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措施_第1頁
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措施_第2頁
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措施_第3頁
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措施_第4頁
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措施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措施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1.1、 施工布置本著“有利施工、方便管理、安全可靠、布局緊湊、運輸暢通、減少干擾、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并符合招標文件和艾明施工要求的原則進行布置。同時,必須確保與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等綜合規劃相協調,做好與流域、區域水利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湖泊保護規劃等水利規劃的銜接,實施必要的河道布局上的調整。此外,施工必須堅持慎之又慎的生態觀,在不破壞原有水系的基礎上時進行施工作業。1.2、 工程測量、放樣內河航道施工的測量放樣難度較大,目前主要采用先進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sdh一13d型測深儀進行疏浚測量、放樣。選擇風浪小沒有霧的好天氣進行。施工樣標由工程項目部自行設計。出于測量精準度和施工成本的考慮,通常采用一種鋼筋混凝士預制塊,在預制塊上面用鋼纜系紅色浮標,不易丟失,又可以重復使用。gps放出大樣。每個斷面兩個控制點,左邊為控制樁,右邊為方向樁,然后根據大樣進行加密,每25m測放一個斷面,并用鋼管或竹竿放出平面分條開挖的邊線及中心線。1.3、 施工設備疏浚施工是一種特殊的工程產業,必須依靠挖泥船及其附屬船舶來完成。因此,設備性能狀態的優劣是疏浚施工正常進行的最關鍵的因素。在施工設備應遵循的選擇原則是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生產上適用。所以要充分考慮機械設備技術性能和規格的適用性、生產性、可靠性、維修性、安全性、靈活性,以及還要考慮設備的購置費、運轉費和維修費等。2、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工藝2.1、挖槽施工(1) 挖槽尺寸每條挖槽均與相鄰挖槽重疊5m,以防止漏挖。挖槽邊坡分層分階梯施工,注意重疊部分,以避免遺留淺埂。開挖施工過程中對開挖區域進行檢測,繪制開挖斷面圖,如發現出現漏挖現象,及時調整船位,對漏挖區域進行補挖,直到滿足設計要求。(2) 挖槽深度在試挖數據的基礎上,最終確定絞刀和抓斗的下放深度,保證施工挖深。疏浚施工根據挖泥泄漏和回淤情況增加施工超深。超深的厚度通過施工初期試挖確定,并根據實際情況和實測資料隨時修正。由于疏浚工程工期都比較長,采用先挖上層和回淤較小的地段,最后一層和回淤最嚴重地段留在接近完工時開挖。開挖最下一層土時,厚度宜薄一些,并適當放慢橫移速度。同時,根據開挖時到竣工時的時間的長短不同,預留不同的回淤超深,并保證完工時挖槽符合設計的要求深度。2.2、河道疏浚泥漿的輸送2.2.1、接力泵站遠程輸泥遠程輸泥主要由接力泵站完成。為了遠程輸泥,把幾臺泥泵用輸泥管線串聯起來工作的輸泥泵統稱為接力泵站。接力泵站和吹泥船的聯接主要有直接串聯方式,設中間站池貯存泥漿方式兩種。一是直接串聯方式是將吹泥船直接與接力泵串聯。這種連接方式在吹泥船換駁時,泵站要停頓而吸清水。二是設中間站池貯存泥漿方式是吹泥船和接力泵分別單獨工作,互不干擾。這種方式較為常用。2.2.2、泥泵輸送泥漿泥泵的工作由吸泥和排泥部分組成,吸泥和排泥的工作過程是連續進行的。泥泵的吸泥,在依靠葉輪旋轉時,將原先已灌滿在泵體里的水,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甩到泵殼里的槽道里,沿排泥口壓出去,這時葉輪附近形成低壓區。泥漿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通過吸泥管進入泵體的低壓區,又被不停轉動著的葉輪甩到槽道里。泥漿到了槽道里,速度變慢,相互擁擠,壓力增高,向排泥管排出。泥漿這樣不斷地被吸入泵體,又不斷地被壓送出去,這就是泥泵的工作過程。2.3、疏浚泥土的處理2.3.1、水下拋泥法在受土質、挖泥機具備設備條件和兩岸地形條件等限制而不能利用泥土時,選擇地點進行水下拋泥時,要考慮以下幾點:(1) 選擇在流速小、容積大及對挖槽、航道、碼頭、水工建筑物等不產生淤積的水域。(2) 盡量靠近挖泥地點,以縮短拋泥距離。拋泥區要有一定的水域面積和水深,以便于拋泥船出入和調頭,節省拋泥作業時間。考慮水深時,不但要注意泥艙在泥門開啟時的吃水,還要注意泥堆的高度。此外,在潮汐地區,最好選在低潮時拋泥船也能自由進入拋泥,否則就要待潮或減載作業,降低生產率.水下拋泥法的泥土處理效率很高,可以在許多情況下獲得較低的回淤率。但是,這是以犧牲挖泥船的工作時間為代價換來的,因而疏浚效率較低。2.3.2、 吹填法吹填法是將挖出的泥土利用泥泵輸送到填土地點,以使泥土綜合利用。吹填法處理疏浚泥土,不僅能使泥土綜合利用,為國民經濟的多方面服務,而且避免了疏浚泥土回淤航道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某些河口地區),是一種較優的方案。以吹填法處理泥土,需要認真選擇泥場。2.3.3、 邊拋法(1)旁通現場實測和水槽試驗都證明,從旁通口排出的泥漿是立即潛入水底的。這是因為它具有較大的動能和位能。泥漿潛入水底后,與河底及水體發生摩擦,能量逐漸消失,泥漿中的土塊在潛入點附近首先沉積下來,其他顆粒也由粗到細,隨著能量的消耗而逐步沉積,變成河床的一部分,而一些極細的.顆粒則被紊動擴散于水體中。故水流流速愈大,泥沙愈細愈易分散,紊動擴散于水體中的泥沙數量也愈多,泥沙沉積后離潛入點的距離也愈長,說明旁通的效果也愈好。為了使更多的泥沙帶往挖槽外沉積,得到較好的疏浚效果,除了要求有較大的水流流速外,還要求水流方向與挖槽軸線具有一定的交角。交角愈大,效果也愈好。(2)溢泥由泥泵吸上來的泥漿進入泥艙內,而多余的泥艙兩側的溢流口連續排入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