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855發動機裝配工藝作業指導書_第1頁
NT855發動機裝配工藝作業指導書_第2頁
NT855發動機裝配工藝作業指導書_第3頁
NT855發動機裝配工藝作業指導書_第4頁
NT855發動機裝配工藝作業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nt855發動機裝配工藝作業指導書1、維修技術方案技術要求u 修理達到原發動機出廠的參數。u 所修理的項目其技術性能不低于原設備的技術性能。u 提供更換器件的技術參數、規格型號及安裝圖紙。u 所更換的零部件,自制件與外購件必須與原設備配備的規格、型號、生產廠、品牌一致。u 需替代原設備的零部件時,其所用部件的功能、性能與原部件相同或高于原部件。替代品的安裝尺寸、連接形式、各類接口必須與被替代零部件相一致。1.1進排氣管及搖臂:拆檢進排氣管、搖臂等配氣機構,清潔、檢查測量與修理,進氣管墊、排氣管墊、全部更換。1.2缸蓋拆檢:缸蓋拆卸解體、清洗、檢查缸蓋與缸套接觸面有無損傷,水腔腐蝕情況檢查,冷卻

2、水腔化學除垢。1.3氣門組件:進排氣門組件拆卸清潔,外觀檢查,檢查氣門彈簧,彈簧壓蓋、鎖塊等磨損情況,視磨損情況更新。測量進排氣門,氣門導管配合間隙;氣閥、閥座、導管、磨損、燒蝕嚴重變形,更換新件;氣門研磨完畢,做好測量記錄。1.4搖臂組件:搖臂、搖臂軸拆卸清潔檢查,疏通油道,測量搖臂軸與襯套配合間隙,并做記錄。超過技術規范更換搖臂銅套,或搖臂軸。1.5噴油器:噴油器拆卸清潔,噴油器校驗噴油壓力,調試噴油器霧化情況符合技術標準,不合格的更換噴油器頭或噴油器總成;1.6活塞連桿組:活塞連桿組抽出清潔、檢查、測量,活塞連桿組拆檢。1.7活塞:清潔、除結碳、檢查活塞頭部、活塞環槽、活塞銷孔周圍及裙部

3、等處有無燒損、裂紋、過度磨損等其它缺陷。測量活塞環開口、天地間隙、活塞錐度及橢圓度,并記錄測量活塞銷孔尺寸,不合格換新。1.8連桿:測量連桿大端、小端尺寸錐度、橢圓度,檢查連桿表面橫向是否存在裂紋或缺陷,測量連桿彎曲、扭曲度,并作記錄,必要時更換新連桿。1.9缸套:缸套全部清潔、檢查、測量,檢查缸套內孔表面縱向拉痕,缸套外圓冷卻水腔表面穴蝕,腐蝕等情況。測量缸套內孔尺寸、錐度、橢圓度,超出技術規范的換新。缸套回裝后,測量缸套臺階突起量。1.10油泵:pt燃油泵油量是通過壓力和時間協調配合控制。pt泵與供油時間無關,其供油時間由噴油器的傳動件確定。pt泵將燃油直接輸送至氣缸蓋的油道內,各噴油器同

4、時承受pt泵的油壓。pt燃油泵未設輸油泵,pt泵本身按理想特性供油,壓力在0.11.4 mpa范圍內。pt噴油器噴油壓力隨柱塞下降速度變化而變化,約68.89137.79 mpa。1.11水泵:水泵拆檢,檢查水泵葉輪、葉輪軸腐蝕、磨損情況。葉輪、泵殼、軸承工況檢查,更換新的淡水泵油封、水封。1.12冷卻系統:中冷器,機油冷卻器,拆卸清潔,檢查?;瘜W清洗,疏通各冷卻器芯管。1.13增壓器:增壓器拆檢、清潔、檢查、測量。檢查進氣葉輪、排氣葉輪腐蝕、磨損情況。1.14調速器:調速器上試驗臺調試,調試后符合cat柴油機調速器性能要求;1.15各部件按拆卸反程序回裝:回裝過程中的數據以及緊固,按cat柴

5、油機維修手冊和技術規范標準進行。1.16調整:按柴油機說明書中的試驗與調整程序進行。調整燃油量-調整噴油定時-調整安全保護系統-調整氣門間隙2、工藝流程:機體拆解清洗檢驗、探傷零部件修復零部件更換零部件檢驗零部件涂裝組裝總裝調試整機表面涂裝驗收出廠。3、修理所需設備及檢測設備:發動機試驗臺,空氣壓縮機、起重機、千斤頂、偏擺儀、千分尺、公制組合工具及中重型套筒一套,英制組合工具及中重型套筒一套,扭力扳手、氣動扭力扳手,發動機維修專用工具等。4、材料:發動機進口原廠配件、清洗液,柴油,醇酸外用磁漆等。5、檢測試驗:包含密封性試驗、起動試驗、怠速試驗、功率試驗、機油壓力測試、各缸工作均勻性試驗、尾氣

6、測試試驗。5.1密封性檢驗對所有的水、油管路中的接頭、法蘭等連接部位,在其工作壓力下,進行滲漏視檢及手感檢驗,均不允許有滲漏現象。5.2啟動試驗 發動機在20秒內啟動,啟動平穩,無異響。5.3 怠速試驗 怠速轉速為650-850轉每分鐘,怠速運行時,發動機速度上升或下降平穩,轉速無大起大落等異常狀況。5.4功率試驗 大修后發動機輸出功率不得低于原發動機出廠標稱功率的90%。 5.5機油壓力測試 機油壓力應在200-600kpa范圍之內。5.6 排氣測試 機器試運轉后排氣測試數據符合運行要求。5.7各缸工作均勻性測試 發動機運轉時,各缸工作平穩,無敲缸等異常聲音。附:裝配工藝要求 氣缸體的裝配

7、檢查氣缸體上的各個油道是否清潔。 檢查氣缸體中的各種堵塞是否裝配好。 螺堵塞的裝配要求: 螺塞的尺寸 扭矩要求:英尺、磅、 (牛米) 1/8 10-13 ( 13.5-20) 3/8 20-25 (27-34) 1/2 35-40 (47-54) 3/4 50-55 (68-74.5) 7/8 60-70 (81-95) 氣缸體的裝配 注:對于裝入主油道的或付油道螺塞不可填特氟綸帶、應涂一層密封膠。 在用碗形堵時一定要涂上一層厚的螺栓密封膠。 曲軸與主軸承的裝配 主軸承孔務必清潔干凈,用清潔軟布將主軸承孔擦凈, 孔內不可有一點不清潔東西,螺栓也必須保持清潔干燥。 注:上主軸瓦有潤滑曲軸的油槽和

8、油孔,下主軸瓦是無油槽和油孔,上下主軸瓦是可互換。 n系列發動機主軸瓦分為三種: 一.三.五道是一種。二.四.六道是一種。第七道是一種。 n發動機每個軸瓦都有一個裝配定位圈的槽,裝配時此槽應緊靠機體的定位套圈止口吼。 注:在裝配主軸瓦時,瓦背上不能有任何潤滑油脂。 曲軸與主軸承的裝配在上軸瓦上涂上一層厚清潔機油。 裝配上主軸承定位圈,入第七道主軸承時。 裝配止推環,務必將環開槽的一側朝向曲軸法。 在曲軸軸頸表面和下軸瓦上涂一層清潔機油。將軸瓦 與定位圈對準,燃后按下軸瓦裝入。 將主軸承蓋放入機體內適當位置,注意各蓋上的數字必須與打在機體上數字相等。 在裝配螺栓時要在頭和螺紋上涂上一層厚機油,將

9、螺栓擰入2-3圈螺紋。 用橡皮錘敲打主軸承蓋時,不可讓軸承瓦松動。 曲軸與主軸承的裝配 擰緊力矩: 步驟 力矩讀數 1 擰緊到 85英尺.磅(115牛.米) 2 進到 250-260英尺、磅(339-352.5牛.米) 3 松開螺栓 去 除張緊力 4 擰緊到 85英尺、磅(115牛、米) 5 進到 250-260英尺、磅(339-352.5牛.米) 檢查曲軸軸向間隙,新曲軸和止推環的軸向間隙應在為0.007-0.018英寸(0.18-0.48毫米)。 *曲軸與主軸承的裝配 已用過的曲軸,軸向間隙務必不可大于0.022英寸(0. 56毫米)。 n系列發動機的止推環是裝在氣缸體的第7道上。 注:主

10、軸瓦的上瓦全是帶有油孔。是不可互換的。 氣缸套的裝配 檢查氣缸套安裝孔。 氣缸套孔必須無任何可能刮傷或損壞氣缸套“”形 圈的銳邊。 機體的止口和氣缸套法蘭面必須清潔無油污。 機體的“”形圈和密封圈裝上氣缸套, 把第一道拒形圈裝在上部槽中,拒形圈的側角必須朝向氣缸套底 部, 將黑色“”形圈裝在中間槽中, 紅色“”形圈裝到最底部槽中。 注:“”形圈一定要在準備裝入機體時才能涂上機油,因為“”形圈接觸機油時間長后會膨脹,必須 在涂機油后1分鐘內裝入機體。 氣缸套的裝配 在機體止口上和氣缸體法蘭面上涂密封膠,氣缸套必須在加膠后5分鐘內入機體。 注:密封膠不要用得太多,否則會引起準卻系統的故 障。 用量

11、規檢查氣缸套突出高度為0.003-0.006英寸(0.080.15毫米)。 檢查氣缸套內孔的不圓度,用氣缸表測量,在活塞行程范圍內測量“四”個點。在活塞行程上止點起的1英 寸(25.4毫米)內,不圓度不得大于0.003英寸(0.08毫 米),在裝“0”形圈和密封墊的部位,不圓度不得大于 0.002英寸(0.05毫米)。 活塞與連桿的組合 將活塞環裝到活塞上,環的一面有記號或“向上top” 字樣。裝配時應將此面朝向活塞頂部。 先裝刮油環。注:將環裝上活塞時不可損壞活塞環,只可將環張開到剛好套上活塞的開度。 各道活塞環的口不得對準活塞銷軸線方向,并且相互錯開,兩件組合式刮油環裝上后,漲圈的開口與油

12、環的開應相隔180度。每一道活塞環相互錯開120度。 活塞與連桿組合時應把考箱的溫度調節到210攝氏度 (98.9度)的爐中加熱活塞15分鐘。等活塞冷卻到70攝 氏度(21度)之前將它裝入活塞和連桿小頭孔內。 活塞與連桿組合時,當活塞溫度等于或低于70攝氏度(21度)時就不能裝 入活塞銷。 將活塞銷卡環裝入活塞銷孔另一端的槽內。 不可用錘子裝配活塞銷。這樣會使活塞變形而引起拉缸,務必使卡環的四周均嵌入銷孔的槽內。 n系列發動機的活塞環有四道環,三道氣環一道油環。 k系列發動機活塞環有三道環,二道氣環一道油環。 在k系列發動機的大馬力發動機活塞與連桿裝配時是有方向的,裝配時活塞的頂部和底部有一個

13、箭頭和兩點, 箭頭和兩點的方向與連桿的凸鍵相對。 活塞連桿總成裝入機體內, 將連桿瓦裝到連桿上,連桿瓦凸榫應嵌入連桿上的槽中,務必將連桿上瓦的油孔與連桿上油孔對準。 將下軸瓦裝入連桿蓋,連桿蓋無油孔。 必須檢查活塞連桿的清潔度。 在連桿和蓋的軸瓦與活塞銷處涂上一層厚的清潔機油。 在裝入機體前必須在缸套與活塞環處上一層厚的清潔機油。 將活塞組裝入機體,把曲軸轉動到下止點,用活塞環卡箍夾夾住活塞連桿總成裝入機體。 注:將活塞推入氣缸套時應用手引導連桿座落在曲軸活塞連桿總成裝入機體內軸頸上以免損傷曲軸。 裝上連桿蓋,將在連桿螺栓的螺紋與頭部涂上一屋厚的清潔機油。 n發動機的連桿螺栓力矩: 擰緊力矩步

14、驟 擰緊到 70-75英寸.磅(95-102牛.米) 進到 140-150英寸.磅(190-203牛.米) 松開螺栓 ,去除張緊力。 擰緊到 70-75英寸.磅(95-102牛.米) 進到 140-150英寸.磅(190-203牛.米) 檢查連桿與曲軸之間的側隙0.0045-0.013英寸(0.1140.33毫米)。 凸輪軸的裝配 首先在氣缸體上檢查凸輪軸銅套上是否有損壞和拉傷的現象。 檢查凸輪軸是否有損壞和磨損的現象。 凸輪軸齒輪與凸輪軸裝配時要注意他們的偏心健,根據發動機性能選定的,不同性能的發動機,選擇不同的偏心健。 在裝止推片環時要在側涂上一屋厚機油后再裝入凸輪軸上。務必將止推環上油槽

15、面朝向凸輪軸齒輪面。 把凸輪軸清洗干凈裝入機體內,裝入前要在軸頸和同套上涂上一屋厚機油,裝上導向用手綬慢轉動凸輪軸推進。 注:不可損傷凸輪軸襯套。將凸輪軸齒輪上的記號“0”與曲軸齒輪上記號“0”對齊。 n發動機的止推間是用調整墊片來完成。 k發動機的止推間隙是再凸輪軸與齒輪組合時調整完成 ,止推片是加工好的,不許調整。 檢查凸輪軸齒輪與曲軸齒輪之間的側隙應為0.004-0.016 英寸(0.10-0.40毫米)最小側隙0.020英寸(0.51毫米)。 對用過的齒輪,側隙應為不大于0.020英寸(0.51毫 米)。 齒輪室蓋的裝配 檢查齒輪室內是否有損壞,如銅套、油封、油座等處。 在裝配前必須檢

16、查齒輪室蓋與機體結合面是否損傷, 襯墊是否損傷壞,是否清潔。裝配齒輪室蓋,是用24只螺栓固定。 擰緊力矩為45-55英尺.磅(61-74牛.米)。 注:檢查齒輪室蓋與機體的底部是否齊平,誤差不能起過正負0.004英寸(0.10毫米)內。 將齒輪室蓋中的凸輪軸軸承支承裝上后,再調整凸輪軸間隙,必須在0.006-0.013英寸(0.15-0.33毫米)。 后油封的裝配 檢查后油封是否損傷,如油封、油封座、是否清潔, 襯墊是否完整。 注:在裝配時不能在油封處涂任何潤滑油脂。 后油封的裝配是用8只螺栓固定。 擰緊力矩為30-35英尺.磅(40.6-47牛、米)。油封座與機體的油底殼安裝法蘭面應齊平,誤

17、差在 0.004英寸(0.10毫米)內。 機油盤的裝配 檢查機油盤的濾網和機油盤與氣缸體結合面是否有損傷。在裝配機油盤時要注意襯墊安裝好。 機油盤裝配時共有36只螺栓,其中有4只粗牙螺栓,4只1/2螺栓, 28只細牙螺栓。機油盤固定螺栓的力矩:35-40英尺.磅(47-54牛.米)。 水泵的裝配 檢查水泵的葉輪、軸承、油封、水封等配件。 在裝配時要檢查水泵與機體的結合面是否損傷和清潔,襯墊是否安裝好。水泵的裝配是有6只螺栓,其中有2只長螺栓,4只短螺栓固定。水泵的固定螺栓力矩:30-35英尺.磅(41-47牛.米)。 機油泵的裝配 檢查機油泵齒輪和油腔,調壓閥是否損壞與完整。 在裝配時要檢查機

18、油泵與機體的結合面是否損傷和清潔,襯墊是否安裝好。機油泵的裝配是有5只螺栓,其中有1只長螺栓,2只中長螺栓,2只短螺栓固定。 機油泵的固定螺栓力矩:35-45英尺.磅(47-61牛.米)。 機油泵裝入機體前要在“0”形圈上涂一屋厚機油裝入。 附件驅動輪的裝配 檢查附件驅動輪的止推片是否磨損和其他部件的損傷。在裝配時要檢查附件驅動輪與機體的結合面是否損傷和清潔,襯墊是否安裝好。附件驅動輪的裝配是有5只螺栓固定。n發動機裝配時與凸輪軸齒輪和附件驅動軸齒輪記號對齊,兩點與兩橫對齊。 附件驅動輪的固定螺栓力矩:40-45英尺.磅(54-81牛. 米)。 附件驅動與燃油泵的組合 檢查油泵的磨損和襯墊的完

19、整與清潔。 在裝配燃油泵與附件驅動前必須把pt泵在油泵臺上調校好,在組合好pt燃油泵與附件驅動組合時不許對正時。擰緊固定螺栓的力矩:40-45英尺.磅(54-81牛.米)。 減振器的裝配 檢查減振器硅油的泄漏,檢查方法是把減振器加熱到75度左右檢查是否漏油。減振器的裝配是用6只7/8的螺栓固定在曲軸上。交叉擰緊減振器螺栓力矩:175-205英尺.磅(190-217牛.米)。 k發動機油底殼連接體的裝配 檢查連接體結合面是否損傷,吸油口是否損環。 在裝配時要注意吸油口的襯墊是否安裝好。 油底殼連接箱體各種螺栓的力矩: 1. 3/8-16 30-35英尺.磅(41-47牛.米) 2. 7/16-1

20、4 40-45英尺.磅(54-61牛.米) 3. 9/16-12 60-70英尺.磅(81-91牛.米) 飛輪殼的裝配 檢查飛輪殼與機體結合面是否損傷。飛輪殼的裝配是用9只15/16的螺栓固定。交叉擰緊飛輪殼螺栓力矩:140-160英尺.磅(190-217 牛.米)。 n發動機飛輪殼裝配時要調整飛輪殼與曲軸的同心度 交叉擰緊。k發動機飛輪殼螺栓力矩:140-160英尺.磅 (190-217牛.米)。 飛輪的裝配 檢查飛輪齒輪的是否損壞與機體結合面是否損傷。飛輪是用6只7/8的螺栓固定在曲軸上。 安交叉擰緊飛輪螺栓力矩:175-205英尺.磅(237-278牛.米)。 安交叉擰緊k發動機飛輪螺栓

21、力矩:200-220英尺.磅(271-292 牛.米)。 附件驅動皮帶輪的裝配 檢查皮帶輪與密封件是否有損傷。皮帶輪是用1只大螺母固定在附件驅動軸上。皮帶輪的螺母擰緊力矩:300-310英尺.磅(407-420牛.米) 凸輪隨動件的裝配 檢查隨動室蓋與滾輪是否有磨損,拉損現象,襯墊是否安裝好, 隨動室與機體結合面是否損壞。 隨動室總成的螺栓力矩:30-35英尺.磅(牛.米)。 氣缸蓋的裝配 檢查氣缸蓋中的氣門、氣門導管、氣門座、丁字壓扳 和導桿、噴油器銅套是否損壞。 檢查氣缸蓋與氣缸體結合面是否損傷。裝配前必須進行氣缸蓋的進排氣門試壓檢查(一般試 壓壓力在1、5公斤左右)。氣缸蓋是用36只螺栓

22、固定,在裝配時要在螺栓上的螺紋和頭部涂上一屋厚機油。 氣缸蓋的擰緊力矩: 擰緊力矩步驟 1.擰緊到 20-25英尺磅(27-34牛.米) 2.進到 80-100英尺.磅(108-136牛.米) 3.進到 265-305英尺.磅(359-413.5牛.米) n發動機是二缸一蓋,k發動機是一缸一蓋,k發動機氣缸蓋裝 有進氣導流扳。 噴油定時調整方法 1. 裝調整表架: 2. 把活塞轉到上止點。 再把表架裝到氣缸蓋上,用兩只螺栓固定。 把活塞百分表裝 到活塞頂桿上并將表壓到9毫米處。 再把凸輪百分表裝到噴油頂桿上并將表壓到5毫米處。 3. 調整方法: 順時針轉動曲軸到活塞上止點,活塞百分表對零。 順

23、時針轉動曲軸到 噴油器凸輪上止點,凸輪百分表對零。 噴油定時調整方法 順時針轉動曲軸到活塞上行時,(請注意看兩表是否在同一順時針方向旋轉,如果在同一順時針方向旋轉,再順時針轉動曲軸轉到活塞下止點凸輪表不動為止)凸輪表對零。如果不在同一方向旋轉再轉動曲軸一圈。 反方向轉動曲軸到活塞上止點對零,再反方向轉動曲軸活塞下行到百分表5.16毫米,并大于5.16毫米是為了消除齒輪間隙,再順轉動曲軸到5.16毫米處。 檢查:順時針轉動曲軸到活塞下止再看凸輪表是否在零位上。(如果在零位上說明你的調整方法是正準的) 噴油定時調整方法 注明:n、k、kv12、m11發動機的定時調整方法是一樣的。 n發動機的定時提

24、前和延遲是用墊片的加減來調整的。 k、kv12、m11發動機的定時提前和延遲是用凸輪軸的偏心鍵調整。偏心鍵有不同的零件號來改變正時提前和延遲。 噴油器、推桿、丁字壓扳的裝配 噴油器裝配要檢查噴油器的慮網是否清潔,柱塞是否拉傷,裝配時進油口面向排氣支管。 推桿裝配時要檢查推桿是否損傷,要在圓球處涂上一層厚機油,裝配時要注意推桿圓球是否座羅在隨動背凹槽內。檢查推桿轉動是否靈活。 在噴油器體和“0”形圈上涂上一屋厚機油。 噴油器裝進氣缸蓋用壓扳和兩只螺栓固定。 噴油器固定螺栓力矩:10-12英尺.磅(14-16牛.米)。 丁字壓扳裝配時檢查壓扳是否損壞,裝配好后進行調整,調整數不大于0.006英寸(

25、0.15毫米)。 排氣歧管的裝配 檢查排氣歧管與氣缸蓋是否損壞。排氣歧管是用12只螺栓固39定,擰緊力矩:40-45英尺.磅(5461牛.米)。 增壓器的裝配 檢查增壓器的進氣和排氣葉輪是否有損傷,密封環是否漏機油, 增壓器與排氣支管結合面是否損傷。增壓器是用4只螺母固定,擰緊力矩:20-25英尺.磅(27-34牛. 米)。 n發動機在裝配增壓器回油管時要注意密封墊是否安裝好。 出水管的裝配 檢查出水管是否有損壞。出水管是用12只螺栓固定,擰緊力矩:30-35英尺.磅(41-47牛. 米) 注:出水管裝配后要檢查出水管中的“0”形圈是否安裝好。 搖臂室的裝配 檢查搖辟室與氣缸蓋結合面是否有損傷

26、,“0”形圈是否老化。搖臂室是用6只螺栓固定,擰緊力矩:55-65英尺.磅(75-88牛. 米)。 注:檢查搖臂調整螺針是否在氣門推桿和油咀推桿凹槽內。 n發動機的搖臂室是兩缸為一個總成,搖臂排列(排-油-進 進-油-排)。 噴油器和氣門調整方法 我公司目前有三種噴油器:非上止式噴油器、上止式噴油器、 stc噴油器。 非上止式噴油器的調整方法是行程法調整。 上止式噴油器的調整方法是小扭矩法調整。 stc噴油器的調整方法目前公司規定是用大扭矩法調整。 注:發動機前端上的附件皮帶輪是有三個點分別為abc三點。 是作為調整噴油器和氣門行程的定時記號。 噴油器和氣門的調整位置 右轉發動機 皮帶輪位置 噴油器 氣門 開 始 a或16vs 3 5 向前轉到 b或25vs 6 3 向前轉到 c或34vs 2 6 向前轉到 a或16vs 4 2 向前轉到 b或25vs 1 4 向前轉到 c或34vs 5 1 結 束 發火順序:1-5-3-6-2-4 注:必須查看明牌后再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