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媽媽睡了》說課稿_第1頁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媽媽睡了》說課稿_第2頁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媽媽睡了》說課稿_第3頁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媽媽睡了》說課稿_第4頁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媽媽睡了》說課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媽媽睡了說課稿一、教材分析媽媽睡了 是一篇淺顯的抒情性的閱讀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暢自然的語言為基調,沒有華麗的辭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 我們透過小作者對睡夢中的媽媽的描繪,不僅可以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關愛,同時更能體現出作者對媽媽的愛。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知識與技能:1.會寫本課 8 個生字,會讀文中13 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母子之間的關愛之情。過程與方法:1.學生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的情感。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

2、分析。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學生閱讀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幫助學生建立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團結有愛的情感。二、設計思路根據文本的特點、 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以及設計理念,本節課教學思路為: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創設情境觀察,交流對話讀文識字小組合作,掃清文字障礙引導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導表達讀 說 寫 評引導拓展搜集、處理信息三、教學程序本節課,我把“相信學生能學會”作為這課教學的核心理念,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一)啟動情感,揭示課題1.良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剛一上課他們的思維不能馬上集中到課堂上來,如果利用歌曲導入, 會很吸引學生,能有效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

3、堂,引到課文中來。所以課一開始,我和孩子們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2.由于每個人都有愛自己的媽媽,媽媽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偉大的,學生樂于親近自己的媽媽, 因此當歌曲唱完以后我就問大家:“歌中唱到了誰呀?”非常明顯唱到了媽媽,于是我創設了“誰愿意把觀察到的媽媽介紹給大家?”這樣的情境。 我想這樣能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生撞擊, 使兒童既有經驗與文本產生沖突,尋找到孩子心跳與文本心跳的合拍點,產生移情效應。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自由介紹生活中的媽媽。有的學生會說: “生活中的媽媽很美麗,尤其是那雙大眼睛。或有一頭又黑又亮還很長的頭發。”有的會說:媽媽做的飯菜特別好吃

4、。”還有可能說平時特別關心自己的學習。如天天接我、送我放學,輔導我學習等。”因為學生有真實的生活體驗, 說起來一定很全面, 而且學生的參與率也會很高。同時也調動了孩子們對媽媽的情感體驗。4.在學生介紹自己媽媽的基礎上,我接著說:“有一位小朋友也觀察了自己的媽媽,你們看,媽媽在干什么?同時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揭示并課題板書媽媽睡了。緊接著我說: “我們應怎樣讀課文的題目呢?”根據學生平時的生活經驗,他們肯定知道媽媽睡了要小聲,如果大聲會吵醒媽媽。根據此來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題媽媽睡了,這樣又一次調動了學生對媽媽的情感體驗, 使孩子們在對媽媽的愛的情感體驗下進入了文本。5.學生練讀題目。然后

5、我說: “那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的?聽老師讀課文。”老師配以舒緩優美的搖籃曲朗讀課文。在教師動情的朗讀下,可以使學生置身其中,情不自禁地關注、向往、投入。(二)自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在老師感情的渲染下, 我想學生肯定會對課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都躍躍欲試地想自己讀一讀。于是,下一步放手學生自讀課文,識記生字。按照平時的習慣學生的學習流程是這樣的: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課文邊圈畫生字。2.同桌互讀,檢查讀文情況。3.在讀文過程中進一步識字,加深印象。4.教師檢查學困生的讀文情況,其他學生聽后評價。5.教師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23 名學生)對于全讀對的學生獎勵“識字大王”的標志。6.組內檢

6、查,并進行獎勵。(設計意圖: 1.對于生字的識記,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的基礎,所以教師干脆直接教給學生自學,發揮學生主體性, 使他們成為識字的主人。2.利用“識字大王”的評價機制,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們主動識字。因為我校的學生成長記錄中有識字闖關過級,每節課都有“識字大王”的評選,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這是十分誘人的。所以孩子們識字的興趣很大,積極性很高,他們都會自主進行識字活動,在此手段的激勵下,學生的識字量很大。3.采用師生共同評價的形式,避免了評價單一性,顧全了整體,另外也體現了師生的平等關系,為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奠定了基礎。)(三)讀中感悟,體會深情。1.我先總結上一環節的學習情況:“有這

7、么多同學都成了識字大王祝賀你們,現在我們已經順利通過了讀文和識字,那下一步該干什么了?”學生按照平時的學習過程回答:我們該理解課文了。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我順接學生的觀點說:“好,就按你們說的,現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你能讀懂什么?把不懂的地方畫出來。”2.己讀課文,畫出不懂得的地方,以便交流時提出。3.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集體匯報。設計意圖:嘗試質疑問答,鼓勵自主發現解答問題。邱學華先

8、生創立的嘗試教學法,主張“先學后教,先講后練”,正是著眼于讓學生“知不足,而后再學”;讓教師“知困,然后再教”。嘗試教學法改變教學中教師牽著學生走, 學生被動的現象, 真正實現了學生為教學的主體,教師為教學的主導。嘗試教學法倡導在教授新知識時,先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能自己學會的內容,發現不懂的地方,然后教師在就學生的質疑進行講解、點撥,學生面對的是自己疑難的問題、渴望學到的知識,精力會更集中、思維會更活躍。正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種先憤后啟,先悱后發的方法。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4.由于這篇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對于學生來說理解不會有很大問題。課文分三部分:睡夢

9、中的媽媽真美麗,好慈祥,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給學生, 充分相信學生能學會讓他們自讀課文,之后談論感受最深的地方。因為我知道學習活動是學生的潛能得以生發、表現的基礎。 學生有活動的時空、有選擇的權利、有展示的舞臺、就有了更多感知、觀察、思考和探索的機遇,就有了更多表達情感的平臺。在這兒進行課文分析時,我準備通過展開讀、說、寫、評等活動,充分地表達了學生從文本中體驗到的情感。5.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開始進行學后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部分進行交流。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我讀懂了睡夢中的媽媽好累,我是從窗外,小鳥在唱著歌,風在樹葉間散步,發出沙沙的響聲,可是媽媽全聽不到。看出來的

10、加上自己的理解。6.這時我抓住這段引導學生都來分析。學生還可能說:“我從媽媽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媽媽很累。這是我緊緊抓住這里進行生活拓展,問:根據你的觀察,媽媽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為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所以我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實對話,為學生創造生活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7.在這部分有兩個詞語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理解上有一定難度,是“深沉”和“均勻”。對于“呼吸深沉”的理解采用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對

11、于“呼吸均勻”的理解采用表演的方式,先來表演“呼吸不均勻”是什么樣的,再表演“呼吸均勻”是什么樣的,這樣通過對比學生理解就不會太難。這樣做的目的是: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 讓學生逐步學會以語言文字為依托,分析語言現象,在字、詞、句、篇的聯系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強化個性體驗。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8.有的學生可能對睡夢中的媽媽很美麗感觸較深,在談論時,就可能抓住“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毛”“紅潤的臉”等詞句進行交流。在平時的訓練中我總是鼓勵學生多樣化地語言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因為語文課是師生個性自由馳騁的舞臺,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多樣化的表達,

12、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生對“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的匯報時,有的直接摘錄了書上描寫的原句來表達,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幾個關鍵詞語, 有的聯系自己的生活, 還有的可能加上想象等,學生在表達中思辨, 在傾聽中評判,不僅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同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表情朗讀。因為學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使感受加深,情感被激活,他們才會不容自遏地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發,可以使學生之間的內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啟發,相互感染。表情朗讀,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是,因為要求表情朗讀,這就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9.在談“睡夢中的媽媽好溫柔”時,估計這里學生

13、可能要提出疑問,處理這個問題,我準備用讀文分析的方法。出示這段文字: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這段話, 看看能有什么收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應該可以抓住睡夢中媽媽在微笑,很溫和,另外,通過“在睡夢中媽媽又想好了一個故事, 等一會兒要講給我聽。 ” 來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愛。在讀中感悟,體會深情這一環節的設計中, 我始終以課程標準中指出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為指導思想。在媽媽睡了的教學中,課始情境的創設,問題的引出,教師是一個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容進行探究;當學生就“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的過

14、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小組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探究成果時, 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心靈。(三)小結,生讀文升華情感。師:睡夢中的媽媽是那么美麗,那么溫柔,又是那么的累,現在就讓我們隨著音樂再讀課文,讀給我們親愛的媽媽,讀完后,從這三部分中選出一段背下來。 注意一定要小聲點兒, 別吵醒了睡夢中的媽媽。師;我們的媽媽為了家庭,為了孩子,一天天操勞著,可是她卻無怨無悔

15、,多么值得我們去愛呀! 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深沉的愛再讀一讀這篇課文,注意可千萬不能吵醒媽媽。(生隨音樂讀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在通過各種手段,如:教師的語言,眼神,教學手段、 教學環節的設計等營造自主寬松的課堂氛圍,因為只有自由寬松的語文課堂才會激起學生智慧的波瀾。我們老師要允許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達,獲得自我滿足。 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思維自由馳騁縱橫,充分展示了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 在這兒,老師再也不是傳統定義中的傳道授業解惑的人了,更像一個專業的主持人。)四、拓展整合現代閱讀教學觀需要我們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在此思想的指導下我所布置的作業也力求體現人文性。如:“關于媽媽, 你還想寫些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