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標準由邢臺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邢臺學院、河北綠景工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僧虎、武延生、牛偉濤、張曉麗、武麗娜、于淑玲、石曉云、尚麗晨臘葉標本制作技術規程本標準規定了植物標本中臘葉標本的采集、制作、保存以及功能作用等相關事宜的規范標準。本標準普遍適用于中國南北地區生長的維管植物,以及在該環境下的標本存放。2定義臘葉標本臘葉標本又稱壓制標本,屬于干制植物標本的一種。采集帶有花、果實的一段植物帶葉枝,或帶花或果的整株植物體,經在標本夾中壓平、干燥后,裝貼在臺紙上,即成臘葉標本,供植物分類學研究使用。3采集3.1采集工具3.1.1室外采集工具剪:有手剪和高枝剪2種,手剪用于剪斷木本或有刺植物,高枝剪用于采集大喬木枝條,較常用的是前者。鐵鎬:用于挖具有深根、塊根、鱗莖、球莖、根莖或石縫中的草本植物。小鏟:用于挖掘草本植物。標本夾:用結實輕韌的木條橫直相間釘成方格板,二塊成一副,一般長約45cm,寬約30cm,供壓制標本使用。也可用輕便小夾板,用膠合板(或鐵絲網)制成,便于攜帶上山采集。此外也可用薄鐵皮或塑料制成的采集筒(箱)和皮革制成的輕便標本夾。采集袋:用于臨時性存放野外采集的植物標本。吸水紙:選用吸水性能好的粗草紙,裁(或摺)為標本夾大小,用以吸收標本中的水份。粗細麻繩和塑料布:粗麻繩用于捆綁夾板,細繩和塑料布用于捆標本及零星物品。野外采集記錄箋:用以記載植物各部分的形態特征,也可另備欄目更詳盡的野外標本記錄冊,記錄該植物的編號、采集地點、采集時間、生境、采集人等信息。標本號牌(號箋用硬紙制成,一端打孔穿線,用于掛在每個標本上,正面記載采集人姓名(或隊名、組名)和采集編號,背面記載采集日期和產地。紙袋:用于保存標本上脫落下來的花、果、葉及采集種子。采集刀:用于刮削樹皮及樹皮上的植物標本。鋼卷尺:測量植物高度和胸徑。廣口瓶及固定液:用于浸制植物的花、果標本。固定液常用75%酒精、福爾馬林液或FAA液(福爾馬林:冰醋酸:50%或70%酒精=5:5:90)。手電筒及蠟燭:用于晚間整理標本和行路照明等。觀察、記錄用品:放大鏡、鑷子、解剖針、鉛筆(帶橡皮)、小刀、工作日記本等。其它:GPS、地圖、地質羅盤、照相機、望遠鏡、海拔表、對講機、口哨。3.1.2室內標本整理、制作及鑒定用品除前述枝剪、標本夾等外,還要準備好臺紙(白硬卡紙)、打孔機、解剖器、裁紙刀、木刻刀(平口)、膠水、毛筆、鉛筆、橡皮、記號筆、直尺、碳素筆、消毒藥品、植物志、植物圖鑒等。3.1.3生活及個人物品火柴或打火機、蠟燭、手套、遮陽帽、雨傘、雨衣、防蚊帽、太陽鏡、水壺、食品、防曬霜、雙肩包,其它生活用品可根據所采集標本的需要和個人需要而定。急救箱:為預防野外人員患病,須攜帶必要的藥品。3.2采集方法3.2.1植物標本采集要求代表性:采集標本首先必須從該種植物有代表性的群體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個體,或其植株上有代表性的枝條。目的性:根據目的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或具該物種典型特征的植株作為采集對象。完整性:除營養器官外,所采集的標本必須具有花或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木本植物剪取帶花或果的25~30cm長的枝條(中部偏上者為宜)。對先花后葉的植物應在同一株上先采花,后采枝葉。雌雄異株植物,應分別采取雌株和雄株,以便研究鑒定。草本植物應采帶根的全草,即要挖取地下部分如根莖、匍匐枝、塊莖或根系等。新、老枝條的葉片特征有差異時,兩者都要采集。木本植物樹皮顏色和剝裂情況是鑒定植物物種的依據,因此應剝取一塊樹皮附在標本上。在剪取藤本植物做標本時,應注意標示其藤本性狀。完好性:盡可能保持所采集標本原有的形態與色澤,不得有任何缺損。對于因離開母株或失水萎蔫過程中花果顏色改變的,應及時記錄其顏色等特征。有條件時,應隨同分別拍攝植物的群體、植株和生殖器官等的特征圖片。采集標本的份數:每種植物一般要采集2~3份,并給以同一編號,每個標本上都要系上號簽。若遇上珍稀、經濟價值高的植物,應多采幾份。有毒植物的采集:采集時做好個人防護,將有毒標本單獨放置,以免污染其它標本,并注意保護環境。3.2.2不同植物材料采集方法草本植物的采集草本植物種類繁多,差別大,采集時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對于矮小的草本植物,應采集帶根的全草。匍匐的草本則要注意不定根和主根,若匍匐枝過長可分段采集,但不能缺少頂端部分。地下莖往往是某些物種的識別特征,對一些具有地下莖的(如鱗莖、塊莖、根狀莖等)的科屬如百合科、石蒜科、天南星科等,地下莖是進行物種鑒定的重要依據。因此,應特別注意采集這些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發現基生葉和莖生葉不同時,要注意采集基生葉。高大的草本植物,采下后可折成V、N或W形,然后再壓入標本夾內;也可選其形態上有代表性的剪成上、中、下三段,分別壓在標本夾內,但要注意編同一采集號,以便鑒定時查對;如有可能,最好拍攝該植物的全形照片,以補標本不足。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面后,很容易纏成一團,可用硬紙板或薄塑料板從水中將其拖出,連同紙板一起壓入標本夾內。木本植物的采集木本植物包括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類。在采集時,首先要選擇生長正常,無病蟲害,有花有果的植株作為采集對象,并在此植株上用枝剪剪取長約35cm左右的小枝。采集時勿用手折,這樣易損傷樹枝,尤其是那些具有豐富纖維的植物,折而不斷,反而會造成枝條變形,導致標本不合格。有些植物,一年生新枝的葉型和老枝的葉型不同,或者新生的葉有絨毛或葉背具白粉,而老葉無毛,如毛白楊的幼葉和老葉不同,因此幼葉老葉都要采集。枝條剪下后,先做簡單修整,去掉過多枝葉。再按標本的要求修整成一定大小,還需將枝條的末端剪成斜口,以便觀察髓部。木質藤本植物還需記載其長度、被纏繞的植物名稱、纏繞方向等。對于葉形變化、攀援器官或其他變態器官等特征也要記載和采集完備。如常春藤,其莖上有附生根,葉為二型(不育枝上的葉為三角狀卵形或戟形,花枝上的葉為披針形)。寄生植物采集除要求采集到其完整植株外,還必須將寄主一同采下。并要分別注明寄主和寄主植物,如桑寄生、列當等標本的采集。蕨類植物的采集蕨類植物的分類依據是孢子囊群的構造、排列方式、葉的形狀和根莖特點等,所以要采集帶有孢子囊和根莖的全株。水生植物的采集采集時如水深可用采集杖或長繩設法采之,以防發生危險。若很柔嫩,撈起后先用濕紙包住,回駐地后置水盆中等到恢復原狀時,用較硬的舊紙托出水面,再置于吸水紙里壓制。有地下莖的,須采一段標示花柄和葉柄著生情況的莖段。3.2.3不同植物器官采集方法根一般需要采集根的標本主要是草本植物,為了標本的完整性,在采集根時,要對不同的根系采用不同的方法,許多特化的根是作為標本鑒定的特殊性狀,因此要注意根的原有性狀的保護。莖特指根莖等特化的莖,也是便于標本的鑒定,要注意采集部分的完整性。葉采集過程中要注意葉的特點、葉序、著生方式等。花花是植物比較脆弱的器官,采集過程中要注意對花的保護,及時處理,以免萎蔫。果實、種子肉質果實要防止其腐爛,干燥的果實種子要保持原有形態特征,不要散落丟失,種子易脫落的要注意用紙袋收集保存。3.2.4采集過程的記錄需要記錄的項目有采集日期、采集地點、采集人、海拔、經緯度、坐標、生長環境、土壤類型、伴生植物等,以便后期采集簽的填寫。3.2.5采集號的編寫及懸掛一般采集號的編寫原則是要包括時間、采集地點(代號)、序號,另外還可以加入采集小組代號,采集人員代號等,根據標本采集目的及標本作用(調查、教學模具等)而定。采集號的掛法原則是不損壞標本、不易脫落、不影響標本形態特點觀察。一般掛在標本中心位置。在同時同地所采的同種植物編號應相同,若對是否同種稍有疑問,應分開編號并加以注明。同號的標本應至少采2份,多則視需要而定。雌雄異株植物應分別編號并標明兩號的關系。盡量在當場填好野外記錄表。野外記錄和標簽號牌需用鉛筆書寫,易于修改。3.2.6采集后處理及保存標本采集后最好盡快壓制,以免標本失水萎蔫,影響后期制作過程中整形固定。若因某些因素導致不能及時壓制,可采用以下方法對所采標本進行短時間保存處理:將標本置于紗網袋或塑料袋(塑料袋要敞口)中,在標本上噴灑適量清水,時刻關注標本,及時補水;如條件允許,可用濕潤的泥土包裹植物根系,盡量不要使根直接暴露在外,等到有時間壓制標本時,應優先處理快萎蔫的標本。3.2.7影像記錄在采集臘葉標本的同時,攝影是對野外其他數據進行采集的一種手段,有時是至關重要的輔助手段,能夠永久記錄植物某一特殊性狀,并能提供生境特征等有用信息。花、果或葉的近攝照片極為有用,特別是用來記錄標本干燥后會失去的細微特征(如顏色、形狀等)。花、果的特寫應足夠大,這樣所需的細微特征才能清晰可見。每一份影像資料都要確保與臘葉標本等材料的信息可以相互索引,做好記錄,標明編號、日期和盡可能精確的地理位置。4壓制4.1標本夾的種類、大小及使用方法(式樣見附錄3)一般采用的標本夾為木制,由若干根木條縱橫交錯排列并固定而成。標本夾的大小選用應根據所采標本而定,以能夠覆蓋全部吸水紙為宜。使用方法是將兩個標本夾將吸水紙及標本加入其中,用麻繩將其捆住,用力不宜過緊,以吸水紙及標本不散落為準。捆扎方法:輕輕跨坐在夾板一端,用系于底板上一側的麻繩先縛住另一端,縛時略加壓力,跨坐端以同等壓力順勢下壓,使內容物前后端高低一致,接著手按已綁前端,將麻繩綁沿對角線綁向另一端的上下夾板,之后換縛另一對角線,最后在蓋板上方打好活結。3~5天后標本開始干燥,并逐漸變脆,這時捆扎不可太緊,以免損傷標本。4.2吸水紙的選擇及裁剪吸水紙應選用吸水性好、但又不會很快濕透的柔軟紙張。其大小要遠大于整理后的標本,用于充分接觸標本,便于吸水,同時保護標本。4.3標本壓制方法4.3.1植物整體壓制原則初步整形除去標本根部攜帶的污泥雜物。剪去多余的枝葉,以免彼此重疊太厚,不易壓平而生霉。但整形時要注意保留其分枝及其葉柄的一部分,保持原有特征。如果葉片太大不能在標本夾上壓制,可從中部刪去全葉的40%,保留葉尖、葉緣、葉基。對于羽狀復葉,可將葉軸一側剪短,保留小葉基部和復葉頂端小葉。對景天科、天南星科等肉質植物,則先用開水殺死。對球莖、塊莖、鱗莖等除用開水殺死外,還要切除一半后再壓制,可促其干燥。標本壓制將標本夾中的一塊作為底板,鋪上5~6層吸水紙,把一份帶有號牌的標本展平于吸水紙上,使標本的葉片展示出正面和反面,其比例大約為2:1,其他部分也盡量要有幾個不同的觀察面。植株超過30cm時,可將其彎成V、N或W形。蓋上2~5層吸水紙,再放另一份標本。放標本時要注意逐個首尾相互交錯擺入,以保持整標本夾標本的平整。當標本到一定高度時,上面多放幾層吸水紙,再蓋上另一塊夾板,用麻繩捆綁,放在通風處晾干。為了避免有些植物的葉片或花果在壓制過程中變色,可將需壓制的標本材料置于真空或低溫環境中壓制。在壓制標本時,各標本最好按順序排列,同時在標本夾上注明標本序號、采集日期和地點。這樣既有利于將來查找,又可以及時發現換紙過程丟失的標本。4.3.2特殊植物器官的處理方法對果實或地下部分(如鱗莖、塊莖等)過大時,可另行烘干、曬干或浸制,但必須給予與標本同一編號。為顯示其內部構造,亦可將其縱切、橫切為厚約1cm的薄片,置標本夾內壓平。肉質多汁的花或果亦可剖為兩半壓干,有關特征另行補充記錄。肉質植物如天南星、蘭科、景天科、馬齒莧科等不易壓干且有繼續生長的可能,可用沸水浸泡0.5~1min以殺死外層細胞后壓制(沸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可能減少褪色)。有些植物的葉干燥后極易脫落(如大戟科、木棉科、松柏類的某些植物),亦可用此法處理。切勿將花浸于沸水。肉質多髓心的莖,可破開后先去其髓部,后壓其一部分,仙人掌類可切取有花果的一面壓,另行補充記錄有關特征。保存肉質花果的方法:用廣口玻璃瓶(磨砂口更佳)作標本瓶,浸液為10%福爾馬林,材料掛上用鉛筆兩面記載信息的號牌(與標本同號)同時浸入,瓶口用白蠟封閉,瓶外另貼標簽,另行編號。封口也可選用凡士林、明膠或松香:二甲苯=1:2。在標本上臺紙后可注明與液浸標本相同編號,以便隨時取出液浸材料解剖。浸液還可選用30~50%酒精加少許甘油,或10%福爾馬林:50~70%酒精:水=1:3:6。4.4翻標本、更換吸水紙的操作技巧本步驟的任務是對號、換紙、整形、墊平。制作高質量的脂葉標本,要求“全、包、平、形”,其中“全”主要看采集質量,與換紙有密切關聯,故換紙是決定制出標本好壞的關鍵。注意事項如下:⑴新壓標本當晚換干紙1~2次。在第一次換紙時要查驗采集號是否與野外記錄一致。換紙時進行整形:小心松開密集、折疊的枝葉、花等,攤平葉子,把一部分葉子翻轉(以便上臺紙后隨時觀察葉背特征疏剪多余枝葉,將脫落或多余的花、果及葉子裝入紙袋(記載上同一編號并緊隨標本)。此時標本壓軟易于整理,若到快干整理則易折斷,而且此時標本水份多,勤換紙可免變色漚腐、落葉,因此第一次換紙至為關鍵。⑵第二天以后每天至少換一次干紙,每份標本所需干紙數量視情況而定,但要注意墊平以免標本失形,換出濕紙曬干(或烤干、烘干、晾干)后重復使用,最好乘紙熱時換標本,速干有利保色。⑶柔軟、纖薄的標本換紙時易于褶皺和損壞,需小心操作,可于紙覆上標本后連其底下濕紙一起翻轉,將濕紙翻倒上側,然后掀去濕紙,這樣可使其完全平展而不易損壞。⑷換紙后把標本夾捆緊,可置陽光直射或近微火烘烤促其速干,但切忌直接烘干或曬干標本以免標本卷縮。⑸3~5天后,標本稍干,標本夾勿夾太緊以免標本折壞,大約一周左右可完全干燥。判斷標本干燥與否主要依靠經驗,一般檢查枝與果是否干燥可知大概。若標本舉起時各部分堅挺,小枝變脆易折斷則表明已干,可抽出。未干標本繼續換紙至全干。⑹換紙時要細致檢查,勿遺漏和丟失標本。標本在壓制過程中形態往往有所變化,在換紙過程中注意觀察植物各器官形態和顏色的變化,以利于積累標本壓制經驗,如山礬科山礬屬植物的葉在壓干時會從綠色變為黃色,威靈仙、黑面神、黑老虎的葉壓干后變為黑色。5上臺紙5.1卡紙的選擇及裁剪(式樣見附錄2)一般選用硬卡紙,輕便且易裁剪,通常大小為39*27cm,若所做標本過大或偏小可適當裁剪,但最好統一標準。5.2蓋紙的選擇及裁剪(式樣見附錄2)蓋紙適用于保護標本,防止摩擦損壞以及覆蓋塵土,其長度稍長于臺紙,以便粘貼于臺紙上。5.3制作方法5.3.1標本的裁剪整形及固定擺放將植株以自然生長狀態擺放在臺紙上,盡量保證“根下尖上”的原則,可擺成V、N或W形,要預留出貼標簽的位置,即臺紙的左上角和右下角。若植株太大或部分損壞,不適合上臺紙時,可根據生長情況去掉損壞部分或將損壞部分,去掉后將留下的部分根據自然生長狀態拼成一個完好植株,如對生葉植株去葉時要去一對,拼成完好植株時保留植株的特征。若植株部分露出臺紙,可微微移動或扭動枝條使植株全部在臺紙上。若是草本植株可剪去過長的支撐徑但一定要保留根和莖尖。固定枝時采用寬約0.5cm的紙條,固定時紙條的個數以植株不可大范圍移動為準。首先確定紙條位置,若枝條粗則在兩側劃痕,若枝條細則可劃一條痕,放下植株,將劃痕捅透,劃痕不可過長略寬于紙條為宜。將紙條從枝條的一側穿過包住枝條從另一側穿出,在臺紙的背面將紙條固定,紙條兩側留下的長度以3-5cm為宜。若根莖分離,固根時要保證橫向根要放在底部,普通根放在旁邊略下的位置。將葉子用膠水固定在臺紙上,膠水不可過多,過多不利于保存。不可過少,過少時間久了會脫落。固定過程中大葉必粘,小葉選擇性粘,要保證葉子不可過多重疊在一起,個別重疊可以接受。葉子要保證至少有一個背面,若不方便扭動可將葉子取下后重新粘上去。脫落的小葉子可用蓋紙做一個小紙包粘在臺紙的右上方。用膠水將花粘在臺紙上,盡量不改變其原有形狀,如果花較大最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