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屆高一文科語文3月階段性考試試卷_第1頁
21屆高一文科語文3月階段性考試試卷_第2頁
21屆高一文科語文3月階段性考試試卷_第3頁
21屆高一文科語文3月階段性考試試卷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成都七中2018-2019學年度下期高2021 屆三月考試語文試卷注意事項:1. 答 題 前 , 先將自 己的姓 名、班 級、準 考證號 填寫在 答題 卡上指 定位置 。2. 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 在 試 題 卷 、草稿 紙和答 題卡上 的非答 題區域 均無效 。3. 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 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5. 考試時間: 150 分鐘;總分: 150 分。一、現代文閱讀(36 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 小題, 9 分)閱讀

2、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題。樂府,原來是一個音樂機構,秦代開始設立。漢也設立了“樂府”機構,同樣做采集民歌、配置樂曲和訓練樂工的工作。這些采集來的民歌,漢人稱“歌詩”,魏晉人稱“樂府”或“漢樂府”。來自社會底層的漢樂府是 “忍無可忍才寫的詩歌” 。班固 漢書 藝文志 說,“燕、 趙之謳,秦、楚之風”,都“感于哀樂, 緣事而發” ?!皾h樂府”的采詩運動, 是繼詩經 以后又一次大規模的采集運動。這些采來的樂府民歌比起 詩經 來,有幾個變化: 一是樂府民歌中, 寫女性的題材比例上升。二是口頭文學的形式, 故事性比詩經 更強,有的還情節完整, 人物性格鮮明, 描寫刻畫細致入微,開創了我國不發達的敘事詩的

3、先河。三是雜言向五言的方向靠攏。這三者結合,就產生了偉大的樂府民歌。被稱為“樂府雙璧”的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無論是題材還是藝術,都創造了中國敘事詩的典范。南朝樂府民歌,像是江南女子專情的歌。歌如眉峰聚,詩是眼波橫。六朝都城建業及周邊地區的“吳歌” 和江漢流域的“西曲” ,一言以蔽之, 是一個“情” 字。今天的江南文化是在南朝樂府民歌里才開始真正奠定成型的。此外,南朝民歌的形式,以五言四句為主,短小的篇幅,含蓄蘊藉的風格,同音雙關的運用,假如調一調韻腳或平仄,那就是初唐人的五絕了。北朝樂府民歌是長期處于混戰狀態的北方各民族的歌唱,是北方英雄橫刀高唱的豪邁之歌。風格質樸剛健,粗獷豪放,自然清新。多數

4、是北魏、北齊、北周時的作品,它們傳入南朝,被南朝樂府機關翻譯、 修改、配音, 保留下來。 今存七十余首, 大部分收在郭茂倩樂府詩集 中橫吹曲辭 里。今天的研究者以為,北朝樂府民歌是靠流傳到南方才保留下來的,因此,其歌辭多少已經過南方漢人的翻譯和潤飾。從某種風格特征上說,北朝樂府民歌兼具漢樂府的詩歌精神和南朝樂府的情采:既有漢樂府剛健的底色,又有南朝樂府別致的花紋。因為表面上看,北朝樂府剛健豪放,與南朝民歌的艷麗柔弱迥然不同。但其實,能在那個時代流傳下來的樂府民歌,總有它們共同的地方。譬如在語言的節奏上,在質樸純真的風格上,在心靈綻放的美麗上,南北朝樂府民歌內在的美是相同的。漢樂府、南朝樂府、北

5、朝樂府民歌的影響和魅力,延伸在歷代的文人模擬樂府中。文人的樂府詩創作,漢代就開始了。發展到建安,形成了高潮。就三曹而言,曹操今存詩歌約二十首,全部是樂府詩;曹丕、曹植也大量寫作文人樂府。文人樂府題材內容非常廣泛。除了為祭祀、共8頁第1頁宴飲賓客而寫的外,大部分涉及行役的苦辛、邊塞的遙遠、游俠的豪放、人生的慨嘆、對生命的憂慮以及男女的相思。詩溫以麗,意悲而遠,或慷慨,或清綺,風格多樣。這些說明,樂府民歌不僅給文人詩歌形式外殼,還遺傳了題材、體裁、意象和風格特征。在藝術形式上,文人樂府既有傳統的四言,也有新興的五言,更有在民歌中誕生的七言。還有雜言、三言、六言等各種體式。由于宋、齊、梁、陳的統治者

6、提倡,使文人樂府創作蔚然成風,他們繼承建安,又有了新的發展,達到了新的高潮。(摘編自曹旭讀樂府民歌掇拾)1. 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3 分)A樂府是漢代設立的音樂機構,采集民歌、配置樂曲和訓練樂工,它采集來的“歌詩”,被稱為“樂府”。B漢樂府寫女性題材增多,故事性比詩經強,有了情節, 開創了我國敘事詩的先河,也成為敘事詩的典范。C南朝民歌形式上的諸多特點,跟初唐人的五言絕句已經非常相似,只是在押韻和平仄上略有不同。D南朝樂府有它的別致情采,北朝樂府民歌兼具漢樂府的詩歌精神,它們屬于完全不同的兩種美學風格。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的是(3 分)A. 文章梳理了

7、樂府民歌的發展脈絡,從漢樂府到南北朝民歌,最后是文人擬樂府詩。B. 文章在介紹南北朝民歌時,主要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把論證推向了深入。C. 文章通過比較分析,認為樂府的貢獻之一就是開創了我國文學傳統中的敘事詩先河。D. 文章闡釋了“樂府”的概念內涵和外延,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不同時期樂府詩歌的風格特征。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一項是(3 分)A北朝樂府民歌被認為是靠流傳到南方才保留下來的,因為歌辭中有被南方漢人翻譯和潤飾的痕跡。B南北朝樂府民歌雖有諸多差別, 但在“內在的美” 上是相同的, 也說明了南北樂府民歌融合的特點。C文人樂府詩受樂府民歌的影響非常大, 不僅表現在詩歌形式

8、上, 風格特征等方面也同樣如此。D文人樂府在南朝達到新高潮, 體式多樣, 繼承前代的優長, 統治者大力提倡, 文人積極響應參與。(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 小題, 12 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46 題。材料一:“詩詞唱經典,中國正流行”,第一季經典詠流傳的熱播,讓中國的傳統詩詞“火” 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 也讓更多國家的人來“詠”唱中國最美的經典詩詞。在第一季節目中, 果敢 Duplessy 瘋馬樂隊融匯中法印蒙四國樂風,以中西方結合的方式詮釋登鸛雀樓 這首“登高望遠” 之作,成為了經典作品 “國際化” 最好的例證。 這首僅有 20 個字的經典詩詞傳至遙遠的歐洲,被維也納莫扎特童聲合唱團

9、以中英德三國語言再次唱響。當登鸛雀樓的歌聲在多瑙河畔響起,孩子們悠揚動聽的歌聲與果敢的演奏交響共鳴,帶給眾人別樣的感動。登鸛雀樓的英譯之作出自97 歲高齡的翻譯巨匠許淵沖老先生。工整和諧的英文翻譯, “更上一層樓”的開闊胸襟躍然眼前,讓國內外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許淵沖老先生本人也表示:“這樣中青結合,中西合璧的方式能讓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要讓外國人也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共8頁第2頁美?!闭驹谛聲r代回望經典,它們依然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情感認同,期待第二季經典詠流傳能有更多可喚起思考的經典傳播,讓中國詩詞從“流行”真正走向“流傳”。摘編自再造流行與經典經典詠流傳重磅回

10、歸,中國經濟網2019 年 1 月 29 日材料二: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緊跟新時代,大膽運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在融媒體傳播方面進行創新性的突破和升級。首先,根據“臺網融合,先網后臺”原則,節目將在播出前推出一系列新媒體產品,包括微博話題互動、線上活動發起、原創作品征集、短視頻投放等,形成融媒體傳播矩陣。這一季打造出“讀詩成曲”和融媒體互動的節目模式。觀眾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選擇朗讀自己喜愛的詩詞,還可以聽到用自己聲音唱出的詩詞唱段。“讀詩成曲”是將詩詞傳唱與AI 技術深度結合的一個極具代表性和創新性意義的挑戰??倢а萏锩繁硎荆骸盀榱俗尨蟊娪懈玫捏w驗,讀詩成曲在線互動系統一直在測試、完善,可以

11、說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嘗試,它邁出了AI 語音在文娛跨界應用上的第一步?!绷硗?,節目還將采用仿真AI 的技術,合成一個虛擬的撒貝寧形象,邀請線下觀眾完成“讀詩成曲”的實時互動,并在大屏同步呈現這一內容,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融媒體傳播中的作用。節目打通各種資源,實現全媒體傳播。(摘編自經典詠流傳引領潮流的融媒體文化傳播,光明網2019 年 1 月 28 日)材料三:和引進模式節目的遇冷、疲軟相比,原創文化節目的全面發力是近年來電視綜藝領域的最大亮點。去年和今年年初,以朗讀者國家寶藏經典詠流傳等為代表的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在眾多綜藝中脫穎而出,成為時下的熱點節目,不論是朗讀者的“訪談+朗讀”模式、 國家

12、寶藏的“記錄式綜藝”新形態、還是經典詠流傳對詩傳播模式的新開拓,都令人耳目一新。這些節目的創作者深耕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積極拓展選題思路,開辟出了眾多新的主題領域,極大地豐富了節目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表現面向。在表現形式、敘事手法等方面,原創文化節目也從單向度、說教式的知識教育普及,到各種知識問答競賽,再到以故事講述、情懷傳遞、文化傳承為核心的全民參與互動模式,實現了模式更新與電視敘述語態的蝶變。摘編自文衛華綜藝節目:原創類文化節目集體發力,光明日報2018 年 4 月 26 日4.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登鸛雀樓被外國樂隊和外國合唱團用中西結合的方式成功演繹,向世界

13、傳遞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美。B.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的“讀詩成曲”,首次將詩詞傳唱與AI 技術深度結合,以求帶給觀眾好的體驗。C. 融媒體互動的表現是采用 AI 技術合成虛擬主持人,與線下觀眾實時互動并且在大屏同步呈現這一內容。D. 朗讀者與經典詠流傳都并非引進模式的節目,它們創新了文化節目的模式與電視敘述語態。5.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隨著第一季經典詠流傳的熱播,中國傳統詩詞用中西合璧的形式在世界流行開來。B許淵沖不遺余力地傳播中國文化,他翻譯的登鸛雀樓既有詩歌的形式美又傳其神。C. 經典詠流傳第一季第二季的創作者,都深耕了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注重節目的傳播方式。

14、D第二季經典詠流傳有創新性的突破和升級,能讓中國詩詞從“流行”走向“流傳”。共8頁第3頁6. 以上三則材料中, “中國經濟網” “光明網” 和光明日報 報道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6 分)答:。(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 小題, 15 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題。語文天生浪漫(節選)熊芳芳讓我們再次聆聽那遙遠的聲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即便是義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氣息。而“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將古人的浪漫情懷推向了極致。語文,從遠古走來,從蠻荒走來,從我們祖先浪漫的心靈中走來。開天辟地的盤古,以身

15、補天的女媧,用剛與柔成就了遠古人類對世界與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衛,逐日的夸父,用血與肉書寫了所有生命對自由與光明不朽的追求。因著浪漫,四十棄官歸隱的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著浪漫,五十始舉進士的孟郊“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因著浪漫,王昌齡發出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壯誓言;因著浪漫,李白才會仰天長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語文,從浪漫的心靈出發,走向深廣,走向博大。因著語文,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成了家喻戶曉的絕唱;因著語文,木蘭從軍的傳說成了婦孺皆知的佳話。因著語文, 雪萊的 “冬天到了, 春天還會遠嗎” 溫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懷; 因著語文,

16、但丁的 “走你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激蕩著每一個開拓者的胸襟。因著語文,我們收藏了春的溫暖、夏的火熱,秋的豐碩、冬的冷峻;因著語文,我們領略了北國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鷹,東海的潮汐。語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載體。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靈動的才智,無不棲于根深葉茂的語文之樹,它生生不息地傳承著人類文明,它滌蕩污濁,提精煉粹,陶冶身心,它匯聚了浪漫又傳送著浪漫。浪漫的語文,呼喚浪漫的情懷。一個有些浪漫情懷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樣無私,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也能像王安石一樣無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他們可以心游萬仞、精騖八極,更可以在現實世界中撐門拄戶

17、,立地擎天。既可以迎來送往,勝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盞一影,孤燈自守黎明。既可橫空出世、 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潛心, 十年磨一劍。入世可如岳飛, “壯懷激烈” ,“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壟畝如諸葛亮,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唯有具備一些浪漫情懷, 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 熱愛生活, 享受生活;唯有具備一些浪漫情懷,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語文,熱愛語文,欣賞語文。因為,語文天生浪漫。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細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樂的也是憂傷的。一分一秒的華年、一朵一朵的笑靨、一句句清風的低語、一幀幀季節的像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發黃的故事、春天的屋檐 一并裝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

18、又一遍地再讀。讓我們的心牽著我們的手,在語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實與浪漫中徐徐穿行。7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3 分)A全文圍繞“語文天生浪漫”這一話題, 大量引用, 既有詩句和神話傳說,又有文學長廊中的歷共8頁第4頁史人物,材料豐富、很具有感染力。B散文運用較多語文經典作品及作家為素材,作者寫陶潛、 孟郊、王昌齡、 李白等, 旨在闡釋語文來自于浪漫、悠閑、寧靜的心境。C作者通過孔雀東南飛、木蘭從軍, 寫雪萊、 但丁等素材, 生動地闡釋了從浪漫心靈出發的語文可以引導人們走向深廣,走向博大。D本文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內容層層展開,閱讀本文給人在浪漫的語文

19、世界中徐徐穿行之感。8. 文章開頭列舉了詩經中的句子,這樣寫有什么作用?(6 分)答:。9. 通觀全文,“語文”與“浪漫”之間的關系是什么?請簡要加以概括。( 6 分)答:。二、古文詩歌閱讀(34 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 小題, 19 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題。張儀事秦惠王?;萃跛溃渫趿?,左右惡張儀,曰:“儀事先生不忠。 ”言未已,齊讓又至。張儀聞之, 謂武王曰:“儀有愚計, 愿效之王?!蓖踉唬骸澳魏危俊?曰:“為社稷 計者,東方有大變,然后王可以多割地。今齊王臣憎張儀,儀之所在,必具兵而伐之。故儀愿乞不肖身而之梁,齊必即舉兵而伐之。 齊梁之兵連于城下不能相去王以其間伐

20、韓入三川出兵函谷而無伐以臨周祭器必出挾天子案圖籍此王業也。 ”王曰:“善?!蹦司吒镘嚾?,納之梁。齊果舉兵伐之。梁王大恐。張儀曰:“王勿患,請令罷齊兵?!蹦耸蛊渖崛笋T喜之楚,藉使之齊。齊、楚之事已畢,因謂齊王:“王甚憎張儀,雖然,厚矣王之托儀于秦王也。”齊王曰:“寡 人甚憎張儀,儀之所在,必舉兵伐之,何以托儀也?對曰:“是乃王之托儀也。儀之出秦,固與秦王約曰:為王計者,東方有大變,然后王可以多割地。齊王甚憎儀, 儀之所在, 必舉兵伐之。 故儀愿乞不肖身而之梁, 齊必舉兵伐梁。 王可伐韓臨周。 秦王以為然,與革車三十乘而納儀于梁。而果伐之,是王內自罷而伐與國,廣鄰敵以自臨,而信儀于秦王也。此臣

21、之所謂托儀也。 ”王曰:“善?!蹦酥?。張子 儀以秦相魏,齊、楚怒而欲攻魏。雍沮謂張子曰:“魏之所以相公者,以公相則國家安,而百姓無患。今公相而魏受兵,是魏計過也。齊、楚攻魏,公必危矣?!睆堊釉唬骸叭粍t奈何?”雍沮曰:“請令齊、楚解攻。”雍沮謂齊、楚之君曰:“王亦聞張儀之約秦王乎?曰:王若相儀于魏,齊、楚惡儀,必攻魏。魏戰而勝,是齊、楚之兵折,而儀固得魏矣;若不勝魏,魏必多秦以持其國,必割地以賂王。若欲復攻,其敝不足以應秦。此儀之所以與秦王陰相結也。今儀相魏而攻之,是使儀之計當與秦也,非所以窮儀之道也?!饼R、楚之王曰:“善?!蹦隋峤夤ビ谖骸#ü澾x自戰國策 ,有刪改)10. 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

22、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齊梁之兵連 / 于城下不能相去 / 王以其間伐韓 / 入三川 / 出兵函谷 / 而無伐以臨周 / 祭器必出 / 挾天子案圖 / 籍此王業也B. 齊/ 梁之兵連于城下 / 不能相去 / 王以其間伐韓 / 入三川 / 出兵函谷 / 而無伐以臨周 / 祭器必出 / 挾天子 / 案圖籍 / 此王業也共8頁第5頁C. 齊/ 梁之兵連于城下/ 不能相去 / 王以其間伐韓 / 入三川 / 出兵函谷而無伐/ 以臨周 / 祭器必出 / 挾天子 / 案圖籍 / 此王業也D. 齊梁之兵連 / 于城下不能相去/ 王以其間伐韓 / 入三川 / 出兵函谷而無伐/ 以臨周祭器 / 必出挾

23、天子 / 案圖籍 / 此王業也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惠”,是秦王謚號。謚號是君王死后根據他們平生行為給予的一種稱號,表示對君王的尊重和贊美。B. “社稷”,“社”為土神, “稷”為谷神,古時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五谷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即祭社稷,后來“社稷”就被用來借指國家。C. “寡”,寡人,即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類似的稱呼還有孤、不榖等。D. “子”,在姓氏后加子是對對方的尊稱,一般用于男性,如孔子、莊子等。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秦惠王死后,武王即

24、位,武王的左右近臣乘機毀謗張儀,指責他對武王不忠心。而此時齊國派使者前來譴責武王,說他不該重用張儀。B. 張儀謀略深厚、反應敏捷,以自己作為齊魏相爭的誘餌,告訴秦王可乘亂取利,使秦王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從而遠離禍患。C. 張儀到了魏國,派門客把對秦王說過的話再說給齊王聽,使齊王明白攻打魏國正中張儀奸計。齊王撤軍,魏國得救,張儀也使自己在魏國得以保全。D. 雍沮充分利用齊楚兩國對張儀的仇恨,讓他們誤以為行使計謀會陷進張儀圈套,使他們放棄攻打魏國,從而挽救了張儀。13. 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 分)( 1)而果伐之,是王內自罷而伐與國,廣鄰敵以自臨,而信儀于秦王也。(5 分)答:

25、。( 2)今儀相魏而攻之,是使儀之計當與秦也,非所以窮儀之道也。( 5 分)答:。(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 小題, 9 分)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415 題。庭中有奇樹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咀ⅰ科鏄洌邯q“嘉木”,美好的樹木。發華滋:花開得正繁盛。滋,當“繁”解釋。14. 下列對本詩內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開頭兩句寫庭中奇樹,葉綠花發,讓人聯想到時節的更替,別離的痛苦;同時奇樹的欣欣向榮也與孤居無依的守望者的凄涼孤獨形成對照。B. 三、四句是說女主人公在不經意間受到了綠葉繁花的逗引,不禁吃驚日子過得飛快,于是想到折

26、花送給遠游的丈夫。共8頁第6頁C. 五、六句是寫“奇樹”的花朵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芬芳,無奈“路遠莫致之” ,相隔的路途太遙遠,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D. 在五、六句的基礎之上,七、八句轉入了對失望心態的描寫,“此物何足貴” 一語中有對所思念的人離家太久的自我安慰。15. 結合全詩的內容,分析“奇樹”的象征意義。( 6 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 小題, 6 分)16.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6 分)( 1)氓中寫女子回憶年少與氓交游時快樂情景的語句是“,”。( 2)離騷中屈原借前賢能夠堅守正道來自我勉勵的句子是“,”。( 3)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詩經?鄭風 ?子衿中

27、的詩句“,”,以女子對戀人的綿長思念來表達自己對人才的一片深情。三、語言文字運用(20 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 題。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隨著食堂管理問題新聞發布會的召開,一個個縈繞心間的 “問號”被消于無形,在陽光下拉伸。這起牽動萬千家長、億萬群眾視線的事件,終于劃上了一個句號??v觀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事件的真相尚未弄清之前,大家都是以“愛的名義”加入到轉發、聲援的行列中來,但我們惶然不知,我們轉發的那些的言論、的圖片,都是在之后“ P”出來的。而真正的真相,卻還在路上。 ()在那些所謂的真相面前,一些“我們”便走出了家門,成為其中的圍觀者甚至參與者。雖然只是一度“年輕”,但卻可能無限期地不成熟。我們現在或許終于知道,是“我們”構成了這個的社會,“我們”怎樣這個社會就怎樣,“我們”成熟了,這個社會就成熟了。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 分)A駭人聽聞不堪入目改頭換面斑斕多彩B駭人聽聞奪人眼球移花接木形形色色C聳人聽聞不堪入目移花接木斑斕多彩D聳人聽聞奪人眼球改頭換面形形色色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