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戰烽火》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課件_第1頁
《內戰烽火》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課件_第2頁
《內戰烽火》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課件_第3頁
《內戰烽火》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課件_第4頁
《內戰烽火》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戰烽火第五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學習目的:掌握全面內戰爆發前后的基本史實:抗日戰爭勝利后,美帝國主義支持國民黨陰謀發動內戰;重慶市談判和《雙十協定》;全面內戰的爆發;轉戰陜北;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一、重慶談判1、電邀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和平難題自學實際內容:1、P88圖,這幅圖中的實際內容發生在什么時之間?美國的做法是什么?美國為什么要這樣做?2、蔣介石邀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真實目的是什么?毛澤東應不應該去談判?為什么冒危險去談判?3、毛澤東赴重慶談判能改變蔣介石發動內戰的既定方針嗎?為什么?《雙十協定》的實際內容?4、全面內戰的爆發的時之間和標志、性質?5、挺進大別山的歷史意義?美國軍用飛機空運國民黨軍隊到內戰前線真實意圖是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并且可以把制造內戰的罪名加在共產黨頭上。蔣介石邀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真實目的是什么?毛澤東應不應該去談判?為什么冒危險去談判?(1)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2)為了戳穿蔣介石的假和平的陰謀毛澤東等赴重慶談判

3、談判情況及結果

談判的時之間、概況及結果

毛澤東赴重慶談判能改變蔣介石發動內戰的既定方針嗎?為什么?

不能。國民黨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的政權,為維護其階級利益,他們必然要反共反人民,堅持獨裁內戰,不可能改變既定方針。想一想既然阻止不了內戰的爆發,毛澤東還應不應該赴重慶談判?談談你的看法。

經過八年抗日戰爭,日本投降以后,中國人民迫切要求重建和平的生活,堅決反對內戰。中國共產黨一貫代表人民的愿望,所以要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同時,去談判還能夠徑直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到了重慶后,在談判桌上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有力的較量,最終達成了有利于人民的《雙十協定》,使我黨在政治上獲得了極大的主動。全面內戰的爆發的時之間和標志、性質中原解放區1946年6月,內戰全面爆發轉戰陜北收集陜北、西北戰場情況挺進大別山收集挺進大別山的時之間、人物、概況、意義等信息1947年夏,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為什么說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入策略進攻的開始?想想看,他們誰說的對?

因為威脅到了國民黨的統治中心。這個作用可真不小!

不對!是因為解放軍開始向國民黨統治區大舉進攻了。國民黨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堅持獨裁內戰。但經過八年抗戰,中國人民迫切要求和平的生活,堅決反對內戰;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的愿望,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民主,揭露和孤立蔣介石,因此,毛澤東冒危險赴重慶談判,在談判桌上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有力的較量,最終達成了有利于人民的《雙十協定》,使我黨在政治上獲得了極大的主動。團結和教育了廣大人民。

挺進大別山的歷史意義1、中共由策略防御轉變為策略進攻,揭開了進攻的序幕。2、嚴重威脅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武漢。挑選題1、1945年,蔣介石邀邀請毛澤東到重慶進行和平談判的目的是:(D)A、討論停戰的難題B、籌備政治協商會議C、爭取國內和平D、準備內戰考考小記者的新聞知識水平2、美蔣發動全面內戰開始于:(

B

)A、1945年8月B、1946年6月C、1947年3月D、1947年夏3、揭開人民解放軍全國性策略進攻序幕的事件是:(C)A、三大戰役的開始B、渡江戰役開始C、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D、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4、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依據地,嚴重威脅了(B)A、南京、上海B、南京、武漢C、武漢、重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