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效傾聽_第1頁
例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效傾聽_第2頁
例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效傾聽_第3頁
例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效傾聽_第4頁
例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效傾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例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效傾聽 摘 要: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都在教育學生要學會傾聽,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做到過有效傾聽嗎?教師有沒有用心地去傾聽過學生的心聲呢?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學會傾聽學生,因為傾聽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也是一個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教師在傾聽的時候要誠懇、全面地去傾聽學生。這樣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師的能力,提升自我,發展學生。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師;有效傾聽 教師對學生的傾聽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也是教師成長的一塊基石。教師要做到對學生的有效傾聽,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傾聽技巧,全面地去傾聽學生。教師的有效傾聽可以提升自我能力,雖然在傾聽的這個過程是十分辛苦的,但是傾

2、聽的結果卻是很有意義的。 一、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有效傾聽的必要性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行,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還是免不了會出現下面的情況:教師眉飛色舞,學生兩眼無神;講臺上,教師講得抑揚頓挫,講臺下,學生卻在神游太空,沉浸在自己的渺小世界里;學生在進行討論,教師參與進去進行指導;對學生的表現教師要么微笑要么點頭,不發表任何意見,有時候感覺時間不太夠了就草草了事,不給學生回答的機會教學過程具有雙向性,所以,教師需要也必須懂得傾聽學生。 1.傾聽是課堂“活”起來的強力推進劑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想使課堂“活”起來,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當作課堂上真正的主人,這就需要不斷地去了解學生。充分地

3、了解學生可以使教學活動順利展開,是教學過程產生實效性的一個起點。要達到這種效果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要學會去傾聽學生,這樣可以使教師更加深刻地了解學生,并且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充分地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英語課堂真正的“活”起來。 2.傾聽是尊重學生的催化劑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教師從傳統教學中的知識傳授者逐漸地向合作者、參與者、引導者轉變,由以前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形式向平等的方向發展,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平等中的帶頭人,學生也不再是以前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成為學習中的主人。例如,在提問的時候,當學生開始闡述自己的觀點時,教師要耐心去聽,即使學生的回答與答案不一致也應該

4、讓學生表述完整,待學生闡明自己的答案之后再做發言,這樣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同時也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客觀上還能增長學生主動發言的信心和勇氣。 3.傾聽是教師不斷成長的一塊基石 教師的教學過程不僅是學生學習、成長的一個過程,還是教師學習、成長的過程。教師要想學會傾聽首先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要想使這個過程更加有效就要求教師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及隨機應變的能力,教師需要不斷的、及時地去捕捉學生的狀態,需要教師積極地去調動課堂氣氛,使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有質疑的問題要及時、大膽地提出來,教師養成傾聽的習慣有助于教師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應變能力等的不斷

5、提升,促進自身成長。 二、教師應該怎樣去傾聽學生 傾聽學生就是教師通過學生平時的表現來解讀學生,結合自己所有的感官能力與潛能來認真聽取學生的言語表達,用心地感受學生的心靈獨白,去了解學生的困惑與焦慮所在。教師要做到很好的傾聽學生,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保持真誠的態度去傾聽學生 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要保持一個微笑的、和藹的姿態來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這樣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要有耐心地等待學生的發言。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要打斷學生的講話,不要妄加評論,更不要輕易地去否定學生的結論,一切都要等學生回答完畢之后再給出講評。在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過程中要專心致志、全神貫注的,說話的

6、時候要注視著學生,談話的內容也要集中在談話的內容上面對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要適時地在肢體上作出回應,使學生知道教師在專注地聽他的發言。比如,給學生一個贊許的微笑,或者是一個欣賞的眼神,這些都是鼓勵學生的積極措施。 就在最近九年級期末復習階段的一堂課上,為了活躍復習課的氣氛,也為了幫助學生恢復對一些單元重點句的記憶,我隨意選了兩排學生,要求他們每人依次大聲朗讀一句。老師們都知道九年級的句子中很多詞匯都不太容易讀,就在每位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我仔細地聆聽著他們的語音語調,對個別學生不會讀或讀錯的地方及時加以幫助或糾音,每個孩子都在我贊許的微笑中愉快地“順利”過關,而我也從這一段仔細聆聽中聽出了他們在

7、聽讀技能方面的差異。 尤其當輪到一名平常上課幾乎全然不聽,單元默寫每次只能默寫正確五個以內,作業幾乎空白的男生朗讀時,課堂氣氛呈現了一個意外的小高潮。輪到他朗讀時恰巧是一句特別長的句子,我擔心他至少一句中有許多單詞不會讀甚至站起來后根本不愿意讀,所以在他起身之前我原打算索性不請他朗讀了,以免他站起來后尷尬,但后來我又想著如果這次這么簡單地句子朗讀任務都不請他,他就更沒有發言的機會了,他也會因此覺得老師看不起他,今后對英語學習會更加喪失興趣與信心,于是我又大膽地請他站起來朗讀,可這次出乎我和全班同學意料的是,這句話他竟然相當順利地準確地朗讀了下來,全班同學與我一起靜靜地聽著,聽得可以說是“瞠目結

8、舌”,等他一讀完,大家立即不約而同地為他鼓掌叫好起來。我想,這樣的鼓掌一定是全班同學對他莫大的鼓勵和贊許,我也順勢對他的語音大加贊許,這位同學在滿臉微笑中略帶羞澀地坐了下去。我想,今天的這次朗讀經歷一定會帶給他不少心靈上的收獲吧,而就我本人而言也收獲了許多地感悟 2.要掌握傾聽的技巧 (1)學會用耳朵來傾聽。教師只有仔細地去聆聽學生的發言,這樣才能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意圖,并且能夠積極地給予學生以滿意的答復。教師還要學會從學生的言語中來傾聽學生的內心世界。 (2)學會用眼睛來聽。教師在聆聽的過程中要注視說話的學生,這樣既是對學生的尊重還可以從學生說話時的神情來解讀學生的內心世界,這也是一個情感交流

9、的過程,從學生的目光中來解讀學生的焦慮、困惑、渴望、需求、滿足與自信。 (3)要學會用心去傾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用自己的心去了解學生。一位細心的、負責任的教師會從學生的一個細微動作中窺探出學生的心理活動,教師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心理來進行教學。教師的一句鼓勵、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暗示,一種鼓勵。一個優秀的教師要善于去傾聽學生,要學會用心去感悟學生背后某種思想與觀念的萌芽。 以go for it !九年級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教學為例,我在課堂內曾設計這樣的一個問題:if now you are alone on an lonely isl

10、and,of course there are no other persons on it,how will you try to leave the island?問題一出,立即有許多學生獻計獻策,有的學生說用自帶的手提電腦發e-mail給親朋好友,有的說用手機打電話求救,有的說用寫信的方式,通過傾聽,我明白了孩子們思想都定格在了他們熟知的現代化的發明物上了,通過講解,學生明白了他們提出的諸如這些用現代化發明物自救的方式在孤島上似乎都行不通。后來,他們就把思路轉向了用傳統事物自救的方式,如自己打造一艘木舟或竹筏,鉆木取火后點火發信號求救,用衣物或植物制成一些小旗(有可能的話,旗上編出“he

11、lp!”字樣)飄揚在孤島上空求救等。這時的他們學習主動積極,能熱烈地參與到課堂討論的語言實踐中,發表的各種見解見仁見智,知識的掌握也水到渠成。 三、教師在傾聽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傾聽對于初中英語課堂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是說只要傾聽學生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教師在傾聽的過程中還要注意: 1.在傾聽的過程中適時的鼓勵學生 教師在傾聽的時候還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鼓勵學生,這樣可以使學生更想說、敢說,否則教師就聽不到更可靠的內容了。比如,學生在進行英語情境對話時,對單詞的發音準確或者是表情逼真等優秀表現教師都要及時給予鼓勵。在傾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打斷學生,及時糾正學生表述中的錯誤,或者要求學

12、生重新來一次,這些都體現出了教師對學生的重視,教師在認真聽學生說話,對于學生們來說這些都是積極的信號。教師在傾聽的過程中還要保持和藹態度,對學生的表現時不時地點頭贊許,讓學生知道你在聽,在認真地聽,你說得很好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避免假聽的情況出現,避免心不在焉、目光游離卻還是裝出來一副在聽的樣子,這是對學生極不負責的表現。在聽完學生的表述之后要給予一定的評價,對其表現良好的地方進行贊揚,表現不太好的地方給予一定的鼓勵與指導,這樣會使學生產生極大的成就感,并且信心倍增。 2.在傾聽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尊重都是相互的,人們往往都是在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后才會了解尊重別人的重要性,都是在得

13、到了別人的理解之后才會去接近別人,并且也會去理解別人。在教學中也是如此,如果教師使學生明白傾聽的好處,這無疑是教師最大的收獲。為了能獲得這樣的效果,教師在平時也要經常創設傾聽情境,通過此方法來明示或者暗示學生學會傾聽。所以,教師在履行自己的道德責任傾聽學生的自由言說時,要不斷地去引導學生學會去傾聽他人,這樣就可以使教師與學生都能相互接納、相互傾聽,然后進入一種和諧的人文環境中,在傾聽中相互理解,在理解中逐漸升華。 例如,在教學go for it!七年級上冊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section a 1a-2c時,我本著“學生是中心,教材是劇本,

14、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課堂是舞臺”,即“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任務性教學,先后創設了“talk about cherishs and her sons vacations”(cherish是我的英文名),“1a-1c(seven kids vacations)” 英語小故事“my vacation”,“talk about my may vacation”, “2a-2c”, “share (分享) one of your vacations”, “make a survey”等一系列聽說練習活動,讓上一個活動成為下一個活動的鋪墊,下一個活動又是上一個活動的延伸和拓展,注重由先聽的輸入到

15、后說的輸出,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學生樂聽也樂學,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好。 本節課部分課堂教學環節陳述: (1)導入環節:輕松交流,創建氛圍 由欣賞音樂“born in africa.”,設問“where do the people live?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on vacation one day?”讓學生在相對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逐漸進入學習狀態,導入了vacation的話題。 (2)聽說領先,鞏固舊知 進入step 2“talk about cherishs and her sons vacations”環節,我呈現自己及兒子各四張的暑期旅游照片使學習立刻由現

16、在跳到了過去,并教學了本課的關于活動的短語,學生在問和答中既復習了unit 9的許多詞組,又操練了新短語和句型,之后我又以一篇短文填空(填寫動詞過去式)的形式總結兩人的暑假之行,使學生學得興趣盎然,也習得了新知。 (3)音像結合,拓深新知 在step 4英語小故事“my vacation” 環節,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優勢讓學生先觀看動畫:一只小熊講述自己的一次海濱之行的故事,并提出三個問題where did the bear go on vacation ? did she have great fun on vacation?how was her vacation?學生帶著問題找答案,這些問題的提出既是對1a-1c的內容進行拓深,同時也為學習unit 10 后面的內容(2a-2c)埋下了伏筆。這個故事學生極感興趣,他們學得也樂在其中。 (4)自然深入,鞏固新知 在實行操練的step 7“ share (分享)one of your vacation”環節,因學生之前已聆聽了很多人物的vacation并完成了教材中的四個聽說任務,此時的他們已能脫口流利對話,思想真實靈動,對話自然流暢,這就促使教師與學生都能通過相互傾聽增進了彼此間的了解,相互間的情感也在這樣和諧的人文環境中得到升華。 教師的傾聽過程是一個積累過程,更是自我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