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賠案例解析_第1頁
理賠案例解析_第2頁
理賠案例解析_第3頁
理賠案例解析_第4頁
理賠案例解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洪水水位頻率等知識在建筑工程一切險中的運用 某渠化樞紐加固及航 道整治工程建工一切險洪水案一、案情簡介:1、保單情況:X保險公司承保某渠化樞紐加固及航道整治工程,該工程共分為TJ1TJ2 TJ3 TJ4四個標段,其中TJ1 TJ2 TJ3為渠化樞紐工程,TJ4為航道整治 工程。X保險公司以四份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單分別承保以上四個標段。四份保單保險金額分別為 RMB62,533,776.70元、RMB86,716,771.20元、 RMB74,419,829.70元、RMB17,602,927.00元。四份保單保險期限均為 2008 年 01 月 01 日零時起至 2010 年 07 月 20

2、日 24 時止。四份保單均有特別約定: “對直接或間接由于未達到 10年一遇洪水標準的 洪水引起的損失除外 ”。2、出險情況:2008 年 6 月中旬因連續幾天降水致某流域洪水,致上述工程四個標段造成 材料被沖、機械設備被水淹、永久工程被沖、航道回淤、臨時工程被沖等損 失。3、查勘情況:TJ1 TJ2 TJ3 TJ4四個標段分別在 2008年6月26日、7月3日、6月15 日、6月26日向X保險公司報案。經公估師查勘核定,四個標段損失金額分別約為: 28萬元、 22萬元、 113 萬元、 50萬元,合計損失金額約為 213萬元。二、爭議問題:此四個案件最關鍵的爭議是出險時某是否達到 10 年一

3、遇水位。經公估師調查,某上下游分別有 A、B 二個觀測站,四個標段與觀測站相對 關系如下:TJ1標段工點位于A觀測站上游;TJ2標段工點位于位于A站下游B站上游,距A站較近;TJ3標段工點位于某A觀測站下游、某B觀測站上游,距B觀測站較近; TJ4標的工程所在河段跨過 A、B二個水文觀測站。公估師認為:1、如果A、B觀測站期間最高水位均超過10年一遇洪水水位,則四個標段 保險責任均成立;2、如果A、B觀測站期間最高水位均低于10年一遇洪水水位,則四個標段 保險責任均不成立;3、如果A觀測站期間最高水位超過10年一遇洪水水位而B觀測站期間最 高水位低于10年一遇洪水水位,則距 A觀測站較近的受損

4、標的保險責任成立, 距 B 觀測站較近的受損標的保險責任不成立;4、如果A觀測站期間最高水位低于10年一遇洪水水位而B觀測站期間最 高水位高于10年一遇洪水水位,則距 A觀測站較近的受損標的保險不責任成 立,距 B 觀測站較近的受損標的保險責任成立。我司上述觀點得到X保險公司及各保單被保險人的認可。我司公估師現場查勘時,各被保險人均提供了X縣三防辦2008年06月13發送的明碼電報,X縣三防辦通知各單位某已超過警戒水位,估計水位還會上 漲。為保障保險雙方的權益,公估師對有關數據進行了調查。公估師赴廣東省 水文局檔案科調查了 A、B觀測站10年一遇洪水水位,在珠江水利委員會網站 下載了 A、 B

5、 觀測站出險期間的實測水文資料,結果如下:1、據廣東省水文局檔案科資料,某 B站10年一遇洪水水位為31.15m;2、同時廣東省水文局檔案科說明某 A 觀測站為小站,雖有各年水文記錄但沒有 現成計算好的該站 10年一遇水位數據(水文局檔案科就有關情況出具了證 明);3、 據珠江水利委員會網上公開資料,2008年06月13日至06月16日某 B 站最高水位為29.94m,出現在2008年06月15日晨4時;4、2008年06月13日至06月16日某A站最高水位為63.66m,出現在 2008 年 06 月 14 日晨 6 時。經對比,某B站出險期間最高水位29.94m距10年一遇洪水水位31.1

6、5m相 差1.21m,可以確定某B站沒有達到1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因某A站10年一遇水位不明,無法判斷出險期間該站是否達到10年一遇水位。后各被保險人后又提供X縣三防辦出具的證明,內容大意如下: A水文觀 測站實測最高水位為63.66m,大于十年一遇水位63.35m。相關被保險人以該資 料為依據主張出險時某超過 10年一遇水位,認為保險責任成立。之前廣東省水文局檔案科已出據資料證明某A觀測站雖有各年水文記錄但沒有現成計算好的該站10年一遇水位數據,與X縣三防辦所述某A站十年一遇 水位為63.35m不一致。公估師判斷X縣三防辦出具的證明可能有誤。為科學判斷出險期間某 A觀測站水位是否達到10年一

7、遇洪水水位,經相關 方同意,最終由公估公司委托廣東省水文局水情處對某 A觀測站10年一遇水位 數據進行計算。2008年7月8日,廣東省水文局出具某 A觀測站水位頻率計算成果, 成果顯示某A觀測站10年一遇洪水水位為63.67m。出險期間某A觀測站最高水位為63.66m,低于該站10年一遇洪水水位。 該結論與X縣三防辦提供的證明結論相反。廣東省水文局和 x縣三防辦哪個機 構出具的證明有效成為了本案的關鍵。三、解決的思路與辦法:為解決廣東省水文局和X縣三防辦哪個機構出具的證明有效的問題,公估 師查詢了有關水文管理及水文情報發布的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第四條規定如下: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主

8、管全國的水文工作,其直屬的水文機構具體負責 組織實施管理工作。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 的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范圍內按照法律、本條例規定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 部門規定的權限,組織實施管理有關水文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水文工作,其直屬的水文機構接受上級業 務主管部門的指導,并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第二十二條有如下規定:水文情報預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水行政主管部門或 者水文機構按照規定權限向社會統一發布。禁止任何其他單位和個人向社會發 布水文情報預報。據中華人民共

9、和國水文條例二十二條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 抗旱指揮機構與水文機構均有權向社會水文情報預報。據以上條款,我司分析如下: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二十二條只賦予 X縣三防辦向社會發布水 文情況預報的權利,沒有賦予三防辦發布實測數據的權利。2、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第四條規定,應由省直屬的水文機構 (本案為廣東省水文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工作。水文數據的處理應為其 工作的一部分。3、水情原始數據均由水文觀測站采集,且其采集的數據均系自動上傳至廣 東省水文局,廣東省水文局提供的應是原始數據;某縣防汛抗旱防風指揮部辦 公室提供給被保險人的數據也由來自水文部門,理論上其提供的數據應與水文 部門

10、提供給我司的數據應一致,不一致時,我司認為應以數據采集部門(廣東 省水文局)提供的數據為準。據上分析,公估師認為應采納廣東省水文局結論,即出險時某 B 觀測站、 某 A 觀測站水位均沒有達到 10 年一遇洪水水位。公估公司向X保險公司發保險責任不成立的告知函,建議保險人向各 被保險人發拒賠通知書。四、案件的處理結果:保險人采納保險公估公司建議,分別向各被保險人發拒賠通知書,后 各被保險人均接受保險責任不成立的結論。五、分析結論:公估師能正確且順利的處理此四個案件,我認為有二點為其提供了保證。1、公估師能正確理解 “警戒水位”、“十年一遇水位 ”等概念。保證水位是指堤防的設計防洪水位,是堤防工程

11、及其他附屬建筑物必須保 證安全擋水的上限水位。擬定保證水位,一般是根據河流曾經出現的最高水位為依據,考慮上下游 關系、干支流關系和當年實際最高水位產生的條件,以及保護區的重要性和國 民經濟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合理擬定,并經上級主管機關批準;實際上往 往以河流曾出現過的最高水位為保證水位。保證水位可以隨著河道和堤防工程 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特別是多沙河流 ,如黃河下游 ,由于泥沙淤積,河床逐年抬 高,堤防也隨著加高加固,保證水位也需要相應抬高。當抬高保證水位時一般 需通過經濟和技術論證,而后實施、逐步提高。警戒水位是指江河漫灘行洪、堤防可能發生險情、需要開始巡堤查險、加 強防守時的水位。警戒是我

12、國防汛部門規定的各江河堤防需要處于防守戒備狀 態的水位。到達該水位時,堤防防汛進入重要時期,這時,防汛部門要加強戒 備,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險情發展變化,由有關領導組織帶領部分防汛隊伍 上堤參加防汛,做好防洪搶險人力、物力的準備,并要做好可能出現更高水位 的準備工作。10 年一遇洪水水位:指大于或等于這樣的洪水在很長時期內平均每 10 年出 現一次,是根據過往實測水位或流量記錄而統計計算得出的,不能理解為恰好 每隔 10 年出現一次。對于具體的 10 年來說,超過這種洪水可能不止一次,也 可能一次都不出現,這只是說明長時期內平均每年出現的可能性為10%。5 年一遇洪水水位指的一個水文年發生的概

13、率為 20%,100 年一遇洪水指一個水文年發 生的概率為 1%。保證水位、警戒水位均是根據各河段防洪設計標準人為設定的,可能高于 也可能低于 10 年一遇或 5年一遇水位,二者沒有可比性。下面列出我國較常發生洪水的柳州市有關水位數據,應有利于我們理解有 關概念:5 年一遇: 85.36 m;10 年一遇: 87.28 m;20 年一遇: 89.05m;50 年一遇: 91.24m;100 年一遇: 92.69 m;警戒水位: 82.5m;保證水位: 91.24m。對照可以看出,柳州市防洪堤設計保證水位為 50 年一遇洪水水位;警戒水 位較 5 年一遇洪水水位還低近 3m。2、公估師明白三防辦和水文局二機構在水文管理和水文情報發布等方面的 職能。如前面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賦予三防辦有向社會發布水文 情報預報的權利,沒有賦予三防辦發布實測數據的權利;水文情報預報、水文 數據的采集、處理和發布應為水文局工作職責。公估師能了解上述知識是其能正確處理此類案件的前提條件。在處理有關案件時,還應注意水文情報預報與實測結果不能混淆,天氣預 報與實測降水量混淆。六、點評:本案雖然最終以建議拒賠結案,但還是取得了被保險人的認可,關鍵就是 在相關證據的取得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