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植保工種試題_第1頁
高級植保工種試題_第2頁
高級植保工種試題_第3頁
高級植保工種試題_第4頁
高級植保工種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 填空題: 我國植保工作的指導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稻螟蟲和稻苞蟲都是(咀嚼式)口器,葉蟬和飛虱都是(刺吸式)口器。構成植物病害定義的三個部分是致病因素、(病理程序)和危害性。褐稻虱有長翅和短翅二種類型,(短)翅型出現多時是大發生的預兆。蝗蟲在胚后發育過程中,變態類型為(不全變態)。鱗翅目成蟲羽化后,為了促進性成熟,需要進行(補充營養)。棉鈴蟲從食性范圍來看,屬于(多)食性。農藥的常用劑型有 粉劑 、 可濕性粉劑 、 乳油 、 顆粒劑、懸浮劑、水劑 。昆蟲常見的口器類型有 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銼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 真菌的無性孢子類型有 厚垣孢子、芽孢

2、子、粉孢子、游動孢子和孢囊孢子、分生孢子。昆蟲的觸角是由 柄節、梗節、鞭節 三節組成。昆蟲的滯育和休眠不同,滯育的生理機制是由(內激素)控制的。除草劑防治農田雜草的使用方法分(莖葉處理)、(土壤處理)和殺草薄膜除草法。麥田常用的除草劑主要有( 2,4-D類 )和(取代脲類)兩類。擬除蟲菊脂類農藥對害蟲的作用方式表現為強(觸殺 )性。20%速滅威乳油稀釋800倍,其濃度相當于( 250 )ppm。子囊菌的子囊果分為 閉囊殼、子囊殼、子囊腔、子囊盤 四種類型。大多數園林植物在年周期中表現最明顯的有兩個階段,即 生長期 和 休眠期 的規律性變化。全變態類昆蟲幼蟲有 原足型、多足型、寡足型、無足型 四

3、種類型。植物病蟲害防治的基本原則是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配制0.5%石灰等量式濃爾多液,硫酸銅、石灰和水的用量比是( 1:1.200 )。高毒農藥最后一次施藥離作物收獲的必要期間稱( 安全間隔期 )。稻紋枯病發生的適宜氣候條件是( 高溫高濕 )。二、 是非題病狀是指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現出的不正常狀態。( )單年流行病害通常都是單循環病害。( × )水稻葉瘟癥狀因品種抗病性和氣候條件不同而異,抗病品種遇干燥氣候發生白點型癥狀。( × )。防治水稻紋枯病的理想農藥是富士一號、三環唑。( × )棉花立枯病多在棉花播種后1-2月內發生。( )細菌無真正的細胞核。( )林木

4、的非侵染性病害也能產生病征。( × )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應用胃毒劑。( × )蘇云金類的細菌殺蟲劑對蛾蝶類幼蟲防治效果好。( )植原體對四環素特別敏感。( )小麥吸漿蟲從卵到成蟲的各個蟲期都離不開土壤,所以防治上進行土壤藥劑處理是重要措施。( × )分蘗期防治水稻螟蟲的最佳方法是撒毒土。( )每種病蟲都是一定數量的天敵,麥蚜和七星瓢蟲是食物鏈關系。( )稻田灌水深、氮肥多,有利于稻瘟病發生。( )小麥蚜蟲發生的適宜氣候條件是適溫高濕。(× )水稻爛秧有爛種、爛芽和死苗三種類型。( )水稻白葉枯病和細菌性條斑病都能在苗期發病。( × )螟害和穗

5、頸瘟都可引起白穗,但螟害的白穗易抽起且有蟲孔。( )小麥赤霉病發生流行的關鍵是抽穗開花期和溫暖多雨的天氣相吻合。( )觸殺型除草劑不能以土壤處理法使用。( ×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規定,以非農藥冒充農藥的定為假農藥。( × )農藥使用后,在規定的安全間隔期內可以采收。( )同種昆蟲的個體高密度的聚集在一起的習性稱為群集性。( × )利用敵敵畏或敵百蟲可防治各種作物上的粘蟲。( )雜草與農作物爭陽光、養料、水分、空間,直接威脅植物的生長,影響產量和品質。( )麥田使用2.4D除草要與棉田間隔100米以上。( × )黑線倉鼠主要棲息野外,所以不

6、傳播任何疾病。( )利用貓、鷹、狗捕捉害鼠,稱為生物滅鼠。( )預報技術要求的實用性,是指防治辦法能被人們接受。( × )利用有效積溫只能預測害蟲的發生期。( )有效積溫主要用于預測害蟲的發生期,并可對某種害蟲在該地區一年發生的世代數進行推算。( )小麥紋枯病主要危害葉鞘和莖桿,形成云紋斑。( × )葉銹與桿銹病菌均在冬麥苗上越冬。( )玉米螟幼蟲大多數危害雌穗,咬食花絲與籽粒。( × )棉鈴蟲屬單食性,只為害棉花。(× )40%的樂果乳油相當于4000mg/kg。( )藥液配好后應立即使用,不宜存放時間過長。( )波爾多液在使用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作物

7、選擇不同配比。( )桑園附近禁止噴灑波爾多液,以免家蠶感染中毒。(× )在安全間隔期內,農藥的使用量要遞減。三、 選擇題:(每題1分,共15分)植物水平抗病性的特點是( B )A.高抗、易選擇、不持久 B.中抗、難選擇、穩定持久 C.中抗、難選擇、不持久 D.中抗、易選擇、持久稻白葉枯病的重要病征是( C )A.黑色點粒狀物 B.小菌核 C.菌膿 D.無病征油菜病毒病的傳毒蟲媒是( D )A.油菜潛葉蠅 B.萊粉蝶 C.菜蛾 D.桃蚜下列害蟲以成蟲為害大豆的是( C )A.大豆食心蟲 B.豆莢螟 C.豆芫菁 D.豆天蛾下列害蟲食性為單食性的是( D )A.大螟 B.稻縱卷葉螟 C.二

8、化螟 D.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的施藥適期是( C )A.卵期 B.成蛾期 C.2-3齡期之前 D.4-5齡期前下列屬于兩性繁殖方式的昆蟲的是( A )A.蝗蟲 B.蜜蜂 C.蚜蟲 D.介殼蟲由最高國家行政機關,依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稱為(B)。 A、規定 B、法規 C、制度 D、范文(B)是規則與章程的簡稱。 A、規定 B、規章 C、制度 D、條件植物檢疫條例規定,對保護區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D)傳入保護區。 A、病種 B、病苗 C、菌肥 D、檢疫對象為增加藥劑在昆蟲體表的粘著和展布,在藥劑中可增加適量的(A),可提高殺蟲效果。 A、洗衣粉 B、細土 C、增效劑 D、生石灰昆蟲在胚后發

9、育過程中,其外部形態和(D)等方面發生的一系列變化稱為變態。 A、內部解剖 B、內部器官 C、內部發育 D、內部構造充分利用麥田中的天敵控制蚜蟲的危害,當前既適用又有效的措施是(B)。 A、人工飼養田間釋放 B、減少農藥的用藥次數和用量 C、國外引進 D、人工助遷麥田中發生紅蜘蛛,常見的有麥長腿蜘蛛和(C)兩種。 A、山楂紅蜘蛛 B、蘋果紅蜘蛛 C、麥圓蜘蛛 D、朱砂紅蜘蛛老熟幼蟲體長38毫米,體淡黃色或黑色,頭部有“八”字紋,胸、腹部背面有5條體線的是(B)。 A、棉鈴蟲 B、粘蟲 C、玉米螟 D、地老虎植物的發病是由不良的環境條件或(B)侵染后引起的。 A、害蟲 B、有害生物 C、微生物

10、D、生物植物病原病毒的粒體形態主要有球狀、桿狀和(B)。 A、橢圓狀 B、線狀 C、梭狀 D、腎狀病原物的侵染過程分為(B)個時期。 A、2 B、3 C、4 D、5病害的侵染循環,主要包括病原物的越冬越夏、(C)、病原物的傳播3個環節。 A、病原物的侵入 B、病害的潛育期 C、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D、病害的發病過程病害流行,是指病害在一個時期或一個地區內,病害(B)、發病程度嚴重、損失大的現象。 A、傳播快 B、發生面積廣 C、難防治 D、人為傳播小麥3種銹病的癥狀區別,主要依據(C)的分布、大小、形狀、顏色和排列方式。 A、菌絲體 B、閉囊殼 C、孢子堆 D、分生孢子器防治小麥銹病,25

11、%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每畝用(A)加水50kg噴霧。 A、1520g B、510g C、4050g D、50100g防治玉米大小葉斑病,最佳藥劑是(A)。 A、代森錳鋅 B、克露 C、普力克 D、乙磷鋁(C)種子靠動物活動傳播。 A、苦菜 B、蒲公英 C、蒼耳 D、香附害鼠身上寄生的(C)可傳播鼠疫。 A、虱子 B、臭蟲 C、跳蚤 D、蚊子鼠類的活動習性中還有跑跳、(C)游水等習性。 A、趨光 B、趨濕 C、登高 D、趨溫為了解一個地區病蟲發生情況,需要較大范圍內進行調查稱為(B)。 A、系統調查 B、大田普查 C、專題調查 D、隨機調查嵌紋分布型的病蟲在田間分布是(A)的,出現疏密相間的狀態。

12、 A、不規則 B、聚集形成核心 C、均勻分布 D、條狀對嵌紋分布型的病蟲,調查時多采取(D)。 A、雙對角線取樣 B、五點取樣 C、平行線取樣 D、“Z” 字型取樣病蟲調查取樣數量,取決于病蟲分布的(B)程度。 A、危害 B、均勻 C、發育 D、高矮顯微鏡放置時離試驗臺邊緣一般(C)cm偏左。 A、12 B、23 C、67 D、1520使用解剖鏡時,應當根據觀察物體(D),確定放大倍數。 A、形狀 B、顏色 C、軟硬 D、大小顯微鏡使用時禁止用手摸(D)。 A、鏡筒 B、鏡臂 C、載物臺 D、光學部分調查小麥白粉病每塊地多采取(B)取樣法。 A、平行線或抽行式 B、5點 C、棋盤式 D、“Z”

13、型取樣調查棉鈴蟲的卵多采用(D)取樣。 A、棋盤式 B、抽行式 C、“Z”字型 D、五點綜合分析預測法是憑測報工作者的知識(B)和掌握的大量的預測信息,運用專家特有的直觀判斷和思維方式進行病蟲預測的方法。 A、經過 B、經驗 C、教訓 D、能力經驗指標預測法包括:物候法、發育進度預測法和(D)預測法等。 A、平均氣溫 B、平均濕度 C、發育時間 D、有效積溫嚴重度的分級是根據標準,(B)嚴重度的等級。 A、計算 B、目測估計 C、對比 D、分析計算病情指數,首先對病害發生的(D)進行分級。 A、普遍率 B、蟲口密度 C、損失程度 D、嚴重程度損失率通常用生產水平相同的受害田和(B)的產量對比來

14、計算。 A、豐產田 B、未受害田 C、試驗田 D、三類田病蟲調查的樣本數量較少時,常用(B)計算平均數。 A、加權法 B、算術法 C、對比法 D、估計法(D)通常指發生趨勢的預報,如偏重或偏輕。 A、預報因子 B、預報對象 C、預報要素 D、定性預報針對某一作物或某一階段,對一種或幾種病蟲的預測,面向群眾文字通俗易懂叫做(D)。 A、警報 B、注意報 C、安民預報 D、大眾預報根據4月份的降(B),菌源數量(感病品種),可預測出條銹病的流行程度,稱為經驗指標預測法。 A、作物長勢 B、雨量和降雨天數 C、天敵數量 D、害蟲數量小麥拔節時白粉病病葉率達2030%及時噴灑特效藥(D)。 A、波爾多

15、液 B、克露 C、撲海因 D、粉銹寧小麥返青后(C)m行長有害螨200頭時,立即開展藥劑防治。 A、0.5 B、1 C、0.33 D、1.3棉鈴蟲3代的防治指標是:百株累計卵量4060粒,或百株12齡幼蟲(D)頭。 A、1015 B、2025 C、3035 D、58麥蚜在田間種群數量達到高峰的時期是(B)。 A、秋苗期 B、乳熟期 C、返青期 D、抽穗期麥圓蜘蛛喜歡潮濕,多發生在(C)。 A、干旱麥田 B、丘陵、高燥麥田 C、水澆麥田 D、群體大的麥田小麥白粉病菌以菌絲和(D)在秋麥苗上越冬。 A、子囊孢子 B、胞囊孢子 C、卵孢子 D、分生孢子粘蟲屬(A)害蟲。 A、遷飛性 B、單食性 C、

16、群集性 D、避光性(D)能夠攜帶棉花枯、黃萎病菌,造成遠距離傳播。 A、土壤 B、糞肥 C、病株殘體 D、棉籽殼和棉餅制定小麥田害蟲的綜合防治計劃,可以小麥的發育階段為(B)、把重點害蟲防治貫穿于整個麥田管理的始終。 A、主力 B、主線 C、主體 D、主題對水稻田的害蟲,應采取以選用抗蟲品種為主,加強栽培管理,合理使用農藥為輔,保護自然天敵的(D)措施。 A、植物檢疫 B、農業防治 C、物理機械防治 D、綜合防治將抗性品種輪換種植,合理布局,同時配合其它綜合防治措施,可提高抗性品種的利用(D)。 A、效率 B、效益 C、效能 D、效果適時中耕可以改善土壤通氣狀況(B),有利于根系發育。 A、調

17、節發育期 B、調節地溫 C、調解濕度 D、調節株高田間密度過大,就會出現光照不足、植株(C)、易倒伏、易減產。 A、纖細矮小 B、粗壯 C、徒長 D、彎曲澆水可以消滅土壤中(B)。 A、玉米螟幼蟲 B、棉鈴蟲蛹 C、棉蚜若蟲 D、白粉虱若蟲利用(C)或溫水浸種殺死種子內外病蟲稱為熱處理法。 A、冷水浸種 B、藥液浸種 C、日光曬種 D、藥劑拌種黑光燈的波長一般是330400 nm功率為(C)w。 A、40 B、60 C、20 D、100楊樹枝把誘殺棉鈴蟲時,枝把應高出棉株(C)cm。 A、5 B、10 C、1530 D、50以上對天敵的保護和利用措施,可在農田或果園附近種(B)和昆蟲喜食的蜜源

18、植物。 A、蓖麻子 B、防護林 C、大蔥 D、大蒜生物防治具有對人畜安全,對環境(B),有效期長,取材方便,成本低等優點。 A、輕微污染 B、無污染 C、嚴重污染 D、局部污染(B)化學防治最突出的優點。 A、有效性 B、速效性 C、遲效性 D、增效性一種病原物被另一種微生物寄生現象稱為(C)。 A、抗菌作用 B、交互保護 C、寄生作用 D、競爭作用小麥病蟲的綜合防治技術,是以(C)為基礎,因地制宜地協調使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措施,控制小麥病蟲為害。 A、合理施肥 B、合理澆水 C、農業防治 D、植物檢疫防治棉田病蟲,應采取選擇抗病品種為基礎,加強栽培管理是重點,種子處理是關鍵,田間噴藥是(D

19、)的綜合措施。 A、保護 B、保持 C、保證 D、保障制作顆粒的載體可以用煤渣或(C)。 A、細土 B、煤炭 C、細砂 D、石灰農藥毒性大小的表示符號是(D)。 A、CT50 B、EC50 C、ED50 D、LD50低毒農藥大白鼠口服LD50的量是(D)mg/kg。 A、5 B、550 C、50500 D、500使用背負機動噴霧器,噴霧的步驟是藥液開關應停在半閉位置,調整油門開關使機器高速運轉,開啟把手開關,立即(D),嚴禁停留。 A、后退 B、左轉 C、右轉 D、前進使用背負式機動噴霧機,低容量噴霧時,不可(A)對著某種作物噴。 A、近距離 B、1米以外 C、2米以外 D、2.5米以外使用背

20、負式機動噴霧機,低容量噴霧,對高大的果樹或林木噴藥,可把噴管的管口(D),利用田間有上升氣流時噴灑。 A、向左 B、向右 C、向下 D、向上氨基甲酸酯類重度中毒癥狀有(A)、昏迷、抽搐、心肌損傷。 A、呼吸困難 B、呼吸增強 C、呼吸正常 D、呼吸停止菊酯類農藥中毒癥狀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胸悶、呼吸困難、脈搏遲緩、血壓過低、繼而出現(C)和高血壓、頭暈、失眠、乏力、反應遲鈍、嚴重時有驚厥。 A、心跳停止 B、心跳正常 C、心動過快 D、心動過慢背負式機動噴霧噴粉器,是由汽油機作動力,(B),氣力噴霧和氣流輸粉原理的植保機具。 A、氣壓輸氧 B、氣壓輸液 C、氣壓滅菌 D、氣壓滅蟲背負式噴霧

21、器的雙噴頭T型噴桿,適用于(C)全面噴灑。 A、行間 B、定向 C、寬幅 D、行間作物基部背負式機動噴霧噴粉機,是利用氣流輸粉、氣壓輸液、氣力噴霧原理,由汽油機驅動的機動(D)。 A、農機具 B、動力機具 C、除蟲機具 D、植保機具使用背負機進行常量噴霧時風速應(A)。 A、3m/s B、4m/s C、5m/s D、6m/s使用背負式機動噴霧機,低容量噴霧防治棉伏蚜,一般在棉株高(B)米以下時采用隔3行噴4行。 A、0.5 B、0.7 C、1 D、1.5噴霧器使用結束后用清水清洗藥箱與各部件后放入(C)室內。 A、閉密 B、冷庫 C、通風干燥 D、溫室硫磺、硫酸銅屬(C)農藥。 A、植物性 B

22、、動物性 C、礦物性 D、有機物藥液噴灑后,能很好的粘附展著在作物體表和病、蟲、草體上,不易被雨水沖刷,殘效期較長的劑型是(D)。 A、可濕性粉劑 B、水劑 C、顆粒劑 D、乳油(D)是用于防除農田以及非耕地不適宜生長著的植物的藥劑。 A、殺菌劑 B、植物生長調節劑 C、殺線蟲劑 D、除草劑根據我國國情,常量噴霧的容量標準是每667m2(A)。 A、30L B、110L C、0.530L D、0.5L農藥名稱包括有效成分含量、藥劑名稱、(D)三部分組成。 A、用量 B、性質 C、使用方法 D、劑型田間藥效試驗應做到目的明確,(B),調查及時準確,數據詳實可靠,統計分析科學,結論經得住考驗。 A

23、、設計精明 B、設計合理 C、設計準確 D、設計經濟下列病原物非專性寄生物的是( B )A.銹菌 B.細菌 C.病毒 D.線蟲真菌引起的病害是( C )A.白菜軟腐病 B.油菜花葉病 C.棉花立枯病 D.水稻白葉枯病水稻紋枯病的初侵染來源主要是( A )A.越冬菌核 B.越冬菌絲 C.氣生菌絲 D.擔孢子四簡答題: 1、水稻白葉枯病發生的適宜條件是什么? 越冬菌源氣溫25-30,80%適溫高濕臺風暴雨易發病酸性土易發病水多,N肥多,有利發病。2、防治水稻螟蟲有哪“兩查兩定”?定防治適期:查田間幼蟲及蛹發育進度,卵孵進度等確定卵孵高峰期,防治掌握在卵孵高峰后至枯心形成前。定防治田塊,查卵密度,枯

24、鞘團密度及蟲情與苗情配合情況。3、怎樣區別白葉枯病的葉枯型癥狀和水稻生理性枯黃?白葉枯病在大田常有發病中心,條件適宜時發病較快,生理性枯黃一般在田間成片成塊發生白葉枯發病病斑黃褐到灰白色,邊緣波紋狀,病健交界明顯,生理性枯黃自葉尖向葉基均勻變黃有金屬光澤,邊緣無波狀紋。菌膿用鏡檢法或玻片法看病葉中有無菌霧涌出。保濕法,病葉保濕24小時看有無菌膿產生。4、如何運用“壓前控后”的策略控制稻飛虱的發生?“前”指大發生的前一代,“后”指大發生的當代。壓低大發生前一代的蟲口基數,使繁殖到大發生當代時,蟲口數仍在防治指標之下,對主害代掌握在2-3齡若蟲高峰及時用藥。5、侵染性病害流行的條件是什么?病害流行

25、的條件:有大量病害的寄主;有大量致病力強的病原菌;有適合病害大量發生的環境條件。6、說出苗木立枯病的癥狀類型及主要病原菌。癥狀類型:種芽腐爛,幼苗猝倒,莖葉腐爛,苗木立枯。引起幼苗立枯病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兩類病原。非侵染性病原主要是苗木積水;覆土過厚;天氣干旱;地表溫度過高。侵染性病原主要是真菌中的絲核菌、鐮刀菌和腐霉菌。7、簡述舞毒蛾幼蟲的主要特征。幼蟲多毛,長短不一,有毒,腹部第6第7背面各有一翻縮腺;趾鉤單序,中帶式;具群集性;化蛹時作薄繭或絲薄體。食葉。五論述題:(每題7分,共21分)1. 綜合防治對克服使用化學農藥帶來的不良后果有何重要意義?農藥帶來的不良后果:農藥殘苗(1分)抗藥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