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教案:柳永詞兩首_第1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教案:柳永詞兩首_第2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教案:柳永詞兩首_第3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教案:柳永詞兩首_第4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教案:柳永詞兩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柳永詞兩首教案賈軍紅 任紅霞【教學目標】1、識記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詞的寫作背景及其藝術風格。2、反復吟詠,整體把握詞的內容,感受詞的音律美。3、品味語言,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情與景渾然交融的意境美。4、領略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培養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5、體會詞中作者流露出的濃濃的離情。【教學重點】1、鑒賞詞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寫作手法。2、準確把握作者情感,培養詞的鑒賞能力。【教學難點】詞的意境的鑒賞。【教學時數】2課時。【教學內容與過程】第一課時【知識預熱】了解詞的發展史(起源、發展、風格、流派),了解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不同風格,掌握詞這種文學樣式的基本特點。1、詞

2、,是詩歌的一種。古代的詞都合樂歌唱,故唐五代時多稱為曲、雜曲或曲子詞。詞體萌芽于隋唐之際,與燕樂的盛行有關(一說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長短不一,故也稱長短句。另有詩余(餘)、樂府、琴趣、樂章等別稱。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宋詞習慣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以寫閨情、離緒為主,以清麗婉約見長,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對社會生活的種種感受皆可入詞,大氣磅礴,飄逸灑脫,代表作者有蘇軾、辛棄疾等。2、詞的分類:按結構分為:按字數分為:單調一片小令58字以內雙調兩片(闋)中調5990字三疊三片長調90字以上四疊四片一、走進作者柳永。柳永(約987約1

3、053),字耆卿,原名三變,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詞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稱他為“柳七”,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亦被稱作“柳屯田”。與長兄三復,次兄三接,皆為進士,有文名,時稱“柳氏三絕”。柳永年輕時到汴京應試,常出入歌樓舞館,為人狂放不羈,應科舉屢試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進士。柳永通曉音律,多為教坊樂工、歌伎填寫歌詞,其詞在當時流傳甚廣。他是宋詞“婉約派”的宗師,是北宋致力作詞的第一人。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創作了大師的慢詞,發展了鋪敘的手法,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有樂章詩,收詞近200首,其中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在群星璀璨的北宋

4、詞壇上,柳永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以真摯敏感的心靈和一腔真情,為古往今來的讀者營造了一個個溫馨的情感世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被后人譽為婉約派的宗師。通俗是柳詞的特點,他繼承了民間詞的風格,“凡有井水外,即能歌柳詞”,可見其影響之廣泛。詞發展到宋代,受五代文風的影響,也為適應歌舞升平的社會需要,詞風婉麗,盛極一時。才情卓異的柳永長期混跡于歌女中,于是創作了大師表現男女離情別緒和悲嘆個人淪落江湖的作品,成為婉約詞派的代表詞人之一。二、導入: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名篇,讀后令人心曠神怡。(展現杭州十大美景圖及名家詩文)今天,讓我

5、們走進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詞人筆下杭州的美好景色。三、聽朗讀錄音,正音正字釋詞。(展示課件)四、背景引入:望海潮這首詞是柳永年輕時的作品,他從家鄉福建崇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路過杭州,想拜謁世交前輩兩浙轉運使孫何,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了這首詞投贈他,并使其在青樓廣泛歌唱,以使孫何知道,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在這首詞里,柳永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寫景多于寫投贈之意。北宋初期,歷經五代戰亂,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萬人家,可與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鋪陳其繁華富庶。望海潮是柳永創制的新詞牌,錢塘江是天下景觀,調名當取其意。五、

6、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朗讀這首詞并翻譯全詞翻譯:東南形勢重要,湖山優美的地方,三吳的都會,錢塘自古以來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梁,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房屋高高低低,約有十萬人家。高聳入云的大樹環繞著沙堤,怒濤卷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綿延無邊。市場上陳列著珠玉珍寶,家庭里充滿著綾羅綢緞,爭講奢華。 里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歡快地奏樂,夜晚劃船采菱唱歌,釣魚的老翁、采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著長官,乘醉聽吹簫擊鼓,觀賞、吟唱煙霞風光。他日畫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時向人們夸耀。2、作者在此詞中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杭州風景圖?表達

7、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明確:作者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環境美麗、經濟繁榮、生活安定(太平、富庶、安定、祥和、形勝、繁華)的杭州都市生活圖景,表達了作者對杭州風物的驚嘆、贊美、艷羨之情3、這首詞上、下闋作者各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課件有譯文)明確:上闋先點出“錢塘自古繁華”,然后展開描寫:“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寥寥數語運用了動靜結合、比喻、夸張等手法,極力鋪排渲染,從不同角度表現了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西湖與錢塘勝景盡收眼底。詞的下闋,首先從湖山勝狀、四時風物、晝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個方面窮其美好風貌;極寫杭州百

8、姓之安居樂業。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從早到晚都有游興頗濃的人群,他們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無不洋溢著祥和歡樂的氣氛。最后盛贊郡守孫何的聲勢和雅望,“煙霞”照應前邊“云樹”等自然景色,使對孫何的稱頌與全詞自然融為一體。總結板書:環境美麗 地理位置:杭州是東南的重鎮。經濟繁榮 歷史傳統:自古以來,杭州是繁華都市。生活安定 自然景觀:有著名的錢塘江、秀麗的西湖。 都市 市井面貌:建筑、設施美觀、人口密集。生活圖景 百姓生活:人們安居樂業,處處笙歌,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悅。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杭州風物的驚嘆、贊美、艷羨之情3、這首詞作者的寫作目的或者說本詞的主旨是什么?明確:這首

9、詞著力描寫錢塘(杭州)的繁華,展現了一派物富民康、和諧安定的社會風貌,借以歌頌此地的地方長官治郡有方,政績卓著,以達到面見孫何的目的。六、名句賞析,拓展延伸1、你認為這首詞的名句是哪一句?請展開想象描述畫面內容。明確:“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句十分精彩。寫秀色山水重重疊疊,陸上是“三秋桂子”,水面則是“十里荷花”,本非一時之木,但寫來則色香一片,如見如嗅。使人忘記了桂子荷花本不同時,它們呈現在一副畫面上,使詞打破了時序的界限,讓人陶醉在美麗的花叢中。(另一種理解:杭州四季皆美,舉桂子、荷花就是說明每個不同季節都有美麗的花。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

10、的。)2、“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句中哪兩個詞用得好?若將“卷”字改為“推”字好不好?為什么?明確:“霜雪”比喻浪花,“怒濤卷霜雪”表達了錢塘江潮來時波滾流翻、排山倒海的氣勢,用“推”則顯得比較平淡,力度氣勢均沒有“卷”強,對浪花飛濺的情態描寫也不如“卷”形象逼真。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表現了怎樣的生活情景? 提示:這幾句極富生活情趣,晴天麗日,處處音樂悠揚;菱舟泛夜,傳來陣陣歌聲;老叟怡然垂釣,幼童嘻嘻采蓮,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4、“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稱千古麗句,加以賞析。 明確:“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是說湖

11、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三秋桂子”就讓人聯想起有關西湖的美麗傳說。傳說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心人的。這美麗的傳說給秀麗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靈的色彩。 七、布置作業1、背誦默寫這首詞。2、從你擅長的角度寫一個詩歌鑒賞題。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詞人能力目標:1.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2.掌握情景交融和虛實相濟的寫作特點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體會感情。教學過程:一、導入: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長亭送別,執手相看,柴門扶杖,汽笛聲催,生命總

12、在演繹著悲歡離合的故事,而當我們輕輕敲開古典詩詞的門扉,不經意間就會發現一個個凄婉纏綿的動人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柳永的雨霖鈴,感受作者筆下抒寫的哀婉動人的別離。這首詞是作者離開汴京(當時為北宋首都)與情人話別之作,當時作者由于仕途失意,盡情十分抑郁,決定離開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從此不能跟心愛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了愛的慰藉,更覺痛苦萬狀。二、解讀詞牌的來歷及有關離別的詩。(見課件)三、朗誦(先聽錄音)1、思考:本詞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明確:本詞是一首寫離別之情的詞,感情基調格外低沉悲戚。2、誦讀點評誦讀時要注意把握感情,注意字音、語調、節奏。寒蟬凄切“切”要拖音,“切”字為韻腳,韻腳字一般

13、要讀得鮮明;尾音讀長更能讀出凄切之情。竟無語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讀出哽咽之聲、冷澀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何處”讀出疑問語氣,楊柳岸,曉風殘月,就一景一頓,聲斷氣不斷。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統領字)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稍重、稍停,拖音(統領字)3、指名朗誦,要求感受情感氛圍。四、整體感知1、找出這首詞的主旨句明確:多情自古傷離別由此可知這首詞的內容是:在一個蕭瑟的秋天里,詞人要遠行與戀人告別。(學生說出答案)2、全詞圍繞著傷離別來構思,請你說一下上下闋各寫了什么內容?上闋:長亭別離下闋:別后愁思3、這首詞的上闋和下闋

14、作者各選取了哪些景物?營造了怎樣的氛圍?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明確:上闋:作者選取了凄切的寒蟬、傍晚的長亭、初歇的驟雨、催發的蘭舟、千里的煙波、沉沉的暮靄、遼闊深遠的楚天等的意象,作用:渲染凄清悲涼意境,烘托人物感情。從而抒發了哀婉纏綿、無比依戀、難舍難分的離別之情。下闋作者選取了冷落的清秋節、岸邊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作用營造了哀婉凄涼的意境,烘托了詞人凄涼難耐的心境,從而淋漓盡致地抒發了傷離別的悲涼情懷。 五、研讀賞析1、這首詞作者通過描寫凄涼之景,表達了詞人餞別時的難舍難分、哀婉悲傷、纏綿悱惻的離別之苦。那么作者在這首詞里描寫了哪些離別情景?詞的上闋和下闋所描寫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詞具有

15、怎樣的意境?意象情景時間意象情緒情景手法全詩的意境餞別時寒蟬 長亭驟雨暗淡、低落的心情離別時的情景實寫纏綿悱惻凄涼清麗船要出發時都門 蘭舟煙波 暮靄楚天難舍難分的痛苦設想別后清秋節曉風楊柳岸 殘月凄涼、悵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極度孤獨、無聊別后的設想虛寫2、這首詞運用了融情入景的寫法,請結合詞的內容賞析。【明確】這首詞運用了融情入境的藝術手法,起首三句寫景,但沒有純客觀地鋪敘自然景物,而是融情入景,暗寓別意。時當秋季,景已蕭瑟,且值天晚,暮色陰沉,而驟雨滂沱之后,繼之以寒蟬凄切,由此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凄涼。“千里”以下,聲調和諧,景色如繪。在如此廣闊遼遠的空間里,充滿了如此濃密深沉的煙

16、靄,其離愁之深,令人可以想像。“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極言當時冷落凄涼的秋季,離情更甚于常時。“今宵”幾句是指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完全凝聚在這個畫面中,融情入景將作者離別之苦渲染到了極致3、請從虛實相濟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詞?【明確】這首詞運用了虛實相濟的藝術手法,詞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寫的都是眼前的實景實事實情,并淋漓盡致地寫出了詞人和他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卻又不得不別的心情;下片對別后生活的設想,則是虛寫了。虛寫中所著意描繪的是詞人孤單寂寞的心情,連“良辰好景”也不能為他排遣痛苦。從而表達了詞人和他心愛的人之間的難舍難分的痛

17、苦與無奈!4、“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為什么特別動人?【明確】此句是整篇的警策之語,運用了融情入景的寫法。第一,它把楊柳、風、殘月這三件最能觸動離愁的景物集中成為一幅鮮明的畫面,整個畫面充滿了一種凄清的氣氛,勾起離人對往事的回憶,深感眼前的孤單,并渴望再次團聚,言外之意無窮。第二,這幅畫面又是出現在一個特定時刻里“酒醒”之后,離人飲酒,為的是消愁,然而“舉杯消愁愁更愁”,更何況是“酒醒”之后!試想,柳永此時不過是離開他心愛的人的第二天早晨,“執手相看淚眼”的圖景依然鮮明地留在心上,而面對眼前的凄清景象,他還要繼續前行,離自己心愛的人更遠,真是“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啊!六

18、、小結: (1)、一曲雨霖鈴道破了天下有情人難舍難分的那一份眷戀和那一腔離恨。陣陣寒蟬,沉沉暮靄,浩浩煙波,淚眼對淚眼,無言對無言,好一幅凄惻委婉、柔腸百結的揮淚圖;一片殘柳,一彎殘月,一葉扁舟,多情的遠行人,孤獨的異鄉客,好一曲深情脈脈、離恨悠悠的絲竹調。 (2)、柳永的一生是充滿抑郁和失意的,一首雨霖鈴道盡了仕途失意,落拓江湖,辭別情人,把酒澆愁愁更愁的痛苦等等真切的感受。 此詞不單寫一對戀人的分離,而是柳永借助分離這個話題來深刻表達他人生的況味。 (補)七、了解柳詞的風格特點 閱讀討論:東坡在玉堂(官署名,在學士院內)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

19、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笑得直不起身子)。俞文豹吹劍錄 問題:你認為從以上形象的評論中(選擇的不同歌者和不同的伴奏樂器)可以看出柳永的詞有何特點? 明確:1、具有輕柔凄惻的婉約美。具體表現: (1)、景物 具有輕、柔、纖的特點。 (2)、情感 具有陰柔美:悲慟的離別情懷,思念之苦,細致入微,低婉纏綿。 (3)、意境 具有婉約之美。景為冷落的秋景,情為傷感的離別,狀清秋之蕭瑟,寫別離之凄惻,情景交融。 2、柳詞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情,才使萬物富有神韻。 (1)、“別”生情: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 剪不斷,理還亂

20、,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烏夜啼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芳林醉?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 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別賦 (2)、“秋”傷情: “卻道天涼好個秋” “萬里悲秋常作客”“ 秋風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3)、“酒”亂情: 依依惜別時:“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喜時杜甫說:“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哀時曹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愁時李白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蘇軾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李清照說:“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八、遷移訓練 我們通過學習望海潮讀出了青年柳永的情懷,在雨霖鈴中我們體味了中年柳永復雜的人生滋味。請你寫一段讀你,表達你對柳永情感或形象的認知,50-80字即可。 附:1、倜儻豪放柳三變,少有奇才功名戀。三赴科場葬流年,滿腹牢騷鶴沖天,奉旨填詞風流現,曉風殘月別情倩,宦海浮沉詩情拈,金鵝峰下月楓念。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