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信息集成系統通用試驗標準_第1頁
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信息集成系統通用試驗標準_第2頁
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信息集成系統通用試驗標準_第3頁
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信息集成系統通用試驗標準_第4頁
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信息集成系統通用試驗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信息集成系統通用試驗標準 深圳市時利信有限公司企業標準目 錄前 言ii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信息集成系統通用試驗標準21范圍22規范性引用文件23術語和定義34產品分類45基本概念45.1 常規試驗環境條件45.2 試驗儀器設備45.3 試驗樣品45.4 試驗電氣條件45.5 試驗結果評價5 6試驗條件及測試方法66.1 常規測試6 6.1.3.2 電池容量測試10 6.1.3.3 攝像頭性能測試106.1.4內部檢查156.2 電氣性能測試156.3 耐物理環境試驗166.4 耐機械環境試驗226.5 耐久試驗286.6 特殊環境試驗306.7電磁兼容性emc試驗337標志、

2、標簽和使用說明書497.1 標志、標簽497.2 使用說明書498包裝、運輸、貯存498.1 包裝498.2 運輸498.3 貯存509檢驗規則509.1檢驗分類509.2 定型檢驗529.3 交收檢驗529.4 例行檢驗529.5 判定規則52前 言本標準根據深圳市時利信電子有限公司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信息集成系統設計而制定的,主要是電氣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方面的內容。標準的參考了gb/t 2423.1-2001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a:低溫、gb/t 12678-1990 汽車可靠性行駛試驗方法和gb/t 12534-1990 汽車道路試驗方法通則等標準。本部分規定

3、的車載智能行車記錄儀性能測量方法,參考qc/t 413-2002 汽車電氣設備基本技術條件。本部分規定的車載音視頻系統環境適應性試驗方法,參考gb/t 12678-1990 汽車可靠性行駛試驗方法,iso16750道路車輛 電氣及電子設備的環境條件和試驗。本標準規定的鏡頭性能指標參考q/smx01-2006 數碼攝像模組、q/sit t052007 檢驗標準本標準起草單位:深圳市時利信電子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田軍本標準于2013年xx月xx日起實施。本標準于2013年首次發布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信息集成系統通用試驗標準1范圍本標準適用于公司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信息集成系統新品設計驗證試驗,

4、定期試驗,量產品批次抽檢試驗的產品也可參考使用該試驗標準。本標準規定了汽車行駛記錄儀(以下簡稱記錄儀)的定義、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安裝、標志、標簽和包裝等內容。本標準適用于記錄、存儲、顯示、打印輸出車輛有關行駛狀態信息的汽車行駛記錄裝置,也可參照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 191-2008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 2828.1-20

5、03 計數抽樣檢驗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 5465.2-2008 電氣設備用圖形符號 第2部分:圖形符號gb 5296.1-1997 消費品使用說明 總則gb 5296.2-2008 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二部分:家用和類似型電器gb/t 2423.1-2001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a:低溫gb/t 2423.2-2001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b:高溫gb/t 2423.3-1993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恒定濕熱試驗方法gb/t 2423.3-1993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恒定濕

6、熱試驗方法gb/t 2423.10-1995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fc和導則:振動(正弦) gb 4094-1999 汽車操縱件、指示器和信號裝置的標志gb/t 12534-1990 汽車道路試驗方法通則sj/t 11348-2006 數字電視平板顯示器測量方法 gb/t 12678-1990 汽車可靠性行駛試驗方法gb/t 16736-1997 道路車輛 車輛識別代號(vin)內容與構成ga 36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號牌qc/t 413-2002 汽車電氣設備基本技術條件qc/t 238 汽車零部件的儲存和保管 gb/t21437.2-2008 道路車輛 由傳導和

7、耦合引起的電騷擾 第二部分:沿電源線的電瞬態傳導gb/t 19951-2005 道路車輛 靜電放電產生的電騷擾試驗方法gb 9254-2008 信息技術設備的無線電騷擾限值和測量方法iso16750-1:2006 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1: generaliso16750-2:2006 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

8、d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2: electrical loads iso16750-3:2007 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3: mechanical loads iso16750-4:2006 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4: c

9、limatic loads iso16750-5:2006 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5: chemical loads gmw3172_aug 2008 電氣/電子元件通用規范環境/耐久性gbt 22630-2008 車載音視頻設備電磁兼容性要求和測量方法cispr 25-2002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istics for

10、 the protection of receivers used on board vihiclesgb/t17619-1998 機動車電子電器組件的電磁輻射抗擾性限值和測量方法iso11452-4-2001 road vehicles-compent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disturbances from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 part4:bulk current injection(bci)iso11452-1:2001 road vehicles-compent test methods

11、 for electrical disturbances from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 part1:general principles and terminology3術語和定義本部分采用以下術語和定義,其他術語和定義按照 gb/t 40131995、gb/t 158601995、gb/t 12678-1990、gb 4094-1999、qc/t 413的有關規定。3.1 汽車行駛記錄儀 vehicle travelling data recorder 對車輛行駛速度、時間、里程以及有關車輛行駛的其他狀態信息進行記錄、存儲并可

12、通過接口實現數據輸出的數字式電子記錄裝置。3.2 車輛特征系數 vehicle characteristic coefficients 車輛行駛每公里里程時驅動速度傳感器的轉數(r/km)。3.3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利用gps定位衛星,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定位、導航的系統,稱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簡稱gps3.4 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它是gsm移動電話用戶可用的一種移動數據業務。gprs主要面向手機、pda等小屏幕便攜手持終端以及車載產品等終端提供移動通訊技術等服務。3.5暗

13、點(液晶屏不發光點)dark dot液晶屏表面因制造、損傷或其它原因產生的在白電平狀態下不能透光發亮的像素缺陷點。3.6亮點(液晶屏不熄滅點)brightened dot液晶屏表面因制造、損傷或其它原因產生的在黑電平狀態下不能遮光變暗的像素缺陷點。3.7待機電流 closed-circuit current draw汽車電源鑰匙開關置于acc off位置,除acc信號檢測電路和有關記憶電路外,其余各部分電源全部切斷狀態下的整機消耗電流。4產品分類按系統的配置不同分為以下各類:a) 通用型汽車行車記錄儀系統; b) 專車專用型行車記錄儀系統;c) 汽車多功能行車記錄儀系統;系統功能的配置均圍繞g

14、ps、錄像、拍照、回放、智能軌跡倒車等功能的增加或減少而設定。系統也可根據用戶的需要選擇或減少其它配置,增加的其它配置的要求和驗收方法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5基本概念5.1 常規試驗環境條件除非另有規定,產品在常規功能、性能、內部檢查,外觀檢查時在以下的試驗條件進行:正常環境溫度為238; 空氣相對濕度為30%75%;大氣壓(8601060)mbar; 5.2 試驗儀器設備1) 試驗用直流電源要求輸出電流15a,內阻0.1 ohm,若產品設計輸出功率超出此范圍,則按其要求。2) 輸入設備各類等效于產品實際使用時的信號發生器,輸入匹配器等,精度滿足測試需要。3) 負載設備 試驗時需按車上實際裝車狀

15、態連接所有負載以及附屬配件,可使用等效于產品實際使用時的模擬負載。4)測試儀器儀表精度滿足測試要求。5.3 試驗樣品試驗樣品需為生產或試生產經測試合格,符合設計規范的產品。5.4 試驗電氣條件 優先按產品技術條件進行,無特殊要求按以下條件進行試驗:1) 12v供電產品的電源電壓使用13.5v; 24v供電產品的電源電壓使用27v,2)產品標準試驗測試狀態 盡量使樣機在最大輸出、最多輸出狀態進行試驗,試驗中必需使樣機在拍照、錄像、回放、usb/tf卡播放、導航模擬運行等重要功能均能得到試驗。例如三臺樣機進行高溫工作試驗,可兩臺樣機在標準錄像狀態,一臺在回放運行狀態。測試中一般要求所有的外部連接與

16、車輛實際安裝狀態相同,無特別說明的情況下,樣機在以下條件進行試驗: 輸出功率: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音量位置 錄像標準輸入:雙模式狀態, 單模式前置攝像頭及單模式后置攝像頭; 拍照標準輸入:雙模式狀態, 單模式前置攝像頭及單模式后置攝像頭; 頻率測試點:按技術規范的測試點或中間頻率測試點 照片回放:標準照片回放閱覽; 錄像回放: 標準錄像回放3)一般誤差極限 對于溫度試驗的時間要求誤差一般在10內;對于溫度數值誤差要求一般2;對于電壓數值誤差要求一般5; 對于電流數值誤差要求一般5;溶液濃度數值誤差要求一般0.5;對于電阻、電感量、電容量數值誤差要求一般10。5.5 試驗結果評價5.5.1 除非另

17、有規定,每項試驗樣品不少于3臺(emc測試要求不少于2臺)。5.5.2 試驗結果判定,分為a、b、c、d、e五種類型。結果判定按具體試驗要求,無具體判定要求的項目按a類判定,試驗中還需考慮對于出現的異常情況客戶接受的程度。 a類:試驗中、后能工作正常,無任何異常現象,符合設計規范要求;b類:試驗中功能性能顯示等正常,但有一個或超過一個指標出現偏離設計規范的現象,試驗后自動恢復,符合設計規范要求;c類:試驗中功能、性能或顯示等有所下降,試驗后或干擾撤消后能自動恢復,所有功能性能正常,不帶記憶性異常變動;d類:試驗中功能、性能或顯示等有所下降,試驗后能通過重新上電或復位等動作能恢復,所有功能性能正

18、常;e類:試驗中及試驗后部分功能異常,試驗后經過簡單修復后能恢復正常工作,例如替換保險絲。5.5.3除非有說明,否則一般情況下,進行了環境試驗后要恢復小時及24小時再分別進行判定試驗后的狀態,若有異議應以小時結果為準。6試驗條件及測試方法6.1 常規測試6.1.1外觀檢查6.1.1.1產品外表包括產品附件應無銹蝕,尖刺,霉斑,絲印模糊,絲印歪斜,絲印剝落,燈光、顯示不均勻,漏光,lcd顯示角度變化,變形,爆裂,損傷,不符合總裝圖要求等外觀不良現象。產品正常使用所需的媒介如tf卡,錄像播放器等附件不能因使用與樣機后有外觀上不良,如tf卡槽刮花,插頭損壞等現象。6.1.2功能檢查6.1.2.1 根

19、據產品技術規格書進行各項功能檢測,軟件主導之功能檢測。6.1.2.2 試驗后進行的檢查還應進行誤操作檢查,檢查是否有安全性不良,或因試驗后部件/塑膠等變形導致不符合設計規范等的不良現象。例如高低溫沖擊后檢查tf卡插拔是否有因試驗后塑膠變形導致不能插入的現象等。產品正常使用所需的媒介如tf卡,錄像播放器等附件不能因使用與樣機后有功能上不良,如usb損壞,tf卡損壞等現象。6.1.3 電性能指標測試6.1.3.1 常規全性能測試常溫測試樣機一般至少2臺,按技術指標要求測試,結果應符合產品技術指標要求。測試電壓:13.8v,測試中無規定輸出為2vrms序號測試項目性能指標及期望狀況測試條件a級機b級

20、機1電源適應性電源電壓適應范圍正常工作1.額定電壓12v的產品,通直流電壓10v-16v2.額定電壓24v的產品,通直流電22v-32v2電源極性反接保護實驗結束后功能正常1. 額定電壓12v的產品,通直流電14v0.1v,極性反接1min2.額定電壓24v的產品,通直流電28v0.2v,極性反接1min3耐電源過壓性能實驗結束后功能正常1.額定電壓12v的產品,通直流電18v0.1v 1h,24v0.2v 1min2.額定電壓24v的產品,通直流電36v0.3v 1h,48v0.4v 1min4整機額定消耗功率整機額定消耗功率則由企標準和設計說明書而定整機額定消耗功率指產品在正常試驗電壓(1

21、4v0.1v、280.2v)、標準工作狀態下(播放dvd測試碟,顯示圖像、音頻輸出額定音量)下的整機額定消耗功率5 待機電流測試值應小于10ma將數字萬用表串連到電源正極與整機電源acc之間,待整機運行正常后,斷開電源acc,讀取數字萬表上的值即可6低壓關機保護測出的電壓值不能小于9.8v在測試中待整機運行正常后,調節電源電壓測出低電壓值7 高壓關機保護測出的電壓值不能大于20v在測試中待整機運行正常后,調節電源電壓測出高電壓值8電壓工作電壓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用萬用有測試該點電壓9復位電壓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用萬用有測試該點電壓10錄像狀態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

22、規格用示波器測試該點的電壓與紋波11拍照狀態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用示波器測試該點的電壓與紋波12錄像回放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用示波器測試該點的電壓與紋波13系統狀態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用示波器測試該點的電壓與紋波14非工作狀態電壓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用示波器測試該點的電壓與紋波15gprs/gps狀態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用示波器測試該點的電壓與紋波16電流usb充電電流ma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將萬用表打到電流檔(200ma),串聯在電源輸入線路上17專用充電器的充電電流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將萬用表打到電流檔(2

23、00ma),串聯在電源輸入線路上18系統工作電流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將萬用表打到電流檔(200ma),串聯在電源輸入線路上19關機電流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將萬用表打到電流檔(200ma),串聯在電源輸入線路上20休眠電流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將萬用表打到電流檔(200ma),串聯在電源輸入線路上21過流保護由研部硬件提供各測試點的相應規格將萬用表打到電流檔(200ma),串聯在電源輸入線路上22時間復位時間 ms依據項目和復位ic確定(研部硬件提供)用示波器測量復位時間23dc供電電壓: 5vv紋波:150mv用示波器測量振蕩器的波形的峰峰值與頻率24最大輸出

24、電流a1a25輸出:100mav依據項目確定(研部硬件提供)將萬用表打到電流檔(2a),串聯在電源輸入線路上26輸出:500ma27輸出:1a28gps電壓:3.3vv依據項目確定(研部硬件提供)用示波器測量振蕩器的波形的峰峰值與頻率29電壓:1.8v用示波器測量振蕩器的波形的峰峰值與頻率30電壓:1.2v用示波器測量振蕩器的波形的峰峰值與頻率31最大工作電流ma ?ma萬用表串接到電路回路,測量各路消耗的電流32i/o口狀態依據項目確定(研部硬件提供)33gprs電壓:3.3vv依據項目確定(研部硬件提供)用示波器測量振蕩器的波形的峰峰值與頻率34電壓:1.8v用示波器測量振蕩器的波形的峰峰

25、值與頻率35電壓:1.2v用示波器測量振蕩器的波形的峰峰值與頻率36最大工作電流 ma ?ma萬用表串接到電路回路,測量各路消耗的電流37i/o口狀態依據項目確定(研部硬件提供)38回放錄像電壓:3.3vv依據項目確定(研部硬件提供)用示波器測量振蕩器的波形的峰峰值與頻率39電壓:1.8v用示波器測量振蕩器的波形的峰峰值與頻率40電壓:1.2v用示波器測量振蕩器的波形的峰峰值與頻率41最大工作電流ma ?ma將萬用表打到電流檔(200ma),串聯在電源輸入線路上42回路電流ma ?ma43i/o口狀態依據項目確定(研部硬件提供)44電池功能dc電壓:1214v充電mm依據項目確定(研部硬件提供

26、)接上dc1214v進行普通/快速充電時間其要符合設計要求45樣機功耗放電 mm依據項目確定(研部硬件提供)當電池充滿電后,進行放電時間其要符合設計要求46電源性能工作電壓916v工作時最大不失真輸出要正常47最大電流15a工作電壓為13.8v,樣機進行錄像。48待機電流3 ma6 ma斷開acc電源時,測batt線電流值49gps性能冷啟動時間35s60s用-130 dbm信號電平輸入,通電開機從點擊gps圖標開始計時50溫啟動時間30s40s用-130 dbm信號電平輸入,接收到信號后關acc后5分鐘后,再開acc,從點擊gps圖標開始計時51熱啟動時間1s2s用-130 dbm信號電平輸

27、入,接收到信號后,關掉信號60s再接上信號開始計時52冷啟動時間90s120s用-137 dbm信號電平輸入,通電開機從點擊gps圖標開始計時53熱啟動時間10s15s用-137 dbm信號電平輸入,接收到信號后,關掉信號60s再接上信號開始計時54跟蹤靈敏度-158dbm-150dbm在接收到信號定位后,將信號調到-150dbm,要能正常工作55捕獲靈敏度-145dbm-140dbm要在五分鐘內能接收到信號定位56靜態定位精度15m20m定位后,定位地方與實際地方的偏差57重捕獲時間1s2s接收到信號定位后,中斷信號5s,再接通信號58gprs/3g/lte指標最大發射功率參考協議3gpp

28、36521-1-900_s00-s0859最小輸出功率60evm61frequency error62obw63最大輸入電平64接收靈敏度65顯示屏性能亮度(無觸摸屏)200cd/m2輸入白電平信號,測試屏中間亮度66對比度(無觸摸屏)200:1倍白電平信號與黑電平信號的亮度比值,測試屏中間區域67亮度(無觸摸屏)250cd/m2輸入白電平信號,測試屏中間亮度68對比度(無觸摸屏)300:1倍白電平信號與黑電平信號的亮度比值,測試屏中間區域69可視角度左視角(0度)45右視角(180度)45上視角(90度)30下視角(270度)3070彩點2個(直徑=1000lux條件下,對彩色圖卡(gert

29、ag macbeth color checker彩色圖卡)進行拍攝。調節攝像頭和被拍攝圖卡距離,使圖卡在取景器中的大小應為視野邊長的50%70%。 3.將拍攝圖像輸入電腦,在色塊19-24中截取面積不小于30%的區域,計算所截取區域的rgb平均值,并計算max(r,g,b)-min(r,g,b)得到rgb三色值偏差。6.1.3.3.4 攝像頭動態范圍測試6.1.3.3.4.1測試目的:判別行車記錄儀的主攝像頭動態范圍是否能達到標稱值。6.1.3.3.4.2測試步驟: 1. 測試樣品處于開機狀態,攝像頭設置為最大分辯率。 2. 對測試圖卡mx2.0進行拍攝。 3. 將拍攝圖像輸入電腦,在每個灰度

30、條中截取面積不小于30%的灰度塊。 4. 讀出所截取的每個灰度塊的灰度值,若兩相鄰灰階之間的灰度值之差大于等于8,則認為這兩個灰階是可以分辨的,從而得出可分辨的灰階級數。6.1.3.3.5 攝像頭色彩還原準確度測試6.1.3.3.5.1 測試目的:判別色彩還原準確度是否達到標稱值。6.1.3.3.5.2 測試步驟: 1. 測試樣品處于開機狀態,攝像頭設置為最大分辯率。 2. 對彩色圖卡(gertagmacbeth color checker彩色圖卡)進行拍攝。 3. 將拍攝圖像輸入電腦,取13-15三個色塊,每個色塊中截取面積不小于30%的色塊,將測試圖卡和所截取色塊的色彩空間轉換成cie l

31、*a*b*色彩空間,測rgb值,計算得出l*b*b*值,用下式計算各項色彩還原誤差:i. 明度差 ii. 色度差 總色彩還原誤差 式中, 、 、 為測試圖卡的明度和色度; 、 、 為所拍圖像的明度和色度。百分比色彩還原誤差標準色塊的lab的均方根。對三個色塊的進行算術平均,得到平均色彩還原誤差。6.1.3.3.6 像面亮度均勻度測試6.1.3.3.6.1 測試目的:判別照相攝像拍攝圖像像面亮度均勻度是否達到標稱值。6.1.3.3.6.2 測試步驟: 1.測試樣品處于開機狀態,攝像頭設置為最大分辯率。 2.固定移動終端,攝像鏡頭與測試圖卡距離在景深范圍內,按試驗條件要求對中性灰測試圖卡或全白測試

32、圖卡(本標準推薦使用中性灰測試圖卡,也可以使用全白測試圖卡進行測試)進行拍攝,將拍攝的圖像輸入電腦,使用測試軟件進行分析,測r,g,b值,用下式計算亮度值:y=0.3r+0.59g+0.11b。 3.分別計算90%視場4個角a,b,c,d(如圖7所示)40*40像素采樣框及視場中心40*40像素采樣框亮度平均值ia,ib,ic,id,ie,用4個角各自亮度平均值分別與中心亮度平均值之比來測試像面亮度均勻度,其計算公式為:6.1.3.3.7 幾何失真測試6.1.3.3.7.1 測試目的:判別照相攝像拍攝圖片幾何失真是否達到標稱值。6.1.3.3.7.2 測試步驟: 1.測試樣品處于開機狀態,攝像

33、頭設置為最大分辯率。 2.對集合失真測試圖卡進行拍攝,對拍攝的圖像的周邊畸變進行測定,算出幾何失真值。 6.1.4內部檢查試驗后檢查樣品內部及部件有無磨損、碎屑、斷裂、毀壞、接觸不良、銹蝕、長霉、假焊、腐蝕、絲印不良等不良現象以及是否可能有因為外部的一些變化而導致引起整機質量隱患。6.1.5 尺寸檢查對照產品總裝圖及客戶技術協議,測量產品重要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6.2 電氣性能測試6.2.1 工作電壓6.2.1.1 試驗目的 檢查產品在安裝車輛輸出的電壓范圍內的工作能力6.2.1.2 試驗方法產品設計規范有規定的按其要求測試及判定,無要求的一般應能夠在10v16v(12v供電系統)、21.6

34、v32v(24v供電系統)的范圍內正常工作,能滿足功能要求。測試步驟:1. 所有測試調整按0.5v/次的步進來進行2. 設置產品所有電源線路使用同一電源13.5v供電,產品正常供電,在各模式標準試驗狀態3. 從13.5v緩慢向高端調整供電電壓,檢查產品工作狀態,到產品不能正常工作為止,但應該有正常的記憶,記錄此時供電電壓u14. 設置供電電壓到13.5v供電, 產品在各模式標準試驗狀態5. 從13.5v緩慢向低端調整供電電壓,檢查產品工作狀態,到產品不能正常工作為止,但應該有正常的記憶,記錄此時供電電壓u26. u1u2為產品的正常工作電壓6.2.2時間準確度測試6.2.2.1 目的評價產品在

35、溫度工作范圍內時鐘走時的準確度6.2.2.2測試方法將樣品處于時間顯示工作狀態,使用標準鐘(標準鐘準確度必需比產品的準確度要求高一個等級以上)分別測試產品在最高工作溫度,常溫,最低工作溫度下時間的準確度,應符合設計規范的要求。一般要求在常溫(25度)下時間準確度在3s/day內,在最高溫度下時間準確度在20s/day內,在最低溫度下時間準確度在20s/day內,測試中需分別測試acc on及acc off兩種狀態,常溫下還需分別測試標準工作電壓及5v電壓的準確度。6.2.3 power off優先測試6.2.3.1 目的評價產品在功能異常后的動作能力6.2.3.2測試方法 在任意工作狀態下保持

36、按下任意功能鍵(power on/off除外)的同時按下power on/off鍵,產品應該能進行關機,即處于power off狀態。6.3 耐物理環境試驗6.3.1高溫貯存試驗6.3.1.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耐受極限高溫貯存環境能力。6.3.1.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樣品放入恒溫箱中逐步升溫至+85,樣品在非通電狀態儲存72小時。試驗后在常溫下放置2小時以上,然后進行檢測,產品應符合a類判定要求。6.3.2高溫工作試驗6.3.2.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耐受極限高溫工作環境的工作能力。6.3.2.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產品置于恒溫箱中,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使樣機為p

37、ower off狀態,逐步升溫到a/b級要求,保持2小時后,使樣機為power on標準工作狀態,并分別設置在各種重要工作模式下工作,樣品工作48小時后(110.5v工作8小時,140.5v工作40小時),進行檢測,產品應符合a類判定要求。a級機工作溫度:+70 b級機工作溫度:+606.3.3 低溫貯存試驗6.3.3.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耐受極限低溫儲存環境能力。6.3.3.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樣品放入恒溫箱中逐步降溫至-40,樣品在非通電狀態試驗72小時。試驗恢復常溫后放置2小時以上,然后進行檢測,產品應符合a類判定要求。6.3.4 低溫工作試驗6.3.4.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耐受

38、極限低溫工作環境的工作能力。6.3.4.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產品置于恒溫箱中,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使樣機為power off狀態,逐步降溫到a/b級要求,保持2小時后,使樣機為power on標準工作狀態,并分別設置在各種重要工作模式下工作,樣品工作48小時后(110.5v工作8小時,140.5v工作40小時),試驗恢復常溫后放置2小時以上,進行檢測,產品應符合a類判定要求。a級機工作溫度:-30 b級機工作溫度:-206.3.5 耐溫度循環試驗6.3.5.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耐受極限工作環境溫度重復變化條件下的工作能力。6.3.5.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產品置于恒

39、溫箱中,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使樣機為power off狀態,逐步降溫到a/b級要求,保持2小時后,使樣機為power on標準工作狀態,并分別設置在各種重要工作模式下工作,按圖1曲線循環6個周期,每個周期為8小時,試驗中樣機符合b類工作狀態,試驗后將產品從箱中取出置室溫下2小時,然后進行性能檢測并予以記錄,應符合a類要求。圖1中高低溫條件為一般產品條件,按樣機的極限工作溫度設定,若樣機的極限工作溫度與圖1高低溫條件不同,則試驗中按樣機的極限工作溫度設定高低溫工作條件,試驗中由低溫升高溫時注意防止樣機凝露現象。常溫圖1 溫度循環試驗曲線a級機工作溫度:高溫+70/低溫-

40、30 b級機工作溫度:高溫+60/低溫-206.3.6 耐恒定濕熱試驗6.3.6.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耐受高溫高濕條件下的工作性能。6.3.6.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產品置于恒溫箱中,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使樣機為power off狀態,調整恒溫恒濕箱溫度為+45,濕度為935%,使樣機為power on標準工作狀態,并分別設置在各種重要工作模式下工作,樣品工作48小時后,應符合符合b類以上要求。試驗后置室溫下2小時后進行檢測并予以記錄,應符合a類要求。置室溫下24小時后按本標準進行檢測并予以記錄,應符合a類要求。6.3.7 耐溫濕度循環試驗6.3.7.1 目的通過試

41、驗評價產品耐受溫度和濕度重復變化環境條件下的性能。6.3.7.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產品置于恒溫箱中,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設備,使樣機為power off工作狀態,樣品按圖2曲線循環5個周期,每個周期為24小時,試驗后置室溫下2小時,然后進行性能檢測并予以記錄,應符合a類要求,置室溫下24小時后按本標準進行性能檢測并予以記錄,應符合a類要求。圖2 溫濕度循環試驗曲線6.3.8 熱沖擊試驗6.3.8.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耐受溫度快速變化后的性能。6.3.8.2 試驗方法將產品及所有連接附件按裝車狀態放置入熱沖擊試驗箱中,按圖3要求溫度曲線及表1要求的時間進行溫度及保持時

42、間設置后進行熱沖擊試驗,試驗進行30個周期。試驗后置室溫下2小時,然后進行性能檢測并予以記錄,應符合a類要求,特別是檢查焊點質量及樣機部件是否有變形等現象。置室溫下24小時后按本標準進行性能檢測并予以記錄,應符合a類要求。圖3 溫度沖擊試驗曲線t2,t4t1,t32h5min表1 選擇溫度中保持時間注: t1,t3時間僅作參考,指溫度穩定后的時間,實際瞬時沖擊時間一般要求在90秒內。而且應選擇熱沖擊試驗箱下風口溫度監控進行測試,要求溫度轉換時間少于10秒。6.3.9 耐特殊高溫試驗6.3.9.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外觀、結構、材料耐高溫性能(適用于結構材料)。6.3.9.2 試驗設備能夠保持溫度

43、在+100的恒溫箱。6.3.9.3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試驗產品及所有連接附件按裝車狀態置于恒溫箱中,逐步升溫到+100,產品非通電狀態在此溫度下保持96小時,試驗后將產品從箱中取出置室溫2小時以上,然后進行檢查,檢查五金塑膠部件是否有變形,破裂,變色等不良。6.3.10 冷啟動試驗6.3.10.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在低溫環境下的開機性能。6.3.10.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產品置于恒溫箱中,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使樣機為power off狀態(關acc),逐步降溫到-30,保持12小時后,使樣機為power on(開acc)標準工作狀態,并分別設置在各種重要工作模式下工

44、作,應符合c類以上要求。6.3.11 熱啟動試驗6.3.11.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在高溫環境下的開機性能。6.3.11.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產品置于恒溫箱中,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使樣機為power off狀態(關acc),逐步降溫到+85,保持4小時后,使樣機為power on(開acc)標準工作狀態,并分別設置在各種重要工作模式下工作,應符合c類以上要求。6.3.12 溫升試驗6.3.12.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的各發熱元件的溫升是否符合規格要求。6.3.12.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樣機置于恒溫箱中,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分別將溫度探頭放

45、置在要求測試的重要區域(ic)上,在溫度為60的環境下使樣機處于錄像狀態工作4h,然后對各發熱元件的溫度進行測試,所測試的區域(ic)溫度不得超過技術部提供的產品規格書上要求的溫度6.3.13 錄像電流測試6.3.13.1 目的針對鏡頭產品的電流是否符合規格要求。6.3.13.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樣機置于恒溫箱中,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使樣機為power on狀態,在溫度為60的環境下使樣機處于錄像狀態工作4h后,然后測試錄像電流要符合規格書要求6.3.14 三綜合試驗6.3.14.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在振動加高低溫環境下的性能6.3.13.2 試驗方法室溫下將產品

46、置于恒溫箱中,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使樣機為power off狀態,逐步降溫到a/b級要求,保持2小時后,使樣機為power on標準工作狀態,并分別設置在各種重要工作模式下工作,按圖1曲線循環2個周期,每個周期為8小時,按表2振動條件在整過溫度過程中施加垂直方向振動,試驗中樣機符合b類工作狀態,試驗后將產品從箱中取出置室溫下2小時,然后按本標準進行性能檢測并予以記錄,應符合a類要求。常溫 圖4 溫度循環試驗曲線頻率(hz)振動功率譜(m/s2)2/hz)100.1032550.03361800.00133000.00133600.000710000.0007表2隨機振

47、動a級機工作溫度:高溫+70/低溫-30 b級機工作溫度:高溫+60/低溫-206.4 耐機械環境試驗6.4.1 噪音測試6.4.1.1 目的 通過試驗檢測產品在各種工作狀態下產生的機械噪音水平。6.4.1.2 試驗方法 在背景噪音低于25dba的噪音室內使用音頻表測量(至少需使用比指標要求低6 dba的背景進行測試),測試距離20mm,噪音水平表3按要求限值判定。最終判定按實際裝車情況來評價。產品工作狀態要求錄像工作中 40dba回放工作中 46dba功能操作 60dba 表3噪音限值要求6.4.2 振動試驗試驗產品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設備等固定在振動臺測試,按產品在

48、車上實際安裝角度按零度或30度進行測試6.4.2.1機械噪音試驗6.4.2.1.1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振動時的機械噪音水平。6.4.2.1.2 試驗方法將試驗產品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設備固定在振動臺上,使樣機為power off標準工作狀態,按以下條件進行正弦掃頻振動試驗。 a) 每周期15分鐘; b) 頻率、加速度: c) 上下振動4小時。 試驗期間應無機械共振噪音,符合b類以上要求,試驗后按進行性能檢測,應符合a類要求6.4.2.2振動操作測試6.4.2.2.1目的針對車載智能行車記錄儀產品,通過試驗檢測產品耐振工作操作能力6.4.2.2.2試驗方法將試驗產品按實際

49、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設備固定在振動臺上,使樣機為power on 錄像標準工作狀態,按 v以下條件進行上下方向正弦掃頻振動試驗: xyz方向振動各2h;一個周期為15min試驗中在不同的振動頻率點上進行錄像狀態等操作試驗,應能正常操作。6.4.2.3 隨機振動試驗6.4.2.3.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產品耐振強度能力。6.4.2.3.2 試驗方法將試驗產品按實際裝車的狀態連接輸入設備,負載設備,電源設備等固定在機械振動臺上,按表4隨機振動曲線進行101000hz的隨機振動測試,進行垂直,左右,前后方向的振動試驗,各方向進行試驗8小時。試驗后按本標準進行功能檢測,應符合a類要求。頻率(hz)振動功率譜(m/s2)2/hz)100.2083550.06771800.00263000.00263600.0014610000.00146表4 隨機振動測試條件6.4.3 跌落試驗6.4.3.1 目的通過試驗評價設備耐受跌落能力。6.4.3.2 試驗方法1.將試驗樣品按包裝運輸狀態置于跌落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