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態制劑的合理應用.PPT_第1頁
微生態制劑的合理應用.PPT_第2頁
微生態制劑的合理應用.PPT_第3頁
微生態制劑的合理應用.PPT_第4頁
微生態制劑的合理應用.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微生態制劑的合理應用微生態制劑的合理應用 湘雅醫院湘雅醫院2微生態微生態 指腸道微生物群的生存狀態,指腸道微生物群的生存狀態,即菌落種類、數量、分布、相互即菌落種類、數量、分布、相互比例、功能狀態。比例、功能狀態。31 12 2 132 132140140菌種菌種 3 34 431-3231-32菌屬菌屬 正常微生態與年齡、地域、生活習慣正常微生態與年齡、地域、生活習慣原籍菌、共生菌、外籍菌(環境菌)原籍菌、共生菌、外籍菌(環境菌)微微 生生 態態4人體微生態系統人體微生態系統 微生物與人體微生物與人體的組織細胞之間的組織細胞之間相互制相互制約、相互群居、相互平約、相互群居、相互平衡衡所構

2、成的系統。所構成的系統。生態系統生態系統 = = 生物生物 + + 生存環境生存環境微生態系統微生態系統 = = 微生物微生物 + + 生存環境生存環境人體人體在人體的在人體的5 腸道中微生物腸道中微生物( (原籍菌原籍菌) )種類種類: :l99.9%99.9%是以雙歧桿菌和類桿菌為主是以雙歧桿菌和類桿菌為主的的專性厭氧菌專性厭氧菌l 0.1%0.1%是以腸桿菌科細菌為主的是以腸桿菌科細菌為主的兼兼性厭氧菌性厭氧菌腸道腸道人體最大的微生態系統人體最大的微生態系統占專性厭氧菌占專性厭氧菌98%,是最占,是最占優勢的原籍菌優勢的原籍菌6 胃腸道微生態系統胃腸道微生態系統胃胃小腸小腸大腸大腸7起源

3、于中世紀奶酪的應用起源于中世紀奶酪的應用上世紀初上世紀初MetchnikoffMetchnikoff最初提出最初提出19651965年出現基本定義年出現基本定義 現定義為可改善宿主腸微生態平衡且含生理現定義為可改善宿主腸微生態平衡且含生理 性活菌的微生物制劑。性活菌的微生物制劑。o益生元:益生菌前體或促進劑(物)益生元:益生菌前體或促進劑(物)o合生元: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益生菌益生元益益 生生 菌菌8營養價值營養價值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易消化。易消化。抗病力抗病力平衡腸道菌群,平衡腸道菌群,提供腸粘膜營養,提供腸粘膜營養,調節免疫,調節免疫,改善代謝。改善代謝。益生菌益生菌(

4、劑)(劑)9 宿主因素:消化、免疫、內分泌宿主因素:消化、免疫、內分泌 飲食因素:健康飲食飲食因素:健康飲食 微生態等因素微生態等因素 10 篩選篩選 原籍菌、共生菌原籍菌、共生菌 馴化馴化 增強抗氧化、耐酸性增強抗氧化、耐酸性 工業化工業化 生長穩定、易保存生長穩定、易保存 11o對人、動物無致病性對人、動物無致病性o能被抗生素滅活能被抗生素滅活o不會對人、動物所用抗生素產生抵抗不會對人、動物所用抗生素產生抵抗o不產生抗生素不產生抗生素o不會從腸腔易位不會從腸腔易位o無基因轉移無基因轉移微生態制劑安全性要求微生態制劑安全性要求12影響腸道菌群的因素影響腸道菌群的因素菌群失調菌群失調胃胃 酸酸

5、腸蠕動腸蠕動不合理應用抗生素不合理應用抗生素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外科手術外科手術清潔洗腸?清潔洗腸?13 引起菌群失調的因素引起菌群失調的因素腸道菌群紊亂腸道菌群紊亂腸道提前老化腸道提前老化誘發多種疾病誘發多種疾病14 菌群失調誘發多種疾病菌群失調誘發多種疾病人的生理年齡人的生理年齡 腸道菌群腸道菌群腸道年齡腸道年齡15腸道菌群易位腸道菌群易位o腸道菌群易位:又稱定位轉移,分橫向轉移及縱向轉移腸道菌群易位:又稱定位轉移,分橫向轉移及縱向轉移o橫向易位:指正常菌群由定向位向周圍轉移,如小腸橫向易位:指正常菌群由定向位向周圍轉移,如小腸大腸大腸胃大部切除胃大部切除 PPIPPI、H H

6、2 2RARA胃酸過低胃酸過低小腸動力小腸動力 空腸空腸細菌數量細菌數量輸入襻綜合征輸入襻綜合征盲襻、腸腔狹窄盲襻、腸腔狹窄 細菌繁殖過度細菌繁殖過度菌群易位菌群易位腹瀉腹瀉 縱向易位:指正常菌群由定向位向腸黏膜深處轉移縱向易位:指正常菌群由定向位向腸黏膜深處轉移應激狀態應激狀態 手術手術 創傷創傷大出血大出血黏膜缺血缺氧黏膜缺血缺氧 腸黏膜壞死腸黏膜壞死生理性膜菌群生理性膜菌群原籍菌、過路菌原籍菌、過路菌 優勢繁殖優勢繁殖黏膜黏膜 血管血管淋巴管淋巴管菌血癥菌血癥敗血癥敗血癥Lichtman SM.Gastroenterol Nutr,2001Lichtman SM.Gastroentero

7、l Nutr,2001161 1 已病治病已病治病 糾正腸菌群失調糾正腸菌群失調 腸道感染腸道感染2 2 未病防病未病防病 調節免疫調節免疫 改善代謝改善代謝3 3 無病保健無病保健 腸粘膜營養腸粘膜營養 維生素轉化維生素轉化 益生元飲食益生元飲食合理應用微生態制劑合理應用微生態制劑 嚴格掌握適應癥嚴格掌握適應癥 17o1.1.根據微生態變化選擇根據微生態變化選擇o2.2.根據病理生理變化選擇根據病理生理變化選擇 如維生素缺乏用干酵母、枯草桿菌制劑如維生素缺乏用干酵母、枯草桿菌制劑o3.3.根據聯合用藥選擇根據聯合用藥選擇 抗菌藥物死菌或提取物抗菌藥物死菌或提取物益生菌的選擇原則益生菌的選擇原

8、則184.4.根據制劑特點選擇根據制劑特點選擇o單一菌種單一菌種 制劑純、量大、易保存、作用相對狹制劑純、量大、易保存、作用相對狹o多菌種多菌種 作用譜廣、比例設計、生產保存難作用譜廣、比例設計、生產保存難o合生元合生元 國內尚無理想制劑,開發前景廣國內尚無理想制劑,開發前景廣益生菌的選擇原益生菌的選擇原則則19o劑量:常規,超大劑量不宜劑量:常規,超大劑量不宜o療程:急性病短期,慢性病間斷療程:急性病短期,慢性病間斷菌種數量是否越多越好?菌種數量是否越多越好?20p下列病因所致輕中型急慢性腹瀉下列病因所致輕中型急慢性腹瀉p抗菌藥物相關性腹瀉、旅游者腹瀉抗菌藥物相關性腹瀉、旅游者腹瀉p部分感染

9、性腹瀉、部分感染性腹瀉、IBS-DIBS-Dp消化不良、腹脹消化不良、腹脹p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 IBS-CIBS-C益生菌治療的疾益生菌治療的疾病病21o減輕內毒素血癥(肝病、胰腺炎)減輕內毒素血癥(肝病、胰腺炎)oIBDIBDo消化吸收不良、營養不良消化吸收不良、營養不良o降膽固醇降膽固醇益生菌輔助治療的疾病益生菌輔助治療的疾病22o1.1.直接補充人體正常菌種群直接補充人體正常菌種群o2.2.調整腸道菌群平衡調整腸道菌群平衡o3.3.參與構成腸生物屏障參與構成腸生物屏障o4.4.抑制并清除腸道中致病菌抑制并清除腸道中致病菌o5.5.減少腸源性內毒素生成減少腸源性內毒素生成o6.6.促

10、進消化、吸收、轉化促進消化、吸收、轉化o7.7.合成轉化維生素、礦物質合成轉化維生素、礦物質o8.8.提供腸粘膜營養、調節免疫力提供腸粘膜營養、調節免疫力益生菌的作用機制益生菌的作用機制23 (長雙歧桿菌、乳桿菌等)(長雙歧桿菌、乳桿菌等)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生物屏障生物屏障促進微生態平衡促進微生態平衡化學屏障化學屏障免疫賦活免疫賦活抗變異原活性抗變異原活性營養作用營養作用防治胃腸道病癥防治胃腸道病癥降低膽固醇和血氨降低膽固醇和血氨抗腫瘤抗腫瘤(地衣芽孢桿菌、枯草桿菌等)(地衣芽孢桿菌、枯草桿菌等)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耗氧,幫助有益菌生長耗氧,幫助有益菌生長定植,抑制腐敗菌生長定植,抑

11、制腐敗菌生長分泌胞外酶、細菌素分泌胞外酶、細菌素形成孢子形成孢子熊德鑫:現代微生態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熊德鑫:現代微生態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00224國內外國內外1515種微生態制劑劑型比較種微生態制劑劑型比較菌存活率菌存活率% %周德慶:工業微生物周德慶:工業微生物1999,Vol29,NO.11999,Vol29,NO.125先抗后調先抗后調o益生菌代謝產物聯合抗菌藥物對抗病原益生菌代謝產物聯合抗菌藥物對抗病原菌菌o有協同作用有協同作用o抗生(菌)素濫用抗生(菌)素濫用o腸菌群失調腸菌群失調o重癥感染(廣譜、聯用、長期)重癥感染(廣譜、聯用、長期)與抗菌藥物合用與抗菌藥物

12、合用26原原 生生 菌菌具有理想菌的大部分條件具有理想菌的大部分條件多多 菌菌 種種 活活 菌菌27o錯峰用藥錯峰用藥o不同途徑給藥不同途徑給藥o必要時聯合應用死菌、菌體提取必要時聯合應用死菌、菌體提取 物、益生元物、益生元先抗后調方案先抗后調方案28培菲康生物特性培菲康生物特性細菌類型細菌類型G G染色染色種類種類產物產物繁殖繁殖高峰高峰定植部定植部位位長雙歧桿長雙歧桿菌菌厭氧菌厭氧菌醋酸醋酸乳酸乳酸48h48h結腸結腸嗜酸桿菌嗜酸桿菌兼性厭兼性厭氧菌氧菌乳酸乳酸24h24h小腸回小腸回盲部盲部腸球菌腸球菌需氧菌需氧菌乳酸乳酸12h12h腸道廣腸道廣泛定植泛定植29o1992 1992 國家

13、國家類生物新藥證書類生物新藥證書 國家首創雙歧三聯活菌制劑國家首創雙歧三聯活菌制劑oOTC OTC 乙類乙類o上市上市1414年無明顯副作用報告年無明顯副作用報告o連續連續6 6月大劑量服用無毒副作用月大劑量服用無毒副作用o菌種入藏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菌種入藏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培菲康應用特點培菲康應用特點30培菲康培菲康 三種人三種人體腸道體腸道典型有典型有益菌益菌增殖增殖形 成 保形 成 保護菌膜護菌膜抑抑 殺殺致病致病菌菌止瀉止瀉腸滲透壓增大腸滲透壓增大 保留水分保留水分軟化軟化大便大便醋醋 酸酸乳乳 酸酸酸 化酸 化腸道腸道促進促進腸道腸道蠕動蠕動便 秘便 秘解解 除除恢復正常排便

14、恢復正常排便維護腸道健康維護腸道健康 培菲康培菲康31培菲康培菲康降低腸道降低腸道PHPH值值口服長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前后人體糞便口服長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前后人體糞便PHPH值改變值改變* *辨野義己(辨野義己(19931993)第五屆中日國際微生物學會論文集)第五屆中日國際微生物學會論文集32培菲康培菲康 抑殺致病菌抑殺致病菌BarefootSF1979Anamdetal,1985 96.2% 96.2% * *培菲康培菲康2 2期臨床數據期臨床數據33培菲康培菲康 輕中度感染性腹瀉,非感染性腹瀉的常規用藥輕中度感染性腹瀉,非感染性腹瀉的常規用藥70%70%的腹瀉病人屬于輕中度感染性腹瀉

15、或非感染性腹瀉,不需用抗生素的腹瀉病人屬于輕中度感染性腹瀉或非感染性腹瀉,不需用抗生素 衛生部(衛生部(19931993):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 *培菲康在北京、上海培菲康在北京、上海3030家醫院家醫院3 3期臨床研究結果,期臨床研究結果,11661166例例34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o動物:小鼠動物:小鼠o藥物:培菲康藥物:培菲康/ /腸樂,口服,每天腸樂,口服,每天1 1次,共次,共7 7天天o實驗性肝炎:四氯化碳,第實驗性肝炎:四氯化碳,第6 6天天o觀察指標:第觀察指標:第7 7天解剖小鼠天解剖小鼠n肝臟損害分級肝臟損害分級nALTA

16、LT35實驗結果實驗結果分組分組劑量劑量(g/kg)動物數動物數肝臟損害肝臟損害ALT對照組對照組-92.40.8233 22培菲康培菲康381.5 0.8139 59腸樂腸樂2.881.9 0.8287 21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36o研究對象:研究對象:2424例肝硬化患者,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Bchild-pugh B或或C C級級o實驗分組:培菲康,實驗分組:培菲康,3 3粒,粒,tidtid,療程,療程3 3周周o觀察指標:治療前后測下列指標觀察指標:治療前后測下列指標n糞便中的糞便中的7 7種常見厭氧菌及需氧菌定量分析種常見厭氧菌及需氧菌定量分析n

17、外周血內毒素水平外周血內毒素水平n外周血外周血IL-6IL-6水平水平o正常對照:健康成人正常對照:健康成人1818例例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37治療前后腸道菌群的變化治療前后腸道菌群的變化細菌細菌正常組正常組培菲康組培菲康組治療前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后雙歧桿菌雙歧桿菌10.9410.94+ +1.321.32 7.647.64+ +4.524.5210.4010.40+ +1.981.98* *乳酸桿菌乳酸桿菌8.958.95+ + 1.19 1.199.51 9.51 + +1.291.299.329.32+ +0.900.90真桿菌真桿菌9.309.30+ + 1.391.

18、397.797.79+ +4.514.519.549.54+ +1.531.53擬桿菌擬桿菌9.279.27+ +1.251.254.084.08+ +4.854.858.018.01+ +1.951.95* *產氣莢膜菌產氣莢膜菌8.018.01+ +0.730.739.749.74+ +1.151.158.128.12+ +1.321.32* *腸球菌腸球菌6.066.06+ +1.021.027.137.13+ +2.062.067.537.53+ +2.062.06大腸桿菌大腸桿菌7.217.21+ +0.710.718.038.03+ +1.831.837.227.22+ +1.37

19、1.37* *: P0.05: P0.05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38指標指標正常組正常組培菲康組培菲康組治療前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后內毒素內毒素5.96 5.96 + + 0.61 0.6110.32 10.32 + + 2.09# 2.09#7.79 7.79 + + 3.51 3.51* *IL-6IL-613.96 13.96 + + 6.83 6.8326.58 26.58 + + 16.57#16.57#20.92 20.92 + + 15.9815.98* *#: P0.05 #: P0.05 * *: P0.05: P0.05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20、39o腹瀉、便秘、腹脹:腹瀉、便秘、腹脹:n明顯減輕或消失,大便成形明顯減輕或消失,大便成形n總有效率:總有效率:89%89%o血漿白蛋白升高血漿白蛋白升高(P0.05)(P0.05):n治療前:治療前:27.60 27.60 4.33 4.33n治療后:治療后:32.68 32.68 5.975.97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40寧夏醫學雜志,寧夏醫學雜志,20012001,2323(5 5):):289289 研究對象:研究對象:41 41 例肝性腦病患者例肝性腦病患者 實驗分組實驗分組 實驗組:實驗組:2121例,常規治療例,常規治療+ +培菲康培菲康+ +白醋灌腸白醋灌腸

21、 對照組:對照組:2020例,常規治療例,常規治療 觀察指標觀察指標精神癥狀控制時間精神癥狀控制時間腦電圖改善時間腦電圖改善時間41精神癥狀與腦電圖的改善時間精神癥狀與腦電圖的改善時間寧夏醫學雜志,寧夏醫學雜志,20012001,2323(5 5):):28928942便秘對肝硬化患者的影響便秘對肝硬化患者的影響o便秘患者,大便干結,難于排出,用力會使腹腔內壓力突然增加易導致病人嘔血嘔血,便血便血o便秘患者,含氮的物質與致病菌在腸道內時間延長,促使氨及其它有毒物質的產生和吸收,而導致和誘發肝昏迷肝昏迷 肝硬化病人在出現便秘時,應及時處理,以使大便經肝硬化病人在出現便秘時,應及時處理,以使大便經

22、常保持通暢常保持通暢43培菲康培菲康 有效緩解功能性便秘有效緩解功能性便秘%不腹脹,不影響腸內水、電解質和維生素的吸收不腹脹,不影響腸內水、電解質和維生素的吸收* *培菲康在北京、上海培菲康在北京、上海3030家醫院家醫院3 3期臨床研究結果,期臨床研究結果,155155例例44肝硬化自發性細菌性肝硬化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腹膜炎發病機制發病機制o腸道細菌侵入腸道細菌侵入 肝硬化時腸道細菌分布異常,約肝硬化時腸道細菌分布異常,約7575患者回患者回腸甚致空腸十二指腸內有大量桿菌繁殖。腸甚致空腸十二指腸內有大量桿菌繁殖。o宿主防御功能低下宿主防御功能低下 o腹水抗菌活性減弱腹水抗菌活性減弱 o門脈高

23、壓側枝循環減少了肝臟對細菌的清門脈高壓側枝循環減少了肝臟對細菌的清除除45應用生態制劑對肝硬化患者血漿內毒素應用生態制劑對肝硬化患者血漿內毒素水平和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發生的影響水平和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發生的影響o研究對象:研究對象:6868例肝硬化住院病人,男例肝硬化住院病人,男6363例,女例,女5 5例,入院例,入院72h72h無腹膜炎發生;無腹膜炎發生;2 2周內未服任何周內未服任何抗生素。抗生素。o研究方法: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培菲康組研究方法: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培菲康組3434例例每日劑量每日劑量6 69 9粒,療程粒,療程3 3個月。對照組不服用個月。對照組不服用雙歧桿菌制劑和抗生素

24、。雙歧桿菌制劑和抗生素。o觀察方法: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動度檢查,血、觀察方法: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動度檢查,血、腹水常規和厭氧菌培養,觀察腹水常規和厭氧菌培養,觀察3 3個月如有發熱、個月如有發熱、腹痛、腹部壓痛等,立即腹水檢查,確診腹膜腹痛、腹部壓痛等,立即腹水檢查,確診腹膜炎,觀察即結束。炎,觀察即結束。 解放軍解放軍302302醫院醫院46培菲康培菲康 有效減少腹腔感染有效減少腹腔感染o培菲康組腹膜炎發生率培菲康組腹膜炎發生率2.9%2.9%o對照組腹膜炎發生率對照組腹膜炎發生率20.6%(P0.01)20.6%(P0.01)解放軍解放軍302302醫院醫院47培菲康培菲康 降低血漿內毒素

25、水平降低血漿內毒素水平o培菲康組治療一個月和三個月時患者血漿內培菲康組治療一個月和三個月時患者血漿內毒素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毒素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解放軍解放軍302302醫院醫院48降低肝移植手術時合并感染降低肝移植手術時合并感染 肝移植手術使用植物乳桿菌及纖維素,術后合并膽道和肺部感染發生率僅為13%,而使用去污染療法的發生率為48機理機理: : 調整腸道菌群,促進微生態平衡,調整腸道菌群,促進微生態平衡,減少腸道條件致病菌如腸球菌移位密切相減少腸道條件致病菌如腸球菌移位密切相關。關。Fernandes,J(2000)Fernandes,J(2000)49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研究乳酸菌、雙歧桿菌

26、對腸易激研究乳酸菌、雙歧桿菌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癥狀的作用及細胞因子比綜合征患者癥狀的作用及細胞因子比值的影響值的影響 OMahony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5;128(3):541-51.OMahony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5;128(3):541-51. 50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OMahonyetal.,Gastroenterology.2005;128(3):541-51. 7777例例IBSIBS患者隨機分成三組,一組服用含乳酸菌患者隨機分成三組,一組服用含乳酸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U

27、CC4331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UCC4331,1 110101010 )的)的麥乳精飲料,一組服用雙歧桿菌(麥乳精飲料,一組服用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35624infantis 35624, 1 110101010 )的麥乳精飲料,一組為安)的麥乳精飲料,一組為安慰劑對照。服用慰劑對照。服用8 8周。每日記錄周。每日記錄IBSIBS患者的主要癥狀,評患者的主要癥狀,評估生活質量、糞便微生物、外周單核細胞釋放的細胞因估生活質量、糞便微生物、外周單核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白介素子白介素-10-10和白

28、介素和白介素-12-12。51癥狀評分系統癥狀評分系統 癥狀:腹痛癥狀:腹痛/ /腹部不適,腹脹,排便困難腹部不適,腹脹,排便困難 Likert scaleLikert scale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VASVAS 1 2 3 4 5 6 7 8 9 101 2 3 4 5 6 7 8 9 10 OMahonyetal.,Gastroenterology.2005;128(3):541-51. 52結果結果癥狀積分癥狀積分雙歧桿菌可以有效降低雙歧桿菌可以有效降低IBSIBS患者癥狀積分,但乳酸菌和安慰劑則不明顯患者癥狀積分,但乳酸菌和安慰劑則不明顯53結果結

29、果腹痛、腹脹腹痛、腹脹雙歧桿菌可以有效改善雙歧桿菌可以有效改善IBSIBS患者腹痛、腹脹癥狀積分,乳酸菌在第患者腹痛、腹脹癥狀積分,乳酸菌在第2 2周時周時改善腹痛癥狀積分改善腹痛癥狀積分54結果結果排便、細胞因子排便、細胞因子雙歧桿菌可以有效降低雙歧桿菌可以有效降低IBSIBS患者排便困難癥狀積分患者排便困難癥狀積分雙歧桿菌可以改變雙歧桿菌可以改變IL-IL-10/IL-1210/IL-12的比值的比值55結論結論 OMahonyetal.,Gastroenterology.2005;128(3):541-51. 雙歧桿菌改善雙歧桿菌改善IBS患患者的癥狀積分者的癥狀積分益生菌治療益生菌治療

30、IBS的一個新思路的一個新思路免疫調節作用參與免疫調節作用參與IBS的發病機制的發病機制抗炎抗炎/促炎因子的促炎因子的正常化正常化56o檢測檢測IBSIBS患者腸道菌群:選擇代表性的患者腸道菌群:選擇代表性的6 6種常見厭氧、種常見厭氧、需氧菌,即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擬桿菌;產氣莢膜需氧菌,即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擬桿菌;產氣莢膜梭菌、腸球菌和腸桿菌定性定量檢測梭菌、腸球菌和腸桿菌定性定量檢測 o檢測檢測IBSIBS患者腸道定植抗力(患者腸道定植抗力(CRCR):以):以B/EB/E值表示值表示o采用培菲康治療,評價治療前后癥狀,糞便采用培菲康治療,評價治療前后癥狀,糞便BristolBrist

31、ol分型和菌群變化分型和菌群變化 浙江邵逸夫醫院浙江邵逸夫醫院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2004培菲康治療培菲康治療IBSIBS臨床觀察臨床觀察57IBSIBS與正常組的腸道菌群比較與正常組的腸道菌群比較菌種菌種 IBSIBS患者組患者組n =25 n =25 正常對照組正常對照組n =25 n =25 P P值值 乳酸桿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雙歧桿菌類桿菌類桿菌產氣莢膜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腸球菌腸球菌腸桿菌腸桿菌B/EB/E值值6.796.791.731.73(92%92%)8.148.142.142.14(96%96%)10.4910.490.560.56(100

32、%100%)7.327.322.122.12(40%40%)7.967.961.531.53(100%100%)9.029.021.041.04(100%100%)0.910.910.270.27(96%96%)6.796.791.941.94(84%84%)9.329.321.221.22(100%100%)10.6210.620.790.79(100%100%)6.666.661.681.68(80%80%)7.497.491.291.29(100%100%)8.448.440.950.95(100%100%)1.121.120.230.23(100%100%)0.9980.9980.02

33、40.024* *0.6420.6420.3810.3810.2290.2290.0460.046* *0.0060.006* * *注:括號內數據表示檢出率;注:括號內數據表示檢出率;* *示示P0.05P0.05,* * *示示P0.01P0.01浙江邵逸夫醫院浙江邵逸夫醫院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200458o提示提示IBSIBS病人伴有腸道菌群改變病人伴有腸道菌群改變n益生菌雙歧桿菌明顯減少,有潛在致病作用的腸桿益生菌雙歧桿菌明顯減少,有潛在致病作用的腸桿菌明顯增多菌明顯增多n腸道定植抗力明顯下降腸道定植抗力明顯下降a)a) 導致導致IBSIBS患者

34、潛在感染、消化吸收功能患者潛在感染、消化吸收功能障礙以及胃腸道動力紊亂障礙以及胃腸道動力紊亂 浙江邵逸夫醫院浙江邵逸夫醫院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200459培菲康治療培菲康治療IBSIBS的療效的療效 實驗組:培菲康膠囊實驗組:培菲康膠囊 420mg tid 420mg tid 療程療程4 4周周對照組:進口匹維溴胺片劑對照組:進口匹維溴胺片劑 50mg tid 50mg tid 療程療程4 4周周治療時間治療時間顯效顯效有效有效無效無效總有效率總有效率BristolBristol分型值分型值2 2周末周末4(5%)4(5%)38(52%)38(52%)32(43%)32(43%)42(57%)42(57%)4.334.331.311.314 4周末周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