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復習物理考點提升訓練——專題四十一:熱和能_第1頁
2021中考復習物理考點提升訓練——專題四十一:熱和能_第2頁
2021中考復習物理考點提升訓練——專題四十一:熱和能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中考復習物理考點提升訓練一一專題四十一:熱和能考點一:分子熱運動1以下事例中,不是擴散現象的是A 翻開香水瓶,不久滿屋子都能聞到香氣B. 衣柜里的衛生球,過一段時間后體積變小了C. 清掃教室時,在陽光下看到灰塵在空中飛舞D .將一滴紅墨水輕輕滴入熱水中,一會兒后整杯水變紅了2 關于人類對世界的探索和認識,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不可再分B. 對分子運動的研究只能借助光學顯微鏡C. 構成宇宙的星系有的是運動的,有的是靜止的D .物理科學家湯姆生最早發現了電子3. 以下生活中的現象,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氣體、液體和固體都會發生擴散現象,其中固體的擴散現

2、象最顯著B. 廚房煤氣泄露的時候,可以聞到煤氣味,這種現象是擴散現象C. 塑料吸盤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D .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組成固體的分子間沒有空隙4. 夏日,荷花綻放,花香四溢說明了花香分子在不停息地做 ;清晨,荷葉上的水滴靠近時會自動結合在一起,說明分子間存在 。5. 物理學中一個根本的觀念是“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伏加德羅將組成物質的仍能保持其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命名為 .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在進行了 a粒子散射實驗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該模型認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帶 電的核外電子構成。毛皮與橡膠棒摩擦后,橡膠棒帶 電,這

3、是因為橡膠棒 填“得到或“失去了電子。2 以氫原子為例,下面四個圖中能正確示意氫原子核式結構的是圖 甲/乙/丙/丁。甲乙丙原子核6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局部,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 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做法如圖1: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a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a粒子的偏轉超過 90°,有的甚至幾乎到達 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猜測與假設】a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 除非原子的大局

4、部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那么大角度 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 大多數a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是 。(2) 假設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那么極少數a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局部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 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3) 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探究經歷了三個過程,通過a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圖2的。考點二:內能1 以下事例中,物體間因發生熱傳遞而導致內能改變的是()A 夏天雙手緊緊捂住冰袋感覺涼爽B.冬天兩手相互摩擦感到暖和C.用力將“摔炮扔在地上而爆炸D 暖水瓶中的水蒸汽將瓶塞

5、沖開的途徑改變發2小華把蚊香片放到電熱驅蚊器的發熱板上,發熱板溫度升高是通過熱板的內能;蚊香片的溫度升高是通過的途徑改變蚊香片的內能。3如圖是四個熱學實驗。請在下面空格處用字母表示相關實驗:S艮加熱使水沸騰 水婪氣沖起軟木塞C.抽棹中間的除 璃板后亍兩種氣 體混臺在一起D. 鮑子壓攥便洞售 內乙醸端騰,蒸弐 沖起軟木塞(1)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內能的是;說明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4. (1)如圖1所示,將兩個外表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會黏在一起,這說明(2)小明為了研究液體的擴散現象,先在量筒里裝一半清水,所呈現的現象,其中(選填標號)圖是表示溶液靜放30日后的實驗現象。如果室溫(2)說

6、明分子之間有作用力的是 ;說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運動的是 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銅溶液。10日后、“靜放30日后如圖2所示,是小明觀察到的溶液在“實驗開始時、“靜放越高,到達丙圖所示現象所用的時間將 (選填“縮短或“延長)。原因是:。(3) 如圖3所示,取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內放一小團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壓下活塞,此實驗可觀察到浸有乙醚的棉花著火燃燒,說明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選填“變大 “變小 “不變)。在這一過程中,棉花獲得的內能 人做的機械功(選填“大于“小于 “等于)。考點三:比熱容1 .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物體的溫度越低,所含的熱量越多B. 育秧時,為了防止霜凍,常在黃昏

7、向秧田里灌水C. 物體內能增加,一定是對物體做功D 熱傳遞一定是從內能多的物體傳到內能少的物體2 海邊晝夜溫差變化比沙漠中小,主要是因為()A .水的比熱容較大B.沙子的比熱容較大C.沙子是固體D 水是液體3為應對城市的“熱島效應,人們在城市規劃時,常通過修建人工湖、景觀湖來調節氣候。需要利用水的 大的特點,室外露天場所無法使用空調,人們就用噴霧裝置向空氣中噴灑水霧來降溫,主要是利用水微粒在空氣中 (天物態變化名稱)時能吸收大量熱量。4小明探究城鄉溫差原因的興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請學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分別到選定地點,于中午同一時刻測出測試點的氣溫,如下表。地點麻卒域慎商業區建山市 申心海濱丸汛(

8、t)36.1372S435_532J33_53732 _534-2345加熱時聞t/min01Z3斗56甲懷水溫/匕2S272?323638乙林水溟/t252AZ728293031(3)通過表中記錄的數據,你認為煤油和菜籽油兩種燃料中,熱值較大的是,理由(4 )小紅實驗前用天平測出了燒杯中水的質量及兩油燈中燃料的質量,并記錄數據利用公式Q = cm (t-tO)計算出了水吸收的熱量,她認為通過這些數據能準確地計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熱值。你認為她的計算結果可靠嗎? 理由是。考點五:熱機與效率1如圖甲所示,該瓶內盛少量水,給瓶內打氣后,瓶內空氣推動塞子跳起來。在這個塞子 跳起的過程中,以下分析正確的

9、選項是()A 瓶內氣體密度增大,此過程相當于內燃機圖丙對應的沖程B. 瓶內氣內能增大,此過程相當于內燃機圖乙對應的沖程C. 瓶內氣體溫度保持不變,此過程相當于內燃機圖乙對應的沖程如圖D .瓶內氣體分子熱運動減慢,此過程相當于內燃機圖丙對應的沖程2一臺單缸四沖程汽油機,飛輪轉速是1800r/min,該汽油機每秒鐘做功 所示,汽油機處于 沖程。將 能轉化為 能。3百公里油耗指的是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是汽車耗油量的一個衡量指標。由于多數車輛在90km/h接近經濟車速,因此對外公布的理論油耗通常為 90km/h 的百公里勻速油耗, 某品牌汽車行駛100km油耗為8L,汽車發動機的

10、輸出功率為 25kW (已 知汽油的密度為 0.75X 103kg/m 3,熱值為4.5X 107J/kg )。求:(1) 汽油在燃燒的過程中,將 能轉化為 能。汽油用掉一半時,其熱值(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 8L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3) 行駛100km時間內發動機所做的功。(4 )該品牌汽車發動機的熱機效率(百分號前保存整數)。考點六:能量的轉化與守恒1 以下有關能量轉化的說法錯誤的選項是()A .太陽能電池-太陽能轉化為電能B. 熱機工作-機械能轉化為內能C. 電風扇工作-電能轉化為機械能D .水力發電一機械能轉化為電能2. 指出以下過程中的能量轉化:(1 )燃料燃燒

11、(2)對蓄電池充電。3汽車剎車時,由于摩擦,汽車動能轉化為 能從而損失掉了;有些新能源汽車有“動能回收裝置,即在剎車時帶動發電機工作,將汽車的動能轉化為能并為電池充電。4小明把乒乓球由靜止釋放,球落地后會立即反彈。屢次操作后小明發現球反彈的高度總 是小于開始下落時的高度。1 在整個過程中乒乓球的機械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假設將乒乓球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重力和阻力等效成一個力,那么下落過程中等效力的大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上升過程中等效力的大小,球反彈到最高 點時, 選填“是或“不是平衡狀態。3要使球能彈跳到原來拋球的位置,可行的方法是 。2021 中考復習 物理考點提升訓練專題

12、四十一:熱和能參考答案 考點一:分子熱運動1以下事例中,不是擴散現象的是A 翻開香水瓶,不久滿屋子都能聞到香氣B. 衣柜里的衛生球,過一段時間后體積變小了C. 清掃教室時,在陽光下看到灰塵在空中飛舞D 將一滴紅墨水輕輕滴入熱水中,一會兒后整杯水變紅了【答案】 C。【解析】A、翻開香水瓶蓋后,屋里充滿了香味,這是香水的分子做無規那么運動的結果,屬于擴散現象,故 A 不符合題意;B、衣箱中的衛生球變小了,衣服上充滿了衛生球的氣味,說明衛生球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那么的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 掃地時塵土飛揚,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C符合題意;D、將一滴紅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過一段時間

13、后,整杯清水都變紅了,這種現象叫擴散現 象,它說明分子是不停地做無規那么運動的。故 D 不符合題意。2 關于人類對世界的探索和認識,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不可再分B. 對分子運動的研究只能借助光學顯微鏡C. 構成宇宙的星系有的是運動的,有的是靜止的D 物理科學家湯姆生最早發現了電子【答案】 D 。【解析】A、原子核可以再分,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 克組成的,故 A 錯誤;B、組成物質的分子體積非常小,如果將分子看成一個個的小球,其直徑只有百億分之幾米,一般顯微鏡看不到,所以必須使用超級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故B 錯誤;C、 宇宙中運

14、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構成宇宙的星系都是運動的,故C錯誤;D、 盧瑟福根據a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湯姆生發現電子并提出類似 “西 瓜的原子模型,故 D 正確。3. 以下生活中的現象,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氣體、液體和固體都會發生擴散現象,其中固體的擴散現象最顯著B. 廚房煤氣泄露的時候,可以聞到煤氣味,這種現象是擴散現象C. 塑料吸盤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D 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組成固體的分子間沒有空隙【答案】Bo【解析】A、由于氣體分子之間距離較大,分子間作用力較小,氣體擴散最顯著;故A錯誤;B、廚房煤氣泄露的時候,煤氣分子擴散到空氣中,發生擴散現象,所以可以

15、聞到煤氣味;故B正確;C、塑料吸盤能牢牢吸在坡璃上,是因為受到大氣壓的作用,而不能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故C錯誤;D、 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組成固體的分子間作用力較大,分子間有間隙,故D錯誤。4. 夏日,荷花綻放,花香四溢說明了花香分子在不停息地做 ;清晨,荷葉上的水滴靠近時會自動結合在一起,說明分子間存在 o【答案】無規那么運動;引力。【解析】(1) 夏日,荷花綻放,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發生的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無規那么運動;(2 )兩滴水珠接觸時,能自動結合成一滴較大的水珠,這一事實說明分子間存在著引力。5物理學中一個根本的觀念是“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1)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學

16、家阿伏加德羅將組成物質的仍能保持其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命名為 .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在進行了 a粒子散射實驗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該模型認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帶 電的核外電子構成。毛皮與橡膠棒摩擦后,橡膠棒帶 電,這是因為橡膠棒 (填“得到或“失去)了電子。(2) 以氫原子為例,下面四個圖中能正確示意氫原子核式結構的是圖 (甲/乙/丙/【答案】(1)分子;負;負;得到;(2 )丙。【解析】1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伏加德羅將組成物質的仍能保持其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命名為分子;1909年,著名科學家盧瑟福在進行了a粒子散射實驗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 該模型認為,原子是

17、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核外電子構成。用毛皮摩擦橡膠棒,橡膠棒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強,得到了電子而帶負電。2氫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繞原子核高速運動的外圍電子構成,且原子核相對于原子,其體積比擬小,故丙圖正確。6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局部,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 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 實驗做法如圖1: 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 但是有少數a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 并 且有極少數a粒子的偏轉超過 90°,有的甚至幾乎到達 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ABC【猜測與假設】

18、a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 除非原子的大局部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那么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 大多數a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是 。2 假設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那么極少數a粒子就 填"會或“不 會發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局部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 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3 )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探究經歷了三個過程,通過a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圖2的。【答案】(1)原子內部絕大局部空間是空的;( 2)不會;原子核;(3)C。【解析】(1) 絕大

19、多數a粒子穿過前方向不變, 這是由于它們穿過了原子內部的空間,這也說明原子 內部絕大局部空間是空的;(2) 假設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 那么極少數a粒子就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原子 中“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3) 由a粒子散射實驗可推斷,原子是由具有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與C模型最相符。考點二:內能1 以下事例中,物體間因發生熱傳遞而導致內能改變的是()A 夏天雙手緊緊捂住冰袋感覺涼爽B. 冬天兩手相互摩擦感到暖和C. 用力將“摔炮扔在地上而爆炸D 暖水瓶中的水蒸汽將瓶塞沖開【答案】A。【解析】A、夏天雙手捂住冰袋感覺涼爽,這里沒有能量的轉化,而是能量的轉

20、移,所以是通過熱傳 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故 A符合題意;B、兩手相互摩擦時,機械能轉化為手的內能,手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改變了物體的內能,故 B不符合題意;C、用力將“摔炮扔在地上時,人對“摔炮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即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 C不符合題意;D、暖水瓶中的水蒸汽將瓶塞沖開時,水蒸氣對瓶塞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是通過做功改變了物體的內能,故 D不符合題意。2. 小華把蚊香片放到電熱驅蚊器的發熱板上,發熱板溫度升高是通過 的途徑改變發熱板的內能;蚊香片的溫度升高是通過 的途徑改變蚊香片的內能。【答案】做功;熱傳遞。【解析】電熱驅蚊器是利用電流熱效應工作的,電熱驅

21、蚊器工作時電流做功,將電能轉化為內能, 發 熱板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的途徑改變發熱板的內能;蚊香片放到電熱驅蚊器的發熱板上,發熱板上的溫度較高,會向蚊香片傳遞熱量,蚊香片的 溫度升高,內能增加,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3如圖是四個熱學實驗。請在下面空格處用字母表示相關實驗:SA兩塊外表干凈的粉壓緊啟可吊起重物宜加熱使水沸騰* 水婪氣沖起軟木耋C,抽棹中間的除璃板后兩種氣體混合在一起D. 鮑子壓接便洞售 內乙聯耀腸,鹽宅 沖起軟木塞(1)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內能的是;說明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2)說明分子之間有作用力的是;說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運動的是【答案】(1) D ; B;(

22、 2) A; C。【解析】A、兩塊外表干凈的鉛塊擠壓在一起,可吊起一定質量的物體,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B、加熱使水沸騰,水的內能增加,說明熱傳遞可以改變內能;C、抽開中間的玻璃板,兩種氣體混在一起,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D、繩子摩擦使銅管內乙醚溫度升高,內能增加,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所以:(1)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內能的是D ;說明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B。(2) 說明分子之間有作用力的是A ;說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運動的是Co4. (1)如圖1所示,將兩個外表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會黏在一起,這說明圖I如圖2所示,是小明觀察到的溶液在“實驗開始時、“靜放 10日后、“靜放

23、30日后 所呈現的現象,其中 選填標號圖是表示溶液靜放30日后的實驗現象。如果室溫越高,到達丙圖所示現象所用的時間將 選填“縮短或“延長。原因是:。3如圖3所示,取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內放一小團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壓下活塞,此實驗可觀察到浸有乙醚的棉花著火燃燒,說明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選填“變大 “變小 “不變。在這一過程中,棉花獲得的內能 人做的機械功選填“大于“小于 “等于。【答案】1分子間存在引力;2甲;縮短;溫度越高,擴散的速度越快;3變大;小于。【解析】1將兩個外表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黏在一起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2把硫酸銅溶液注入清水中,硫酸銅溶液和水之間發生擴散現象,因

24、為分子始終不停的做無規那么運動,隨著時間的增加,擴散現象越明顯,時間越久,硫酸銅溶液和水的界限越模 糊,所以“實驗開始時是圖乙,“靜放 10日后是圖丙,“靜放 30日后是圖甲;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擴散越快,所以如果室溫越高, 到達丙圖所示現象所用的時間 將縮短;3下壓活塞時,活塞對筒內的空氣做功, 將機械能轉化為空氣的內能,使空氣溫度升高,空氣將熱量傳遞給棉花,當棉花溫度到達著火點時,會燃燒起來,這一現象說明: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在此過程中,人要克服活塞與玻璃筒的摩擦做功,壓縮空氣做功,所以棉花獲得的內能小于人做的機械功。考點三:比熱容1 .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物體的溫

25、度越低,所含的熱量越多B. 育秧時,為了防止霜凍,常在黃昏向秧田里灌水C. 物體內能增加,一定是對物體做功D .熱傳遞一定是從內能多的物體傳到內能少的物體【答案】Bo【解析】A、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多,物體溫度越低,內能越少,不能說含有的熱量多少,故A錯誤;B、黃昏時向稻田里多灌水,是利用了水的比熱容大,質量一定時,在放出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水的溫度降低的少,可防止秧苗被凍壞,故B正確;C、 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對物體做了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熱量,故C錯誤;D、 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之間有溫度差,即熱傳遞一定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而不是從內能多的物體傳到內能少的物體,故D錯誤。2 海邊晝

26、夜溫差變化比沙漠中小,主要是因為A .水的比熱容較大B.沙子的比熱容較大C.沙子是固體D .水是液體【答案】A【解析】沿海地區和沙漠地區相比,沿海地區水多,水的比熱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熱條件下,水的溫度變化小,晝夜溫差小;沙漠地區多砂石,砂石的比熱容較小,在相同的吸放 熱條件下,砂石的溫度變化大,晝夜溫差大;與沙子是固體、水是液體無關;故A正確、BCD錯誤。3. 為應對城市的“熱島效應,人們在城市規劃時,常通過修建人工湖、景觀湖來調節氣候。需要利用水的 大的特點,室外露天場所無法使用空調,人們就用噴霧裝置向空氣中噴灑水霧來降溫,主要是利用水微粒在空氣中 天物態變化名稱時能吸收大量熱量。【答案】比

27、熱容;汽化。【解析】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 白天,相同質量的水和沙石比擬,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降低的少,使得晝夜的溫差小,能有效調節氣溫;室外露天場所無法使用空調,人們就用噴霧裝置向空氣中噴灑水霧來降溫,主要是利用水微粒在空氣中汽化時能吸收大量熱量。4. 小明探究城鄉溫差原因的興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請學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分別到選定地 點,于中午同一時刻測出測試點的氣溫,如下表。地點麻章城慎 匱嵐區商業區寸金轎廉江城慎Cib* 啦心潯濱捺聞 農對丸込t3(5.13725435-533.537U234.5(1) 氣溫最低的區域是 ;解析該區域氣溫低的主要原因

28、 ;(2) 請你為廣州市“創模獻計獻策,提出兩種降低市中心環境氣溫的方法:;。【答案】(1)海濱;水的比熱容大;(2 植樹;建造人工湖。【解析】(1 )氣溫最低的區域是海濱,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的少、氣溫低;(2) 因為水多了可以降低氣溫(水的比熱容大),我們可以多植樹、多建人工湖。考點四:熱值1“西氣東輸工程中,輸送的燃料為天然氣,這是利用了天燃氣較大的特性,而且使用天然氣時對環境無污染。天然氣熱值為8.4X 107J/m3表示。0.5m3天然氣完全燃燒放的熱量是J,天然氣用掉一局部后,剩余天然氣的熱值 (選填“變大、“變小或者“不變)。【答案】熱值;1m3的天然

29、氣完全燃燒時所釋放出的熱量是8.4X 107j; 4.2X 107;不變。【解析】(1) 天然氣與其它燃料相比擬,天然氣的熱值大,燃燒時產生廢氣污染小,所以選擇使用天然氣;(2 )天然氣的熱值為 q= 8.4 x 107J/m3,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m3的天然氣完全燃燒時所釋放出的熱量是8.4X 107J;(3) 完全燃燒 0.5m3 天然氣放出熱量: Q = Vq = 0.5m3x 8.4X 107J/m3= 4.2x 107J;(3 )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與質量的大小無關。當天然氣用掉一局部后,剩余天然氣的熱值不變。2小紅同學學習了燃料的熱值后,自己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熱值

30、大小關系。她實驗時組裝了如下圖的兩套規格完全相同的裝置,并每隔1min記錄了杯中水的溫度。(1) 在安裝、調整實驗器材時科學合理的順序是(甲圖中):先固定 的位置,再調整固的位置(選填“ A或“ B)。(2) 為保證實驗結論的可靠,實驗時應控制兩套裝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熱時間和水的加熱時聞t/nrin01Z3斗56甲懷水溫/匕2S272?323638乙林水逞/t252AZ728293031(3) 通過表中記錄的數據,你認為煤油和菜籽油兩種燃料中,熱值較大的是,理由I。(4 )小紅實驗前用天平測出了燒杯中水的質量及兩油燈中燃料的質量,并記錄數據利用公式Q = cm (t-tO)計算出了水吸收的熱量,

31、她認為通過這些數據能準確地計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熱值。你認為她的計算結果可靠嗎? 理由是。【答案】(1) B; A; ( 2)質量和初溫;(3)煤油;甲杯中水溫升高的多;( 4)不可靠; 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熱損失。【解析】(1)為了利用酒精燈的外焰給燒杯充分加熱,安裝器材時需要先固定B的位置,然后再調整A的位置,并且不要碰到燒杯壁和燒杯底;(2 )為了保證實驗的可靠性,需要控制水的質量和水的初溫相同,這樣才符合控制變量法的要求;(3) 分析表格數據可知,甲杯水的溫度升高的較快,即甲酒精燈燃燒產生的熱量多,所以 其熱值大。(4 )因為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熱

32、損失,所以直接計算得出的熱值 比實際值要小,因此這樣的計算結果不可靠;考點五:熱機與效率1. 如圖甲所示,該瓶內盛少量水,給瓶內打氣后,瓶內空氣推動塞子跳起來。在這個塞子 跳起的過程中,以下分析正確的選項是()HZ丙A 瓶內氣體密度增大,此過程相當于內燃機圖丙對應的沖程B. 瓶內氣內能增大,此過程相當于內燃機圖乙對應的沖程C. 瓶內氣體溫度保持不變,此過程相當于內燃機圖乙對應的沖程D .瓶內氣體分子熱運動減慢,此過程相當于內燃機圖丙對應的沖程【答案】D。【解析】給瓶內打氣,瓶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來時,空氣膨脹對活塞做功, 空氣的內能減小,溫度降低,空氣的密度變小;此過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由

33、乙可知,兩個氣門關閉,活塞上行,為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圖丙中,兩個氣門關閉,活塞下行,為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甲的原因與丙的原理是相同的,故ABC錯誤,D正確。2一臺單缸四沖程汽油機,飛輪轉速是1800r/min,該汽油機每秒鐘做功 次。如圖所示,汽油機處于 沖程。將 能轉化為 能。【答案】15;壓縮;機械;內。【解析】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飛輪轉速是1800r/min,即每秒鐘轉30圈,完成60個沖程,做功15次;當氣門關閉、活塞向上運動,該沖程是汽油機的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3百公里油耗指的是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是汽車耗油量的一個衡量指標。由

34、于多數車輛在90km/h接近經濟車速,因此對外公布的理論油耗通常為 90km/h 的百公里勻速油耗, 某品牌汽車行駛100km油耗為8L,汽車發動機的輸出功率為 25kW (已 知汽油的密度為 0.75X 103kg/m 3,熱值為4.5X 107J/kg )。求:(1)汽油在燃燒的過程中,將 能轉化為 能。汽油用掉一半時,其熱值(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 8L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3) 行駛100km時間內發動機所做的功。(4 )該品牌汽車發動機的熱機效率(百分號前保存整數)。【答案】(1)化學;內;不變;(2) 8 L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2.7X 108 J;(3)

35、行駛100km時間內發動機所做的功為1 X 108 J;(4) 發動機的熱機效率是 37%,【解析】(1)汽油在燃燒的過程中,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其大 小與質量無關,所以汽油用掉一半時,熱值不變;(2) 汽車百公里耗油的體積:V = 8L= 8dm3= 8X 103m3,所消耗汽油的質量:m=pV = 0.75X 103kg/m3x 8X 103m3 = 6kg,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Q = mq= 6kg X 4.5X 107J/kg = 2.7X 108J;(3) 汽車的速度:v = 90km/h = 25m/s,在一百公里內發動機做的功為:w=Pt = px= 2

36、5X 103w x 衛9 汽丄衛.恐=1 x 108j;J25m/s(4) 發動機的效率卩 1X1OSTn= X 100% 37%。Q 2. 7X io3j考點六:能量的轉化與守恒1 以下有關能量轉化的說法錯誤的選項是()A .太陽能電池-太陽能轉化為電能B. 熱機工作-機械能轉化為內能C. 電風扇工作-電能轉化為機械能D .水力發電一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答案】Bo【解析】A、太陽能電池消耗太陽能,得到電能,故A正確;B、熱機工作時,將燃料燃燒產生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對外做功,故B錯誤;C、 電風扇工作時消耗電能,得到機械能,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正確;D、 水力發電時消耗機械能,得到電能,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故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