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26免疫調節含解析蘇教版_第1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26免疫調節含解析蘇教版_第2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26免疫調節含解析蘇教版_第3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26免疫調節含解析蘇教版_第4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26免疫調節含解析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課時規范練26免疫調整一、選擇題1.(2024江蘇)下列關于特異性免疫及其相關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效應T細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細胞分裂分化產生B.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二次免疫應答都與記憶細胞有關C.健康人的T細胞干脆移植給腫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D.大量制備一種單克隆抗體時須要大量的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免疫調整的相關學問,屬于對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的考查。效應T細胞由T細胞或記憶細胞分裂、分化形成,A項錯誤;二次免疫過程中主要由記憶細胞發揮作用,B項正確;健康人的T細胞干脆移植給腫瘤患者可能引起免疫排斥現象,C項錯誤;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而成的雜交瘤細胞可無限增殖,大量制備一種單克隆抗體時,不須要大量的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D項錯誤。2.(2024年6月浙江)取某試驗小鼠皮膚片,分別移植到同種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種小鼠乙身上。一段時間后,觀測到該皮膚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時間比小鼠甲的長。由此推斷,對該皮膚片發生排斥反應(一般指移植物作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統識別、破壞和清除的免疫反應)的主要細胞是()A.中性粒細胞 B.T淋巴細胞C.B淋巴細胞 D.巨噬細胞答案B解析T淋巴細胞在胸腺中生長成熟,是重要的免疫細胞,移植皮膚片在切除胸腺的小鼠乙身上存活時間更長,說明T淋巴細胞在皮膚移植手術中起到了排斥異體皮膚的作用,B項正確。3.下圖表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過程,請據圖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⑤⑥兩種免疫分別表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B.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a、b、c、d、fC.HIV侵入人體對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壞作用D.細胞e→細胞d→③的過程發生在機體首次接觸抗原時答案C解析分析題圖可知,細胞a為吞噬細胞,細胞b為T細胞,細胞c為B細胞,細胞d為效應T細胞,細胞e為記憶T細胞,細胞f為漿細胞,細胞g為記憶B細胞,其中對抗原具有特異性識別作用的細胞有b、c、d、e、g,⑤代表的是細胞免疫,⑥代表的是體液免疫,A、B兩項錯誤;HIV主要破壞T細胞,沒有T細胞,細胞免疫將不能進行,但還可保留部分體液免疫,C項正確;記憶細胞發揮作用,至少是相同抗原其次次入侵機體,D項錯誤。4.下列關于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A.吞噬細胞吞噬外來細菌,必需有抗體參加B.B細胞和T細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C.“先天性胸腺發育不全”的患者,細胞免疫有缺陷D.淋巴細胞都來自骨髓造血干細胞,都在骨髓中分化、發育成熟答案C解析吞噬細胞可以干脆吞噬外來細菌,也可以吞噬抗體與抗原結合后形成的細胞集團,A項錯誤。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基因相同,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二者的功能不同,B項錯誤。胸腺是T淋巴細胞成熟的場所,“先天性胸腺發育不全”的患者體內T淋巴細胞的數量削減,會影響細胞免疫,C項正確。淋巴細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其中T淋巴細胞在胸腺中成熟,B淋巴細胞在骨髓中成熟,D項錯誤。5.下圖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時間采血所測得的抗體水平(箭頭表示疫苗注射時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b段各淋巴細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B.d時間是再次接種引發的免疫反應C.產生甲、乙抗體的漿細胞不同,其根本緣由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D.甲、乙兩曲線表明,不同種類的抗體在體內存留時間的長短可有較大的差異答案B解析b段發生了免疫反應,出現淋巴細胞的增殖分化現象,不同的淋巴細胞的細胞質中的DNA含量可能不同,A項正確。d時間注射的是與a時間不同的疫苗,是初次免疫反應,B項錯誤。產生甲、乙抗體的漿細胞不同,其根本緣由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C項正確。據圖可知,甲、乙兩種抗體在體內存留的時間長短有較大的差異,D項正確。6.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A.機體主要是通過免疫調整來維持內環境的穩態B.人體內的吞噬細胞只能參加非特異性免疫過程C.B淋巴細胞在初次接觸青霉素后可分泌淋巴因子D.記憶細胞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可以分化為漿細胞答案D解析內環境穩態的調整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整網絡,A項錯誤。人體內的吞噬細胞既參加非特異性免疫過程,又參加特異性免疫過程,B項錯誤。分泌淋巴因子的是效應T淋巴細胞,C項錯誤。記憶細胞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可以增殖分化為漿細胞,D項正確。7.下列有關艾滋病(AIDS)的敘述,正確的是()A.某些逆轉錄酶抑制劑可用于治療艾滋病B.艾滋病主要是通過唾液、食物和昆蟲傳播的C.HIV的遺傳物質干脆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D.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嚴峻減退而體液免疫功能不受影響答案A解析本題以艾滋病的傳播為背景材料,考查HIV的結構、增殖和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原理。解題的關鍵是應明確艾滋病的病原體為HIV,HIV的遺傳物質為RNA,其增殖過程離不開逆轉錄。抑制逆轉錄過程能抑制HIV的增殖和傳播,因此某些逆轉錄酶抑制劑可用于治療艾滋病,A項正確。HIV傳播的主要途徑是血液、乳汁、精液等,唾液和食物一般不傳播艾滋病,B項錯誤。HIV的遺傳物質為RNA,必需經逆轉錄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C項錯誤。T細胞是HIV的主要靶細胞,HIV的感染和入侵導致T細胞數量削減,干脆依靠T細胞的細胞免疫功能嚴峻受損,T細胞參加的體液免疫功能也會受到嚴峻影響,D項錯誤。8.有一種胰島素依靠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體內某種T細胞過度激活為效應T細胞后,選擇性地與胰島B細胞親密接觸,導致胰島B細胞死亡而發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這種胰島素依靠型糖尿病屬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島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應T細胞將抗原傳遞給胰島B細胞致其死亡D.促進T細胞增殖的免疫增加劑可用于治療該病答案A解析由題目可知,這種胰島素依靠型糖尿病的發病緣由為免疫系統異樣敏感,免疫反應過度,攻擊自身正常組織細胞,屬于自身免疫病,A項正確?;颊叩囊葝uB細胞死亡,故胰島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B項錯誤。效應T細胞通過與胰島B細胞干脆接觸使其裂解死亡,C項錯誤。促進T細胞增殖的免疫增加劑會加劇胰島B細胞的死亡,從而使病情加重,D項錯誤。9.下列幾種生物學現象產生的機理依次屬于()①給小白鼠注射肯定量的胰島素后,小白鼠休克②當細菌進入人體后,機體產生特異性的抗體與之結合,從而抑制細菌繁殖③小狗聽到主子“花花”的叫聲就奔向主子④有的人吃了某種海鮮會腹痛、腹瀉、嘔吐,有的人吸入某種花粉便打噴嚏、鼻塞等A.體液調整、過敏反應、反射、自身免疫病B.體液調整、細胞免疫、激素調整、過敏反應C.體液調整、免疫調整、反射、過敏反應D.反射、自身免疫、體液調整、免疫缺陷病答案C解析胰島素參加的是激素調整,屬于體液調整的一種;抗體與抗原(細菌)結合,抑制細菌的繁殖,屬于體液免疫(免疫調整);小狗聽到主子“花花”的叫聲就奔向主子,是一種條件反射;海鮮、花粉等,對有些人來說是過敏原,會引起過敏反應。所以C項正確。10.下列有關免疫的說法,正確的是()A.血漿和淚液中的溶菌酶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B.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可以有吞噬細胞和T細胞的參加C.發生過敏反應的人在初次接觸過敏原時不會發生免疫反應D.HIV能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特殊是侵入T細胞,引起自身免疫病答案B解析血漿中的溶菌酶屬于人體的其次道防線,A項錯誤。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吞噬細胞攝取、處理和呈遞抗原,T細胞在體液免疫中識別和呈遞抗原,在細胞免疫中增殖分化形成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B項正確。機體初次接觸過敏原,只是產生了抗體,會發生免疫反應,不會發生過敏反應,C項錯誤。HIV能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特殊是能夠侵入T淋巴細胞,使T淋巴細胞大量死亡,引起免疫缺陷癥,D項錯誤。11.甲、乙兩種沙門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給大鼠同時注射兩種沙門氏菌,肯定時間后從大鼠體內分別出漿細胞,把每一個漿細胞單獨培育在培育液中。提取并分別保存該大鼠的血清(生物體內的抗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每一個漿細胞的單獨培育液,隨后的試驗中最可能出現的現象是()A.不同漿細胞的培育液混合,將出現特異性免疫反應B.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別加入甲、乙兩種沙門氏菌,只有一種細菌出現凝集現象C.將甲、乙兩種沙門氏菌同時加入一種培育液中,最多只有一種細菌出現凝集現象D.大鼠的血清與漿細胞的單獨培育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體與后者含有的抗原將發生免疫反應答案C解析不同漿細胞的培育液混合,其中只有抗體而沒有抗原,不會出現免疫反應;大鼠的血清含有分別對抗甲、乙兩種沙門氏菌的抗體,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別加入甲、乙兩種沙門氏菌,有兩種免疫反應的產生;每個漿細胞培育液只含一種抗體,因此只能使一種抗原發生免疫反應;大鼠血清中含有抗體,但漿細胞培育液中不含有抗原,因此不能產生免疫反應。12.下圖表示人體內某種免疫失調病的致病機理。據圖推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a細胞表示的是漿細胞②紅細胞膜上有抗原物質③這種病屬于過敏反應④吞噬細胞也是免疫細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由題圖可知,a細胞可產生抗體,為漿細胞,①正確。漿細胞產生的抗體可以和紅細胞特異性地結合,說明紅細胞膜上有相應的抗原物質,②正確。由于是抗體攻擊、損傷了自身正常細胞,該病屬于自身免疫病,③錯誤。吞噬細胞也是免疫細胞,④正確。13.人類重癥肌無力的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統把乙酰膽堿(Ach)受體當作抗原。下圖為反射弧中神經—肌肉接頭的結構及其生理改變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的突觸前膜和肌膜構成突觸B.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的T淋巴細胞被激活而增殖、分化,從而產生抗Ach受體抗體C.臨床上治療重癥肌無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納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造血干細胞發育成B淋巴細胞D.肌膜上Ach受體是一種糖蛋白,具有傳遞信息的功能答案D解析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構成,A項錯誤??贵w是由漿細胞分泌的,B項錯誤。切除胸腺只能抑制造血干細胞發育成T淋巴細胞,C項錯誤。受體的本質是糖蛋白,具有傳遞信息的功能,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4.(2024全國Ⅰ理綜)病毒甲通過呼吸道感染動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細胞裂開、T淋巴細胞功能丟失,導致其患腫瘤病,患病動物更易被其他病原體感染。給新生的乙個體接種甲疫苗可預防該腫瘤病?;卮鹣铝袉栴}。(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體感染的緣由是。

(2)新生的乙個體接種甲疫苗后,甲疫苗作為可誘導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成和記憶細胞,記憶細胞在機體被病毒甲感染時能夠,從而起到預防該腫瘤病的作用。

(3)免疫細胞行使免疫功能時,會涉及胞吞和胞吐這兩種物質跨膜運輸方式,這兩種方式的共同點有(答出兩點即可)。

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漿細胞快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體(3)能運輸生物大分子等;運輸過程中形成囊泡;須要消耗能量解析(1)動物乙感染病毒甲后,病毒甲可引起乙的B淋巴細胞裂開、T淋巴細胞功能丟失等,從而使乙的免疫功能下降,易被其他病原體感染。(2)新生的乙個體接種甲疫苗后,甲疫苗作為抗原,可誘導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記憶細胞在機體被病毒甲感染時能快速增殖分化,快速產生大量抗體,從而預防該腫瘤病。(3)胞吞或胞吐是大分子物質或顆粒物進出細胞的方式,大分子物質或顆粒物是通過囊泡的形式進行物質運輸的,這一過程需消耗能量。15.(2024北京理綜)癌癥是當前嚴峻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探討人員利用與癌細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像性的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進行了抗腫瘤的免疫學探討。(1)癌細胞具有無限的特點。當體內出現癌細胞時,可激發機體的系統發揮清除作用。

(2)探討人員進行的系列試驗如下:免疫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懸液,連續4周;空白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緩沖液,連續4周。試驗一:取免疫組和空白組小鼠的血清分別與iPSC、DB7(一種癌細胞)和MEF(一種正常體細胞)混合,檢測三種細胞與血清中抗體的結合率,結果見下表。細胞與抗體的結合率/%細胞血清iPSCDB7MEF免疫組77828空白組1089①比較表中iPSC與兩組小鼠血清作用的結果可知,免疫組的數值明顯空白組的數值,說明iPSC刺激小鼠產生了特異性抗體。

②表中DB7和iPSC與免疫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檢測數據無明顯差異,說明DB7有。

③綜合表中全部數據,試驗結果表明。

試驗二:給免疫組和空白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腫瘤。隨后空白組小鼠腫瘤體積漸漸增大,免疫組小鼠腫瘤體積漸漸縮小。由此推想:iPSC還能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腫瘤的免疫。

(3)探討人員另取小鼠進行試驗,驗證了上述推想。下圖為試驗組的試驗過程及結果示意圖。請在下圖中選擇A或B填入④處,從C~F中選擇字母填入①~③處。(4)該系列探討潛在的應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

答案(1)分裂(或增殖)免疫(2)試驗一:①高于②可以與抗iPSC的抗體結合的抗原③抗iPSC的抗體可以與DB7上的抗原特異性結合,而不能與MEF上的抗原結合(或iPSC與DB7有共同的抗原,與MEF無共同的抗原)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