把握其實質,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區分才行。8【分析】( 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成像的物體和環境對比度越大,成像物體越亮,像越清 晰;(2)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和物體大小相等。(3)在實驗中必須將玻璃板豎直擺放,才能確

22、保蠟燭與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實驗達到效果;(4)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解答】解:A、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燭焰是成像物體,在明亮的環境中,燭焰和明亮環境的對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該實驗在較暗的環境下效果更好,故A 錯;B、 實驗中選用兩根相同的蠟燭 A和B,目的是為了比較物像大小關系,故B正確;C、在實驗中必須將玻璃板豎直擺放,才能確保蠟燭與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實驗達到效果,故正確;D、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光屏放在虛像的位置上,光屏上不會承接到平面鏡成的像,故確。故選:A。【點評】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體大小有關,跟平面鏡大小和物體距離平面鏡的距離沒有關系。9.

23、 【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工作的,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解答】解: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與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可以增大物距,減小像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取得更好的拍攝效果,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O【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有關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應用。一定要熟練掌握規律的內容,特別是成像特點與物距之間的關系。10. 【分析】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變化,體積會變化,它的密度隨溫度變化。【解答】解:建筑物內起火后,溫度較高,室內空氣體積膨脹,密度減小,有毒氣體漂浮在房間的上方。故選:D o【點評】

24、一般來說物質的密度是隨著溫度升高而變小,但是水的溫度上升到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而后隨著溫度上升而減小。水隨著溫度的降低變成固態冰時密度反而會減小。所以水是個特殊的 例子。11. 【分析】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密度公式=-只能求出物質的 密度而不能決定物質的密度。【解答】解:ABC、對于同一種物質,在確定的溫度和狀態下,密度是不變的,即物質的密度大小與質量和體積無關,不能理解為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故ABC錯;D、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對密度公式P=TL的理解,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關系時,一定

25、要結合物理規律及生活實際,切不可脫離現實而一味分析其數學關系。12. 【分析】根據排水法可以測出塑料空盒的體積。【解答】解:由于塑料空盒在水中時漂浮的,所以在測量體積時應使用一個金屬環,使金屬環和塑料盒這個整體能浸沒在水中,故可以測出塑料盒的體積。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屬于基礎知識考查范圍。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 6個小題,每個空1分,共14分.13. 【分析】(1)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2)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參照物的選擇,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解答】解: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參照物的選擇

26、,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故答案為:位置;相對。【點評】知道機械運動的概念,理解參照物與物體運動情況間的關系,可解答此題。14. 【分析】(1)知道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時間,可以求出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又知道聲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此處海底的深度。(2)超聲波屬于聲波,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而月球表面是沒有空氣的。【解答】解:(1)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 1 ot = -7× 4s= 2s,由V = ;可得,該處海水的深度:S= Vt = 1500ms × 2s= 3000m ;(2)月亮周圍沒有空氣,而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超聲波不

27、能到達月亮,故不能利用聲波的反射測出月亮到地球的距離。故答案為:3000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速度公式的掌握和運用,本題關鍵:一是求出超聲波單趟(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二是知道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15. 【分析】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液體的沸點;液體沸騰的特點: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解答】解:由于鍋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組成的混合液體,醋的沸點是60C,所以鍋中的液體溫度達到 60C時液體就沸騰了;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所以繼續加熱液體的溫度不會升高,表演時鐵球的溫度不可能超過 60 C ;只有當醋全部汽化

28、后,再繼續加熱,油溫度才會升高。故答案為:60;不會;醋汽化。【點評】本題考查液體沸騰及沸騰的特點,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液體沸騰的特點。16. 【分析】圖象所示的是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當體積 V = 2cm3時甲的質量是3g;乙的質量約1.2g。所以得到兩種物質的密度大小關系,同時計算出甲的密度。【解答】解:由圖象知,在兩種物質體積相同時(如都取V = 2cm3),甲的質量較大,由公式 P=亍可以得到:甲物質密度較大。甲物質的密度為P甲=川甲=?魯=15gcm3V 2c故答案為:甲;1.5。【點評】本題考查了密度公式的應用和計算,關鍵是根據圖象得出相關的信息。控制變量法不僅是物

29、理實驗常用的方法,也是分析物理規律常用的方法。17. 【分析】光線從一種介質斜射向另一種介質時,在界面將發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線和反射光 線具有對稱性,在界面的同側,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不對稱,分別在界面的兩側。【解答】解:由于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 故OA、CO中應是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則PQ為法線,MN為界面,而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故OB是折射光線,CO是入射光線,由于 COM = 30°,故入射角為 COP= 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的左側是空氣,右側是玻 璃。故本題答案為:OB ; 60 ;左。【點評】當光線射向兩種介質的界面上時,會同時發生反射和

30、折射。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光線將向靠近法線的方向偏折,即入射角大于折射角。18. 【分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知道當物距小于焦距時,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放大鏡的成像特 點:物距在一倍焦距內時,凸透鏡成放大正立的像,且當物體離焦點近時,成的像較大。【解答】解:根據凸透鏡的成像特點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時,離焦點越近時,像越大,故要使 看到的昆蟲的像更大些,應將放大鏡離昆蟲遠些;鏡片掉了一小塊,但其形狀未變化,其它地方 仍能折射光線,所以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像。 故答案為:將放大鏡離小昆蟲稍遠一點;能。【點評】此題考查了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類似于將凸透鏡的一部分

31、遮住,其它部分仍能折射光線,使物體成像。三、作圖與實驗題:本大題包括 8個小題,共32分.19. 【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大小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至U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左右相反;先作出端點 A、B的像點,連接連接兩個像點即為物體AB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點 A、B關于水面的對稱點 A '、B',用虛線連接 A'、B ',即為物 AB在水中所成的像,如圖所示:II-【點評】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大小相同;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像 與物對應點連線與鏡面垂直;虛像。20. 【分析】要正確作出圖中入射光線的折射光線,必須知道凸透鏡的三

32、條特殊光線:過焦點的光 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如何傳播?【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 如圖所示:【點評】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21. 【分析】(1)秒表的中間的表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表盤代表秒,秒表讀數是兩個表盤的示數之和。(2)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 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線是否損壞; 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邊緊靠被測物體; 讀:讀數時視線要與

33、尺面垂直,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記:記錄測量結果時要記上數值和單位。【解答】解:停表小盤的分度值是 0.5min ,指針在 5min 和 6min 之間偏向 6min 一側;大盤的分度值是 0.1s ,而大盤指針在 37.5s,因此停表讀數為 5mi n37.5s = 337.5s。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故選B;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Imm,物體左側與O刻度線對齊,右側與 2.49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 2.49cm。故答案為: 337.5;B;2.49。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確使用,做題時關鍵要看清刻度尺和停表的分度值;讀 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要忘記估讀到

34、分度值的下一位。22【分析】( 1 )我們能從不同角度觀察到光線,是因此光在光屏上發生了漫反射;只有硬紙板和 平面鏡垂直,才能保證法線和平面鏡垂直;(2)(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 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判斷紙反向后折和紙板不垂直時是否 能觀察到反射光線;(4)據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即可判斷。【解答】解:( 1)白色硬紙板的表面應盡量粗糙,讓光線發生漫反射,從不同的角度都能夠觀 察到光線;如果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由于法線與鏡面垂直,且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 線在同一平面內,因此,當光貼著紙板沿 EO 入射時

35、,不能在紙板上看到反射光。硬紙板放在平 面鏡上時,要保持與鏡面垂直;(2) 光在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所以將紙板面繞軸ON 向后折, 在在 NOF 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線,此時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存在;(3)光在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將紙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圖丙所示,發現在紙板右側的下部會看到反射光線。此實驗現象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4)在圖甲中,如果讓光線逆著 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看到反射光線沿著 OE方向射出,這表 明光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為:( 1)垂直; 粗糙;( 2)看不到; 存在;

36、( 3)下部; 在;( 4)可逆的。 【點評】本題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實驗的有關內容,主要考查學生對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應對能 力,就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23【分析】( 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在桌面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根據物體在凸透鏡二倍焦距之外的成像性質進行判斷;(3) 當2f >U >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4) 根據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u> 2f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 > U > 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 V f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解答】解:

37、( 1)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2) 凸透鏡的焦距是10.0cm,由圖乙可知,物距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 這一成像規律工作的。(3) 由圖可知,物距 U= 50cm- 20cm = 30cm,像距 V = 65cm - 50Cm= 15cm ;蠟燭與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動,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時的像距V '= 30cm (即此時的像距與原來的物距相等),根據光路的可逆性,此時的物距U= V = 15cm ,所以此時蠟燭的位置在 50cm- 15cm=35cm 處,蠟燭位于 1

38、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間,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實 像;投影儀或幻燈機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根據望遠鏡中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這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正好落 在目鏡焦距內的位置,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放大鏡,這個實像經過目鏡成一個正立、放大的虛 像。故答案為:( 1)同一高度;( 2)縮小;照相機;( 3) 35;放大;( 4)望遠鏡。 【點評】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不僅要掌握成像特 點與物距像距之間的關系,而且要善于總結規律。24【分析】 ( 1)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 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

39、音調就越高。( 2)弦樂器的音調可能跟弦的松緊、長度、材料、粗細有關,本實驗的松緊是一定的,探究弦 的音調跟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應控制其它因素不變,這種方法是控制變量法。【解答】解:(1)由圖甲可知,橡皮筋粗細不同,因此利用圖中器材可以探究四弦琴發聲的音調與橡皮筋粗 細的關系;( 2)弦松緊是一定的,在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度的關系時,需控制弦的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所以不合理,原因是他沒有控制四根弦的粗細相同。故答案為:(1)粗細;(2)不合理;沒有控制琴弦的粗細相同。【點評】控制變量法是被研究的問題與多個因素有關,研究和某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其他因素一定或不變。控制變量法的

40、實驗是初中物理實驗中重要的思想,考試中從材料的選取、方案 的設計、結論的描述、數據的分析等方面都可以考查控制變量的思想,要細心。25. 【分析】(1)探究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實驗時,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體的溫度變化比 較均勻,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2) 分析圖象發現物質從第 4min開始熔化,到第10min熔化結束,熔化之前是固態,熔化過程 中是固液共存狀態,熔化結束后變成液態;(3) 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不變;【解答】解:(1)將裝有萘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溫度變化比 較均勻,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2) 加熱至第8min時,冰處于熔

41、化過程中,為固液共存態;(3) 由圖可知,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答案為:(1)使固體受熱均勻;(2)固液共存;(3)吸收熱量,溫度不變。【點評】該題通過圖象考查了晶體的熔化過程,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圖象中每一階段表示的含義及 物質的狀態。26. 【分析】(1)調平時應向指針偏轉的對側移動平衡螺母;(2) 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過程中,將被測物體放在左盤,估計物體質量用鑷子夾取適當的砝 碼放在右盤,必要時移動游碼,使橫梁平衡;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總質量與游碼所對刻度 之和。(3) 已知螺母和水的總體積及水的體積,兩者之差就是螺母的體積;(4) 已知螺母的質量和體積,利用尸普得到螺母的密度;(5) 金屬螺母可能是某種金屬制成的,也可能是其他密度較大的金屬所制成的空心螺母,還可 能是由密度較大和密度較小的其他金屬的合金制成的。【解答】解:(1) 由圖知,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偏右,說明右側質量較大,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2) 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過程中,將被測物體放在左盤,估計物體質量用鑷子夾取適當的砝碼放在右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