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規范_第1頁
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規范_第2頁
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規范_第3頁
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規范_第4頁
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規范》

編制說明

2022年12月31日

《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規范》

編制說明

一、工作簡況

1.任務來源

本標準任務來源于2021年12月31日通過國標委網站下達的國標委發

﹝2021﹞41號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2021年第四批推薦性國家標

準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下達的修訂任務,對“GB/T15148-2008電

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規范”(計劃號為20214988-T-524)進行修訂。本標準的立項

編號20214988-T-524,標準名稱為《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規范》,制定完成年

限為2023年。

電力負荷管理技術是緩解電力供需矛盾、保證電力供應、提高電力使用效率、

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舉措。隨著電力行業內用電信息采集系統2.0/

計量自動化系統以及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建設,系統功能、性能等相比2008

年時均已得到很大提升。通過修訂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標準,直面電網面臨的

新挑戰和新問題。從海量客戶側電力負荷資源入手,并考慮電動汽車、儲能等同

時具有“源荷”特征的負荷,豐富電力負荷管理內涵。除了傳統的有序用電業務

之外,增加需求響應等新型電力負荷管理形式,形成實用化的電力負荷管理規范,

促進“源網荷儲”協調互動,從而緩解部分地區電力供需緊張局勢,促進新能源

消納,保障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2.協作單位

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

限公司營銷部、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南瑞集團有限公司、華北電力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安徽省

1

電力有限公司、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江蘇宏源電氣有限責任公司、上海

電力大學、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

3.主要工作過程

電力負荷管理技術標準是支撐系統規范建設、業務高效執行的重要保障。在

“雙碳”目標及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新形勢下,現有電力負荷管理相關技術標準

已經難以適應需求響應、有序用電等業務發展需要,亟需從主站系統、信道、終

端、接口、量測控制、效果評估、檢驗測試、建設施工、驗收評價等方面開展新

型電力負荷管理技術標準體系研究與設計工作,修訂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標準,

為行業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升級與完善奠定標準基礎,支撐有序用電、需求響應

業務規范有序開展。

2021年3月,開始編制標準修訂制項目建議書和預研報告。

2021年9月9日,SAC/TC82戰略協調工作組組織線上會議,討論修編思路。

2021年10月20日,SAC/TC82戰略協調工作組在南京飯店百合廳召開線下

會議,討論修編內容。

2021年12月31日,國標委正式發文下達標準修訂通知(2021年41號)。

同期南瑞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成立了標準修訂工作起草小組,召開啟動會議,對工

作內容、工作總體計劃和方案進行宣貫,明確各單位負責人。

2022年2月,組織召開大綱研討會,對標準編制大綱初稿進行深入研討,

對編制大綱內容進行細化完善,進一步明確組內職責分工及需開展研究的工作內

容,根據SAC/TC82全國電力系統管理及其信息交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反饋意見,

對大綱及研究內容進行討論修改,完成標準大綱編寫評審工作。

2022年3-4月,完成標準初稿編寫,針對標準初稿內容細節采用郵件、線上

會議等方式廣泛、多次征求意見。

2022年5月,根據標準初稿征求意見期間反饋的信息,標準編制組對標準

初稿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完善。

2022年6月,SAC/TC82全國電力系統管理及其信息交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組織召開了標準審查會,與會專家對標準中涉及的引用文件、主站功能、終端功

能、負荷控制回路等方面的內容提出了修改意見。

2

2022年7月,標準編制組根據標委會審查會專家意見對標準進行了修改。

2022年9月,標準編制組根據國網營銷部及標委會審查會專家意見對標準

進行了修改,形成初稿。SAC/TC82全國電力系統管理及其信息交換標準化技術

委員會組織召開了標準審查會,提出了編排目錄需簡化等問題。

2022年12月,標準編制組根據形式檢查會專家意見對標準進行了修改。

4.主要起草人及其所作的工作

本標準主要由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牽頭完成,前期參與的人員

主要有陸震軍、何勝、張衛國、朱慶、鄭濤、孫丹、陳宋宋、鄭紅娟、張宇峰、

陳良亮、戚夢逸、程煒、劉文彪、龍禹、鄭元杰、劉永春、梁音、曹陽、阮文俊、

江御龍、段梅梅、肖楚鵬、李思維、巫中興、仲志強、王強、李磊、張高山、吳

任博、徐洪海、楊松、朱亮亮、張華魯、梁峰、高輝。

主要起草人單位所做的工作備注

研究標準修訂思路,

國網電力科學研

陸震軍主要完成第2、3、4

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標準總體架構,

國家電網有限公

何勝主要完成第2、3、4

司營銷部

研究標準修訂思路、

國網電力科學研

張衛國總體架構,主要完成

究院有限公司

第3、4章

統籌標準修改組織及

修訂工作,修訂第6

國網電力科學研

朱慶章節電力負荷管理主

究院有限公司

站功能及第7章通信

通道部分

國網電力科學研完成第5章及第6、

鄭濤

究院有限公司7章性能指標部分

3

對總體提綱提出修改

國網電力科學研

孫丹建議,對第11章給

究院有限公司

出修改意見

研究標準修訂思路,

中國電力科學研

陳宋宋主要完成第2、3、6

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標準修訂思路、

國網電力科學研細化完善標準提綱、

鄭紅娟

究院有限公司修訂電力負荷管理主

站功能

國網電力科學研主要完成第6章主站

張宇峰

究院有限公司功能

國網電力科學研前期統籌標準修改組

陳良亮

究院有限公司織及修訂工作

完成第5章節和第

國網電力科學研10.1章節的編寫,配

戚夢逸

究院有限公司合參與第2、3、6、

7章節的調整

國網電力科學研

程煒完成第5章

究院有限公司

國電南京自動化對總體修訂思路提出

劉文彪

股份有限公司修改建議

對標準修訂思路提出

國網江蘇省電力

龍禹建議,主要完成第

有限公司

2、3章

對標準修訂思路提出

國網安徽省電力

鄭元杰建議,主要完成第6

有限公司

劉永春國網電力科學研牽頭完成第8章負荷

4

究院有限公司管理終端功能、數據

傳輸通道、控制回路

及終端安全

國網電力科學研完成第11章主站檢

梁音

究院有限公司測及終端檢測

中國電力科學研對第2、3、4章提出

曹陽

究院有限公司修改建議

國網江蘇省電力對第6章提出修改建

阮文俊

有限公司議

完成第8章負荷管理

國網電力科學研

江御龍終端性能指標及安全

究院有限公司

要求

國網江蘇省電力對第6、8章提出修

段梅梅

有限公司改建議

國網電力科學研完成第4章、第8

肖楚鵬

究院有限公司章,主要編寫人

國網信息通信產

李思維主要完成第9章

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電力科學研完成第8章負荷管理

巫中興

究院有限公司終端功能及安全要求

國網電力科學研完成第8章負荷管理

仲志強

究院有限公司終端功能及安全要求

國網信息通信產

王強主要完成第9章

業集團有限公司

國網浙江省電力

李磊主要完成第10章

有限公司

國網電力科學研完成第8章負荷管理

張高山

究院有限公司終端功能及性能指標

吳任博廣東電網有限責主要完成第2、3章

5

任公司

江蘇宏源電氣有完成第11章節終端

徐洪海

限責任公司檢測

對第5章系統架構提

國網吉林省電力出修改建議,對標準

楊松

有限公司寫法及用語提出修改

意見

國網電力科學研

朱亮亮完成第4章、第8章

究院有限公司

國網電力科學研

張華魯完成第4章、第8章

究院有限公司

國網電力科學研

梁峰主要完成第6章

究院有限公司

高輝南京郵電大學主要完成第6章

二、標準編制原則及主要內容的論據

1.標準編制原則

本標準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

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標準依據以下原則編制:

a)堅持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可靠性與經濟性

相結合的原則,以標準化為引領;

b)采取分散與集中討論的形式,研究在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形勢下,電力負

荷管理的技術需求,充分體現研究成果的實用性、先進性;

c)認真研究現行有效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體現電力負荷管

理技術的最新發展。

2.主要內容的論據

6

本標準規定了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相關術語和定義,明確了電力負荷管理系

統的技術原則、系統架構、功能和性能要求,對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主站、通信、

終端、負荷控制回路環節做出了規定,適用于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設計、研發、

建設、運行和維護。

第1章范圍、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術語和定義為標準的通

用部分。

第4章總則,規定了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應滿足的原則。

第5章系統架構,規定了電力負荷管理系統主要組成,包括負荷管理主站、

電力負荷管理終端以及兩者間數據通信信道等電力軟交換系統功能檢測方法等

內容。

第6章負荷管理主站規定了主站在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處理、控

制、事件處理、系統管理等基礎功能和電力營銷管理技術支持功能、電力需求側

管理技術支持功能等業務支持功能的要求,以及主要性能指標要求。

第7章數據傳輸通道規定了數據傳輸通道在通信介質、傳輸速率、傳輸

誤碼率、數據傳輸規約方面的要求。

第8章負荷管理終端規定了負荷管理終端的功能配置、具體功能和主要

性能指標要求。

第9章負荷控制回路規定了負荷控制回路的組成、設備和功能要求。

第10章安全要求規定了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主站安全要求和終端安全

要求。

第11章檢測規定了主站檢測要求和終端檢測要求。

3.新舊標準水平對比

本文件代替GB/T15148-2008《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技術規范》。本文件與GB/T

15148-2008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變化在技術方面。

7

三、主要試驗(或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預期的

經濟效果

本標準規定了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技術要求,改善了電網負荷曲線形狀,使

電力負荷較為均衡地使用,提高了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和安全性。隨著電力信息技

術進步和電力負荷管理業務發展,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和電力負荷管理終端在功能

和性能以及安全防護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本標準適用于電力負荷管理系

統的制造和使用,吸收“大云物移智鏈”技術理念,將需求側管理與營銷管理、

客戶服務緊密相連,加強電力市場分析和預測,拓寬業務范圍,增加需求響應、

虛擬電廠等新型電力負荷管理技術相關內容,指導多時間尺度負荷管理業務,最

大范圍內實現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最大限度地保證全社會的有序電力供應,促進

電力與經濟、能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四、采標說明

本標準所涉及的標準化內容目前國際和國外均沒有適用的相關標準,因此本

標準未以采標方式進行編寫。本標準與其他相關標準關系如下:

1.本標準繼承了GB/T15148-2008的技術規范,更改了章設置、更新、新增

和刪除了部分內容。更新了“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總體

架構”、“負荷管理主站”、“數據傳輸通道”的部分內容,擴充了“電力負荷、“負

荷控制回路”、“通信層”、“終端層”、“控制回路運行狀態”、“試跳管理”、“遠

程合閘”、“接口管理”、“分支負荷監測”、“負荷資源管理”、“用電安全管理”、

負荷控制回路、檢測、終端的安全要求等內容;刪除了“專用中繼站運行狀態”和

“無功補償控制”。

2.本標準編寫中參考遠動終端設備、電能質量監測設備通用要求、網絡安

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電網運行準則、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防護導則、電力負

荷管理終端、電力需求響應信息交換規范的相關標準和規定。

8

五、與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關系

編寫組認真研究了本標準涉及的現行法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