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第一章 公園規劃設計概述公園規劃設計概述第一節城市公園概論第一節城市公園概論l1公園的概念l2公園的功能與作用l3公園的類型l4公園的起源與發展 1.公園的概念公園的概念l 城市公園是為供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觀賞、游戲、運動、娛樂,由政府或公共團體經營的市政設施。l 唐學山 p1802.公園的功能與作用公園的功能與作用l(1)城市公園的文化、游憩功能城市公園的文化、游憩功能l(2)城市公園的經濟功能城市公園的經濟功能l(3)城市公園的景觀功能城市公園的景觀功能l(4)城市公園的生態功能城市公園的生態功能l(5)城市公園的城市公園的防災避險防災避險功能功能 3.城市公園的分類城市公園的分
2、類l 1美國城市公園分類系統l 2德國城市公園分類系統l 3日本城市公園分類系統l 4我國城市公園分類系統1美國城市公園分類系統美國城市公園分類系統l(1)兒童公園,l(2)近鄰娛樂公園,l(3)運動公園(包括運動場、田徑場、高爾夫球場、海濱、游泳場、營地等),l(4)教育公園,l(5)廣場公園,l(6)市區小公園,l(7)風景眺望公園,l(8)水濱公園,l(9)綜合公園,l(10)林蔭大道與公園道路,l(11)保留地。 2德國城市公園分類系統德國城市公園分類系統l(1)郊外森林公園,l(2)國民公園,l(3)運動場及游戲場,l(4)各種廣場,l(5)花園路,l(6)郊外綠地,l(7)蔬菜園,
3、l(8)運動公園。 3日本城市公園分類系統日本城市公園分類系統l(1)兒童公園,l(2)鄰里公園,l(3)地區公園,l(4)綜合公園,l(5)運動公園,l(6)風景公園,l(7)動、植物園,l(8)歷史公園,l(9)區域公園,l(10)游想觀光城市,l(11)中央公園。 4我國城市公園分類系統我國城市公園分類系統l(1)綜合性公園,l(2)兒童公園,l(3)動物園,l(4)專類動物園,l(5)植物園,l(6)專類植物園,l(7)盆景園,l(8)風景名勝公園,l(9)其他專類公園,l(10)居住區公園,l(11)帶狀公園,l(12)街旁游園。l(13)其他l 還有一些專題性較強、面積相對較小的公
4、園:專類花園、藥物園、巖石園等,這些小型專題園由于其小而精、有自己的突出特色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l 建立科學的分類系統,有助于正確地把握各類城市公園的性質,從而合理有效地進行建設與經營,以滿足現代社會生活趨于個性化、多樣化發展的需要。4.公園的起源與發展公園的起源與發展公園的起源公園的起源l起始于西元前二千多年的幼發拉底河下游的一個名為sumer的民族開始設立經營。l中國與波斯的宮廷中皆有苑囿供王公貴族使用。4.14.1英國城市公園的發展英國城市公園的發展l 19世紀之前的公園 從18世紀開始,英國王室所擁有的林苑,狩獵場向市民開放,這些綠地與已經開放的公園成為英國城市早期開放空間的雛形。
5、l19世紀之后的公園 背景: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上半期,英國產業革命帶來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同時導致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代表性公園:代表性公園: 攝政公園攝政公園 伯肯黑德公園伯肯黑德公園攝政公園平面圖 1838年開放的攝政公園(regents park)的成功導致了英國建造城市公園的熱潮。伯肯黑德公園平面圖1847年開放使用的伯肯黑德公園,面向社會各個階層開放,標志了城市公園的正式誕生。 4.24.2美國城市公園的發展美國城市公園的發展1.“1.“公園墓地公園墓地”運動運動 2.2.城市公園運動城市公園運動(the city park movementthe city park movem
6、ent) 19世紀中期最先在波士頓掀起了世紀中期最先在波士頓掀起了“公園墓地公園墓地”運動運動。 墓地建設多選擇在郊外景色優美的地方,同墓地建設多選擇在郊外景色優美的地方,同時結合了公園設計的手法,并且由宗教團體、市時結合了公園設計的手法,并且由宗教團體、市議會和聯邦政府以及私人共同出資建造。公園墓議會和聯邦政府以及私人共同出資建造。公園墓地使得人們認識到了公園的魅力,從而拉開美國地使得人們認識到了公園的魅力,從而拉開美國公園建設的公園建設的序幕序幕。 “公園墓地公園墓地”運動運動 主要人物:主要人物:城市公園運動城市公園運動(the city park movement)馬爾什馬爾什(gpm
7、arch)唐寧唐寧(a.j.downing)奧姆斯特德奧姆斯特德(f、lolmsted) 19世紀中葉,在美國開展了一場關于建造城市公園的大討論。一些專家在看到利用科學技術改造城市的可能性時,也思考著如何保護大自然和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問題。 時間 地點19世紀中葉美國馬爾什(gpmarch) 理論從認真的觀察和研究中看到了人與自然、動物與植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主張人與自然要正確地合作。 時間 地點1851年紐約造園家唐寧(a.j.downing) 事跡 倡導修建紐約市第一個公園, 即后來的中央公園。 時間 地點1858年美國 紐約景觀建筑師奧姆斯特德(f、lolmsted) 事跡主持紐約中央
8、公園的設計紐約中央公園“綠色草原”(greensward plan )特點:特點:1. 公園綠地的建設走上了法律的軌道。2. 通過政府發行“公園債券”籌集建設資金。3. 公園建設與城市化同步進行。紐約中央公園紐約中央公園紐約中央公園景色紐約中央公園景色 南北戰爭結束后建成的布羅斯派克公園的設計延續了中央公園的自然風景式風格,更為強調休閑娛樂功能的開發,娛樂和體育文化設施比較齊全。是當時一座典型的綜合性公園。布羅斯派克公園:布羅斯派克公園:紐約中央公園和布羅斯派克公園的建設引發了美國的城市公園運動。 4.3中國城市公園的發展中國城市公園的發展l()中國公園的起源l()清末時期的公園l()年前的公
9、園l()年后的公園(1)中國公園的起源中國公園的起源l周文王的囿l“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2)清末時期的公園清末時期的公園l1868年上海的公花園(現黃浦公園)l1885年上海張園的開放l1890年上海的華人公園的開放l1905年 :無錫的“公花園”年上海的公花園(現黃浦公園)年上海的公花園(現黃浦公園)年上海張園的開放年上海張園的開放1905年年 :無錫的:無錫的“公花園公花園”(城中公園(城中公園 )l1905年,由一些名流士紳倡議并集資,在無錫城中心原有幾個私家小花園的基礎上,無錫人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個公園。l占地3.3公頃,具備現代“公園”意義和功能特
10、征的公園,故稱“華夏第一公園”。年前的公園年前的公園l年北京中央公園、北海公園、頤和園的開放兆豐公園兆豐公園(1914)法國公園法國公園(也稱顧家宅公園,即今復興公園也稱顧家宅公園,即今復興公園) ()()廈門中山公園()廈門中山公園()長沙天心閣公園長沙天心閣公園l天心閣公園創建于本世紀二十年代,是古城長沙最早供人游覽的名勝園林。 南京玄武湖公園(南京玄武湖公園(1911)年后的公園年后的公園l上海世紀公園l杭州西溪濕地公園l北京植物園l成都活水公園l廣州越秀公園廣州越秀公園廣州越秀公園 第二節第二節 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l (l)貫徹國家在綠地建設方面的方針
11、政策,遵守相關規范標準。如國務院頒布的城市綠化條例、行業標準公園設計規范及相關文件等。l (2)充分考慮到人民大眾對公園的使用要求,豐富公園的活動內容及空間類型。l (3)繼承和革新我國造園藝術系統,廣泛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創造我國特有的公園風格和特色。l (4)因地制宜,使公園與當地歷史文化及自然特征相結合,體現地方特點和風格,使每個公園都有自己的特色。l (5)充分利用公園現狀及自然地形,有機組織公園各個構成部分,使不同功能區域各得其所。l (6)規劃設計要切合實際,滿足工程技術和經濟要求,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分期建設計劃及經營管理措施。l (7)注意城市公園要與周圍環境相融合奧姆斯特德原則奧姆
12、斯特德原則l (1)保護自然景觀,恢復或進一步強調自然景觀。l (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盡可能避免使用規則形式。l (3)開闊的草坪要設在公園的中心地帶。l (4)選用當地的喬木和灌木來造成特別濃郁的邊界栽植。l (5)公園中的所有園路應設計成流暢的曲線,并形成循環系統。l (6)主要園路要基本上能穿過整個庭園,并由主要道路將全園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奧姆斯特德原則的奧姆斯特德原則的要點:要點:l強調公園的規劃必須滿足人的需要,滿足環境的需要;l強調保護自然景觀,強調自然式,并提出公園中喬灌木的應用及草坪、園路的規劃布置。作業(作業(調查分析調查分析)l 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分析一例你喜歡的現代
13、公園例子公園的主題、設計要點、突出的表現方法、人文地理歷史性的處理等方面入手總結你所分析的公園其優缺點。從總體到局部分析,不能只有大量圖片。l 要求: 統一用a4紙打印,注意文字和圖片的排版;(張數不限) 第x周上課時交; 要求以宿舍為單位考在優盤里,下次課以抽簽的方式抽取同學上臺講述。第二章第二章 公園設計程序、內容和方法公園設計程序、內容和方法 設計建議設計建議l對自然環境的渴望;l與人交往的需求.對自然環境的渴望對自然環境的渴望l創造一處富余變化的環境;l使用解說性標志;l給無需修剪的樹木以空間;l設置曲折的道路;l保留自然生長的植物;l單獨提供場地給(吃飯、讀書、戶外學習的)人;l讓人
14、坐下來的區域;l設置休憩區;l對面有景的場所放置椅子等。與人交往的需求與人交往的需求l與人一起去的:目的是聊天或吃東西;l來公園與其他人見面。與人一起去的與人一起去的l容易向人描述;l適合社會交往的座位安排方式;l提供活動座椅;l提供野餐桌;l在視覺上有吸引力的穿行路線;l相對可以固定的專用領地;。來公園與其他人見面來公園與其他人見面l相對開放的布局;l椅子等布置在相對固定的設施旁;l創建一個交通系統,人們可有一個潛在的交往區域。第一節第一節 城市公園規劃布局城市公園規劃布局l(一)公園規劃結構l(二)規劃布局的一般原則與形式l(三)公園布局形式的確定(一)公園規劃結構(一)公園規劃結構l 1
15、景點與景區l 2風景視線與景觀序列(1)景點)景點l 景點是構成公園的基本單元。l 具有一定的景觀藝術審美價值,可給人以美感,這樣的觀賞點我們就可以稱之為景點。(2)景區)景區l 由若干個景點組成,若干個景區組成整個公園,這是我國傳統的“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的手法。l 景區中的景點是相互關聯的,各景點在景觀構成和空間組織上的有機統一,組成一個完整協調的景觀空間。l 一個公園內的各個景區都應有自己的內容和特點,具有一定的景觀識別性,并服從于公園總的主題和特點;各個景區之間也不是各自獨立的,它們同樣通過一條景觀聯系線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共同構成整個公園的景觀特色。 杭州西湖的花港觀魚公園杭州西湖的花
16、港觀魚公園l 以“花、港、魚”為觀賞特色l 根據全園的景觀布局,游覽序列,全園共劃分了6個主要景區,各個景區獨具特色,并統一于“花、港、魚”這一共同主題。 (3)風景視線)風景視線l觀賞點與景點間的視線,稱為風景視線。l有了好的景點,必須選擇好觀賞點的位置和適宜的視距,即確定風景視線。l風景視線的布置原則,一般小園宜隱,大園宜顯,小景宜隱,主景宜顯,在實際規劃設計中,往往隱顯并用。風景視線布置手法:風景視線布置手法:l 開門見山的風景視線:l 欲顯還隱的風景視線:l 深藏不露的風景視線: 開門見山的風景視線:開門見山的風景視線:l 采用“顯”的手法,可用對稱或均衡的中軸線引導視線前進。中心內容
17、、主要景點,始終呈現在前進的方向上。利用人們對軸線的認識和感覺,使游人意識到軸線的頂端是主要景觀所在。在軸線兩側,適當布置一些次要景色作為主景的陪襯。這種風景視線形式,一般在紀念性公園和平坦用地上有特定要求的公園應用較多。 欲顯還隱的風景視線:欲顯還隱的風景視線:l利用地形、樹叢等對主要景物進行障景的同時露出景物的一部分,逗引人們接近景點。l這種風景視線的作法在我國傳統的古剎叢林風景區中應用較多。 深藏不露的風景視線:深藏不露的風景視線:l 將景點或景區深藏在山巒叢林之中,由甲風景視線引導至乙風景視線,再引導至丙風景視線、丁風景視線等。l 風景視線可以自正面而人,或從側面迎上,也有從景物的后部
18、較小空間內導人,然后再回頭觀賞,形成路轉峰回、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空間變化。l 杭州靈隱寺、虎跑寺、昆明金殿風景區等在景區布置基本上都采取的是藏而不露的處理手法。(4)景觀序列)景觀序列l 一篇文章有起、承、轉、合的結構處理方式。一部戲劇、影視作品一般都有序幕、發展、轉折、高潮、尾聲的處理。城市公園的景點、景區在游覽線上主次展開過程中,通常分為起景、高潮、結景三段式進行處理。也可將高潮和結景合為一體,到高潮即為風景景觀的結束,成為兩段式的處理。 三段式、兩段式的概念順序表示。三段式、兩段式的概念順序表示。l 三段式:序景-起景-發展-轉折- 高潮- 轉折-收縮-結景-尾景。l 二段式:序景-起
19、景-轉折- 高潮(結尾) -尾景。(二)規劃布局的一般原則與形式(二)規劃布局的一般原則與形式1 1規劃布局的一般原則規劃布局的一般原則l(1)根據城市公園的性質、功能確定公園的內容、設施與形式。 性質、功能是影響規劃布局的決定性因素,不同的性質、功能的公園就有不同的規劃布局形式。如紀念性公園,要求莊嚴肅穆,規劃布局宜規則整齊,所以應采取規則式布局。城市動物園為配合動物生態的環境要求,體現動物和大自然的協調關系,常采取自然式布局。 (2 2)公園中不同功能的區域和不同的景點、景區應注意各自位置的確定及空)公園中不同功能的區域和不同的景點、景區應注意各自位置的確定及空間的處理間的處理l 不同的功
20、能區域,其所要求的立地條件不同,同樣它的景觀布置、設施內容也有所區別,所以其位置的確定及空間的處理都應有所不同。l 例如安靜休息區與娛樂活動區,其所進行的活動內容不同,所需空間不一樣,不能互相干擾,所以應既有分隔又有聯系。不同的景色分區,應使各景區、景點有一定的空間獨立性,不致景觀雜亂。(3 3)城市公園應具有自己的特征,有突出的主題,同時注意到全園的)城市公園應具有自己的特征,有突出的主題,同時注意到全園的協調統一協調統一l 規劃布局忌平鋪直敘、沒有特點和缺乏變化。每處公園都應具有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特征,才能使游人加深印象。如北京頤和園以萬壽山昆明湖為構圖中心,佛香閣為特征。佛香閣佛香閣
21、:(4 4)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現狀條件以及景觀要素)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現狀條件以及景觀要素l “景致隨機,得景隨形”,“俗則屏之,嘉則收之”,可以做到經濟自然,并且突出自己的特色。如天津市水上公園則是建在過去的磚窯坑的荒地上,將各個窯坑地形加以規劃設計,相互連成一體,形成水域廣闊且蘊繞變化的水上風光。北京陶然亭公園也是利用古代燒制琉璃瓦的舊窯址,洼地開湖,土崗堆山建設而成的。(4 4)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現狀條件以及景觀要素)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現狀條件以及景觀要素l 天津水上公園 : (5 5)充分考慮到工程技術上的可實施性)充分考慮到工程技術上的可實施性
22、l 城市公園規劃布局具有藝術性,但這種藝術性,必須建立在可靠的工程技術的基礎上;在達到藝術水平的同時,要注意到安全性、可實施性。2.規劃布局的基本形式規劃布局的基本形式l(1)規則式l(2)自然式l(3)混合式(1)規則式)規則式l 也可稱作“整形式”、“幾何式”、“對稱式”、“建筑式”。l 在18世紀英國風景式園林產生之前,西方園林主要以規則式為主,其中以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臺地園和17世紀法國勒諾特爾的平面幾何圖案式園林為代表。其平面以對稱布局為主,追求幾何圖案美,多以建筑和建筑所形成的空間為主體。規則式構圖的主要特征:規則式構圖的主要特征:l 中軸線:l 地形:l 水體:l 道路廣場:l
23、建筑:l 種植規劃:l 景觀小品: 中軸線:中軸線:l 全園在平面規劃上有明顯的中軸線,并大多依中軸線的前后左右對稱或擬對稱布置,園地的劃分大都成為幾何形體,并有一些縱橫向副軸線對全園進行協調控制。 地形:地形:l 在開闊較平坦的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傾斜的平面組成;在山地或丘陵地段,由階梯式的大小不同水平臺地傾斜平面及石階組成,其剖面為直線組合。 水體:水體:l 其外輪廓均為幾何形,以圓形和長方形為主,水體的駁岸多整形、垂直;水景的類型有整形水池、瀑布、噴泉、壁泉、水渠、運河等,古代神話雕塑與噴泉構成水景的主要內容。 道路廣場:道路廣場:l 廣場多呈規則對稱的幾何形,主軸和副軸線上的廣場
24、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統;道路為直線形、折線形或幾何曲線形。廣場與道路構成方格形、環狀放射形,形成中軸對稱或不對稱的幾何布局。 建筑:建筑:l 主要建筑多對稱布置在中軸線上,主體建筑組群和單體建筑多采用中軸對稱的均衡設計,并多以主體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成與廣場、道路相結合的主軸、副軸系統,形成控制全園的總格局。 種植規劃:種植規劃:l 與中軸對稱的總格局相適應,全園樹木配植以等距離行列式、對稱式為主,樹木修剪整形多模擬建筑形體、動物造型;綠籬、綠墻。綠門、綠亭的應用是規則式園林較突出的特點。園內常用大量綠籬、綠墻和叢林劃分和組織空間;花卉布置以圖案式模紋花壇、花境為主,或由數組花壇組成大規模的花壇群
25、。 景觀小品:景觀小品:l 規則式公園中盆樹、盆花、雕塑、瓶飾、園燈、欄桿等裝飾物應用較多,雕塑多置于道路軸線的起點、交點、終點上。(2)自然式)自然式l 自然式又稱為風景式、不規則式。我國大多數城市中的綜合性公園都采取自然式布局,如上海虹口公園、北京陶然亭公園、上海中山公園,以及日本的一些公園,如后樂園等。這些公園均以模仿自然為主,力避規則對稱。自然式布局公園的主要特征:自然式布局公園的主要特征:l 地形:l 水體:l 道路廣場:l 建筑:l 種植規劃:l 景觀小品: 地形:地形:l 多為自然地形或自然地形與人工的山體水面相結合,再現自然界的山峰、山巔、崖、崗、嶺、峽、谷、塢、坪、洞、穴等地
26、貌景觀;在平原,多為自然起伏、和緩的微地形。地形的剖面線為自然緩和曲線。 水體:水體:l 岸線多為自然岸線,駁岸多用自然山石布置。或作自然傾斜坡度,水面形式多樣,有溪流、池沼、湖泊、瀑布、泉、港、灣、潭、跌水等形式。 道路廣場:道路廣場:l 多采用自然形狀,以不對稱的建筑群、山石、自然形狀的樹叢、林帶等來組織廣場空間;也有一些建筑前廣場為規則式。道路的平面和剖面多為自然曲線。 建筑:建筑:l 單體建筑多為對稱或不對稱的均衡布局;建筑群或大規模建筑組群亦多采用不對稱均衡的布局。園內建筑組合不以軸線控制,但局部仍有軸線處理。 種植規劃:種植規劃:l 植物配植力求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不成行成排栽
27、植,樹木不修剪,以孤植、叢植、群植、叢林為主要種植形式?;ɑ芤曰▍?、花群為主要形式。 景觀小品:景觀小品:l 多采用峰石、假山、石品、樁景、盆景、磚雕、石雕、木刻等豐富景觀。(3)混合式)混合式l 指規則式、自然式園林形式交錯組合,全園沒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園的主軸線和副軸線,只有局部景區、建筑以中軸線對稱布局,或全園沒有明顯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一般情況下,多結合現狀地形進行布局,在原地形平坦處,根據總體規劃的需要安排規則式布局,在原地形條件較復雜,具有起伏不平的丘陵、山谷、洼地等地段,結合地形規劃為自然式。混合式的公園布局形式現在采用較多。如北京中山公園、南昌八一公園、沈陽北陵公園、
28、原蘇聯高爾基城文化休息公園及我國大多數新建公園大都采用混合式布局。 3.公園布局形式的確定公園布局形式的確定l 一個公園的布局究竟應采取規則式、自然式還是混合式,可從以下2個方面經過分析后確定。 根據不同公園的性質確定不同的布局形式根據不同公園的性質確定不同的布局形式l 為反映不同性質公園的特性,不同的公園必然有相對應的不同的布局形式。如紀念性公園的性質主要是緬懷先烈的革命功績,激勵后人發揚革命傳統,起到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思想教育作用,這類公園的布局形式多采用中軸對稱、規則嚴整和逐步升高的地形處理,以創造出莊嚴、肅穆、雄偉、崇高的氣氛,所以紀念性公園多采用規則式布局。而兒童公園要求形式新穎、活
29、潑、自然,創造寓教于游的環境,公園的景色、設施與兒童的天真、活潑性格相協調,所以兒童公園一般都采用自然式的布局。動物園因為動物的生長環境本是自然山林、自然沃野,所以動物園都采用自然式布局。 根據不同的文化傳統確定不同的布局形式根據不同的文化傳統確定不同的布局形式l 由于各民族、各國家之間的文化、藝術傳統的差異,決定了不同民族。國家之間的公園布局形式的差別。由于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影響,其決定了在中國古典園林形成了自然式布局的規劃形式,以致影響到我國現代城市公園的建設規劃多以自然式布局為主。而在同樣是多山國家意大利,由于意大利14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及其傳統文化的影響,即使是在
30、自然的山地條件下,意大利的園林仍然采用規則式布局。作業作業1 公園課程設計公園課程設計 l 1、協調公園與城市規劃及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關系、協調公園與城市規劃及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關系l 2、確定公園的性質、規模和特點定位、確定公園的性質、規模和特點定位l 3、確定公園的主要功能和實現各項功能的相應內容和設、確定公園的主要功能和實現各項功能的相應內容和設施施l 4、確定公園的分區、確定公園的分區l 5、確定公園的布局形式、確定公園的布局形式l 6、確定公園的交通系統、確定公園的交通系統l 7、確定公園的主要服務設施、確定公園的主要服務設施l 8、用地平衡、用地平衡 第二節第二節 公園設計的方法與
31、技巧公園設計的方法與技巧1公園空間的基本類型l靜態空間 公園中最小的藝術感受單元為固定視點的靜態構圖,這種視點固定,觀賞靜態畫面所需的空間為靜態空間。動態空間動態空間l 公園中的游人是動的,各個靜態空間的觀賞也不是孤立的,在從一靜態空間轉向另一靜態空間時,便會出現組織動態空間的要求,在行進中進行風景觀賞時,游人所處的空間的連續交替變化便形成了動態空間。 l 在靜態空間中,應多考慮風景透視的不同視角要求和不同視距的風景感染力。在動態空間組織中,應當考慮空間的連續和景色的交替關系,使空間及景色有起點、有高潮、有結束,形成風景空間的節奏韻律。 開敞空間與閉合空間開敞空間與閉合空間l開敞空間 凡在視域
32、以內地面上的一切景物,都在視平線的高度以下,這種空間即為開敞空間。開敞空間中,視線可以延伸到很遠的地方,視平線向前,視神經不易疲勞,給人以壯闊、開朗、暢快的感覺。閉合空間閉合空間l 在游人視域之外,游人的視線被四周高出視平線的近景屏障起來,所形成的較為封閉的空間即為閉合空間。屏障物之頂部與游人視線所成角度愈大,則閉合性愈強;反之,所成角度愈小,則閉合性愈弱。閉合空間,近景感染力強,四周景物有琳瑯滿目的效果,但久留則感視線閉塞、容易疲勞。 縱深空間與拱穹空間縱深空間與拱穹空間l縱深空間 在狹長的空間中,如道路、街巷、河流、林帶、溪谷等空間中,兩側有建筑、地形、植物等要素遮擋視線,而形成一道狹長的
33、空間即為縱深空間。在縱深空間中,視線被導向空間的遠端處,在端部布置的景物特別突出,常常作為主景的選點,兩側景物起到引導、陪襯和對比作用。拱穹空間拱穹空間l 在天然巖石洞中或在人工地下洞穴中,利用拱穹形頂界面及四周的豎界面所組織而成的空間即為拱穹空間。由于這種空間的組成要素如材料、色彩、光線、氣候條件與其他一些類型空間不同,所以常常成為比較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景觀空間形式,在現代公園中的一些影劇院、天文館、大溫室及一些其他形式的展館中常使用這種空間形式。 2 2空間的組織空間的組織l 空間的組織應從單個空間本身和不同空間之間的關系兩方面考慮。 l 單個空間的處理中應注意空間的大小、尺度、封閉性、構
34、成方式、構成要素特征(形、色、質等)以及空間所表達的意義或所具有的性格等內容。l 多個空間的處理則應以空間的對比、滲透、序列等關系為主。在空間大小上應視空間的功能要求和藝術要求而定在空間大小上應視空間的功能要求和藝術要求而定l 大尺度的空間氣勢壯觀,感染力強,令人心胸開闊,多用于宏偉的自然景觀和紀念性空間。l 小尺度的空間較親切、貽人,適用于很多種活動的開展,適于少數人活動,如交談、漫步、坐民學習、思考。同理,為了塑造不同性格的空間就需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寧靜、莊嚴的空間處理應簡潔,流動、活潑的空間處理應豐富??臻g的組織及空間的展示程序空間的組織及空間的展示程序l 公園綠地的空間有開敞、閉合
35、、縱深、內外等不同,如何將這些不同類型的空間按使用功能的要求以及靜態、動態觀賞的要求,在城市公園中進行劃分組織,使空間有大小、明暗、開閉、內外、縱深的變化,組成一個有節奏、有變化又統一的空間體系,就要考慮到空間的組織及空間的展示程序問題。l紀念性烈士陵園中的空間,一般多對稱嚴謹,較封閉,并以軸線引導前進,空間變換應少,節奏緩慢,造成嚴肅靜穆的氣氛。l游賞性的空間,變換應該豐富,節奏快,較開敞自由,造成活潑的氣氛,整個公園的各個空間在靜觀時空間層次穩定,在動觀時空間層次相應地交替變換。 空間的組織與導游線、風景視線的安排有密切的關系空間的組織與導游線、風景視線的安排有密切的關系l 要有起景、高潮
36、、結景的空間,又有空間的過渡,使空間主從分明,開閉適當,大小相宜,并富有節奏和韻律,形成自然、豐富的空間序列。可達性可達性l 空間的創作中,要強調空間的可達性,使人們在游覽過程中依自然之理順暢、安全地到達所需空間;l 空間應使人易于接近,適宜的空間應有親切感,人進入該空間后,感覺到這空間就是我的、我們的,不要使人產生陌生感、遠離感,當然這與空間的尺度比例以及其圍合要素是緊密相關的。3. 空間的構成要素空間的構成要素l 空間可以由多種構成要素組成,可以是地形、道路、建筑、植物、水體,在新建的公園中則更多地采用植物來進行空間的劃分;利用植物季相、樹齡的變化創作出永遠在變化的時空結合的空間。4. 空
37、間的轉折空間的轉折l從一個空間過渡到另一個空間即為空間的轉折。l空間的轉折有急轉、緩轉之分。急轉與緩轉急轉與緩轉 l規則式,急轉 如在主軸、副軸相交處的空間,可由此方向急轉為另一方向,由大空間急轉為小空間,注意轉折節點一般選在道路的交叉點或另一條道路的開始點。l自然式,緩轉 常有過渡空間的設置,如在室內外空間之間,布置外廊、花架、架空層三類的過渡空間處理,使轉折比較自然、緩和。緩轉應注意到距離相近的兩空間差別不要太大,應作好過渡空間的處理,使人感覺到是自然、合理的轉向另一個空間。5. 公園設計造景手法公園設計造景手法l 1動賞與靜賞 l 2觀賞點與觀賞視距l 3平視、俯視、仰視(1 1)動賞與
38、靜賞)動賞與靜賞l 景的觀賞有動靜之分,即動賞和靜賞。動賞即游人在公園中游覽行進時,一邊走一邊欣賞景物,在行進路線上,景物在游人腦中會留下連續的印象,形成連續的風景構圖,如同觀看風景電影、電視風光片一樣,所以動賞中則對視線相連的景物之間的協調性有了相應的要求,即從整體布局考慮具體的風景連續構圖景觀。abcde/fghl 靜賞則是游人停留下來在一定的觀賞點上欣賞景物;如同看一幅風景畫;在靜態構圖中,主景、配景、前景、背景、空間組織和構圖的關系穩定不變,形成穩定的景觀畫面。 l 在我國的城市公園中,步行游覽是主要的游覽方式,緩步慢行,景物向后移動的速度較慢,景物與人的距離較近,可隨人意既可注視前方
39、,又可左顧右盼,視線比較自由,容易獲取較廣泛的視野條件,是我們在進行公園設計時主要考慮的游賞要素。 (2 2)觀賞點與觀賞視距)觀賞點與觀賞視距l 游人所在觀賞景物的位置叫做觀賞點。它可以是專門為賞景而設置的亭、軒、臺、廊、廣場等,也可以是游人邊走邊看的道路上、草坪上、林中、坡地上。一般設計者應為游人具體規劃出適宜的觀賞點來。l 觀賞點與被觀賞景物間的距離叫做觀賞視距。對于游人來說,觀賞視距是否適宜對觀賞的藝術效果影響較大。l 據分析,眼底視網膜的黃斑處,視覺最為敏感。根據視域原理,人眼在正常情況下不轉動頭部而能看清景物的視域,在垂直方向為2630,水平方向為45”。超過此范圍,就需要轉動頭部
40、去觀察,而人在觀察景物時一旦轉動頭部,那么對景物的整體構圖和整體印象就不會完整,而且容易使人感到疲勞。 l 由以上簡述的視域范圍可以確定,觀賞景物時最佳視域垂直方向為30o,水平方向為45o范圍內,可以取得較好的視覺效。設計時的視距選?。涸O計時的視距選取:景物高度的33.3倍;(注意景物本身的位置選取)(3)平視、俯視、仰視)平視、俯視、仰視l 游人在欣賞風景時,由于其所處位置不同和所觀賞的景物有相對高、低之分,故也就產生了平視、俯視、仰視的觀賞。這3種觀賞方式對游人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平視:平視:l 即中視線與地平線平行,游人在觀賞時不必仰頭或低頭,可以舒展的平望出去,使人有平靜、深遠。安寧
41、的感覺。西湖風景多恬靜親切感覺,與其有較多的平視觀賞分不開。 l 平視風景宜布置在視線可以延伸到較遠的地方,如公園中的安靜休息區、休養院、療養院等,此時宜在可以有平視景觀的視線區域內布置可以供人停留的點,如亭、廊、坐椅、花架、廣場等。仰視:仰視:l 景物高度較大,觀賞者視線上仰,不與地平線平行,因此有與地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消失感,景物的高度感染力較強,易形成雄偉莊嚴的氣魄。如在北京天壇公園中,仰視天壇。l 仰視景觀,對人的壓抑感較強,容易使游人的情緒緊張,在一些需要有平和心情要求的場所如休療養院、醫院中不宜使用。俯視:俯視:l 游人所在位置較高,景物多在視線的下方,觀賞者必須低頭觀看,形成俯視
42、景觀。l 俯視觀賞有2種情況:如果站在高處向遠處眺望,則近于平視,眼前是一幅鳥瞰畫面,具有深遠、凌空感。如果低頭向下看相對較近距離景物,則人的感受是險峻、緊張,有征服感。l 在我國的各大風景名勝地,常在天然形勢險要之處和江、河、湖、海周圍附近的山峰頂部,布置亭、臺或建筑組群,設置觀賞點,使游人可登高臨下觀賞風景,創造俯視景觀。泰山山頂、峨嵋金頂、杭州六和塔、頤和園佛香閣都是創造俯視鳥瞰畫面的觀賞點。 l 在公園的規劃設計中,應盡多地利用自然地形的起伏變化,因地制宜創造仰視、俯視和平視風景,使游人的觀賞視線產生豐富變化。補充內容補充內容 公園設計實例公園設計實例圓明園遺址公園圓明園遺址公園 l
43、在上世紀 80年代初期,圓明園遺址規劃的編制工作就已經開始醞釀籌劃。1984年12月正式成立的中國圓明園學會,做了大量的資料收集、理論研究和遺址保護工作,并于1985年編制完成圓明園遺址公園總體規劃(提綱),隨后又逐步編擬圓明園遺址公園規劃方案、長春園整修規劃方案等幾個規劃方案。計劃于2008年奧運會前基本建成。 l 為了更好地保護遺址,規劃擬將遺址保護分成遺跡保護類、重點復建區保護類、一般遺址保護類;將規劃功能分為遺址憑吊活動區、園史文物展覽區、休憩游樂區、綜合服務區和公園管理區五大區域。 l 以木為本、以水為綱,以遺址為特色,這是建園的基本指導思想。 成都活水公園成都活水公園l 成都活水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保護”為主題展示國際先進的“人工濕地系統處理污水”的城市生態環保公園,它模擬和再現了自然環境中污水是如何由渾變清的全過程。它充分利用濕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質的自然凈化能力凈化污水,并在此過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洋油氣開采中的深海鉆探技術考核試卷
- 電商客服職業素養小課堂
- 靜脈留置針的應用與維護 2
- 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宜昌市虎亭區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新疆第一師阿拉爾市2025屆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數學試卷含解析
- 遼寧省昌圖縣2025年初三下學期開學收心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豫章師范學院《高等代數與幾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喀什大學《計算機組成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荊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 考點分類練習題匯編(含解析)
- 汽車租賃服務方案(投標方案)
- 2024年江蘇高考語文試題(含答案)
- 項目2-低頻電療法
- 胸腔閉式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 三方安全管理協議書模板
- 幼兒園大班古詩《春夜喜雨》課件
- 2023-2024學年河南省鄭州外國語中學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人體發育學模考試題與參考答案
- 制造執行系統集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