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南城縣第一中學2025屆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閱讀表格,圖表內容反映出的共同歷史背景是有關國家廢除奴隸貿易和奴隸制時間表宣布廢除奴隸貿易法律生效日期宣布廢除奴隸制英國18071808.1.11833法國1792;181818181848美國18081865葡萄牙18361858;18691878西班牙18201878——鄭家馨《殖民主義史:非洲卷》A.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B.歐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C.工業革命的深入開展D.民族解放運動的大發展2.如圖是我國境內距今約7000一5000年新石器時代重要的文化遺址。這些文化遺址中既有大汶口和仰韶文化為代表的陶器,又有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代表的玉器。并且還出現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這體現出中華文明的主要特點是A.靠近水源分布廣泛 B.多元一體中原核心C.歷史悠久世界領先 D.定居為主農業發達3.古代治國講“帝道”(堯舜禹湯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當朝統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學D.二程朱熹的理學4.如圖為胡烈在1933年10月所創作的漫畫《選舉運動》(被掃帚掃出的人身上標有“官僚”“貪污”字樣)。該漫畫反映出當時A.土地革命取得顯著成效 B.國民黨殘余勢力強大C.蘇區政權建設重視民意 D.急需要建立統一戰線5.下表是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比例分配表:這說明此時的中國A.新生政權具有廣泛的民主性 B.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C.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 D.資產階級在政權中占據主導地位6.近代以來,牛頓的力學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體的機械運動規律統一起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把電、磁、光的運動統一起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把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理論聯系起來。這樣的科學事實說明,近代物理學A.為三次工業革命提供了科學理論B.在發展中呈現出連續性和綜合性C.隨著思想解放運動的發展而進步D.與科學實驗的成果存在密切聯系7.明清時期通俗小說的讀者有兩類:直接讀者和間接讀者。下圖描述了這兩類讀者與通俗小說傳播方式的關系。從該圖中可以得出()A.間接閱讀是小說傳播的主要方式 B.社會上層閱讀小說側重于版籍傳播C.通俗小說為明清時期的主流文學 D.明清通俗小說傳播途徑呈現多樣化8.在1922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杭州西湖會議上,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要求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但是,“大多數與會者反對馬林的提議,認為國民黨是資產階級政黨,中共黨員加入進去,與資產階級混合,會喪失黨的獨立性”。材料說明當時A.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間的關系十分緊張B.共產黨對當時國民黨性質缺乏理性的認識C.資產階級已經不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動力D.共產國際對當時中國時局的判斷嚴重錯誤9.戰國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的優勢,下令全國推行胡服、教練騎射。北魏孝文帝下令全國“禁胡服”。對兩者理解正確的是A.易服目的是營造改革氛圍 B.客觀上推動民族文化認同C.出發點在于實現民族交融 D.有力推動了國家統一進程10.毛澤東在某篇文章中說:“(孫中山先生逝世)二十四年了,中國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大大地向前發展……中國人民已經取得的主要和基本的經驗,就是兩件事:(一)在國內,喚起民眾(二)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各國人民共同奮斗?!痹撐恼翧.標志著新民主主義思想產生 B.嚴格遵循了孫中山的革命思想C.為新中國成立做了理論準備 D.闡明了團結盟國抗戰的重要性11.“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在這里均可受到熱情招待。這里出現了一些由艷光四射且博學多才的名媛主持的聚會,作家、學者們可以海闊天空地談論各種問題,參與者常因其口才和機智而聲名大噪?!边@種情景最有可能出現在A.古希臘時代的雅典B.文藝復興時期的米蘭C.宗教改革時期的倫敦D.啟蒙運動時期的巴黎12.蔣介石曾在1925年演講中說:“民生主義就是打倒資本家,反對大地主。這明明白白是為無產階級而奮斗的……只是因為民生兩個字足以代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解決人類生活,謀求社會生存的要義,所以我們叫做民生主義,而不再分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边@一論斷A.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基本一致B.推動了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興起C.奠定了國共之間第二次合作的理論基礎D.明確顯示蔣介石掩蓋反動面目的欺騙性13.《論語》記載,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又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這反映出詩A.匯集了孔子的思想精華 B.體現了貴族階層的旨趣C.蘊含了全面的教育思想 D.承載了社會教化的功能14.下面是1919年國人描繪的《蛇吞犬食)圖,其右則是二十一條的諸條內容,填滿了漫畫周圍的空間,最左題著“請同胞以血淚讀之廣為發布翻印尤佳,中華民國全國國民愛國團印”,這反映出當時A.邊疆危機開始引發國人關注B.群眾抵制日貨運動的興起C.晚清海防思想影響社會風潮D.民眾對日本不滿情緒加劇15.2009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獲獎者,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委原第一書記沈浩同志的生前事跡感動了社會。沈浩生前工作的小崗村,因為當年18位村民印下紅手印的契約(見圖)而被稱作“中國第一村”。這份契約見證了他們在1978年就開始嘗試A.農村合作社B.公私合營C.人民公社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6.古代中國對外交往中的歷史事件(部分)對表中信息解釋合理的是A.古代中外之間交流具有雙向性 B.古代中外間交流以技術為主導C.海外貿易受到歷代王朝的重視 D.中國對外交流主要對象是鄰國17.春秋時期,司馬子魚公開抨擊宋襄公用人作為祭品的行為,他說:“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對此,孔子也說:“始作俑(象征人殉)者,其無后乎?”這反映了A.民本精神的產生 B.唯物思想的發展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奴隸制度的崩潰18.下表是根據《中國貨幣史》整理的晚明賦役折銀及影響進程表,這些進程有助于進程一農民從納糧當差到納銀不當差—從身份到契約—與土地分離、雇工和商幫群體形成—市場化進程進程二農業從單一到多元—經管權與所有權分離—農業商品化—商業化進程進程三農村從封閉、半封閉到開放—市鎮興起—城市化進程A.中國古代社會逐漸向近代社會轉型 B.中國白銀的儲備劇增C.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D.中國資本的原始積累19.明代成化時,“瀕海大姓私造海艦,歲出諸番市易”。嘉靖年間,這些人“聯結為寇,潰裂以出”,獲利豐厚。明王朝幾乎傾注了全國的兵力和物力鎮壓???,國庫日益空虛。據此可知A.海禁政策導致朝貢貿易體系瓦解B.私人海外貿易呈現不可阻擋之勢C.走私貿易迅速擴大社會貧富差距D.海禁政策有阻止外國侵略的作用20.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報》專門刊登了一篇題為《粵女學生之怪裝》的文章,稱她們“穿著猩紅襪褲,腳高不掩脛,后拖尾辮,招搖過市”。對此,廣東教育司專門發出布告,下令整頓,稱“近來一種女子佻撻長襪猩紅,褲不掩脛,此在無知識者為之尚不足責,不謂人格尊貴之女學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當時A.教育近代化受制于封建倫理綱常B.大眾傳媒影響到政府對教育管理C.服飾文化呈現個性化的特點D.民主共和思想尚未深入人心21.20世紀初的國際政治中,最突出的現象是A.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 B.列強發展的不平衡與沖突C.世界殖民體系的初步形成 D.工業化浪潮席卷全球22.1952—1953年,中國編制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從工業總產值增長1.3%、手工業增長2.9%、大型工礦項目施工694個到具體的各種產品產量增加多少都有規定?!爱敃r中央政府管2萬個硬指標,計劃就是法律,硬得很?!薄拔迥暧媱潯卑l展模式A.經濟指標具體細致,具有指令性B.內容科學詳盡,具有強大生命力C.是落后國家趕超發達國家的必然選擇D.是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的主要原因23.古代雅典政治的一個特點是“公民是輪流地統治或被統治”。下列雅典的機構中,不能反映這一特點的是A.公民大會 B.五百人議事會 C.民眾法庭 D.十將軍委員會24.家庭生活是一些作家創作小說的重要來源。在這些作家看來,一向溫情脈脈的家庭生活中發生的種種令人觸目驚心的“戲劇”最能反映道德倫理、社會價值標準的巨變,從而成為作家描繪社會生活的一個絕好的視角。運用這種創作手法的文學作品是A. B.C. D.25.董仲舒一再強調“天”至高無上的主宰地位,反復論證“天”道是人道的主宰。根據天人感應理論,董仲舒引經據典把一些自然現象加以神秘化來解釋政治現象的癥結,董仲舒這樣做的目的是A.獲得在最高統治者認同 B.宣揚君權神授C.限制君權 D.適應加強皇權專制的需要26.《申江百詠》描述某一景色為“火樹千株照水明,終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鐵管通街市,真個銷魂不夜城?!贝司白钤鐟摮霈F于A.18世紀50、60年代B.19世紀40、50年代C.19世紀70、80年代D.20世紀30、40年代27.1919年在凡爾賽宮召開的巴黎和會的開幕式上某大國政要說:“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國就出生在這個大廳。由于他生于不義,自當死于恥辱!”這一聲音最有可能出處A.英國B.法國C.美國D.日本28.如圖為清朝晉商商路示意圖,依據此圖能夠說明A.政治中心北移導致經濟格局變化 B.晉商主要得益于絲路起點這一地理優勢C.晉商初步形成傳統市場體系網絡 D.自然經濟造成清代南北之間的商業對峙29.七一五政變后,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失敗,革命暫時轉入低潮。國民革命的失敗是指()A.右傾錯誤思想在中共內部占了上風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C.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 D.工農運動轉入低潮30.羅馬法學家西塞羅認為:“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確的理性,它與自然和諧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指自由民)?!狈线@種精神的法律是A.《十二銅表法》B.《民法大全》C.《權利法案》D.《獨立宣言》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一隋唐科舉考試中,進士科所試內容有詩賦、策問、帖經、雜文等。科舉制的推行,突破了門閥世胄的壟斷,“唐世科舉之柄,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考官取人不能不顧眾望所歸者,名聲往往是考慮因素之一。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幾择T天瑜《中華文化史》材料二隋唐至宋,官僚政治因科舉逐步加強完善,貴族政治逐步被弱化和改造,官僚政治由門第至上向科第至上演進。宋代實施“糊名”“謄錄”“鎖院”和殿試,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讀書人和士大夫能否保持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舉為轉移,官僚政治內部非身份性平等競爭增加,血緣貴族特權淡化?!幾岳钪伟病蛾P于秦以降皇權官僚政治與貴族政治的復合建構》(1)據材料一、二,指出宋代科舉制出現了哪些變化。(2)結合王安石變法,說明這一時期科舉制的主要作用。32.有學生設計了研究科舉制度的學習單。根據提示完成如下學習活動:在圖片中選擇研究科舉制的原始史料,并結合圖片信息說明理由。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文主義者打著“回到希臘去”的旗幟,卻并非復古派。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納方言寫作《神曲》,聲稱自己的詩首先是寫給群眾看的,因此不能用群眾看不懂的古文來寫。被特拉克極力宣揚“凡人要先關懷世間的事”,薄伽丘則無情地揭露、諷刺了天主教僧侶和封建貴族的腐朽生活與敗壞道德,并熱情贊美了純真愛情。法國文豪蒙太涅指出“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每個人創造自己的命運”。塞萬提斯認為“任何作家如果離開了迫近真實的準則,或者是離開了一切創作臻于完美所必經和摹仿自然的道路,那么所有的一切就不可能達到”?!碜苑鹄省せ魻枴段鞣轿膶W批評簡史》等材料二晚清道光、咸豐年間,龔自珍的詩批判了黑暗的社會現實,具有變革精神。同治、光緒年間,黃遵憲的詩廣泛地描寫了重大的歷史事件,還反映了新世界的奇異風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和《革命軍序》等倡言民族、民主革命,影響很大。小說是清后期最為興盛的文學樣式。粱啟超特別重視“政治小說”,曾樸的《孽?;ā反竽懡衣读饲逭母瘮o能和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對此,史學界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形成的原因有三種不同的看法:第一種認為它是中國人學習西方文化的結果,第二種認為它是近代中國現代化潮流的必然產物,第三種認為它是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產物?!幾怨B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等(1)根據材料一、二,分別概括西方人文主義者與晚清學者文學創作的特征,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原因。(2)材料二中的“三種看法”蘊含多種史觀,請運用三種不同的史觀加以解讀。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從“有關國家廢除奴隸貿易和奴隸制時間表”中可以看出,19世紀西方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廢除奴隸貿易和奴隸制度,是為了適應工業革命發展需要大量自由勞動力的要求,故C項正確;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于14、15世紀,故A項排除;歐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興起于17、18世紀,故B項排除;民族解放運動是20世紀60至90年代,故D項排除。2、B【解析】
根據材料“這些文化遺址中既有大汶口和仰韶文化為代表的陶器,又有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代表的玉器。并且還出現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笨芍袊糯霈F過彩陶、玉器、還有宗教觀念等傳播為標志的文化整合過程,主要核心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即形成了以中原為核心的多元一體格局,故選B;材料不能體現靠近水源,A錯誤;材料只有中國,沒有對比項,不能說明當時世界領先,C錯誤;D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3、C【解析】試題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學把諸子百家中的道家、陰陽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其目的是給統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張實現大一統,以加強君權,維護君主專制;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維護思想上的封建專制。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的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禮法并用”,二程朱熹的理學把儒學提升到了哲學的高度。故選C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漢代儒學·董仲舒4、C【解析】
漫畫反映“蘇維埃政府”要革除選舉中的“貪污”行為和“官僚”做派,說明蘇區政權建設重視民意,故C符合題意;土地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消滅封建和半封建性的土地占有制度的革命,故A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國民黨殘余勢力,故B不符合題意;1933年處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國內階級矛盾為主要矛盾,當時國共關系破裂,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5、A【解析】
材料表明,政治協商會議包含了各個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體現了新生政權具有廣泛的民主性。A正確;材料未體現出人民當家作主,不能證明中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B排除;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基本完成,不是政協會議,C排除;據表格信息看,共產黨所占比例最高,因此是無產階級占據主導地位,D排除。故選A。6、B【解析】材料表明近代科學在發展過程中均存在對前人研究成果的繼承發展和綜合,B符合題意;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創造更多的來自于工人的生產實踐,A不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思想解放運動對科技發展的影響,C不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科學理論的繼承和綜合,沒有涉及科學實驗的作用,D不正確。7、D【解析】
圖中小說讀者和傳播方式均為兩類,但從閱讀的方式來看,有購買文本、轉借文本、聽書、看戲等方式,這說明時人閱讀通俗小說的途徑有多種,故D項正確;圖示只能呈現兩種閱讀方式,無法反映這兩種傳播方式所占的比重,故A項錯誤;直接閱讀者需要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但這些讀者也并非是社會上層人士且從圖示中不能直接得出,故B項錯誤;圖文材料只涉獵明清通俗小說,沒有提及其他文學類型,不具有可比性,故C項錯誤。8、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2年時期的國民黨還是革命的政黨,是代表資產階級民主派的政黨。大部分共產黨員“認為國民黨是資產階級政黨,中共黨員加入進去,與資產階級混合,會喪失黨的獨立性”,這說明好多共產黨員對當時國民黨性質缺乏理性的認識,故B項正確;材料體現不出此時國共關系十分緊張,排除A項;此時資產階級是革命的,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動力,排除C項;共產國際要求共產黨同國民黨合作是對中國革命形勢作出的正確判斷,D項排除。9、B【解析】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及孝文帝漢化改革都在客觀上推動民族文化認同,B正確;易服目的和出發點是鞏固統治,排除A、C;趙武靈王的改革主要是為了維護北部邊疆,孝文帝改革激化了矛盾,引起兵變,因此D排除。10、C【解析】
根據孫中山逝世的時間推斷可知文章應該發表于1949年,因此毛澤東的這篇文章是為新中國成立做了理論準備,故選C;新民主主義思想的產生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排除A;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與孫中山的資產階級革命有本質不同,排除B;1949年抗日戰爭已經結束,排除D。故選C。11、D【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法國的啟蒙運動。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口才和機智”等字眼反映的是人的理性、人的理智和人的思維,是和啟蒙運動直接相關的,啟蒙運動的中心又在法國的巴黎,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啟蒙運動,啟蒙運動和古代希臘時代的雅典無關,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啟蒙運動而非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的米蘭是不合題意的,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啟蒙運動而非宗教改革,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考點: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啟蒙運動?法國的啟蒙運動【名師點睛】縱觀當今歷史試題的命題動向不難發現,高考題雖然仍舊依托教材知識點,但所要表達的內容未必與教材一致,這就要求學生在分析題干時切忌想當然,而是要研讀題干、材料,用題干檢驗選項,用選項檢驗知識點,做到首尾兼顧,一定要做到一切從題干出發才可以。【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12、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民生主義就是打倒資本家,反對大地主”、“民生兩個字足以代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解決人類生活,謀求社會生存的要義”、“民生主義,而不再分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倡導的新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與中共的民主革命綱領的目標基本一致,A項正確。國民革命興起于1924年國民黨一大后,故B項錯誤,排除。第二次國共合作出現于抗戰時期,與中共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相關,排除C。材料沒有體現蔣介石掩蓋反動面目的欺騙性,而是強調三民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基本一致,排除D。13、D【解析】
根據材料“不學詩,無以言”意思是不學《詩經》,在社會交往中就不會表達;“邇之事父,遠之事君”的意思是學《詩經》,往近了說就是能孝順父母幫助父母,往遠了說就是侍奉君主報效國家??梢娫姵休d了社會教化的功能,故選D;說詩匯集了孔子的思想精華,材料沒有反映,A錯誤;材料不能斷定B正確,排除;C說法絕對,排除。14、D【解析】
結合材料中的“1919年”、“則是二十一條的諸條內容”、“請同胞以血淚讀之廣”等信息再結合圖片中“邪惡的毒蛇(日本)正在吞噬中華民國的領土”可知,1915年日本強迫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吞并中國野心增強,而且在巴黎和會上要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使中國感受到嚴重的民族危機。1919年的這幅《蛇吞犬食》體現了當時中國民眾對日本不滿的情緒,故選D項。邊疆危機開始引發國人關注發生在鴉片戰爭后,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當時民眾對日本的不滿情緒,沒有體現群眾抵制日貨的運動,故B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提供的時間屬于民國時期,不是晚清,排除C項。15、D【解析】
1978年小崗村村民率先實行包干到戶政策,開始嘗試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正確;A是1953年開始實行;B是1953年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C是1958年。16、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材料中反映了秦漢至明清時期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相關內容,體現出中外之間交流是的雙向性,故A項正確;題干顯示中國古代對外交流并非以技術交流為主,排除B項;題干不能說明歷代封建國家重視海外貿易,也不能反映中國對外交流主要對象,排除CD兩項。故選A。17、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司馬子魚和孔子對盛行于奴隸制時代的人殉制度持明顯的反對態度。這種把民的地位擺在神之上和反對人祭以保護勞動力的思想,是奴隸制崩潰的反映,因此D選項正確;材料反映了民本精神,但體現不出“產生”,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不出唯物思想以及宗法制度,B、C選項錯誤。故選D。18、A【解析】
晚明賦役折銀對農民、對農業、對農村的影響巨大,為古代經濟帶來新的影響,進而推動古代社會逐漸向近代社會轉型。故答案為A。表格內容不能體現當時白銀的儲備情況,排除B項;表格內容沒有反映雇傭關系,無法說明資本主義萌芽出現,排除C項;表格內容看不出中國資本的原始積累,排除D項。故選A。19、B【解析】
根據材料“瀕海大姓私造海艦”“聯結為寇,潰裂以出”“明王朝國庫日益空虛”可知,當時政府實行海禁政策,但私人出?,F象仍屢禁不止。B正確。材料并沒有涉及當時朝貢貿易的情況,A排除;材料未體現貧富差距的擴大,C排除;材料沒有涉及外國侵略,D排除。故選B。20、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大公報》報道粵女學生的著裝問題,從而引發“廣東教育司專門發出布告,下令整頓”,這體現出大眾傳媒影響到政府對教育管理,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新舊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沒有體現出教育的近代化與封建倫理之間的關系,故A項排除;材料沒有體現出服飾文化的特點,故C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舊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沒有體現出民主共和思想,故D項排除。21、B【解析】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列強之間爭奪殖民地和霸權的斗爭,故B正確;資產階級革命興起于17世紀,故A與材料無關;世界殖民體系的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C錯誤;工業化浪潮席卷全球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影響,D錯誤。22、A【解析】材料前半部分是經濟指標具體,后半部分“硬指標,計劃就是法律”體現出指令性計劃,故A項正確;工業增長指標過大,不符合事實,故B錯誤;該指標不具有現實性,落后國家趕超先進國家不是依靠計劃,故C錯誤;D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會運動的影響。23、A【解析】
試題分析:伯里克利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鼎盛。除十將軍外,執政官和幾乎所有其他官職向各等級男性公民開放;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20歲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參加;五百人會議處理公民大會閉會期間的事件;陪審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和檢察機關;十將軍委員會不僅統帥軍隊,還參與政治,十將軍由民主選舉產生。因此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審議和決定國家大事,不能反映公民是輪流地統治或被統治特點。故A正確。【詳解】24、B【解析】
根據題干“種種令人觸目驚心的“戲劇”最能反映道德倫理、社會價值標準的巨變,從而成為作家描繪社會生活的一個絕好的視角”可知這些小說旨在闡述社會現實生活的矛盾,體現了現實主義特點,《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作品,故B項正確;《巴黎圣母院》為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排除A項;《老人與?!放c《等待戈多》均屬于現代主義文學作品,排除CD項。故選B。25、D【解析】
天人感應中天道高于人道,強調天的地位,同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董仲舒強調君權神授,引經據典把一些自然現象加以神秘化來解釋政治現象的癥結,這樣做適應了加強專制的需要,D正確;董仲舒這一做法與獲得統治者的認同無關,排除A;題干未體現君權神授內容,排除B;董仲舒引經據典將自然現象神秘化,是為了迎合皇權需要,而非限制君權,排除C。26、C【解析】
根據“《申江百詠》”描述的應該是上海,材料中的情景最早應該出現在19世紀的70、80年代,上海作為通商口岸得到了較快發展,故選C項;18世紀50、60年代上海尚未對外開放,排除A項;19世紀40、50年代上海剛剛作為通商口岸開放,不可能出現材料中描述的情景,排除B項;20世紀30、40年代與“最早”不符,排除D項。故選C。27、B【解析】
從材料中1919年會議上提到的“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國就出生在這個大廳”,根據時間和國家推測,是1871年普法戰爭后,德國在戰敗國法國的凡爾賽宮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一事,出于報復,法國提議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召開巴黎和會,因此,B項符合題意;“由于他生于不義,自當死于恥辱”表明與德國存在仇恨,英國、美國、日本與1871年的德國沒有產生仇恨,A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军c睛】抓住關鍵信息“1919年在凡爾賽宮召開的巴黎和會”“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國就出生在這個大廳”,聯系所學德意志帝國建立的背景分析解答。28、C【解析】
晉商的商路以山西為中心,輻射北方諸省為主,形成全國性市場網絡,C正確;清代經濟重心仍在江南,排除A;陸上絲路起點在西安,而非山西太原,排除B;此圖為晉商示意圖,并不包括徽商等其他商幫布局,看不出南北商業格局整體結構,排除D。29、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判斷革命是否成功的主要標志是看革命目標是否達成。因此國民大革命失敗的主要依據是因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B選項符合題意;右傾錯誤思想在中共內部占了上風和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是國民大革命失敗的原因,不是依據,AC選項排除;工農運動轉入低潮是國民革命失敗的影響,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B。30、B【解析】
材料中說明法律適用于一切自由民,顯然是自然法的思想,《民法大全》是羅馬法匯編,體現這種思想,故B正確;A僅適用于羅馬自由民;C是英國法律文獻;D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文獻。【詳解】二、材料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光伏發電系統采購合同
- 2025混凝土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2025節能服務合同模板
- 2025高空建筑外墻清潔保養合同
- 2025授權印刷合同范本
- 2025冰箱銷售正規合同范本
- 2025存量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2025維修倉庫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合同意向書合同意向書的法律效力
- 2025辦公室裝修水電施工合同范本 辦公室水電施工合同格式
- GB/T 4008-2024錳硅合金
- 中國肺血栓栓塞診治與預防指南解讀專家講座
- 2024急性腦梗死溶栓規范診治指南(附缺血性腦卒中急診急救專家共識總結歸納表格)
- 《鴻門宴》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DZ∕T 0202-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鋁土礦(正式版)
- 二年級三位數加減法豎式計算
- 安全生產投入臺賬(模板)
- 清華大學領軍計劃語文試題強基計劃
- 醫療欠款欠條范本
- 母親節健康科普知識
-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課程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