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北京市知春里中學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北京市知春里中學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北京市知春里中學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北京市知春里中學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北京市知春里中學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北京市知春里中學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82年現行憲法頒布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五次憲法修正案,先后把堅持改革開放、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私有財產保護制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寫入憲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強調A.中國高度重視保障人權B.公民法制意識日益增強C.法律要為社會發展服務D.法律的經濟職能得以強化2.《詩經·商頌》充分體現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時那種恭敬虔誠、謹嚴端肅,表現出惶畏的心理;《詩經·周頌》則滲透了強烈的倫理道德精神,頌詞大多現實化、生活化了。這一變化體現了A.王權神秘色彩的強化B.樸素的人文主義色彩C.宗法等級觀念的淡化D.天道與倫理完全分離3.北宋初年,政府曾勸諭江南以至福建、廣東等地種植原北方主要糧食品種粟、麥、黍、豆等;水稻的優良品種也在各地推廣,其中最著名的品種“占城稻”從越南引進福建,后又推廣到江淮和北方;甘蔗、棉花、茶葉、桑麻等經濟作物的種植范圍也較前擴大。這說明A.北宋統一促進農作物品種交流 B.北宋政府實行重農抑商政策C.優良品種的推廣推動農業發展 D.對外開放有利人民生活改善4.兩漢刺史按“六條問事,非條所問即不省”,刺史只能檢查郡守執行公務的情況,如發現其有不法行為,只能向朝廷“劾奏”。《后漢書·朱浮傳》載,“舊制:州牧奏二千石長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驗案,然后黜退”。這反映出()A.中央旨在實現集權 B.地方吏治較為敗壞C.朝廷強化監察地方 D.刺史州牧位卑權重5.1950年《婚姻法》把包辦婚姻視為封建糟粕加以批判,建國后包辦婚姻迅速衰落。1986年,貴州省各級婦聯接待因婚姻問題來訪人(次)達17701人(次),包辦婚姻占29%,達5098件。在九個縣上報的材料中,包辦婚姻占已婚婦女的62.3%。影響改革開放后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是A.經濟改革全面展開 B.婦女解放成效顯著C.法制建設相對滯后 D.社會風氣極度下滑6.詩人左思在其《詠史》中悲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改變這一社會狀況的制度是A.軍功制 B.推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7.關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認為,“就是這種民主政治才是滅亡古希臘的真正的罪魁禍首”。以下對雅典民主制的敘述,能證明上述觀點的是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內部之間的民主B.抽簽選舉,導致權力的濫用與誤用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養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權利D.婦女與奴隸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會矛盾8.美國人哈默被稱為“紅色資本家”。他23歲時到蘇俄訪問,為俄國人購買了100萬美元的小麥,列寧接見了他,并授予他在蘇俄開采石油的特許權。他81歲時乘坐自己的專機進入中國,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隨后也成為首批進入中國的企業。以上活動分別發生在A.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時期;中國處于改革開放新時期B.蘇聯實施“一五”計劃時期;中國處于“大躍進”時期C.蘇聯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中國處于“文革”時期D.蘇俄實行戰爭共產主義政策時期;新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9.“左右共治”是法國政府生活中的獨有現象,其指分屬不同黨派陣營的總統與總理在同一任期內共同執政的局面。下表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出現的三次“左右共治”情況。這一現象執政期(年)總統總統黨派總理總理黨派1986~1988密特朗社會黨(左)希拉克保衛共和聯盟(右)1993~1995密特朗社會黨(左)巴拉迪爾保衛共和聯盟(右)1997~2002希拉克保衛共和聯盟(右)若斯潘社會黨(左)A.使得總統的權力被削弱 B.有利于法國兩黨制的發展C.說明法國政體更為民主 D.影響政府權威及國家管理10.“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后全行廢絕”。作為條約條款,上述內容當出自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11.據圖1和圖2,清政府這一調整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地方政區的層級B.限制省級官員的職權C.防止地方勢力的膨脹D.緩解基層官員的冗濫12.理性與科學帶來西方政治動蕩、經濟蕭條和殘酷戰爭,導致人們對理性與科學的幻想破滅。《等待戈多》的荒誕意識正是產生于這種破滅造成的傳統價值體系崩潰和信仰危機之中。據此分析,該作品()A.否定科學和理性的意義 B.推動現實主義文學興起C.呼喚價值和信仰的重建 D.倡導踐行個人主義思想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隨印“命令美國的空海部隊給予朝鮮政府部隊以掩護及支持”,并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進入中國臺灣海峽。美國認為如果不把日本作為美國的后勤基地,在朝鮮半島以美國為中心的聯合國軍就難以維持,并要求日本政府派遣掃雷艦隊到朝鮮的元山等海域參加掃雷作業,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10月7日,美軍越過“三八線”,并把戰火燒到中國東北邊境附近。10月下旬,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從1950年10月到1951年7月,交戰雙方進行了五次大的戰役,美國試圖繼續向朝鮮增兵,但已力不從心。杜魯門回憶說“我從來沒有使自己忘記,美國的主要敵人正端坐在克里姆林宮里”。1951年6月,美軍建議停戰和談。談判開始時,美方盛氣凌人,在連續發動的軍事進攻遭到強力回擊之后,美方被迫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1953年7月,雙方在板門店正式簽署《朝鮮停戰協定》。——摘編自高嵩峰、王小雪《抗美援朝戰爭始末及歷史評價》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最終選擇和談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朝鮮戰爭對日本的影響。14.(20分)材料公元805年2月,唐順宗任命王叔文為翰林學士,行使內相職權;提升柳宗元為禮部員外郎,參與管理國家的典章制度,執掌起草國家文件法令之權,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改革,這就是有名的“永貞革新”。政治上革新派針對宦官專權、掠奪人民的暴行,下令取締“官使”,禁止“五坊小兒”為非作歹;針對藩鎮軍閥割據分裂國家的現狀,提出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藩鎮割據的政治主張;在用人路線上,堅持任人唯賢,堅決打擊分裂勢力,嚴懲抗拒朝廷的官員。經濟方面革新派以朝廷的名義頒布政令,加強鹽稅管理,整頓財政;規定在全國各地整頓稅率;減少宮廷費用支出。軍事方面,一是設法委派素有威望的老將范希朝,擔任右神策統軍;二是任命韓泰為行軍司馬;三是準備在鏟除惡勢力的同時,進而削平藩鎮。在短短456天內,如此迅速的革新遭到反對派的種種阻撓和破壞,革新目標沒有能夠實現,最終以失敗告終。——據衛克興《柳宗元與“永貞革新”》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代“永貞革新”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析唐代“永貞革新”。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概括材料可知,我國憲法修正案要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體現了法律要為社會發展服務,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出人權的內容和沒有反映出公民的法制意識增加,故AB項排除。材料不僅除了體現出經濟職能,還體現了習近平的思想,故D項錯誤。2、B【解析】

從材料中的“《詩經·周頌》則滲透了強烈的倫理道德精神,頌詞大多現實化、生活化了”可以看出,人們從對先祖鬼神的尊敬變為對現實中的人本身的關注,體現出樸素的人文主義色彩。故答案為B項。材料沒有涉及王權,排除A項;材料沒有反映宗法等級觀念的變化,排除C項;D項中的“完全分離”說法絕對,材料不能反映,排除。3、A【解析】

材料“北宋初年”政府勸諭南北各地的農作物品種交流和推廣,是在南北基本統一前提下才能實施,A項正確;材料可以體現北宋政府重農,但沒有體現抑商,排除B項;材料中只是指出,“水稻的優良品種也在各地推廣”,沒有說明“粟、麥、黍、豆”、“甘蔗、棉花、茶葉、桑麻”等是否是優良品種,排除C項;材料只是說“占城稻”“從越南引進”,還有其它農作物沒有說明是通過外交渠道引進的,排除D項。故選A。4、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兩漢時期的刺史主要職責是郡守執行中央政策的情況及是否有違法行為,凸顯的是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A正確;材料與地方吏治敗壞無關,B排除;監察地方只是材料的表現,C排除;材料未涉及刺史的地位,D排除。故選A。5、A【解析】

建國后因《婚姻法》的頒布,包辦婚姻迅速衰落,改革開放后包辦婚姻出現的婚姻問題在整個婚姻問題中占比較高,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后,經濟體制全面展開,影響了人們的婚姻觀念,選項A正確;選項B不是主要原因,婦女解放和婚姻問題不構成必然因果聯系,排除;選項C不符合史實,排除;改革開放后社會風氣較為開放,不等于下滑,排除D。6、D【解析】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左思描述的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下門第成為選官的主要依據,造成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而科舉制的選官標準是考試成績,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局面,成為取代九品中正制的重要選官制度,故選D項,排除C項;軍功制出現于九品中正制以前,排除A項;中國古代沒有推舉制的選官方式,排除B項。7、B【解析】試題分析: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采用抽簽選舉,導致了權力的濫用與誤用,最終造成古代雅典的衰敗和滅亡。故本題應選B項。考點: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8、A【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所學,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時期允許外國資本開辦蘇聯政府暫時無力經營的工廠,一段時間后將由蘇聯政府收回;中國改革開放后大量外國資本進入中國,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所以A說法正確。考點:俄國十月革命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詳解】9、D【解析】

“左右共治”現象下總統和總理分屬不同黨派陣營,容易導致政黨間爭權奪利,影響政府的權威,不利于國家對社會的管理,也不利于社會問題的高效解決,故答案為D項;總統的權力是法律規定的,不是“左右共治”決定的,排除A項;法國是實行多黨制的典型國家,排除B項;材料并未體現與其他國家的比較,C項結論不能得出,排除。10、C【解析】

朝鮮本來是中國的附屬國,主權是不完整的。根據材料內容可知該條約要求清朝結束與朝鮮的藩屬關系。聯系所學可知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的起因就是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日本插手朝鮮導致的,中國戰敗,日本逼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使朝鮮脫離中國,為吞并朝鮮做準備,故答案為C;ABD沒有涉及朝鮮問題,排除。11、C【解析】

根據圖片結合所學可知,乾隆年間江南省被劃分為三個行政區劃,有利于削弱地方省實力,加強中央集權,故C項正確。A項,江南省由一省分為三省,未體現層級細化,排除。B項,江南省的分割無法體現官員職權的變化,排除。D項,圖片信息與基層管理無關,排除。12、C【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等待戈多》“產生于這種破滅造成的傳統價值體系崩潰和信仰危機之中”,其荒誕意識具有呼喚價值和信仰重建的意義,因此C選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該作品對科學和理性的否定,A選項錯誤;現實主義文學在此之前已經出現,B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其對個人主義思想的倡導,D選項錯誤。

故選C。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美軍代價沉重;中朝軍隊依然有持久作戰能力;美國的戰略重點在歐洲;戰后和平主義潮流深入人心。(答出其中三點即可)(2)美國扶植日本,有利于戰后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推動了美日同盟的建立;日本走上了漸進的重整軍備道路。【解析】

(1)根據“美國試圖繼續向朝鮮增兵,但已力不從心”、“連續發動的軍事進攻遭到強力回擊之后”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美國最終選擇和談的原因主要和美軍代價沉重、中朝軍隊依然具有持久的作戰能力、美國戰略重點在歐洲和和平主義潮流的影響有關。(2)根據“把日本作為美國的后勤基地”、“要求日本政府派遣掃雷艦隊到朝鮮的元山等海域參加掃雷作業,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朝鮮戰爭中美國對日本進行了扶植,有利于日本戰后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推動了美日同盟的建立,日本逐漸走上重整軍備的道路。14、(1)特點:在皇帝主導下進行;涉及多個領域;進程急劇、力度大;持續時間短。(2)評析: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整頓了吏治;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革新派力量薄弱,阻力過大,沒能實現中興的目標【解析】

(1)由材料“唐順宗任命……提升柳宗元為禮部員外郎,參與管理國家的典章制度”,可得出在皇帝主導下進行;由材料“政治上革新派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