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視光培訓教材_第1頁
眼視光培訓教材_第2頁
眼視光培訓教材_第3頁
眼視光培訓教材_第4頁
眼視光培訓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職業資格培訓教材 學 員:XXX目 錄第一章 眼科學基礎知識- 1 -第一節 眼的結構- 1 -第二節 簡化眼- 2 -第三節 眼的附屬器- 8 -第四節 視路- 11 -第二章 眼屈光學- 11 -第一節 視力檢查- 11 -第二節 眼的屈光和調節- 12 -第三節 屈光不正- 13 -第四節 屈光參差- 19 -第五節 老視- 21 -第六節 屈光檢查- 21 -第三章 綜合驗光儀的使用方法- 22 -第一節 綜合驗光儀的結構- 22 -第二節 驗光前準備工作- 41 -第三節 近視與遠視的標準驗光流程- 42 -第四章 老視眼驗配方法- 51 -第五章 視功能的檢查- 52 -第一節

2、三級視功能:- 52 -第二節 調節功能的檢查項目:- 53 -第三節 集合功能檢查項目:- 57 -第六章 隱形眼鏡的配戴、護理- 63 -第一節 隱形眼鏡的種類- 63 -第二節 隱形眼鏡參數的選擇- 64 -第三節 隱形眼鏡驗配- 66 -第四節 配戴后和顧客溝通- 67 -第五節 鏡片的配戴與摘取- 67 -第六節 配戴注意事項:- 69 -第七節 以下特殊情況下是否可以佩戴隱形眼鏡:- 70 -第七章 角膜曲率計、裂隙燈顯微鏡的使用- 72 -第一節 角膜曲率計的使用方法和步驟- 72 -第二節 角膜曲率計的作用- 73 -第八章 眼鏡的加工、整形與檢驗- 75 -第一節 眼鏡的加工

3、流程- 75 -第二節 眼鏡的整形- 76 -第三節 眼鏡的檢驗- 81 - 85 -第一章 眼科學基礎知識第一節 眼的結構眼為視覺器官,由眼球、眼附屬器、視路組成,并共同完成人眼的視覺功能。視覺器官大致分為:1眼球:包括眼球壁、眼球內容物。眼球壁:眼球壁由外向內可分為3層:外層(纖維膜):角膜、鞏膜、角鞏膜緣;中層(葡萄膜):虹膜、睫狀體、脈絡膜;內層(視網膜):視網膜;眼球內容物:房水、晶狀體、玻璃體。2眼的附屬器(、睫毛、眼瞼、結膜、淚器、眼外肌、眼眶)。3視路(視網膜-視神經-視交叉-視束-外側膝狀體-視放射-大腦枕葉視中樞)。1眼球的矢狀面解剖如圖111所示。第二節 簡化眼眼球基本形

4、態眼球大致呈圓球形(角膜和鞏膜的曲率半徑稍有差異),由眼球壁和眼球內容物組成。其前后徑、水平徑和垂直徑約為240mm,重量約為70g,容積約為65m1,密度約為1077gml。眼球的前方和后方的幾何中心稱為前極和后極,連接前極和后極的軸線稱為眼軸,與前極和后極距離相等的眼球周線稱為赤道部。(1)角膜【解剖】角膜占眼球前的1/6,為近似圓形的透明膜。外表面中央約 3mm左右為球形弧面,周邊曲率半徑逐漸增大,呈非球面形。橫徑約為11115mm,縱徑約為10105mm,中央厚度約為0507mm,邊緣厚度約為lmm。 (2)分層角膜從組織學上可分為5層,如圖所示由前向后依次為: 上皮細胞層:由前向后依

5、次分為57層扁平上皮細胞,35層翼狀上皮細胞和單層的柱狀基底上皮細胞,代謝周期為6-12小時,故損傷后易于再生。前彈力層:由較堅實的透明彈性纖維構成。對外來侵害有一定抵抗力,受損后不能再生,愈后為不透明云翳,白斑。基質層:占角膜厚度的 90,由 100 200層平行的膠原纖維薄板構成。當角膜發生潰瘍延及此時,導致視力嚴重下降,但經治療后,可獲得較理想的矯正視力。后彈力層:為有彈性的膠原纖維薄膜。對外來侵害有較強的抵抗力,損傷后可再生。內皮細胞層:由單層細胞組成,內皮細胞具有對水電解質及電解質主動運載功能,是維持角膜水平衡的主要部分【生理】角膜是眼屈光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曲率相同;其間細胞數極少

6、,無血管,含水量恒定(約為 72 82),折射率恒定(約為 1 376),光透射比大于97。角膜的后方充滿房水,角膜和房水構成凸透鏡結構,因外界的空氣與角膜后的房水的折射率不同,使其成為眼的重要的屈光因素,占眼的總屈光力的 70 75,約為4000D4500D角膜需要氧氣來維持生理平衡,主要依賴外界的空氣、角膜緣血管網和房水供應,在睡眠時因外界的空氣不能直接供給角膜氧氣,則由瞼結膜的血管間接向角膜供氧。(2)鞏膜【解剖】鞏膜為質地堅韌的乳白色不透明纖維組織,位于眼球后方56部分,平均厚度約031.0mm,后方視神經穿過的部位稱為篩狀板,較為薄弱。鞏膜由外向內可分為3層,依次為鞏膜表層,鞏膜基質

7、層和鞏膜棕色板層。【生理】鞏膜的主要功能為維持眼球的形狀和保護眼球內容等。(3)虹膜【解剖】 虹膜為一橫隔膜,位于晶狀體與角膜之間,并將房水腔分隔為前房和后房,其中央部的圓孔稱為瞳孔(2.5-4mm)。虹膜表面的皺襞和隆起稱為紋理和隱窩,近瞳孔部有一環狀隆起,稱為卷縮輪,將虹膜分為瞳孔部和睫狀部。虹膜主要分基質前層、基質后層,基質前層含有豐富的血管和載色體,基質后層包含瞳孔括約肌和瞳孔擴大肌。【生理】虹膜內的瞳孔括約肌和擴大肌控制著瞳孔的大小及入眼的光量。在黑暗環境中,瞳孔擴大,在明亮的環境中瞳孔縮小(圖1117)。兩種肌肉通常能取得很好的協調。(4)睫狀體【解剖】虹膜后部逐漸變厚,形成較厚的

8、肌層,為睫狀體,睫狀體由血管、彈性纖維、色素上皮及平滑肌等組織構成。主要作用分泌房水,維持眼內壓力,其中睫狀肌收縮對調節晶狀體的凸度起著重要作用。【生理】睫狀肌的環形纖維的舒縮對晶狀體的凸度起著調節作用,晶狀體藉睫狀小帶懸在睫狀體上,當肌纖維收縮時,睫狀小帶放松,則晶狀體凸度加大,使眼睛看清近目標,稱為調節。超過40歲的人,因睫狀肌的退化,導致調節能力下降,形成老視。近視眼因少用調節使睫狀肌呈薄弱狀態。(5)脈絡膜【解剖】位于鞏膜內側面,自鋸齒緣起至視神經孔止,內面覆蓋視網膜。脈絡膜組織學由外而內可分為脈絡膜上層、血管層和玻璃膜層。【生理】生理脈絡膜豐富的血管可為鞏膜和視網膜提供營養并排泄廢物

9、。色素細胞使眼球內形成暗環境,使外界景物可以在視網膜上清晰結像。(6)視網膜【解剖】為眼球壁的最內層,外附脈絡膜,內鄰玻璃體。視網膜的中央,相當于眼球后極部為黃斑區,距黃斑區鼻側34mm處為視盤,視盤中心部有視網膜中心血管穿出,分支于視網膜各部。【生理】視細胞為含有光敏色素的感光細胞。分為桿體細胞和錐體細胞。桿體細胞含視紫紅質,感弱光,分布在視網膜周邊部,約有11億 1. 25億個。錐體細胞含視紫藍質,感強光和色覺,分布在黃斑區,約有 700萬個。視細胞感光后,光能經光化學反應轉換為生物電能,引起神經沖動。眼球內容物:包括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等透明組織,連同角膜共同構成眼的屈光系統。(1) 房

10、水【解剖】角膜之后晶狀體之前的空隙充滿了房水,被虹膜分隔為前房和后房,前房中部深約2mm,前房水含量為0lml,后房水含量為006ml。【生理】房水由睫狀突分泌,無色透明。房水調節著眼內壓力,房水的產生過多和排泄不足是形成高眼壓性青光眼的原因。(2) 晶狀體【解剖】晶狀體位于虹膜的瞳孔之后,玻璃體之前,直徑約10mm,厚約4mm。晶狀體宛如洋蔥,由外向內分為囊膜、前囊下上皮、基質皮質層、核層。【生理】晶狀體在眼的屈光系統中起到調節作用。由于晶狀體凸度的不斷改變,其焦距不斷變化,使人眼能夠看清不同距離的目標。當年老時,晶狀核發生硬化,使其不能依照睫狀肌的調節增加厚度,則發生老視。因年老易發生晶狀

11、體混濁,形成白內障。(3)玻璃體 【解剖】玻璃體是一種透明凝膠,位于眼球的玻璃體腔內,前面與晶體后面相吻合,后面與整個視網膜緊密接觸。凝膠由膠原纖維網所組成,含有粘多糖、透明質酸和約 99的水分。【生理】玻璃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導光和固定視網膜與鞏膜色素上皮層之間的附著關系。高度近視眼,玻璃體發生液化和混濁。玻璃體混濁的情況下,采用光學眼鏡矯正視力受到一定影響。玻璃體液化還可能招致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脫離引起的視力下降,光學眼鏡則無法矯正。第三節 眼的附屬器眼的構造非常精致、脆弱,需要周密的保護裝置以防受傷。眼附屬器包括:睫毛、眼瞼、淚器、眼外肌、眼眶。(1) 睫毛【解剖】位于上下眼瞼的邊緣,上瞼

12、睫毛多于下瞼睫毛, 35根分為一叢,根部有豐富的感覺神經叢,平均壽命約35個月,對觸覺十分敏感將異物擋在眼外。【生理】生理由于睫毛對觸覺異常敏感,故在配戴隱形眼鏡時,若鏡片碰到睫毛可導!起瞬目反應,從而造成配戴困難。(2) 眼瞼【解剖】眼瞼位于眼眶出口,分為上瞼和下瞼,中間稱為瞼裂,邊緣稱為瞼緣,上下瞼緣交界處稱為內眥和外眥。內眥部組織包圍著一個肉狀隆起,稱為淚阜。上下瞼緣近內眥部各有一小孔稱為上、下淚小點,是淚液排泄的出口。【生理】眼瞼通過瞬目使淚液展開,均勻地濕潤角膜,使角膜面形成良好的光學界面。配戴隱形眼鏡時,瞬目可保持鏡片的濕潤清潔,使之與角膜良好附著。當眼瞼閉合不全時可誘發角膜干燥潰

13、瘍,不宜佩戴隱形眼鏡。由于上下眼瞼對角膜持續性的壓迫,可致角膜產生垂直向屈光力較強的散光,稱為生理性散光。眼瞼下垂可能導致形覺剝奪性弱視,無法用光學方法進行視力矯正。(3) 結膜【解剖】結膜為透明的粘膜,覆蓋眼瞼的后面與眼球前面的一部分,結膜分為三個部分。 1)附著在瞼板后面的為瞼結膜,與眼瞼皮膚相移行。2)覆蓋于眼球前部的稱為球結膜,與角膜上皮相移行。 3)介于二者之間的部分稱為穹隆結膜,結膜圍成的囊狀腔隙,稱為結膜囊。【生理】瞼結膜:內有多種分泌腺組織,主要功能在于濕潤角膜,維持其透明性。球結膜:具有疏松、可延伸性,利于眼球的轉動。球結膜下有豐富的血管,發生炎性反應時,球結膜就會發生充血,

14、俗稱紅眼,是隱形眼鏡并發癥的重要體征之一。穹隆結膜:是連接結膜的部分,較厚松弛富有血管,結膜發炎時此處充血水腫明顯。 (4) 淚器【解剖】淚器分為分泌部分和排泄部分。分泌部分包括淚腺和副淚腺。排泄部分包括淚小點、淚小管、淚囊和鼻淚管。1)淚腺位于眼顳上側眶骨的淚腺窩內,由1540個小葉組成,排淚管開口于顳側穹隆結膜。2)副淚腺(Krause氏腺和Wolfring氏腺)由約812個腺泡組成。3)淚小點位于上下瞼緣近鼻側端,淚小點周圍的括約肌纖維有收縮淚小點的作用。4)淚小管起自淚小點與臉緣垂直伸入瞼內組織,上下淚小管匯合注入淚囊。5)淚囊位于眶骨的淚囊窩內,下端與鼻淚管相接,長約1015mm,上

15、寬下窄。6)鼻淚管位于骨部鼻淚道內,下端開口于下鼻道,其內壁附有瓣膜。淚液:由外層脂質層、中層水分、電解質層和內層粘液層三層組成。作用:1)脂質層防止淚液水分大量蒸發,保溫防寒。2)粘液層維持角膜的親水性,使水、電解質層能夠均勻地覆蓋于角膜表面。 3)水質層水質層占淚液厚度 90以上,主要功能如下:沖洗濕潤角膜和結膜。均勻地鋪展于角膜表面,形成良好的屈光界面。淚液中含有溶菌酶等抗菌成分,可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長。外界空氣中的氧氣只有借助淚液才能被角膜所接收利用。淚液中的營養成分,如葡萄糖等可維持角膜的代謝。(5) 眼外肌【解剖】眼外肌共有6條,分別為內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

16、。【生理】眼外肌的生理功能主要為司理眼球運動。當眼外肌的肌止點位置異常、某條肌肉發育不良或支配肌肉的神經發生麻痹時,則導致斜視。(6) 眼眶【解剖】眼眶是由上頜骨、腭骨、額骨、蝶骨、顴骨、篩骨和淚骨等七塊骨圍成的漏斗狀的四邊錐形體。眼眶內有眶骨膜、眶隔膜、球筋膜、肌鞘膜和眶筋膜等組織。【生理】眼眶為眼球提供了骨性保護和軟組織的緩沖作用,眶筋膜對眼球起到支持和定位的作用。第四節 視路視路包括:視網膜、視神經、視交叉、視束、外側膝狀體、視放射、大腦枕葉視中樞。其中任何一個有病變或受鄰近部位的影響都會導致視野的范圍受影響。第二章 眼屈光學第一節 視力檢查視力:眼分辨二維形狀和位置的能力。公式:視力1

17、/視角記錄法:-小數記錄法-分數記錄法-五分記錄法。視標: “C”形、“E”形、三橫等長的E,圖形,數字。視力檢查:檢查距離:綜合驗光儀36米,其他為5米。注意事項:先右眼后左眼,不要瞇眼,自上而下,注視時間3秒以內辨認開口方向。一般要求:照明環境與視力表相同或稍暗。高度:1.0行視標與檢查眼同一水平記錄視力的標準:視力值 可認錯視標數0.10.5 00.60.9 11.0以上 2 記錄方法:1.0錯認2個,記錄為1.0²第二節 眼的屈光和調節我們能看清外界物體都是因為光的作用,人眼直接能看到的光都是可見光。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3*108米/秒。因光的波長分為:紅橙黃綠藍青紫。其中紅光

18、波長最長,其折射率最小。紫光波長最短,折射率最大。折射率的大小與鏡片的清晰度、厚薄度有關,折射率越大,鏡片越清晰、相對高度數鏡片高折射率鏡片越薄。但是折射率越高鏡片的色散系數越大,所以根據顧客處方單選擇合適的鏡片。屈光:光線通過偏折后改變光的行進方向成為折射,這種折射現象在光學中稱為屈光。眼的屈光系統:角膜、房水、晶體、玻璃體。眼的屈光狀態:由屈光力大小和眼軸長度決定。眼的屈光:外界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線,經眼的屈光系統產生折射,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縮小的倒像,稱為眼的屈光。正視眼:眼球在調節松弛的狀態下,來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線經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后,焦點恰落在視網膜上。遠點:眼睛在放松調節時,所能

19、看清的最遠一點。近點:眼睛做最大調節后所能看清的最近一點。眼的調節作用:對于近距離的發散光線,其焦點將落在正視眼的視網膜之后,但眼球有自動改變屈光力的能力,使近處發散光線在視網膜上形成焦點,從而遠近不同距離的目標均可看清。這種調節焦點距離的能力稱為眼的調節。調節機理:看遠目標:睫狀肌松弛懸韌帶緊張晶狀體相對扁平。看近目標:睫狀肌收縮懸韌帶松弛晶狀體變凸。眼的調節依賴于晶狀體的彈性及睫狀肌的功能。眼的調節與集合 集合:雙眼注視遠處目標時,兩眼視軸平行而且調節處于松弛狀態。注視近處目標時則需要調節,為保持雙眼單視,雙眼需要內轉,稱為集合。調節和集合兩者保持密切的協同關系,有調節必有集合,調節力越大

20、,集合也越大。正視眼的調節與集合相互協調,對于非正視眼,其調節與集合不協調。遠視患者調節作用超過集合作用,反之,近視患者集合作用超過調節作用。屈光不正患者對調節和集合不協調的耐受有一定的限度,如超過限度引起視疲勞,甚至可以發生內斜視或外斜視。第三節 屈光不正當眼球在調節松弛狀態下,來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線,經眼的屈光系統后,不能聚焦在視網膜上者稱為非正視眼,又稱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分類:近視、遠視、散光。近視l 定義眼在調節松弛狀態下,平行光線經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后所形成的焦點在視網膜之前,在視網膜上形成一模糊圈,故遠處目標模糊不清。遠點為眼前有限距離。l 成因遺傳因素:一般認為高度近視屬常染色體隱

21、性遺傳,中低度近視屬多基因遺傳,包括種族因素和家庭因素。環境因素:長時間近距離工作、照明不足、閱讀距離過近、字體不清或姿勢不良等。l 分類按屈光成分分類軸性近視:由于眼球前后徑過長所致,而眼的屈光力正常。眼球變長主要在赤道部以后部分。曲率性近視:由于角膜或晶體的彎曲度過強所致,而眼球的前后徑長度正常。屈光指數性近視:由于晶體屈光指數增加所致,而眼球的前后徑長度正常。按近視程度分:輕度近視:3.00 D以下中度近視:3.006.00高度近視:6.00D以上假性近視:睫狀肌過度收縮引起的調節痙攣會使平行光線聚焦于視網膜之前,造成與屈光性近視相同的情況。滴用睫狀肌麻痹劑,以解除睫狀肌痙攣,視力可以改

22、善或恢復正常或輕度遠視。即使滴有麻痹劑,近視無改善或降低度數0.25D稱為真性近視。中間性近視:用睫狀肌麻痹劑后近視度降低0.5D,既有調節因素又有器質性因素。l 臨床表現視力:遠視力減退,近視力正常。眼位偏斜:近視眼看近時不用或少用調節,所以集合功能也相應減弱,易引起外隱斜或外斜視。斜視眼多為近視度數較高的眼。眼球改變:眼球前后徑過長,高度近視者明顯。眼底改變:低中度近視一般無眼底改變,高度近視可發生程度不等的眼睛退行性改變。如飛蚊癥、眼底豹紋狀。視疲勞:近視少用調節,但需集合以維持雙眼單視,集合與調節不協調,引起肌性視疲勞。l 矯正與治療驗光配鏡:用適當度數的凹透鏡予以矯正。配鏡原則:選用

23、使病人獲得最好視力的最低度數鏡片。角膜接觸鏡:跟框架鏡比,視野大,影像變化不大,且不影響外觀。特別是用于高度近視或屈光參差較大者及某些特殊職業者,但需嚴格按照佩戴規則和注意用眼衛生,防止并發癥發生。屈光性手術:RK手術、PRK 手術LISK手術等治療。遠視l 定義遠視眼是在調節松弛狀態下,平行光線經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后聚焦于視網膜后,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光斑,不能形成清晰影像。遠視眼的遠點在視網膜之后,為虛像點。l 成因遠視眼在視物時,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產生調節,而視近物時,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調節力。只是視遠物時,所需調節力較少,看的較清楚。l 分類按屈光分類軸性遠視:眼軸在發育過程中停滯,故眼軸過

24、短(前后經)達不到正常長度。曲率性遠視:由于任何屈光面的彎曲度過小所致,而眼球前后經長度正常。屈光指數性遠視:角膜、晶狀體屈光指數偏低, 而眼軸前后徑正常。按遠視程度分:輕度遠視:小于+3.00D中度遠視: +3.00D+6.00D高度遠視:大于+6.00D根據調節情況:顯性遠視:不滴用麻痹劑所測出的度數全部遠視:滴用麻痹劑后測出的度數。隱性遠視:指全部遠視與顯性遠視的差值。l 臨床表現輕度遠視在青少年時期,由于調節力強,遠近視力均正常又稱潛伏性遠視(0.50D0.75D)。中、高度遠視,有的遠視力正常近視力差,有的遠近視力均差,又稱顯性遠視隨年齡增加,眼的調節力減弱,遠近視力均下降,以近視力

25、減退更明顯,有“早花”現象。年輕患者由于長時間過度調節易產生痙攣,眼屈光力暫時加強,使遠視呈現正視或近視狀態,后者稱為假性近視。視力疲勞 :表現為視物模糊,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脹痛,甚至惡心嘔吐尤其近距離工作明顯,稍作休息可減輕或消失。內斜視:過多調節必伴過多集合,因而產生調節性內斜視。眼底變化:一般無變化,中度以上者,出現視盤變化,充血,腫脹,又稱假性視神經炎。l 矯正與治療遠視眼用凸透鏡矯正輕度遠視如無癥狀則不需矯正,如有視力疲勞和內斜視,雖度數低也應戴鏡中度遠視或中年以上患者應戴鏡矯正以增進視力,消除視疲勞及防止內斜視的產生。配鏡原則:最高度數,最好視力。隱形眼鏡、屈光性手術。散光l 定義是

26、由于眼睛各經線的屈折力不同,平行光線進入眼內不能在視網膜形成焦點,而在不同距離形成前后兩條焦線,兩焦線距離代表散光程度,如兩焦線互成直角,可用柱鏡矯正,使兩焦線在視網膜上合成一焦點,此即柱鏡矯正規則散光之機理。l 成因散光絕大數來自角膜,少數來自晶狀體。我們的眼睛不是一個球面,比如經常眨眼睛,造成對角膜上下方的擠壓,就會使角膜變形,造成角膜或眼球的兩條垂直子午線方向上的曲率不同,各自交線不能重疊,就造成了散光。l 分類依強弱子午線是否垂直相交(可用鏡片矯正)分類:規則散光:角膜各經線曲率半徑不同,其中一條主經線曲率半徑最小,屈光力最強;而與之相垂直的經線曲率半徑最大,屈光力最弱,光線通過時不形

27、成焦點而是形成前后兩條相互垂直的焦線,前焦線與屈光力弱的方向一致,后焦線與屈光力強的方向一致。不規則散光:眼球各經線屈光力不同或同一經線各部位的屈光力不相同,且沒有規律可循。常見于圓錐角膜,外傷引起的角膜翳,角膜病變或晶體病變引起角膜或晶體屈光面不光滑所致。按發生原因分:角膜散光:角膜前表面各子午線曲率不同。晶體散光(殘余散光)。全散光(角膜散光+晶體散光)。按散光屈光度大小分類:極微: <0.75DC輕微:0.75DC1.50DC中度:1.752.50D高度:2.50DC按散光軸向分類;順規(律)散光、逆規(律)散光、斜向散光按所成焦線與視網膜相對位置關系分類:單純遠視散光:一條焦線在

28、視網膜上,另一條焦線在視網膜后。單純近視散光:一條焦線在視網膜上,另一條焦線在視網膜前。復性遠視散光:兩條焦線均在視網膜后。復性近視散光:兩條焦線均在視網膜前。混合性散光:一條焦線在視網膜前,另一條焦線在視網膜后。l 臨床表現輕度散光無感覺,偶有視近感覺眼睛疲勞。稍重者無論看遠、看近均模糊不清,常瞇眼。視力減退,常有重影。視疲勞的癥狀不一定與散光程度成正比。弱視多見于高度散光,特別是遠視散光。容易發生弱視,繼之有發生斜視傾向。l 矯正與治療輕度規則散光如無眼疲勞或視物模糊,可不必矯正,反之,如有上述不適,雖度數不高也應矯正。高度散光者應以柱鏡矯正,如不能適應全部矯正,可先予較低度數,以后再逐漸

29、增加。也可以用等效球鏡度法,即減少柱鏡度,并以減去的柱鏡度數的半數做為球鏡度加在原球鏡度值上,使新鏡片保持與原鏡片同樣的等效球鏡度,又保持原鏡片中柱鏡軸位,減少了高度散光所產生的像扭曲現象。 不規則散光不能用柱鏡矯正,可試用接觸鏡矯正。 第四節 屈光參差l 定義兩眼屈光度不等,當相差2.5D以上者稱為屈光不正。l 類型(1)單純性屈光參差:一眼正視,一眼非正視:單純性近視屈光參差;單純性遠視屈光參差;單純性散光屈光參差。(2)復性屈光參差:兩眼非正視。復性近視屈光參差;復性遠視屈光參差;復性散光屈光參差。(3)混合性屈光參差:一眼遠視,一眼近視。l 成因眼在發育過程中,兩眼發展進度不同,可能引

30、起屈光參差。外傷,角膜病,白內障術后亦引起屈光參差。臨床表現:輕度屈光參差可無癥狀。雙眼視覺:屈光參差如超過2.50D,因雙眼物象大小不等產生融合困難而破壞雙眼單視。為使物象清晰將引起雙眼調節之間的矛盾,故有視力疲勞和雙眼視力降低。交替視:即兩眼看物時,交替的使用一只眼,多為一眼正視或輕度遠視,另一眼近視。看遠用正視眼,看近用近視眼,很少用調節,不出現視疲勞。單眼視:屈光參差大者,視物只用視力較好的眼,成為單眼視,另一眼被抑制,廢用,產生廢用性弱視。斜視:屈光參差不引起斜視,多是屈光參差性弱視致廢用性斜視。l 治療戴鏡能適應者應充分矯正,并經常戴鏡,以保證雙眼單視功能且消除癥狀。戴鏡不能適應者

31、,對低度數眼應充分矯正使達到最好視力,對另一眼適當降低度數。屈光參差太大鏡片無法矯正者,可試戴角膜接觸鏡。第五節 老視l 定義隨年齡增長,晶體逐漸硬化,彈性下降,睫狀肌的功能也逐漸變弱,從而引起眼的調節功能逐漸減弱,大約在4050歲開始,閱讀或近距離工作發生困難,這種由于年齡所致的生理性調節減弱稱為老視。l 臨床表現視近物困難,眼睛在最大調節狀態下所能看清的最近一點,近點逐漸變遠,常將目標放的遠些才能看清。眼疲勞,由于為了看清近的目標 需要增加調節,引起睫狀肌過度 收縮和相應的過度集合所致。l 治療:用凸透鏡補償調節的不足,使近點在正常范圍內。先測屈光狀態,在此基礎上再加矯正老視的度數。第六節

32、 屈光檢查屈光檢查分:主觀檢查、客觀檢查。l 主觀檢查:云霧法:以看清0.1視標為準,目的放松調節。紅綠視標法: 確定是否過矯。放射線視標:粗略測定有無散光及散光軸和度。交叉柱鏡:精確測定散光軸和度。針孔鏡:確定是否完全矯正,視力差是屈光不正引起還是其他眼病。裂隙片:查散光軸。負軸方向即為散光軸。l 客觀檢查: 檢影法。電腦驗光:檢查35次。第三章 綜合驗光儀的使用方法第一節 綜合驗光儀的結構綜合驗光儀的總體結構包括控制臺、支架結構、座椅、驗光盤和遠近視標等部件(表l1)。本章節僅介紹與驗光工作關系密切相關的驗光盤和遠近視標等主要部件。表11 綜合驗光儀的主要結構 視孔 球鏡組 主透鏡組 驗光

33、盤 柱鏡組 內置輔鏡 交叉圓柱透鏡 外置輔鏡綜合驗光儀 旋轉式棱鏡調整部件投影遠視標視標近視標一、綜合驗光儀的主要部件綜合驗光儀的主要部件包括驗光盤和遠近視標兩部分。1. 驗光盤 驗光盤附設以下結構(1)視孔。(2)主透鏡組包括球鏡組與柱鏡組。(3)內置輔鏡。(4)外置輔鏡:包括交叉圓柱透鏡(Jackson cross cylinders)和旋轉式棱鏡(Risley prism)。(5)調整部件。2. 視標(1)投影遠視標。(2)近視標。二、驗光盤俗稱“肺頭”或“牛眼”,附設視孔、主透鏡組、內置輔鏡、外置輔鏡和各調整部件(圖1-1)。1.視孔 位于驗光盤的最內側,左右各一,為被測眼視線透過的通

34、道,視孔周邊附有柱鏡軸向刻度和柱鏡軸向游標(圖l-2) 2.主透鏡組 (圖1-3) (1)球鏡1)焦度范圍 -20.00D+20.00D。2)級差 0.25D 。3)調節方法球鏡粗調手輪位于內置輔鏡刻度盤的外環,每旋一檔增減3.00D球鏡焦度(圖1-4)。球鏡細調輪盤每撥一檔增減0.25 D球鏡焦度(圖1-5)。球鏡焦度讀窗位于球鏡細調輪盤內側。(2)柱鏡1)焦度范圍 06.00 D。2)級差 0.25 D。3)軸向 0180°。4)調節方法柱鏡焦度手輪位于驗光盤的最下方,每旋一檔增減0.25D柱鏡焦度(圖l-6)。柱鏡焦度讀窗位于柱鏡焦度手輪內上方。柱鏡軸向手輪位于柱鏡焦度手輪外環

35、。柱鏡軸向手輪的基底部可見柱鏡軸向游標和柱鏡軸向刻度盤。旋動柱鏡軸向手輪,可將游標調整指向預期的軸向刻度(圖17)。旋動柱鏡軸向手輪時可見視孔區的柱鏡軸向游標發生聯動,兩游標指向的軸向刻度一致。3. 內置輔鏡 (1) 內置輔鏡手輪位于驗光盤外上方,每旋動一檔視孔內更換一種功能鏡片(圖1-8)。 (2) 內置輔鏡功能盤 內置輔鏡手輪基底部有一標有各種輔鏡功能英文縮寫的輪盤,調整內置輔鏡手輪,使選中的英文縮寫位于垂直向,則視孔便內置相應的內置輔鏡(圖l一9)。1) O、O(Open aperture) 無鏡片或平光2) OC(occluded)遮蓋片。3) R(retinoscopy lens)

36、視網膜檢影鏡片,通常為+1.50D的透鏡,適用于工作距為67cm的檢影檢測。4) PH(pinholes) 1mm直徑小孔鏡片,用于排除被測眼非屈光不正性視力不良。5) P135 (135°polarize Filter)135°偏振濾鏡,用于驗證雙眼矯正試片的屈光量是否平衡;檢測隱斜視、固視差異、影象不等和立體視覺等。 6) P45(45°polarize filter)45°偏振濾鏡,與135°偏振濾鏡同時使用,功能略同。7) RL(red lens) 紅色濾光鏡,用于檢用于檢測雙眼同時視功能,融合功能及隱斜視等。8) GL(green l

37、ens) 綠色濾光鏡,與紅色濾光鏡同時使用,功能略同。9) ±.50(cross cylinder)0.50D交叉圓柱透鏡,用于遠用球鏡試片焦度的檢測和老視的檢測。10) RMH(red horizontal maddox rod) 紅色水平馬氏桿透鏡,用于檢測水平向隱斜視。11) RMV(red vertieal maddox rod) 紅色垂直馬氏桿透鏡,用于檢測垂直向隱斜視。12) WMH(white horizontal maddox rod) 無色水平馬氏桿透鏡,功能同紅色水平馬氏桿透鏡。13) WMV(white vertical maddox rod) 無色垂直馬氏桿透

38、鏡,功能同紅色垂直馬氏桿透鏡。14) 6U(6base up prism)6底向上三棱鏡,與旋轉棱鏡配合檢測遠水平向隱斜視、近水平向斜視角及ACA。15) 10AI(10A base in prism) 10底向內三棱鏡與旋轉棱鏡配合檢測遠垂直向隱斜視及近垂直向斜視角。4. 外置輔鏡(1) 交叉圓柱透鏡Jackson cross cylinders(圖l10)。1) 外環標有P和A兩字母,P示焦力軸向,A示翻轉手輪軸向。2) 內環 內鑲交叉柱鏡,邊緣標有紅點和白點,紅點示負柱鏡軸向,白點示正柱鏡軸向。3) 翻轉手輪位于外環A字母處,旋動翻轉手輪,可見內環圍繞手輪所存的軸向翻轉(圖1-11)。(

39、2) 旋轉棱鏡Risley rotary prism1) 內環 內鑲三棱鏡透鏡(圖1-12)。2) 外環 為三棱鏡底向的刻度盤,通常將刻度盤的0位對準垂直向或水平向(圖l-13)。 3) 底向手輪位于外環邊緣,測試時旋動底向手輪,可見內環的發生聯動,內環邊緣上的底向游標指向外環的刻度,提示測定的棱鏡底向和三棱鏡度(圖1-14)。5.調整部件(圖1-15)(1) 垂直平衡手輪及垂直平衡游標 用于使雙視孔透鏡的光學中心與雙被測眼瞳孔中心垂直向對齊。(2) 光心距手輪及光心距讀窗 用于測定當雙視孔透鏡的光學中心與雙被測眼瞳孔中心水平向對齊時,雙側透鏡光學中心的距離,單位為mm。(3) 額托手輪及鏡眼

40、距讀窗 用于調整并測定被測眼前主點與試片透鏡后頂點的間距。(4) 集合掣 用于調整雙側驗光盤的集合角度及雙側視孔透鏡的光心距。三、視標1. 投影遠視標(1) 視標投影儀 采用白熾光將檢測視標的影象投照在視標面板上,其照度、亮度、對比度、清晰度、偏振光折射向和單色光的波長均要求符合規范。主要結構如圖l-16所示。(2) 視標遙控器視標投影儀的各項功能以功能鍵的形式排列在遙控器上,驗光師可根據屈光檢查的需要按動功能鍵,從而控制視標投影儀的各項功能(圖1-17)。(3) 常用視標 1) E視力視標、環形視力視標、數字視力視標及兒童視力視標(visual action test)圖1-18配合鏡片球鏡

41、驗光試片和圓柱透鏡驗光試片。測試方式 單眼測試或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測定裸眼視力,定量分析被測眼戴矯正試片后的屈光矯正情況。2) 散光盤視標(astigmatic dials test)(圖1-19)配合鏡片 圓柱透鏡驗光試片。測試方式 單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被測眼散光所在的軸向和焦量。3) 紅綠視標(red-green test)(圖1-20)配合鏡片 球鏡試片。測試方式 單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球鏡驗光試片矯正焦量。 4) 遠交叉視標(far reticle test)(圖1-21)配合鏡片 ±.50內置輔鏡和球鏡試片。測試方式 單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球鏡驗光試片

42、矯正焦量。5) 斑點狀(蜂窩狀)視標(dots test)(圖1-22)配合鏡片 交叉圓柱透鏡和圓柱透鏡驗光試片。測試方式 單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柱鏡驗光試片的軸向和焦量。6) 偏振紅綠試標(polarized R and G test)(圖1- 23)配合鏡片 偏振濾鏡聯合球鏡驗光試片。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被測雙眼戴驗光。試片后屈光狀態是否平衡.、7) 雙眼平衡視標(binocular halance test)(圖1-24) 。配合鏡片 偏振濾鏡聯合球鏡驗光試片。測試方式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被測雙眼戴驗光試片后屈光狀態是否平衡。 8) worth四點視標(w

43、orth four dots test)(圖l-25)配合鏡片 紅色濾光鏡和綠色濾光鏡。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性分析被測眼雙眼同時視功能及融合力。9) 立體視視標(stereo test)(圖1-26)配合鏡片 偏振濾鏡。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被測眼立體視功能,并輔助診斷隱斜視。10) 水平對齊視標(horizontal coincidence test)(圖l-27)配合鏡片 偏振濾鏡。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性分析被測眼同時視功能及水平向隱斜視,定量分析雙眼影象不等。 11) 垂直對齊視標(vertical coincidence test)(圖1-28)

44、配合鏡片 偏振濾鏡。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性分析被測眼同時視功能及垂直向隱斜視,定量分析雙眼影象不等。12) 馬氏桿視標(Maddox rod test)(圖1-29)配合鏡片 垂直或水平馬氏桿透鏡聯合旋轉棱鏡。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隱斜視。13) 十字環形視標(cross ring test)(圖1-30)配合鏡片 紅色濾光鏡、綠色濾光鏡。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性分析被測眼同時視功能,定量分析隱斜視。14) 偏振十字視標(polarized cross test)(圖131)配合鏡片 偏振濾鏡聯合旋轉棱鏡。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性分析被測眼同時視

45、功能,定量分析隱斜視。 15) 十字固視視標(reticle fixation test)(圖132)配合鏡片 偏振濾鏡。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性分析被測雙眼同視差異。 16) 鐘形盤視標(clock dials test)(圖1-33)配合鏡片 偏振濾鏡。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 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被測眼旋轉性隱斜視。2.近視標(1) 近視標刻度桿豎直固定于驗光盤上方,近距離檢測時翻下,附有公制及英制長度單位刻度,近視標盤可在刻度桿上移動,從而精確控制檢測距離(圖134)。(2) 近視標盤 為一開孔的雙層紙板,紙質近視標卡夾于紙板中間,可通過旋轉近視標卡使不同的近視標自紙板夾的孔隙中露

46、出,供近距離檢測時使用(圖l 35)。(3) 常用視標1) 近E視力視標、數字視力視標和字母視力視標(near visual action test)(圖l36)配合鏡片 基礎試片和球鏡試片。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或單眼測試,近距離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被測眼近視力及近矯正視力。 2) 近交叉視標(near reticle test)(圖137)配合鏡片 基礎試片、交叉柱鏡輔鏡和球鏡試片。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或單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被測眼調節量及適宜的老視處方。3) 近十字視標(near cross test)(圖138)配合鏡片 基礎試片和球鏡試片。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或單眼測試。測試目的

47、定量分析被測眼調節量及比較性調節。4) 近散光盤視標(near astigmatic dials test)(圖1 39)配合鏡片 基礎試片和柱鏡試片。測試方式 單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被測眼近距離散光。5) 橫向單行視標(horizontal uniline test)(圖140)配合鏡片 基礎試片、6底向上三棱鏡輔鏡及旋轉棱鏡。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 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被測眼近水平向斜視角及ACA。 6) 縱向單列視標(vertical uniline test)(圖1 41)配合鏡片 基礎試片、10底向內三棱鏡輔鏡及旋轉棱鏡。測試方式 雙眼測試。測試目的 定量分析被測眼比較性集合和近垂

48、直向斜視角。第二節 驗光前準備工作一、開啟電源開啟電源總掣,分別檢視投影視標、近讀燈、檢影鏡、座椅制動開關是否接電。二、視孔試片恢復0位檢查驗光盤視孔試片的球鏡讀窗和柱鏡讀窗,若前次驗光的球柱鏡試片留置于視孔應旋動球鏡焦度手輪及柱鏡焦度手輪將視孔試片回“0”。 三、調整被測眼高度囑被測者取舒適姿態坐于檢測座椅,升降座椅高度,通常大致使被測雙眼的中點與對側墻面上懸掛的視標板的坐標中點相對。 四、調整垂直平衡旋動垂直平衡手輪,觀察被測雙眼與視孔垂直向相對位置,務使視孔透鏡的光學中心與被測眼瞳孔中心垂直向對齊。通常使平衡標管(或平衡槽)中的氣泡居中。 (圖21)。五、調整光心距1.瞳孔間距的檢測 旋

49、動光心距手輪,將電腦驗光儀所測得的瞳距數值輸入光心距讀窗。旋動柱鏡軸向手輪,使視孔邊緣的柱鏡軸向標記對準軸向刻度盤90°位置,然后微量旋動光心距手輪,務使被測眼瞳孔中心與上下柱鏡軸向標記呈直線對齊。使雙視孔透鏡的光學中心間距等于被測雙眼瞳孔中心的間距。調整完畢后,可于光心距讀窗讀取眼鏡處方遠用光心距(同于被測眼瞳孔間距)數據,單位為mm(圖22)。2.視線距的檢測 由于視線是注視目標與注視眼黃斑的連線,故將眼鏡的光學中心放置于視線上則更為合理.六、調整鏡眼距囑被測者的額部與額托緊密穩定接觸,檢測者可從鏡眼距讀窗觀察被測眼角膜頂點的位置,觀察距離約為20 cm.七、調整集合在進行近距離

50、檢測時,雙被測眼必須同時內收才能注視同一近目標,矯正試片必須適當等量向內傾轉,以保證被測眼視線能垂直通過視孔試片透鏡的光學中心。 (圖28)。第三節 近視與遠視的標準驗光流程操作步驟一、霧視利用光學透鏡的聚散作用,將平行光線入射被測眼后的焦點(或焦線)轉移到視網膜的近前方,從而緩解被測眼調節張力的方法稱為霧視法。 1、根據客觀屈光測定的處方(包括電腦驗光處方、檢影驗光處方或原眼鏡焦度計檢測分析處方)給被測雙眼投放球鏡和柱鏡試片組合。 2、若被測眼為遠視眼,因綜合驗光儀不兼備正柱鏡,須進行處方轉換,方法如下求和變號轉軸: 例41 測定處方:+3.00+1.50×90 轉換處方:+4.5

51、0-1.50×1803、將右側視孔輔片調整為“O”或左側視孔輔片調整為“O”(圖42)。4、近視與遠視霧視雙眼都同時加1.50的正球鏡5、霧視時間為510min。二、去霧視1、將右側視孔輔片調整為“O”或左側視孔輔片調整為“OC”,先測右眼再測左眼。2、投放單行0.6或0.7視力視標。3、近視眼以0.25 D為梯度逐步減少視孔負球鏡焦度;遠視眼以+0.25D為梯度逐步增加視孔正球鏡焦度,直至被測眼只能看到0.6或0.7稍微模糊為止。三、散光盤視標檢測散光盤為由均勻間隔的放射狀標線組成的視標,可從主觀角度定量分析被測眼散光的焦度和軸向,又稱扇形盤、經線盤、鐘面盤或射線盤等。1、雙眼已完

52、成霧視去霧視。2、將雙眼柱鏡試片調整為0。3、投放散光盤視標。4、囑被測者指出黑細而清晰的標線的軸向。5、確定柱鏡試片軸向。6、小刻度時鐘數字乘30規則。7、軸向確定后,以-0.25D為梯度遞增柱鏡試片焦度,直至散光盤各軸向的標線象清晰度一致(圖5-10)。四、紅綠視標檢測紅綠視標檢測系利用色象差的原理定量分析在屈光檢查的過程中被測眼所處的屈光狀態。1、通過散光盤視標檢測,被測眼的粗略散光已基本矯正,但仍處于低度霧視狀態2、投放紅綠視標。 3、囑被測者先看綠色視標再看紅色視標再看綠色視標,比較紅綠視標里的數字那邊更清晰4、近視(1)若紅視標里的數字比綠視標里的數字清楚,則說明欠矯,加-0.25D的負球鏡。 (2)若綠視標里的數字比紅視標里的數字清楚,則說明過矯,減-0.25D的負球鏡。(3)直至紅綠視標一樣清楚為止。 5、遠視(1)若紅視標里的數字比綠視標里的數字清楚,則說明過矯,減+0.25D的正球鏡。 (2)若綠視標里的數字比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