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申報表-查向東_第1頁
“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申報表-查向東_第2頁
“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申報表-查向東_第3頁
“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申報表-查向東_第4頁
“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申報表-查向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0年度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項目申報表所屬學校(加蓋公章) 安 徽 大 學課程名稱(中文) 分 子 生 物 學 (英文) Molecular Biology 外 語 語 種 英語 課 程 類 別 基礎課 專業基礎課 專業課 所 屬 專 業 生物科學專 業 代 碼 070401 開 設 學 期 每學年第一學期;已開設6學期課 程 負 責 人 查 向 東申 報 日 期 2010.3.10教育部 財政部 制二一年一月填 寫 要 求一、 以word文檔格式如實填寫各項,空缺項要填“無”。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詞第一次出現時,要寫清全稱和縮寫,再次出現時可以使用縮寫。三、 涉密內容不填寫,有可能涉密

2、和不宜大范圍公開的內容,請在說明欄中注明。四、 開設學期是指在教學計劃中的開課學期。五、 表格空間不足的,可以擴展或另附紙張;均用A4紙打印,于左側裝訂成冊。1課程負責人情況1-1基本信息姓 名查向東性 別男出生年月1964.9最終學歷博士研究生專業技術職務教授學 位博士行政職務所在院系生命科學學院學科專業生物科學通信地址合肥市肥西路3號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郵編230039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1-2教學情況l 近兩年來授課、教學研究情況一.授課情況:2008-2009 第一學期 分子生物學(雙語) 生物科學專業 54學時2009-2010 第一學期 分子生物學(雙語) 生物科學專業 5

3、4學時2008-2009 第一學期 核酸分子生物學 生化專業(研) 54學時2009-2010 第一學期 核酸分子生物學 生化專業(研) 54學時2.二. 教學研究情況(1)承擔3項教研項目:Ø 安徽大學“分子生物學雙語示范課程”;Ø 安徽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課題“核酸分子生物學重點課程建設”;Ø 分子生物學與人類社會發展課程建設,省教育廳教研項目,05024005。(2)發表3篇教研相關論文:Ø 揭秘限制修飾系統諾貝爾獎得主阿貝爾自傳.生物學通報,2005,401:60-62. Ø RNA病毒遺傳重組研究進展. 病毒學報, 2007, 2

4、3(3):230-234.Ø 遺傳重組教學探討.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6:25-26.1-3學術研究l 近兩年來科研情況一、承擔項目:1抗菌肽飼料添加劑原核及真核表達體系構建,農業部飼料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開放課題,2010-2012,進行中;2抗菌肽高效重組表達與結構-功能關系研究安徽省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編號 KJ2010A025;起止年月2010.1-2012.12。3甘薯抗線蟲病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編號050410104;起止年月2005.1-2008.1,為項目主持人。4蛇毒抗菌多肽基因克隆、表達及結構功能鑒定,安徽

5、省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編號 KJ2007A091;起止年月2007.1-2009.12, 為項目主持人。二、發表論文:1 劉小強,查向東*. 顆粒裂解肽G13結構域在大腸桿菌中的高效融合表達.生物工程學報, 2009,25(2):235-241. ( * 通訊作者,下同). 2方紅,查向東* ,楊金環等. 顆粒裂解肽G13結構域的重組表達及蛋白質結構預測. 生物學雜志. 2009, 3: 7577. 3劉小強,查向東*. 溴化氰切割融合蛋白條件的研究.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09,30(2):93-95. 4屈滿義,查向東*,王鈺,楊金環,蔣琳. 應用寡核苷酸探針檢測甘薯基因組中NB

6、S-LRR類序列數目. 生物學雜志,2009,26(148)11-14.5楊金環,査向東*,方紅等. 顆粒裂解肽G13結構域的重組表達及對大腸桿菌活力的影響.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08,21(6):467-470. 6屈滿義,查向東*,王鈺*等. 甘薯NBS-LRR類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及多樣性研究. 熱帶作物學報,2008,29(5):610-617.7Zou Guiyi, Zhou Lizhi, Zha Xiangdong, Zhang Baowei, Zhao Tianbiao, Liang Jun. Geographical pattern and historical demog

7、raphy of midday gerbil Meriones meridianus inferred from the sequences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 Journal of Russian Theriology, 2008, 7(1): 25-32. (SCI)8Wang Zuo-li, Zha Xiang-dong*, Zhou Peng et al. The effects of fusion partners on the inhibition of the toxicity of recombinant antim

8、icrobial peptides to expression host. 中國抗生素雜志,英文稿已接受。9張曉梅,薛寶燕,程新勝,查向東. 食料對煙草甲藥劑敏感性及共生菌和解毒酶活性的影響. 中國煙草科學,2008,29(5):44-47. 10屈滿義,陳青峰,查向東*. 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進展. 國際免疫學雜志,2007,31(4):263-265.11金雛鳳,查向東* , 劉兢. 尖吻蝮毒液類凝血酶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生物學雜志,2007,5:20-24. 12查向東,尹若春,孫亦陽等. 遺傳重組教學探討.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6(1): 25-26.13查向東等

9、. 微囊藻毒素生物合成研究進展。重慶理工學院學報,已錄用。三、其它:1. 參加全國學術會議2次并作會議發言報告: (1)王作利,查向東*,周鵬等.融合頭的改變對抑制重組抗菌肽毒性的影響.醫學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深圳,2009,4. (2)周鵬,查向東*,王作利.共表達陰離子配體生產重組陽離子抗菌肽的研究.抗菌肽開發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深圳,2009, 12.2. 獲得省級科技成果一項3. 申報專利2項:(1)查向東,周鵬,王作利。共表達陰離子配體生產重組陽離子抗菌肽。申請號:200910185208.4。已下達初步審查合格通知書。2設(2)查向東;周鵬;盧穎虎;王作利;

10、 梁琳;梁鵬;劉楊.一種有效提高重組陽離子抗菌肽產量的方法。申請號:201010046503.4.1-4外語水平及雙語教學國外學習經歷;雙語教學經歷(含課程名稱、學時數、學生數、開設時間)u 國外學習經歷:1987.9-1989.2年在法國巴黎十一大學生物系學習遺傳學,獲碩士學位,隨后在法國國家研究中心GIF酶學實驗室和ROSCOFF海洋生物研究所進修,期間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雜志合作發表研究論文。熟練使用英語及法語進行書面和口頭交流。u 雙語教學經歷:除承擔普通遺傳學、遺傳學實驗和生物統計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外,自2004年以來,一直承擔本

11、科生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工作任務。 2004-2005第二學期 80人; 2005-2006第二學期 60人; 2006-2007第二學期 60人; 2007-2008第二學期 80人;2008-2009 第一學期 40人; 2009-2010 第一學期 40人以上學時數均為54學時.1-5獲獎情況近兩年獲獎情況² 分子生物學(雙語)課件在2006年學校多媒體課件認證中被學校專家組評為“優秀”² 省教育廳教研項目“分子生物學與人類社會發展”2007年經專家評審,結題評價“優秀”。2. 教學隊伍情況2-1人員構成(含外聘教師)姓 名性別出生年月專業技術職務學科專業在教學中承擔的

12、工作張 敏女1970.1教 授分子生物學教學;教材與試題庫建設房 偉女19789講 師生物技術理論與實驗教學,網站建設;試題庫建設。董 翔男19775助 教生物技術教學,課程網絡建設;教材與試題庫建設。2-2主講教師情況除課程負責人外的其他主講教師情況簡介(國外學習經歷;近兩年來授課、教學研究情況)張敏:2006年3月8月,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佐治亞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系工作和學習。在教學方面主要承擔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專業核心課的教學;科研方面主要從事基因的克隆表達,蛋白的分離純化,蛋白的生化和酶學性質分析,以及蛋白質晶體學方面的工作。所著論文“野生革耳菌漆酶cDNA在巴斯德畢赤酵母中的表達”

13、榮獲安徽省生命科學論壇暨2005年度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一、主持項目: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0565):擬南芥VSP蛋白的晶體結構和催化特性研究2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050430302):高性能脫色真菌漆酶cDNA序列的3克隆和在畢赤酵母中的表達3安徽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重點,KJ2009A177):擬南芥VSP2蛋白的晶體生長和結構解析二、參加項目: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70489)人類鉀離子通道HERG 的調控蛋白MiRP1 的液體核磁共振結構生物學研究2國家973項目子課題(2009CB825502)組蛋白泛素化的結構基礎三、科研論文:1.Shi Z, Ge H,

14、 Zhao P, Zhang M*. Crystallization and preliminar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of recombinant VSP1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F. 2010, 66: 201-203.2Zhang M, Wei Z, Chang S, Teng M, Gong W. Crystal structure of a papain-fold protein without the catalytic residue: a novel

15、member in cysteine proteinase family.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2006, 358: 97-1053Zhang M, Wu F, Wei Z, Xiao Y, Gong W. Characterization and decolorization ability of a laccase from Panus rudis.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6, 39: 92-974王進,史竹兵,張敏* 擬南芥VSP2蛋白的重組表達及其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測定.生物學雜志, 2009, 2

16、6: 53-55.5張敏* 植物營養貯存蛋白及其生物學功能研究進展. 植物學通報, 2008, 25: 509-516. 房 偉: 華中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碩士畢業,2003年以來從事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6年,基因工程教學3年。l 科研論文:(1)Hong YZ, Xiao YZ, Fang W, Zhang SX, Cha XD, Li JF, Zhou HM. Inducing synthesis of LacA from Trametes sp. AH28-2 and cloning & analysis of 5'-terminal sequence of transcr

17、iption control of the gene. 生物工程學報, 2005, 21(4):547-52.(2)Xiao YZ, HongYZ,Li JF, Hang J,Tong PG., Fang W, Zhou CZ.Cloning of novel laccase isozyme genes from Trametes sp. AH28-2 and analyses of their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6, 71: 493501(3)Hong YZ, Xiao YZ, Zhou HM, Fa

18、ng W. Expression of a laccase cDNA from Trametes sp. AH28-2 in Pichia pastoris and mutagenesis of transformants bynitrogenion implantation. FEMS Microbiol Lett, 2006, (258): 96101(4)Xu YH, Hong YZ, Xiao YZ, Fang W.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lyclonal Antibody against a Recombinant Laccase. Cel

19、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7, 4(4): 315-317.(5)房偉, 方澤民, 劉娟娟. 新型海洋微生物-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達及重組酶性質. 生物工程學報, 2009, 25(12): 1914-1920.董翔: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畢業,2000-2004年留學美國,在佐治亞大學植物病理系從事分子病毒學方面的學習和科研。近兩年講授生物統計學本科課程(3個年級共340人),基礎生物學實驗-微生物學部分,生物技術專業實驗,基因工程實驗等課程;參與基礎生物學實驗省級精品課程建設和細胞生物學教改項目;參編基礎生物學實驗(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0

20、6)。安徽大學2007、2008年度考核優秀。安徽大學第二屆“青年教學基本功競賽”三等獎(2008)l 科研論文:(1)Tong WY, Dong X: Microbial biotransforma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on steroid drugs. Recent Pat Biotechnol 2009, 3(2):141-153.(2)Sun W, Zhou ZZ, Liu MZ, WAN HW, Dong X.Reappraisal of the generic status of Pteroxygonum (Polygonaceae) on the b

21、asis of morphology, anatomy and nrDNA ITS sequence analysis.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 2008, 46(1):73-79.(3) 劉明珍, 周忠澤, 邱英雄, 孫偉, 董翔. 分子證據支持藍藥蓼和大銅錢葉蓼歸入冰島蓼屬. 植物分類學報, 2007, 45(2): 227-233.3課程描述3-1本課程教學理念與目標分子生物學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結構的科學,是人類從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現象的規律和本質、由被動地適應自然界轉向主動地改造生物體的基礎學科,是現代生物技術賴以發展的主要學

22、科之一。因此,分子生物學是高校生命科學學院學生的重要學習課程。教學理念在于引進優秀的分子生物學英文教材,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和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營造中英對照的教學語言環境,采用靈活的考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英語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反過來為利用英語充實提高專業水平和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的學習目標包括:學習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分子生物學英語專業詞匯積累與英語專業書籍和參考文獻的閱讀,培養學生用英語學習、交流分子生物學知識,以及了解學科進展的實際能力。3-2 教學內容選擇與安排一、課程內容體系分子生物學課程共54學時,3學分,面向生命科學學院所有專業本

23、科生開課,為生物技術及生物工程專業必修課,為生物科學、環境科學專業選修課。課程內容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核酸為主)的性質、結構、功能和作用機制,著重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結構與功能,涉及基因的概念與發展、DNA復制、轉錄、翻譯、DNA重組、突變及損傷修復、基因表達調控、基因操作技術、基因組學等內容。課程采用美國印地安那大學使用的原版教材,以該教材為主要藍本,同時充分參考國內外最新教學參考書和優秀課件、科研成就,不斷更新和重組教學內容,以適應本學科發展迅速、新進展層出不窮和教學內容更新率高的特點。課程內容設置著眼點在于保證課程的基本體系、鞏固夯實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同時適當介紹本領域的理論前沿和技

24、術發展動態。保證內容上既體現系統性、一定的穩定性和關聯性,又不僵化、不落伍,充分與國際接軌,與時代同步。二、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第一章緒論 (2課時)(1)分子生物學概念(2)分子生物學發展(3)分子生物學應用第二章DNA與基因(6課時)(1)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2)DNA雙螺旋結構(3)DNA結構的穩定性及影響因素(4)變性與復性第三章 基因組 (5課時)(1) 原核基因組及其特點(2)真核基因組及其特點(3)重復序列(4)基因家族(5)轉座子第四章DNA復制 (6課時)(1)DNA復制的基本特征(2)半保留與半不連續復制(3)DNA復制的基因與酶類體系(4)DNA復制的起始、進行與終止

25、(5)真核復制及端粒酶 第五章DNA安全保障體系 (6課時)(1)復制中的錯誤及修復機制(2)堿基切除修復系統 (3)胸腺嘧啶二聚體的修復機制(4)基因突變的類型(5)同源重組第六章 轉錄原核生物轉錄 (3課時) (1) 轉錄的基本概念 (2) RNA聚合酶 (3) 啟動子及其強弱(4) 轉錄起始 (5)終止子結構第七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 (6課時) (1) 基因表達概念 (2) 大腸桿菌乳糖操縱子模型 (3)阿拉伯糖操縱子 (4)色氨酸操縱子(5) 二組分信號系統第八章 轉錄真核生物轉錄 (4課時) (1)真核RNA種類(2)真核生物RNA聚合酶與轉錄因子(3)真核啟動子及II類基因轉錄

26、 (4)真核生物RNA轉錄后加工第九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 (6課時) (1)轉錄前調控 (2) 轉錄水平調控 (3)轉錄后水平調控 (4) DNA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第十章翻譯 (4課時)(1)遺傳密碼(2)tRNA、核糖體及翻譯有關酶 (3)翻譯的起始、延伸與終止(4)蛋白質的翻譯后加工或分泌(5)翻譯水平上的基因表達調控第十一章 基因工程 (6課時)(1)基因工程的誕生(2)載體、宿主與工具酶(3)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驟(4)基因工程技術的應用(5)常用分子生物學技術 3-3教學方法、手段(舉例說明采用的各種教學方法及手段的使用目的、實施過程、實施效果)一、多種的現代化教學方法與手段的綜合應

27、用分子生物學知識內容相對抽象,涉及圖片很多,傳統教學手段效果有較明顯的局限性。經過積極探索,本課程全面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包括Powerpoint課件、視頻錄像、Flash動畫,使教學形式活潑生動,教學內容更為形象直觀,更利于展現分子作用機制的動態過程,信息量和直觀性大大增加。實踐證明,新的教學方法手段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對相關領域的興趣,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同時,傳統的板書手段也繼續得到合理的配合運用。 本項目組整合國內外多種主流教材的知識內容,融匯多年教學經驗,精心制作了一套Powerpoint英文課件,信息量大,內容新

28、穎和精當,包含豐富的圖表,達到了信息量大、形象直觀、容易理解和濃縮提煉的目的,同學們普遍反映內容豐富、形象直觀、易于理解,深受好評,并獲得學校專家的認可,在安徽大學首屆優秀多媒體課件評選中獲獎。而且在每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課件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中。在課堂教學之外,通過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開辟第二課堂,有效地拓展了教學空間,滿足學生多層次的學習要求。專門安排習題講解和課后答疑時間,以及利用e-mail等手段與同學交流和解答問題,及時鞏固課堂知識。另外,我們購買或制作了一些教學模型。這些模型的的使用,也能起到較直觀的教學效果。二、靈活運用雙語教學方式,兼顧不同層次、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需求雙語課程不

29、能為“雙語”而“雙語”,“雙語”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具體實施中必須兼顧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和接受能力。處理得好,知能和語能雙豐收;處理不好,反而妨害專業知識的掌握,事與愿違。為保證雙語效果,要求學生課前預習相關章節的外語教材內容,初步掃除詞匯障礙,并找出疑難以備課堂提問;課堂上,教師結合多媒體課件,盡可能簡練地給出章節概要,用清晰的語言講明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后,再充實必要的實例。對專業的英文詞匯作專門的解釋,并適當介紹科技英語的常用句式和語法,幫助學生掃除語言障礙。為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課堂上鼓勵學生閱讀教材或課件中的重點句子,或用英語回答問題。課后作業要求學生用英文完成,對于作業中

30、出現的共同性的問題或一些突出問題,在課堂上抽出時間集中講解。對課后閱讀則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出不同的建議或指導。考慮到英文程度較低學生的實際困難或有些同學考研的需要,補充一些中文參考書、習題等教學材料。實踐證明這種靈活的雙語教學方式是切實可行的,消除了部分學生的畏難或抵觸情緒,較好地實現了知能和語能相互促進的教學目的。3-4考核(考試)方法閉卷考試;題型多樣化。試題全部用英語,要求答題基本用英語。 結合平時成績。平時成績包括出勤率、課堂提問和課后作業。鼓勵學生用英語提問和回答問題。3-5教材(含雙語教材使用與建設;擴充性雙語資料使用情況)經摸索,選用了程度適中的Essential of Mo

31、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學精要)作為教材,同時推薦GENE VIII,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Biology(Peter Paolella),并配合國內最新的參考書如朱玉賢現代分子生物學或楊榮武主編的分子生物學等。3-6網絡資源(含網絡硬件環境,網上資源名稱列表、網址鏈接及在教學中的使用情況)分子生物學課件已經在我校教務處網站上網。為方便教學和與學生交流,建設了分子生物學教學網站3-7 教學效果(學生評教指標和校內管理部門提供的近兩年的學生評價分數及評語;課程負責人教學錄像要點)1、課程負責人近兩年學生評價分數在90分以上2、近兩年的學生教學考核(

32、教務處提供)年度單位姓名現聘崗位教學考核學生單位總評2009生命科學學院查向東91.6995.5092.832008生命科學學院查向東2C91.159291.403、課程負責人教學錄像要點:查向東教授教學內容:Chapter 7: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 in Prokaryotes教學目標:本章要求學生掌握基因表達的概念、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特點、乳糖操縱子結構、操縱子的負調控與正調控、以及模型的遺傳學和生物化學驗證。重點與難點:operon, operator, regulatory gene and structural genes, po

33、sitive control and negative control.教學要求:掌握乳糖操縱子的基本結構以及正、負調控的作用機制。理解基因表達調控的重要性。(詳見錄像。)4課程建設規劃4-1 本課程四年內的建設規劃(含課程網站建設規劃)一、本課程建設目標:1營造研究性學習的氛圍,探討小組討論式學習、師生互動式(課堂或網絡)學習等新的模式。2建設和完善考試題庫和自測體系。3加強教師能力培養,進一步提高雙語教學水平。4. 豐富教學網站的形式、欄目和內容,使之成為輔助教學的有力工具。5. 編寫系統的課程輔導材料并爭取正式出版。6. 發表相關科學研究史或其它教學研究論文1-3篇。二、本課程的建設步驟

34、與計劃:1(2010-2011)不斷改進已有的課件,加入更多的圖片及動態和互動式教學內容。2(2011-2012)建設試題庫,使題量進一步加大,試題的形式多樣化。3(2012-2013)建設校內學生使用的網上自評和考試系統,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自測。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網上互動答疑和討論功能,使師生可以全方位地交流。4(2013-2014)完善教學網站的內容和管理,實現動態更新、網上互動。4-2聘請國外教師(專家)來華授課計劃擬聘請張穎、葛繼志夫婦(我院畢業生,現在美國從事教學科研)或其它華人專家學者回國期間,進行現場教學交流和指導,并示范講課。4-3所在高校鼓勵雙語教學課程建設的政

35、策措施及實施情況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14號)和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 (教高20071號)等文件精神,適應我國加入WTO后高等專門人才培養的特點和時代需要,根據安徽大學關于加強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校政200342號)中對“雙語教學”的要求,為積極推動我校的“雙語教學”,規范我校“雙語教學”教學管理工作,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提高學生外語實際應用能力,安徽大學近年結合211工程建設和教學評估,重視雙語教學課程建設,提倡和鼓勵有條件的學科專業開設雙語教學,先后制定了安徽大學關于實施和推進雙語教學的若干意見(校政200625號)和安徽大學本科教學質量與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校政200849號)文。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要求在今后若干年內經過努力建設,積極引導,推動全校各本科專業廣大教師認真實踐、逐步提高,為我校使用英語進行教學打下較堅實的基礎,并爭取有50門左右的本科課程使用英語教學達到較高的水平,從而提高我校非英語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