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上古文學(《詩經》上).doc_第1頁
第一講 上古文學(《詩經》上).doc_第2頁
第一講 上古文學(《詩經》上).doc_第3頁
第一講 上古文學(《詩經》上).doc_第4頁
第一講 上古文學(《詩經》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科生中國古代文學(2011.092012.01)第一講 上古文學(概說;詩經上)一、概說時間范圍西周(前1046)秦始皇統一(前221)之前,約八百余年。前770年,自周平王元年至周敬王44年(前476)為春秋時期,周元王元年(前475年)進入戰國時期。作為文學的作品詩經、楚辭具有不同程度文學成分的作品神話、諸子散文、歷史散文上古文學的總體特征及其意義二、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詩歌:詩經(一)有關詩經的常識1、名稱詩、詩三百、詩經論語:“不學詩,無以言。”“誦詩三百,使于四方”“六經”之一。戰國末期詩三百與書、樂、易、禮、春秋始列入禮記的經解篇中。目前所知見于文獻的詩經一名,應是司馬遷史記儒林傳所說的“申公獨以詩經為訓以教”。但司馬遷通常還是多稱詩三百的。西漢以后,詩經一名漸漸普遍流行起來。2、產生地域、編輯成書、整理刊定大雅、小雅產生在西周、東周的鎬京(西安)和洛邑(洛陽);周頌的產生地在鎬京;魯頌的產生地在春秋時魯國的國都山東曲阜;商頌產生于春秋時宋國的國都商丘。十五國風: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大致包括今天的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和湖北的北部。其中二南中有些詩篇就產生在黃河、長江之間的地域,是十五國風中最南的地域。產生、編輯在不同的時期,最早為西周初期,最晚為春秋中期或末期,持續時間前后約五百余年。現在通常從“詩皆入樂”的認識出發,認為主要是按照音樂的特點來劃分的。“風”即音樂曲調。國風,諸侯所轄各地域的樂曲。“雅”即“正”,又與“夏”通。周王畿一代原為夏人舊地,故周人時亦稱夏人。王畿為“正聲”、“正樂”,相對于“土樂”而言,“雅言”意為標準音。小雅、大雅之分,則是與它們音樂之不同和產生時代之遠近有關。“頌”是用于朝廷、宗廟的樂章,是祭神、祭祖時所用的歌舞曲。從創作時代看,大致可知:周頌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國風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的全部則是東周以后至春秋中葉的作品。3、詩經的結集和整理周王朝經過諸侯各國的協助,對各國詩歌進行采集,然后命樂師整理、編纂而成。孔子曾經對詩經做過整理的工作。詩經成書后,廣泛流行于諸侯國,運用于祭祀、朝聘、宴飲各種場合,在當時的政治、外交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秦皇焚書,賴口耳相傳得以保存。漢興,傳詩者有魯人申培(魯詩)、齊人轅固(齊詩)、燕人韓嬰(韓詩)、魯人毛亨趙人毛萇(毛詩)。魯、齊、韓三家詩屬今文經學派。毛詩屬古文經學派。東漢以后,毛詩盛行并得以流傳。 “六義”:“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毛詩序)3、功用詩與周代的禮樂文化:如祝頌、祭祀、諷刺等。言語引詩;外交賦詩。而引詩、賦詩基本上都是斷章取義、以詩為喻,達到為我所用的目的。孔門詩說:孔子教學,注重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而“詩兼四科”(陳澧東塾讀書記)。論語陽貨: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論語子路:“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二)詩經的題材內容1、祭祀周頌:噫嘻(毛詩序: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也。)噫嘻成王,既昭假(讀為格)爾。率時農夫,播厥百谷。駿發爾私,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維天之命(毛詩序:維天之命,大平告文王也。)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2、頌禱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3、祖先頌歌大雅里的民族史詩:生民(后稷的誕生)、公劉(后稷曾孫公劉自邰遷豳的史跡)綿(文王祖父古公亶父始遷岐山以開王業事)、皇矣(文王伐密伐崇事)、大明(武王伐紂)五篇適成一組詩歌。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誕彌厥月,先生如達(順暢)。不坼不副,無菑(災,災難)無害。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徒然)生子。誕寘之隘巷,牛羊腓(保護)字(喂奶)之。誕寘之平林,會(正好遇到)伐平林。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后稷呱矣。實覃(han二聲,長)實訏(xv一聲,大),厥聲載路。綿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居住)沮漆(為兩條河名)。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筑室于茲。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迺疆迺理,迺宣迺畝。自西徂東,周爰執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迺立皋門,皋門有伉。迺立應門,應門將將。迺立冢土,戎丑攸行。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混夷駾矣,維其喙矣!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4、宴飲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蓼(lu四聲)蕭蓼彼蕭斯,零(降下)露湑(音許)兮(清亮的樣子)。既見君子,我心寫(即泄,傾吐)兮。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舒心、安然的樣子)兮。蓼彼(其實是復沓的形式)蕭斯,零露瀼瀼(形容露珠的凝重)。既見君子,為龍(即寵)為光。其德不爽(沒有差錯),壽考不忘。蓼彼蕭斯,零露泥泥。既見君子,孔(非常)燕(安然)豈弟(kai ti 三聲、二聲,指非常和悅、快樂)。宜兄宜弟,令德壽豈。蓼彼蕭斯,零露濃濃。既見君子,鞗革(tiao le三聲、二聲,指系在馬嘴上的馬勒)(音條勒)沖沖。和鸞雝雝(yong一聲,指鈴鐺的聲音),萬福攸同。湛露湛湛(沉重)露斯,匪陽不晞(干)。厭厭(安然、舒適)夜飲,不醉無歸。5、戰爭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出車我出我車,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仆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我出我車,于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憂心悄悄,仆夫況瘁。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途。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執訊獲丑,薄言還歸。赫赫南仲,玁狁于夷。衛風:伯兮伯兮朅(qie四聲,強壯、英武)兮,邦之桀(棟梁、英杰)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疃鹿場,熠耀宵行。亦可畏也,伊可懷也。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倉庚于飛,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將。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東征,四國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東征,四國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6、征役王風: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唐風: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肅肅鴇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肅肅鴇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注釋:1.這是一篇呼告2.鴇音保,一種野鴨 苞:叢生 栩:音許,指一種樹木 靡:沒有 盬:音股,停止 怙:音滬,依靠 悠:悠遠 曷:音和 所:住處 棘:桑樹 極:盡頭 嘗:吃 常:正常,常道小雅:四月四月維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寧忍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亂離瘼矣,爰其適歸?冬日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注釋:徂:到 腓:凋落 瘼:音漠,病、痛苦 榖:音股,善、好 民:指人何草不黃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獨為匪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棧之車,行彼周道。7、農事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豳風:七月(敘述農民全年勞動的詩。周代農人生活的剪影:春耕、婦女蠶桑、農閑冬獵、農人準備御寒過冬、副業生產、收完莊稼還要服勞役、年終的宴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音畢波),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音葉)彼南畝。田畯至喜(音赤,“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七月流火,八月萑(音環)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音一)彼女桑。七月鳴鵙(音局),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四月秀葽(音腰),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萚(音拓)。一之日于貉(祃),取彼狐貍,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音纂)武功。言私其豵(音宗),獻豜(音堅)于公。五月斯螽(音中)動股,六月莎(音索)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音僅)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六月食郁及薁(音玉),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音撲)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音丐)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音居),采荼薪樗(音初)。食(音四)我農夫。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穜稑,音同路),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尚”)入執宮功。晝爾于茅,宵爾索綯(音陶)。亟其乘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