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文學論文-中國抗戰文學:崇高與悲壯的美.doc_第1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中國抗戰文學:崇高與悲壯的美.doc_第2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中國抗戰文學:崇高與悲壯的美.doc_第3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中國抗戰文學:崇高與悲壯的美.doc_第4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中國抗戰文學:崇高與悲壯的美.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當代文學論文-中國抗戰文學:崇高與悲壯的美反法西斯戰爭,特別是我國的抗日戰爭,是中國20世紀文學所描寫的最重要的題材之一。中國抗戰文學之所以在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使子孫后代能夠不斷從中領略悲壯的美和吸取昂揚奮發的精神營養,是與它所表現的崇高思想主題分不開的。反法西斯戰爭被今天的許多年輕作家所描寫,他們依靠史料和非凡的藝術想象,填補了反法西斯戰爭的一些空白中國作家為世界人民保存了反法西斯戰爭的許多值得永遠珍惜的歷史畫卷。他們還會以手中的筆,去不斷耕耘這片展現歷史慘劇也飽含深刻歷史教訓的文學土壤,去為反對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去為保衛世界和平而戰斗!反法西斯戰爭雖然已過去60年,但它的歷史教訓和文學表現,仍然永遠活在我國各族人民的心中,也會永遠被世界進步人類所銘記。這場由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的戰爭激起全世界人民的憤怒和反抗,并且終于以侵略者的失敗和反法西斯各國聯合戰線的勝利而結束。這場戰爭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帶來空前的考驗和鍛煉。河山淪陷,民族危亡,使百年來不斷蒙受侵略的中國人民驚醒起來,走向團結戰斗。而我國作家也深深卷入其中,并使這場戰爭的悲慘而壯烈的畫卷和中華民族抗擊侵略者的英勇氣概、英雄業績,都深深地留存在半個多世紀來的中國文學中,特別是留存在世界反法西斯文學書系50卷和大后方文學書系、解放區文學書系等大型叢書中。反法西斯戰爭,特別是我國的抗日戰爭,是中國20世紀文學所描寫的最重要的題材之一。這方面的作品不僅燃燒著血與火,也燃燒著民族反抗侵略、保衛和平、爭取民族獨立與自由的偉大精神,非但鼓舞當年全國軍民去浴血奮戰,而且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的子孫去為反對邪惡的黑暗勢力,追求美好的光明未來而斗爭。反法西斯戰爭使中國文學大大加強了自己的戰斗性我國有過各種各樣的文學。但憂國憂民、抒發豪情壯志的文學卻總如長虹一樣貫穿于國家漫長的文學歷史中。反法西斯戰爭使中國人民和作家在慘烈的經歷中痛感必須團結起來,必須以筆當刀槍。這場戰爭中文學戰斗性的加強是與我國作家當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大團結分不開。抗日戰爭使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1938年3月27日經共產黨員作家陽翰笙等的多方協商,在漢口成立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由國民黨員邵力子擔任主席,500多位作家出席會議,并選出郭沫若、丁玲、老舍、胡風、巴金、朱自清、田漢、郁達夫、胡秋原、陳西瀅、張恨水、茅盾、夏衍、張道藩、王平陵等45人為理事。由于文藝界走向大團結,就有可能同仇敵愾,共同把筆鋒去針對日本侵略者,針對侵略成性的法西斯主義。詩歌、短劇、戰地通訊和報告文學成為當時文學的輕騎兵。詩歌中像田間的給戰斗者、艾青的向太陽;短劇中像崔嵬、張瑞芳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還有報告文學中眾多作家的作品,都以充沛而昂揚的戰斗激情,或控訴敵人,或歌頌抗戰。各戰場的情況成為報告文學報道的重要內容。當時許多作家參加戰地服務團,許多藝術家參加抗日演出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戰文藝運動,如火如荼,成為當時吸引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史無前例的最為波瀾壯闊的景觀。不但延安、晉冀魯豫各人民抗日根據地都有廣泛的反法西斯文藝創作,丁玲、周立波、沙汀、何其芳、孫犁、劉白羽、魏巍等著名革命作家都寫過戰斗的篇什。即使在大后方,在國民黨統治區也有大量愛國作家用自己的筆去戰斗。巴金曾以火命名自己的長篇“抗戰三部曲”。老舍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也是抗戰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至于在日本侵略者占領的淪陷區,反法西斯的抗戰文學在侵略者的高壓下也不斷破土而出。上世紀末即被日本占領的臺灣,不但反抗侵略者的斗爭屢起屢伏,抗爭的文學也絡繹不絕,像賴和的斗鬧熱、一桿稱仔,楊逵的送報夫、模范村和吳濁流的長篇小說亞細亞孤兒等都是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虐統治和喚起抗爭的代表作。“九一八”事變后,東三省相繼淪陷,抗爭的文學便立即崛起。羅烽、舒群、山丁等作家都有許多創作。在魯迅幫助下出版的蕭軍的八月的鄉村和蕭紅的生死場更是這方面著名的長篇。上海被占領后的“孤島文學”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更以眾多的作品,構成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學的重要一翼。像當時留在上海租界的知名作家鄭振鐸、李健吾、許杰、柯靈、于伶、陸蠡等都堅持民族氣節,為孤島抗爭的文學作出自己的貢獻。隨著戰事的發展,茅盾、夏衍、胡風、宋之的、蕭紅等大批作家還從大陸先后來到香港,使香港與內地的桂林、重慶一樣,一時文化人云集,成為抗戰文藝勃興的營地之一。反法西斯戰爭的文學把中國文學的戰斗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使文學在動員全民抗戰上起了極大的精神鼓舞的作用。毛澤東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學藝術可以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這個論斷正是對當時文學實際情況的生動概括。反法西斯戰爭賦予當時的中國文學以崇高的思想主題20世紀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全球范圍出現了風起云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從而,反對殖民主義,反對侵略與奴役,捍衛國家獨立和民族自由,實現人民民主,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這是人類歷史進步的一個新的階段。法西斯主義完全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思潮,是以人壓迫人作為前提的專制主義思潮。它建立在種族歧視,強者奴役弱者、侵奪弱者的思想基礎上。因而法西斯主義者發動的戰爭完全是非正義戰爭。他們到處屠戮無辜人民的罪行可以說是歷史上令人發指的最黑暗的罪行。所以反法西斯戰爭本身就是一個正義而崇高的事業。它之所以能夠動員億萬人民團結起來抗爭,絕非偶然。反法西斯戰爭的文學就是對于侵略奴役的黑暗罪行的憤怒控訴,就是對于國家獨立與民族解放的熱烈追求,就是對于正義事業的激情洋溢的謳歌。當時中國最活躍的詩人艾青的詩句可以說突出地表現了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學的上述崇高主題。這種主題也貫串于老舍的著名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中。它以北京胡同里的普通老百姓在日本侵略者占領下的悲慘命運為背景,寫出一個善良的民族如何一步步被逼向忍無可忍的抗爭。小說所勾勒的歷史畫卷成為“哪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的象征!老舍由于自己生活的局限,沒有正面寫到當時燃遍廣大地區的如火如荼的抗爭。這種正義凜然的抗爭,為當時站在反法西斯戰線的許多作家所描寫。從前述蕭軍的八月的鄉村到抗戰之初上演的話劇保衛盧溝橋、八百壯士、臺兒莊,直到后來大批的詩歌、報告文學、通訊、速寫和小說,無不貫串這種反侵略、保和平、爭獨立、求解放的主題。當時國、共兩黨抗日統一戰線的建立,使得愛國主義成為全民族認同的思想旗幟。盡管不同地區的文學各有自己的特色。但在反對侵略、保衛國家獨立上,除了極少數投敵當漢奸的敗類外,所有作家都是一致的。高揚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思想旗幟,必然使得我國文學聲援了別的國家的反殖民地斗爭。例如對朝鮮、越南、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反殖民斗爭的聲援。事實上,當時有許多中國作家僑居這些國家,他們都寫了不少抗戰文學。像到了南洋的郁達夫就是著名的一個,而且他最終于印度尼西亞犧牲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有些中國作家還描寫了其他戰場的反法西斯戰爭。像著名作家蕭乾,當時作為駐歐記者,就以系列的戰地通訊報道了歐洲盟軍戰勝德意軸心國家的過程,為反對法西斯暴行和法西斯思想做出自己的貢獻。思想性永遠是衡量文學價值的重要標準。應當說,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學所以在現代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使子孫后代能夠不斷從中領略悲壯的美和吸取昂揚奮發的精神營養,正是與它所表現的崇高思想主題分不開。反法西斯戰爭使中國文學涌現了大批愛國英雄的光輝形象描繪歷代愛國英雄的形象,是中國文學的光榮傳統之一。英雄主義是與人民的樂觀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戰斗意志、無私無畏的高貴品質聯系在一起的。它從來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中華民族歷盡磨難,能夠前仆后繼,始終巍然屹立東方大地的品格根基。差不多每一時代的文學都力圖塑造自己時代的英雄形象,并以它去教育和鼓舞人們高歌前進!反法西斯戰爭提供了一個殘酷的契機,它在空前的規模上為我們的民族設置了一個考驗意志與毅力、智慧與才能的非常際遇,就像堅固的磐石在任何打擊下不但不變形,而且會發出耀眼的火花一樣,人民的英雄也在非凡的斗爭中迸射火星,茁壯成長。這樣的英雄形象在文學中得到熱情的描寫和表現,理所必然。不但像吉鴻昌、張自忠這樣的愛國將領的形象被不止一部作品所描寫。作為抗日的民族英雄,他們的光輝形象永遠留在中國人民的記憶中。像東北抗日民主聯軍的楊靖宇、趙一曼這樣的英勇指揮員,像八女投江中悲壯地投江的女英雄群像,像狼牙山五壯士中浴血死戰、彈盡援絕而投崖的五壯士,都因文學作品的傳播,而成為中國人民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人物。像馮德英的長篇小說苦菜花所塑造的母親的形象,像話劇革命自有后來人中描繪的鐵路工人李玉和的形象,都是在敵人的淫威面前,寧死不屈,表現出中國人民那種傳統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偉大品格。這樣的英雄人物形象在我國現代和當代文學中簡直燦若繁星,何止成千上萬!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學不但著力塑造了許多中國人民的英雄形象,而且也相當注意塑造援助我國抗戰的國際友人的英雄形象。周而復的長篇紀實小說白求恩用樸素的筆墨所描繪的加拿大友人白求恩大夫,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以自己精湛的醫術為救治中國的傷病員服務,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終于奉獻出自己的生命,就是突出的例子!白求恩精神作為一種國際主義精神,通過多種文學作品的傳播,如今也已被中國人民和世界進步人類所永遠記取。中國人民的英雄品格還表現在黃河大合唱這樣的宏偉樂章中。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這部雄偉渾壯的大合唱,是詩與音樂完美結合的杰作。而這種英雄主義在文學中的表現,更使這時期的中國文學獲得前所未有的鼓舞力量。我國反法斯戰爭文學中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大大豐富了我國文學的英雄畫廊,可以說不僅激勵了當代的讀者,而且還將激勵一代又一代讀者,成為他們心目中愛國主義的象征,成為他們心目中崇高思想情愫的鮮明而光輝的旗幟。反法西斯戰爭使文學獲得人類所格外珍惜的歷史認識價值戰爭自然是壞事,因為它給人類帶來大量的傷亡和災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傷亡竟達3500萬人之多,財產損失計數千億美元。但戰爭卻往往使文學獲得某種驅動力和旺盛的生命,獲得人類所格外珍惜的歷史認識價值。法國偉大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狄德羅說過:“什么時代產生詩人?那是在經歷了大災難和大憂患以后,當困乏的人民開始喘息的時候。那時想像力被傷心慘目的景象所激動,就會描繪出那些后世未曾親身經歷的人所不認識的事物。”中國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正給中國文學提供了這樣的驅動力。這場戰爭不僅使親身經歷的作家激發了創作的靈感,使他們能夠描寫出后世未曾親身經歷的人所不認識的事物。在戰爭期間他們也許無暇創作長篇巨著,而戰爭結束以后,由于所感所受,不吐不快,他們必定要寫出長篇巨著。事實也正是如此。在戰爭期間產生的大量詩歌、小說、戲劇和散文,作為當時人們戰斗的真實記錄,作為歷史事件與時代精神的生動鏡子,其史料價值自不可估量!而正面描寫這場反法西期戰爭的厚重之作,多產生于新中國成立的前后。像人們所熟悉的呂梁英雄傳、新兒女英雄傳、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等就是。而更具史詩規模的作品,甚至到九十年代才陸續問世。像李爾重的新戰爭與和平、王火的戰爭與人、周而復的長城萬里圖等多達上百萬或數百萬字的多卷作品,都差不多描繪了戰爭的全過程,無論虛構或寫實,都涉及許多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長城萬里圖描寫的真實歷史人物便多達數百個,結構恢宏,有類歷史演義,舉凡重要的歷史戰役,莫不有真實的描繪。前后六卷,共380萬字,作者耗時十年才完成。這樣的創作當然具有很高的歷史認識價值。其中對于平型關大捷、臺兒莊血戰、南京大屠殺等都有令人驚心動魄的真實描繪,確實是后來的作家所難以做到的。戰爭也確實使天才的作家思如泉涌,使他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中國現代最著名的作家中,除了魯迅在1936年逝世,其他像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丁玲、夏衍、艾青等有影響的作家,都是在戰爭的歲月中繼續施展才華,寫出許多引起人民強烈共鳴的作品,從而才奠定了他們作為文學大師的崇高地位的。可貴的是,反法西斯戰爭還被今天的許多年輕作家所描寫,他們依靠史料和非凡的藝術想像,填補了反法西斯戰爭的一些空白。例如周梅森的系列中篇小說對于國民黨軍隊抗戰的描寫。中國軍隊遠征緬甸和越南的艱苦戰斗經歷,還有中國海軍官兵在英國參加歐洲第二戰場開辟的戰役和中國人參加蘇聯紅軍反擊德國法西斯的戰斗等題材,最近也見諸青年作家的筆端。不久前新獲茅盾文學獎的五部作品中就有三部寫到抗日戰爭,這就是張潔的無字、馮宗璞的東藏記、徐貴祥的歷史的天空。可見,我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經歷和歷史作用,在文學中得到多少作家的生動的表現。可以說,中國作家為世界人民保存了反法西斯戰爭的許多值得人類永遠珍惜的歷史畫卷,從中世界人民不僅可以感受到我國人民為正義而戰的英雄氣概,而且也可以認識到這場戰爭超越以往任何時代戰爭所造成的慘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