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學總復習第七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課時3)化學平衡常數(shù)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練_第1頁
2018年高考化學總復習第七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課時3)化學平衡常數(shù)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練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課時 3 化學平衡常數(shù)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2018 備考最新考綱1 了解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含義,能利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進行相關(guān)計算。2.能正確計算化學反應的轉(zhuǎn)化率。3. 了解化學平衡的調(diào)控在生產(chǎn)、生活和科學研究領(lǐng)域中的重要作用。考點一化學平衡常數(shù)轉(zhuǎn)化率(考點層次BT共研、理解、整合)知識棉理夯基固本1 化學平衡常數(shù)概念: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幕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幕之 _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shù),用符號K表示。(2)表達式:對于反應nA(g) +nK幻pC(g) +qD(g),CpC* cDcmncH實例:化學方程式平衡常數(shù)關(guān)系式N2(g) + 3H2(g)2NH(g)2cNHK-

2、3-cN2cHa1(或勺)K3-召13尹 9) +尹 9)NH(g)cNHKA1322cN2cHb2NH(g)N2(g) + 3H2(g)3CN2cHaK2 .cNH意義:1K值越大,正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越大。2K只受溫度影響,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變化無關(guān)。提醒: 計算化學平衡常數(shù)利用的是物質(zhì)的平衡濃度, 而不是任意時刻濃度, 也丕能用 物質(zhì)的量。 .2催化齊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但對化學平衡無影響,也不會改變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一.3化學反應方向改變或化學計量數(shù)改變,化學平衡常數(shù)均發(fā)生改變。.-2 -2.平衡轉(zhuǎn)化率對于上例反應中 A(g)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可表示為:Co C平a(A) =

3、 =X1OO%co(A)代表 A 的初始濃度,c平(A)代表 A 的平衡濃度。Co止VS教材咼考1 . (RJ 選修 4322 改編)已知反應 A(g) + ;汨;忙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平衡,該反C3C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2 cC3 。若各物質(zhì)的平衡濃度分別為C(A) = 2.0 molL111、C(B) = 2.0 molL、C(C)= 1.0 molL,貝UK= 0.062_5。2.(LK 選修 4 P523 改編)在一密閉容器中,等物質(zhì)的量的 A 和 B 發(fā)生如下反應:A(g) +壯;江:刃,反應達到平衡時,若混合氣體A 和 B 的物質(zhì)的量之和與 C 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則這時 A 的轉(zhuǎn)化率為(

4、)A. 40%B. 50%C. 60%D. 70%答案 A3.(溯源題)(2016 上海化學,29、30)(1)目前國際空間站處理 CO 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將 CQ 還原,所涉及的反應方程式為:RuCO(g) + 4H2(g)CH(g) + 2HO(g)已知 H2的體積分數(shù)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若溫度從 300C升至 400C,重新達到平衡,判斷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變化。(選填v正v逆平衡常數(shù)K轉(zhuǎn)化率a增大增大減小減小(2)相同溫度時,上述反應在不同起始濃度下分別達到平衡,各物質(zhì)的平衡濃度如下表:1c(CQ)/molL1c(H2)/molL1c(CH4)/molL1c(H2O)/molL平衡Iab

5、cd平衡nmnxya、b、c、d與m n、x、y之間的關(guān)系式為鴛=警。探源:本考題源于教材 RJ 選修 4 P29“例 1”及拓展,對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理解及運用進行了考查“減小”或“不-3 -I考點特圳拓展性題組題組一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理解及應用1 . (2017 邢臺期末聯(lián)考)只改變一個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數(shù)K與化學平衡移動的關(guān)系敘述不正確的是()A.K值不變,平衡可能移動B.平衡向右移動時,K值不一定變化C.K值有變化,平衡一定移動D.相同條件下,同一個反應的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增大2 倍,K值也增大兩倍解析 因改變壓強或濃度引起化學平衡移動時,K值不變,A 項和 B 項均正確;K值只與溫度

6、有關(guān),K值發(fā)生了變化,說明體系的溫度改變,則平衡一定移動,C 項正確;相同條件下,同一個反應的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增大2 倍,K值應該變?yōu)镵原)2, D 項錯誤。答案 D2 研究氮氧化物與懸浮在大氣中海鹽粒子的相互作用時,涉及如下反應:2NO(g) + NaCI(s)NaNQs) + NOCI(g)KH0(I)2NO(g)+Cl2(g)2NOCI(g)KH表示)。(2) 為研究不同條件對反應(n)的影響,在恒溫條件下,向 2 L 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 0.2 molNO 和 0.1 mol Cl2, 10 min 時反應(n)達到平衡。測得 10 min 內(nèi)v(NOCl) = 7.5x10一mol

7、L min 則平衡后n(Cl2) =_mol, NO 的轉(zhuǎn)化率a1=_ 。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反應(n)在恒壓條件下進行,平衡時 NO 的轉(zhuǎn)化率a2_a1(填“ ”“ ai;平衡常數(shù)只是溫度的函數(shù),故由恒容條件改為 恒壓條件時平衡常數(shù)不變;要使平衡常數(shù)減小,平衡應逆向移動,因為反應(n)是放熱反應,故應升高溫度。答案K (2)2.5X10275% 不變 升高溫度【知識歸納】化學平衡常數(shù)三點理解兩點應用1.三點理解(1) 對于同類型的反應,K值越大,反應物轉(zhuǎn)化率越大,表示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K值越小,反應物轉(zhuǎn)化率越小,表示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小。(2) 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guān),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

8、無關(guān)。(3) 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指某一具體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若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變化,相 應地化學平衡常數(shù)也要發(fā)生變化。2 .兩點應用(1)利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判斷化學平衡移動的方向?qū)τ诳赡娣磻猘A(g) +bgcC(g) +dD(g),在一定溫度下的任意時刻,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有如下關(guān)系:v逆Q=K反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正=v逆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v正v逆(2)利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判斷可逆反應的熱效應題組二有關(guān)化學平衡“三段式”計算始 4 s 內(nèi)v(X) = 0.005 mol/(L 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溫度/C7008008301 0001 200 cd3. (2017 安徽省“學普”聯(lián)

9、考)已知反應 X(g) + Y 心 + Q(g)的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如表所示。830C時,向一個2 L 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 mol X 和 0.8 mol Y,反應初稱為濃度商。K值減卜托值增歸托值減卜正反應為叭熱民應 正反應為故揀民應 正戌應為就熱良應 正臣蟲為蜿熱臣迪-6 -平衡常數(shù)0.60.4A. 4 s 時容器內(nèi)c(Y) = 0.76 mol/LB.830C達平衡時, X 的轉(zhuǎn)化率為 80%-7 -C. 反應達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D. 1 200 C 時反應 R(g) + ij.過 心 + Y(g)的平衡常數(shù) Q 0.4解析 反應初始 4 s 內(nèi) X

10、的平均反應速率v(X) = 0.005 mol/(L s),根據(jù)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可知v(Y) =v(X) = 0.005 mol/(L s),貝U4 s 內(nèi)c(Y) = 0.005 molL sX100%R 80% B 正確;由表格可知,溫度升高,化學平衡常數(shù)減小,平衡逆向移動,C 錯誤;1 200 C 時反應 X(g) +W.0|;:空+ Q(g)的平衡常數(shù)值為 0.4,所以 1 200 C 時反應 R(g)1+心 心+Y(g)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麗=25,D錯誤。答案 B4 .已知tC 時,反應 FeO(s)ldG+ CQ(g)的平衡常數(shù)K= 0.25。(1)tC時,反應達到平衡

11、時(2) 若在 1 L 密閉容器中加入n(CQ) :n(CQ)=。0.02 mol FeQ(s),并通入xmol CQ,tC時反應達到平衡,此時 FeQ(s)轉(zhuǎn)化率為 50%貝Ux=_。解析根據(jù)該反應的K=c(CQ)/c(CQ) = 0.25,可知反應達到平衡時n(CO) :n(CQ)=4:1o(2)根據(jù)反應:FeQ(s)+ CQ(g)Fe(s)+ CQ(g)初始物質(zhì)的量 /mol0.02x00變化物質(zhì)的量 /mol0.010.010.010.01平衡物質(zhì)的量 /mol0.01x 0.010.010.01)根據(jù)化學平衡常數(shù)可知:K= 0.01/(x 0.01) = 0.25 ,解得x= 0.0

12、5o答案(1)4:1(2)0.05X4 s= 0.02 mol/L , Y 的起始濃度為0.8 mol2 L=0.4 mol/L,故 4 s 時c(Y) = 0.4 mol/L 0.02mol/L = 0.38 mol/L , A 錯誤;設(shè)平衡時A 的濃度變化量為x,則:X(g) +Y(g)R(g) + Q(g)開始(mol/L):0.10.400變化(mol/L):xxxx平衡(mol/L)0.1 x0.4 xxxx0.08 mol/Lx.08,所以平衡時 X 的轉(zhuǎn)化率為站晁故解得2r=1.0,-8 -【解題建模】-9 -解答化學平衡計算題的“萬能鑰匙”一一三段式法1.步驟(1) 寫出涉及的

13、可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 找出起始量、轉(zhuǎn)化量和平衡量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按“三段式”列出。(3) 根據(jù)問題建立相應的關(guān)系式進行計算。2 模板對于反應:mA(g) +nBpC(g) +qD(g),令AB 起始物質(zhì)的量(mol)分別為a、b,達到平衡后,A 的消耗量為mx容器容積為VL。nA(g)+nB(g)pC(g)+qD(g)起始(mol)ab00變化(mol)mxnxpxqx平衡(mol)amxbnxpxqxmxmx nxa(A)平=石100%a(A): a(B)=牙:石amxx100%p+qm- n xp平a+b+p+qm- n xp始 =a+b考點二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考點

14、層次AT自學、識記、辨析)1自發(fā)過程(1)含義在一定條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動進行的過程。特點1體系趨向于從高能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榈湍軤顟B(tài)(體系對外部做功或釋放熱量)。2在密閉條件下,體系有從有序轉(zhuǎn)變?yōu)闊o序的傾向性(無序體系更加穩(wěn)定)。建立等式求解:mb。na(1)c平(A)=1molL.)。-10 -2 .化學反應方向(1)判據(jù)-11 -放熱過程中體系能量降低GHVS具冇自發(fā)進 行的傾向,但有些吸熱反應也可以自發(fā)進行故 熔變只是影響反應方向的一種因索1爛的大小;同種物質(zhì),爛值;氣態(tài) M 懣態(tài) M 固態(tài)2爛判據(jù)卅系的混亂度增加(即爛增h反 應有A發(fā)進行的傾向.但有些爛減的過程也能自發(fā) 型故爛變

15、只是影響反些方向的一野因索6 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一TAS = 0,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反應能自發(fā)進行(2) 般規(guī)律:1厶H0 的反應任何溫度下都能自發(fā)進行;2H0, S0 的反應任何溫度下都不能自發(fā)進行;3H和S的作用相反,且相差不大時,溫度對反應的方向起決定性作用。當 H0,S0, S0 時,高溫下反應能自發(fā)進行。說明:對于一個特定的氣相反應,熵變的大小取決于反應前后的氣體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大小。提醒: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需要綜合考慮焓變和熵變對反應的影響。2復合判據(jù)H TAS 0B. 純碳和氧氣反應生成 CO(g),S 0C. H2O(g)變成液態(tài)水,S 0D. CaCQs)加熱分解為 CaO

16、(s)和 CQ(g),S 0答案 C2 .(溯源題)(高考題組合)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 Na 與 H2O 的反應是熵增的放熱反應,該反應能自發(fā)進行(V)(2015 天津理綜,3A)(2) 某吸熱反應能自發(fā)進行,因此該反應是熵增反應(V)(2014 天津理綜,3A)(3)2NO(g) +2CO(g)=N2(g) + 2CO(g)在常溫下能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H0(X)(2014 江蘇化學,11B)焙判據(jù)爛判據(jù)S合判據(jù)-12 -探源:本高考題組源于教材RJ 選修 4 P36“科學視野”及拓展,對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進行了考查。丨考點特訓丨書冒譎霾噩証噩籬矗 Bi 養(yǎng)諉送悟述 i診斷性題組1 基

17、礎(chǔ)知識診斷,正確的打“V”,錯誤的打“X”高溫(1) CaCQ(s)=CaO(s) + CO(g)是一個熵增加的過程(V)(2) H0 的反應 ,一定是 自發(fā)反應(V)(3) 吸熱且熵增加的反應,當溫度升高時,反應一定能自發(fā)進行(X)(4) 由能量判據(jù)和熵判據(jù)組合而成的復合判據(jù),將更適合于所有的過程(V)(5) 凡是放熱反應都是自發(fā)的,吸熱反應都是非自發(fā)的(X)(6) 10C的水結(jié)成冰,可用熵變的判據(jù)來解釋反應的自發(fā)性(X)2 .反應 2AB(g)=C(g) + 3D(g)在高溫時能自發(fā)進行,反應后體系中物質(zhì)的總能量升高,則該反應的H、S應為()A.H0B.H0,S0,S0D.H0,S0O反應

18、后體系中物質(zhì)的總能量升高,說明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H0O答案 C3. (1)汽車燃油不完全燃燒時產(chǎn)生CO 有人設(shè)想按下列反應除去CO 2CO(g)=2C(s) +02(g)已知該反應的 H0,簡述該設(shè)想能否實現(xiàn)的依據(jù): _(2)超音速飛機在平流層飛行時,尾氣中的 NO 會破壞臭氧層。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術(shù)將尾氣中的 NO 和 CO 轉(zhuǎn)化成 CO 和 N2,化學方程式如下:2NOM2J.j2+ N2。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則反應的 H_0(填“”“0,不能實現(xiàn)。(2)該反應為熵減反應,能自發(fā)進行說明AH0O答案(1)該反應是焓增、熵減的反應,任何溫度下均不自發(fā)進行(2)-13 -【練后歸納】焓變

19、、熵變和溫度對化學反應方向的影響AHASAH- TAS反應情況-14 -+永遠是負值在任何溫度下過程均自發(fā)進行+一永遠是正值在任何溫度下過程均非自發(fā)進行+低溫為正咼溫為負低溫時非自發(fā),高溫時自發(fā)低溫為負高溫為正低溫時自發(fā),高溫時非自發(fā)-對接高考-1: i;0.0600.050 mol一3十解析 實驗中 0 至 5 min 內(nèi)v(N) =v(M) = 1.0 x10 mol/(L min), A 項10 Lx5 min錯誤;實驗中平衡時X、Y、M N 的濃度分別為 0.002 mol/L、0.032 mol/L 、0.008 mol/L和 0.008 mol/L ,求得 K= 1.0 , B 項

20、錯誤;實驗中,平衡時 X、Y、M N 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單 位為 mol,略去)0.20 a、0.30 a、a和a,則根據(jù)化學平衡常數(shù)K= 1.0 可求得a= 0.120 ,則 X 的轉(zhuǎn)化率為 60% C 項正確;根據(jù)實驗和可求出700C和 800C時的平衡常數(shù),從而可確定該反應為放熱反應,該反應前后氣體物質(zhì)的量不發(fā)生改變,故保持溫度不變,將實到達平衡時,2v正=v逆,即k正X(HI)=k逆X(H2)X(I2),k逆=k正Xx2Hi112 X h-18 -驗中容器容積擴大一倍(相當于向 10 L 容器中充入 X、Y 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 0.10 mol、0.15 mol,設(shè)為實驗),平衡不移動,

21、X 的轉(zhuǎn)化率不變,實驗到為升溫過程,升溫平衡向左移動,X 的轉(zhuǎn)化率降低(小于 60%),則b0.060 , D 項錯誤。答案 C5.(1)2016 新課標全國I,27(2)CrO1 2 3 4 5 6和CHCT在溶液中可相互轉(zhuǎn)化。室溫下,初始濃度為 1.0 molL-1的 NstCrO4溶液中c(Cr2C7)隨c(H+)的變化如圖所示。1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NaCrO 溶液中的轉(zhuǎn)化反應_2由圖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O4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根據(jù) A 點數(shù)據(jù),計算出該轉(zhuǎn)化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_。2 3升高溫度,溶液中 CrCu 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減小, 則該反應的 H_ 0

2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2016 四川理綜,11(6)在一定條件下 CO(g) + 匚;以 g) + f(g),當 CO 與H2O(g)的起始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1 : 5,達平衡時,CO 轉(zhuǎn)化了 5/6。若akg 含 C&(PO4)3F(相對分 子質(zhì)量為504)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勺磷尾礦, 在上述過程中有b%勺C$(PO4)3F轉(zhuǎn)化為P4,將產(chǎn) 生的CO與 H2O(g)按起始物質(zhì)的量之比 1:3混合,則相同條件下達平衡時能產(chǎn)生 H2_ kg。高溫已知:4Cas(PO4)3F+ 18SiO2+ 30C=2CaFa+ 30CO 18CaSiQ+ 3 巳3 2015 浙江理綜,2

23、8(2)乙苯催化脫氫制苯乙烯反應:(g)丿匕劑亠 O)H-CH=CH2(g)亠 H2(g)維持體系總壓p恒定,在溫度T時,物質(zhì)的量為n體積為V的乙苯蒸氣發(fā)生催化脫氫反應。已知乙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a,則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用a等符號).5).4().3tl2().1LO 21) 3.() 4J 5.(7mal L)-19 -CO 與 H2Q(g)按起始物質(zhì)的量之比 1: 3混合時,設(shè)n(CQ) =amol,n(出 0)= 3amol,設(shè)生 成n(H2) =bmol ,33有n(CQ)=30nCa5(PQ4)3F=30 x。境。境1。xb% mol,%出)=30 x0.1a(JQxb%x

24、4X2 g=ab44 800kg(3)根據(jù)反應:起始物質(zhì)的量改變物質(zhì)的量平衡時體積為(1 +a)Vn(始)/molx5x005555n(變)/mol6x6x6x6X12555n(平)/mol6xTx6x6X5 、x6c CD2lc H2T T C-和K的單位均為 molLB.K2KC.C2(CO) =C2(HQ)D.Ci(CO)C2(CO)解析 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為單位為 1,Ci(CO)KNC.生成乙烯的速率:v(N) 一定大于v(M)D. 當溫度高于 250C,升高溫度,催化劑的催化效率降低解析 升高溫度 CQ 的平衡轉(zhuǎn)化率降低,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則逆反應為吸熱反應,A

25、 正確;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溫平衡常數(shù)減小,B 正確;化學反應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催化劑在 250C時催化活性最高,溫度繼續(xù)升高,其催化效率降低,所以v(N)有可能小于v(M) , C 錯誤,D 正確。答案 CCuO/CuCl8.CI2合成有機物時會產(chǎn)生副產(chǎn)物HCI。利用反應 4HCI(g) + Q(g)2Cl2(g) + 2H2O(g)400C可實現(xiàn)氯的循環(huán)利用。如圖是反應溫度對HCl 平衡轉(zhuǎn)化率影響的曲線。當該反應達平衡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25 -A.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 2C 2C匚C IIC * cU2B. 及時分離出 H2O,平衡正向移動,這是正反應速率逐漸增大的

26、緣故C.若向恒容平衡體系內(nèi)再加入1 mol O2,則達新平衡時,HCI 的轉(zhuǎn)化率增大D.隨溫度升高,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值會變大解析 A 項錯誤,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K=:4斎斎I:弋弋;B 項錯誤,分離出H2O,平衡會正向移動,原因是逆反應速率隨C(H2O)的減小而減小,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C 項正確,向恒容平衡體系內(nèi)再加入1 mol O2,平衡正向移動,使HCI 的轉(zhuǎn)化率增大;D項錯誤,由溫度對HCI 平衡轉(zhuǎn)化率影響的曲線可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會使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K值會變小。答案 C9 .一定溫度下,在一個容積為1 L 的密閉容器中,充入 1 mol H2(g)和 1

27、 mol I2(g),發(fā)生反應 H2(g) +丨 2 仗:工 11 丨:即,經(jīng)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生成的 HI(g)占氣體體積的 50%1 1該溫度下,在另一個容積為2 L 的密閉容器中充入 1 mol HI(g)發(fā)生反應III :gj?H2(g) +三12(g),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后一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1B.后一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0.5C.后一反應達到平衡時,H2的平衡濃度為 0.25 molL1D.后一反應達到平衡時,HI(g)的平衡濃度 0.5 molL1解析前一反應達平衡時1 1C(H2)=c(I2) = 0.5 molL,c(HI) = 1 molL,則平衡常數(shù)1 1C2Ill

28、12C2 II2Ic2 I21K= 4,而后一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z=-=clb| c J.20.5x0.5c111UK=0.5 , A 項錯誤,B 項正確;設(shè)后一反應達平衡時C(H2)=xmol L,則平衡時c(I2) =x1 1x2x2molL1,c(HI) = (0.5 2x) molL1,Ka=_2= 0.5,解得x= 0.125,故平衡時c(H2)11=0.125 molL,c(HI) = 0.25 molL, C 項錯誤,D 項錯誤。答案 B-26 -910.某溫度下,反應 Hb(g) + CO 遼; 【120(g) + CO(g)的平衡常數(shù)K= 4。該溫度下,在甲、乙、丙三個恒容密閉

29、容器中,投入f(g)和 CO(g),其起始濃度如表所示:起始濃度甲乙丙1c(H2)/(molL)0.0100.0200.020-27 -A.平衡時,乙中 CQ 的轉(zhuǎn)化率大于 60%B.平衡時,甲中和丙中H2的轉(zhuǎn)化率均是 60%C.平衡時,丙中C(CQ)是甲中的 2 倍,是 0.008 molLD.反應開始時,乙中的反應速率最快,甲中的反應速率最慢解析 設(shè)甲容器中,平衡時氫氣的變化濃度為X,則:K=j屮屮_ %2 = 解得x= 0.006110 molL,平衡時C(H2)=c(CO2)= 0.010 x= 0.004 0 molL,c(H2O) =c(CO) = 0.006 0平衡正向移動的結(jié)果

30、,乙中CO 的轉(zhuǎn)化率大于 60% A 項正確;丙平衡可看作是2 個甲平衡合并而成的,又因 H2(g) + CO卽【120(g) + CO(g)是平衡不受壓強影響的反應,故丙平衡中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率不變,僅各物質(zhì)的濃度是甲平衡中各物質(zhì)濃度的2 倍,所以 B C 項正確;由于三組反應中丙中各物質(zhì)的濃度最大,甲中各物質(zhì)的濃度最小,所以丙反應速率最快,甲反應速 率最慢,D 項錯誤。答案 D二、填空題11.對于可逆反應 C3C:)2+ H2,回答下列問題:(1) 830 K 時,若起始時C(CO) = 2 molL,c(WO)= 3 molL,平衡時 CO 勺轉(zhuǎn)化率為60%水蒸氣的轉(zhuǎn)化率為 _;平衡常數(shù)K的值

31、為_ 。(2) 830 K,若只將起始時C(H2O)改為 6 molL1,則水蒸氣的轉(zhuǎn)化率為 _ 。(3) 若 830 K 時,起始濃度C(CO) =amolL1,C(H2O)= bmolL1, H2的平衡濃度C(H2)=CmolL1,則:1a、b、C之間的關(guān)系式是_ ;2當a=b時,a=_Co解析 在以下計算中,各濃度單位均為mol L1o(1)CO+H2O(g)CO+H2起始濃度2300轉(zhuǎn)化濃度1.2平衡濃度1.21.2X1.21.2K=10.8X1.8,a(H2O)=3X100%= 40%(2)設(shè) CO 的轉(zhuǎn)化濃度為xCO+HbO(g)CQ+H2F 列

32、判斷不正確的是(c(CO2)/(molL)0.0100.0100.020molLa(H2)=0.006 00.010X100%= 60%因乙中 H2的起始濃度大于甲,故乙平衡相當于是甲-28 -起始濃度2600轉(zhuǎn)化濃度xxx平衡濃度2 x6xxx2x-1一k1.5-xA X-=1,解得x=1.5 molL,貝U a(H2O) =X100%R 25%6(3)CO+HaO(g)CO+H2起始濃度ab00轉(zhuǎn)化濃度cccc平衡濃度acbccc2cabaCbc=1,化簡得c=O+b,因為3=b,所以a= 2c。答案(1)40% 1 (2)25% (3)C=2a+b12.無色氣體 NQ 是一種強氧化劑,為

33、重要的火箭推進劑之一。NQ 與 NQ 轉(zhuǎn)換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bOQ2M)2(g) H=+ 24.4 kJ/mol 。(1)將一定量NbO4投入固定容積的真空容器中,下述現(xiàn)象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的是a.v正(N2Q) = 2v逆(NO2)b.體系顏色不變c .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d.氣體密度不變達到平衡后,保持體積不變升高溫度,再次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顏色_ (填“變深”、“變淺”或“不變”),判斷理由是 _ 。(2) 平衡常數(shù)K可用反應體系中氣體物質(zhì)的分壓表示,即K表達式中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分壓=總壓X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例如:p(NQ) =p總Xx(NQ)。寫出上述反應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_

34、(用p總、各氣體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x表示);影響 K的因素為 _ 。2(3) 上述反應中,正反應速率v正=k正p(N2Q),逆反應速率v逆=k逆p(NQ),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shù),則 K)為_(以k正、k逆表示)。若將一定量 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恒溫恒壓分解(溫度的 298 K、壓強的 100 kPa),已知該條件下,k正=4.8X104s1,當 NbQ 分解 10% 時,v正=_kPa-s1。(4) 真空密閉容器中放入一定量N2C4,維持總壓強p0恒定,在溫度為TC時,平衡時 NO4分解百分率為a。保持溫度不變,向密閉容器中充入等量NC4,維持總壓強在 2p0條件下分解,則 N2C4的平衡分解

35、率的表達式為解析(1)2v正(N2C4) =v逆(NQ)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a 項錯誤;體-29 -系顏色不變,則 NO 的濃度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b 項正確;該反應體系全為氣體,氣體質(zhì)量保持不變,而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相等,因此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變量,當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時可以說明反應達到平衡,c 項正確;該反應體系全為氣體,氣體質(zhì)量保持不變,容器容積也保持不變,故氣體密度為一定值,氣體密度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d 項錯誤。正反應為吸熱反應,保持體積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pX曲2卩總忌宜,與化學平衡常數(shù)K一樣,影響., 2達到平衡時,v正=v逆,即k正

36、P(N2Q)=k逆p(NO2),p22k正 丄,k正、“丄p2QT=亦,故=爲。設(shè)起始時答案(1)bc 變深 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其他條件不變, 增加,混合氣體顏色加深-卩總2(其他合理答案亦可)溫度13甲醇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目前世界甲醇年產(chǎn)量超過今天,甲醇的需求也在增大。甲醇的合成方法是:NQ 的濃度增大,故混合氣體顏色變深。(2)K=p總.XP2帕 2K)的因素為溫度。(3),N2Q 為amol,當 NQ 分解 10%寸,NQ 為 0.9amol,NQ0.9a為 0.2amo1, 則9。故v正=k正p(N2O) = 4.8X104S1X100 kPaX善=3.9X106kPa -sT。設(shè)

37、充入的 N2C4的量為nmol,維持總壓強p。恒定,達到平衡時, NO4的分解百分率為2na.2+ aP0X na,貝UN2C4為n(1 a)mol , NQ 為 2namol ,K?=-nj. ap0Xn + a4ap0X。維持總壓強+ a a2po恒定,達到平衡時,設(shè) NC4的分解百分率為3,則N2Q4為n(13)mol,NQ為 2n3mol ,2n32吋rTT+2p0Xn+n1+32poX4321+ 31 3poX4a2+ aa4322p0Xn+r二,解得3=2a2。2 aXk正k逆3.9X102a2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C(NQ)2.1X107噸,在能源緊張的6a-30 -(i)CO(

38、g)+2H2ri【30H(g)H=-90.1 kJmol一另外:一 1(ii )2CO(g) + Q(g)=2CQ(g)H=- 566.0 kJ mol1(iii)2H2(g)+0=20(1)H=-572.0 kJmol若混合氣體中有二氧化碳存在時,還發(fā)生下列反應:一 1(iv)C02(g)+3誼+H20(g)H=+41.1 kJmol一回答下列問題:(1) 甲醇的燃燒熱為_ kJ mol一1。(2) 在堿性條件下利用一氯甲烷(CHsCI)水解也可制備少量的甲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若反應在密閉恒容絕熱容器中進行,反應(v)對合成甲醇反應中C0 的轉(zhuǎn)化率的影響a .增大b.減小c 無影響

39、d.無法判斷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i),各物質(zhì)的濃度如下表:時間/min濃度 /molL-1c( COc(H2)c( CHOH00.81.6020.6X0.51X= _O2前 2 min 內(nèi) H 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H2) =_ 。該溫度下,反應(i)的平衡常數(shù)K=_O3反應進行到第 2 min 時,改變了反應條件,改變的這個條件可能是(填序號)。a.使用催化劑b.降低溫度c.增加 H2的濃度(5)下圖是溫度、壓強與反應(i)中 CO 轉(zhuǎn)化率的關(guān)系:藝醬&會CU-31 -由圖像可知,較低溫度時,CO 轉(zhuǎn)化率對 _(選填“溫度”或“壓強”)敏感。由圖像可知,溫度越低,壓強越大,CO 轉(zhuǎn)化率越高,但實際生產(chǎn)往往采用300400C和 10 MPa 的條件,其原因是_ 。1解析(1)利用蓋斯定律,熱化學方程式(iii) -( i ) +-( 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