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中醫臨床路徑(1)_第1頁
消渴病中醫臨床路徑(1)_第2頁
消渴病中醫臨床路徑(1)_第3頁
消渴病中醫臨床路徑(1)_第4頁
消渴病中醫臨床路徑(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醫臨床路徑 標準住院流程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的中醫臨床途徑22個專業95個病種制訂 (一)適用對象 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消渴病(TCD編碼:BNV060)。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 2型糖尿病(ICD-10編碼:E11.902)。 (二)診斷依據 1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中醫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 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或尿糖增高表現,是診斷消渴病的主要依據。有點患者“三多“癥狀不明顯,但在中年后發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體肥胖,以及伴發肺癆、水腫、眩暈、胸痹、中風等病癥。應考慮消渴病的可能。(2)西

2、醫診斷標準:中國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參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2007年)。 空腹血糖(FPG)7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試驗(OGTT)中服糖后2小時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隨機血糖11.1mmol/l(200mg/dl)。2證候診斷 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中醫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消渴病(2型糖尿病)診療方案”。具體證候診斷: (1)主證 肝胃郁熱證:脘腹痞滿,胸脅脹悶,面色紅赤,形體偏胖,腹部脹大,心煩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黃,舌質紅,苔黃,脈弦數。胃腸實熱證:脘腹脹滿,痞塞不適,

3、大便秘結,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齦出血,口渴喜冷飲,飲水量多,多食易饑,舌紅,邊有瘀斑,舌下絡脈青紫,苔黃,脈滑數。脾虛胃熱證:心下痞滿,脹悶嘔惡,呃逆,水谷不消,納呆,便溏,或腸鳴下利,或虛煩不眠,或頭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絡脈瘀阻,苔白膩,脈弦滑無力。上熱下寒證:心煩口苦,胃脘灼熱,痞滿不痛,或干嘔嘔吐,腸鳴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紅,苔黃根部腐膩,舌下絡脈瘀阻,脈弦滑。陰虛火旺證:五心煩熱,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飲,易饑多食,時時汗出,少多夢,溲赤便秘,舌紅赤,少苔,脈虛細數。 氣陰兩虛證:消瘦,倦怠無力,氣短懶言,易出汗,胸悶憋氣,脘腹脹悶滿,腰膝酸軟,虛浮便溏,口

4、干口苦,舌淡體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脈虛細無力。 陰陽兩虛證:小便頻數,夜尿增多,渾濁如脂如膏,甚至飲一溲一,五心煩熱,口干咽燥,耳輪干枯,面色黧黑,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軟,脘腹脹滿,食納不香,陽痿,面目浮腫,五更泄瀉,舌淡體胖,苔白而干,脈沉細無力。(2)兼證 瘀證:胸悶刺痛,肢體麻木或疼痛,疼痛不移,肌膚甲錯。健忘心悸,心煩失眠,或中風偏癱,或視物不清,唇舌紫暗,舌質紫暗,有瘀斑,舌下絡脈青紫迂曲,苔薄白,脈弦或沉細而澀。痰證:嗜食肥甘,形體肥胖,嘔惡眩暈,口黏痰多,食油膩則加重,舌體胖大,苔白厚膩,脈滑。 濕證:頭重昏蒙,四肢沉重,遇陰雨天加重,倦怠嗜臥,脘腹脹滿,食少納呆

5、,便溏或粘滯不爽,舌胖大,邊有齒痕,苔膩,脈弦滑。濁證:腹部肥胖,實驗檢查血脂或血尿酸升高,或伴脂肪肝,舌胖大,苔腐膩,脈滑。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糖尿病中醫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國家中醫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消渴病(2型糖尿病)診療方案”。 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消渴病(2型糖尿病)。 2患者適合并接受中醫為主的綜合治療。 (四)建議標準住院日14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消渴病(TCD編碼:BNV060)和 2型糖尿病(ICD-10編碼:E11.902)。 2達到住院標準:符合糖尿病的入院指南者。 3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如在住院

6、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 (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入院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血型,血肝腎功能和電解質,尿酮,尿常規,糞常規,干化學血糖快速定量。測量身高、體重、BMI、血壓等指標。 (2)全天毛細血管血糖譜(早上空腹及三餐后 2小時或三餐前血糖、睡前、必要檢測夜間 0時、凌晨 3時等時間點的血糖)。 (3)糖化血紅蛋白、血液流變學和血脂。 (4)血清胰島素、C肽,胰島素抗體,GAD。 (5)胸片、心電圖、腹部超聲。 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

7、,如口服糖耐量試驗、心肌酶譜,肌鈣蛋白I、C-反應蛋白、紅細胞沉降率、風濕常規、免疫五項、甲狀腺功能、肝炎病毒系列、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CT、MRI等影像學檢查等。 (八)治療方法 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 (1)主證 肝胃郁熱證:開郁清熱。 大柴胡湯加減:柴胡、黃岑、半夏、枳實、白芍、大黃、生姜等。胃腸實熱證:通腑泄熱。 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大黃、黃連、枳實、石膏、葛根、元明粉等。脾虛胃熱證:辛開苦降。 半夏瀉心湯加減:半夏、黃連、黃岑、黨參、干姜、炙甘草等。上熱下寒證:清上溫下。 烏梅丸加減:烏梅、黃連、黃柏、干姜、蜀椒、附子、當歸、肉桂、黨參等。陰虛火旺證:滋陰降火。 知柏地黃丸、白虎湯

8、加減:知母、黃柏、山萸肉、丹皮、山藥、石膏、粳米、甘草、天花粉、黃連、生地黃、藕汁等。氣陰兩虛證:益氣養陰。 參芪麥味地黃湯加減:人參、黃芪、麥冬、五味子、熟地、山藥、茯苓、丹皮、澤瀉、山茱萸等。陰陽兩虛證:陰陽雙補。 金貴腎氣丸加減:偏陰虛,左歸丸加減;偏陽虛,右歸丸加減。桂枝、附子、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甘草、杜仲、菟絲子、肉桂、當歸、鹿角膠等。(2)兼證 瘀證:活血化瘀。 桃紅四物湯加減:地黃、川芎、白芍、當歸、桃仁、紅花等。痰證:行氣化痰。 二陳湯加減,偏痰熱黃連溫膽湯加減;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枳實、竹茹、黃連、大棗等。濕證:健脾燥濕。 三仁湯加減:杏仁、寇仁、薏

9、苡仁、厚樸、半夏、通草、滑石、竹葉等。濁證:消膏降濁。 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大黃、黃連、枳實、石膏、葛根、元明粉、紅曲、山楂、五谷蟲、西紅花、威靈仙等。2辨證口服中成藥。 3辨證選擇靜脈滴注中藥注射液。 如丹參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黃芪注射液、丹紅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4基礎治療:參照中華醫學會中國 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年)執行。 5中藥外用 (1)中藥熏洗療法:根據病情需要選擇。下肢麻和/涼和/痛和/水腫者,可采用湯劑泡腳。 (2)中藥外敷:可選用芳香辟穢,清熱解毒中藥研末加工雙足心貼敷。 6非藥物療法:根據病情需要選擇。 (1)膳食與藥膳調配:可基于中醫食物性味理論,進行藥膳飲

10、食治療。 (2)運動療法:運動治療的原則是適量、經常性和個體化。 (3)針灸療法:可根據病情選擇體針、耳針、穴位貼敷、穴位注射等。 7.護理:辨證施護。 (九)出院標準 1病情穩定,主要癥狀改善。 2血糖控制達標或血糖趨于穩定,且無低血糖事件發生。 3形成具有中醫特色的個體化的治療和預防方案。(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統疾病者,住院期間病情加重,需要特殊處理,導致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 3治療過程中發生了病情變化,出現嚴重并發癥時,退出本路徑。 4. 因患者及其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的執行時,退出本路徑。 消渴

11、病(糖尿病)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消渴病(2型糖尿病)(TCD編碼:BNV060、ICD-10編碼:E11.902)。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發病時間: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14天 實際住院日: 天時間年 月 日 (第1 3天)年 月 日 (第413天) 年 月 日 (第 14天)主要診療工作口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舌象、脈象 口下達醫囑、開出各項檢查單 口完成首次病程記錄 口完成入院記錄 口完成初步診斷和病情評估 口治療前討論,確定治療方案 口向病人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項 口特殊追問糖尿病病程,為三型辨

12、證提供依據口上級醫師查房,完成當日病程和查房記錄 口據檢查結果進行討論,并予相應處理 口完善必要檢查 口防治并發癥 口上級醫師查房,確定出院時間 口完成出院記錄 口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項及隨診方案 口通知出院 重點醫囑長期醫囑 口中醫內分泌科護理常規 口分級護理 口低鹽低脂糖尿病飲食 口中醫辨證 口口服中藥湯劑 口口服中成藥 口靜脈滴注中藥注射液 口中醫外用 口非藥物療法 口基礎治療 口確定總熱量及營養比例口動態血糖監測 口胰島素泵 臨時醫囑 口入院常規急查(肝、腎、心功、離子、酸堿、血糖) 口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 口生化全項口多次血糖 口胰島功能口心電圖長期醫囑 口中醫內分泌科

13、護理常規 口分級護理 口低鹽低脂糖尿病飲食 口中醫辨證 口口服中藥湯劑 口口服中成藥 口靜脈滴注中藥注射液 口中醫外用 口非藥物療法 口基礎治療 口確定總熱量及營養比例 口動態血糖監測 口胰島素泵 臨時醫囑 口必要時復查異常項目 口必要時增加新檢查項目 口對癥處理 長期醫囑 口停止所有長期醫囑 臨時醫囑: 口開具出院醫囑 口出院帶藥 口門診隨診 重點醫囑口糖化血紅蛋白口胸片 其他檢查: 口肌鈣蛋白口心彩超 口肌電圖口動態血壓 口胰島細胞抗體三項 口肢體動脈檢查 口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及定性 口動態心電圖 口腹部 B超(或彩超) 口彩色眼底照像 口CT、 MRI等影像學檢查 口血沉、C-反應蛋白 主要護理工作口做入院介紹、入院評估 口進行入院健康教育 口介紹各項檢查前注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