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檢測規程 26頁_第1頁
節能檢測規程 26頁_第2頁
節能檢測規程 26頁_第3頁
節能檢測規程 26頁_第4頁
節能檢測規程 26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工程建設標準DBJ2009備案號J2009居住建筑節能檢測技術規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NERGYEFFICIENCYINSPECTIONOFRESIDENTIALBUILDINGS(征求意見稿)發布實施福建省發布福建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居住建筑節能檢測技術規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NERGYEFFICIENCYINSPECTIONOFRESIDENTIALBUILDINGS(征求意見稿)DB主編部門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批準部門實施日期年月日I目錄目錄I1總則12術語23一般規定44檢測方法641保溫材料熱工性能檢測方法642屋面、外墻保溫性能檢測方法643屋面、外墻隔熱性能檢測方法844外門、窗及幕墻保溫性能檢測方法945外門、窗及幕墻氣密性檢測方法1046外門、窗、幕墻及玻璃光學性能檢測方法1047中空玻璃露點檢測方法1048風機盤管機組性能檢測方法1149圍護結構熱工缺陷檢測方法11410其它與節能相關的項目檢測方法125檢測規則1351建筑材料1352屋面1453外墻1554外門、窗及幕墻1555通風及空調系統1656圍護結構熱工缺陷1757其它建筑節能相關檢測176評估方法1861普通居住建筑的節能評估1862試點居住建筑的節能評估19附錄A建筑節能檢測評估流程圖20附錄B隔熱措施當量附加熱阻21附錄C建筑節能檢測及評估表23附錄D本標準用詞說明2411總則101為了貫徹國家有關節約能源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保證福建省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實施和建筑的節能效果,特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福建省新建、擴建、改建的居住建筑的節能檢測及評估。公共建筑可參照執行。本標準不適用于地下建筑以及簡易的臨時性建筑。103福建省夏熱冬冷地區建筑節能檢測及評估按照夏熱冬暖地區北區建筑節能檢測及評估方法進行。104福建省的建筑節能檢測與評估除應執行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22術語201傳熱系數OVERALLHEATTRANSFERCOEFFICIENT圍護結構兩側空氣溫度溫差為1K,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圍護結構的傳熱量。單位W/M2K。202熱惰性指標INDEXOFTHERMALINERTIA表征圍護結構反抗溫度波動和熱流波動能力的無量綱指標,其值等于材料層熱阻與蓄熱系數的乘積。203氣密性AIRPERMEABILITYPERFORMANCE外窗的開啟部分在關閉狀態下,阻止空氣滲透的能力。204遮陽系數SHADINGCOEFFICIENT在給定條件下,太陽輻射透過玻璃、外窗或幕墻所形成的室內得熱量,與相同條件下透過相同面積的標準玻璃(3MM厚透明玻璃)所形成的太陽輻射得熱量之比。205可見光透射比VISIBLETRANSMITTANCE采用人眼視見函數進行加權,標準光源透過玻璃、門窗或幕墻成為室內的可見光通量與投射到玻璃、門窗或幕墻上的可見光通量的比值。206保溫漿料INSULATINGMORTAR由膠粉料與聚苯顆粒或其它保溫輕骨料組配,使用時按比例加水攪拌混合而成的漿料。207紅外熱像儀INFRAREDCAMERA基于表面輻射溫度原理,能產生熱像的紅外成像系統。208熱像圖THERMOGRAM用紅外熱像儀拍攝的表示物體表面表觀輻射溫度的圖片。209太陽輻射吸收系數SOLARRADIATIONABSORPTANCE某表面對投射到該表面的太陽輻射能的吸收部分,與投射到該表面的總太陽輻射能之比,無因次。2010熱橋(冷橋)THERMALBRIDGE在型鋼或鋼筋混凝土梁(圈梁)、柱、窗口梁、窗臺板、樓板等與外圍護結3構的結合部位,在室內外溫差作用下,出現局部熱流密集的現象。在室內采暖的情況下,該部位內表面溫度較其它主體部位低,而在室內空調降溫的情況下,該部位的內表面溫度又較其它主體部位高。具有這種特征的部位,稱為熱橋。2011熱工缺陷THERMALIRREGULARITIES圍護結構若出現保溫材料缺失、保溫材料受潮或存在空氣滲透的部位時,則稱該圍護結構在此部位存在熱工缺陷。2012試點(示范)居住建筑PILOTRESIDENTIALBUILDINGS已被列入國家或省市級計劃,以推廣建筑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為目的而建造的帶有示范或驗證性質的單棟居住建筑物或建筑物群。2013普通居住建筑NORMALRESIDENTIALBUILDINGS除試點居住建筑物以外的其它單棟居住建筑物或建筑物群,均稱為普通居住建筑物。43一般規定301普通居住建筑的節能檢測應包括以下項目1屋面保溫性能;2屋面隔熱性能;3外墻保溫性能;4外墻隔熱性能;5外門、窗及幕墻保溫性能及氣密性;6外門、窗及幕墻遮陽系數及玻璃遮蔽系數和可見光透射比;7中空玻璃露點;8風機盤管機組及空調系統絕熱材料導熱系數、密度、吸水率;9其它與節能相關的項目保溫系統中保溫材料密度和抗壓強度(壓縮強度)、粘結材料粘結強度、增強網力學性能和抗腐蝕性能、錨固件拉拔力;10電纜及電線截面和每芯導體電阻值;11外墻外墻節能構造的現場實體檢驗;302試點居住建筑的節能檢測除第301條規定的項目外,還應包括試點計劃中的示范或驗證項目的現場檢測1屋面傳熱系數現場驗證檢測;2屋面隔熱性能現場驗證檢測;3外墻傳熱系數現場驗證檢測;4外墻隔熱性能現場驗證檢測;5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運行等相關性能6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運行等相關性能7其它建筑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相關檢測。303建筑節能宜檢測的熱工節能項目1底層通風樓板傳熱系數;2建筑物圍護結構的保溫缺陷。304試點居住建筑節能現場檢測應檢查以下技術資料51圍護結構節能工程相關的檢測報告;2節能隱蔽工程施工質量檢查驗收記錄;3申報節能建筑應提供以下資料1)建筑平面圖,主立面圖;2)結構型式;3)圍護結構節點詳圖;4)節能設計說明,建筑體積,建筑面積,窗墻比計算書;5)其它有關的各類計算書。305檢測中使用的儀器儀表應在校準有效期內,并應具有法定計量部門出具的標定合格證或測試證書。306從事節能檢測的機構必須經國家或地方有關部門的批準,具體從事節能檢測的人員必須事先經過專門培訓,并取得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上崗證。307在整個建筑節能檢測實施期間,一線檢測人員隊伍應保持穩定。308建筑節能檢測評估流程圖見附錄A。64檢測方法41保溫材料熱工性能檢測方法411建筑保溫材料熱工檢測應采用以下方法1防護熱板法;2熱脈沖法。412防護熱板法可以測定建筑材料的導熱系數,其檢測方法應符合絕熱材料穩態熱阻及有關特性的測定防護熱板法(GB10294)的規定。413熱脈沖法可以測定建筑材料的導熱系數、導溫系數、比熱容和蓄熱系數,其檢測方法應符合加氣混凝土導熱系數試驗方法(JC/T275)的規定。42屋面、外墻保溫性能檢測方法421屋面、外墻保溫性能檢測即傳熱系數檢測,實驗室檢測方法應符合建筑構件穩態熱傳遞性質的測定標定和防護熱箱法(GB/T13475)的規定,或按照第412條的方法檢測得出保溫材料導熱系數后,并依據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經熱工計算得出屋面、外墻的傳熱系數。422傳熱系數的現場檢測方法適用于以下項目1屋面傳熱系數;2外墻傳熱系數。423傳熱系數的現場檢測應符合以下要求1檢測應在受檢圍護結構已干透或主體結構施工完成3個月后進行,并避開氣候劇烈變化天氣;2熱流計及其標定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用熱流計(JG/T3016)的規定。溫度傳感器宜采用熱電偶,測量誤差應小于05。熱流和溫度的記錄應采用自動數據記錄儀,數據存儲應適用于計算機分析處理;3應采用雙熱流計法,內、外表面溫度測點均不得少于3點。測點不應靠近冷、熱橋部位,應避免受加熱、風扇設備氣流和輻射的直接影響;74熱流計應直接安裝在被檢測結構的內、外表面,并應采用環氧樹脂粘貼牢固,與被檢測物的內、外表面完全接觸。安裝位置一般在被測結構的中央區域,且內、外表面熱流計應安裝在相對應位置;5溫度傳感器應在被測結構兩表面安裝,內、外表面溫度傳感器應靠近熱流計安裝,且內、外表面溫度傳感器應安裝在相對應位置。傳感器連同至少01M長引線應與被測表面緊密接觸,傳感器表面輻射系數應與被測表面基本相同;6檢測房間應關閉所有門窗,采取人工加熱或制冷的方式獲得有效的室內外溫差,測量期間平均室內、外空氣溫差絕對值宜大于15。房間控溫穩定后持續時間應不少于96H,測量采樣數據間隔30MIN,并應記錄每個采樣間隔熱流密度、內外表面溫度以及室內外空氣溫度;7測量得到的圍護結構熱阻和傳熱系數按居住建筑節能檢驗標準(JGJ132)中規定的方法計算。424底層通風樓板傳熱系數的實驗室檢測和現場檢測可參照屋面、外墻的檢測方法。43屋面、外墻隔熱性能檢測方法431屋面、外墻隔熱性能實驗室檢測即熱惰性指標檢測,應符合以下規定1屋面、外墻構造中各種材料的導熱系數和蓄熱系數檢測應符合加氣混凝土導熱系數試驗方法(JC/T275)的規定;2屋面、外墻構造的熱惰性指標計算應符合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規定。432圍護結構隔熱性能的現場檢測即內表面最高溫度檢測,適用于以下項目1屋面隔熱性能;2外墻隔熱性能。433隔熱性能檢測方法應符合以下要求1隔熱性能檢測僅限于建筑屋面和東、西外墻;2檢測應在受檢外墻、屋面已干透或主體結構施工完成3個月后進行;3測量應放在夏季高溫晴好天氣,室內自然通風條件下進行;4測量期室外最高空氣溫度應接近本地區夏季室外計算溫度最高值MAXET8,允許負偏差在2范圍之內。夏季室外計算溫度最高值見表434;MAXETMAXET表434夏季室外計算溫度最高值EAXT地區福州寧德南平莆田三明龍巖泉州漳州廈門EMAXT37237374373733713653713555測量用溫度傳感器宜采用熱電偶,記錄儀器宜采用自動采集可供電腦進行數據處理的儀器;6測量參數室外空氣溫度、室內空氣溫度、外表面溫度以及內表面溫度;7檢測持續時間不得少于24H,測量期每30MIN或更小時間間隔記錄一次數據;8內表面、外表面測點至少各布置3點,其中一點取中央位置;9取內表面各點平均值作為評價基礎,取平均溫度最高值與夏季室外MAXI計算溫度最高值比較;MAXET10測試傳感器誤差、安裝要求同第423條的要求;11圍護結構陽光照射不應被其它物體遮擋;12室外空氣溫度測點、室內空氣溫度測點以及圍護結構內、外表面溫度測點均應作防輻射處理,避免陽光直射。434在秋季、春季、冬季進行現場檢測時,如果測量期室外最高空氣溫度不滿足第433條第4款的規定,則應采用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EMAXT(GB50176)推薦的方法對“圍護結構內表面最高溫度”進行理論計算,用理論計算值代替測量值。44外門、窗及幕墻保溫性能檢測方法441外門、窗及幕墻保溫性能檢測即傳熱系數檢測,應采用實驗室檢測或采用專用門窗計算軟件(THERM、WINDOW及OPTICS)進行模擬計算得出。442外門、窗及幕墻的傳熱系數檢測檢測應符合建筑外窗保溫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8484)的規定。443外門、窗及幕墻的傳熱系數的模擬計算應符合建筑門窗玻璃幕墻熱工計算規程(JGJ/T151)的要求。945外門、窗及幕墻氣密性檢測方法451外門、窗及幕墻的氣密性的檢測宜采用實驗室檢測方法。452外門、窗的氣密性檢測應符合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106)的規定。453幕墻的密性檢測應符合建筑幕墻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檢測方法(GB/T15227)的規定。46外門、窗、幕墻及玻璃光學性能檢測方法461外門、窗、幕墻及玻璃光學性能檢測應采用實驗室檢測或采用專用門窗計算軟件(THERM、WINDOW及OPTICS)進行模擬計算得出,檢測方法適用于以下項目1外門、窗及幕墻遮陽系數;2玻璃遮蔽系數;3玻璃可見光透射比;4玻璃其它光學性能紫外線透射比、紫外線反射比、可見光反射比、太陽光直接透射比、太陽光直接反射比、太陽光總透射比。462玻璃遮蔽系數、可見光透射比及其它光學性能檢測應符合建筑玻璃可見光透射比、太陽光直接透射比、太陽能總透射比、紫外線透射比及有關窗玻璃參數的測定(GB/T2680)的規定;外門、窗及幕墻遮陽系數的模擬計算應符合建筑門窗玻璃幕墻熱工計算規程(JGJ/T151)的要求。47中空玻璃露點檢測方法471中空玻璃型式檢驗中露點檢測應符合中空玻璃(GB/T11944)的規定。472對于建筑工程中使用的中空玻璃,應取工程樣進行檢測,檢測樣品數量應不少于5片,并按照中空玻璃(GB/T11944)的規定進行檢測。1048風機盤管機組性能檢測方法481風機盤管機組供冷量、供熱量、風量、出口靜壓、功率檢測應在實驗室進行,噪聲檢測可在實驗室和工程現場進行。482風機盤管機組供冷量、供熱量、風量、出口靜壓、功率及噪聲的實驗室檢測應符合風機盤管機組(GB/T19232)的規定。483風機盤管機組噪聲的現場檢測應符合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備噪聲聲功率級的測定工程法(GB9068)的規定。49圍護結構熱工缺陷檢測方法491建筑物圍護結構熱工缺陷宜采用紅外攝像法進行定性檢測。492紅外熱像儀及其溫度測量范圍應符合現場測量要求。紅外攝像儀傳感器的使用波長應處在80140M之內,傳感器分辨率不應低于01,其測量不確定度應小于05。493檢測期間環境條件應符合下列規定1檢測應在建筑物空調系統穩定運行后進行;2檢測應避開氣候劇烈變化天氣;3檢測前至少24H內的室外空氣日平均溫度與開始檢測時相比,變化不應超過10;4檢測期間室外空氣溫度的平均溫度與開始檢測時相比,變化不應超過5;5室內空氣溫度逐時值,檢測期間與開始檢測時相比,變化不應超過2;6圍護結構兩側空氣溫差的逐時值,檢測前至少24H內和檢測期間,均不宜低于10;7室外風速急劇變化時不宜進行檢測;8室外空氣相對濕度大于75或空氣中粉塵含量異常時,不得進行外表面的熱工缺陷檢測。494檢測前,應采用表面式溫度計在所檢測的外圍護結構表面上測出參照溫度,11調整紅外熱像儀的發射率,使紅外熱像儀的測定結果等于該參照溫度;應在與目標距離相等的不同方位掃描同一個部位,檢查臨近物體是否對受檢的外圍護結構表面造成影響,必要時可采取遮擋措施或者關閉室內輻射源。495用紅外攝像儀對圍護結構進行檢測之前,應首先對圍護結構進行普測。然后對可疑部位進行詳細檢測。496應對實測熱像圖進行分析并判斷是否存在熱工缺陷以及缺陷的類型和嚴重程度??赏ㄟ^與參考熱像圖的對比進行判斷。必要時可采用內窺鏡、取樣等方法進行認定。410其它與節能相關的項目檢測方法4101對與節能相關的以下項目進行檢測時,應符合現行相關檢測標準、產品標準的規定1保溫系統保溫材料密度和抗壓強度(壓縮強度)、粘結材料粘結強度、增強網力學性能和抗腐蝕性能、錨固件拉拔力;2電纜及電線截面和每芯導體電阻值;3空調系統絕熱材料導熱系數、密度、吸水率。4102保溫系統的保溫材料密度和抗壓強度(壓縮強度)檢測時,應與導熱系數檢測樣品進行密度比對,確認樣品的一致性,并將導熱系數、密度、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檢測結果或結論體現在同一份檢測報告中。4103外墻節能構造鉆芯檢驗方法應在建筑外墻施工完成后進行,檢驗方法應符合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中附錄C的規定,其檢驗目的是1驗證墻體保溫材料的種類是否符合設計要求;2驗證保溫層厚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檢查保溫層構造做法是否符合設計和施工方案要求。4104若采用其它建筑節能檢測方法,則該方法應經過國家或地方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的技術鑒定會的認定。125檢測規則51建筑材料511建筑材料的導熱系數檢測應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實驗室進行,并應符合第412或第413條的規定。512建筑材料的導溫系數、比熱容和蓄熱系數檢測檢測應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實驗室進行,并應符合第413條的規定。513建筑材料的導熱系數、導溫系數、比熱容和蓄熱系數的檢測,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建筑保溫材料導熱系數檢測是針對單一勻質材料,用于檢測的樣品的規格尺寸及其平整度應滿足檢測要求;2試件材料必須與實際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一致;3試件材料必須與檢測密度、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的試件材料一致;4同一廠家同一種產品,當單位工程建筑面積在20000M2以下時各檢測不少于3組;當單位工程建筑面積在20000M2以上時各檢測不少于6組;5對于保溫漿料,還應在施工中制作同條件養護試件,每檢驗批抽樣不少于3組。514當采用外墻節能構造鉆芯檢驗方法時,檢驗應委托有檢測資質的檢測機構在監理(建設)和施工人員在場的情況下進行,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應對取芯位置及芯樣進行同步拍照記錄;2每個單位工程的外墻至少抽查3處,每處一個檢查點。當一個單位工程外墻有2種以上節能保溫做法時,每種節能做法的外墻應抽查不少于3處。515保溫系統中保溫材料密度和抗壓強度(壓縮強度)、粘結材料粘結強度、增強網力學性能和抗腐蝕性能檢測應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實驗室進行,錨固件拉拔力檢測應由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在工地現場進行,除符合第4101條、第4102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試件材料必須與實際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一致;2檢測數量應符合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的規定。13516電纜及電線截面和每芯導體電阻值檢測應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實驗室進行,除符合第4101條、第4102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試件材料必須與實際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一致;2檢測數量應符合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的規定。52屋面521屋面傳熱系數的實驗室檢測,應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實驗室進行,除應符合第421條的要求,還應符合第522條或第523條的要求。522屋面傳熱系數的實驗室檢測,應符合以下要求1試件應在實驗室制作,或經工程監理認可,在施工現場制作;2試件構造應與實際屋面構造一致;3試驗前應將試件充分干透;4當屋面有多種構造時,各種構造均應進行檢測。523當屋面傳熱系數由檢測得出的保溫材料導熱系數經熱工計算得出時,其保溫材料檢測應符合第511條和第513條的規定。524屋面傳熱系數現場檢測,除應符合第423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冬季屋面傳熱系數現場檢測測點宜選在沒有陽光直射的屋面;2夏季屋面傳熱系數現場檢測測點宜選在有陽光直射的屋面;3掛瓦屋面結構的外表面測溫傳感器置于瓦下構造的外表面,計算熱阻時以此作為外表面;4架空屋面結構,外表面測溫傳感器置于通風層下構造的外表面,計算熱阻時以此作為外表面;5受檢建筑的棟數應按申請檢測的建筑總棟數的10確定,但不得少于一棟;6每棟受檢建筑中受檢部位不得少于1處;147當受檢建筑屋面主體構造有多種類型時,應選擇至少一種有代表性的構造類型作為檢測對象。525屋面隔熱性能實驗室檢測應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實驗室內進行,除應符合第431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檢測樣品應在實驗室制作,或經工程監理認可,在施工現場制作;2屋面由多種材料構成時,應對主要材料進行檢測;3試驗前應將試件充分干透;4當屋面有多種構造時,各種構造均應進行檢測。526屋面隔熱性能現場檢測,除433條434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受檢建筑的棟數應按申請檢測的建筑總棟數的10確定,但不得少于一棟;2每棟建筑均應抽檢2處,且應位于不同的房間;3檢測部位宜根據有關驗收文件所載明的信息綜合確定;4當受檢建筑屋面主體構造有多種類型時,應選擇至少一種有代表性的構造類型作為檢測對象。527底層通風樓板傳熱系數現場檢測可參照屋面傳熱系數現場檢測方法,計算熱阻時外表面換熱熱阻RE應取008M2K/W。53外墻531外墻傳熱系數的實驗室檢測,要求同第521條。532外墻傳熱系數現場檢測,除第423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冬季外墻傳熱系數現場檢測測點宜選在北墻;2夏季外墻傳熱系數現場檢測測點宜選在東、西墻;3受檢建筑的棟數應按申請檢測的建筑總棟數的10確定,但不得少于一棟;4每棟受檢建筑中受檢部位不得少于1處;5當受檢建筑外墻主體構造有多種類型時,應選擇至少一種有代表性的構造類型作為檢測對象。15533外墻隔熱性能實驗室檢測,要求同525條。534外墻隔熱性能現場檢測,要求同526條。54外門、窗及幕墻541玻璃遮蔽系數、可見光透射比及其它光學性能檢測應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實驗室進行,除符合第462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試件材料必須與實際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一致;2同一廠家的同一種產品不少于一組。542中空玻璃露點檢測應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實驗室進行,型式檢驗和工程檢測均應除符合第471條、第472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試件材料必須與實際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一致;2同一廠家的同一種產品不少于一組。543外門、窗及幕墻傳熱系數、氣密性和遮陽系數的檢測應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實驗室內進行,并符合第442條、第443條、第452條、第452條、第461條、第462條的規定。544外門、窗傳熱系數、氣密性和遮陽系數的檢測,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當外門或窗有多種類型時,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類型的產品各檢測不少于3樘;2試件材料應與實際外門或窗一致;3當外門或窗外形尺寸較大時,應適當縮小試件外形尺寸,以適合檢測為宜,但玻璃和框材的比例應和實際一致;4遮陽系數檢測應先按照第551條的要求檢測玻璃遮蔽系數,再按照建筑門窗玻璃幕墻熱工計算規程(JGJ/T151)的要求模擬或計算遮陽系數。545建筑其它透明圍護結構部分傳熱系數按照上述外窗檢測方法。55通風及空調系統551絕熱材料的導熱系數、密度、吸水率檢測應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實驗室進行,除符合第4101條、第4102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試件材料必須與實際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一致;162同一廠家同材質的絕熱材料檢測次數不得少于2次。552風機盤管機組供冷量、供熱量、風量、出口靜壓、功率檢測應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實驗室進行,噪聲檢測在實驗室和工程現場均可進行,除符合第482條、第483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抽取的風機盤管要有代表性,不同的規格都要抽?。?同一廠家的風機盤管機組按數量復檢2,但不得少于2臺。56圍護結構熱工缺陷561圍護結構熱工缺陷的檢測應符合第491第495條的規定。562圍護結構熱工缺陷的檢測應符合以下要求1受檢建筑的棟數不宜超過申請檢測的建筑總棟數的10,但不得少于一棟,受檢區域不得少于3處,其中位于頂層的房間不得少于1處;2建筑圍護結構同一個部位的紅外熱譜圖,不應少于4張。所檢測部位的熱譜圖,應用草圖說明其所在位置,并應附上可見光照片。紅外熱譜圖上應標明參照溫度的位置和數據;3異常部位宜通過將實測熱譜圖與被測部分的預期溫度分布進行比較確定。實測熱譜圖中出現的異常,如果不是圍護結構設計或熱(冷)源、測試方法等原因造成,則可認為是缺陷。57其它建筑節能相關檢測570其它建筑節能相關檢測規則宜由檢測機構與委托方協商確定,但應能滿足普通居住建筑和試點居住建筑的驗收要求。176評估方法61普通居住建筑的節能評估611建筑節能設計滿足現行節能設計標準、規范及相關技術文件的節能要求,且第612條619條各構件或材料的檢測結果均滿足設計要求或產品技術要求時,即判定該普通居住建筑符合建筑節能驗收要求。612屋面節能工程檢測結果應符合以下規定1實驗室測得的傳熱系數或測得保溫材料導熱系數后計算得出的傳熱系數值應滿足設計要求;2實驗室測得的熱惰性指標值應滿足設計要求。613外墻節能工程檢測結果應符合以下規定1實驗室測得的傳熱系數或測得保溫材料導熱系數后計算得出的傳熱系數值應滿足設計要求;2實驗室測得的熱惰性指標值應滿足設計要求。614門窗節能工程檢測結果應符合以下規定1實驗室測得的傳熱系數值應滿足設計要求;2實驗室測得的氣密性等級應滿足設計要求;3實驗室測得的玻璃遮蔽系數、可見光透射比及門窗遮陽系數應滿足設計要求;4實驗室測得的中空玻璃露點應滿足產品的技術要求。615圍護結構保溫系統節能工程檢測結果應符合以下規定1實驗室測得的保溫材料導熱系數、密度、抗壓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或產品技術要求;2粘結材料粘結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或產品技術要求;3增強網力學性能和抗腐蝕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或產品技術要求;4錨固件拉拔力應滿足設計要求或產品技術要求。616電纜及電線截面和每芯導體電阻值檢測結果應滿足產品技術要求。617當建筑圍護結構采用保溫漿料做保溫層時,應在施工中制作同條件養護試18件,并在實驗室檢測,其導熱系數、密度、抗壓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或產品技術要求。618當建筑外墻帶有保溫層時,應采用鉆芯檢驗方法進行實體檢驗,檢驗結果應滿足設計要求。619經檢測,當612條617條中存在不符合條款時,應對相應的節能環節進行整改后重新檢測;當618條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擴大一倍抽樣數量進行再次取芯檢驗,仍然不符合要求給出“不符合設計要求”結論,并進行相應整改后重新檢驗。6110將各檢測項目的檢測結果填入附錄C的建筑節能及評估表。62試點居住建筑的節能評估621建筑節能檢測結果符合第611條要求,且符合第622條625條即判定該試點居住建筑符合建筑節能驗收要求。622屋面節能工程現場檢測檢測結果應符合以下規定1現場檢測得出的屋面傳熱系數值應滿足設計要求;2現場檢測得出的測得的屋面內表面最高溫度值或理論計算值不高于本地區夏季室外計算溫度最高值。623外墻節能工程檢測結果應符合以下規定1現場檢測得出的外墻傳熱系數值應滿足設計要求;2現場檢測得出的測得的外墻內表面最高溫度值或理論計算值不高于本地區夏季室外計算溫度最高值。624其它建筑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相關檢測結果應符合試點要求。625將各檢測項目的檢測結果填入附錄C的建筑節能及評估表。19附錄A建筑節能檢測評估流程圖、304、61、61、1、12、23、12、1、2、適用于圍護結構采用保溫漿料的建筑適用于外墻帶有保溫層的建筑適用于試點居住建筑、適用于保溫層采用后置錨固件的建筑、12、1、2、20附錄B隔熱措施當量附加熱阻B01以下隔熱措施應在檢測圍護結構傳熱系數時予以考慮1淺色飾面(如淺色粉刷、涂層和面磚等);2屋頂內設置貼鋁箔的封閉空氣間層;3用含水多孔材料做屋面層;4屋頂蓄水;5屋頂遮陽;6屋頂有土或無土種植;7東、西外墻采用花格構件或爬藤植物遮陽。計算屋頂和外墻總熱阻時上述各項措施的當量熱阻附加值可按表B01取值。表B01幾種隔熱措施的當量附加熱阻采取節能措施的屋頂或外墻當量熱阻附加值M2K/W淺色外飾面(06)02內部有貼鋁箔的封閉空氣間層的屋頂05用含水多孔材料做面層的屋頂045屋面蓄水04屋面遮陽03屋面有土或無土種植05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