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質量守恒定律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學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和解決一些化學現象和問題。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進行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養學生定量研究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重點對質量守恒定律含義的理解和運用。
難點從微觀角度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廣口瓶、玻璃棒、酒精燈、氣球、吸管、打磨鐵釘用的砂紙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鐵釘、碎雞蛋殼、稀鹽酸、石灰水等
一、導入新課
一天,福爾摩斯和華生在書房里研究一樁血案。此時,福爾摩斯往大煙斗中裝煙絲,并將煙
斗送入嘴里,點燃煙絲后開始大口大口地吸煙,煙斗上冒出縷縷青煙。華生問:“聰明的福
爾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煙的質量是多少嗎?”聰明的福爾摩斯不假思索地回答:“這容易回
答。青煙的質量等于點燃煙絲前煙斗與煙絲的總質量減去煙絲燒完后留在煙斗中灰燼和煙斗
的總質量。”福爾摩斯認為:青煙的質量等于點燃煙絲前煙斗與煙絲的總質量減去煙絲燒完
后留在煙斗中灰燼和煙斗的總質量。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為什么?在一個化學反應里反
應物的總質量和生成物的總質量又有什么關系呢?
二、推進新課
質量守恒定律
活動與探究一:白磷燃燒
師:觀察下列現象并思考:
(1)白磷的燃燒現象;(2)m(P)+m(O2)=m(P5O5)?
生:(1)白磷燃燒現象跟紅磷燃燒的現象相同。
(2)m(P)+m(O2)=m(P5O2)
即:參加反應的白磷和氧氣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質量。
師:利用上述裝置,將白磷改為木炭實驗是否也可以得到這樣的結果?是否是一切化學反應
中反應物和生成物間都存在以上質量關系?這種質量關系是否具有普遍意義?
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師:觀察實驗現象,并分析比較實驗結果,是否有m(CuSO4)+m(NaOH)=m(Cu(OH)2)+
m(Na2SO4)?
師:根據實驗事實得出:
m(CuSO4)+m(NaOH)=m(Cu(OH)2)+m(Na2SO4)即: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總質量=反應后生
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師: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見課本第92頁
師:1.必須是真正參加反應的物質
2.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
師:為什么化學反應前后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
利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質量守恒的原因
師:這是因為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
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也就是說: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
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
等。
師:質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圍是什么?學了該定律,對我們有什么用?
生: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一切化學反應。可運用定律進行有關的計算,推測一些物質的組成,
解釋一些實驗事實。
師:了解了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我們以電解水為例再從微觀角度來研究一下為什么在化學
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
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請看電解水的微觀過程。
師投影電解水的微觀過程,引導學生歸納出化學變化的實質,并從微觀角度分析質量守恒
定律成立的原因。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
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
第1課時質量守恒定律
內容: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
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原因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原子質量不變
營造探究氛圍,是上好這一節課的前提。教學時,我積極營造了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
探究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在學生與同伴、與教師的交流中獲得了對化學的最真感
受,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第2課時化學方程式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叫化學方程式。
2.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能從化學方程式中了解到有關反應的信息。
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重點什么叫做化學方程式。
難點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課件及相關圖片
一、導入新課
點燃
師:1.你知道:“碳+氧氣――→二氧化碳”這個式子的含義嗎?但是如果是一個不懂漢語
的外國人看到這個式子呢?
2.如何把一個化學反應用一些通用的符號表示出來以便于國際交流呢?
二、推進新課
師:前面我們用文字表達式表示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能給我們一些什么信息?(以碳在氧
氣中燃燒為例講解文字表達式的意義)
點燃
碳+氧氣,\s\do4(反應物))――→二氧化碳,\s\do4(生成物))
生:反應物是碳和氧氣,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應條件是點燃。
師:用文字表示化學反應很直觀,表示出了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但書
寫起來麻煩,且不能表示出各物質之間的量的關系。如何簡便地表示化學反應呢?
師:國際上為了便于交流,化學家采用國際通用的化學方程式來表示化學反應。
化學方程式
1.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例如:碳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就是:
點燃
C+O2=====CO2
師:前面我們學過原子和元素可以用元素符號表示,分子可以用化學式來表示,今天我們又
知道了化學反應可以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那么,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
點燃
O2=====CO2能提供給我們什么信息呢?
生:(1)反應中反應物為碳和氧氣,生成物為二氧化碳,反應在點燃的條件下進行。
(2)該反應中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三者的個數比為1∶1∶1。
(3)表示各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比,如該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比為m(C):m(O2):
m(CO2)=12∶32∶44=3∶8∶11。
2.意義
(1)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2)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質量比。
3.讀法
點燃
師:化學方程式如何讀呢?以C+O2=====CO2為例。
生:(1)宏觀讀法如: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學式應讀成物質的名稱)
(2)微觀讀法如:每1個碳原子和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1個二氧化碳分子。
(3)數量讀法如:每12份質量的碳跟32份質量的氧氣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
師:化學方程式與數學方程式有什么不同?
生:(1)化學方程式中的加號(“+”)和等號(“”)有特定的化學意義:反應物間的“+”
號表示物質間有“反應關系”,即用“+”號相連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故應將“+”
號讀成“與”、“和”或“跟”;生成物間的“+”號表示物質的“并存關系”,即反應后
同時有這樣幾種物質生成,故應將“+”號讀成“和”;“”號則表示“反應生成”和“質
量守恒”的意思,即左邊那些物質“反應生成”了右邊那些物質。例如,化學方程式:CuO
△
+H2=====Cu+H2O應讀成:在加熱條件下,氧化銅與氫氣反應生成了銅和水;而不應讀成:
氧化銅加氫氣等于銅加水。
(2)由于化學方程式中等號(“”)左右兩邊所表示的是物質的轉化關系,故左右兩邊不能
像數學方程式那樣可以倒寫或移項。
第2課時化學方程式
1.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2.意義
(1)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2)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質量比
3.讀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物理下冊 第九章 家庭用電 4 家庭生活自動化、智能化教學設計設計(pdf)(新版)教科版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 2.2網絡改變世界教學設計
- 二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巧設分區出效果 1教學設計 泰山版
- 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第八章-工程量清單計量規則(2018年版)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11 ie üe er教案
- 籌備培訓中心全攻略
-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0 肥皂泡教案
- 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等獎第2課時2課時教案設計
- 2024云南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春季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新發展大學英語聽力教程 2(全新修訂版)答案及聽力原文
- 第6課《現代科技進步與人類社會發展》課件-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
- CO變換工藝發展過程及趨勢
- 北師大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總復習課件(精編版)
- 經濟效益證明(模板)
- 設備檢修登記表
- 高等數學上冊ppt課件完整版
- 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搶救
- 應用型人才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模板)
- 新時期當好社會組織秘書長的若干思考課件
- 太陽能電池的特性完整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