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異常情況觀察處理ppt課件_第1頁
新生兒異常情況觀察處理ppt課件_第2頁
新生兒異常情況觀察處理ppt課件_第3頁
新生兒異常情況觀察處理ppt課件_第4頁
新生兒異常情況觀察處理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新生兒異常情況及常見病觀察及處理,2,常見異常情況,病理性黃疸 臍帶未脫落、臍炎、臍疝 濕疹(奶癬)、膿包瘡。 先天性喉喘鳴 鵝口瘡 紅臀、尿布皮炎 腹瀉 便秘 啼哭,3,新生兒常見疾病預防,新生兒的特點及生理現象:深綠色胎便、生理性黃疸、螳螂嘴和馬牙、假月經、乳房腫脹 皮膚感染:奶漬、汗漬、皮屑堆積等.每天沐浴清潔全身皮膚,穿純棉服飾,寢具、用具、餐具等注意清洗消毒 臍炎:臍炎常因護理不當引起,表現為發熱紅腫、分泌物量多且有異味,預防臍炎應注意護理,注意清潔、95%酒精保持干燥,4,中耳炎:洗澡、溢奶時水或奶流入耳內未及時發現,應注意觀察保證耳部清潔干燥 窒息:捂被、喂奶時睡著或嗆奶,應

2、注重預防 肺炎:吸入不潔羊水、產道粘液、空氣中污濁分子、護理不當著涼也是誘因 腹瀉:消化不良、喂養不當或著涼、季節變化等。腹瀉的預防,注意日常衛生,合理喂養,補充大量水分,5,一、黃疸的觀察及判斷,生理性黃疸:出生2-3天開始出現,4-6天達高峰,7-14天消退。黃疸指數12毫克每分升。 病理性黃疸分為以下幾種: 1、溶血性黃疸 2、母乳性黃疸 3、藥物性黃疸 4、阻塞性黃疸 5、感染性黃疸,6,新生兒黃疸:6080%的新生兒出生23天內會出現生理性黃疸,2周內消退,滿月前全退。三周后不退或出生24小時內出現黃疸為病理性黃疸,7,新生兒黃疸:6080%的新生兒出生23天內會出現生理性黃疸,2周

3、內消退,滿月前全退。三周后不退或出生24小時內出現黃疸為病理性黃疸,8,皮膚,臍部:醫院75%酒精消毒;家庭可用95%酒精保持干燥,臍帶應在57天脫落,注意觀察臍眼有無異常、突出(臍疝) 臀部:新生兒出現紅臀,應調整乳母的飲食,避免太油、辛辣刺激性食品,注意清潔護理,涂抹護臀霜、食用茶油,9,臍帶的護理,1、每次洗完澡之后消毒。 2、消毒時一定要把消毒棉簽伸到肚臍窩窩里面去3、由里往外消毒,依順時針一圈一圈往外消毒 4、如果肚臍受到污染要及時消毒更換紗塊。 5、如果肚臍有流血、滲液、有臭味、臍輪紅腫應及時就醫,嚴重者可引發敗血癥。 6、臍疝。在新生兒哭鬧、咳嗽、腹部脹氣時,臍部會明顯突出,主要

4、是臍部肌環和皮下組織未發育好,大多在1歲內自行消失,不需處理。平時盡量避免寶寶劇烈哭鬧、便秘,10,新生兒濕疹的護理,狀態: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和嬰兒過敏性皮膚病,多見于有過敏體質和喂牛奶的孩子,胖孩子多見。常對稱分布于臉、眉毛之間、耳后,表現為小斑點狀紅疹,有黃水,可結成黃痂。寶寶癢、哭鬧,影響吃奶和睡覺。可以是食物過敏或者寶寶體質原因。 預防:1、避免接觸化纖衣物 2、母親避免食用海鮮等易過敏食物 3、喂養不易過量 4、避免用肥皂等刺激用品給寶寶洗澡 5、家族遺傳,注意擴散,11,濕疹的處理,洗澡不可用肥皂,水溫不宜過燙, 調整飲食,減少蛋白質的攝入。 清洗衣物,紫外線消毒。防治殘留化學劑

5、濕疹膏。 金銀花熬水洗澡 避免過干或過濕的環境,12,紅臀(尿布皮炎,墊尿布部位皮膚紅,有小紅疹,皮膚輕度水腫或糜爛。 處理方法:大小便后及時更換尿布,清潔臀部 注意透氣、干燥,曬屁股 涂抹護臀霜、鞣酸軟膏 熬制麻油涂抹 徹底清潔尿布,無殘留,13,先天性喉哮喘,有些新生兒呼吸時,嗓子會發出響聲,睡覺時響聲更大如打鼾,由于喉頭軟骨軟化(發育較差)引起,嚴重者可影響孩子吃奶。1-2歲癥狀消失,14,膿皰瘡的癥狀,1.自覺瘙癢; 2.皮損初為丘疹或水皰,迅速變為有炎性紅暈的膿皰,散在分布 3.好發于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4.兒童及幼兒,易傳染,病前常先有痱子、濕疹類瘙癢性皮膚病 5.癥狀輕者涂百

6、多邦,15,鵝口瘡,鵝口瘡,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見于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發現,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16,鵝口瘡,頰粘膜、舌、顎、上見到似豆腐渣、乳渣樣的白色的高出粘膜表面的點狀或成片的白點或白片,用棉簽不易擦去。不疼,但寶寶會不適而哭鬧,或影響吃奶,這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應去就診。 途徑:1、母親陰道有霉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 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 4、長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17,病因,以下情況均可引起感染:

7、1.母親陰道有霉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喂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 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牙床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便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霉菌帶入口腔,引起感染。 4.長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霉菌乘虛而入,18,表現辨別,1.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癥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后,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腭或唇內黏膜上。 2.好發于頰、舌、軟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

8、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白斑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在進食時有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黏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嚴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咽困難,少數可并發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癥,19,預防,1.產婦有陰道霉菌病應積極治療,切斷傳染途徑 2.嬰幼兒進食的餐具清洗干凈后再蒸1015分鐘 3.哺乳期的母親在喂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暈和乳頭;而且應經常洗澡、換內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時要先洗手。 4.

9、對于嬰幼兒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寶寶的洗漱用具盡量和家長的分開,并定期消毒 5.嬰兒室應注意隔離和哺乳的消毒,以預防傳播 6.幼兒應經常性地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 7.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的幼兒,用具不可混用,20,并發癥,鑒別:本病應與滯留奶塊相鑒別。口腔滯留奶塊,其性狀雖與鵝口瘡相似,但用溫開水或棉簽輕拭,即可移動、除去奶塊。而本病白屑不易擦去,若用力擦去,其下面的黏膜潮紅、粗糙 寶寶會因疼痛而拒絕吃奶,造成食量減少、體重增長緩慢。 如鵝口瘡擴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牽連,寶寶吞咽東西就會感到不舒服,甚至會因為怕疼,拒絕喝水,有可能出現脫水。 如果

10、不及時治療,酵母菌還可能波及身體的其他部位。當然,彌漫性酵母菌感染十分罕見,21,鵝口瘡的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 母乳喂養者注意清潔乳頭 人工喂養注意消毒奶具,22,治療,用弱堿性溶液,如2%5%碳酸氫鈉(小蘇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藥冰硼散做成糊狀蜜劑)、制霉菌素混懸劑等效果良好。加強營養,特別適量增加維生素B2和維生素C。 嬰兒室應注意隔離和哺乳的消毒,以預防傳播,23,呼吸道感染,表現:主要為流涕、鼻堵,吃奶不好,精神不好。較重的表現為呼吸急促,口周發青等。 護理:如果癥狀較輕,新生兒食欲、精神旨好,可以正常哺乳,多喂點開水,

11、且在喂奶前注意清理鼻道的分泌物,以免發生嗆奶。喂奶也應掌握少食多餐的原則。 嬰兒室應注意通風透氣,隔離和哺乳的消毒,以預防傳播。 注意防止新生兒肺炎的發生,24,新生兒肺炎,原因:新生兒腦皮質對呼吸中樞的調節功能差,吞咽動作不協調,羊水、胎糞、乳汁等易吸入肺內。有嚴重消化道畸形的患兒,如先天性食管閉鎖、嚴重兔唇裂腭等更易發生誤吸。新生兒氣管短、管腔內較干燥,其纖毛清除細菌、塵埃的能力差,細菌易下行進入肺部。新生兒肺組織的分化不夠完善,肺泡數量少,肺血管相對地豐富,易充血,發生炎癥。 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體的侵犯,如果母親產前患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可通過胎盤引起胎兒感染,其癥狀常在產后24小

12、時以內出現。因滯產、胎膜早破、多次陰道檢查等而致的產時感染,常使胎兒發生窘迫,以致吸入污染的羊水或陰道分泌物而引起新生兒肺炎。也可由出生后保暖不當、或曾與患呼吸道感染者接觸,先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然后向下蔓延而成為肺炎。此外,也可是敗血癥的一部分表現。 表現:新生兒肺炎與大孩子肺炎在表現上不完全一樣,多不典型,少數有咳嗽,體溫可不升高。主要癥狀是口周發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難、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時就是感冒癥狀,如鼻塞、嗆奶。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況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氣時胸骨上窩、肋間隙和劍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難的表現。

13、家長可自行在寶寶安靜時,給寶寶數呼吸次數,數1分鐘;不要在剛喂過奶、剛洗過澡、剛排過便以及哭吵時數呼吸,25,新生兒肺炎,新生兒肺炎只要及時發現和有效的治療,病兒可很快康復,但重癥易出現下列并發癥,如不及時治療,預后不良: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膿氣胸 缺氧性腦病: 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腸麻痹: 此外,小兒肺炎還可以并發肺不張,肺氣腫,肺大泡,支氣管擴張癥等,所以說新生兒肺炎既為一常見病,又為一危癥,故家長不可不注意預防和護理,26,新生兒肺炎,一)新生兒肺炎一般護理1、室溫應保持在20左右為宜,相對濕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變干,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營養及水份供應;應盡量母乳

14、喂養,若人工喂養可根據其消化功能及病情決定奶量及濃度,如有腹瀉者給予脫脂奶,對幼兒或兒童宜供應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種維生素的飲食,恢復期病兒應給營養豐富,高熱量食物。對危重病兒不能進食者,給靜脈輸液補充熱量和水份。 3、保持呼吸道通暢:應及時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通氣功能,增加肺泡通氣量,糾正缺氧,減輕CO2潴留。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復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口服祛痰藥物氯化銨合劑。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聲霧化吸入。 (二)治療,27,新生兒低血糖,表現:反應低下,面色發白,出汗,吸吮無力嚴重的出現嗜睡,陣發性青紫,震顫,母親有妊娠期糖尿病或孕前就有糖尿病,新生兒容易

15、發生低血糖。危害是會引起寶寶不可逆的腦損傷。 護理:如果出生后不愛吃奶,反應比較差,要及早喂糖水。 睡眠時間超過4小時,一定要叫醒喂奶。 早產兒更應勤喂奶,持續睡眠超過2小時,叫醒喂奶,如不吃可喂葡萄糖水,28,便 秘,多發于人工喂養的嬰兒,幾天才排一次,大便硬結,排出困難,有時會撐破肛門,出血。 注意飲水,順時針腹部按摩。 排便嚴重困難者用小兒開塞露。 人工喂養的,長期便秘,可能是奶粉不適應,注意換奶粉,29,啼哭,啼哭有利于新生兒肺、呼吸肌、胸廓的發育,促進血液循環。 原因:饑餓、口渴、排便、冷、熱、疲倦、腹部不適、寂寞等,30,新生兒高熱,1)概述: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保溫過度

16、、患感染性疾病或夏季喂水不足時會引起發熱 (2)臨床癥狀:小兒高熱測量口腔溫度39.1度,超高熱則為41度,31,3)觀察保健:新生兒發熱應以物理降溫為主,體溫下降后應停止降溫措施,防止矯枉過正,32,2、嬰幼兒發燒的護理 正常體溫36-37度,如果達到38度要檢查是不是穿得太多或氣溫太高,缺水、運動等 嬰幼兒患病的早期信號:情緒不好、無食欲、嗜睡(病毒性流感) 患病的表現:體溫升高或不升,煩躁、啼哭、腹瀉、嘔吐、眼紅、皮膚出現紅疹或斑點、流涕、咳嗽、臉色發青、反應異常,33,護理:臥床休息、多喂水、母乳或流質食品;定時測體溫,注意環境整潔、安靜、通風 配合物理降溫,溫熱水擦浴頭頸部、腋下、腹

17、股溝等大血脈運行處,高熱驚厥時按壓人中 按醫囑服藥,不可隨便加大藥量或短時間內重復用藥,以免體溫下降過快,出汗太多而虛脫 保持口腔和皮膚的清潔 不要急著用退燒藥,感染性發熱是身體對感染的一種保護反應,通過發熱來刺激體內防御機能抵抗疾病的入侵,34,分辨寶寶發熱的原因,先用物理降溫法。新生兒發熱應打開衣被,洗溫水澡,多擦拭幾次頭部促進散熱,居室定期開門、窗通風,保證空氣新鮮,無煙、安靜整潔 針對嬰幼兒發熱采用的一些錯誤舉動: 穿著太多 酒精擦浴(6個月內禁用,幼兒期不用或慎用) 不正確用退燒藥 統統打點滴,35,1)生活起居保健:室溫、衣著、喂養適宜 (2)癥狀觀察:嚴密觀察神志、體溫、脈搏、呼

18、吸等 (3)用藥保健:不要輕易使用退熱藥 (4)健康維護:補充水份,如有必要應就醫,36,新生兒腹瀉,1)概述:多種原因和病因引起的大便次數和性狀改變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癥,夏秋季常見。 新生兒的生理特點:消化系統發育未成熟,消化能力差,防疫力差,而生長發育迅速,37,原因:嬰幼兒免疫功能不健全;嬰幼兒胃腸功能發育不成熟;喂養不當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季節變化細菌病菌大量繁殖引起污染 表現:大便次數增多,變稀或呈水樣便,或者大便中含有奶瓣。性狀改變,伴嘔吐、發熱、煩躁不安、精神萎靡、腹脹等全身異常癥狀 感染性腹瀉:是指各種急性、慢性的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感染引起腸道炎癥所致的腹瀉,38,非感染性

19、腹瀉:消化不良、食品變質中毒等,多因喂養不當致腸胃功能紊亂而腹瀉,表現為腹痛、嘔吐、瀉后減痛、大便氣味酸臭,小兒不思飲食,睡不好 生理性腹瀉:母乳喂養的嬰兒排黃綠色稀便,大便次數較多(3-7次/天),但除了大便異常外無任何病狀,不嘔吐,精神食欲好,體重增加正常,無須特別處理,39,2)臨床癥狀,輕者一日 瀉10次以下呈黃色或黃綠色有酸味,常見奶瓣和泡沫、粘液;個別伴有嘔吐、溢乳;重癥一日10次以上,黃綠色水樣或蛋化湯樣,頻繁嘔吐,有時甚至進水即吐,40,新生兒大便的幾種表現,1 大便次數增多,呈稀水樣或雞蛋湯樣,或有粘液及泡沫,有腥臭味,這提示小兒發生腹瀉。 2大便為白陶土樣,提示小兒有膽道梗

20、阻病,如,先天性膽道梗塞等,41,3大便為黑色柏油樣,提示小兒可能有上消化道出血,但小兒服鐵劑或吃含鐵多是食物也可以出現黑便,如吃血豆腐等。 4大便為紅色,提示有下消化道出血,常見的便中帶血絲,多由肛裂,痔瘡或直腸息肉所引起。 5大便為綠色稀水樣,但小兒一般狀態好,提示有饑餓性腹瀉,需增加奶量。如一般狀態差,伴有發熱,嘔吐等,提示腸道有炎癥,42,6大便為果醬樣,注意腸套疊的發生。 7 大便為高粱米水樣便,注意壞死性小腸炎的發生。 8 大便為雞蛋清樣粘液便,或伴有膿血便提示有發生痢疾的可能。 9臭雞蛋便,提示蛋白質攝入過多。 10 油便,提示乳母攝入脂肪類食物過多。 11 酸味泡沫便,攝入糖分

21、過多,在體內發 酵形成泡沫,43,3)觀察保健,生活起居保健:提倡純母乳喂養,注重預防;奶具用具保潔、消毒 癥狀觀察:觀察寶寶大便次數、性狀有無異常,體溫、睡眠及精神狀態有無改變,如腹瀉較重伴有食量少、嘔吐、尿少等,應及時就醫,44,用藥保健:一旦發生腹瀉要及時處理。對癥下藥,及時補充體液,可服用媽咪愛或思密達,前者調整腸道正常菌,后者保護腸道粘膜 健康維護:如因傳染病導致,需隔離;混合喂養時注意飲食質和量;調整乳母飲食、少油膩及不在夏季斷奶;輔食添加應尊循原則;加強照護,45,感染預防,任何接觸新生兒的人都要注意手的清潔,不可隨意碰觸嬰兒的五官及喂哺用具 寢具、用具、餐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注意

22、室內空氣的流通,用濕抹的方式清潔室內家具用具衛生 定期用蒸醋水進行室內消毒,46,護理,注重預防,乳母的飲食太油、太涼易引起嬰兒腹瀉;注意飲食用具的消毒衛生,保持環境清潔。患病后隔離,特別護理細心觀察,適量增加戶外活動,曬太陽增強身體免疫力 拒絕患病者探訪,必要時用醋水在室內煮沸消毒空氣,醋和水的比例為1:2 提示:帶寶寶看病時注意備齊所有的必須品:衣衫、毛巾抱被、尿片、水、奶粉奶瓶、傘等,47,處理,護理:繼續喂養,預防營養不良;補給患兒足夠的液體防止脫水;家庭輔助治療法一: 米湯+鹽,500毫升(約一平常大小礦泉水瓶)米湯加1.75克食鹽(即啤酒瓶蓋半瓶蓋)煮兩分鐘;二:鹽糖水,白開水50

23、0毫升,加白糖10克(2小勺),再加細鹽1.75克煮兩分鐘,服法每間隔20分鐘喂2茶匙(10毫升);對于又吐又瀉的嬰兒每5分鐘喂幾茶匙。切忌同時喂母乳和其他食物;三是服口服補液鹽(ORS),各大藥店均可買到,按規定配水后服用,48,2、新生兒嘔吐,1)概述 新生兒嘔吐是指胃內溶物在消化道內逆行而上,自口腔排出的反射性動作,是消化道障礙的一種表現,49,嘔吐常見病因有,喂養不當:一次喂奶量太多;一口吸入量太多;喂奶后平臥或過度翻動;奶瓶口太小過分用力吸吮;奶溫過高過低,奶頭過深刺激咽部。 生理性嘔吐:食道短;胃的狀態;吸吮過快過慢或吞入空氣過多,50,感染因素:受疾病感染首先出現的癥狀。如上感、肺炎、臍炎、皮膚感染、腦膜炎、腎盂腎炎、敗血癥等可引起反射性功能紊亂而發生嘔吐 消化道先天因素。但隨著病變部位不同,嘔吐出現時間和嘔吐內容者不一樣,51,2)臨床病狀,食管性嘔吐:這種嘔吐是食物未進入胃之前,在食道中就反吐出來,吐奶前無征兆, 胃性嘔吐:食物已進入胃內,由胃往外吐,吐嘔前惡心、煩躁不安,有酸臭味,52,小腸性嘔吐:嘔吐發生前會出現上腹部脹氣,患兒的嘔吐物不僅有奶汁,還有黃綠色的膽汁 大腸性嘔吐:表現首先是便秘,幾天排便一次,奇臭;腹脹癥漸重繼而嘔吐,嘔吐物除奶水膽汁外還可能有大便,之后腹脹、嘔吐頻繁,53,咽下羊水:吞入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