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當前大眾文化對鄂西土家族民間文化的影響_第1頁
淺論當前大眾文化對鄂西土家族民間文化的影響_第2頁
淺論當前大眾文化對鄂西土家族民間文化的影響_第3頁
淺論當前大眾文化對鄂西土家族民間文化的影響_第4頁
淺論當前大眾文化對鄂西土家族民間文化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論當前大眾文化對鄂西土家族民間文化的影響摘要:大眾文化與民間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眾文化影響和推動著民間文化的發展,民間文化也反映著一定時期大眾文化的特征。本文將以鄂西土家族地區為例,淺論當前大眾文化對鄂西土家族民間文化的影響以及面對大眾文化的沖擊,土家族民間文化的應對措施。論文關鍵詞:大眾文化,土家族,負面影響,正面影響,應對一大眾文化對鄂西土家族民間文化的負面影響大眾文化的特性使其在中國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中越來越顯出重要性和潛力,但是它對鄂西土家族的民間文化卻產生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1.大眾文化的泛濫導致民間傳統文化的流失。大眾文化具有商業性、時尚性的外表,商業社

2、會的物質利益原則、消費原則、交換原則已經滲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商業價值與大眾傳媒價值的結合使大眾文化具有壓倒一切的優勢。因而,以往相對穩定,代代相傳的民間文化則被日益泛濫的大眾文化步步緊逼,走向了逐步流失的尷尬境地。當鄂西土家族地區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唱著“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的流行歌曲的時候,曾經打動了無數代土家兒女的“滿園竹子挑一根,百人里頭挑一人,愛穿愛戴我不選,愛姐勤快又聰明”的情歌卻喪失了“市場”。除此之外,吸引著族人團聚的悠悠哭嫁歌,被西洋樂器演奏出的婚禮進行曲所取代;生子打喜時,風擺柳般的花鼓戲也被城里來的樂團以一首首“你情我愛”的流行歌曲逐出了土家人的日常生活;

3、到了數九隆冬時節,眾人圍著火垅吃著烤山芋,聽著南曲的溫馨場景更是被新時代的膨化食品和電視里熱播的韓劇比了下去。這些昔日豐富著土家人民生活,表達著土家兒女纏綿綿的情義的傳統民間文化被日益泛濫的大眾文化充斥著,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根基。如今,只有在地區文化館、民俗文化村等文化事業單位的商業性表演活動中才能較完整的看到土家族傳統民俗民間文化活動。2.大眾文化的涌入使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逐漸喪失了民族化特色。經濟的_【作者簡介】 覃娟(1981 )女 土家族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 蘭州大學文學院現當代文學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 民俗學全球化導致了文化的全球化發展,西方的“麥當勞文化”沖擊著中

4、國的傳統文化,同樣,日益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并追逐喜愛的大眾文化也沖擊著土家族地區的民族傳統文化。土家族是一個與漢族毗鄰而居的民族,自清雍正年間改土歸流之后,就受到了漢族儒家正統文化的影響。男女“以歌為媒”的自由婚姻變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辦婚姻。今天,雖然土家族地區已經實現了婚姻自由,但是以往極富民族特色的“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等婚俗也都被人們所淡忘、忽略。土家姑娘們舍棄了美麗的西蘭卡普,穿上了公主裙、吊帶衫;小伙子們也換上了西裝,穿上了皮鞋。不可否認,這些現象證明了土家族人民逐步告別了貧窮,走向了富裕。然而傳統民俗民間文化雖然不夠純粹,但畢竟仍部分保留著本族人民的根本精神,它質

5、樸、通俗、自然、單純,它不追求個人風格的刻意表達,重在反映富有活力的民間群體生活。而現代大眾文化的制造者盡管時時揣想著大眾,試圖以此滿足大眾的心理需求,但它僅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大眾文化以消遣性、娛樂性為目的的特征,更使告別了傳統生活方式,走向了富裕的土家族人民有時間、精力和財力去消費大眾文化的產品,以達到消遣娛樂的目的。這也就不得不迫使曾讓他們引以為榮的體現著土家兒女精神,反映著歷代土家族人民生活的民間傳統文化逐漸走向消亡。二大眾文化對鄂西土家族民間文化的正面影響1.大眾文化以其強大的解構功能打破了土家族地區僵化的文化格局。與西方不同,中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許多人的封建意識根深蒂固。

6、新文化運動并沒有像西方的文藝復興和現代文化一樣徹底的完成啟蒙和現代化作用。而大眾文化以其多元性和開放性打破了僵化的文化格局,對封建文化的余韻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和解構。這種沖擊和解構同樣影響著鄂西土家族地區的民俗民間文化。在中國封建社會最突出的是以“仁”學為核心的理性結構,它處處以禮來制約人的情感欲求。“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性極致,都強調仁的本質在于有理性。由于各種因素的積累,理性的過度發達已對人形成了鉗制。此時大眾文化的適時出現,使人們從僵化的封建文化格局中解放了出來。大眾文化以對感性、世俗欲望的肯定和滿足,把人們所具有的感性力量的無限活力釋放了出來,它像一股春風吹進了土家

7、兒女的心中,打破了他們心中“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封建倫理道德。大眾文化還提倡自由和平等,并吹響了個性獨立的號角。2.大眾文化打破了土家族人們甘于貧窮、盲目服從命運安排的落后思想。大眾文化向土家兒女講述的是通過努力每個人都會走向成功、走向富裕的神話,傳達給土家族兒女的是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力的思想極大的彰顯了人的主體性。因此,對于受封建思想鉗制了幾百年的土家兒女來說,大眾文化具有擺脫封建倫理道德禁錮,實現生命欲望的正當性意義。在大眾文化這種強大的解構和吞噬功能下,生活在21世紀的土家族人民價值理念和文化觀念與過去封閉狀態下的土家族人民相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大眾文化推

8、動了土家族民俗民間文化的現代轉型。大眾文化為人們積極地投入到市場經濟大潮中提供了精神上的有效指導和輿論支持。土家族特定民俗民間文化反映著這個民族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隨著這些傳統民俗民間文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逐漸消亡狀態的產生,土家族的文藝工作者們也做出了與時代接軌的文化保護活動,實現了民俗民間文化的現代轉型。1994年,長期生活在長陽土家族山鄉的文藝工作者陳洪,以土家婚俗為素材創作了摸灰、罵媒、織錦、背山、哭嫁、甩筷、穿鞋、搶床共8章大型土家族婚俗系列舞蹈劇土里巴人,由宜昌市歌舞劇團演出后,榮獲了全國第四屆“五個一工程” 獎,并在北京、上海、香港、廈門、蘭州、蘇州、深圳等地演出了180余場。除此之

9、外,另外一個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文化人覃發池還通過改革創新土家族民間古老的“跳喪舞”而發展起了一種群眾自娛性的集體廣場舞蹈“巴山舞”。它不僅沒有使傳統的“跳喪”習俗消亡,反而使這種具有土家特色的民間傳統文化實現了現代化的轉型和傳承。三土家族民間傳統文化如何應對大眾文化隨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眾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滲透到各個民族的民俗民間文化之中。對待民俗民間文化而言,面對大眾文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應做到以下幾點:1.民俗民間傳統文化必須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文化的民族性表現為縱向上不斷自我更新、橫向上不斷融合外來文化的動態進化過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一方面吸收外來文化精髓,化為自身文

10、化因子;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被外來文化所移植、消解和同化。一個民族的有優秀文化總是具有濃郁的民族性,只有保存民族特征的文化,才能更好的闡釋本民族的優秀歷史和特性。2.土家族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必須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大眾文化的發展和流行。土家族民族民間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本著與其他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的精神。面對大眾文化的沖擊,要采取“和而不同”的觀點,主動吸取和融合大眾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動搖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主導地位,必須堅守和發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3.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自身也必須發展和創新。文化不僅是一個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體現,而且是維系一個民族的精神紐帶。一個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能否發揚光大,關系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發展前途,乃至民族的地位。要保持民族自身的存續和興旺,就必須繼承和發揚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于此同時,在大眾文化和民族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必須創新,在體現民族特色的同時也充分體現時代精神,才能使民族民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