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全冊知識點(含復習計劃、工作總結)_第1頁
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全冊知識點(含復習計劃、工作總結)_第2頁
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全冊知識點(含復習計劃、工作總結)_第3頁
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全冊知識點(含復習計劃、工作總結)_第4頁
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全冊知識點(含復習計劃、工作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計劃

一、學情分析:

到目前為止,我所擔任的四年級下冊科學新課內容已經全部結束,期末復

習階段就是要做好查漏補缺工作,補充一些教學時還欠缺的內容,鞏固所學內

容。

二、復習總目標:

根據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從“科學探究”、“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和“科學知識”三方面進行學習和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繼續培

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能對探究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比較、評價,對科

學實驗進行熟練操作、觀察、表達與總結,對科學現象與知識進一步進行深入

的理解、探究與鞏固。我們引導學生更加關注單元的組合與前后內容的聯系,

培養學生尊重事實、細致嚴謹的科學態度,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激發學生的

探究欲望,突出“做”科學的特點,更加強調體驗,力求在科學探究能力上有

一個明顯的提升趨勢,突出學牛能力的提高與鞏固。

三、復習內容:

1、四年級下冊各單元教學內容

2、綜合練習

四、復習安排:

(一)單元安排:

1、植物大觀園(3課時)

2、動物的需求(2課時)

3、運動與力(2課時)

4、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3課時)

(一)專題訓練:

1、基礎知識訓練:側重一些概念,實驗及其結論。

2、解決問題訓練。

(三)針對性練習:

1、作業本錯題整理。針對容易發生錯誤的題目進行練習。

2、科學學習的評價。運用多元評價機制展開評價,采用表揚鼓勵為主的評

價原則。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五、復習措施:

1、加強綜合,備好復習課,提高效率,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2、以小組學習法,開展組內自主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3、重基礎與實驗,合理組織、安排復習內容。

4、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以教材為本,引導學生主動復習,多思考,

多做題,舉一反三,循序漸進。

六、提優補差措施:

1、鼓勵學生掌握主要的一些科學概念,重視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以

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

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采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后進生的聯系,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盡快成

長。

七、課時安排:

6月1日新課結束

6月2日一一6月23日進行期末復習

6月25、26日期末考試

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轉眼間,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結束了,未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先

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清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從思想上重視課程改革目標的能動性。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

素質教育。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逐步形成正

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二、本學期完成的教學任務和內容:

回顧這一學期以來,為了能使學生更好的接受知識,我深入鉆研教材,認

真分析學生實際,堅持理論和實際結合進行教學,使學生容易汲取,但由于四

年級的科學課每周只有一節,還有迫于主科要考試等的情況,學生們也不能每

周都上到科學課,所以我教的四年級科學只教到第三大單元最后一課《運動的

物體有能量》,在這個學期學生學會了按植物的生長形態劃分植物,懂得了哪些

是喬木、灌木、草本、藤本、水生植物。了解了動物的需求,知道了動物的呼

吸方式,水分、食物對動物生存的作用。知道了動物的一些行為方式及動物的

巢穴,能根據動物巢穴的特點,幫助鳥兒設計一個鳥巢。知道了參照物的概念

及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方法,知道了物體的常見的運動方式及物體運動快慢判

斷的兩種方法。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大小與物體粗糙程度有關,知道了運

動的物體有能量。

三、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四周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

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把科學課程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

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題目,比單純的講授練習更有效。教師

真正做到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

動中表現賜與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四、嚴格設計好每節課的學生實驗與課堂演示實驗。

實驗是探究式教學探究式學習的最主要的載體之一,依靠實驗,一些客觀

的科學現實能轉變了學習探究的科學規律,從而使學習在科學的實驗操縱過程

中體會著科學規律有存在,體驗這科學知識的形成。

五、創造性的挖掘課程教學資料,布置探究式的課外作業。

為了結合探究性學習方式的要求,轉變評價方式和知識的形成的方式,我

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使課外作業盡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課題。固然那些課題不是

真正意義上的課題,但是通過學習的自主探究,學生在科學學習的愛好與探究

能力上有長足的進步。

以上列舉是我平時教學工作中的基本做法。當然,教學中也存在諸如:對

學生分析不透徹,實驗分組麻煩,課堂紀律難以調控維持等現象,今后還要多

多與同班老師多溝通,學習他們的先進教學經驗,切實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

質學生盡心盡力!

粵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第四單元)

一、概念

1、太陽是能發光發熱的星體。太陽照耀著地球,給地球帶來光和熱。

2、測量同一時間陽光下和樹蔭下的溫度,從而得到陽光下溫度比樹蔭下溫度高的結論,進而

證明太陽能發熱。

3、太陽只是宇宙中一顆十分普通的恒星。但它卻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

恒星。

4、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與地球不同的是,太陽不是由固

他組成的,它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以輻射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

5、據估計,太陽的壽命可達100億年,它現在近50億歲了,正處于穩定而旺盛的中年時期。

6,其他資料:太陽溫度很高、太陽是恒星

7,陽光照射物休會出現影子。一天中不同時刻陽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長短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8、太陽的視運動規律是東開西落。(視運動:地面觀測者直接觀測到的天體運動)

9、在同一時間觀察,不同的物體所產生的影子的方向是相同的。

10、在不同的時間觀察,同?物體所產生的影子的方向是不同的。

11、太陽東升西落;早晨與傍晚太陽是斜射地面的,溫度相對較低。中午太陽是直射地面的,

溫度相對較高。

12、陽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體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體背著太陽的一面。

13、在同一時刻,任何在立物體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影子的長度。

14、

早上中午傍晚

太陽東方頭頂偏南西方

影子方■向西方腳底偏北東方

影子長度長短長

15、太陽的位置在一天中是手變化的,我們一般使用觀測儀測量太陽方向和太陽高度來描述

它的位置。

16、將觀測儀放在陽在下,和竿影方向相反的就星太陽的方向°

17、將觀測儀豎竿頂端和地面竿影末端連成一條直線,直線與地面所形成的夾角就是當時的

太陽高度角。

18、自制觀測儀的步驟:(1)在吸管中穿進?根長棉線,并用橡皮泥封住吸管的?端;(2)

將橡皮泥固定在方向板的中心,吸管要和地面垂直。(3)利用指南針調準方向板的方向0(4)

將棉線拉直到竿影末端,用量角器測量出太陽高度角。

19、太陽從東邊升起,再從西邊落下,陽口和地面呈現的夾角從小變大,再由大變小。

2。、太陽鐘,也就是n唇,通常由唇針和署面組成,以而上的刻度表示?天的時刻。

21、在古代,東西方都發明了一種有著共同原理的天文儀器一一中國關于日唇的最早

文獻記載是15獻多年前的《隋書。天文志》

22、日:是根據陽光下影子具行規律性變化的原理制成的。

23、日墀是古代國內外測量時間的儀器,中國最早關于日展的記載是出自1500多年前的《隋

書。天文志》中。

24、日林是古代人們利用太陽的影子變化來測量時間的工跳日昇按昇面擺放角度可分為平

式、垂直式、赤道式等類型。

25、赤道式日式較常見,也是中國古代最經典和傳統的天文觀測儀。赤道式R式的界面是等

分的圓盤,每15度相當于1小時,正午線垂直朝下。

26、大部分日孱舊面上的時刻是按照古代的時辰劃分,每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用

“子(zi)、丑(ch6u)、寅(yin)、卯(m臺o)、辰(ch6n)、巳(si)、午(wU)、未(w省i)、申(sh?n)、酉(ybu)、

戌(xU)、亥(h前)。

27、自制簡易太陽鐘:

材料:打印的正反葬面、竹簽、泡沫盒

注意:(1)愚面正反面是一洋的,客面要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暑面與底座的夾角角度大小

要和當地的緯度一致。(2)讓唇針指向正北方。(3)利用日展得到的時間是當地太陽的時

間,但我們使用的是北京時間,兩個時間存在差異,可以利用中國各主要城市平太陽時差對

照大致修正時間。

比如廣州的緯度約為23度,廣州時差是一26分48秒

即在廣州觀測得到的太陽時間是12時,則實際北京時間是12時26分48秒。

28、地球是一個球體。

29、地球是人類生活的家園,它的表面由陸地和海洋組成的。陸地上有丘陵、山地、高原、

平原和盆地等不同的地形。

30、山地一一海拔較島,坡度大起伏大。

丘陵一一坡度和緩,山頂渾圓,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

平原一一海拔較低、寬廣、平坦。

高原一一海拔較高、邊緣陡峭、地面平坦開闊。

盆地一一四周被山地環繞、中間地勢較低。

魚」地球內部存在著不同的物質和結構°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二個圈層C

32、人們常使用合適的材料建構模型來反映原型的形態、特征。

33、地形模型能形象地表現某種地形原型的特點,讓人們能對地形產生直觀的認識。

34、制作模型的步驟:(1)確定主題型(2)研究原型;(3)構思模型;(4)制作模型;

(5)模型應用

35、我們平時看到的月光,就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

36.用電筒光照射乒乓球的實驗現象:被照射到的乒乓球黑色表面會亮起來。說明月光是旦

球反射的太陽光。

3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38、使用天文觀測望遠鏡是進一步進行月球觀測的最佳手段。

39、觀察到月球從東往西運動,能推測出月球從東邊升起來,從西邊落下的視運動規律。

40、漆黑的夜晚,我們觀察到的月亮有圓缺變化。

41、在一月之中,它不斷重復著圓缺,只是缺的位置有時在左,有時在右。

42、我們也許觀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圓缺變化。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

月相。

43、實際上,月相變化是有規律的。它總是逐漸由缺到圓,然后再逐漸由月到缺,每個月周

而復始地變化著。

44、月相變化規律:新月-一蛾眉月-----上弦月-----凸月一一滿月----凸月-一卜.弦月――蛾眉月-一

新月

46、月相是有變化的,經常在農歷十五的時候能看到滿月。

月相記錄表

日期月相

1月26日(農歷:初一)朔日新月

1月27?2月1日(農歷:初二?七)上峨嵋月

2月2日(農歷:初八)上弦月

2月3?8日(農歷:初九?十四)凸月

2月9日(農歷:十五)望日滿月

2月10-17日(農歷:十六?二十三)殘月

2月17日(農歷:二十三)下弦月

2月18?27日(農歷:二十四?月末)下峨嵋月

2月28日(農歷:最后一天)晦日

47、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陽的光。月相實際上

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

48、雖然月亮無論何時都被照亮一半,但從地球上看去,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看到的亮面面

和、朝向不同,所以我們看到刀亮的樣子就好像在不斷地變化著。

49、隨著月亮相對于地球和太陽的位置變化,就使它被太陽照亮的一面有時對向地球,有時

背向地球;有時對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時小一些,這樣就出現了不同的月相。

50、由「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內發生有規律的變

化,導致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光照射到的亮面形狀也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從面產生月

相變化。

51、利用天用望遠鏡觀測月球,發現月球表面遍布一種I四周凸起、中部低凹的“坑〃,稱為“且

組'。也叫做環形山。據觀測,月球上環形山數員驚人,多達_____________33000余個。

52、環形山的特點:數量大,分布.廣、大小不一。

粵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第三單元)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1、要判斷物體是否,先要選擇其他物體作參照。

2、人們用速度的大小夾描述物體運動的______o

3、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會受到的影響。

4、是測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單位是o

5、古時候,人們就學會了為帆船航行提供動力。

6、物體的運動有多種方式,例如滑動、、轉動、等。

7、選擇不同的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結論是不同的。

8、小車在啟動、加速、轉彎等情況下,______狀態都發生了改變。

9、小船在河里順流而下,船上坐著人,河岸上有樹。以_____為參照物,人

是運動的,小船是運動的。以______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樹是運動的。

10、給小車系上繩子,發現重物越重,拉力越O

1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會受到力的影響。

12、小車行駛的方向與橡皮筋纏繞的方向o

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x(每題2分,共18分)

1、測量的力可以超過測力計的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

2、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

3、在工作時有時需要增大摩榛力,有時需要減小摩擦力。()

4、控制小車快慢因素只有載重多少。()

5、蕩秋千時發生的運動方式主要是擺動。()

6、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選為參照物。()

7、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力;要使物體運動得更快,必須

對物體用更大的力。()

8、車可以使用不同的動力,纜車是用鋼纜繩拉著前進的車,它可以輕松地爬

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運輸工具。()

9、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

能使這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18分)

1>橡皮筋動力小車行駛距離的遠近和有關。()

A.橡皮筋的根數B.橡皮筋的長短C,橡皮筋繞在車軸上的圈數D.

橡皮筋的質量

2、使用測力計讀數時,視線要與相平c

A.指針B.刻度C.提環D,掛鉤

3、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乘客,我們說他靜止是以什么物體為參照物的。()

A.河岸上的樹B.河水C.迎面駛來的船D.船艙

4、火車通常每小時千米。()

A.800-1000B.10-40C.350D.60-120

5、小車2秒鐘行駛了60厘米,如果想讓小車3秒鐘行駛60厘米,可以o

()

A.加大拉力B.減小載重量C.減小拉力D.拉力不變

6、當帆面正對著風扇時,能有效利用風力,小車行駛得o()

A.比較遠B.比較近C.不變D.比較慢

7、下列哪項運動是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A.蘋果落地B.拉弓C.拉進褲腰帶D.票夾

8、明代詩人曾寫下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

橋流水不流”。其“橋流水不流”中的“橋流”應理解成其選擇的參考系是()

A.水B.橋C.人D.地面

9、給小車裝上動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橡皮筋繞的圈數多,彈力大,小車行駛得遠

B.橡皮筋繞的圈數多,彈力大,小車行駛得近

C.橡皮筋繞的圈數多,彈力小,小車行駛得遠

D.橡皮筋繞的圈數多,彈力小,小車行駛得近

四、連線題(每條1分,共4分)

把下面的物體及其主要運動方式進行連線

滑動秋千

滾動滑滑梯

振動敲鼓

擺動滾球

五、讀圖題(每個2分,共4分)

如圖所示彈簧秤,彈簧秤下端物體A處于靜止,物體A受到的

重力是—牛頓。如果彈簧秤下端受到拉力為3.6牛頓,在圖中

標出指針的位置。

六、實驗探究(每空1分,共11分)

關于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光滑程度是否有關的實驗

(1)實驗必須具備的天同條件

(2)實驗必須具備的相同條件

(3)實驗過程:

①把小車放在的表面上,用彈簧秤拉動小車,測出—

②把小車放在的表面上,用彈簧秤拉動小車,測出摩擦

③反復做幾次并記錄、比較。

(4)實驗現象:

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

(5)實驗結論: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物體間接觸面粗糙,

摩擦力0

七、問答題(共15分)

1、聯系實際說說摩擦刀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4分)

2、要使設計的橡皮筋動力小車動力更強,你有什么好辦法?如果出現了小車車

輪原地打轉的情況你怎么處理?(6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位法國飛行員在一次空戰中,發現座艙里有一只“昆

蟲”在蠕動,他順手抓來一看,竟然是一顆子彈,不禁出了身冷汗。試說子彈

為什么變得毫無殺傷力呢?(5分)

粵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第二單元)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1.動物的生存依賴于,但______的來源和種類并不相同。

2.青蛙等動物的消化系統由______和兩大部分組成。

3.是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動物所吸收。

4.動物通過______來獲取氧氣,維持身體的需要。

5.血液流動的動力由跳動的來提供。

6.動物的一些活動是通過______器官來完成的。

7.魚是用來呼吸的,而鯨魚是通過_______來呼吸的。

8.的主要機能是消化分解食物并從中攝取營養物質。

9.動物的運動器官不同,有的有,能在天上飛翔:有的有或,能

在水中游泳;有的有,能在地上行走、跳躍或奔跑。

二、判斷題,對的打4,錯的打x(每題3分,共21分)

10.動物的體內有專門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物質的器官。()

11.消化腺幫助分解食物,消化道分泌消化液幫助消化食物。()

12.動物為了攝取食物,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所以不斷地生長、運動和維持體溫等生理需

求。()

13.雜食性動物是指動物概以植物為食又以動物為食。?)

14.盡管不同動物的運動方式不同,但它們的運動器官卻相同。()

15.動物全身的各個器官都分布了密集的血管,血液在血管中流動。()

16.動物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是胃。()

三、選擇題(每題3分,共21分)

17.下列動物中靠鯉呼吸的是()

A.鯽魚B.鯨魚C.海豚D.烏龜

18.魚的尾鰭的作用是()

A.平衡B.制動C.控制方向D.沒用

19.空氣進入動物肺中的途徑是()

A.氣管T鼻腔T肺B.鼻腔一氣管一肺C.鼻腔一肺一氣管.D.肺一鼻

腔一氣管

20.動物消化道除了口腔、食道、小腸、大腸等器官外,還有()

A.肝臟。B.血管C.氣管D.胃

21.屬于肉食性動物的是()

A.馬B.兔C.羊?D.虎

22.蠶攝取水分的方式是()

A.直接攝取B.從食物中獲取C.即可直接攝取,又可從食物中獲取D.不需要水分

23.食物經過動物消化器官的順序是()

A.口腔T食道T胃一小腸T大腸B.食道一口腔一胃一小腸T大揚

C.口腔一食道一>胃一大腸一?小腸D.口腔一食道一胃一小腸T肛I1

四、填圖題(每個1分,共6分)

24.填空「

④⑤?

①②③

五、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10分)

25.小欣做了一個探究魚的各個鰭到底起什么作用的實驗,請你幫他完成觀燙記

錄。

(1)捆綁魚的背鰭和臀鰭,魚開始失去平衡,不能保持,開始。

(2)用硬紙板夾住魚的尾鰭,魚前進受,而且不能

(3)捆綁住胸鰭和腹筋,魚失去平衡,發生________o

六、問答題(共12分)

26.請閱讀下面短文,并回答后面的問題。(每題2分,共6分)

你見過螞蟻過河嗎?小小的螞蚊能過河嗎?你不相信吧,螞蟻就是靠“團結

一致''的行為共渡難關的。遇到小河,成片的螞蚊首先在平緩的河灘上互相緊緊

地抱在一起,慢慢地結成一個圓形“蚊球螞蟻越聚越多,蟻球越來越大,然后

慢慢向河里滾去.蟻球大半部分浮在水面上,少半部分泡在水中。因為蟻球借水

勢不斷地滾動,這樣,大家都有機會露出水面進行呼吸。大約半個時辰,蟻球便

會滾過一二十米寬的河面,安全抵達彼岸。

(1)螞蟻借助水勢不斷滾動是為了滿足_______的需求。

(2)“蟻球”能滾過一二十米寬的河面,是利用了水的

(3)小小螞蟻單獨過河是不可能的,但結合成“蟻球”就能滾過一二十米寬的河

面,對此你有何感想?

27.根據你平時的觀察的下列動物的運動記錄表,你可能會得出哪些結論?(每

條2分,共6分)

動物運動方式適應環境運動器官是否需要能量

獵豹奔跑或行走陸地四肢需要

鯽魚游泳水中鰭需要

鷹飛行空中翼需要?

(1)(2)(3)

粵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第一單元)

一、填空題

1.白蘭和銀杏屬于,月季和茉莉屬于O

2.酢漿草和狗尾草屬于植物,葡萄和爬墻虎屬于植物。

3.睡蓮和荷花屬于植物。

4.地球上植物的種類繁多,就是“植物的博物館

5.為了使各種植物適應本地生長條件,常常將植物分區種植。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