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703-2010 美國白蛾綜合防控技術與規程_第1頁
DB11 T 703-2010 美國白蛾綜合防控技術與規程_第2頁
DB11 T 703-2010 美國白蛾綜合防控技術與規程_第3頁
DB11 T 703-2010 美國白蛾綜合防控技術與規程_第4頁
DB11 T 703-2010 美國白蛾綜合防控技術與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案號:XXX-XXXXDB11北京市地方標準DB11/T703—2010美國白蛾綜合防控技術規程TechnicaIcodeofpracticeformanagementofHyphantriacunea(Drury)2010-03-09發布2010-07-01實施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2 2 3 4 4 5 6附錄A(資料性附錄)美國白蛾幼蟲期調查表 7附錄B(資料性附錄)北京地區美國白蛾危害植物種類 8附錄C(資料性附錄)美國白蛾蛹期調查表 附錄D(資料性附錄)美國白蛾成蟲期調查表 附錄E(資料性附錄)殺蟲燈安裝使用說明 附錄F(資料性附錄)性誘劑使用方法 附錄G(資料性附錄)美國白蛾卵期調查表 附錄H(資料性附錄)美國白蛾發生期與物候關系表 附錄I(資料性附錄)產地檢疫調查表 附錄J(資料性附錄)仿生型藥劑及其參考用量 附錄K(資料性附錄)植物源殺蟲劑及其參考用量 為提升美國白蛾綜合防控技術水平,規范管理,科學指導美國白蛾監測、檢疫和防治工作,提高防控工作質量和成效,保護北京地區林木資源和生態環境安全,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市林業保護站。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陶萬強、關玲、李繼磊、潘彥平、薛洋、王金利、閆國增、劉寰、陳超、趙京1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LY/T1681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及成災美國白蛾Hyphantriacu屬鱗翅目Lepidoptera燈蛾科Arctiidae,又名網幕毛蟲、美國白燈蛾、秋幕毛蟲、秋毛蟲、秋幕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forestquarantinep對其受威脅的地區具有潛在經濟重要性,但尚未在該地區發生,或雖已發生但分布不廣,并進行官在生物學、生態學、生理學基礎上,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和科學調查方法,觀察美國白蛾種群動態規根據美國白蛾危害程度、發生面積、林分用途、工程區所處的地理環境,將治理區劃分為除治區、監控區、保護區3個類型區,實施分區治理。發生集中連片,局部地區疫點密集,雖經歷年防治仍不斷發生。25.1發生(危害)程度按照LY/T1681執行,當有蟲株率為0.1%~2%、2.1%~5%和5.1%以上時分別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以上發生(危害)程度。調查幼蟲及網幕情況等,每3d~5d調查1次,調查結果填入美國白蛾幼蟲期調查表,調查表內容每年開展3次普查,時間分別為:第一代幼蟲5月上旬~7月上旬;第二代幼蟲7月中旬~8月下旬;第三代(越冬代)幼蟲8月下旬~11月上旬。第一代幼蟲重點普查樹冠下方,第二、三代重點普查樹冠中部及上部。蛾易發區,每3d~5d普查一次。在樹皮縫、墻縫、屋檐下、石塊下、磚頭瓦塊下、土中等處調查蛹數量、天敵寄生情況等,調查結果填入美國白蛾蛹期調查表。調查表內容見附錄C。每年4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上旬~越冬代成蟲4月上旬~6月下旬;第一代成蟲7月上旬~8月中旬;第二代8月中旬~10月上旬。4月上旬~10月下旬,設置性誘劑誘捕成蟲,監測成蟲發生動態。性誘劑使用方法參見附錄F。3根據蟲情實際,可增設臨時監測點調查。調查方法見6.2.3.3和6.2.3.4。在成蟲羽化高峰期(越冬代成蟲羽化高峰為5月上旬,第一代成蟲羽化高峰為7月中旬,第二代成蟲根據美國白蛾各蟲態的發育起點溫度、有效積溫和當地近期的平均氣溫預測值,預測下一蟲態的發N—各蟲態歷期;K—有效積溫;4P0—調查時的蟲口基數;f—雌成蟲數;m—雄成蟲數;a—卵死亡率;b—幼蟲死亡率;d—成蟲生殖前死亡率。應按5.1規定的發生(危害)程度標準進行預測。代表法預測發生面積,具體計算方法見公式(4):8.2.1檢查寄主植物活體、植物性包裝材料(含鋪墊物、遮蔭物、新鮮枝條)表面是否有成蟲、卵8.2.2檢查裝載容器、運載工具、植物性鋪墊材料(含鋪墊物、遮蔭物、新鮮枝條)、木材(原木)或樹皮開裂處等是否有成蟲、卵、幼蟲、蛹、排泄8.3.1對于檢出的幼蟲網幕、蛹、成蟲、卵8.3.2藥劑噴霧處理染疫的苗木、包裝材料8.3.3對于數量大又不便拆開的應檢物,采用溴甲烷熏蒸處理,在15℃~20℃溫度下用藥20g/m3,a)加強蟲情監測,掌握害蟲發生動態;b)由外向內逐步低蟲口密度,減少有蟲株率,壓縮發生范圍,拔除疫點;c)使用病毒制劑等生物型藥劑和滅幼脲類仿生型藥劑,抓住關鍵環節,重點做好第一代美國白蛾d)保護和利用天敵,釋放周氏嚙小蜂,增加天敵種群數量,形成種群自然控制力。a)布控性誘劑和殺蟲燈,提高蟲情調查、預報的準確性。b)定人、定點和定期進行監測和普查,及時掌握疫情動態,科學除治。5在全面實施監控和檢疫的基礎上,營造多樹種混交林,提高林分的持續控災能力。發現網幕后,先噴藥處理被害木及附近區域,然后用高枝剪將網幕連同小枝剪下,就地集中燒毀或m處,誘集幼蟲化蛹,化蛹期結束后,解下草把就地集中燒毀適用于防治3齡前的美國白蛾幼蟲,最佳制劑使用濃度為蘇云金芽孢桿菌(Bt(4×106IU/ml)和HcNPV (1×109PIB/ml)混配的復合殺蟲劑,進行人工地面噴霧或飛機噴霧防治。地面常量防治0.15kg/hm2~陰天全天使用,避免陽光直射;不得與酸類或堿類物質混合。10.2.2釋放白蛾周氏嚙小蜂chouioiaCuneayang在美國白蛾老熟幼蟲末期和化蛹初期,釋放白蛾周氏嚙小蜂,寄生老熟幼蟲和蛹:a)放蜂量:白蛾周氏嚙小蜂與美國白蛾蛹(幼蟲)的比例為3:1。根據調查網幕中白蛾的幼量,求出平均值,再根據普查時查得的一個地區的總網幕數,得出總發生量×3,即為需要的b)放蜂時間:美國白蛾老熟幼蟲期和化蛹初期各放蜂1~2次,放蜂時間間隔7d~10d。宜選擇天積內放蜂量的多少,布置放蜂點,點與點水平之間的水平距離應在50m以內。適用于4齡前的幼蟲噴霧防治。仿生型藥劑及參考植物源殺蟲劑適用于各齡期幼蟲防治。植物源殺蟲劑及其參考用治:a)防治時間:第一代幼蟲在5月上旬至5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蟲在7月中下旬,第三代(越冬代)幼蟲在9月上中旬;6c)作業要求:防護林帶、村莊、行道樹、片林及河岸護堤林飛行高度距樹冠為3m~5m,山區為10m~12m,復雜地區和城市上空為15m~18m;飛機噴灑霧滴不低于15滴/cm2;作業區使用GPS定位,誤差不得超過10%。成災區或遇突發事件應急時應使用化學防治方法。使用4.5%氯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噴霧防4月上旬~5月下旬卵4月下旬~5月中旬5月上旬~5月中下旬人工剪除網幕,飛防和地防蛹人工挖蛹,解草把并集中銷毀6月上旬~7月下旬卵人工剪除網幕,飛防和地防蛹8月中旬~8月下旬人工挖蛹,解草把并集中銷毀8月上旬~9月下旬卵人工剪除網幕,飛防和地防9月下旬~10月中旬蛹10月下旬~翌年4月人工挖蛹,解草把并集中銷毀藥劑噴灑后第3d和第5d各檢查1次。應按每50hm2不少于2塊、每100hm2不少于5塊、每500hm2不少于15塊設置標準地。每塊標準株20~40株,調查防治前后的活蟲數,檢查方法參照6.2。 7調查地點:區縣(分區)鄉鎮(林班)村(小班)標準地面積(hm2):代表面積(hm2):天氣:晴□陰□雨□溫度(℃)濕度8AcermonoMaxim.AcernegundoL.AcertruncatumBge.AesculuschinensisBge.AilanthusaltissimaAwingleAlbiziajulibrissinDurazz.AmorphafruticosaL.BetulaplatyphyllaSuk.BrassicapekinensisRupr.Broussonetiapapyrifera(L.)vent.Buxussinica(Rehd.etwils.)chengexM.chengcampsisgrandiflora(Thunb.)Loisel.ExK.Schum.catalpabungeic.A.Mey.cercischinensisBge.clerodendrontrichotomumThunb.cornusalbaL.cornuswalteriwanger.cotinuscoggygriaScop.var.cinereaEngl.crataeguspinnatifidaBge.cucurbitamoschata(Duch.)poir.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DioscoreaoppositaThunb.柿DiospyroskakiL.f.DiospyroslotusL.Eucommiaulmoidesoliv.Euonymusalatus(Thunb.)Sieb.FicuscaricaL.Firmianasimplex(L.)wrig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FraxinusL.GinkgobilobaL.Glycinemax(L.)Merr.HelianthusannuusL.HelianthustuberosusL.HibiscussyriacusL.JasminumnudiflorumLindl.9Jasminumsambac(soland.)Ait.JuglansmandshuricaMaxim.JuglansregiaL.koelreuteriapaniculataLaxm.LagerstroemiaindicaL.LonicerajaponicaThunb.LoniceramaackiiMaxim.MagnoliadenudataDesr.MalusMill.桑MorusalbaL.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sieb.etZucc.)planch.parthenocissusuinquefolia(L.)planch.paulowniatomentosa(Thunb.)steud.phaseolusangularis(willd.)phaseolusradiatusL.phaseolusvulgarisL.platanusorientalisL.populusL.杏prunusarmeniacaL.prunuscerasiferaEhrh.f.atropurea(Jacq.)Rehd.prunusL.桃prunuspersicaBatsch.prunuspersica(L.)Batschf.rubra-plenaschneid.prunuspseudocerasusLindl.李prunussalicinaLindl.prunusserrulataLindl.prunustrilobaLindl.pterocaryastenopteraDC.punicagranatumL.pyrusL.QuercusmongolicaFisch.RhustyphinaL.RicinuscommunisL.Robiniapseudoacaciacv.IdahoRobiniapseudoacaciaL.RosachinensisJacq.RosaxanthinaLindl.salixL.sambucuswilliamsiiHancesophorajaponicaL.sophorajaponicaL.var.pendulaLoudsyringaoblateLindl.syringaoblataLindl.var.affinisLingdelsh.TiliamongolicaMaxim.Toonasinensis(A.Juss.)RoemulmusL.vitisviniferaL.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zeamaysL.棗ziziphusjujubaMill.調查地點:區縣(分區)鄉鎮(林班)村(小班)世代:越冬代□第一代□第二代□調查時間:年月日調查人:1天氣:晴□陰□雨□;發生防治情況:23456789調查地點:區縣(分區)天氣:晴□陰□雨□代表面積(hm2):平均胸徑(cm):世代:越冬代□第一代□第二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