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堆接觸層粉體的制備_第1頁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堆接觸層粉體的制備_第2頁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堆接觸層粉體的制備_第3頁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堆接觸層粉體的制備_第4頁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堆接觸層粉體的制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組成員: 汪恒 王德釗 馬圖騰 董曉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內容SOFC電池堆的背景介紹粉體的制備方法參考文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堆結構由能斯特方程:E=(RT/4F)ln(PcO2/ PaO2),SOFC的電動勢在750 是只能達到1.17V,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采用將單電池串聯、并聯來提高輸出電壓和輸出功率幾種結構對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狀電池堆特點: 密封簡單,功率密度較低,制備技術復雜板狀電池堆特點:堆積密度高,功率密度大,密封復雜,散熱困難板狀電池堆具體結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絕緣焊接材料焊接材料陰極接觸材料陽極接觸材料單電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陰極接觸材料燃料氣電池導氣管單電池陰極集

2、流件銀接觸材料的特點銀接觸材料的特點:1,非常優良的電導率2,低的燒結溫度3,熱膨脹很大4,長時間操作下銀有揮發性鈣鈦礦結構化合物LaSr(Co,Mn,Fe)O3有較高的電導率,穩定性良好,但是燒結活性較低實現連接體和實現連接體和電極之間更好電極之間更好的點接觸以降的點接觸以降低電阻,同時低電阻,同時對陰極集流層對陰極集流層和陰極集流件和陰極集流件之間的空間容之間的空間容量做補償。量做補償。內容SOFC電池堆的背景介紹粉體的制備方法參考文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粉體的制備方法1 固相反應 粉末粗大且不均勻 2 共沉淀法 粒度相對均勻、化學成分相對準確、分布相對 均勻的超細粉體,但處理過程繁瑣,難找到

3、合適的共沉淀劑,且粉體易團聚3 甘氨酸硝酸鹽粉體蓬松,顆粒細小,粉體活性高,粉體不宜收集4 檸檬酸配合物燃燒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機物輔助固相反應共沉淀法均相沉淀法燃燒法基本概念配合物燃燒法工藝是利用檸檬酸作為燃料,而含有合成材料的金屬離子的硝酸鹽作為氧化劑,在一定的溫度下發生燃燒,從而合成粉末材料。優點: 能夠提高材料在低溫下相的純度和燒結的密度。制備的粉體有一定的粒度分布(符合正態分布) 操作簡單 化學成分可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制備過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檸檬酸硝酸鹽先驅物 凝膠加熱、攪拌自然燃燒初級粉體煅燒所需產物合成的粉體的圖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圖圖(a)(a)顯示,合成的粉體是一種顯示,合成的

4、粉體是一種泡沫狀,具有易碎的特性泡沫狀,具有易碎的特性 。 通過在乙醇中球磨通過在乙醇中球磨1小時,小時,可以看到,泡沫樣粉體很容可以看到,泡沫樣粉體很容易被磨碎,基本上是很小的易被磨碎,基本上是很小的粒子的團聚體粒子的團聚體制備的過程中要加入氨水調節制備的過程中要加入氨水調節PH值值 但是在但是在硝酸鹽的溶液中硝酸鹽的溶液中 硝酸銨的含量影響粉體的硝酸銨的含量影響粉體的粒徑粒徑10ma10mb5mc5mdM硝酸銨:M金屬+a:0;b:2.5;c: 5;d:7.5粉體合成后的XR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燃燒法獲得的LSM粉體在不同溫度下預燒203040506070800200400600800100

5、020304050607080-2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 lscBA lsc-800LSC在的預燒處理參考文獻N.M. Sammes, R. Ratnaraj, M.G. Fee, J. Mater. Sci. 29(1994)4319.Masashi Mori, Nigel M. Sammes, Sintering and thermal expansion characterization of Al-doped and Co-doped lanthanum strontium chromites synthesized by the Pe

6、chini method, Solid state Ionics 146(2002)301312.Amitava Chakraborty, R.N. Basu, H.S. Maiti, Low temperature sintering of La(Ca)CrO3 prepared by an autoignition process, Materials Letters 45(2000)162166.Comparative study of perovskites as cathode contact materials between anLa0.8Sr0.2FeO3 cathode and a Crofer22APU interconnect in solid oxide fuel cel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88 (2009) 148155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quasi-ternary diagram based on La0.8Sr0.2(Co,Cu,Fe)O3 oxides in view of application as a cathode contact material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