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栗縣赤山鎮高蘭永勝煤礦上栗縣赤山鎮高蘭永勝煤礦“77”特大透水事故案例分析 主要內容 1、永勝煤礦概況。 2、煤礦事故前生產情況。 3、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救災過程。 4、事故原因分析。 5、煤礦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 6、教訓 。上栗縣赤山鎮高蘭永勝煤礦上栗縣赤山鎮高蘭永勝煤礦“77”特大透水事故案例分析特大透水事故案例分析 2005年7月7日15點40分,上栗縣赤山鎮高蘭永勝煤礦發生一起特大透水事故,死亡15人,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 經省政府事故調查組調查認定,這是一起特大責任事故。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上栗縣赤山鎮高蘭永勝煤礦屬私營股份制企業,1995年建井,1996
2、年投產,實際生產能力3.0萬噸/年,歷史最高產量3.0萬噸/年,累計采出原煤23.0萬噸,職工100余人。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該礦位于萍鄉市上栗縣赤山鎮高蘭村境內,距萍鄉市北東20km。高蘭村原有兩個煤礦,分別為赤山鎮高蘭永勝煤礦和赤山鎮高蘭前進煤礦。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205年6月10日,該礦原股東與前進煤礦的股東簽訂了轉讓協議。煤礦轉讓后,原煤礦經營管理人員大部分沒有再在煤礦擔任何職務。6月15日,該礦向赤山鎮安全生產辦公室提交了其轉讓后的安全管理機構名單。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2001年,永勝煤礦通過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后,重新換發了
3、有關證照。2005年6月10日煤礦轉讓后至事故發生前,其各種證照還未辦理變更手續。礦長沒有參加過礦長安全知識培訓,未取得礦長資格證和礦長安全資格證。副礦長等管理人員也沒有得安全資格證。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上栗縣赤山鎮高蘭永勝煤礦井田走向長度160米,傾斜長度130米,面積0.028平方公里。井田內主體構造為一單斜構造,次生褶皺發育,地層多處產生倒轉。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含煤地層為二疊系樂平組官山段a煤組,含煤5層(a1-a5),其中a1和a2可采。a1煤層(俗稱大槽),位于1號砂巖以下,與下伏茅口組灰巖直接接觸,煤層發育良好,煤層厚度030m,多為1.6
4、5.0m,煤層沿走向和傾向變化大,煤層不穩定,煤層結構簡單,為主要煤層;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a2煤層(俗稱殿下槽),煤層發育較好,煤層厚度010.79m,多為0.53.8m,沿走向和傾向變化大,煤層結構簡單,為次要煤層;煤層傾角多為300500,a1a2煤層間距1050m。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礦井采用斜井、平硐開拓方式,主斜井提升、進風,風井平硐回風。主斜井口標高+234.3m,礦井分三個水平生產,標高分別為+99.4m、-9m、-118m。2004年9月9日,三水平因涌水量大,打封密后放棄開采。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礦井采用中央并列式
5、通風,總回風量為500m3/min,2002年瓦斯等級鑒定相對瓦斯涌出量13.10m3/min。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該礦水文地質條件復雜,a1煤層底板為茅口灰巖,因地質條件變化,+100m以下地層倒轉,茅口灰巖變為a1煤層的直接頂板。總厚度為250m的中厚層狀灰巖,溶洞裂隙發育,連通性好,含有豐富的巖溶地下水,屬強含水層。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100標高以上淺部,溶洞、裂隙均發育,水量大;+100標高以下以裂隙為主,溶洞為次,水量稍小,是礦井的長期補給水源。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近十幾年來,周邊關閉了多個小井,老窯較多,且永勝煤礦又曾與
6、前進、開發、永威和梨子樹等礦貫通,使老窯采空區和煤礦采空區形成巨大的空間和積水。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a1煤層直接和茅口灰巖接觸,茅口灰巖含水層、老窿積水和構造裂隙水、大氣降水的補給是本礦的主要充水因素。f1走向逆斷層錯切煤系地層和茅口灰巖、煤層,斷距280m,貫穿整個獅子嶺礦區,屬于富水性和導水性較強的斷裂構造。礦井正常涌水量1530m3/h,最大涌水量7080m3/h。 (一)永勝煤礦概況(一)永勝煤礦概況 礦井采用二級排水,主斜井底(+99.4m)、二水平(-9m)分別裝有2臺d80-30/5型水泵,水倉容量220m3 和230m3,井筒內分別布置2趟直徑80mm塑料管
7、作主排水管。 (二)煤礦事故前生產情況(二)煤礦事故前生產情況 2005年5月1日至7日,為保證節日期間的社會穩定,地方政府決定全縣所有高危行業企業停產整頓。為了貫徹縣政府的決定,保證各煤礦停產整頓到位,鎮政府所有煤礦井口的絞車上貼了封條。5月8日,由于永勝煤礦與前進煤礦存在礦界糾紛致使造成重大安全隱患,地方政府決定繼續對兩礦實行停產整頓,并要求兩礦協商解決。 (二)煤礦事故前生產情況(二)煤礦事故前生產情況 2005年6月10日,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永勝煤礦全體股東與前進煤礦股東簽訂了煤礦轉讓協議,永勝煤礦股東以420萬元將永勝煤礦轉讓給前進煤礦的股東。205年6月13日,永勝煤礦的新股東
8、在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人員沒有取得資格證,沒有進行隱患排查和制定任何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私自撕掉封條,恢復生產。至事故發生前,共生產原煤1000多噸。 三三.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救災過程救災過程 2005年7月7日中班(14:00至21:00班),煤礦安排16人下井作業,其中班長1人,一水平井底摘掛鉤工1人,二水平推車工2人,二水平西下山東順槽掘進6人,二水平西大巷西下山西順槽撿煤6人。另有基建班(8:00至16:00班)有4 人正在西大巷東下山施工,此外,井下還有礦師及二水平絞車工1名,共22人在井下作業。 三三.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救災過程救災過程 15:
9、40左右,位于西下山東順槽交岔口的工人廖某聽到有呼呼的風聲,意識到出事了,馬上和小工唐某往上跑。此時,位于西下山絞車房的班長廖某等也發現二水平西大巷內一股巨風夾帶著煤塵、茅草葉倒流出來,也立即同推車工等往外跑。跑到二水平車場時,廖某搭乘一輛礦車到一水平。 三三.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救災過程救災過程 其他人員從二水平至一水平的回風副井,往上到副井第三段時,發現有刮風下雨一樣的水打過來,到第四段時,水已齊腰深,且感到水沖著人走。在這中間,有兩次出現水突然下降再回升。等他們跑到一水平時,才沒有水跟過來。到15:55左右,主井筒水位漲到+142m標高。 三三.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事故簡要
10、經過與搶險救災過程救災過程 在事故發生過程中,井下作業的22人中有7人跑出地面逃生,15人被困井下。事故發生后,市、縣、鎮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迅速趕到了現場,組成事故搶險指揮部,開展事故搶救工作。到7月7日23時,已裝好了水泵進行強排。 三三.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救災過程救災過程 7月11日,在一水平井底車場(+99m)發現一名遇難者,12日,在二水平上部井筒中找到4名遇難者尸體。至7月19日13時,水位下降到-1m標高,仍未發現另外10名礦工。但此時距二水平井底僅有15m。 三三.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事故簡要經過與搶險救災過程救災過程 由于下面的巷道淤塞嚴重,如繼續清淤排水,搶險
11、指揮部擔心會引起第二次透水,威脅搶救人員的安全。于是請專家組對繼續排水搶險的風險性進行分析論證。專家組經過調查分析,得出結論:另外10名礦工已無生還可能,繼續強排很有可能引起第二次透水,威脅搶救人員的安全。2005年8月6日,地方人民政府決定停止搶救。至此,搶救工作基本結束。 (四)事故原因分析(四)事故原因分析 a透水水源積聚的原因分析(板書)透水水源積聚的原因分析(板書) 1根據調查,該區段歷史老窯較多,近二十年來,周邊又開發了多個小煤礦,且永勝煤礦和前進、開發(已關閉)、永威(已關閉)及梨子樹(已關閉)等礦相互貫通,現周邊雖只留有前進煤礦,但老窯和采空區仍大量存在,大氣降水通過地表滲透,
12、形成老隆積水 a透水水源積聚的原因分析透水水源積聚的原因分析 2根據儲量勘查報告和水文地質報告等綜合分析,永勝煤礦水文地質條件復雜。a1煤層底板為茅口灰巖,因地質條件變化,+100m以下地層倒轉,茅口灰巖變為a1煤直接頂板。該灰巖溶洞裂隙發育,連通性好,含有豐富的巖溶地下水,屬強含水層,+100m標高以上淺部,溶洞、裂隙均發育,突水量大;+100m標高以下以裂隙為主、溶洞為次,突水量稍小,是積水的長期補給水源。 b事故透水區域的開采狀況分事故透水區域的開采狀況分析析 經詢問早年開采永勝煤礦老一水平相關人員,永勝煤礦老一水平約在+70m標高,石門穿a1煤層后開掘東、西兩邊順槽。1997年前后兩年
13、多時間內,將+70m標高以上煤層開采完,且東西兩邊分別貫通現已關閉的梨子樹煤礦等老窯巷道和采空區。 b事故透水區域的開采狀況分事故透水區域的開采狀況分析析 在2000年后退至+70m車場向西南方向掘進下山約40m,坡度約30度,在約+50m標高見煤,沿煤做西順槽約20m,穿通梨子樹煤礦老隆水,透水后淹至距主井井口約30m處,所幸未發生人員傷亡。同年排水復產,因下部於泥於碴太多,排水困難,退至斜井+99m標高處掘甩道、車場,形成現在的一水平,并在斜井+99m以下砌防水密閉堵水,該密閉未安裝放水閥門,且上面填埋碴石。 b事故透水區域的開采狀況分事故透水區域的開采狀況分析析 永勝煤礦2004年至20
14、05年主采二水平西翼a1煤層(直接頂板為灰巖),該煤層傾角30-50度,煤層厚度0-30m,多為1.6-5.0m,開采時自大巷以上共開采三個分層,第三分層巷道標高約+5m,采用高落式采煤方法,因沿走向和傾向煤層厚度變化較大,三分層以上,煤層垮落高度不一。 b事故透水區域的開采狀況分事故透水區域的開采狀況分析析 根據調查,距二水平西下山以西20-40m左右范圍,沿傾向往上煤層發育較好,回采時該范圍為較高冒落區,冒落高度不明。礦井轉讓后,新股東又復采了西邊的殘余煤,回采了西邊大巷副巷之間的部分煤柱和西下山厚煤層。 永勝煤礦透水事故示意圖永勝煤礦透水事故示意圖 c直接原因分析直接原因分析 違法開采防
15、水隔離煤柱,造成上部采空區積水大量下涌,在二水平作業的15名礦工來不及逃生而死亡,導致特大透水事故的發生。 圖13-2-1 壓風自救裝置示意圖1壓風管路;2壓風自救裝置支管;3減壓閥;4防護袋;5巷道底板 d間接原因分析間接原因分析 透水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主要有:在地方政府責令停產整頓期間,永勝煤礦無視政府監管違法恢復生產;該煤礦違法轉讓后,沒有辦理任何證照的變更手續,礦長、安全副礦長等管理人員也沒有取得礦長資格證、安全資格證; 圖13-2-2 自救器外形1上殼;2封口帶;3號碼牌;4下殼;5開啟搬手;6腰帶環 d間接原因分析間接原因分析 煤礦擅自恢復生產前,沒有進行隱患排查,沒有制定安全措施
16、;煤礦轉讓后,沒有移交相關技術資料;曾與老窯及灰巖貫通的積水老采空區沒有上圖,煤礦冒險盲目開采。 自救器濾毒罐結構示意圖鼻夾;2呼氣閥;3頭帶;4降溫網;5牙墊;6口具;7口水擋板;8吸氣閥;9濾塵層; 10觸媒層;11隔熱紗帶;12干燥劑;13補償彈簧;14濾塵層;15減振墊 (五)煤礦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五)煤礦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1永勝煤礦新老股東及技術負責人將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2永勝煤礦無視地方人民政府停產整頓指令,違法恢復生產,違法生產原煤1000余噸。按違法生產原煤1000噸計算,沒收違法所得15萬元,并處以違法所得3倍的罰款,共計60萬元。 (五)煤礦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五)煤礦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3永勝煤礦、前進煤礦越界開采,相互貫通;違法開采存在嚴重水患威脅的a1煤層;無視停產整頓指令,擅自非法生產,由地方人民政府依法關閉。 (六)教訓(六)教訓 1煤礦嚴禁開采各類保安煤柱,否則將導致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后果嚴重。 2煤礦必須依法開采,不得超層越界。 3要嚴格依法規范煤礦采礦權轉讓,查處違法轉讓行為。 (六)教訓(六)教訓 4煤礦采礦權依法轉讓時,要同時移交煤礦的所有技術資料、安全隱患記錄、重大危險源檔案,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程采購合同英語案例分析
- 餐飲服務咨詢顧問合同范本
- 臨時租賃場地合同書樣本
- 上海交大南洋中學2025年高三第二學期學習能力診斷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西財經大學《文化產業經營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心血管藥理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算法設計與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交通大學《幼兒行為觀察及矯正》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樂山師范學院《鋼琴演奏三》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專業綜合大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信息平臺操作手冊及填報詳情
- 【頸椎病的推拿病例分析及心得體會1700字】
- 語法專題 非謂語動詞重難點分類強化及練習答案 -2022屆高考英語總復習
- 《種樹郭橐駝傳》說課稿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完整版)手機維修單
- UV真空鍍膜涂料漆膜性能參考介紹
- 浙江省消防技術規范難點問題操作技術指南(2020版)
- 曳引驅動電梯安裝施工方案
- 單基因遺傳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醫學院課件
- 公務攝影拍攝技巧分享課件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大興區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