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市六校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遼寧省撫順市六校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遼寧省撫順市六校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遼寧省撫順市六校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遼寧省撫順市六校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高考全部內容。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在古希臘神話中,可以從一些女性人物形象中分析出女性的覺醒意識、權力意識和獨立意識。女性意識是女性作為人,尤其是作為女人的價值的自覺與自信。它立足于女性主體自身的生命體驗和情感認知的精神活動,以女性獨特的方式去感知世界、體驗人生,傳達女性的欲望和訴求,體現了女性對自身經驗與價值的自覺。女性的自我意識是對生命意義、價值存在和身份地位的追求。女性自我意識的代表是美狄亞。美狄亞做出報復行為的主要原因是在愛情關系中遭遇伊阿宋的背叛,但她采取了破釜沉舟的方式進行報復。我們可以從美狄亞的整個故事中看到其在父權社會制度壓迫下的意識覺醒??傮w來看,美狄亞的故事是其女性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的過程,是希臘神話中女性自我意識的深刻體現。當其自我意識因社會制度沒有得到滿足,被他人意識凌駕于自我意識之上時,她會勇敢地去反抗、斗爭,去爭取,去打破性別定位的男性政治文化體系。希臘神話中女性的自我意識,動搖了男性政治的霸權地位,實現了女性社會性別的文化超越。在古希臘神話中,為何會產生女性獨立意識?從社會層面來分析,女性被男性社會化精神不斷影響,兩種力量角逐所帶來的后果是,女性的自我意識被放逐,失去了自我的有力支撐后,外來的強權沖擊會使得女性主體分崩離析,由最初的“自我”轉為“非我”。首先,從阿爾忒彌斯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女性意識中獨立意識的體現。阿爾忒彌斯是月亮女神,“月亮”代表著女性的神性與女性的本能。女性的獨立性是女性化的,并不是迎合社會定義下的女性該具有哪些特質,而是從始至終她只扮演自己的角色,并不是以男性特征為標桿。其次,阿爾忒彌斯的獨立意識還體現在她與眾不同的地位上。她是天父宙斯和泰坦女神的女兒,與孿生弟弟日神阿波羅同屬十二主神,月亮不是借助于太陽的光輝,而是以自身的力量照耀世人。甚至這姐弟誕生的神話也隱含著揭示其獨立性的意向。傳說在阿爾忒彌斯誕生后,她的母親勒托遲遲不能產下阿波羅,最后在阿爾忒彌斯的幫助下,整整九日阿波羅才呱呱墜地,因為這個故事阿爾忒彌斯常被民間奉為接生之神。所以從誕生伊始,阿爾忒彌斯就多方位地展現了她的獨立性與特殊性。希臘神話中的女性意識與女性所處的時代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女性的生命體驗和情感訴求表現出來。希臘神話中,女性對自己的人格和命運的認知與處理方式,她們深層的精神傷痛和內心人格的分裂與沖突,都準確地表達了遠古時期社會沖突的不可調和性和女性意志的堅韌性,以及女性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人格精神力量。(摘編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女性形象與意識、文化體現》)材料二:女性意識指女性以主體的身份實現對自身價值、社會地位和生命本身的自覺認知,將女性還原為與男性地位同等的、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女性同男性一樣,都是獨立的個體。覺醒女性意識,從淺層次來說就是覺醒女性自我意識。在湯顯祖筆下,杜麗娘由于天性受到壓抑、自由受到束縛而感到痛苦,出現了女性的自我意識。杜麗娘出生于官宦世家,父親杜寶是名儒高官,母親是規矩甚嚴的大家閨秀。這樣的家庭注定麗娘從小就會被各種規矩束縛。父親杜寶曾訓斥麗娘說:“你白日睡眠,是何道理?”《牡丹亭·閨塾》一出中麗娘也借訓斥丫鬟說出:“手不許把秋千索拿,腳不許把花園路踏。”不僅如此,這種森嚴的規矩還束縛著人看什么書的內心。女子看什么書,說什么話,想什么事都有著嚴格的界定,稍有出界,便會受到道德上的譴責。這些規矩強行將她們塞入“大家閨秀”的模子,剝離了女性的自我意識,使得女性成為一個個溫順而又慣于自我束縛的玩偶。可人最偉大之處就在于人的思想,對自我的追求是人的本能。麗娘作為一個青春鮮活的少女,雖自小規矩加身,但心中始終保留著對正常生活的渴望。她不盲從長輩的思想,而是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父親杜寶請來的老師陳最良認為《詩經》中的《關雎》一詩講述的是后妃之德,特意將其作為第一課的講授內容,意在教育麗娘要遵守封建社會中的女德。但麗娘卻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首愛情詩。她渴望美好的愛情,但又困于封建道德倫理的枷鎖,因此總是無端地感到煩悶。麗娘作為閨閣小姐,無法接觸外男,便只好借夢境來寄托自己的精神,與書生柳夢梅在夢中定情約會。杜麗娘與柳夢梅的夢中相會意味著麗娘在精神上已經走出了閨閣,跨出了追求自我的重要一步。她勇敢地跨過了封建禮教的界限,她沒有遵從封建社會的女德,沒有對情愛避如蛇蝎,沒有用底層規矩將自己束縛成木頭人。杜麗娘因情而死又因愛而生是全劇的高潮部分,也是她女性意識覺醒的集中體現。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花花草草,她熱愛有生命力的一切事物,是一個沖破舊束縛積極向上的女性形象。杜麗娘身上有著封建社會所不容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反叛精神,這種反叛精神正是她自我意識覺醒的結果,也是她人格魅力之所在。(摘編自《中西方文學中女性意識分析——以杜麗娘與朱麗葉為例》)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女性意識立足于女性主體自身,傳達女性的訴求,體現了女性對自身生命的體驗感和價值存在的關照與追求。B.美狄亞自我意識是在愛情關系中遭遇背叛后逐漸產生的,她勇于反抗男權社會體系,實現了女性意識的引領。C.阿爾忒彌斯的身世和身份,已然賦予了她獨立的特質,從她誕生后幫助母親誕下弟弟,就已經展示了她的獨特性。D.杜麗娘渴望美好愛情,并未被封建社會中的女德洗腦,但也只能將理想寄托在夢中,突出了女性自我意識的缺失。2.下列對材料二的內容理解和論證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杜麗娘的家庭情況,決定了她會被各種規矩束縛,言行舉止都被規定好了,所以她表現出了比其他人更明顯的反抗精神。B.杜麗娘作為一個青春鮮活的生命,她有著對正常生活的渴望,不一味盲從師長,也不懦弱服從,而是勇敢追求自我。C.材料二引用《牡丹亭》中的臺詞,說明了封建禮教的可怕之處,更充分論證了杜麗娘在家中所受到的約束桎梏。D.材料二層次分明,先對女性意識進行解讀,再詳細分析杜麗娘的女性意識的覺醒,最后評價杜麗娘的可貴之處。3.下列選項中,最不能用來支撐材料中關于“女性意識的覺醒”的觀點的一項是()A.美狄亞覺得男女是平等的,當她得知伊阿宋背叛了她時,她選擇了抗爭,當意識到抗爭無果時,則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報復。B.朱麗葉毅然沖破了世仇的藩籬,決定和愛人私奔。在私奔失敗后,愛人服毒已死時,朱麗葉也毫不猶豫地追隨著愛人而去。C.祥林嫂在被婆婆綁走賣給山里的賀老六時,她拼命反抗,叫啞了嗓子,甚至把額頭撞出一個血洞,拼死不愿嫁給賀老六。D.簡·愛面對不平的人生,并沒有在屈辱中沉淪,而是堅信“我是自己的主人”,不斷奮發進取,自信且光明,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4.請結合材料,分析女性意識覺醒的原因。5.請結合材料,概括女性意識具體表現。(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心目中的晉祠蔣殊“忽然間我們才驚異地抓住車窗,望著那一角正殿的側影,愛不忍釋?!钡谝淮卧谝槐緯凶x到這句話時,怦然心動,“那樣魁偉的殿頂,雄大的斗栱,深遠的出檐,到汽車過了對面山坡時,尚巍巍在望,非常醒目?!辨鼓葌扔?,是位于山西太原的晉祠。那是1934年,梁思成與林徽因受朋友費正清夫婦邀請,前往山西汾陽消夏,途中與晉祠不期而遇。一次遇見,念念不忘。于是在汾陽停留月余之后,二人在“心力俱疲,還帶著種種行李什物,諸多不便”的狀況下,還是毅然決定專程去一趟晉祠,“因那一角殿宇常在心目中,無論如何不肯失之交臂”。結果當然沒讓二人失望。走進晉祠后他們發現,“晉祠布置又像廟觀的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樓閣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實像個放大的私家園亭”。讀到文章的那一年,我十七歲,剛剛從鄉村來到省城太原。彼時對太原的認識,只是火車站很漂亮,迎澤大街很寬闊,西山煤炭滾滾,太鋼鋼花飛揚。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文字,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太原。他們與晉祠的初遇之美,吸引著我走進晉祠,去目睹集宏大、神秘、威嚴、典雅、華麗、幽靜于一身的晉祠。晉祠初名唐叔虞祠,為紀念西周時期晉國始祖唐叔虞而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關于晉祠最早的記載出自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睔v史上,多個朝代都曾對晉祠進行過擴建、修繕和重修。晉祠內國寶薈萃,最著名的是“三寶”“三絕”“三匾”。“三寶”為圣母殿、魚沼飛梁、獻殿;“三絕”為周柏、難老泉、宋代彩塑像;“三匾”為“水鏡臺”匾、“對越”匾、“難老”匾。在梁思成、林徽因眼里,圣母殿“尚屬初見”;唐槐周柏“枝干奇偉,虬曲橫臥,煞是可觀”;魚沼飛梁“是我們現在所知的唯一的孤例”……建筑藝術層面之外,晉祠的后面還藏著故事。一座氣勢恢宏的園林,竟源自兩個孩童的嬉戲。《呂氏春秋》記載:周成王即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姬誦,幼年繼位的他與弟弟姬虞關系親密。一天兩人嬉戲時,他從地上拾起一片桐樹葉并剪成“玉圭”狀,笑著對弟弟說:“我把唐地封給你。”后來,姬虞帶著工匠、樂師等龐大隊伍來到三晉大地,成為唐國君王。因排行第三,被稱為唐叔虞。叔虞死后,其兒子姬燮將唐改為晉,追封父親為晉王,并在晉陽西南不遠的懸甕山下、晉水之畔,為父親修建了一座祠宇,便是今天的晉祠。而晉陽,即今天的太原。記得初次來到飽經滄桑的晉祠時,我感慨萬千。當年叔虞來到晉地,興農田、修水利、重農業、親民生,開啟了這片土地的繁盛。兩千多年的時間里,一代又一代晉地人民接力對晉祠進行修建、重建、擴建,讓建筑挺立,讓藝術綻放,讓歷史流傳。晉祠,成為我了解太原的一本大字典。多年后,我接手了一本呈現山西歷史文化的刊物。第一年,就因一篇文章涉及《晉祠之銘并序》碑刻,走進晉祠。對于《晉祠之銘并序》碑刻,梁思成、林徽因當年只有一句簡單的記錄:“唐貞觀碑原石及后代另摹刻的一碑均存,且有碑亭妥為保護?!碑斘覀冏呓?,唐風的華彩氣息撲面而來。那是公元646年,正月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唐太宗李世民回到闊別多年的太原,舊地重游,在晉祠觸景生情,親筆書寫下這篇《晉祠之銘并序》。從文學角度看,《晉祠之銘并序》是盛行于初唐的文辭華麗、氣勢磅礴的駢體文?!稌x祠之銘并序》碑集史學、文學、政治、書法等價值于一體,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今天,在書法界乃至文化界,《晉祠之銘并序》碑廣為人知。今年春天,一位南方朋友慕名來太原。到達后的第一個晚上,她便先行游覽了酒店附近的汾河公園,并大贊汾河水之柔之美。我只回復了她一句:明天,帶你去晉祠。果真,站在晉祠水母樓一側的臺駘廟前,她贊嘆不已。她這才知道,遠古時期的太原是一片汪洋。關鍵時刻,治水官臺駘挺身而出,通過“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永久留下“臺駘治汾”的美名,并開創了一座日后叫作“太原”的城市。離開臺駘廟,走過豫讓橋,這位南方朋友強烈要求再看看汾河水。臺駘治理過的汾河水,流傳于歷史故事里的汾河水,早已遠去。從1998年至2021年,太原歷經二十三年,完成了四十三公里長的城區全部汾河段治理,并建成了汾河公園。如今,汾河公園成為一座4A級景區,成為太原人的網紅打卡地。那天晚上,我領著朋友沿汾河公園自南而北,一路走向一個特別的景點——雁丘園。她說,早聽說“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詩詞來自一對殉情的大雁,卻不知是詩人元好問在太原汾河畔的遇見。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摸魚兒·雁丘詞》,其中的名句流傳千古。元好問在太原遇到大雁,也曾數次游歷晉祠。今日雁丘園,正是依托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所進行的創意設計。古老的晉祠歷經滄桑,直到今天,“那一角殿宇”依然在太原人的心目中。晉祠,令與它相遇的人念念不忘,令與它朝夕相處的太原人成了癡情兒女。(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在十七歲從鄉村來到省城太原時,梁思成夫婦對晉祠的描述吸引了“我”,使“我”走進晉祠去感受它的魅力。B.晉祠最初名為唐叔虞祠,是為紀念西周時期晉國始祖唐叔虞而建造的,其背后的故事十分豐富且意義深遠。C.《晉祠之銘并序》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晉祠觸景生情后親筆書寫,此碑集多種價值于一身,是難得的珍品。D.為了把汾河公園建成國家4A級景區,太原歷經二十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十三公里長的城區全部汾河段的治理工程。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心目中的晉祠”為標題,直接點明文章的寫作對象,統領全文內容,同時也引起讀者好奇,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B.文章介紹晉祠的過程中,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比如,將晉祠比作一本大字典,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晉祠豐富的歷史文化。C.文章講述了一系列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傳說,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也使讀者能夠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晉祠。D.文章結尾段運用對比的手法,主要是為了表達“我”對晉祠的喜愛和贊美,另外也體現了晉祠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影響。8.文章中多次提到梁思成與林徽因對晉祠的評價和感受,請簡要分析這些內容在文中的作用。9.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晉祠的歷史、建筑、文化等,請結合文本內容,談談晉祠在這些方面的獨特價值。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李陵論何去非善將將者,不以其將予敵;善為將者,不以其身予敵。主以其將予敵,而將不辭,是制將也;將以其身予敵,而主不禁,是聽主也。故聽主無斷,而制將無權,二者之失均焉。漢武召陵欲為貳師①將輜重也,而陵惡于屬人,自以所將皆荊楚勇士、奇才、劍客,愿得自當一隊,以步卒五千涉單于庭,而無所事騎也。夫所謂騎者,匈奴之勝兵長技也。廣澤平野,奔突馳踐,出沒千里,非中國步兵所能敵也。以匈奴之強兵騎之眾居安待佚為制敵之主。而吾欲以五千之士,擐甲負糧,徒步深入,策勞麾憊,為赴敵之客。是陵輕委其身以予敵矣。而漢武不之禁也,乃甚壯之,而聽其行。上無統帥,而旁無援師,使之窮數十日之力,涉數千里之地,以與敵角而冀其成功。陵誠勇矣,雖其所以摧敗,足以暴于天下,卒以眾寡不敵,身為降虜,辱國敗家,為天下笑者,是漢武以陵與敵也。故曰:二者之失均焉。(選自《何博士備論》,有刪改)材料二:李陵論白居易《論》曰:“忠、孝、智、勇四者,為臣、為子之大寶也?!惫使胖樱钜灾苄?,茍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漢李陵策名上將,出討匈奴,竊謂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虜非勇,棄前功非智,召后禍非孝,四者無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噫!墜君命,挫國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為俘虜,不可以言勇;喪戰勛于前,墜家聲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禍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為比,又何謬歟!且會稽之恥,蠡非其罪,魯國之羞,沫必能報,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茍免而微軀,受制于強虜,雖有區區之意,亦奚為哉?夫吳齊者,越魯之敵國;匈奴者,漢之外臣,俾大漢之將,為單于之擒,是長寇讎辱國家甚矣。況二子雖不死,無陵生降之名;二子茍生降,無陵及親之禍。酌其本末,事不相侔③,而陵竊慕之,是大失臣子之義也。故非其義,君子不輕其生;得其所,君子不愛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選自《白氏長慶集》,有刪改)[注]①貳師:漢武帝命李廣利到大宛國的貳師城(現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城)取良馬,所以委任李廣利為貳師將軍。②逭(huàn):逃避。③侔:相等。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以匈奴A之強B兵騎C之眾D居安E待佚F為制G敵之主。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制,受制于人,與《過秦論》“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中的“制”用法不同。B.當,統領、掌管,與《六國論》“當與秦相較”中的“當”詞義不同。C.于,介詞,表對象,與《五代史伶官傳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中的“于”用法不同。D.微,降低,與《燭之武退秦師》“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微”詞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漢武帝召來李陵,想讓他為貳師將軍李廣利負責輜重糧草的運輸,但是李陵討厭被他人領導,想獨立掌管一支軍隊。B.在廣大草地與平曠的原野上,奔跑、沖擊、馳騁、踐踏,在千里之內隨時出沒,這不是中原的士兵所能抵擋的。C.范蠡在越國戰敗后力圖興復,曹沫在魯國被齊國侵損侮辱后討回損失,二者都是保存性命以圖后效,李陵也是這樣的人。D.吳國、齊國,是越國、魯國的敵國,匈奴是漢朝的外臣,作為大漢的將軍被單于活捉,助長了敵人的氣焰,侮辱了國家。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而漢武不之禁也,乃甚壯之,而聽其行。(2)而陵竊慕之,是大失臣子之義也。14.對于李陵戰敗被俘一事的歸咎,白居易與何去非評價的側重點有何不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贈闕下裴舍人①錢起二月黃鶯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長樂②鐘聲花外盡,龍池③柳色雨中深。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獻賦④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對華簪?!咀ⅰ竣偕崛耍夯实凵磉叺穆毠?,過問機密大事,權力范圍很大。②長樂:西漢宮殿名。③龍池:唐玄宗日常起居處。④獻賦:西漢時司馬相如向漢武帝獻賦而被進用。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點明時節、地點、天氣,長安城皇宮禁院密云不雨,一飛翔的黃鶯打破了這沉悶的氛圍。B.頷聯視聽結合,描寫長樂宮的鐘聲及龍池旁的楊柳,“盡”“深”二字看似平常卻形象面精工。C.頸聯中的“日”即太陽,象征君王,類似用法如李白的“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D.尾聯寫自己頻頻干謁而依然不遇,仕途不順,年華衰老,十分愧對裴舍人的賞識,盡顯卑微。16.這是一首投贈詩,是作詩人落第期間所作,獻詩給在朝姓裴的中書舍人,希望裴舍人給予援引。詩人是如何表達這種愿望和情感的?請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秦觀《鵲橋仙》中,贊嘆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會勝過人間無數次相聚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剛讀到《孟子·盡心下》中的“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兩句,想起近期學過的《屈原列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認為司馬遷的這兩句也是贊揚屈原的著作“言近旨遠”。(3)王老師在語文課上講解“側面烘托”的表現手法,他從唐宋詩文中舉出運用側面烘托的手法來表現音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⒄Z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戲,是詩、詞之后“最中國”的抒情方式,蘊含著中國人特有的認知、思維、記憶、表達和交流、互動方式。本真意義上的中國戲,要突破舞臺上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戲劇理論范式,用中國戲曲自有的語匯去理解它的獨特之處。以前的大村小鎮、市井碼頭,很多人都會唱昆曲,甚至在冀中一帶的農村都有三四十個左右的昆弋班社,昆曲對農民非常熟悉,老太太都能看出演員偶爾戴錯的盔頭。清代康乾年間,有個說法是“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收拾起”和“不提防”都是昆劇中的曲詞。七八十年前,乃至更早以前,戲,是那時人文化基因序列中的一段染色體;人是“活”在戲中的,戲,是人生命的一部分。過去的人們看戲時不僅是觀眾,更是“參與者”,戲曲與他們的整體生命經驗息息相關。18.文中有加點的詞“要突破”,請說說它和“突破”相比,語意上有什么不同。19.標點符號有表情達意的功能,引號尤其如此。文中有兩處畫橫線部分,請分析相關詞語加了引號后的表情達意。2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分別指出病因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稍鰟h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記者:①?____②_____?潘魯生:20世紀80年代初我開始到民間去調查采風。記得1981年暑假到山東煙臺的石島、大漁島寫生時,看到當地漁民貼在窗戶上的窗花特別生動鮮活,還有日常生活用的大魚盤,十分喜歡,收集了一些回去作為創作素材。后來,我利用寒暑假時間陸續考察了山東還有安徽等地的民間工藝品。工作以后,在王朝聞等師長的鼓勵下,我進一步走上了民間藝術調查研究和搶救保護之路。我于1990年完成了第一部專著《論中國民間美術》。老一輩文藝家王朝聞在序言中寫道,該書的出版“有利于消除民族文化虛無主義的消極影響”。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自那時起,自發的田野考察逐漸轉化為守護民族民間文化的自覺行動,調查采風的范圍也逐漸由山東擴展到全國。民間藝術向善向美的理想和老一輩文藝家的鼓勵都給予了我堅定的力量。記者:③?潘魯生:藝術就像生活長河中泛起的浪花。從人民的生活和實踐中汲取創作營養,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基本路徑。“到民間去”民藝展中《魯班線》等系列作品,就是受民間木工工具墨斗的啟發創作的。21.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到民間去——潘魯生民藝展”,該展覽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教授的民藝收藏、民藝研究與藝術創作的作品為主體。記者專訪了潘魯生,請概括一下記者提出的三點問題的內容,要求每點不超過15字。22.下列句子中的“就是”與文中畫波浪線的“就是”,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雖然這件事有難度,但我會給你辦,你放心就是了。B.就是,就是,大家的意見與建議與我的想法一致。C.我就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他做沒做我還不清楚?D.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紅學家王蒙曾言:林黛玉的最感人的葬花詩卻反而使我不滿足。葬花詩句,抽出一兩句,都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但堆到一起,太多,太滿,太重復。詩詞如此,人生亦如是!太多、太滿、太重復,并不是人生的最佳狀態。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語文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高考全部內容。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在古希臘神話中,可以從一些女性人物形象中分析出女性的覺醒意識、權力意識和獨立意識。女性意識是女性作為人,尤其是作為女人的價值的自覺與自信。它立足于女性主體自身的生命體驗和情感認知的精神活動,以女性獨特的方式去感知世界、體驗人生,傳達女性的欲望和訴求,體現了女性對自身經驗與價值的自覺。女性的自我意識是對生命意義、價值存在和身份地位的追求。女性自我意識的代表是美狄亞。美狄亞做出報復行為的主要原因是在愛情關系中遭遇伊阿宋的背叛,但她采取了破釜沉舟的方式進行報復。我們可以從美狄亞的整個故事中看到其在父權社會制度壓迫下的意識覺醒??傮w來看,美狄亞的故事是其女性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的過程,是希臘神話中女性自我意識的深刻體現。當其自我意識因社會制度沒有得到滿足,被他人意識凌駕于自我意識之上時,她會勇敢地去反抗、斗爭,去爭取,去打破性別定位的男性政治文化體系。希臘神話中女性的自我意識,動搖了男性政治的霸權地位,實現了女性社會性別的文化超越。在古希臘神話中,為何會產生女性獨立意識?從社會層面來分析,女性被男性社會化精神不斷影響,兩種力量角逐所帶來的后果是,女性的自我意識被放逐,失去了自我的有力支撐后,外來的強權沖擊會使得女性主體分崩離析,由最初的“自我”轉為“非我”。首先,從阿爾忒彌斯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女性意識中獨立意識的體現。阿爾忒彌斯是月亮女神,“月亮”代表著女性的神性與女性的本能。女性的獨立性是女性化的,并不是迎合社會定義下的女性該具有哪些特質,而是從始至終她只扮演自己的角色,并不是以男性特征為標桿。其次,阿爾忒彌斯的獨立意識還體現在她與眾不同的地位上。她是天父宙斯和泰坦女神的女兒,與孿生弟弟日神阿波羅同屬十二主神,月亮不是借助于太陽的光輝,而是以自身的力量照耀世人。甚至這姐弟誕生的神話也隱含著揭示其獨立性的意向。傳說在阿爾忒彌斯誕生后,她的母親勒托遲遲不能產下阿波羅,最后在阿爾忒彌斯的幫助下,整整九日阿波羅才呱呱墜地,因為這個故事阿爾忒彌斯常被民間奉為接生之神。所以從誕生伊始,阿爾忒彌斯就多方位地展現了她的獨立性與特殊性。希臘神話中的女性意識與女性所處的時代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女性的生命體驗和情感訴求表現出來。希臘神話中,女性對自己的人格和命運的認知與處理方式,她們深層的精神傷痛和內心人格的分裂與沖突,都準確地表達了遠古時期社會沖突的不可調和性和女性意志的堅韌性,以及女性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人格精神力量。(摘編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女性形象與意識、文化體現》)材料二:女性意識指女性以主體的身份實現對自身價值、社會地位和生命本身的自覺認知,將女性還原為與男性地位同等的、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女性同男性一樣,都是獨立的個體。覺醒女性意識,從淺層次來說就是覺醒女性自我意識。在湯顯祖筆下,杜麗娘由于天性受到壓抑、自由受到束縛而感到痛苦,出現了女性的自我意識。杜麗娘出生于官宦世家,父親杜寶是名儒高官,母親是規矩甚嚴的大家閨秀。這樣的家庭注定麗娘從小就會被各種規矩束縛。父親杜寶曾訓斥麗娘說:“你白日睡眠,是何道理?”《牡丹亭·閨塾》一出中麗娘也借訓斥丫鬟說出:“手不許把秋千索拿,腳不許把花園路踏?!辈粌H如此,這種森嚴的規矩還束縛著人看什么書的內心。女子看什么書,說什么話,想什么事都有著嚴格的界定,稍有出界,便會受到道德上的譴責。這些規矩強行將她們塞入“大家閨秀”的模子,剝離了女性的自我意識,使得女性成為一個個溫順而又慣于自我束縛的玩偶。可人最偉大之處就在于人的思想,對自我的追求是人的本能。麗娘作為一個青春鮮活的少女,雖自小規矩加身,但心中始終保留著對正常生活的渴望。她不盲從長輩的思想,而是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父親杜寶請來的老師陳最良認為《詩經》中的《關雎》一詩講述的是后妃之德,特意將其作為第一課的講授內容,意在教育麗娘要遵守封建社會中的女德。但麗娘卻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首愛情詩。她渴望美好的愛情,但又困于封建道德倫理的枷鎖,因此總是無端地感到煩悶。麗娘作為閨閣小姐,無法接觸外男,便只好借夢境來寄托自己的精神,與書生柳夢梅在夢中定情約會。杜麗娘與柳夢梅的夢中相會意味著麗娘在精神上已經走出了閨閣,跨出了追求自我的重要一步。她勇敢地跨過了封建禮教的界限,她沒有遵從封建社會的女德,沒有對情愛避如蛇蝎,沒有用底層規矩將自己束縛成木頭人。杜麗娘因情而死又因愛而生是全劇的高潮部分,也是她女性意識覺醒的集中體現。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花花草草,她熱愛有生命力的一切事物,是一個沖破舊束縛積極向上的女性形象。杜麗娘身上有著封建社會所不容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反叛精神,這種反叛精神正是她自我意識覺醒的結果,也是她人格魅力之所在。(摘編自《中西方文學中女性意識分析——以杜麗娘與朱麗葉為例》)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女性意識立足于女性主體自身,傳達女性的訴求,體現了女性對自身生命的體驗感和價值存在的關照與追求。B.美狄亞的自我意識是在愛情關系中遭遇背叛后逐漸產生的,她勇于反抗男權社會體系,實現了女性意識的引領。C.阿爾忒彌斯的身世和身份,已然賦予了她獨立的特質,從她誕生后幫助母親誕下弟弟,就已經展示了她的獨特性。D.杜麗娘渴望美好愛情,并未被封建社會中的女德洗腦,但也只能將理想寄托在夢中,突出了女性自我意識的缺失。2.下列對材料二的內容理解和論證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杜麗娘的家庭情況,決定了她會被各種規矩束縛,言行舉止都被規定好了,所以她表現出了比其他人更明顯的反抗精神。B.杜麗娘作為一個青春鮮活的生命,她有著對正常生活的渴望,不一味盲從師長,也不懦弱服從,而是勇敢追求自我。C.材料二引用《牡丹亭》中的臺詞,說明了封建禮教的可怕之處,更充分論證了杜麗娘在家中所受到的約束桎梏。D.材料二層次分明,先對女性意識進行解讀,再詳細分析杜麗娘的女性意識的覺醒,最后評價杜麗娘的可貴之處。3.下列選項中,最不能用來支撐材料中關于“女性意識的覺醒”的觀點的一項是()A.美狄亞覺得男女是平等的,當她得知伊阿宋背叛了她時,她選擇了抗爭,當意識到抗爭無果時,則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報復。B.朱麗葉毅然沖破了世仇的藩籬,決定和愛人私奔。在私奔失敗后,愛人服毒已死時,朱麗葉也毫不猶豫地追隨著愛人而去。C.祥林嫂在被婆婆綁走賣給山里的賀老六時,她拼命反抗,叫啞了嗓子,甚至把額頭撞出一個血洞,拼死不愿嫁給賀老六。D.簡·愛面對不平的人生,并沒有在屈辱中沉淪,而是堅信“我是自己的主人”,不斷奮發進取,自信且光明,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4.請結合材料,分析女性意識覺醒的原因。5.請結合材料,概括女性意識的具體表現?!敬鸢浮?.D2.A3.C4.①女性自我意識在男性話語權的背景下被放逐,失去了自我的有力支撐,女性失去自我,這導致了女性深層的精神傷痛和內心人格的分裂與沖突。②女性被束縛在既定的“模子”里,被迫成為溫順的玩偶,女性因自由受到束縛而感到痛苦。因此試圖反抗,女性意識逐漸覺醒。5.①勇敢地反抗、斗爭,打破性別定位的不平等體系,追求自我存在的價值,體現了對傳統束縛的反抗。②不迎合社會定義下女性該有的特質,始終扮演自己的角色,追求自己的獨立性和特殊性,體現了女性的獨立意識。③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生命,沖破束縛,積極向上,追求自己的渴望,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人格精神力量。④女性逐漸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身份地位,追求生命意義,體現了自我意識的覺醒?!窘馕觥俊緦дZ】材料一以美狄亞和阿爾忒彌斯為例,展示了女性在父權社會中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強調了女性對社會性別文化的超越。材料二則通過杜麗娘的形象,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女性意識的覺醒過程,突出了女性對自由和愛情的追求。兩則材料共同揭示了女性意識覺醒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展現了女性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堅韌與反叛精神?!?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突出了女性自我意識的缺失”錯,根據材料二倒數第二段中“杜麗娘與柳夢梅的夢中相會意味著麗娘在精神上已經走出了閨閣,跨出了追求自我的重要一步。她勇敢地跨過了封建禮教的界限……杜麗娘因情而死又因愛而生是全劇的高潮部分,也是她女性意識覺醒的集中體現”可知,杜麗娘在夢中追求愛情意味著她在精神上跨越了封建禮教的界限,體現了她女性意識的覺醒。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材料中相關內容并分析論證方法的能力。A.“所以她表現出了比其他人更明顯的反抗精神”錯,于文無據。材料二中并未提到杜麗娘表現出比其他人更明顯的反抗精神,而是描述了她對正常生活的渴望和勇敢追求自我的精神。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C.祥林嫂的反抗屬于對封建禮教的深信不疑,她堅信“一女不能嫁二夫”的貞操觀,所以才拼死反抗,這不屬于女性意識的覺醒,故最不能用來支撐材料中關于“女性意識的覺醒”的觀點。故選C。【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一提到“女性的自我意識被放逐,失去了自我的有力支撐后,外來的強權沖擊會使得女性主體分崩離析,由最初的‘自我’轉為‘非我’”“女性對自己的人格和命運的認知與處理方式,她們深層的精神傷痛和內心人格的分裂與沖突”。可見,女性自我意識在男性話語權的背景下被放逐,失去了自我的有力支撐,女性失去自我,這導致了女性深層的精神傷痛和內心人格的分裂與沖突。②材料二提到“這些規矩強行將她們塞入“大家閨秀”模子,剝離了女性的自我意識,使得女性成為一個個溫順而又慣于自我束縛的玩偶”“杜麗娘由于天性受到壓抑、自由受到束縛而感到痛苦,出現了女性的自我意識”??梢姡员皇`在既定的“模子”里,被迫成為溫順的玩偶,女性因自由受到束縛而感到痛苦。因此試圖反抗,女性意識逐漸覺醒。【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一中美狄亞遭遇伊阿宋的背叛,面對父權社會制度的壓迫,她沒有選擇默默忍受,而是采取了極端的報復行為。她的反抗行為體現了她對自身價值的追求和對傳統性別定位的不平等體系的反抗。她不愿意被男性意識所凌駕,勇敢地去爭取自己的權利,試圖打破男性政治文化體系對女性的束縛。材料二中杜麗娘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并沒有完全屈服。她對封建社會的女德觀念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盲從長輩的思想。她通過夢境與柳夢梅相會,勇敢地跨過了封建禮教的界限,追求自己的愛情,這是她反抗封建禮教、追求自我價值的集中體現。②材料一中阿爾忒彌斯的獨立意識體現在她始終以自己的神性和本能行事,而不是迎合社會對女性的定義。她的獨立性從始至終只扮演自己的角色。她不借助于太陽的光輝,而是以自身的力量照耀世人。她不迎合社會定義下女性該有的特質,展現了她的獨立性與特殊性。材料二中杜麗娘生活在封建禮教的約束下,但并沒有完全被這種約束同化。她對《詩經》中的《關雎》一詩有自己的獨立理解,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首愛情詩。她保持著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愛情的渴望,追求自己的獨立性和特殊性,體現了女性的獨立意識。③材料一中希臘神話中的女性通過自己的生命體驗和情感訴求,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命運的抗爭。她們在父權社會制度的壓迫下,仍然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人格精神力量。她們對自己的人格和命運的認知與處理方式,以及深層的精神傷痛和內心人格的分裂與沖突,都表達了女性意志的堅韌性。材料二中杜麗娘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人。她對花草等有生命力的事物充滿熱愛,體現了她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她通過夢境與柳夢梅相會,沖破了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自己的愛情和渴望。她的因情而死又因愛而生,展現了她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人格精神力量。④材料一中希臘神話中的女性意識是女性作為人,尤其是作為女人的價值的自覺與自信。這種意識立足于女性主體自身的生命體驗和情感認知,體現了女性對自身經驗與價值的自覺。美狄亞的女性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她通過反抗和斗爭,追求自己的生命意義。材料二中杜麗娘的女性意識覺醒體現在她對自身價值和身份地位的逐漸認識上。她終保留著對正常生活的渴望,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她對《關雎》的理解,以及她通過夢境追求愛情的行為,表明她已經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生命意義,體現了自我意識的覺醒。(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心目中的晉祠蔣殊“忽然間我們才驚異地抓住車窗,望著那一角正殿的側影,愛不忍釋?!钡谝淮卧谝槐緯凶x到這句話時,怦然心動,“那樣魁偉的殿頂,雄大的斗栱,深遠的出檐,到汽車過了對面山坡時,尚巍巍在望,非常醒目。”婀娜側影,是位于山西太原的晉祠。那是1934年,梁思成與林徽因受朋友費正清夫婦邀請,前往山西汾陽消夏,途中與晉祠不期而遇。一次遇見,念念不忘。于是在汾陽停留月余之后,二人在“心力俱疲,還帶著種種行李什物,諸多不便”的狀況下,還是毅然決定專程去一趟晉祠,“因那一角殿宇常在心目中,無論如何不肯失之交臂”。結果當然沒讓二人失望。走進晉祠后他們發現,“晉祠布置又像廟觀的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樓閣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實像個放大的私家園亭”。讀到文章的那一年,我十七歲,剛剛從鄉村來到省城太原。彼時對太原的認識,只是火車站很漂亮,迎澤大街很寬闊,西山煤炭滾滾,太鋼鋼花飛揚。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文字,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太原。他們與晉祠的初遇之美,吸引著我走進晉祠,去目睹集宏大、神秘、威嚴、典雅、華麗、幽靜于一身的晉祠。晉祠初名唐叔虞祠,為紀念西周時期晉國始祖唐叔虞而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關于晉祠最早的記載出自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睔v史上,多個朝代都曾對晉祠進行過擴建、修繕和重修。晉祠內國寶薈萃,最著名的是“三寶”“三絕”“三匾”?!叭龑殹睘槭ツ傅睢Ⅳ~沼飛梁、獻殿;“三絕”為周柏、難老泉、宋代彩塑像;“三匾”為“水鏡臺”匾、“對越”匾、“難老”匾。在梁思成、林徽因眼里,圣母殿“尚屬初見”;唐槐周柏“枝干奇偉,虬曲橫臥,煞是可觀”;魚沼飛梁“是我們現在所知的唯一的孤例”……建筑藝術層面之外,晉祠的后面還藏著故事。一座氣勢恢宏的園林,竟源自兩個孩童的嬉戲。《呂氏春秋》記載:周成王即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姬誦,幼年繼位的他與弟弟姬虞關系親密。一天兩人嬉戲時,他從地上拾起一片桐樹葉并剪成“玉圭”狀,笑著對弟弟說:“我把唐地封給你?!焙髞?,姬虞帶著工匠、樂師等龐大隊伍來到三晉大地,成為唐國君王。因排行第三,被稱為唐叔虞。叔虞死后,其兒子姬燮將唐改為晉,追封父親為晉王,并在晉陽西南不遠的懸甕山下、晉水之畔,為父親修建了一座祠宇,便是今天的晉祠。而晉陽,即今天的太原。記得初次來到飽經滄桑的晉祠時,我感慨萬千。當年叔虞來到晉地,興農田、修水利、重農業、親民生,開啟了這片土地的繁盛。兩千多年的時間里,一代又一代晉地人民接力對晉祠進行修建、重建、擴建,讓建筑挺立,讓藝術綻放,讓歷史流傳。晉祠,成為我了解太原的一本大字典。多年后,我接手了一本呈現山西歷史文化的刊物。第一年,就因一篇文章涉及《晉祠之銘并序》碑刻,走進晉祠。對于《晉祠之銘并序》碑刻,梁思成、林徽因當年只有一句簡單的記錄:“唐貞觀碑原石及后代另摹刻的一碑均存,且有碑亭妥為保護?!碑斘覀冏呓骑L的華彩氣息撲面而來。那是公元646年,正月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唐太宗李世民回到闊別多年的太原,舊地重游,在晉祠觸景生情,親筆書寫下這篇《晉祠之銘并序》。從文學角度看,《晉祠之銘并序》是盛行于初唐的文辭華麗、氣勢磅礴的駢體文?!稌x祠之銘并序》碑集史學、文學、政治、書法等價值于一體,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今天,在書法界乃至文化界,《晉祠之銘并序》碑廣為人知。今年春天,一位南方朋友慕名來太原。到達后的第一個晚上,她便先行游覽了酒店附近的汾河公園,并大贊汾河水之柔之美。我只回復了她一句:明天,帶你去晉祠。果真,站在晉祠水母樓一側的臺駘廟前,她贊嘆不已。她這才知道,遠古時期的太原是一片汪洋。關鍵時刻,治水官臺駘挺身而出,通過“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永久留下“臺駘治汾”的美名,并開創了一座日后叫作“太原”的城市。離開臺駘廟,走過豫讓橋,這位南方朋友強烈要求再看看汾河水。臺駘治理過的汾河水,流傳于歷史故事里的汾河水,早已遠去。從1998年至2021年,太原歷經二十三年,完成了四十三公里長的城區全部汾河段治理,并建成了汾河公園。如今,汾河公園成為一座4A級景區,成為太原人的網紅打卡地。那天晚上,我領著朋友沿汾河公園自南而北,一路走向一個特別的景點——雁丘園。她說,早聽說“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詩詞來自一對殉情的大雁,卻不知是詩人元好問在太原汾河畔的遇見。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摸魚兒·雁丘詞》,其中的名句流傳千古。元好問在太原遇到大雁,也曾數次游歷晉祠。今日雁丘園,正是依托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所進行的創意設計。古老的晉祠歷經滄桑,直到今天,“那一角殿宇”依然在太原人的心目中。晉祠,令與它相遇的人念念不忘,令與它朝夕相處的太原人成了癡情兒女。(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在十七歲從鄉村來到省城太原時,梁思成夫婦對晉祠的描述吸引了“我”,使“我”走進晉祠去感受它的魅力。B.晉祠最初名為唐叔虞祠,是為紀念西周時期晉國始祖唐叔虞而建造的,其背后的故事十分豐富且意義深遠。C.《晉祠之銘并序》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晉祠觸景生情后親筆書寫的,此碑集多種價值于一身,是難得的珍品。D.為了把汾河公園建成國家4A級景區,太原歷經二十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十三公里長的城區全部汾河段的治理工程。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心目中晉祠”為標題,直接點明文章的寫作對象,統領全文內容,同時也引起讀者好奇,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B.文章介紹晉祠的過程中,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比如,將晉祠比作一本大字典,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晉祠豐富的歷史文化。C.文章講述了一系列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傳說,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也使讀者能夠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晉祠。D.文章結尾段運用對比的手法,主要是為了表達“我”對晉祠的喜愛和贊美,另外也體現了晉祠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影響。8.文章中多次提到梁思成與林徽因對晉祠的評價和感受,請簡要分析這些內容在文中的作用。9.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晉祠的歷史、建筑、文化等,請結合文本內容,談談晉祠在這些方面的獨特價值?!敬鸢浮?.D7.D8.①引出晉祠:他們的文字吸引讀者關注晉祠,使讀者對晉祠產生興趣,引出文章下文內容。②增添文化底蘊:作為著名的建筑學家和學者,梁思成與林徽因的評價具有權威性、專業性和代表性,為晉祠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③豐富文章內容:引用他們的觀點和感受,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使讀者從不同角度了解晉祠的魅力。④強化情感共鳴:他們對晉祠的喜愛和贊嘆之情,能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使讀者更容易產生對晉祠的向往和熱愛。9.①歷史價值: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始建于西周時期,見證了多個朝代的興衰變遷,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②建筑價值:建筑風格獨特,擁有“三寶”“三絕”“三匾”等眾多國寶級建筑和文物,展示了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藝和藝術成就。③文化價值:是三晉文化的重要象征,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眾多歷史人物和文化名人相關聯,體現了晉祠在文化傳承方面的重要地位?!窘馕觥俊緦дZ】這篇文章以“心目中的晉祠”為主題,通過作者的個人經歷與歷史故事的交織,展現了晉祠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文章不僅介紹了晉祠的建筑藝術、歷史淵源和文化價值,還通過梁思成、林徽因等名人的視角,增強了晉祠的歷史厚重感。作者巧妙地將晉祠與太原的城市發展、汾河治理等現代元素結合,使晉祠的歷史與現實相互映照,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文章語言優美,敘事流暢,既具有歷史感,又充滿人文情懷,成功地將晉祠的多重價值呈現給讀者?!?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作品內容的能力。D.“為了把汾河公園建成國家4A級景區”錯誤。由“從1998年至2021年,太原歷經二十三年,完成了四十三公里長的城區全部汾河段治理,并建成了汾河公園。如今,汾河公園成為一座4A級景區,成為太原人的網紅打卡地”可知,太原歷經二十三年完成城區全部汾河段治理工程,之后汾河公園成為了4A級景區,并不是“為了”把汾河公園建成國家4A級景區才進行的治理工程。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作品藝術特色的能力。D.“文章結尾段運用對比的手法”錯誤。文章結尾段并沒有運用對比的手法,而是通過描述晉祠歷經滄桑,“那一角殿宇”依然在太原人心目中,以及與晉祠相遇的人會念念不忘,太原人對晉祠的深情,來表達晉祠的魅力以及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影響。故選D。【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①由“第一次在一本書中讀到這句話時,怦然心動……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文字,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太原。他們與晉祠的初遇之美,吸引著我走進晉祠”可知,梁思成與林徽因對晉祠的評價和感受,吸引了作者以及讀者的關注,使大家對晉祠產生興趣,從而自然地引出了文章對晉祠的介紹等下文內容。②作為著名建筑學家和學者,他們具有專業的眼光和權威性。由“走進晉祠后他們發現,‘晉祠布置又像廟觀的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樓閣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實像個放大的私家園亭’”可知,他們對晉祠的評價專業且精準,其觀點為晉祠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晉祠更顯獨特與珍貴。③文中引用他們的觀點如“在梁思成、林徽因眼里,圣母殿‘尚屬初見’;唐槐周柏‘枝干奇偉,虬曲橫臥,煞是可觀’;魚沼飛梁‘是我們現在所知的唯一的孤例’”,從建筑、景觀等不同角度豐富了文章內容,使讀者除了從作者的視角,還能從專業建筑學者的角度了解晉祠的魅力。④從“一次遇見,念念不忘。于是在汾陽停留月余之后,二人在‘心力俱疲,還帶著種種行李什物,諸多不便’的狀況下,還是毅然決定專程去一趟晉祠,‘因那一角殿宇常在心目中,無論如何不肯失之交臂’”可看出他們對晉祠的喜愛和贊嘆之情,這種情感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讓讀者更容易產生對晉祠的向往和熱愛,仿佛能感同身受晉祠的獨特吸引力。【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歷史價值:由“晉祠初名唐叔虞祠,為紀念西周時期晉國始祖唐叔虞而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以及“關于晉祠最早的記載出自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歷史上,多個朝代都曾對晉祠進行過擴建、修繕和重修”可知,晉祠始建于西周時期,從北魏就有記載,歷經多個朝代的變遷,還承載著周成王封唐叔虞等豐富的歷史故事,是歷史的見證者,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②建筑價值:從“晉祠內國寶薈萃,最著名的是‘三寶’‘三絕’‘三匾’?!龑殹癁槭ツ傅?、魚沼飛梁、獻殿;‘三絕’為周柏、難老泉、宋代彩塑像;‘三匾’為‘水鏡臺’匾、‘對越’匾、‘難老’匾”以及“在梁思成、林徽因眼里,圣母殿‘尚屬初見’;唐槐周柏‘枝干奇偉,虬曲橫臥,煞是可觀’;魚沼飛梁‘是我們現在所知的唯一的孤例’”可知,晉祠擁有眾多獨特的建筑和文物,像圣母殿建筑風格獨特,魚沼飛梁是罕見的十字橋梁形式等,展示了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藝和藝術成就。③文化價值:由“晉祠,成為我了解太原的一本大字典”以及文中提及的唐太宗李世民撰寫《晉祠之銘并序》、李白曾為晉祠作詩、元好問游歷晉祠等內容可知,晉祠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眾多歷史人物和文化名人相關聯,是三晉文化的重要象征,體現了其在文化傳承方面的重要地位,承載著三晉大地的文化記憶。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李陵論何去非善將將者,不以其將予敵;善為將者,不以其身予敵。主以其將予敵,而將不辭,是制將也;將以其身予敵,而主不禁,是聽主也。故聽主無斷,而制將無權,二者之失均焉。漢武召陵欲為貳師①將輜重也,而陵惡于屬人,自以所將皆荊楚勇士、奇才、劍客,愿得自當一隊,以步卒五千涉單于庭,而無所事騎也。夫所謂騎者,匈奴之勝兵長技也。廣澤平野,奔突馳踐,出沒千里,非中國步兵所能敵也。以匈奴之強兵騎之眾居安待佚為制敵之主。而吾欲以五千之士,擐甲負糧,徒步深入,策勞麾憊,為赴敵之客。是陵輕委其身以予敵矣。而漢武不之禁也,乃甚壯之,而聽其行。上無統帥,而旁無援師,使之窮數十日之力,涉數千里之地,以與敵角而冀其成功。陵誠勇矣,雖其所以摧敗,足以暴于天下,卒以眾寡不敵,身為降虜,辱國敗家,為天下笑者,是漢武以陵與敵也。故曰:二者之失均焉。(選自《何博士備論》,有刪改)材料二:李陵論白居易《論》曰:“忠、孝、智、勇四者,為臣、為子之大寶也?!惫使胖樱钜灾苄?,茍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漢李陵策名上將,出討匈奴,竊謂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虜非勇,棄前功非智,召后禍非孝,四者無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噫!墜君命,挫國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為俘虜,不可以言勇;喪戰勛于前,墜家聲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禍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為比,又何謬歟!且會稽之恥,蠡非其罪,魯國之羞,沫必能報,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茍免而微軀,受制于強虜,雖有區區之意,亦奚為哉?夫吳齊者,越魯之敵國;匈奴者,漢之外臣,俾大漢之將,為單于之擒,是長寇讎辱國家甚矣。況二子雖不死,無陵生降之名;二子茍生降,無陵及親之禍。酌其本末,事不相侔③,而陵竊慕之,是大失臣子之義也。故非其義,君子不輕其生;得其所,君子不愛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選自《白氏長慶集》,有刪改)[注]①貳師:漢武帝命李廣利到大宛國的貳師城(現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城)取良馬,所以委任李廣利為貳師將軍。②逭(huàn):逃避。③侔:相等。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以匈奴A之強B兵騎C之眾D居安E待佚F為制G敵之主。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制,受制于人,與《過秦論》“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中的“制”用法不同。B.當,統領、掌管,與《六國論》“當與秦相較”中的“當”詞義不同。C.于,介詞,表對象,與《五代史伶官傳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中的“于”用法不同。D.微,降低,與《燭之武退秦師》“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微”詞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漢武帝召來李陵,想讓他為貳師將軍李廣利負責輜重糧草的運輸,但是李陵討厭被他人領導,想獨立掌管一支軍隊。B.在廣大的草地與平曠的原野上,奔跑、沖擊、馳騁、踐踏,在千里之內隨時出沒,這不是中原的士兵所能抵擋的。C.范蠡在越國戰敗后力圖興復,曹沫在魯國被齊國侵損侮辱后討回損失,二者都是保存性命以圖后效,李陵也是這樣的人。D.吳國、齊國,是越國、魯國的敵國,匈奴是漢朝的外臣,作為大漢的將軍被單于活捉,助長了敵人的氣焰,侮辱了國家。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而漢武不之禁也,乃甚壯之,而聽其行。(2)而陵竊慕之,是大失臣子之義也。14.對于李陵戰敗被俘一事的歸咎,白居易與何去非評價的側重點有何不同?【答案】10.BDF11.D12.C13.(1)但是漢武帝卻不制止他,居然認為他十分英勇,聽任他的所作所為。(2)然而李陵卻私下里仰慕他們的行為,這是嚴重地失去了做臣子的道義啊。14.①白居易側重于分析李陵,用身為臣子的忠、孝、智、勇四大原則去一一揭破李陵的文過飾非,認為錯在李陵一人。②何去非側重于分析君臣各自的職責,指責武帝不加判斷,聽任臣子所為;指責李陵不自量力,輕敵而敗;認為君臣二人都有過錯。【解析】【導語】本文從不同角度探討了李陵戰敗被俘的歷史事件。材料一側重于分析漢武帝與李陵在決策上的失誤,認為二者均有責任,強調了“聽主無斷,制將無權”的教訓。材料二則從忠、孝、智、勇的道德標準出發,批評李陵在戰敗后的選擇不符合臣子之義,認為其行為有辱家國。兩則材料互為補充,引發了對君臣責任與個人道德的深刻反思?!?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因為匈奴強勁,騎兵眾多,按兵不動等待敵人疲勞,是戰勝敵人的主要策略?!靶倥畯姟迸c“兵騎之眾”結構一致,意思相近,各自獨立成句,故在B、D處斷開;“居安待佚”是主語,表示一種狀態,為起強調作用單獨成句;“為制敵之主”中“為”是謂語,“主”是賓語,動賓結構完整;故在“為”前F處斷開。故選BDF?!?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受制于人/制服。句意:這是受制于人的將領。/秦國有足夠的力量利用他們的困乏而制服他們。B.正確。統領、掌管/通“倘”,倘若、假使。句意:希望能夠自己掌管一支軍隊。/倘若與秦國較量。C.正確。介詞,表對象/介詞,表被動。句意:我私下認為,他不為國家的事業而犧牲是不忠。/聰明勇敢的人往往被溺愛的事物困擾。D.錯誤。詞義不同,降低/無、沒有。句意:然而李陵茍且偷生逃避死亡降低身份。/假如沒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會走到達今天的。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李陵也是這樣的人”錯誤。根據材料二“且會稽之恥,蠡非其罪,魯國之羞,沫必能報,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茍免而微軀,受制于強虜,雖有區區之意,亦奚為哉”可知,白居易認為范蠡、曹沫是因為各自有原因才不死且能有所作為,而李陵是為了茍且偷生,被強虜所控制,不能和他們相提并論。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漢武不之禁也”,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漢武不禁之也”;“壯”,意動用法,認為……英勇;“聽”,聽任。(2)“竊”,私下里;“慕”,仰慕;“是”,這;“是大失臣子之義也”,判斷句,“……也”表判斷?!?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白居易側重于分析李陵的過錯。材料二“漢李陵策名上將,出討匈奴,竊謂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虜非勇,棄前功非智,召后禍非孝,四者無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以及后面詳細分析李陵與范蠡、曹沫的不同等內容可知,白居易用身為臣子的忠、孝、智、勇四大原則去一一揭破李陵的文過飾非,認為李陵生降于戎虜,喪失了作為臣子應有的氣節和道義,他的行為導致了辱國敗家的后果,主要責任在于李陵自身違背了臣子之義,錯在李陵一人。②何去非側重于分析君臣各自的職責。材料一“善將將者,不以其將予敵;善為將者,不以其身予敵。主以其將予敵,而將不辭,是制將也;將以其身予敵,而主不禁,是聽主也。故聽主無斷,而制將無權,二者之失均焉”以及后面詳細論述漢武帝讓李陵去冒險且不制止,可知何去非認為漢武帝讓李陵率領五千步兵深入敵境,上無統帥,旁無援軍,是將李陵置于死地,把他送給了敵人,指責武帝不加判斷,聽任臣子所為;而李陵輕易地把自身置于危險境地,指責李陵不自量力,輕敵而敗,也是有過錯的;這兩者的過失是一樣的。參考譯文:材料一:善于統領將領的人,不會把他的將領交給敵人;善于做將領的人,不會把自己交給敵人。主上把他的將領交給敵人,他的將領也不拒絕,這是受制于人的將領;將領把自己交給敵人,主上卻不禁止,這是聽任他人的主子。因此,聽任他人的主子沒有決斷,受制于主上的將領沒有權變,這兩者的過失是一樣的。漢武帝召來李陵,想讓他為貳師將軍李廣利負責輜重糧草的運輸,但是李陵討厭被他人領導,自認為所率領的都是荊楚地區的勇士、奇才、劍客,希望能夠自己掌管一支軍隊,統領五千步兵進入單于地界,卻不需要用騎兵。被稱為騎兵的,是匈奴人的優勢兵種和擅長戰術。在廣大的草地與平曠的原野上,奔跑、沖擊、馳騁、踐踏,在千里之內隨時出沒,這不是中原的步兵所能抵擋的。因為匈奴強勁,騎兵眾多,所以按兵不動等待敵人疲勞,是戰勝敵人的主要策略。但是我們卻想憑借五千士兵,身披鎧甲,肩負糧草,徒步深入敵營,鞭策、指揮疲憊的士兵,像是成為趕赴敵營的客人。這是李陵輕易把自己交給敵人。但是漢武帝卻不制止他,居然認為他十分英勇,聽任他的所作所為。在上沒有統帥,在后沒有援兵,讓他們竭盡幾十天的精力,跋涉幾千里,來與敵人角斗卻希望他們能成功。李陵確實是勇敢的,雖然他所打敗的勇力,就足以在天下顯揚,但最終因為寡不敵眾,自己被俘虜成為降將,玷辱國家,敗壞家聲,被天下人恥笑,這是漢武帝把李陵送給了敵人。所以說:漢武帝與李陵二者的過失是相當的。材料二:《論語》說:“忠、孝、智、勇這四個方面,是做臣子、做兒子最珍貴的東西。”所以古代的君子奉行并不斷追尋著這四個方面,一旦失去了它們,就不配做君王的臣子、父母的兒子了。漢代的李陵出任上將,出兵征討匈奴,我私下認為,他不為國家的事業而犧牲是不忠,活著投降匈奴是不勇,放棄先前的功績是不智,招致后來的禍患是不孝,四個方面沒有一個是可以的,因而使自己的宗族滅亡了,可悲??!唉!丟掉國君的使命,挫傷國家的威風,不能夠稱作忠;向匈奴屈服,束手就擒成為俘虜,不能夠稱作勇;喪失戰功在前,不要自己家庭的名聲在后,不能夠稱作智;(只顧)自己免除罪行,而將災禍轉移到母親身上,不能夠稱作孝。他卻引用范蠡、曹沫來自比,又是多么荒謬啊!況且會稽的恥辱,不是范蠡的過錯,魯國蒙受羞辱,曹沫一定會討回損失,這是二位不死的原因。然而李陵茍且偷生逃避死亡降低身份,使自己受制于強敵匈奴,即使他真有拳拳報國之心,又有什么作為呢?那吳國、齊國,是越國、魯國的敵國:匈奴,是漢朝的外臣,作為大漢的將軍,被單于活捉,這是助長敵人(的氣焰)而嚴重地侮辱了國家啊。況且這二位即使不死,也不會有李陵投降的惡名;這二位如果被活捉投降,也不會有李陵延及父母的禍患??疾爝@幾件事的始末,李陵的事與這兩位的事并不相同,然而李陵卻私下里仰慕他們的行為,這是嚴重地失去了做臣子的道義啊。所以不是該做的事,君子不會輕視自己的生命;到了該犧牲的時候,君子不吝惜自己的生命??上О?!李陵不死,就失去了君子該行的正道。所以隴西的士大夫們以姓李而感到慚愧,難道不是這樣的嗎?不是這樣的嗎?(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贈闕下裴舍人①錢起二月黃鶯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長樂②鐘聲花外盡,龍池③柳色雨中深。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獻賦④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對華簪?!咀ⅰ竣偕崛耍夯实凵磉叺穆毠?,過問機密大事,權力范圍很大。②長樂:西漢宮殿名。③龍池:唐玄宗日常起居處。④獻賦:西漢時司馬相如向漢武帝獻賦而被進用。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點明時節、地點、天氣,長安城皇宮禁院密云不雨,一飛翔的黃鶯打破了這沉悶的氛圍。B.頷聯視聽結合,描寫長樂宮的鐘聲及龍池旁的楊柳,“盡”“深”二字看似平常卻形象面精工。C.頸聯中的“日”即太陽,象征君王,類似用法如李白的“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D.尾聯寫自己頻頻干謁而依然不遇,仕途不順,年華衰老,十分愧對裴舍人的賞識,盡顯卑微。16.這是一首投贈詩,是作詩人落第期間所作,獻詩給在朝姓裴的中書舍人,希望裴舍人給予援引。詩人是如何表達這種愿望和情感的?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D16.①首聯、頷聯寓情于景,描繪皇宮禁院內艷麗的春景,暗暗烘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地位,暗示他有援引的能力。②頸聯先用反襯,溫暖的陽光反襯自己仕途窘迫,再用象征,懷抱太陽象征自己對仕途的向往。③尾聯先借典故抒情,用司馬相如獻賦比況自己科舉久久不中,再用“白發”“華簪”形成對比,突出自己與裴舍人地位懸殊的同時,也希望裴舍人援引一把。④通篇表示了一種恭維、求援之意,卻又顯得十分隱約曲折,富麗精工而又不覺其庸俗。【解析】【導語】這首《贈闕下裴舍人》通過描繪長安春景,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悶與對仕途的渴望。詩中“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君王的忠誠與期待。尾聯“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對華簪”則流露出年華老去卻未能得志的羞愧與無奈,情感真摯,意境深遠。【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D.“十分愧對裴舍人的賞識,盡顯卑微”錯誤。尾聯主要是通過對比自己的白發和裴舍人的華簪,感慨自己仕途不順、年華老去,希望裴舍人能給予幫助,而不是愧對其賞識。故選D。【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和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①寓情于景(首聯、頷聯):首聯“二月黃鶯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描繪了二月黃鶯飛上林苑、皇宮禁院在清晨中陰陰沉沉的景象。黃鶯是春天的使者,上林苑是皇家園林,“紫禁”點明皇宮,這些意象營造出一種莊嚴、華麗的氛圍。頷聯“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進一步描寫皇宮內的景象,長樂宮的鐘聲在花叢外漸漸消失,龍池邊的柳色在雨中顯得更加幽深?!扮娐暋薄傲币暵牻Y合,“盡”“深”二字將景色描寫得細膩而生動。詩人通過這些艷麗春景的描繪,暗暗烘托出裴舍人身居皇宮、地位特殊,暗示他有能力幫助自己,委婉地表達了希望得到援引的愿望。②反襯與象征(頸聯):“陽和不散窮途恨”,“陽和”指溫暖的陽光,這里用溫暖的陽光反襯自己身處窮途末路的怨恨,突出自己仕途的不順?!跋鰸h長懷捧日心”,“霄漢”指天空,“捧日心”用象征手法,將自己對君王的忠誠和對仕途的向往比作懷抱太陽,表明自己雖然仕途坎坷,但依然心懷希望,渴望得到君王的賞識和任用,也希望裴舍人能理解并幫助自己實現這一愿望。③用典與對比(尾聯):“獻賦十年猶未遇”,借用西漢司馬相如向漢武帝獻賦而被進用的典故,以司馬相如自比,說明自己也像他一樣努力追求功名,卻久久未能如愿,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科舉不順的苦悶。“羞將白發對華簪”,“白發”代表自己年華老去,“華簪”指代裴舍人,通過兩者的對比,突出了自己與裴舍人地位的懸殊,同時也流露出希望裴舍人能提攜自己,讓自己擺脫困境的心情。④整體特色:整首詩通篇都在表達對裴舍人的恭維和求援之意,但卻沒有直接說出請求幫忙的話,而是通過各種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達,顯得富麗精工又不失文雅,既達到了投贈的目的,又避免了直白的庸俗和諂媚。(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秦觀《鵲橋仙》中,贊嘆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會勝過人間無數次相聚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剛讀到《孟子·盡心下》中的“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兩句,想起近期學過的《屈原列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認為司馬遷的這兩句也是贊揚屈原的著作“言近旨遠”。(3)王老師在語文課上講解“側面烘托”的表現手法,他從唐宋詩文中舉出運用側面烘托的手法來表現音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敬鸢浮竣?金風玉露一相逢②.便勝卻人間無數③.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④.舉類邇而見義遠⑤.舞幽壑之潛蛟⑥.泣孤舟之嫠婦(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逢、邇、幽、壑、嫠、遽。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戲,是詩、詞之后“最中國”的抒情方式,蘊含著中國人特有的認知、思維、記憶、表達和交流、互動方式。本真意義上的中國戲,要突破舞臺上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戲劇理論范式,用中國戲曲自有的語匯去理解它的獨特之處。以前的大村小鎮、市井碼頭,很多人都會唱昆曲,甚至在冀中一帶的農村都有三四十個左右的昆弋班社,昆曲對農民非常熟悉,老太太都能看出演員偶爾戴錯的盔頭。清代康乾年間,有個說法是“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收拾起”和“不提防”都是昆劇中的曲詞。七八十年前,乃至更早以前,戲,是那時人文化基因序列中的一段染色體;人是“活”在戲中的,戲,是人生命的一部分。過去的人們看戲時不僅是觀眾,更是“參與者”,戲曲與他們的整體生命經驗息息相關。18.文中有加點的詞“要突破”,請說說它和“突破”相比,語意上有什么不同。19.標點符號有表情達意的功能,引號尤其如此。文中有兩處畫橫線部分,請分析相關詞語加了引號后的表情達意。2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分別指出病因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答案】18.“要突破”中的“要”字表示必須、需要的意思,突出了對這種行動的迫切需求和重要性;而“突破”的語意較為單一,僅僅表示對某種界限或限制的打破,沒有這種急迫的需求感。19.第一處“最中國”是強調戲作為一種中國獨有的抒情方式,突出了其珍貴性與獨特性;

第二處“活”在戲中,強調看戲已成為當時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達了戲劇對于人們生活的深刻融入和影響。20.①“三四十個左右”成分贅余,刪掉“左右”;

②“昆曲對農民非常熟悉”主客顛倒,改為“農民對昆曲非常熟悉”。

【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詞語語意的能力。原文中提到“本真意義上的中國戲,要突破舞臺上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戲劇理論范式”,“要”表述了作者對這一行動的緊迫要求,認為這是必須采取的步驟,說明了中國戲曲需要從西方戲劇理論框架中解放出來,找到自身獨特的位置和表達方式?!耙黄啤辈粌H僅是在描述一個事實,而是在強調突破這種限制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突出了中國戲曲的獨特價值需要被認知和理解。而“突破”一詞,單純表示對某種界限的打破,缺乏“要突破”那樣的緊迫感和必要性。例如,如果單獨用“突破舞臺上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戲劇理論范式”,雖然也傳達了打破限制的意思,但沒有體現出那種非做不可、勢在必行的迫切執行感。因此“要突破”不僅表達了打破界限的動作,更強調了這種動作的急迫性和重要性。【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標點符號表情達意的能力。第一處使用引號是為了特別強調戲藝術是“中國特色”的抒情方式,使其能夠在眾多抒情方式中脫穎而出,具有明顯的文化代表性,這不僅體現了戲的價值,還能夠突出其在中國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通過使用引號增加了語言的表現力,使讀者能夠對戲這種獨具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有更深刻的理解。第二處使用引號是用來突出“活”的特殊含義,表示戲劇已經深深嵌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用引號使“活”字不僅僅是生活方式的描述,更是強調了戲劇在當時社會的普及程度和重要性。引號突顯出戲曲與人們整體生命經驗的密不可分,使讀者感受到戲劇對古代中國人生活和文化的深遠影響,通過“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