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果品++野生酸棗改接大棗生產技術規程FDIS_第1頁
綠色果品++野生酸棗改接大棗生產技術規程FDIS_第2頁
綠色果品++野生酸棗改接大棗生產技術規程FDIS_第3頁
綠色果品++野生酸棗改接大棗生產技術規程FDIS_第4頁
綠色果品++野生酸棗改接大棗生產技術規程FDIS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B31DB1302唐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DB1302/T395—2014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唐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本標準由唐山市林業局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唐山市林業局、遷西縣林業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艷萍、董福香、孟慶譚、劉曉霞、路明、馬瑩、楊樹坤、葛瑞娟、劉雙敏、王印秋。2DB1302/T395—2014綠色果品野生酸棗改接大棗生產技術規程本標準規定了綠色果品野生酸棗改接大棗生產的產地環境、園地規劃、嫁接、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和果實采收等。本標準適用于A級綠色果品野生酸棗改接大棗的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DB13/T653野生酸棗嫁接大棗技術規程3產地環境應符合NY/T39的規定。4園地規劃4.1棗苗選擇選擇陽坡、半陽坡的酸棗林,本著去弱留強、去病留壯、去小留大、去老留新、去密留稀的原則,選擇基徑1cm以上,生長健壯,無檢疫性病蟲害的1~3年生野生酸棗苗,去除側枝及根部萌蘗、雜草等,保留中心干。4.2密度根據立地條件,確定嫁接密度,要求不少于1320株/hm2,株距1.5m~2.5m,行距2m~3m,行向沿等高線設定。4.3品種選擇以小果型品種和傳統品種為主,如金絲小棗、贊皇大棗、馬奶棗、婆棗等。5嫁接5.1接穗處理在休眠期從母樹樹冠外圍剪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皮孔清晰、芽體充實的1~2年生棗頭或二次枝作接穗。每個枝段必須有一個飽滿芽,進行蠟封,也可以品種為單位整枝打捆窖藏。5.2嫁接時期和嫁接部位嫁接時期以4月中旬~5月中旬為宜。嫁接部位在主干上距地面5cm以下的位置。5.3嫁接方法按DB13/T653相關規定執行。3DB1302/T395—20145.4接后管理5.4.1檢查成活率、解除綁縛物、立支柱嫁接后15d~20d檢查成活率,未成活的及時補接。待接芽新梢長到30cm~40cm,接口完全愈合時,解除綁縛接口的塑料條,同時立防風柱,綁縛新梢。5.4.2除萌嫁接后及時除去砧木萌蘗。5.4.3摘心當接芽新梢長到50cm~60cm時,進行摘心。6土肥水管理6.1土壤管理6.1.1深翻改土擴穴深翻結合秋施基肥進行,在定植穴(溝)上沿外挖平行溝,溝寬50cm,深40cm~50cm。土壤回填時混以有機肥,表土放在底層,底土放在上層,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6.1.2樹盤覆蓋和埋草覆蓋材料可選用麥秸、麥糠、玉米秸、稻草及田間雜草等,覆蓋厚度10cm~15cm,上面零星壓土,連覆3~4年后結合秋施基肥淺翻一次;也可結合深翻開大溝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6.1.3修盤、擴穴每年春季至雨季做好修樹盤、擴穴、修整加固梯田邊埂等,外高內低,里側留溢洪槽,防水土流失。6.2施肥6.2.1施肥原則按NY/T394規定執行。6.2.2基肥秋季施入,以有機肥為主,初果期樹按每667m2施不低于3000kg的農家肥,盛果期樹按每667m2施不低于5000kg的農家肥,施用方法采用挖放射狀溝或在樹冠外圍挖環狀溝,溝深40cm~60cm,寬25cm~30cm。6.2.3追肥第一次在萌芽至開花前,以施入氮肥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至果實膨大期,氮、磷、鉀混合施用;第三次在果實生長后期,距果實采收期30d以前進行,以鉀肥為主,施肥量以當地的土壤供肥能力和目標產量確定,施肥方法采用放射狀溝施或穴施,溝深15cm~20cm,追肥后及時灌水。6.2.4葉面噴肥花期噴施濃度0.3%的硼砂水溶液;果實膨大期噴施濃度0.3%~0.5%的磷酸二氫鉀和0.3%~0.5%的尿素混合液,葉面噴肥應避開高溫時間,兩次噴施間隔時間不低于15d。6.3灌水和排水6.3.1灌水萌芽前、開花前、座果后、果實迅速膨大期和封凍前土壤缺水時灌水。6.3.2排水雨水多的年份注意排水。4DB1302/T395—20147整形修剪7.1夏季修剪7.1.1疏枝疏除膛內過密的多年生枝和骨干枝上萌生的新棗頭。7.1.2摘心剪掉棗頭頂端幼嫩部分10cm左右,摘心部位以下,保留4~6個2次枝。7.1.3整枝對偏冠樹缺枝或有空間的,將膛內枝和徒長枝拉出來,用木棍支撐、捆綁,也可用繩索墜、接,使第一層主枝開張角保持60度。7.2冬季修剪7.2.1樹形多采用自然疏層形、主干疏層形、紡錘形。7.2.2修剪方法7.2.2.1幼樹期主側枝延長枝留全枝長2/3進行剪截,疏除剪口下1~2個二次枝。對密擠枝、交叉枝、重疊枝和無生長空間的徒長枝進行疏除,對生長中庸、角度開張的發育枝緩放,過長或后部光腿枝條適度回縮。對生長較弱的幼樹適當短截,疏除過密細弱枝,多保留健壯枝,拉平直立枝。7.2.2.2結果期修剪的重點是維持良好的樹體結構。根據枝條長勢、樹冠各部位的空間情況,適當疏密、截弱,對各級延長枝,一般剪去當年生枝的1/3~2/3。對衰弱的主、側枝、多年生輔養枝、結果枝組、下垂枝,在有健壯枝的部位進行回縮更新或抬高角度。樹冠上部及早落頭開心,回縮或疏除樹冠上部和外圍的過密枝和強旺枝,對失去結果能力的衰弱棗股,及早疏除或回縮更新。7.2.2.3衰老期利用中下部角度小、生長健壯的枝換頭,或在較直立的枝段回縮,促使隱芽萌發更新。利用好位置適當的徒長枝,培養為骨干枝和結果枝組。對結果枝和結果枝組,本著“去弱留強”的原則,選留壯枝、壯芽進行更新修剪,對難以更新的極度衰弱樹,可在加強土肥水管理的基礎上,對主側枝及大枝組在10~15年生部位進行一次性全樹大更新。8病蟲害防治8.1防治原則按NY/T393相關規定執行,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為基礎,以生物防治為核心,按照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和經濟閾值,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危害。8.2植物檢疫禁止棗瘋病等檢疫性病蟲害的傳入,不得從疫區調運苗木、接穗和種子,一經發現,立即銷毀。8.3農業防治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自身抗病蟲能力。5DB1302/T395—2014冬季清除落葉、落果,剪除病蟲枝,集中銷毀;結合施用有機肥耕翻樹盤土壤,破壞害蟲越冬場所;刮除樹干、大枝的老樹皮,并集中燒毀,掌握原則為刮去黑皮,露出紅皮,不傷白皮。種植基礎作物,在棗園附近,種植向日葵,吸引桃小食心蟲、桃蛀螟等害蟲。8.4物理防治8.4.1設立阻隔帶每年清明前后,有棗尺蠖、葉螨等危害的果園,在樹干上涂20cm寬的廢機油或粘蟲膠,阻殺其上樹危害。8.4.2覆蓋地膜每年立夏時,地面覆蓋地膜阻擋桃小食心蟲、桃蛀螟等害蟲上樹危害。8.4.3束草把樹干束草把,模擬越冬場所,誘集害蟲。8.5生物防治8.5.1利用天敵保護并利用害蟲天敵、寄生菌,如赤眼蜂、瓢蟲等。8.5.2放養禽類在棗園內放養雞、鴨等禽類動物,取食害蟲的幼蟲和成蟲。8.6化學防治農藥選用按NY/T393規定執行。病蟲害及防治方法詳見附錄A。9采收根據果實成熟度、用途和市場需求綜合確定采收時期,采收時應輕拿輕放,避免機械損傷。6DB1302/T395—2014附錄A(規范性附錄)野生酸棗改接大棗主要病蟲害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