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論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師的職業理想.doc_第1頁
學科教育論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師的職業理想.doc_第2頁
學科教育論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師的職業理想.doc_第3頁
學科教育論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師的職業理想.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師的職業理想摘要:要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必須徹底原來的功利主義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切實打好語文基礎。關鍵詞教育部制定并頒布的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教學理念。這是一個非常有針對性的命題。教育在不斷地反思當今社會,是一個善變的社會。社會學家們分析說,GDP高速增長時期,也就是社會轉型時期,此時社會公眾的心態普遍呈現一種穩定性,“變”成了惟一的話題。“誰動了我的奶酪?”如此深刻,又如此形象。一時間,人們紛紛覺悟:“動”則思變,變則通。于是,人人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急于求成,浮躁冒進成了這個時代的流行病。這種社會風尚自然不可能不折射到語文教學上。在升學與未來職業、經濟地位直接掛鉤的時代,分數與升學率成為社會對學校和教師的重要的有時甚至是惟一的評價依據。而語文教學便成為應付考試的一種工具。課堂上盡是歸納、概括,讓學生記錄主題思想、寫作方法、結構特點。“閱讀,是一項高尚的心智鍛煉”這句名言,誰也不去理會了。語文課成了一種“快餐”式教學。學生若是無法消化吸收,就搞題海戰術,假期補課。一時間,學生的考分也許有所提高。但是這種教學,教師只是利用自己的威嚴逼學生呆呆聽講,死記硬背。杜威先生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稱它為“靜聽教育”。課堂沒有活力、沒有朝氣。教師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也可謂教得嚴,教得勤,教得苦,大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然而這種又笨又苦的教學,不僅磨損、消耗了教師對教學的熱情和創造性,更重要的是磨損、消耗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原有的語文素質。這種功利主義的語文課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煎熬,一種折磨,如同服苦役。我們不一定同意盧梭“返歸自然”的教育觀,但盧梭有一句話,我們必須記得:當教育追求實利,殘害學生身心時,“學校便成為心靈屠宰場。”其次,急功近利的語文教學還制造了實際意義上的教學泡沫。其一是因為以考分為惟一目標的教學,對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和創新精神是毫無意義的。不少教師反映,一些考分優異的學生在升入高一級學校以后,暴露出一系列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缺口,套用一句時下流行的話,也就是缺乏“可持續發展”性。所以這種考分的提高,并不是教學水平的提高,而是一種泡沫。其二,功利主義使教學改革停留于形式。為了體現教學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只是分幾個小組,表面上問問答答,形式上“議論議論”,看起來熱鬧,而實際上少有學生的真正意義上的心靈參與。使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多媒體進了課堂,但大教育、教學是不能太講究功利、太計較實利的。“教育,必要的烏托邦”。(聯合國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語文教學更是如此。語文是科學,也是藝術。語文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傳播文化。培養文化人,應該是我們教學的終極目標。新課標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意味著語文教學本真的回歸:呵護人。“素養”一詞在辭海中的解釋是:經常修習涵養。這就是說語文教學的著眼點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要把語文內化到人的身心與品質之中去,成為一種素質修養,影響整個人生;并且,語文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而是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一個質變的過程。一位學者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比作美酒的釀制,是非常形象、妥貼的。語文素養的這些特點就要求教師少一些急首先,要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為,有興趣才有求知欲望,才有才氣和靈性。要使學生對語文課產生一種愉悅感,教師自然不好再任意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一遍又一遍地重復,喋喋不休地嘮叨。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當然不能靠說相聲、搞滑稽表演來取悅學生,而是要靠教師對語文的真正學識和情趣。語文教師不僅要學得多,而且要學得通,學得透,要有自己的見解,又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樣才能深入淺出,化繁瑣為簡約。切忌成為教材參考書的宣讀者。曾聽過一位特級教師講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他沒有從頭至尾逐段分析,而是先請學生抓住關鍵詞“禍不單行”、“慘淡”、“狼籍”等復述當年作者的家庭境遇,然后請學生找出詳寫父親背影的一部分,齊讀、自讀后,大屏幕展示改寫的文章(省卻了“黑”、“布”等字)體會表現力的不同整堂課顯得輕靈通透,學生自然不會感到累贅、枯燥,而是覺得趣味盎然。我們的教材有不少文質兼美的好詩文。語文教師要兼有學者與詩人的氣質,引導學生去長期地接受優質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其次,要努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切實打好語文基礎。葉圣陶說:語文學習首先是一種習慣。“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資本會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享受著它的利息”。良好的習慣既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前提,同時也是語文素養的一種體現。因為良好的習慣無非就是字要規規矩矩地寫,文章要仔仔細細地讀,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做。就拿寫字來說,現代社會雖是網絡時代,但是教學生寫好漢字,仍然是我們母語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且不說書法具有審美的藝術價值,就說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首先要珍愛每一個漢字。一手慘不忍睹的書寫,是不能折射出良好的語文素養的。語文素養的提高當然離不開好的語文基礎,因為“空中樓閣”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