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高三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1頁
張家口市高三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2頁
張家口市高三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3頁
張家口市高三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4頁
張家口市高三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人民版必修二(專題四~八)+必修三(專題一~二)。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l。1873年,英國人創辦的上海〈申報》追蹤報道“楊乃武和小白菜案”中官員濫施酷刑,在輿論壓力下,政府指派官員進行復審。后該報又公開揭露復審官員刑訊逼供六晝夜,由此引發了社會強烈的反響。最終該案交刑部復查,終得大白、數十名涉案官員被嚴處.這可用來說明當時A。報刊起到了較強的輿論監督功能B.上海成為反封建禮教的重要陣地C.西方人不再受清政府的直接監管D。領事裁判權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2。有史料記載:“1888年底.北京醇親王府和頤和園裝置了電燈,大放光明,引得北京市民紛紛來圍觀,人群聚集長達數里。”這一記載體現了當時中國A。普及了電燈等用品B。引入了西方新思想C.傳入西方生活方式D.學習西方科學技術3.據統計,1781年英國人口只有890萬人,而到了1841年英國的人口增加到了1855萬人,其中多數為外來移民,如在英格蘭的愛爾蘭人突破100萬人,這個數字每年還以5萬多人的數字不斷增長。這反映了當時英國A.科技革命提高了生產力B。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建立C。工業對勞動力需求增加D.生產發展加速了城市化4.下圖反映了1955~2007年1美元兌換日元的數量變化,對此圖解讀正確的是A.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國際金融秩序穩定B.二戰后初期日美經濟發展同步C.20世紀晚期日本經濟實力領先于美國D。弱勢的日元利于日本經濟崛起5。1917年底,蘇俄外交人民委員托格關基在視察完前線后給列寧的報告中寫道:“俄國的戰壕中空無一人,實際上沒有任何人在抵抗德國人.”這表明當時A。蘇俄社會大眾普遍的厭戰情緒B。德軍乘革命之際消滅大量俄軍C。資產階級的政府無法控制局勢D。俄國出現空前的社會經濟危機6.列寧指出,對于新經濟政策中的農業合作社,在政策上不僅要使它能一般地、經常地享受一定的優待,而且要使這種優待成為純粹資財上的優待(如銀行利息的高低等等)。據比可知,農業合作社A。是農業集體化的前奏B.有利于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提高C。與蘇俄政權性質一致D。采用了純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7。下面是1929年至1939年間世界六強粗鋼產量表(單位:萬噸)。對此表解讀正確的是A。西歐經濟直到二戰前仍未復蘇B.新政之后美國經濟完全恢復C。危機迫使列強調整對蘇政策D.大蕭條時蘇聯經濟與歐美不同8。1928年初,蘇聯在收購糧食方面遇到了困難,蘇共中央政治局為此采取了非常措施.布哈林認為那是對農民進行“軍事封建剝削”,主張蘇聯建設農業國.布哈林的觀點A.鼓舞了蘇聯人民的經濟建設B。旨在發動農民支持工業化C.與當時蘇聯的建設目標不同D。顯示了蘇俄政權的農民性9。下面是20世紀70年代蘇聯軍力變化表,對此解讀正確的是年份軍隊人數洲際導彈潛射導彈坦克戰術飛機戰略飛機軍艦1970年330萬人858枚121枚32400輛4000架155

架230艘1978

年442萬人1400枚1015枚50000輛8000架135架286艘A。歐共體成立對蘇聯構成了威脅B.蘇聯加強軍力為應對日本崛起C。中蘇領土爭端使蘇聯加強常規力量D。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軍備競賽10.1991年12月,戈爾巴喬夫在宣布蘇聯解體時發表演講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時代,已經結束“冷戰',曾對我國經濟、社會意識和道德起破壞作用的軍備競賽和國家極度軍國主義化已經停止,世界大戰的成脅已經解除。”此時蘇聯A.開始否定斯大林模式B。已放棄了社會主義制度C。開創了革命建設新道路D。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1。口述史是20世紀40年代首先在西方出現的歷史研究方式,它是個人和社會對事件表述,表述的是特定場景下的時空,表述的是被采訪人的親身經歷。在美國,而且在英、法、德諸國出現了大量口述史研究機構,出現了大批口述史研究成果。中國諺語說的“路上行人口似碑",也證實說口耳相傳的作用與碑文記載具有同樣的價值。這說明A.口述歷史資料可用于歷史研究B.路上行人的語言是真實的歷史C。歷史是語言和心理狀態的反映D.只有口述史料才能反映歷史真實12.有學者指出:“就發達國家米說,區域化是為了確保自己在區域內的各種利益,同時借此力爭在外部世界獲取更多利益。就發展中國家而言,是把區域化作為將來進入世界經濟全球化更高層次的一個階梯."這表明區域化A.發展勢頭減弱B.與全球化相悖C。符合小國利益D。拓展空間廣闊13。當今世界的國際貿易60%是以美元結算的,各國的外匯儲備差不多60%也是美元,國際大宗商品如石油、礦石等也以美元定價.這種現象說明A。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瓦解B.美國霸主地位正在崩潰C。美元具有世界霸權地位D。經濟區域集團化已形成14.根據下圖,可以推知經濟全球化A。加劇了世界經濟的動蕩B。世界各國經濟日益相互影響C.對發達國家傷害影響更人D.顛覆了國際經濟實力的對比l5。東周初期無成文法,貴族之所以尊,在于能夠擅斷罪行,后來晉國趙鞅將刑法鑄在鼎上公布于眾,,權貴們以“貴賤無序,何以為國”為借口反對。這休現出A.法律的制定者是封建政府B。天子鼓勵法家思想C。既得利益階層是改革阻力D.法律使貴賤等級消失16.中國古代有思想家認為:“有美堯舜、禹、湯、武之道于當今之世者,必為新圣笑矣。”該思想家意在強調A.后世必然超越前世B.人生來本性是惡的C。小國寡民社會的優點D。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17。曹丕在受禪代漢建立魏國時,曾向陳群問道:“我應天受禪……唯獨相國和你臉有不豫,這是為了什么呢?”陳群便離席長跪道:“臣與相國曾為漢朝之臣,內心雖為陛下感到喜悅,但在義理上,臣等的神色實應畏懼,甚至憎恨陛下才對。”這體現出當時A。魏國在群臣輔佐下逐漸強大B。宗法思想下漢朝為正統C。漢宰相位高權重制約了君權D.經世致用倫理影響政治18。宋代社會風水師認為:“水代表財富,客廳擺設山水畫時,就必須注意畫中水流的方向不可以朝門口、屋外,而水流的方向最好是主臥房、屋內。”這反映了宋代A.新興資產階級開拓進取B.文人追求道德情操和人格C。理學興起使文人注重修養D。社會文化和生活的價值導向19。顧炎武曾北上聯結反清人士,遍歷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陜西等地。“往來曲折二三萬里,所覽書又得萬余卷。”對此理解正確的是顧炎武A.心系古代儒家文化的傳播B.維護新興資產階級利益C。保護清初被毀的民族文藝D.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20。明代安徽休寧茗洲吳氏的《家規》中說“族內子弟有器宇不凡、資稟聰慧而無力從師者,當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有火(學費).”這些做法A.有助于貧寒子弟成才B。維護了地方社會統治C.鞏固了農村小農經濟D。推動了儒學與政治結合21。南宋后期,在荊州和建康設有火藥兵器制作院。荊州每月能制鐵火炮一兩千支,建康在兩年多造出了三萬八千多件火藥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鐵炮殼。這說明A.火藥最先是在南宋發明的B.南宋已大規模制造火藥武器C.南宋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D。火藥武器確保了南宋的安全22.公元1150年,西班牙薩狄瓦建立了歐洲第一個造紙廠.地理學家艾德里西談到薩狄瓦時說:“該城制造文明世界其他地方無與倫比的紙,輸往東西各國。”由此可知A。活字印刷使西班牙印刷業出現革新B.四大發明使歐洲封建城堡日益衰落C。造紙術使歐洲書寫材料發生變革D。指南針西傳使西班牙開創世界市場23.中國的書法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到各種書體的發展過程,形成了獨特的時代印記。書法文化發展的影響因素較多,其中政治是主要的干預因素之一,其影響了書法文化的興衰繁榮。可以用來例證這一觀點的書法是A。隸書B。行書C。楷書D.小篆24.下面為一幅清代字畫,該字畫的藝術風格是A。以圖記事B.重視寫意C。刻畫習俗D.描摹自然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5題13分,第26題12分,第27題15分,第28題12分,共52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在儒學發展史上,唐宋轉型無疑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隋唐以來,儒、釋、道三教鼎立,但在斗爭中它們彼此融合、相互滲透.面對三教并存,尤其是佛教的異軍突起和勢力膨脹,儒學內部就如何應對佛教的挑戰,存在著分歧。一派以韓愈為代表,他認為佛老不講君臣禮儀、倫理綱常,破壞了中國傳統的君臣、父子、夫妻關系,擾亂了封建的等級秩序,故力主建立儒家道統,排除異學;另一派以柳宗元為代表,主張以儒學為主體,兼容各家之長,以開放的思維使儒家獲得新生。唐代的思想論爭開啟了宋學的新局面。—-摘編自李伏清《唐宋思想轉型與宋明儒學復興的先驅》材料二明清之際的利瑪竇等天主教傳教士在傳教過程中已意識到要成功地推進基督教的傳播,必須入鄉隨俗,理解、尊重與適應中國文化。中國是以儒教立國,在中國社會生活與中國文化中占主流的是儒學。于是,利瑪竇與他的同伴們改而接受了儒士的生活方式,便以基督

教義附會儒學,倡儒耶同質之說。利瑪竇采用儒冠儒服,認真研究中國文化,極力糅合儒家學說,借助中國經典中的“天”“仁愛”等觀念宣教,試圖讓作為“異教徒”的中國人覺得不是要強加給他們一種外來宗教。-—《論近世西方來華傳教士的儒學觀》(1)根據材料一,概括韓愈、柳宗元的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者思想產生的相似背景。(7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宋需學與明消之際需學處境的異同。(6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下表反映了西方戰船的演變情況。古代三槳座戰船是古希臘人和羅馬人所用的近海全木質戰船,由木質卯榫和木釘連接。戰船每邊有三排漿,一個人控制一枝漿。有一個風帆中世紀槳帆戰艦使用較少的人力劃槳,是多個風帆的木質戰艦,是為外海戰斗而制造的大型戰船。關鍵部位由鐵釘鉚接甲板,更大的身軀具有強大的防護能力17世紀荷蘭的風帆戰艦是風帆更多的木質軍艦,裝備了羅盤針,可以進行遠洋航行,配有幾十門笨重火炮和上千弓箭19世紀鐵甲艦以蒸汽為動力,木質甲板和防護改為鐵質甲板及防護,配備輕便的火炮及魚雷.水下軍艦潛水艇開始出現在美國南北戰爭中20世紀航空母艦編隊50年代使用燃油燃燒的燃氣輪機動力,60年代開始使用核動力。艦載機成為航母主要作戰武器,雷達和預警機及防空導彈與火炮、魚雷作為輔助艦的武器裝備使用,衛星成為導航工具-—《世界軍事史》等從材料中提取兩條或者兩條以上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村料一《美加自由貿易協定》于1989年生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之一。由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蓬勃發展和《美加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墨西哥開始把與美國開展自由貿易區的問題列上了議事日程。1990年7月正式達成了美墨貿易與投資協定.同年9月,加拿大參與談判,并最終于幾年后達成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區》材料二貨幣流通和市場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控制。因為已經成熟的經濟改造和政治改造建立法律基礎的工作嚴重滯后,極為拖拉,族際沖突震蕩著國家,國家政權的威信下降了,精神和道德方向遭到沖擊,暴力和犯罪浪潮不斷增長。-—1990

年《蘇共二十八大綱領性聲明》(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蘇共二十八大聲明體現改革方向的變化。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說明蘇聯改革失敗的原因.(9分)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蘇軾是文人抒情詞傳統的最終奠定者。陳師道用“以詩為詞"評價蘇詞,道中蘇詞革新的本質。從整體上觀照,詞的“雅化”進程,某種意義上也是詞逐漸向詩靠攏的一個過程,努力跨越“言志(以文學表達理想與志向)”與“言情(以文學表達情感需求)”界限的過程,所以,陸輔之才說:“雅正為尚,仍詩之支流.不雅正,不足言詞。”蘇軾以前,這個過程是漸進的,至蘇軾卻是一種突飛猛進的演變。——《兩宋文學史》材料二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夸俏”的社會,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詞來得波辣、大膽。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元曲的興起和發展》(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蘇軾作品的藝術特色及其對宋詞的突出貢獻。(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元曲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在藝術特點上對宋詞的新發展。(6分)

1.A

2.C

3.C

4。A

5。A

6。B

7.D

8.C9.D10。B

11。A12。D13。C14.B15.C16。A

17.B

18。D

19.D

20.A

21。B22。C

23。D

24。B25。(1)思想主張:韓愈:排除異學,建立儒家道統。首新確立儒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