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人教版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發展課時作業8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人教版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發展課時作業8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人教版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發展課時作業8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人教版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發展課時作業8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人教版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發展課時作業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8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18·安慶高三質監)錢乘旦教授認為:法國大革命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此后法國一直處于革命與復辟的輪回中,社會持續動蕩,經濟發展速度受到影響,工業化進程緩慢。這里的“根本問題”是指()A.法國經濟十分落后B.建立穩定的民主政治C.大革命群眾基礎薄弱D.外來武裝力量的干涉解析:法國經濟并不落后,而且法國大革命就表明群眾基礎雄厚,因此A、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不是根本問題,排除;從“社會持續動蕩”“工業化進程緩慢”等信息可知是政治不穩定造成的,故選B項。答案:B2.(2018·營口高三測評)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定:“總統有權召開兩院的特別會議,在會議的閉會期間,如果兩院有絕對多數要求開會,總統也必須召集兩院。”這說明()A.總統有控制議會的權力 B.總統權力大于議會權力C.行政權力高于立法權力 D.行政權與立法權相制約解析:依據材料內容分析得出總統的權力受到議會的制約,在非會議期間,議會可以要求總統召開會議,這說明總統是對議會負責的,總統掌握行政權,議會掌握立法權,材料體現出行政權與立法權相制約,故選D項,A、B、C項材料無法體現,排除。答案:D3.(2018·鞍山高三摸底)下圖是法國1875年憲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發布這些修正案的主要目的是()A.否定巴黎公社 B.用法律手段確保共和制度C.確立共和政體 D.進一步打擊法國封建勢力解析:根據題干可知,法國通過憲法修正案確立了共和政體的不可修改性,同時堵塞了君主派的復辟之路,體現了用法律手段確保共和制度,B項正確。題干與巴黎公社無關,且題干強調用法律手段確保共和制度,排除A。1875年憲法通過之后,法國已經確立共和制,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題干強調用法律手段確保共和制度,與打擊法國封建勢力無關,排除D。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選B。答案:B4.(2018·秦皇島高三統測)下列不屬于法國總統與美國總統的相同之處的是()A.總統掌握最政權B.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對議會負責C.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軍隊統帥D.總統有固定的任期解析:本題要求選出錯誤選項。法國總統和美國總統均掌握最政權,有固定的任期,既是國家元首又是軍隊統帥,故A、C、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美國總統不由議會選舉產生,所以不對議會負責,這是兩者的不同之處,故選B。答案:B5.(2018·吉林高三調研)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治制度雖然存在種種不穩定因素,但在每一種不穩定因素背后都蘊藏著與其相抵消的穩定機制。因此,第三共和國政治制度在政局動蕩不安的表象下,維持了資產階級相對穩定的統治。這主要是因為()A.總統僅是形式上的元首 B.法國政權結構非常穩定C.分權制衡機制的作用 D.共和派力量十分強大解析: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定:行政權力歸于總統,故A錯誤;B項不符合材料“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治制度雖然存在種種不穩定因素”,排除;根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了分權制衡民主機制,維持了資產階級相對穩定的統治,故C正確;D項不符合史實。答案:C6.(2018·晉中高三聯考)有學者評價近代法國政治體制時指出:“如果議會(眾議院)解散政府,政府也可以解散議會作為回敬,這就使內閣能夠避免完全屈從于議會。而使兩個相互反對的力量旗鼓相當,這才會造成兩者之間可能和必要的合作,保持政局穩定。”該學者旨在說明()A.議會與內閣實力均衡 B.權力機構協作C.法國代議制缺少制衡 D.法律至高無上解析:從材料的內容來看,法國政體中缺少了總統與議會之間的權力的制衡,這也會使得內閣傾向于議會,導致權力分布失衡,故本題選擇C選項。A選項沒有理解材料的含義;B選項錯誤,材料討論的是制衡而不是協作;D選項材料沒有涉及法律的內容。答案:C7.(2018·山西省45校高三聯考)《現代世界史》中講道:“德國統一的方式和事實在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歐洲的自由主義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新成立的國家是保守主義的產物。”下列能體現出保守主義的是()A.議會擁有立法權 B.皇帝有權召集和解散議會C.帝國議會由選舉產生 D.首相主持帝國政府解析:德國保留了封建殘余,具有保守性,皇帝有權召集和解散議會就是典型的體現,選項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議會擁有立法權體現的是民主性,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帝國議會由選舉產生體現的是民主性,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主持帝國政府的是皇帝,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答案:B8.(2018·如皋高三調研)“帝國議會不是一個‘假議會’,雖然宰相與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們沒有議會多數的支持,幾乎無法執政,因為議會享有立法權。”作者對近代德國政體的看法是()A.議會支持德國皇帝與政府的工作B.近代德國政體不乏民主成分C.近代德國政體專制是實,立憲為虛D.帝國議會是最高的立法機關解析: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德國政體的民主性,即保留大量封建殘余的德國其實也是不乏民主成分的,選項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議會也不一定支持德國皇帝與政府的工作,選項A自身說法不夠準確,不符合題意,排除;作者對近代德國政體的看法是專制是虛,立憲為實,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聯邦議會是最高的立法機關,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答案:B9.(2018·安慶高三質監)“憲法規定帝國議會由普選產生,宣告了德國‘臣民’的滅亡和‘公民’的誕生……盡管憲法中規定了皇帝的種種權力,但絕不可比擬于中國皇帝的絕對專制和獨裁,因為德國的司法是獨立的。”材料意在強調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A.奠定了德國資產階級代議民主的基礎B.掩飾了德國皇權至高無上的虛假立憲C.真實確立了德國政治生活的分權制衡原則D.規定司法獨立是實現帝國代議民主的靈魂解析:由材料可知,憲法規定普選和司法獨立,使“臣民”滅亡,“公民”誕生,這說明憲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從而奠定了德國資產階級代議民主的基礎,A項符合題意,B項不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德國政治生活的分權制衡原則,排除C項;D項不符合史實,雖然司法獨立是一種進步,但由于德國的政治傳統,其對德皇特權的制約仍然有限。答案:A10.(2018·通化高三段考)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第一屆議會選舉中,真正參加投票的選民占全部選民的51%,宰相俾斯麥所在的自由保守黨獲得議會中37個席位,占議會總席位不到10%。當議會開始運轉時,皇帝身邊簇擁的親王和將軍們都穿著華麗的制服,與之相比,衣著普通的議員們倒成了可有可無的聽眾。下列表述符合史實的是()A.選民的參政權利受到政府限制B.德意志政治體制有其兩面性C.俾斯麥因競選失敗而解散內閣D.聯邦議會立法權被皇帝控制解析:依據題意結合所學《德意志帝國憲法》知識可知,19世紀末德國實行君主立憲制,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擁有立法權,但是議會的立法權很小,國家大權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德意志政治體制具有兩面性,故B項正確。A、C兩項在題文中沒有相關表述。D項表述片面,德國皇帝掌握大權沒有表明德國君主立憲制的進步性。答案:B11.(2018·周口高三月考)《威廉二世》一書中提到:威廉想避免第二個俾斯麥出現,因為他認為俾斯麥過于專橫——所有官員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會見皇帝。另一方面,在被逼退休后,俾斯麥一直猛烈批評威廉的政策。這一描述反映了()A.聯邦制下中央和地方的權力之爭B.相權已經高于皇權C.德意志資產階級代議制很不完善D.封建專制統治腐敗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威廉二世和俾斯麥的矛盾反映了德意志資產階級代議制仍然有很濃厚的封建專制色彩,體現了不完善性,故C選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德意志的中央和地方的權力之爭,故A選項錯誤;俾斯麥被逼退休不能說明相權已經高于皇權,故B選項錯誤;當時德意志形式上是君主立憲制,不是封建專制統治,故D選項錯誤。故選C。答案:C12.(2018·烏魯木齊高三段考)憲政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關于三部法律或憲法的表述,完全正確的是()名稱《權利法案》《德意志帝國憲法》《美利堅合眾國憲法》頒布時間1689年頒布1875年頒布1787年頒布制定機構議會下院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參眾兩院特點議會至上皇權至上三權分立原則評價標志君主立憲制確立政治民主化滯后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A.特點 B.制定機構C.頒布時間 D.評價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權利法案》的頒布,削弱君主權力,確立議會主權至上;《德意志帝國憲法》的頒布,皇帝具有一系列的實權,體現皇權至上;《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的核心是權力的制約與平衡;故表格中特點的表述正確,選A。《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是制憲會議制定的,而不是參眾兩院,排除B。《德意志帝國憲法》的頒布時間是1871年,而不是1875年,排除C。《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憲法,而不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排除D。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A。答案: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8分,第14題24分,共52分)13.(2018·汕頭高三質監)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憲法規定,德意志帝國的首腦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由普魯士國王擔任,由他的家族世襲。皇帝代表帝國,有權宣戰、媾和、結盟、接受和委派大使。皇帝任命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員,也可以免除他們的職務。皇帝為陸海軍最高統帥。皇帝被賦予召集兩個立法機構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開會或宣布解散的權力,法律由皇帝簽署并頒布。皇帝以下設帝國宰相,由普魯士首相兼任,只對皇帝負責。德意志帝國沒有內閣,僅有的一名大臣,就是帝國宰相,他本人又任命政府各部的負責人,稱國務秘書,僅作為助手對宰相負責。宰相的主要職責大多數不是作為帝國首席大臣而是作為普魯士首相來履行的。——丁建弘著《大國通史:德國通史》材料二: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的基本,是在于把“萬世一系”的“神圣”的天皇規定為統治權的總攬者。天皇擁有決定行使各部的官制、對文武官員進行任命等強大的行政權。因此,各國務大臣是對天皇負責,而對議會的責任卻不明確。天皇在帝國憲法中具有廣泛的權限。同時還規定天皇是神圣的化身,所以,天皇可以不必承擔政治責任。根據這條規定,政府能夠以天皇的名義對國民行使強大的統治權,又可以對國民及議會逃避政治責任。另外,條文上雖然承認信教自由,但實際上也是徒有形式。因為天皇是神道的最高祭祀者,神道事實上是國教,受到了國家的種種保護。——[日]依田憙家著《簡明日本通史》(1)材料一中“宰相的主要職責大多數不是作為帝國首席大臣而是作為普魯士首相來履行的”含義是什么?材料一、二中,德國、日本兩國憲法呈現出的政治體制有何共同點?(16分)(2)根據材料一、二,試比較德國皇帝與日本天皇在權力上的異同。(12分)答案:(1)含義:宰相主持內閣工作但由皇帝任命,宰相對皇帝負責。共同點: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具有憲政色彩(或者代議制民主形式);帶有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2)相同:擁有廣泛的權力,具有專制性。不同:日本天皇帶有神權色彩,受到國家的保護。14.(2018·廣元高三質量監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妥協”一詞在中國近代政治語境中常以貶義的形式出現,意為無原則地讓步、退縮,“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被看作是辛亥革命失敗的重要原因。然而,西方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民主憲政的實踐卻顯示出,沒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協與利益讓渡,他們的歷史發展就無法蹚過深水區和激流區。試以近代歐美國家民主政治的實踐為例,闡述以上觀點。(要求至少以兩個國家為例,論述充分、表達清晰)(24分)解析:先回答觀點,根據材料“西方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民主憲政的實踐卻顯示出,沒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協與利益讓渡,他們的歷史發展就無法蹚過深水區和激流區”歸納出觀點,即妥協在近代歐美國家民主政治進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論證,可以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或美國1787年憲法或法國1875年憲法的制定中相互妥協的例子來說明。答案:觀點:妥協在近代歐美國家民主政治進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論證:例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的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和光榮革命都體現了妥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前期也經歷了轟轟烈烈的暴力革命,革命過程曲折反復。而后期則以妥協的方式探索出一條適合英國國情的轉型道路。克倫威爾死后,英國政局動蕩,資產階級為了維護社會秩序,保護革命成果,選擇讓斯圖亞特王朝重掌政權。這體現了一定的妥協。由于請回來的國王缺乏妥協精神,損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