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全國自考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真題答案_第1頁
2024年4月全國自考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真題答案_第2頁
2024年4月全國自考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真題答案_第3頁
2024年4月全國自考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真題答案_第4頁
2024年4月全國自考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真題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1、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代碼】:00465一、單項選擇題。1、心理輔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則是【C】A、自愿原則 B、保密例外原則C、保密原則 D、發展性原則2、下列不屬于神經發育障礙的是【A】A、阿爾茲海默癥 B、注意缺陷C、孤獨癥 D、特定學習障礙3、渴望得到認可與關注屬于馬斯洛需要層次中的【B】A、社交需要 B、尊重需要C、自我實現需要 D、安全需要4、輔導者通過面部表情、軀體語言向被輔導者表示你是我現在唯一關心的目標,這是個體心理輔導常用的【D】A、傾聽技巧 B、情感反應技巧C、自我表露技巧 D、貫注技巧5、在經典條件反射中,能使我們對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當反應,使反應精準,從而避免盲目行動的是【C】A、泛化 B、消退C、分化 D、強化6、破壞性的父母沖突對兒童而言是一種壓力事件,兒童面對父母沖突時會通過初級評估和次級評估主動解釋父母沖突的影響,這屬于【C】A、家庭系統理論 B、社會學習理論C、認知情景模型理論 D、情緒安全感理論7、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常發生于個體自我意識發展的【D】A、兒童期 B、學齡初期C、學齡期 D、青春期8、不顧現實,只要求滿足欲望,尋求快樂是人格結構中的【A】A、本我 B、自我C、主我 D、超我9、兒童與養育者分離時無外顯焦慮,養育者回來的時候忽視,成人后表現為人際交往退縮,不自信。這是【B】A、安全型依戀 B、焦慮回避型依戀C、焦慮反抗型依戀 D、混亂型依戀10、強調工作的自由與自主,不愿意過多被繁雜的組織和規章所束縛,這屬于職業錨理論中的【C】A、創造型 B、穩定型C、自主型 D、技能型給予嚴厲的譴責屬于不合理信念中的【A】A、絕對化的要求 B、過分概括化C、糟糕至極 D、追求完美11、“人們必須善意對待我,體諒我,以我所希望的方式來對待我,否則,就應該給予嚴厲的譴責”屬于不合理信念中的【A】A、絕對化的要求B、過分概括化C、糟糕至極D、追求完美12、某種特定刺激的條件反應形成后,另外一些類似這一刺激的刺激,也能誘發出同樣的條件反應,這一現象叫做【A】A、泛化 B、分化C、習慣化 D、獲得13、情緒ABC理論中的A指的是【A】A、誘發性事件 B、信念C、行動 D、情緒和行為的結果14、將職業生涯發展劃分為生長期、探索期、建立期、維持期和衰退期的是【A】A、舒波 B、薩維卡斯C、霍蘭德 D、帕森斯15、下列屬于個體心理輔導開始階段需完成的任務是【C】A、制定目標 B、確定輔導方案C、建立輔導關系 D、指導與幫助16、記憶術屬于學習策略中的【A】A、精加工策略 B、復述策略C、元認知策略 D、組織策略17、奧蘇泊爾提出當前中小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方式是【C】A、機械學習 B、發現學習C、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D、機械式的接受學習18、下列關于強迫障礙的說法正確的是【A】A、通常是強迫和反強迫并存 B、患者本人不能覺察C、癥狀乃外力所致 D、癥狀是我之所愿19、社會學習理論的提出者是【B】A、華生 B、班杜拉C、巴甫洛夫 D、斯金納20、當兩個目標都具有吸引力,但是無法二者兼得時,個體會因為難以抉擇而陷入困境,這是【A】A、雙趨沖突 B、趨避沖突C、雙避沖突 D、雙重趨避沖突二、多項選擇題。21、心理輔導的特征有【ABCD】A、專業性很強 B、建立在人際交往基礎之上C、助人自助 D、以語言為基本工作方式E、與學校德育工作目標內容基本一致22、從來源來看,壓力源可以分為【ABDE】A、軀體性壓力源 B、心理性壓力源C、道德性壓力源 D、社會性壓力源E、文化性壓力源23、在團體心理輔導中,團體工作階段常用技術包括【BCDE】A、建立團體契約 B、及時介入C、引導參與 D、問題解決E、角色扮演24、學校心理輔導的內容包括【ABCDE】A、情緒調節輔導 B、生涯輔導C、青春期與性心理輔導 D、精神障礙預防E、學業發展輔導25、下列屬于常用的以人為中心輔導方法有【ACD】A、共情 B、合理情緒想象技術C、無條件積極關注 D、真誠一致E、自信訓練三、簡答題。26、簡述斯金納的學習理論。【本題答案】斯金納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個體行為分為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并提出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強化理論。強化即是提高特定反應出現的頻率,相關的刺激和事件被稱為強化物。強化又可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前者是在反應出現后提供愉快的刺激和表揚,后者則是消除厭惡的刺激,如撤銷處分。27、簡述赫洛克提出的青春期性心理發展階段。【本題答案】【1】性的反感期。【2】向往年長者期。【3】對異性的狂熱期。【4】浪漫的戀愛期。28、簡述初中生常見的生涯發展問題。【本題答案】【1】對自我的認識過于主觀化。【2】受外界環境及信息的影響較大。【3】缺乏自我效能感。29、簡述學習動機的作用。【本題答案】【1】引發作用。【2】定向作用。【3】維持作用。【4】調節作用。30、簡述學校心理輔導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本題答案】【1】整體性原則。【2】發展性原則。【3】主體性原則。【4】個別對待與面向全體相結合原則。四、論述題。31、論述心理危機的含義及其發展過程。【本題答案】心理危機是指當個體遇到無法解決的重大生活事件時,打破了內心平衡狀態,使生理和心理上都產生了一定的不適應情況。心理危機的發展過程:第一階段:個體面臨問題,其心理平衡被打破,感到警覺、緊張。為了恢復平衡,會使用以前的應對手段進行反應。第二階級:以往的應對方式無效,焦慮程度不斷上升,企圖尋求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第三階段:經過各種方法都不能解決問題,個體內心緊張程度持續增加,可能采取不尋常的方式宣泄,如酗酒、打架、暴飲暴食等。第四階段:在經過了前三個階段仍然無法解決問題,個體產生習得性無助感,對自己失去信心和希望,甚至對整個人生意義都產生了懷疑。很多人在這個階段企圖自傷、自殺或者情緒崩潰。32、舉例說明對于輔導不同學段的學生提升自我認識水平時需注意的不同要點。【本題答案】對于小學生來說,對與生涯相關的自我認識,可以集中在優勢資源、性格特征等方面。具體舉例。對于初中生來說,可以集中在社會交往、興趣傾向等方面。具體舉例。對于高中生來說,可以集中在學科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具體舉例。五、實際應用題。33、小明,某校初一學生,上課從不主動發言,回家后不主動完成作業,很多時間都花在玩電腦游戲上,每次完成作業都需要父母反復督促,覺得學習很沒意思。具體分析小明學業發展主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輔導策略。【本題答案】原因:動力不足。結合案例展開分析輔導策略:【1】教學吸引。具體闡述【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創設問題情境、形成懸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