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預熱器高級技術人員從業試題_第1頁
空氣預熱器高級技術人員從業試題_第2頁
空氣預熱器高級技術人員從業試題_第3頁
空氣預熱器高級技術人員從業試題_第4頁
空氣預熱器高級技術人員從業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填空題(25題)1.回轉式空氣預熱器的核心傳熱元件是蓄熱板(波紋板))。2.低溫腐蝕的化學反應式為(SO?+H?O→H?SO?)。3.空氣預熱器冷端溫度應控制在(≥80℃)以防止硫酸露點腐蝕。4.管式空氣預熱器的傳熱效率主要取決于(煙氣流速)和(管束排列方式)。5.回轉式空氣預熱器漏風率行業標準為(≤8%(DL/T748))。6.蓄熱板表面搪瓷涂層的厚度通常為(0.3~0.5mm)。7.空氣預熱器熱端溫度超過(400℃)時需采用不銹鋼材質。8.防止堵灰的吹灰介質壓力范圍是(1.5~2.5MPa(蒸汽))。9.回轉式空氣預熱器的密封形式包括(徑向密封)、(軸向密封)和(旁路密封)。10.漏風率測試的權威方法是(氧量分析法(ASTMD6216))。11.空氣預熱器停運后,轉子需保持(0.5~1r/min)低速旋轉防變形。12.波紋板積灰的臨界壓差報警值為(設計值的120%)。13.熱風再循環系統的核心部件是(再循環風機)和(溫度控制閥)。14.空氣預熱器熱力計算中的關鍵參數是(對數平均溫差(LMTD))。15.蓄熱板波紋角度設計范圍通常為(30°~45°)。16.回轉式預熱器驅動電機的功率因數應達到(≥0.85)。17.低溫段蓄熱板材質推薦使用(考頓鋼(CortenSteel))。18.空氣預熱器傳熱效率的行業基準為(≥75%)。19.熱端密封片的磨損極限厚度為(原厚度的60%)。20.煙氣側壓損每增加(100Pa),鍋爐效率下降約0.5%。21.防堵灰導流板安裝角度應設計為(15°~25°)。22.回轉式預熱器軸承潤滑脂更換周期為(2000小時)。23.蓄熱板模塊化更換的單組重量限制為(≤300kg)。24.空氣預熱器振動報警閾值設置為(4.5mm/s(RMS))。25.國際標準(ISO13705)規定了空氣預熱器的性能測試方法。二、(單選題(10題)1.回轉式空氣預熱器漏風的主要原因是?A.密封片磨損B.蓄熱板腐蝕C.驅動電機故障D.吹灰壓力不足(答案:A)2.以下哪種燃料燃燒后最易引發蓄熱板高溫腐蝕?A.天然氣B.高硫重油C.無煙煤D.生物質顆粒(答案:B)3.熱端蓄熱板的最佳材料是?A.Q235碳鋼B.304不銹鋼C.鈦合金D.陶瓷基復合材料(答案:B)4.空氣預熱器堵灰時,煙氣側壓差變化趨勢是?A.線性上升B.先升后降C.階梯式波動D.無明顯變化(答案:A)5.低溫腐蝕防護涂層的壽命通常為?A.1~2年B.3~5年C.6~8年D.10年以上(答案:B)6.回轉式預熱器停運后,冷卻速率應控制在?A.≤50℃/hB.≤30℃/hC.≤15℃/hD.≤5℃/h(答案:C)7.蓄熱板波紋深度設計依據是?A.煙氣流速B.材料強度C.熱膨脹系數D.所有選項均正確(答案:D)8.檢測蓄熱板裂紋的首選方法是?A.滲透檢測(PT)B.超聲波檢測(UT)C.磁粉檢測(MT)D.目視檢查(答案:A)9.空氣預熱器熱效率的計算公式為?A.(空氣吸熱量/煙氣放熱量)×100%B.(煙氣放熱量/燃料熱值)×100%C.(空氣流量×溫升)/燃料消耗量D.無統一公式(答案:A)10.回轉式預熱器軸承的軸向游隙標準為?A.0.05~0.10mmB.0.15~0.25mmC.0.30~0.50mmD.0.60~1.00mm(答案:B)三、多選題(5題)1.空氣預熱器振動過大的可能原因包括?(多選)A.轉子不平衡B.軸承損壞C.密封片摩擦D.基礎螺栓松動(答案:A,B,D)2.影響低溫腐蝕嚴重程度的因素有?(多選)A.燃料硫含量B.煙氣露點溫度C.空氣預熱器材質D.鍋爐負荷率(答案:A,B,C,D)3.回轉式預熱器蓄熱板更換標準包括?(多選)A.腐蝕深度>1mmB.波紋變形>30%C.涂層脫落>50%D.累計運行>80,000小時(答案:A,B,C)4.空氣預熱器性能優化的措施有?(多選)A.加裝熱風再循環B.采用雙密封技術C.使用高頻聲波吹灰器D.增大轉子直徑(答案:A,B,C)5.空氣預熱器運維記錄必須包含?(多選)A.漏風率測試數據B.軸承溫度趨勢C.吹灰壓力記錄D.操作人員姓名(答案:A,B,C)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50分)1.詳細闡述回轉式空氣預熱器的漏風形成機理,并說明降低漏風率的技術措施。答案:回轉式空氣預熱器的漏風形成主要源于結構特性與運行工況:漏風機理:密封間隙漏風:設備運行時,轉子因熱變形導致與固定部件(如扇形板、軸向密封板)間產生間隙,空氣在壓差作用下通過間隙漏入煙氣側。其中,徑向漏風因壓差大、流通面積大,占總漏風的60%-80%;軸向漏風發生在轉子側面與外殼之間;周向漏風則由于密封裝置在圓周方向的不嚴密性導致。攜帶漏風:轉子轉動時,蓄熱元件的氣室在從空氣側轉向煙氣側過程中,殘留空氣被帶入煙氣側,此部分漏風與轉子轉速和蓄熱元件結構有關。降低漏風率措施:優化密封結構:采用雙密封或三密封片結構,形成多級密封屏障;設計可調式密封裝置,如扇形板液壓自動調節系統,根據熱變形實時調整密封間隙;改進密封片材質,選用柔性好、耐磨的材料(如不銹鋼與石墨復合密封片)。控制熱變形:合理設計轉子支撐結構和膨脹節,減少熱態下的變形量;采用分區溫度控制,避免局部過熱導致的不均勻變形。運行優化:調整合適的運行參數,如穩定煙氣與空氣流量,避免因負荷突變產生過大壓差;定期檢查和清理密封面,防止積灰、結垢破壞密封性能。加裝密封輔助裝置:在密封間隙處安裝密封氣簾,利用壓縮空氣形成氣幕,阻擋空氣泄漏;設置漏風監測系統,實時反饋漏風數據,指導運行調整。2.分析管式空氣預熱器的振動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減振方案。答案:管式空氣預熱器的振動主要由流體誘導振動和結構共振引起:振動原因:流體誘導振動:卡門渦街:當煙氣橫向沖刷管束時,在管子后方交替產生漩渦,形成周期性的作用力,當漩渦脫落頻率接近管子固有頻率時,引發共振。湍流抖振:煙氣的湍流脈動作用在管子上,產生隨機激振力,長期作用導致管子疲勞振動。結構共振:管排的固有頻率與煙氣或空氣的流動頻率(如風機喘振頻率、風道共振頻率)接近時,發生共振。此外,支撐結構剛度不足或安裝不當,也會加劇振動。減振方案:調整結構參數:改變管排間距或管徑,破壞卡門渦街的形成條件;采用錯列與順列混合布置,打亂漩渦脫落規律。增加結構剛度:加固支撐結構,如加裝中間支撐、增加管板厚度;在管子上安裝阻尼器(如橡膠阻尼套),消耗振動能量。優化氣流分布:合理設計進出口風道,安裝導流板或均流裝置,減少氣流不均勻性;調整風機運行參數,避免在喘振區工作。采用消振結構:在管子表面安裝擾流子(如螺旋線、擾流片),破壞漩渦脫落的周期性;采用雙層套管結構,利用層間阻尼減振。3.簡述板式空氣預熱器的板片設計要點及其對傳熱性能的影響。答案:板式空氣預熱器的板片設計需綜合考慮傳熱、流動和結構等多方面因素:設計要點:板片材質:根據煙氣成分選擇耐腐蝕材料,如在含硫煙氣中采用高鉻鎳不銹鋼,含氯環境下使用鎳基合金,確保使用壽命。波紋形狀與角度:常見波紋形狀有正弦波、三角波等,波紋角度一般在30°-45°。較大角度可增強湍流程度,但會增加阻力;較小角度則相反。板片間距:間距過小雖能增加傳熱面積,但流動阻力大幅上升,且易積灰堵塞;間距過大則不利于傳熱,需通過實驗或模擬優化,一般控制在5-15mm。板片厚度:在滿足強度要求下,盡量減薄板片厚度(通常0.8-1.5mm),降低熱阻,提高傳熱效率。密封結構:采用全焊接或加密封墊片的方式,確保氣密性;設計柔性膨脹節,補償熱變形,防止密封失效。對傳熱性能的影響:波紋形狀與角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