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科學復習_第1頁
七年級下冊科學復習_第2頁
七年級下冊科學復習_第3頁
七年級下冊科學復習_第4頁
七年級下冊科學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下冊科學復習提綱第一章第一節:新生命的誕生1、精子和卵細胞新生命都是從受精卵發育而來。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細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細胞卵細胞結合產生。精子和卵細胞:卵細胞是人體中最大的細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夠移動。精子和卵細胞屬于性細胞,其細胞核內都攜帶著遺傳物質。2、人的生殖系統男性生殖系統:由睪丸、輸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組成。睪丸的主要功能: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統:由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 組成。 卵巢的主要功能: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約每個月會排出一個成熟的卵細胞,子宮是胚胎發育的場所。【來源:21·世紀·教育·網】3、受精與妊

2、娠受精: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妊娠:受精卵沿著輸卵管往下移動到子宮后,經過數次分裂逐漸形成胚胎,并附著在子宮壁上,這時女性就懷孕了,也稱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細胞受精的場所在輸卵管,且在輸卵管就開始分裂。而胚胎發育的場所主要在子宮。)4、胚胎發育主要在子宮(發育時間約280天或約9個月)胚胎發育早期的營養來自卵細胞中的卵黃,當植入子宮后胚胎發育的營養和氧氣來自母體。胚胎通過臍帶和胎盤與母體相連。從母體獲得營養和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5、分娩和養育分娩:胎兒從母體內產出的過程叫做分娩。分娩過程分為宮頸擴張、胎兒娩出和胎盤娩出三個階段。試管嬰兒:(P81)人

3、工完成受精過程,然后將受精卵植入子宮內繼續發育。(本質上是種有性生殖) 嬰兒:產出的胎兒叫嬰兒。新生嬰兒主要靠母乳喂養,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還含有抗病物質。羊水的作用?新生兒出生為何會哭?第二節:走向成熟1、青春期發育的主要特征是性發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異稱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異稱為第二性征。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變化是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成熟。4、月經是女孩的卵巢發育成熟,能產生卵細胞的標志。遺精是男孩的睪丸發育成熟,能產生精子的標志。第四節:動物新老個體的更替1、動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需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鯊、蝮蛇受精方式體

4、內體外(水中)體內胚胎發育方式卵生胎生卵胎生幼體發育場所體外體內(子宮內)體內營養來源卵黃母體(主要來源)卵黃無性生殖(不需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昆蟲、爬行、鳥、哺乳)體內受精分裂生殖(代表動物:變形蟲);受精方式出芽生殖(代表動物:水螅)。 (魚、兩棲)體內受精有性生殖動物的生殖方式卵生(昆蟲、魚、兩棲、爬行、鳥)(哺乳)胎生胚胎發育方式(單細胞動物變形蟲、草履蟲)(鯊、蝮蛇)卵胎生分裂生殖無性生殖(水螅)出芽生殖2、胎生與哺乳對哺乳動物的繁殖的意義:為哺乳動物的幼體提供了穩定的生活環境和營養,成活率有很大提高。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衰老的最終結果是死亡。死亡的主要特征是心臟、肺和大

5、腦停止活動。死亡的主要標志:大腦停止活動。4、克隆技術是無性生殖。 第五節:植物的一生1、種子的結構(參考書本19頁菜豆種子的結構圖,玉米種子的結構圖) 2、植物的胚是新植物提體的幼體,它由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3、根據胚中的子葉數目,可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小麥、玉米、水稻、高粱、甘蔗) (菜豆、大豆、棉、黃瓜、花生、橘) 4、根據種子里有無胚乳,可分為有胚乳種子和無胚乳種子。 (小麥、玉米/水稻、蓖麻、柿) (菜豆、大豆、棉、黃瓜、花生) (單子葉植物) (雙子葉植物)5、有胚乳的種子中,營養物質主要貯存在胚乳里;在無胚乳種子中,營養物質主要貯存在子葉中。(淀粉遇碘會變藍。

6、)6、種子萌發時需要充足水分、適宜的溫度和空氣。7、種子萌發后長成的幼苗能獨立生活的主要標志是胚芽發育成莖、葉并轉綠。8、種子萌發過程中,首先是胚根發育成根,其次胚芽發育成莖和葉。9、根據芽的著生位置,芽分為頂芽 和 側芽。葉原基發育成幼葉,芽軸發育成莖。頂芽的生長會使植物的莖增長,側芽的生長會在植物體上形成側枝。210、頂芽發育較快,往往抑制側芽的發育,摘除頂芽,就會促使側芽發育,多長側枝。花萼(由萼片組成)花蕊花冠(由花瓣組成)11、花藥:里面有花粉雄蕊花的結構花絲柱頭(P23)雌蕊花柱子房:里面有胚珠花托12、植物經過開花、傳粉之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

7、13、植物的一生經過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發育、植株開花、結果等生長期后,將會死亡。14、植物的種族是在生命周期的循環運動中得以延續的。第六節: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1、雄蕊中的花粉從花藥中散出來,落到雌蕊的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傳粉的方式主要有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其中較普遍的傳粉方式是異花傳粉。2、根據傳粉的不同途徑,花分為蟲媒花和風媒花;前者主要靠昆蟲傳粉,后者主要靠風力傳粉。3、被子植物受精過程:黏液刺激昆蟲/風力受精卵花粉 柱頭 花粉管 形成兩個精子(胚珠內的)卵細胞4、植物受精后,受精卵發育成胚,珠被發育成種皮,子房壁發育成果皮,整個子房發育成果實。 子房壁 果皮子房 珠被 種皮 果實 胚

8、珠 種子 受精卵 胚(子房內的胚珠數決定了果實內的種子數)5、為使作物的大多數雄蕊都能得到花粉,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給作物傳授花粉,這種方法叫做人工授粉。6、通過種子來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有性生殖,不是通過種子來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無性生殖。無性生殖7、蕨的繁殖:葉背上的孢子囊群 孢子囊 孢子 原葉體 幼蕨 蕨21·cn·jy·com8、植物的無性生殖(1)孢子繁殖:(如:蕨、地錢、葫蘆蘚、藻類)(2)營養繁殖:用營養器官(根、莖、葉)進行繁殖的方式。包括:分根、壓條、扦插和嫁接等。(注:營養繁殖的優點 (1)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2)繁殖速度較快。)9、接穗能否成

9、活的關鍵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是否緊密結合。10、組織培養:在人工配制的培養基上,于無菌狀態下離體培養植物的器官、組織、細胞和原生質體等,并使其增殖,分化來得到新植株的一種技術手段。www.21-cn-11、組織培養特點:1)新個體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2)親本利用率高;3)適用范圍廣;4)繁殖速度快,受季節影響小且誘導變異也比較容易。2·1·c·n·j·y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復習提綱第二章第一節:感覺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痛覺、觸覺、冷覺和熱覺,其中冷覺和熱覺又可統稱為冷熱覺。2、人的感覺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膚等。3

10、、對熱覺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對觸覺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4、嗅覺的形成:氣味嗅覺神經末梢(接收刺激)嗅覺神經(將信息傳遞到大腦)大腦(形成嗅覺)嗅覺的特點:長時間處于某種味道的環境中,會因為大腦的嗅覺中樞適應(疲勞)而聞不出這種味道;嗅覺敏感的程度因年齡,動物種類和氣味種類等的不同而不同。5、舌頭表面的每個味蕾上都有味覺細胞和味覺神經。味覺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學物質溶于唾液)味覺細胞(接受刺激)味覺神經(將信息傳遞到大腦)大腦(形成味覺)。21·cn·jy·com6、舌的不同部位對味道的敏感性不同味道酸甜苦咸敏感區域舌側(中)舌尖舌根舌側(前)7、進行P5的

11、活動時,在每吸入一種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實驗的影響(或干擾)。第二節聲音的發生和傳播1、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2、聲音發生的條件:振動;聲音傳播的條件:需要介質;聲音傳播的方式:聲波。3、在15的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40米秒。第三節耳和聽覺1、耳的結構: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聽小骨、咽鼓管;內耳包括耳蝸、前庭和半規管。2、耳的主要功能:聽覺和保持身體平衡。位覺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規管中(解釋暈船、暈車現象)。3、聽覺產生過程:耳廓(收集聲波)外耳道鼓膜(將聲波轉化為振動)聽小骨(將聲波擴大并傳導)耳蝸(

12、接受刺激、產生信息)聽神經(傳導信息)大腦(產生聽覺)。4、遇到巨大的響聲時,迅速張嘴,捂緊雙耳是使鼓膜內外氣壓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5、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聲音的高低(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響度-聲音的強弱(振動幅度越大、離聲源越近,響度就越大)音色(與發聲體的性質、形狀、發聲方法有關)6、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單位是赫茲(Hz)。人的發聲頻率大約在65赫茲到1100赫茲之間;聽覺頻率大約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之間。高于20000赫茲的聲波叫做超聲波,低于20赫茲的聲波叫做次聲波。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第四節光和顏色1、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如太陽、燃燒著的蠟燭、開著的電視

13、的屏幕、螢火蟲等。2、光的傳播特點: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步槍瞄準、列隊排整齊)。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最快(3×108m/s),空氣中次之。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5米。3、光的色散: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彩色光帶中顏色的順序:紅、橙、黃、綠、藍、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紅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復色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多種單色光混合而成。www.21-cn-4、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的應用:紅外測溫儀

14、、紅外夜視儀、紅外遙感、紅外攝像儀、紅外望遠鏡。紫外線的應用:熒光效應、殺菌、消毒。5、物體顏色:a) 透明的物體的顏色由透過它的色光顏色決定(其他色光被吸收)b) 不透明的物體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顏色決定(其他色光被吸收)注意:白色物體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體則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第五節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反射:光從一種均勻的物質射到另一種物質的表面上時,光會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質中。2、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時,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指

15、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垂直射入時,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三線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為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路具有可逆性。3、在科學上往往用一個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線和方向。這樣的直線稱為光線,期中箭頭的指向表示光的傳播方向。 鏡面反射:黑板的反光、后視鏡、化裝鏡4、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電影屏幕、植物、墻壁、衣服等5、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光的反射現象) 像和物離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與物的連線和鏡面垂直。像和物體以鏡面對稱【注意】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體本身大小有關,和距離沒有關系蠟燭發

16、出的光經鏡面反射進入眼中,感覺反射的光線好像是從虛像的位置發射出來的。 凸面鏡 凹面鏡6、凸面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如:汽車觀后鏡)。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如:太陽灶)。7、光的折射:光從一種透明物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物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 (注意:當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時,傳播方向不變)8、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時,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 )當光從其他透明物質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 )【注意】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垂直射入界面時,入

17、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三線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為0°。 光發生折射時,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在界面上發生折射的同時也發生了反射。8、從河岸上看水中的物體覺得淺,從水中看河岸上的樹覺的高。空氣水第六節眼和視覺1、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有會聚光線的作用。(凹面鏡也有會聚光線的作用)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有發散光線的作用。(凸面鏡也有發散光線的作用)3、有關凸透鏡成像的幾個概念:焦點F:凸透鏡能將太陽光(平行光)會聚成一點,這點叫做焦點。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凸透鏡有一對實焦點,而凹透鏡有一對虛焦點)物距u:透鏡到物體的距離。像距v:透鏡到像的距離.4、凸透鏡成像規律

18、(P30) 物體到透鏡的距離u像的特點像與透鏡的距離v應用倒立或正立縮小或放大虛或實倒立縮小實照相機倒立放大實幻燈機倒立等大實測焦距f不成像獲取平行光正立放大虛放大鏡5、眼球與折光系統: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鞏膜、視網膜等)及其內容物(包括晶狀體和玻璃體等)組成。眼的折光系統由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組成。物體射出的光線經折光系統的折射,在視網膜上形成物像(倒立縮小的實像),經視神經傳入大腦,形成視覺。6、虹膜的作用:調節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進入眼球內的光線的強弱。7、近視和遠視的原因及矯正(圖見P3334)原因矯正近視成像在視網膜前佩戴凹透鏡遠視成像在視網膜后佩戴凸透鏡第七節信息的獲取和

19、利用1、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狀態、特性的變化。2、獲取、處理信息的途徑:外界事物 感受器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 效應器3、用于獲取、傳遞、處理和利用信息的技術稱為信息技術。4、電磁波是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電磁波包括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射線等。光也是一種電磁波。紫外線可以殺菌消毒,還能是熒光物質發光,用來鑒別紙幣真偽;X射線在醫學上可以診斷疾病;射線可以殺死腫瘤細胞。21教育網5、不論是嗅覺、味覺、視覺、聽覺,它們形成的部位都在大腦。七年級下冊科學復習提綱第三章 第一節、機械運動1、參照物:以某一物體為標準來判斷另一物體的運動狀態,這個標準就是參照物。相對于這個

20、標準,如果位置發生變化,則它是運動的,如果位置沒有變化,則它是靜止的。【來源:21·世紀·教育·網】2、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沒有絕對的靜止或運動,只有相對靜止或運動)3、機械運動: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較簡單)【來源:21cnj*y.co*m】4、5、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比較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時間6、 速度: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定量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計算公式: 變形公式: 7、 速度單位:國際單位:米/秒,

21、符號:m/s,讀作:米每秒。常用單位:千米/時,符號:km/h,讀作千米每時。 換算: 1米/秒=3.6千米/時, 1千米/時= 米/秒注:單位換算過程:2m/s=2×36km/h=7.2km/h(過程單位同后) 常識:人步行速度:1.3米/秒,自行車速度:4米/秒,汽車速度:30米/秒,光速:3×米/秒 第二節、力的存在8、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9、力產生的條件: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不接觸也能產生力,如吸鐵石;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產生力,如相互挨著的課桌)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10、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形狀(發生形變)改變物體的

22、運動狀態(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但填寫時都寫運動狀態改變);。1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比如兩車追尾,后車撞了前車,兩車都損毀【出處:21教育名師】12、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牛頓,簡稱牛,符號N表示。 常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一個蘋果重2N 13、力的測量:測力計,常用測力計為彈簧測力計 14、彈簧測力計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受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23、) 使用方法:“看”:使用前注意量程、分度值、指針是否指零;“調”:指針調零;“讀”:讀數=掛鉤受力。21*cnjy*com注: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最大量程。15、 彈性:受力時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原狀的性質 彈力: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拉力越大,彈簧形變也越大。1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17、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在箭頭邊上標上力的大小,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2-1-c-n-j-y18、作圖步驟:作標度,力的大小必須為標度的整數倍(至少為兩倍,35倍最佳)力的

24、作用點畫在受力物體的幾何中心,畫線段,注意箭頭畫在線段的末端,每個線段長度必須與標度一樣, 箭頭旁邊標上力的大小(一般的力用F,重力用G)注:檢查作圖時按作圖步驟檢查一遍;若只告訴質量,必須把質量化成重力再作圖,必須寫出轉化過程,質量不能作圖【版權所有:21教育】 第三節、重力19、重力: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一般說的物體重量、物重等都指重力) 地面和地面上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20、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不管物體在斜面還是在水平面上,不管作向上運動還是向各個方向運動或靜止時,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運用:重垂線21*cnjy*com21、重力的作用點

25、: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重心) 重心的確定:A、質量分布均勻且外形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幾何中心。 B 、形狀不規則或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質的重心,可用懸掛法和支撐法確定注: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如圓環的重心。重心位置不隨物體放置方式及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22、重力公式(重力和質量成正比):G=mg m=G/g g=G/m m表示物質的質量(單位:千克),G表示重力(單位:牛) g=9.8牛/千克,含義:(在地球表面或附近某處)每千克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 牛 如果沒有說明,則一般默認用g=9.8牛/千克計算。若有注明則用g=10牛/千克計算23、重力大小的影響因素:跟緯度有關,維度越高,重力

26、越大;跟高度有關,高度越高,重力越小;跟星球有關,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約為地球的六分之一(到月球上的物體,質量不變,重力變小)24、 沒有重力的情況:不能倒水,物體滯留空中,人一跳能離開地球,不能測重力,但能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25、 質量與重力的比較質量重力區別概念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單位千克(Kg)牛(N)性質是物體本身的屬性地球施加給物體的力測量工具天平彈簧測力計方向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有大小(G=mg),方向總是豎直向下。變化與位置無關與位置有關聯系質量為1千克的物質,重為9.8牛 重量與質量的關系式是G=mg第四節、牛頓第一定律26、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在

27、科學實驗和科學推理的基礎上)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2·1·c·n·j·y27、力和運動的關系:力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8、慣性:任何物體都有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 第五節、二力平衡的條件30、二力平衡: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兩個力就互相平衡。31、二力平衡的條件:兩力大小相等,兩個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若為三個填空則填寫前三個)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B:受平衡力;C:作

28、用力大小不同;D:沒有作用在同一受力物體上32、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比較共同點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不同點兩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兩個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兩個力不一定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兩個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兩個力的性質不一定相同兩個力的性質相同兩個力作用的效果是物體運動狀態不變兩個力分別產生各自的效果注:判斷平衡力的方法:同一受力物體(圈出受力物體),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判斷相互作用力的方法:兩個受力物體(圈出受力物體),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第六節、摩擦力33、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

29、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不僅固體間會產生摩擦,液體和氣體之間也會產生摩擦。21教育網34、 摩擦力的分類 滑動摩擦:兩個物體之間因相對滑動而產生的摩擦(大小與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時的拉力相同且大小不會變化,小于作加速運動時的拉力,大于作減速運動時的拉力。光滑表面的滑動摩擦力為0)21·cn·jy·com 滾動摩擦:兩個物體之間因相對滾動而產生的摩擦(滾動摩擦遠小于滑動摩擦) 靜摩擦:兩個具有相對運動趨勢,但有相對靜止的物體間的摩擦叫做靜摩擦(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只要物體保持靜止,其拉力多大,摩擦力就多大,隨推力變化而變化)注:這里的拉力也可能是推力 放

30、在水平桌面上的東西與桌面不具有相對運動趨勢就不具有靜摩擦35、摩擦力的方向 由于摩擦力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若失去這個摩擦力,物體會向哪里運動就是運動趨勢。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的摩擦力,就看它們的運動趨勢),因此摩擦力的方向必定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如右圖)www.21-cn- 物體B受到向右的拉力F而向右開始運動,則物體B受到地面給它的摩擦力向左: 物體A原本靜止,而B開始向右運動,則A由于慣性保持原本的靜止狀態,有向左運動的趨勢,故A受到的摩擦力向右21·世紀*教育網左圖:物體靜止,它有向下運動的趨勢,故它受到的摩擦力向上右圖:物體靜止,它有向斜下方

31、運動的趨勢,故它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右圖:皮帶輪上的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向右,注意,物體與皮帶輪之間是相對靜止的,故要用相對運動趨勢來判斷,而不是它們的運動方向V36、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僅僅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與其他無關 與表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當壓力相同時)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動摩擦力大小 與壓力大小有關,(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7、有益摩擦:鞋底花紋、防滑墊、拉弦、皮帶輪運貨 有害摩擦:滑梯、機器轉軸、旱冰鞋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加表面的粗糙程度 增加壓力 變滾動為滑動 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降低表面的粗糙程度(添加潤滑劑)減小壓力 變滑動為滾動

32、 使接觸面彼此分離(氣墊船、磁懸浮)www-2-1-cnjy-com 第七節、壓強39、壓力的作用效果:由有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決定的40、壓強: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 影響壓強的因素:壓力和受力面積41、壓強公式: 注:判斷液體壓強時,也可用P=gh( :液體密度,g:9.8牛/千克,h:液體深度)P:表示壓強,單位:帕斯卡(Pa) F:表示壓力,單位:牛(N ) S:表示受力面積,單位:() 壓強的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 1 帕=1 牛/米2 1000 帕 = 1 千帕注:壓強的單位帕斯卡非常小,一張對折報紙對桌面壓強約為1帕 計算時:行走,算一只腳面積;站立,算兩只腳面積;汽車

33、,四個輪胎面積;坦克,兩條履帶面積 計算時必須注意先化單位(壓力為N,受力面積為,壓強為Pa),再帶入計算43、 任何物體能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個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遭到損壞44、 增大壓強:減小受力面積(刀刃、釘鞋、啄木鳥的喙),增大壓力 減小壓強:增大受力面積(坦克履帶、沙發、駱駝的腳趾),減小壓力45、 液體的壓強:液體對容器的底部和側壁都會產生壓強,液體內部也存在壓強, 且同一深度,液體在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6、影響液體壓強的因素: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深度:到液面的距離) 同一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不同的液體,在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壓強大47、壓強計: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強

34、。當壓強計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壓強時, U形玻璃管左右兩管內的液面就會出現高度差。壓強越大,高度差越大。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容器傾斜后,相同的液體液面會下降 A的液體體積比B的少ABC:同一深度,壓強相同CDE:同一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EF: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體壓強也大a b E Fa:橡皮膜向上凸(越深,越向上凸);b:橡皮膜向下凹ABC:相同液體,相同高度,相同底面積,底部壓強相同(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gh,密度、深度相同,又由于底面積相同,壓強相同,根據 ,壓力F也相同)EF:F底部受到的壓強要大(根據P=gh可知,液體密度不變,高度變高,故壓強變大)七年級下復習提綱第四章 第一

35、節、太陽和月球1、太陽概況:離地球最近的恒星,發光發熱的氣體星球 太陽的直徑約為140萬千米;質量為地球的33萬倍;體積為地球的130萬倍;表面溫度約6000 攝氏度;中心溫度達1500萬攝氏度;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2、太陽為地球表層和人類活動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太陽與地球的生物息息相關 光球層(肉眼可見) (太陽黑子)3、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 色球層 (耀斑、日珥) 日冕層 (太陽風)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4、太陽活動 太陽黑子:太陽表面溫度較低而較暗的氣體斑塊。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為11年。太陽黑子最多的那一 年,成為太陽活動峰年,黑子數極少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谷年。1755年

36、為第1周,2009年為第24 周.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耀斑:色球層上突然增亮的斑塊。爆發時會釋放巨大的能量5、 太陽活動的影響: 耀斑增強時,會影響地球上的無線電短波通訊。 太陽黑子、耀斑活動增強時,要防曬避免紫外線過強照射損傷皮膚注:不能用雙筒望遠鏡或不加濾鏡的天文望遠鏡直接觀測!6、月球概況: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本身不發光看到的是太陽照亮的月面 月球直徑約為3476千米,地球直徑的3/11,約為太陽直徑的1/400 月球的體積約為地球的1/49;月球的質量只有地球的1/81(由于月球離地球近,故看上去跟太陽大 小差不多) 地月距離約38.44萬千米,約為

37、日地距離的1/40035、 月球表面明亮相間,亮區是高原,暗區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點,分別被稱為月陸和月海。8、環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體撞擊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發9、月球上的特點:引力小;晝夜溫差大;遍布環形山;不能傳播聲音(無空氣);沒有空氣和水,表面只 有巖石和碎屑。注:月球上沒有的大氣層,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第一個利用火箭飛行的是萬戶;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成功;我國發射“神舟”飛船,“嫦娥”衛 星。經長期探測,發現月球上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月球上物體重力會變得輕:由于月球的質量比地球小得多,引力小。 月球表面晝夜溫差大:月球表面沒有大氣,白天迅速升溫,

38、夜晚能量喪失殆盡。 月球表面布滿環形山:沒有大氣的保護,月球遭受隕石肆無忌憚的撞擊形成的10、正確使用天文望遠鏡: 選擇視野開闊的地方安放;用尋星鏡對準目標星體:a.先在鏡筒外沿鏡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準目 標星體。b.用調節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將目標星體置于視野中央;用主鏡觀察目 標星體。a.調節目鏡的焦距使主鏡內的影像清晰。b. 用調節手柄緩慢調節,直至在主鏡內找到目標 星體。c. 瞄準目標后再次調節目鏡焦距,使目標星體的像清晰。(絕對不能用雙筒望遠鏡或不加濾鏡21教育網 的天文望遠鏡直接觀察太陽。 第二節、地球的自轉11、地球的自轉: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的運動。 12、地球自

39、轉的方向:自西向東。 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 順時針方向旋轉。(南順北逆)13、地球自轉的周期:約24小時14、地球不發光不透明:出現晝夜半球15、晨昏線(圈):晝夜半球的分界線(一個圓圈),它由晨線(半圓)和昏線(半圓)構成。 晨線:太陽升起的地方(由黑夜進入白天);昏線:太陽落下的地方(由白天進入黑夜)16、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日月星辰東升西落;晝夜交替;星星的視運動照片注:晨昏線與太陽光垂直;東邊先過晨線,故東邊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薩天黑還在睡覺)第三節、地球的繞日運動45、 地球的公轉:地球自西向東繞太陽不停地旋轉,地軸呈傾斜狀態(地 軸與公

40、轉軌道面呈66.5°夾角)地軸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周期為365.2422天,即一年46、 太陽高度:太陽光與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 一天中太陽高度早中晚:先變大再變小,桿影先變短再變長,正 午太陽高度最大,桿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轉)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夏季大,桿影短(夏至日太陽高度最大,桿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陽高度小, 桿影長(冬至日太陽高度最小,桿影最長)。(由于 地球公轉) 同一時間,中高緯度地區,緯度越大,太陽高度越小,桿影越長 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向兩邊遞減,即:離太陽直射點越近,太陽高度越大,桿影越短;離太陽直射 點越遠,太陽高度越小,桿影越長19

41、、太陽直射點:太陽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陽高度為9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歸線 、回歸線之間的地區:太陽兩次直射(包括赤道)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回歸線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歸線 、其他地區無直射20、晝夜長短的變化 赤道全年晝夜等長 北半球其他地區:從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晝長夜短(夏至日晝最長夜最短), 北極圈以內發生極晝現象(夏至日時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都發生極晝);從秋分日到來年春分日(太 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晝短夜長(冬至日晝最短夜

42、最長),北極圈以內發生極夜現象(冬至日北極圈 及其以北地區都發生極夜);南半球正好相反 春分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南北極圈內無極晝極夜現象 太陽直射點北上:北半球晝變長夜變短;太陽直射點南下:北半球晝變短夜變長 緯度越高,晝夜變化越大 第四節、月相21、月相: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叫月相22、 23、 從新月到滿月再到新月,是月相變化的一個周期。這一周期平均為29.53天,稱為朔望月。我國的農 歷月份就是根據朔望月確定的。每月的朔為農歷初一,望為十五或十六。24、 月球始終以同一個面對著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原因:月球的自轉與公轉周期相同)月相變化規律26、 月相與農歷

43、: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新月);端午:農歷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陽:農歷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中秋:農歷八月十五(滿月);錢塘江大潮:農歷八月十八(滿月)27、月球影響地球的表現潮汐:在向著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兩者之間即為低潮。注:記憶口訣: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現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現在西邊的天空,且月亮的西側(即右)半邊明亮。 下下下東東:下弦月出現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現在東邊的天空,且月亮的東側(即左)半邊明亮。 與詩句相應的月相(明月一般指滿月)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上弦月)去年元夜日,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枝頭,人約黃昏后。(滿月)風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鶻。(新月) 采蓮去,月沒春江曙。(滿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滿月)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滿月)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滿月)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峨眉)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新月) 第五節、日食和月食日食月食概念太陽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現象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變暗的現象原理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